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人力资源鼓励师老喻 提供的答案:
有一天早上,我刚上班就接到一个电话:
"你是王老五吗?为什么还不给我发工资?"
"你是谁?什么情况?"
对方火了:"你不给我发工资还不知道吗?"
"公司这么多人,我还真不知道你是谁,先报一下你的名字吧,先查一查。"
对方无奈,只能报出自己的名字,我在电话里都能听到对方怒气冲冲的样子。
挂了电话,我赶紧让薪酬主管查查这个人是不是昨天没发工资,薪酬主管说都发了的,而且都到账了,她说再问问财务是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这个人是新入职的,只上了三天班,做工资的时候薪酬主管还问我没上几天班的做不做工资,我说要做,哪怕是上半天班,工资也得照发,我们得按劳动法办事。
谁知工资表到了财务那里,财务经理私自主张才上几天班的人员工资不发了!跟我连个招呼都不打,我很生气,直接电话给财务经理,你们这样干真的好吗?有好几个就上几天班的,他们找我讨薪,我让他们直接找你!
财务经理是老板的人,但在这件事情上,是不容商量的,给员工发工资,怎么能随意克扣呢?
薪酬主管有点担心我们是不是把财务得罪了,我说这个是我们的原则底线,她们当然不管,巴不得少发点钱,不用怕,真到了老板那里我们也得顶住。
果然那个星期开例会,老板提到了这个事,表面上批评了财务,实际上给我好看,敲打我,说什么"管理干部要忠诚,尤其是人力资源部,还有财务部的人,必须有占位意识,不能老是站在员工的角度说话。"
屁勒,连基本的工资问题都不解决,跟我谈什么忠诚度和归属感?我在心里想,已经明白自己很难在这家公司干下去了,会后我很快提出了辞职。
虽然我一时半会没找到工作,但我内心里是心安的,我为我的职业操守而自豪。
作者:喻派职言,Html369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由网友 小胖胖爱手办 提供的答案:
这样不对吗?别人只是来给你打工,又不是来给你卖命的,你给工资,他给你工作,你不给工资,他就走,不正常吗?除非你给股权或者一起创业,否则别人在没工资的情况下为啥不走?反过来说,如果你不给他工资,他没走,然后企业成功了,你会主动给他股权吗?想必最多也就补个工资给别人吧,作为一个老板,别老想着要别人无偿给你奉献,没这个道理
由网友 弹公子的小琴琴 提供的答案:
所以,这怎么成了一个问题?难道你发不出工资,拖欠工资,然后人家忍饥挨饿等着你,现在一般的工资水平也只够你生活开销,绝大部分公司不会让你发财,除非是华为这样高科技公司。每个月房贷、车贷、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再说了你的公司发工资都有问题了,说明你经营不善,发展前景更不用说了,别指望人家一个个给你卖命,同理,你发达了,也不会翻倍工资给员工,将心比心,人和人是有感情,但是现在的单位真的把员工当亲人看待吗?恐怕出了事,找替罪羊最先的是员工吧?公司和员工还是认识清楚各自的位置比较好,老板付工资,员工出劳动力,如果你想从员工得到更多,就先反省自己平时怎么对待员工的,不要扯上道德,毕竟生活要钱!
由网友 陪娃乐趣多 提供的答案:
我的观点是:经常将忠诚度和归属感挂嘴边的企业,往往都是不成熟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对待员工上面,有焦虑感,有危机感,有惧怕感,有不信任感。
一连串灵魂式的拷问。
企业为什么要和员工讲忠诚度与归属感?
- 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害怕员工跳槽,害怕员工离职走人。
企业为什么害怕员工跳槽?为什么害怕员工离职走人?
- 企业培养一个员工不容易,投入成本大。
- 员工的频繁变动会导致工作不稳定,团队不稳定,企业不稳定。
员工为什么要跳槽?为什么要离职走人?
- 有了比现在单位更好的选择。
在员工眼中什么是比现在单位更好的选择?
- 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实际的本质理由:有更好的薪资待遇。
为什么你们单位不能提供更好的空间,更好的薪资待遇,从而避免员工离职走人?
- 本质是:目光短浅,追逐短期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
- 永远的高高在上,永远的强势,不把员工摆在同等的位置。
- 不是企业做不到,而是企业不想做。
为什么大部分员工都反感企业谈忠诚度与归属感呢?
- 本质原因是:利益上的不对等,目标上的不一致。
- 企业的想法是用较低的付出(给员工低的工资与福利)换来高的收益,附加得到员工的忠诚与认可。(想的美)
- 员工的想法是多劳多得,付出与收获要成正比,只有满足这个基本需求,才能去谈附加条件。(没问题)
- 光说不练假把式,明明知道员工需要什么,企业却不去做什么,反而去要求员工怎么做,员工不反感才怪。
员工为企业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 本质是员工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企业给予的回报,然后用此劳动所得养家糊口。
什么样的企业造就什么样的员工。
经常和华为公司打交道,接触到了不少华为的员工,不管是一些小的领导,还是一些普通的员工,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讲忠诚度与归属感,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华为公司对他们讲忠诚度与归属感。但他们中的很多的人依然都自觉的、都默默的、都长期的为华为公司做着奉献。
为什么?
钱给多了,不是忠诚也会变的忠诚。
钱给多了,没有归属也会变成归属。
这就是所谓的实实在在的规则,而不是成天挂在嘴上的口号。
那些成天喊着忠诚度与归属感的企业,没有实质性的操作,没有去考虑员工的利益与诉求,可想而知,这种企业不可能换来员工的认同。
所以你就会看到,企业一旦和员工讲忠诚度与归属感,员工就会拿薪资与待遇怼回去。
这个事情企业不能怪员工,本质上还是企业有问题,本质上还是企业造成的。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平衡点其实就是工资。
企业希望员工多付出,而员工希望自己付出与收获要成正比。
这个其实就是矛盾所在,也是关键所在。
企业用员工工作,员工为企业工作,就是因为他们在这个矛盾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那就是工资,达成一致的工资,至少这个工资是企业和员工都暂时可以接受的。
那么返回来我们再去谈忠诚度与归属感。
从员工角度看忠诚度和归属感,本质就是工资到不到位。
- 第一个到不到位是指:工资发没发给员工。
- 第二个到不到位是指:工资的多少是否满足员工的需求。
这两个到位不到位缺一不可。
没必要过度解读,事情就是这么个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由网友 观自在三哥(提问者) 提供的答案:
职场三哥的看法:我的老板在一次员工大会上说:"大家在我这里工作就是给我架势。跟着我干活发不了大财,是可以养家糊口过日子,不耽误给孩子交学费,节俭一点也能存住一些钱留着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用。有本事到外面赚大钱我不留,愿意再回来好好干工作的我欢迎。
这番话我记忆犹新。
现在我的公司里员工工资平均四千多,夫妻俩一个月接近九千多,一年十万出头。我了解过,如果夫妻俩在镇上开店做小生意,一年辛苦下来赚到十万的真不多。还要搭进去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在公司上班,不耽误种地接送孩子上学和照顾老人,还有时间看抖音上Html369看看新闻。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员工群体生活现实状况。
员工来到公司,凭着自己的力气汗水,技能和本事进行价值交换,得到一份来自公司平台的工资待遇。大家是平等合作互利的关系。谈不到忠诚度和归属感的事,
作为公司的领导,也是一名公司的职员,只是职位职责待遇不同。在实际的工作目的面前,和员工的想法大致一样。自己凭综合管理能力,尽心尽力领导下属员工干好工作,完成任务,为公司创造效益,赚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工资。实实在在的专注在工作上,少谈忠诚度和归属感,才能放松心态在职场更好的成长发展。
尤其,现在大多私人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个人的思想和理念的合成。
所以,老板个人的素质修养,人品和生活态度,人生追求不一样,其公司的整体管理思想和氛围是不同的。你没有华为任正非的为人处世和做人的原则,没有人家的薪酬待遇,就不要谈狼性文化。没有马云的格局和境界,还有阿里巴巴薪酬待遇,就不要谈996多光荣。
最后的话:
要学的话,就学学我的老板。知道老百姓过日子那点生活哲学: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活就好好干拿工资。干活拿不到工资啥都别扯,咱走人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完)
由网友 逮着一只兔子 提供的答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忠诚度归属感对员工到底有没有用。
一个非常著名的企业"海底捞"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餐饮行业的薪资差别不大,据了解中国餐饮业员工离职率在30%左右,而海底捞员工的离职率却能控制在10%以内,并且海底捞的员工在服务顾客时,你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这其实源于海底捞管理者为员工精心营造出来的家庭氛围,让员工对海底捞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员工不仅自己喜欢在海底捞工作,还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去海底捞工作。
咱们再反过来想,如果员工都只在意工资,那么阿里巴巴会有现在的成就吗?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时环境非常艰难,大家都在羡慕曾经阿里的前台小妹,如今已是上亿身价,何不想想自己频繁跳槽到底值不值得。
当员工会在背后议论忠诚度归属感没用,不发工资就走人时,管理者应该思考自己的管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而员工本身也该好好想想自己的价值导向。
由网友 职场本纪 提供的答案:
有句话这么说:离开薪酬谈忠诚都是在耍流氓。员工为企业工作本质上属于劳动雇佣关系,为了挣钱养家,现实点并没有错。在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领导确实不能奢求员工还能保持不离不弃。我们没必要感叹员工的无情寡义,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员工对企业毫无留恋,企业应该先找下自身原因。
老实说,我个人是反对向员工灌输忠诚度、归属感这些洗脑思想的。真正让员工内心接受的归属感都不是谈出来的,而是让员工长期融入企业后自然产生的。所以,员工为企业工作赚取收入是雇佣关系,而企业让他觉得没有留下的意愿,当然可以离职走人。
发不出工资就走人是员工正常的避险心态。
员工(包括打工的领导)都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给家人带来富足,发不出工资的工作肯定让人失望透顶。一旦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时候,肯定是遇到比较大的危机,能不能渡过难关确实是个未知数。作为家境普通的草根人群来说,他更关心自己以后的生活是正常的行为。在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大多数人必定是想尽快止损离开这家企业,减少后续更多欠薪,并寻求新的挣钱机会,这种心态无可非议。
也许有领导会觉得,企业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员工们和公司同舟共济,以后就会有光明的未来,这种大饼对员工来说是空乏无力的。普通员工们更在意短期的利益,至于长期愿景这些东西,只对工作稳定收入不菲的高层领导有效吧。
员工缺乏忠诚度企业要找原因。
我曾在一家公司工作N年,目睹了这家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全过程。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不必详究,但员工对企业的认可程度远超一般想像。很多因工作量不足而放长假的员工都会定期来公司报到等待复工,这家企业倒闭一年后大多数人还期盼着公司能重新开张。我们不少人已经到了别的企业里工作,我还亲耳听到有员工讲:要是老公司又开起来了,工资再低点我也愿意回去干。
为什么这家公司的员工对企业忠诚认可呢?无非是在职期间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老实说这家公司的员工收入并不高,但人性化的管理和举措却收获了员工们的心。想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忠诚,并不是洗洗脑就可以实现的。
只知道一味地压榨员工的企业,我觉得不可能得到员工的诚心认可。遇到危机时,员工们肯定是幸灾乐祸走为上计,这种企业妄求员工忠诚是异想天开了。
总而言之,员工背后的牢骚体现了他对企业的态度,至少这家公司不能让他愿意在困难时同舟共济。对于员工的现实和抱怨,领导们不必感慨介怀,毕竟员工打工是为了赚钱养家。"疾风识劲草,板荡识忠臣",在企业遇到危机时才能看出员工对企业的真实态度。想让员工有归属感,企业还是先让员工感到温暖吧。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留言。我是职场本纪,笃行职场十几年的管理人士,关注我分享更多职场智慧。
由网友 红蓝推演 提供的答案:
如果我是领导,我会认为员工议论的非常有道理。一个人连吃饭都得叫他人大爷,他还有尊严吗?同理,一个员工连付出劳动后的工资都不能按时拿到,他还得到起码的尊重吗?
员工的忠诚度,从来都不是单向的。
如果一个丈夫对妻子付出了百分百的爱,结果妻子却毫无反应,还把爱给了别人。丈夫除了灰心丧气的离开,还能有什么办?
同样的道理,员工按时上下班,坚决执行领导的指示,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结果一个月下来,却没有拿到工资。员工的忠诚换来的却是公司的不忠诚,员工为什么还要忠诚?
员工把公司当家,公司却把员工当外人,归属感在哪里?
什么是归属感?简单的说,就是员工爱岗敬业,公司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遵守了规章制度,公司要给出公平正义;员工付出了辛勤劳动,公司要给予对等的价值回报。
员工付出了一个月的辛勤工作,倒头来你连工资都不发给员工,结果让员工的温饱都成了问题,让员工的子教育都成了问题,让员工的行孝都成了问题,让员工在另一半面前都难以抬头,请问员工把公司当家的理由何在?
员工就是挣工资的,公司的工资发不出来,员工凭什么还要继续呆下去?
公司的利益有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分,如果眼前利益得不到保证,员工凭什么会相信长远利益?试想,公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员工凭什么会相信公司明天会更好?
员工付出的劳动是确定的,而未来的收益却是不确定的,谁愿意坚持?也许公司的领导会认为公司兴旺,匹夫有责。但是,别忘了,员工仅仅是执行,决策是否正确与员工有关系吗?
即使有的员工会追求长远利益,那也是建立在眼前利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之上。如果公司的工资都发不下来,谁还会相信明天的分红还会按时兑现呢?
因此,员工在付出辛勤的劳动后,连工资都拿不到,员工离开到按时发放工资的公司工作,难道有错吗?
领导的职责就是带领员工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给予员工及时的劳动回报。如果出了问题将责任归绺于员工,那还要领导干什么?
由网友 昔日的港湾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
我非常乐意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几千年的文化和道德观一直都支撑着付出、奉献、职业操守以及忠诚度等等。而这些都没有错,包括那些"心灵鸡汤"也都没有错。对于个人而言,这些还是好东西、是补品、是精神的粮食、是立世、立足的根本。而且,这些也是我们和谐社会所需要的。为什么企业和员工走着走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味了呢?为什么员工在背后有如此的想法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现代的私企员工和企业就是合约关系,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合约关系。企业不可能满足员工所有的需求;企业更不可能给予员工的真正归属。这样问题就简单了,企业为了利益需要员工的付出得出产量,而产量又会给企业带来利益;而员工所需要的就是通过自己付出的多少,要求企业给予回报多少。从这个关系式中来看,应该是一个平衡关系。如果企业打破了这个平衡,也就造成了企业和员工的不和谐。虽然有民族文化、道德、职业操守以及心灵鸡汤支撑着员工应该为企业奉献。但是,这个支撑也只能坚持到企业度过困难这个暂时的时间段,企业在长时期的运行中利用画饼来维持,那是不道德的。
企业不能用画饼来维持自己的运行,员工对于画饼行为只能是无奈。其实员工心里明镜似的,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过了"三",员工怎么想都是正常的。当然,有很多老板就利用了这"三",也有可能只要这个"三"。不然为什么不断的招聘新员工,因为只有新员工才有"三"。这样的企业和这样的老板是不值得员工留念的,走人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因为大家都还要养家糊口。
综上所述,题目所问领导怎么看?这个领导应该不是老板。不是老板又能怎么看呢?决定权又不在他手里,他只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所在,做做工作而已。尽力的站在员工立场,去劝导或鼓励那些还需要这个职场的员工去做好自己、强大自己,只有强大了自己,才有可能在今后的职场中和今后的工作中获取得更多。你说呢?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指正。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你的提问!
我是【昔日的港湾】职场领域创作者,有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我,或在下面留言与点评。谢谢大家!
淡蓝色的天空
- 照片来自于手机自拍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0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