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独立时已废除种姓制度,印度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种姓制度吗?_印度种姓制度废除了没有

由网友 以土豆为伴 提供的答案:

假废除而已。什么叫真废除?首先得立法,要明确要求实施,要禁止相应违法行为,要惩罚违法行为;其次要真实施,从上至下,以上率下,要令行禁止,要雷厉风行。印度的废除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上层社会的排斥性,并没有作表率,反而带了个不好的头,全社会效仿,阶级分明,种姓歧视,如果那不存在都奇怪得跟。

由网友 钱品聚 提供的答案:

不仅有,甚至根深蒂固。

从上图可以看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共有四个,分别是: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最高,为贵族,或掌握神权的祭祀,领受神的旨意,教化万民。

刹帝利则作为国王或官吏,统治国家,行使政治与军事大权。

而吠舍可以看做是广大的普通民众,包含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群体,皆统称为"吠舍",是属于印度种姓制度社会的基础。

然而还有最低一等的种姓, 即首陀罗,也被视为"贱民",是在战争中被征服的难民,服务于高种姓,一般作为佣人或奴隶,几乎没有生活保障与权利。

再往上,则以此类推,婆罗门作为印度种姓制度的最高级别,在整个社会分工中,有着不容置疑的特权。

而印度虽然独立时对外宣称废除种姓制度,且真的在表面做到这一点,但实际上沿袭千年的种姓观念,却无法实际消除。

我举个例子可能大家就很好理解了:

在咱们国家里,往往公务员很吃香,不论是相亲还是就业找工作,父母会建议子女考公务员,认为这份工作既体面又牢稳。

但如果子女执意去做保安,大概率会被人看不起,而这种"看不起",大家不会表现在明面上,但在私底下谈论起谁家的儿子在做保安时,往往会带有一丝调侃,甚至是轻视,相应的,做保安的这位孩子的父母,也会觉得在与亲戚交谈时抬不起头来。

这种隐晦的意识,人与人之间并不会点破,却往往根深蒂固于每一个人的意识之中。

同理,印度的种姓制度也一样。

人们的高低贵贱,直接取决于你的出身,或简言之,取决于你是何等种姓。

我记得早几年看过网上一个帖子,一队中国游客去印度游玩,带队的导游是个印度人,高种姓,而同一个旅游公司的司机与助手,却是低种姓。

二者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作为低种姓的司机,对导游毕恭毕敬,全程不会有丝毫忤逆,即使在中国游客看来十分不合理的要求,司机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而高种姓的导游,本身就因为高种姓拥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再加上与外国人交流这一点,导游这一职业多了更高一层的社会认可,即,导游只有高种姓的人才能胜任,司机这类职业,则由低种姓的人担任。

这种种姓制度虽然不会在印度的任何一条法律中体现,但在印度社会中却随处可见,即我们所俗称的三教九流的社会认知。

对每一种等级与职业,人们心中都有着墨守成规的划分,整个印度社会也遵循着千年来种姓制度的规则在运转。

比如最广为人知的一点,印度高种姓只与高种姓通婚,除了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门当户对"以外,尤为看重血统与出身,这种牢不可破的联结观念,旨在维持高种姓的特权地位与血统纯正,且往往高种姓家族的孩子,出生以后可以享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与更良好的教育,低种姓人群则恰恰相反。

乃至有很多低种姓人群的孩子,在出生甚至长大以后,只能接受最低等的教育,甚至成年以后,也只能做一些社会最底层的工作,终其一生都无法与高种姓的人群产生交集。

因此如果要说印度还有种姓制度吗?

表面上看是没有的,实际上种姓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封建等级制度,已经融入了印度这个国家的血脉之中,且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这也是印度的一大隐忧,更是印度整个国家与社会的一大顽疾。

由网友 刘衍泰 提供的答案:

謝邀!表面上印度法律上巳废除种姓制度。问题是中央政府没有消除印度社会的封建生产关系。贫穷阶级处于无权依附权贵!土邦领主就是世袭和中央政府没有必然的联系。种姓制度在地方邦主纵容之下,地方官员也无可奈何。印度表面上统一但幾千种地方语言没有统一。现在卢布上还密密麻麻的印著十七种文字。还有幾百个土邦势力没有处理。宗教问题一塌糊塗!就这样竟然独立建立国家。可以说印度完全继承了英国的殖民管理体系,只是换了个总督而已。一一印度的种姓制度简单的说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捨,首陀罗。其实往下划分还有成千上百个亚种姓。最高的婆罗门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卻占有七成的司法职务和多一半的国会席位。这就证明了流传好多年的一种说法:十亿人,九亿牲口,印度实际上只有一亿人,剩下的都是都是无权文盲的贱民!这就是隐性的种姓制度!一一👌好写一段本人的看法!

由网友 南岛风云 提供的答案:

据我略知,印度的种姓制度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把印度人分为四个等级: 1、婆罗门,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2、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3、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前两个等级。4、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印度独立时,虽然在法律层面废除种姓制度,但是其影响仍然存在至今。特别是原四等的人群依然为底层,政治地位低,只当作选票使用,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想就好的职业难,没有土地,仅靠打工赚低微收入糊口,想娶高等级的妻子,简直是作梦。他们就是弱小贫困的群体,而且人数众多。

由网友 梦蝶庄生 提供的答案:

的确,印度独立以来已在法律上废除种姓制度。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但在实际生活,几千年来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仍相当严重。

种姓制度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源于婆罗门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马克思讲,"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形式是种姓制度。"

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梨俱吠陀·原人歌》描绘:婆罗门是嘴、刹帝利是双臂、吠舍是大腿、首陀罗是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神权,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体现政权,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负有布施和纳税义务,主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从事各种生产活动,低贱职业。另外,还有达罗毗荼人等被征服的奴隶、罪犯、战俘构成"不可接触者"阶层,又称"贱民"或"达利特",他们多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后来,婆罗门教演化成了多数印度人信仰的印度教,信奉多神,其中三主神为婆罗贺摩(梵天,即创造之神)、毗湿奴(遍入天,即保护之神)和湿婆(大自在天,即毁灭之神),并认为三者代表宇宙的"创造"、"保全"和"毁灭"三个方面,并从佛教中糅杂来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马克思指出,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崇拜林伽的宗教,又是崇拜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僧侣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印度前总理曼莫汗辛格(2004年5月19日-2014年5月17日任印度总理)坦承:"尽管60年来印度已经制定宪法和法律禁止种姓制度和种姓隔离,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印度许多地方,达利特依然面临着社会歧视。"

由网友 闲看秋风999 提供的答案:

种姓制度是印度一种独特的世袭的社会等级。种姓分四等,即婆罗门(僧侣和学者),刹帝利(武士和贵族),吠舍(手工业者和商人),和首陀罗(农民、仆役)。此外,还有一种入了另册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是三千多年前,白种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随印度教一同创立的。该制度等级严格,世袭罔替,无翻身轮回的可能。主要受影响人群在印度以及南亚其它一些国家,据联合国有关下属机构估计总数有两亿五千万的人生活在这个制度之下。

现在的印度社会从理论上和法律上保障了所有公民的权利,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不允许贱民存在)。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力,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类似美国《平权法案》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生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印度人的身份记录里不再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尽管如此,但是种姓制度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印度农村尤甚。种姓层级最高的婆罗门不及人口的4%,却占有七成的司法权及接近半数的议员席位。 即使天降灾祸,贱民亦饱受歧视,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比如在2008年8月,印度北部比哈省(Bihar)的阿拉里亚(Alaria)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救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据西方媒体报道,博士学位获得者如果出身卑微,在就业,升职和婚姻方面也会备受歧视。

另外,从印度最大的两个政党对种姓制度的态度就可以对现状初见端倪。反对党"国大党"一贯主张"一人一票"的选举方式;而穆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BJP则是通过煽动对少数族裔和贱民的仇恨登上权利的顶峰。就业困难,印度持续经济高速增长难以维系,于是民族主义甚至民粹主义抬头,因此少数族裔和贱民就成了"出气筒",替罪羊。

由网友 用户心勤12 提供的答案:

种姓等级代表基因,基因是内在主体遗传,外因是客观的,客观改变一个人不如主观内在强而有力。

比如在印度电影 流浪者 中,做贼的被法官审判,法官咒骂 他一句话印在心里,贼的儿子永远是贼,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他不服气,出狱后劫持了法官的妻子,达三次,使其怀孕,法官最后发现了,把妻子撵出家门,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把孩子生在野外小河沟旁,太悲惨了。后来贼的儿子和他(法官妻子所生的儿子)一起长大,真的把法官的儿子也变成了贼。

这就揭示了种姓制度的不公平,也能得出基因的力量是强大的。法官贵夫人生的孩子一样成了贼。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