由网友 日出江花红似火 提供的答案:
不是,现在老百姓投资方式很多,买房子刚性需求直接入手,对于投资房产的建议就远离吧,房产这几年价格一直处于徘徊状态,投资大收效慢,只要房价不涨,就应该是亏的,每月的贷款利息,物业,取暖每年都是不能少的,再加上房屋的折旧,以及物业对小区管理水平都能影响到房价,由于疫情的影响,真正能跑赢通胀的不一定有几个,对于老百姓而言,最好不要选择风险太大的,比如高利贷,炒股,期货,等银行理财项目,因为疫情这几年让一些不确定因素增加了太多,比如疫情让做服装生意的几个朋友都关门了,大家都有房贷,有孩子要养,必须有靠谱的稳定收益,否则很难维持高昂的租金,老百姓对突发事情的应急资金都没有留有太多,好多事情就很难支撑下去。对老百姓而言,钱不是那么太多,最好存在国有银行,这才是最好的应急突发事件,挣钱都不容易,不贪便宜不吃亏,千万也不要相信什么高额利息,弄不好本金就难要回,这样的事情身边发生的太多了。
但是对于有现金很多的人而言,购置一线城市,北京,深圳,上海中心地段,以及学区房也未必不是一件好的投资,首先能出租,而且租金可观,能抵消房贷月供一大部分也是很好的投资保资产的方式,因为不动产的确让有钱的老百姓心里比投资其他更踏实,房价在不涨也有租金,房价再跌也有房子在哪,不像股票一但跌很可能颗粒无收,还把成本跌完,虽然高风险高收益,这对有钱人跌些无所谓,对老百姓一定还是谨慎,百姓挣钱不容易。
由网友 上海申库许工 提供的答案:
现在人们的认识:通胀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任何人会置疑这是不该发生的事。
造成通胀有主动和无奈两种。通胀是经济有了病变,应该想办法治愈病根达到全愈,对社会对人民有利。
由此可知主动故意造成通胀,是认识错误所致,误认为这样对经济对国家有好处,是一种原来没病故意折腾到有病的过程。
另一种是己生病无奈通胀,这时不能听之任之,任其长期发展下去,不知是害反以为利。要及时对症下药早日康复。千万不能把病当成常态化正常经济现象,只要每年控制在一个物价上涨率上就是取得了成绩,经济没问题不应该物价上涨不应该通胀,保持物价长期稳定。
而现在把通胀当不可解决的正常现象,反过来却让人们投资什么来抵销通胀。这样会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好象人生了病不是治疗而是叫人适应病状,本末倒置,所以我们急迫要建立一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队伍。
由网友 常去海边散步的人 提供的答案:
当然不是。投资有多种方式,要靠自己的财力和判断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赚钱。
从目前看,投资房地产在许多地区都不是好的选择。投资不外乎是为了赚钱或是保值。在空房率过高,供大于求的市场中房子只能落价,没有赚钱和保值的空间。在一、二线城市,虽然空房率不高,但是房价已经是世界之最,也不会有太大涨价空间。再说了,在那里投资房地产也不是普通人能够问津的事情。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已经去除了房子的金融属性,限购、限价令基本稳定了房价,避免了房价大起大落。但是二手房存量太高,令人担忧。如果实施了房产税,这些二手房的持有者很可能集中抛售手中的房产以避免空房造成的费用。到那时,房子很有可能大幅度降价。所以,现在不住就不要买房,不要再成为新的二手房持有者了。
做为普通人,钱也不是太多的话,而且随时都有可能用钱,最好的投资方式还是把钱存到国有银行,虽然利息不高,但是最安全,最方便。再就是购买国库券,利息高,也安全。如果资金比较多,而且长期不用,可以购买银行的黄金长期持有。黄金是保值的,长期持有也会增值。纸币可以印出来,黄金是不可能印出来的。所谓的通胀不就是指的纸币印多了,货币发行量大吗?它对黄金没有多大影响,反而会使它更值钱。
仅此回答,供参考。
由网友 豆浆叔叔 提供的答案:
1、不是,普通人没法应对通胀。
2、投资房产,也有很大风险,不是所有地方的房子都保值。
3、特别是近几年,很多城市房子价格下跌,把首付亏没了的,比比皆是。
4、用杠杆,背了一屁股债的普通百姓,更是痛苦不堪。
5、红利,都是阶段性的,投资也一样。
6、几十年前买大城市房子,放到现在是赚钱,但现在买,未必。
7、未来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大多数城市房子会越来越不值钱。
8、再说股票,大多数散户,在股市根本赚不到钱,只能被割韭菜。
9、其他方式更不可能对抗通胀。
10、普通人如果真有办法长时间对抗通胀,就不用这么拼命赚钱了。
11、游戏规则,不可能让大多数人这么舒服的。
12、多数金融游戏,都是利用人性弱点的游戏,普通人玩不起。
13、所以,老老实实好好上班,拼命赚钱吧,别想美事了。
由网友 不执著财经 提供的答案: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投资房地产的人跑赢了通胀,这是不争的事实。拿上海的房价来说2001年时只有三四千元/平方米,而现在都达到了五六万/平方米,这样的涨幅完全可以战胜通胀。而投资其他品种就没这么幸运了,股市在2001年时是2200多点,现阶段还是在2800多点,上市公司的规模和市值扩容不少,但是A股市场还是在原地踏步,这已经不是资产缩水的问题,而是财富蒸发的痛苦了。
但是,过去形成的房产上涨对抗通胀的思维,在后面还能一直持续下去吗?我们认为这种可能并不大,未来房价已不具备对抗通胀的能力。首先,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强调"住房不炒",还提出"遏制房价上涨"。未来推进房产税已经没有悬念,对于炒房者来说,买房是有成本的,现在的炒房贷款利率在6%以上,这要求未来中国各城市的房价每年要涨20-30%。即使房价停留在原地不涨,对于投资房产的人也是亏损,所以,未来房价不会上涨空间,而下跌空间却悄然打开。
再者,中国居民的杠杆率已经拉到了极限。多数城市家庭,房产占家庭总资产的70%,而其他金融资产只有30%。显然,居民负债率已经触顶,继续上升空间不大,而在日本房地产占家庭总资产的40%,其他金融资产占有60%,这个比例才算合理。
最后,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主要是70、80、90、00后群体人口是逐次递减,未来90后、00后家庭可能根本就不缺房,因为房子由上一代人传下来,处于饱和状态。而且我们老龄化人口达到2.1亿,但是新生儿出生率近年来即使在放开二孩后,也屡创新低,未来的人们购房热情远不及现在。而且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房产作为商品关乎民生,是不能够投机炒作的。同时,我国的租赁房、保障房市场的发展,将会分流掉更多购房需求。
过去房价狂涨二十年,主要是群众有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房地产助力,以及投资炒房者对房价的推波助澜,而未来人们的自住购房需求减少,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投机炒房需求的退出,都说明了形势不一样了,未来抗通胀肯定不能再靠房地产了。而过去二十年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在未来我们给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降温、外资的大肆流入中国会有所收敛。也就是说,未来通胀速度将会控制在3%左右,居民也不用太担心人民币购买力大幅贬值。
或许有人会问,未来我们对抗通胀的方法有哪些呢?第一,国内经济适度通胀肯定无法避免,只是不会像过去那么可怕了。投资者可以购买一些风险不大的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大额存款等低风险理财产品,虽然未必能完全跑赢通胀,但是资金安全很重要,如果一味追求P2P、股票等高收益品种,弄不好不是对抗通胀,而是要亏掉本金的危险。
第二,不要刻意的省吃俭用把钱存银行,因为以后国内的通胀水平究竟怎样,谁也不好预测。既然物价都在年年上涨,那么该享受的东西还是要买的,没必要对自己过于节俭,只要做到量入为出就可以了。其实,把钱存银行都不算是你自己的钱,而是把真正消费掉,那才是谁也抢不走的。
第三,对抗通胀应该多学习一些生存技能,如果有了多技之长,通胀来了,你的收入也会跟着提高,所以,学习赚钱的技能和本事,这也是最重要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创业,自己当老板,这样物价涨了,你的服务和商品的价格也可以同步提高。所以,对于那些创业者来说,自从下海之后,就不太愁物价上涨,工资不涨的问题了。因为,物价上涨,你可以把成本上升包含在商品和服务里面。其实,物价上涨最苦的是工资涨幅缓慢的工薪阶层。
由网友 何山石 提供的答案:
投资房产严格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而投资房产可以对抗通胀,重点是房产带有投资属性。那么还有那些投资可以对抗通胀呢?
首先,投资创业,创业其实是最高效的投资,但是对于创业者的知识,和创业项目的潜力等诸多因素要求较高。我们在选择创业项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行业,并且这个行业景气度要高。
其次,投资地方债和专项债,由于基建方面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所以地方债的前景也很高。并且地方债属于直接融资,所以收益也很高。投资地方债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基建的形式,收益的话目前年化在7%-8%之间。
最后,投资银行股权,由于银行股的分红较高,平均的达到5%,此外叠加股价上涨带来的红利,收益方面是完全可以对抗通胀的。
综合来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进行,房地产已经渐渐失去了金融属性。对抗通胀的话不建议选择房地产,而且房地产变现较难,租售比也较差。
由网友 广华59 提供的答案:
谢谢你的问答,在当前投资房产已不是普通人唯一应对通胀的方法了,以前二十多年前可以。有人投机有人炒房,现房子多了无人炒无人投机房子了,房价暴涨了,难変现,不稳定了,普通人哪点钱也承受不起折腾了,不如投资点黄金,国家发行的国债,和国家国有银行的三年,五年,十年的蓄存利息,比较安全平稳,更重要的是普通人要有好快乐好心态多投资自己身体健康,健康长寿才是无价之宝,财富的源泉,。
由网友 价值投资为王 提供的答案:
到目前为止看投资房产的确是过去二十年最好的投资渠道,而且是最有效的应对通胀的方法,虽然不是唯一但是的确是稳健的一种投资方法。如果你在股市懂投资而且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赚大概率的钱,也是不错的抵御通货膨胀的方法,但股市波动较大,但一般人又操之过急喜欢频繁操作,看的短无法与优秀的公司共同成长,很难享受到企业持续的红利。
随着近两年对P2P的彻底整顿,资金回笼无处可去,而且现在房产的无法复制过去十多年的辉煌,如果你略知一二也就不用讲太清楚,当然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的应该还是没有太大问题,虽然不如以前但还是可以保值增值,但买的起的人少之又少。
这样的情况下各种投资渠道基本都很难取得超额收益,所以目前最鼓励的就是资本市场,而且大盘整体估值较低,估值大约就是18倍左右,所以对一些有持续大额分红的绩优股和业绩反转的低估值股票可以加大布局,进而进行抵御通胀保值增值。
由网友 财智成功 提供的答案:
在2015年之前,投资房产是普通人应对通胀风险最低、门槛最低的方法。到了今天,房产已经没有投资价值了,将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
按照当下的收入水平,房价回归2015年之前是相对合理的,虽然还是偏高,但是泡沫能小一点,普通家庭买完房还有能力养育子女,还可以努力存下治病救命和养老的钱。
就房价上涨幅度而言,近20年来全国各地房价普遍上涨五倍以上,一线城市更是有十倍以上的涨幅。从平均上涨幅度来讲,房价年均涨幅稳稳超出了GDP增速,也超出了真实通货膨胀率。正是由于货币源源不断流入房地产市场,催生了长期稳定的房地产大牛市,使得房产在2015年之前成为安全性最高的投资选择。
此一时彼一时,房地产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拉动经济发展,但是也会埋下诸多隐患。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的同时也会让实体经济失血,长此以往实体经济发展将举步维艰。随着房价上涨,居民家庭负债率也会一路攀升,中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将持续下降,这将使得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中小企业市场萎缩,企业破产倒闭增多,失业率将稳步攀升。
正是上述原因,到了2019年,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如果让房价继续上涨,后果不可估量,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成为必然选择,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彻底结束。
在今后十年,房价将逐步回归理性,大概率能回到2015年之前的价格,多数城市房价有望接近腰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投资房产不仅不能应对通胀,财富缩水反而更加容易。
对于普通人来说,2019年之后跑赢通胀的唯一选择就是努力增加收入,尤其是找到一份工资不错,工作又非常稳定的工作,比如当央企职员、教师、医生、以及其他公职。收入能够跑赢当地人均工资,公积金和养老金更高,如果有工作外的收入自然更是锦上添花。
增加收入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通过努力成为行业精英,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比如资源积累到位后去创业,一年赚到工作十年才能赚到的钱,比如投资当前处于历史低位的优质股票长期持有。毫无疑问,通过工作和个人能力获得的收入是最稳定靠谱的。
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创业风险极高,如果没有靠谱的项目,没有足够的人脉和能力,不要盲目尝试。至于股市,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占了绝对多数,请量力而行,未来一定是跑赢通胀的重要投资方式,但是多数人投资依然会亏本。
由网友 财经分析浙江 提供的答案:
过去20年,投资房产,是普通人最佳的投资方法
但是未来,投资房产,不是个好方法
因为我国房子已经快要供大于求了,
我国人口14亿,房子的数量已经超过2亿套了
大部分城市的房子,都已经够住了
除了北上广深,等部分大城市,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大部分城市的房价,会比较稳定,不会继续涨了
而每年的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
今年买房的人,可能会亏钱,无法跑赢通货膨胀。
普通人,最好的方法是购买银行股,来抵御通货膨胀
我国有几十只银行上市公司,
普通人可以选择5到10只的银行股
银行每年会分红,分红的收益在5%左右,可以顺利对抗通货膨胀
为什么选择银行股,而不是其他公司的股票
银行股比较稳健,不如亏大钱,
而其他公司的股票,股价波动很厉害,很容易亏大钱,
普通人还是不要碰其他股票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