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_歼击机可以空战吗

由网友 Heloo美好生活 提供的答案:

歼-8II是中国空军目前主要的海空战斗机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守卫国家领空和海域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有一些战机可以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选择:

1. 歼-10C/D:歼-1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具有较强的空战性能和综合作战能力,可以担任多种任务,包括防空战斗。歼-10C/D在电子系统、机载雷达、火控系统等方面都有不断升级,可以更好地满足守卫海空的需求。

2. 歼-16:歼-16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多用途战斗轰炸机,具有空中优势、对地攻击和电子战等多种能力,是中国空军重要的作战平台之一。歼-16也可以用于守卫海空,其较大的载弹量和较长的航程可以满足防空和巡逻的需求。

3. 歼-20:歼-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具有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大航程等特点,是中国空军未来的主力战斗机之一。虽然歼-20主要任务是进攻,但其先进的传感器和通讯设备,以及强大的防空能力,也使其可以用于守卫海空。

4. FC-31:FC-31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具有隐身能力和多用途能力,是中国空军未来的潜在选择之一。FC-31在设计上也考虑到了对海空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空战性能和综合作战能力,可以用于守卫海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战机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飞机,目前并没有大规模的服役。此外,守卫海空的需求不仅需要考虑战机的性能,还需要考虑雷达、预警机、指挥中心等配套设备的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综合起来才能满足海空防御的要求。

由网友 皇家橡树1972 提供的答案:

当年研制歼8Ⅱ的目的就是拦截图22/M高空高速中程轰炸机或者高空侦察机,所以将它设计成了中型截击机的气动布局,也就是机身修长、主翼尽量呈三角形,接近"静不稳定气动布局",这样才能减少飞行阻力使歼8Ⅱ的最大飞行速度到达了2.2马赫,在接到拦截任务后迅速爬升和高速飞行拦截/驱离图22轰炸机和侦察机。

但歼8Ⅱ这样的高速截击机并不适合去执行日常的领海、领空反袭扰任务,就是因为它的气动布局导致了主机翼面积较小,低空/低速飞行时升力不足,导致的飞行员操控它比较困难,而敌对势力对我国沿海袭扰式派出的飞机都是大型低空低速侦察机,比如说:EP-3C"白羊座"电子侦察机,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不到700公里/小时,而且机身很大机内燃油量很多航程很远,如果派歼8Ⅱ对其进行拦截就要比"耐力",而歼8Ⅱ安装了两台"涡喷"13AⅡ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虽然"涡喷"发动机在高空要比"涡扇"发动机优越,但是在中低空就显现出它的油耗太高的问题,导致了航程没法与外军远程侦察机相比,在与外军侦察机玩儿"猫捉老鼠游戏"时,经常是虽将它们暂时驱离,当我机返航时它们有回来了,几经反复最后歼8Ⅱ油量不足只能返航。

由于歼8Ⅱ不适宜新军事斗争需要,我国从1990年代末引进苏30MKK(空军型)和苏30MK2重型战斗机(海军岸基型),特别是海航的苏30MK2担负我军东海方向和南海方向的反袭扰任务,苏30MK2是重型战斗机,挂载2枚中距拦截弹+2枚格斗弹,在不携带副油箱情况下最大航程3500公里,已经与外军大型侦察机的活动半径相当了,在空中滞留时间上没有差别,"耐力足"就能有效的长时间在我国领空领海线内巡逻。

苏30MK2采用正常气动布局设计,苏霍伊设计局特别注重它的空中格斗和高机动性能力,所以它主机翼面积非常大,中低空升力足,再加上两台大推力的AL-31F发动机,使该型机中低空机动性非常好,超过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15J战斗机,在东海上空的较量当中屡次占有上风。

苏30MK2在我军服役已经接近20年了,已经被更先进的歼16接替了第一线作战任务,但是它的大航程高机动性用于长时间空中巡逻仍旧能满足需要,仍然是我军航空兵的主力战斗机。

从歼8Ⅱ到苏30MK2再到现在的歼16,见证了我军由弱到强的转变,更是航空工业大发展的体现,只有空军战斗机的强大才能更有效的执行反侵略任务。

由网友 叩开科技之门 提供的答案:

保卫海空还真的用不到歼8-2战斗机!有着10种型号上千架的三代和三代半以及四代机挑大梁,歼8-2还是执行一些近距离的侦查任务比较合适。

要清楚的知晓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歼8-2战斗机在海空军中承担的作战任务。

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是歼8-2DF,数量在30架上下。空军航空兵装备的是歼8-2FR,数量在90架左右。

无论是海军航空兵的歼8-2DF,还是空军航空兵的歼8-2FR,都起着侦查,拦截超音速轰炸机的作用。

至于空战,是用不上歼8-2的,有三代和三代半战斗机顶着呢。毕竟歼8-2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为800千米,而且还是在挂载3具(2具800升,1具1400升)副油箱时达到的数据。

不挂副油箱时,作战半径会更近的。不过挂载副油箱时就会占据3个外挂架,只剩下4个还可以用来挂载导弹等武器。就800千米的作战半径来看,也就在机场附近转转,是不可能飞太远的。

单从作战性能来看,可以接替歼8-2战斗机,完成守卫海空任务的战斗机实在是太多了。如"歼轰-7,无侦-8,苏35,苏30,歼10A,歼10B,歼10C,歼11B,歼11BS,歼15,歼16,歼20"。基本上,海空军现役的机型都可以接替歼8-2战斗机的位置,除了歼7之外。

不过,要从高空高速有人侦查这方面考虑,能够替代歼8-2的也只有"歼20,无侦8"。毕竟歼8-2高达2.2马赫的极速,是现役三代以及三代半战斗机难以企及的。

从歼8-2战斗机服役时日算起,距今已经过去了31年。在这31年的时间里,海空军相继装备了歼10系列,歼11系列,苏35,歼20等先进战斗机。这也见证了我国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实力的迅速增强。

歼8-2战斗机有好几个衍生型号,如歼8-2B、歼8-2C、歼8-2D、歼8-2H、歼8-2G、歼8-2F、歼8-2FR,歼8-2M,歼8-2ACT。其中歼8-2D是可以进行空中加油的型号,歼8-2M是出口型号,歼8-2ACT是主动控制技术验证机。

由此可见,歼8-2战斗机衍生型号还是相当多的,与歼-7相比也不遑多让。

从1980年生产,到2012年停产,歼8系列战斗机一共制造了300多架。

截止到目前为止,海空军还有100多架歼8-2型战斗机在服役,不过都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型号,也才仅服役21年,并不算老,依然在一线部队服役。像引进的苏27,也在2019年退出了一线部队。由此可见,歼8-2的性能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歼8-2之所以还在服役,并不是说起超视距空战和近距格斗能力多么强大,毕竟作为一款二代机,歼8-2的性能是比不过三代以及以上的型号。只是其高空高速性能,是现役三代以及以上型号难以匹敌的。

当歼8-2挂载电子,雷达侦查吊舱后,利用其高空高速性能可以进行抵近侦查,非战时的侦查,对方也奈何不了它。

即便被发现后,打开加力以2.2马赫的高速,在2万米的高空超音速脱离即可,现役战斗机难以跟上歼8-2的脚步。

歼8-2的性能

航电系统。

歼8-2主要安装有一部208型单脉冲火控雷达,该雷达的探测距离为40千米,并配备有连续波照射器,初步具备了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

歼8-2M安装了一部甲虫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的探测距离为70千米,且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具备敌我识别功能。除了甲虫雷达之外,歼8-2M还加装了惯性导航和GPS导航系统,雷达告警系统。

歼8-2F安装了1492型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对RCS=3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10千米,具备了制导霹雳-12中程空空导弹的能力。歼8-2F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也算是歼10的简化下放版本。

歼8-2FR。该机主要就是歼8-2F的侦查型号,其航电系统与歼8-2F保持一致,不过强化了电子侦查能力。在机腹处安装一个半埋式合成孔径雷达侦查吊舱,还可以挂载KZ系列电子侦查吊舱,用于搜集雷达和电子信号。

机动能力。

歼8-2战斗机主要安装有2台单台加力推力为6.63吨的涡喷-13航空发动机。

该机的空重为9.8吨,内油载量为4.2吨,作战半径800千米,航程20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7.8吨,载弹量为2.2吨。其空机使用推重比为1.35,60%内油+2中2近时的空战推重比为0.99。从推重比来看,歼8-2的并不高,与枭龙战斗机有的一拼,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三代机的。

高空高速性能。

歼8-2战斗机的主翼后掠角为60°,机长21.59米,展现比在2.1左右。也就是说,歼8-2战斗机的气动布局完全就是为了实现高速截击性能而优化的。那么,歼8-2的盘旋性能,最大过载,灵活性就显得比较弱。

事实上,歼8-2战斗机的可用过载在-3g—+7g之间,在5000米高度上的最大过载为6.9g,在1000米高度上的最大过载为4.7g,可控攻角在22°左右。只不过,在最大过载时的速度是多少尚未可知。如果是,0.9马赫的话,那还是极为接近F16的。F16战斗机在5000米高度上以0.9马赫速度飞行时的过载为7g。

综合来看,歼8-2战斗机的机动性实在是无法抗衡现役的三代机。所以说,歼8-2也就不适合空战。

小结:

歼8-2的设计明显就是为了使其具备高空高速截机能力,也符合那一时期的战斗机发展方向。比如说,米格-23,米格-25,SR-71。只不过当歼8-2服役时,世界战斗机又向着注重高亚音速机动性,航电系统,机载导弹的方向发展。

尽管歼8-2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可达2.2马赫,但是在空空导弹面前还是不够看的。而在近距格斗时,又比不过那时期率先服役的F15,F16,米格-29,苏27等机型,这也是歼8-2服役即落后之说的主要原因。

尽管现役的歼8-2系列战斗机还未退役,但是其主要承担的就是保持编制,高速侦查等任务,就像U-2高空侦察机,RF-4E电子侦察机。至于对空,对地,对海攻击还是交给三代机以及三代半战斗机吧。

歼8-2战斗机的替代者

定位高空高速侦查机时的替代者:无侦-8高空高速隐身无人侦察机。

无侦-8侦察机亮相与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其主要是由轰-6轰炸机挂载。然后飞到高空中快速释放,之后无侦-8侦察机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爬升,巡航,飞向指定空域。当完成侦查任务后,随即高速返航,并具备在跑道上自主降落的能力。

由于无侦-8高空高速侦察机的飞行高度为40千米,速度为4马赫,雷达反射截面积比隐身飞机还要小。也就是说,无侦-8以高空,高速,隐身的特点可以穿梭于任何空域,基本上难以被拦截。

由于现役防空导弹的最大射高并不高,如爱国者-3防空导弹的射高为20千米,S-400防空系统的最大射高为31千米,基本上,现役陆基防空导弹的射高都够不到无侦-8。

而在海基防空导弹中,标准-6Block1B的最大射高为160千米,标准-6Block1A的最大射高为40千米,标准-3的最低射高为160千米标准-2的最大射高为24千米。也就是说,在海基防空导弹中,能够拦截无侦-8隐身无人侦察机的也就是标准-6Block1B。

但是无侦-8还具备较强的隐身能力,即便标准-6Block1B的射高足够,但是雷达发现不了无侦-8也没什么用处。

所以说,无侦-8高空高速侦察机替代歼8-2FR时还是很有效果的,最起码可以实现隐蔽的侦查,不至于被防空火力给拦截了。

除了无侦-8侦察机外,歼-20战斗机的韩航速也不慢,只不过用歼20来进行侦查,实在是大材小用。

定位战斗机时的替代者:歼轰-7,苏35,苏30,歼10A,歼10B,歼10C,歼11B,歼11BS,歼15,歼16,歼20。以上这些型号的战斗机性能都要比歼8-2强上不少的。除了歼轰-7,歼10A,歼11B这三型战斗机之外,其他的型号都具备了较强的多用途能力。

目前来看,海空军都有歼8-2战斗机在服役,那么细分一下。

可以替代海军航空兵装备的歼8-2战斗机有歼15,歼11BH,歼10AH,歼11BSH。可以替代空军航空兵装备的歼8-2战斗机有歼10A,歼10B,歼10C,歼11B,歼11BS,歼16,歼20。

所以说,海空军的主战装备,在短短31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先进战斗机的服役,这100多架歼8-2也会随着退役的。原来飞歼8-2战斗机的飞行员,也即将飞上操控性更灵活,机动性更强,航电性能更优秀的机型。

由网友 厉兵 提供的答案:

歼8故障,不能参加国庆阅兵,这个事不知还有多少答友记得。歼8从来不是保卫海空的主力机型。以前是歼6歼7,现在是歼10歼11,未来是歼20。

歼8背后真是满满的一把泪。中国吃第一个包子吃的是泪流满面。1984年,歼8因为故障无法修复,临时缺席了国庆大阅兵,这让空军非常震怒。张爱萍将军亲自拍板:沈飞不用干别的了,把歼8干好就成。

图一:即使歼20出现,歼8II也仍然在服役。

作为一个主力机型,空军是希望歼8当输出位挑大梁。但是实力有限,一直在干辅助游走的活儿。这也可以说是歼8的不幸。

歼8到歼8II,是中国自研自造的第一款战斗机,付出的努力很多,付出的代价很大,交的学费也很多。歼8系列作为一种1960年代的三代机,做到了三世同堂,至今一直在军队服役。眼睁睁地看着年轻一截的歼10和歼11出来,再看着年轻一截的歼20和歼31出来,一起为国尽忠。

图二:中国第一种尖头战斗机。

歼8系列并不出色,比不上美军更早的F-4鬼怪式战斗机。实际上一直到2000年前后,歼8才成功地发射了中距导弹,真正实现了原来预定的战斗力,这时离出生几乎过了30年。这30年里,歼8系列一直没有像样的战斗力。

歼8开始有战斗力,出现歼8IIF的时候,中国的歼10和歼11都已经开始生产了。跟很多答友想象的并不一样。歼8并不是中国的米格25,它的超音速能力没有那么强。并不存在绝对的高空高速能力。歼8系列一直是航程短,载弹能力弱。

图三:歼8的子子孙孙。

但是中国能不能不造歼8呢?显然不能。自己生的娃再差,也是亲生的。不管啥事,都必须要亲自走一遍,才能弄清出门道。沈飞能搞歼15,能搞歼16,能搞歼31,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艰难的歼8,这是个起点。

由网友 五岳掩赤城 提供的答案:

实际上看当年海航的装备机型数量就知道了,我国海航总共六个航空兵师的规模,仅相当于空军的五分之一,而且其歼击机团总共就6~7个。

1980年定型的白板歼-8和1984年定型的歼-8I,总共装备四个团,其中海航占据一个。

到歼-8II系列,歼-8D总共就生产了两个团多一点点,海军航空兵拿了一个团(就是王伟烈士所在的海航9师25团)。歼-8F/H作为三代机成熟前的补充产品,总共生产了四个团,海航又占据了一个团,此外又加独立侦察大队的歼-8F/Z,大概占歼-8F系列的三分之一。

对比下,同时期歼-7就装备一个团,海航的歼-8战斗机比例高的简直不像话,是歼-8太好了吗?不,原因很简单,歼-8是双发的,歼-7是单发的。

发动机故障是战机遇到的概率最大的严重故障类型,单发战斗机遇到了,只能嗝屁,赶快跳伞,而双发战斗机遇到的话,还有概率靠另外一台发动机挣扎回去或者挣扎到陆地上逃生。而对于海军航空兵来说,在茫茫大海上跳伞存活率远不如陆地上跳伞存活率高(要不然王伟烈士就不会牺牲了),所以世界上各国海军都有严重的双发依赖情节,一次二等事故(机毁人活)总比成为烈士的一等事故(机毁人亡)要强。

而另一个依赖情节就是航程,空军对歼-8II不满意,远远没有达到期望的期待值,配套的208雷达在良好天气下只有40公里的搜索距离,最好的武器也不过是霹雳-8这种格斗导弹,说好的超视距攻击能力放了鸽子。但是歼-8II依靠外挂三个1400升的副油箱,可以实现3000公里以上的航程,这对于海航来说有着划时代意义,可以实现对800公里以外的远海进行半个小时空中巡逻,从而可以完全覆盖西沙群岛,并且可以到南沙群岛展示力量存在。这个对于和平时代,以展示威慑力为主的非常重要,更何况对手最好的也不过是越南空军的米格-21MF。尽管歼-8II性能不尽满意,特别是低速性能差,但是对于海军航空来说,是当时最合适的机型,为此还开发空中加油。

所以在1998年的与菲律宾的美济礁争端,尽管歼-8II就带着格斗导弹飞到相关海域上空,但配合两艘053H1G护卫舰就对菲律宾形成威慑,迫使其不敢轻举妄动。1998年建设美济礁时,菲律宾曾要求限时拆除人工建筑。现在在大自然的神奇作用下,美济礁已经成长为南海最大的岛屿


所以谁能接替歼-8II完成守卫海空的使命,答案很简单,就是歼-11B的海军型号歼-11BH,重型双发战斗机,加上苏-27系列的巨大内油,可以实现对1400公里距离实行半小时的海空巡逻,可以实现对南沙群岛的全覆盖!以海南陵水机延伸出的绿色,红色和黄色的直线分别代表歼-7的500km作战半径,歼-8B的800km作战半径和歼-11B的1400km作战半径。

歼-11BH,海军航空兵对于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需要进行防腐处理


其次是苏-30MKK,以及未来国产化机型的歼-16,目前苏-30MKK部署在东海,是在东海上空跟日本航空自卫队斗智斗勇的主力。跟自卫队F-15J缝缝补补又一年不同,我们的苏-30MKK不必担心机体寿命消耗,因为国产化的歼-16已经在铺货生产。


再加上舰载机的歼-15,国产化的苏-27家族系列各兄弟完全可以满足海军航空兵的各种需求。


顺带一提,海航作战序列中,歼-10AH也试验性装备过一个团,当年歼-10服役,表现超过预期,也让海军产生了想用用看的想法。由于空军排产量大,一直到第五批才安排了一个团的歼-10AH型,装备给驻浙江台州的海航4师12团,觉得东海海域比较狭小,这种轻型单发战斗机有更好的辗转腾娜的空间,给苏-30MKK打下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7架歼-10坠毁事故中,这个团承包了两架,而且都是发动机事故,都是撞鸟后导致发动机停车,发动机可靠性再号也没卵用,海航再也不敢装备了。

由网友 儒道之主 提供的答案:

歼—8Ⅱ是我海航部队当年装备的战机,英雄王伟驾驶的就是歼8Ⅱ战斗机。歼8Ⅱ由沈飞研制,1984年10月15日批准定型。具有昼、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的空中格斗、空中拦截和对地攻击能力,属高空高速战斗机。

歼8Ⅱ战斗机

目前,我国仍有大量的二代机(我军划代方法)在役,正处于逐渐退役过程,接替它们的是三代、三代半、四代战机。与时俱进,我国海航部队也换装了新的战机。下面就来说说哪些飞机可以接替歼8Ⅱ,能够更好的完成守卫我海空的任务。

苏30MKK,目前部署在东海方向。双座、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属三代半战斗机。航程远、载弹量大、作战半径大,不仅拥有极强的空战能力,还拥有强大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具有空中加受油系统,可进行伙伴空中加油。

苏30MKK战斗机

歼-11BH,歼-11B的海军专用型号。重型、双发战斗机,属三代半战机。2014年8月19日,机身编号24的歼-11BH我海航战机,奉命拦截接近我国空域的美军P-8A巡逻机。美国军方称,歼-11BH绕P-8做了一个"桶滚"动作,展示了超强的机动性能。作战半径1400公里,如果部署在南海,则南沙群岛都在其作战半径之内。


参加空战对练的南海舰队航空兵歼-11BH战斗机

歼15舰载机,沈飞研制生产的我国第一款舰载机,单座、双发、重型战斗机,属三代半战机。航程3500公里,最大速度2.4马赫,外挂点12个。可挂载各种导弹,执行制空、对地、对海打击任务,属多用途舰载机。

辽宁舰搭载的歼15升空

歼16战斗机,根据加拿大《汉和防务》的报道:中国歼-16战斗机已经批量服役,这种先进的三代半战机主要部署在中国沿海地区,是海航部队的重要装备。

海航战机

目前,海航的主力战机已经是三代半战机了:在保证空战能力的情况下,拥有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某些新入役的战机还拥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它们接替了歼8Ⅱ战机,能够更好的守护我们的每一寸海疆、天空。

由网友 一泓清波1 提供的答案:

歼8战机是沈飞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的高空高速战机,属于双发二代机,在80年代成为我国海空军主力机型之一。

歼8外形比较优美,有空中美男子之誉。但歼8生不逢时,出生之日周边已是装备F15、F16、苏27和幻影2000等三代机的世界;并且歼8用途单一,不能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所以歼8没有一架外贸订单。97年东南危机时,我们发现我们空军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歼8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正逐步退出现役,接过歼8历史使命的是歼16战机。

歼16是沈飞在吸收苏30战机技术基础上改进的一款双发双座多用途战机,换装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装备国产太行发动机,更换先进的电子设备,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能够执行对地对海打击任务,整体作战性能达到四代半水平。

歼16和歼20是对好兄弟,战时珍贵的歼20负责踹门,摧毁敌预警系统,歼16利用强大的作战能力扫除残敌。歼16和歼20相结合,未来将称霸亚洲的天空。

由网友 张师傅评测科技 提供的答案:

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主力战斗机种之一的歼-8II如今早已过时,但老一辈飞行员守卫共和国海域和空域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根据前苏联米格-21改进来的歼-8战斗机身为二代机,由于其机动性和速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目前已经逐步退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序列,但仍然有部分的飞机在执行侦察和电子攻击机的任务。

图为歼-8II

中国的歼击机是不会停滞发展的脚步的,目前中国是以歼-11战斗机取代了歼-8的战斗地位。歼-11作为一款改装自su-27系列的战斗机,拥有着出色的机动性,其发动机性能、较高的载油量、宽广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都表现出它完全可以替代歼-8更好的完成守卫海空的任务。上世纪80年代,美国苏联已经完成了二代战斗机到三代战斗机的更新换代,随即我国周边的美苏盟国空军也开始在大国支持下装备三代战斗机。歼-8这样的二代战斗机的换装势在必得,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研制的三代机歼-10因为缺乏发动机关键技术而进展缓慢,为了尽快向部队提供更先进的战斗机,中国空军就提出了采购优秀的苏制su-27sk战斗机。

图为歼-11

1990年6月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与苏方签署了24架苏-27SK战斗机的协议,同时还引进AL-31FN发动机作为歼-10的配套发动机。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中国自己研发的歼-10的研制进度,还解决了中国空军部队短时间内无三代机可用的尴尬情况。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需要更多现金来解决国家问题,1995年中国向俄罗斯购买了su-27的生产许可,中国生产的su-27被命名为歼-11战斗机,从此中国空军进入了三代机时代。

图为歼-20

时至今日,中国的航空技术越发强大。最近几个月歼-20的大批量生产已经开始了,这意味着我国已经在加速三代机到四代机的更新换代过程。从歼-8到歼-10/11到现在的歼-20,中国制造的战斗机完成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从二代到四代的跨越,先烈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

#厉害了我的海军#

#厉害了我的海军#@战舰世界@空中网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