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把话说满的人的后果吗?_把话说得太满

由网友 市井树先生 提供的答案:

我在农贸市场当管理员,有一天,一位女顾客和市场里卖鱼的男商户两人一路争吵着敲开了办公室的门。他俩进来后,我问双方发生什么事了,连问两遍,双方没有一个搭理我,还在继续争吵。

我心想:好家伙,难道是因为外面太冷了,你们在外面吵累了,想换个地方继续吵?既然你们那么喜欢吵,那就慢慢吵吧。我也没有搭理两人,继续忙着我手中的其他事情。吵着吵着两人发现不对劲,看我没搭理他们,他们争吵的声音逐才渐小起来,后来双方都不说话了。

我见两人都安静了下来,此时我才上前对二人说:你们吵完了?不吵了?两人都在气头上,都没有作声。于是我接着说:我能说两句话吗?我也不知道你们为啥争吵,但你们找到我肯定是想让我帮你们解决问题,吵架肯定是不能解决问题,否则你们在外面吵吵就行了,还需要来找我吗?既然找到办公室了,就不要吵架了,你们双方一直在争吵,我连啥事情都不知道,怎么给你们解决呢?有啥问题就好好说,有理不在声高。

给二人"上完课"后,二人又是一阵沉默。我觉得他们应该是默认了我的"上课内容",于是我指了指男商户说:发生啥事了?你先说。商户此时才平复好刚刚激动的心情,平缓地对我说道:她刚刚在我这里买了一条鱼,15块钱,给了我一张50的,我接过钱后就找了她35块钱.....

商户的话还没有说完,女顾客就急忙插嘴打断商户说:你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我给了你50元后,你只是把鱼递了,根本没有找我钱,做生意就要老实点,靠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的。

商户见女顾客这样说他,刚刚熄灭的怒火又被燃起,双方又吵了起来。商户是一个50多岁的瘦弱男人,论吵架并不是眼前这个40多岁中年妇女的对手。商户说一句话,中年妇女就怼他两三句,不管怼的话有没有道理,但是中年妇女说话的声音真是又尖又快,我都佩服中年妇女的嘴巴,怎么这么快,真是一个吵架的好能手啊。

商户被吵得无力招架,一时语涩,情急之下就大声喊到:谁要是撒谎,谁出门被车撞死。女顾客马上接过商户的话说:对,谁要是撒谎,谁就不得好死,35块钱你就能发财了?骗我这点钱还不够你买药吃呢。

我不禁感慨不就35块钱吗?用得着发毒誓,还把身家性命都赌上了吗?不过仔细一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候真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脾气上来了,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见双方火药味儿越来越浓,我急忙劝双方不要再争吵了。但这中年妇女明显是吵架用力过猛刹不住车了,对我这个"和事佬"也指责起来了,女人说:你们是怎么管理市场的,怎么让这种不诚信的商户在这里经营,我给你说,今天你要是不给我个说法,我就去投诉你们不作为。

好家伙,这女人真是牙尖嘴利。我这帮忙劝架的,也成了她的出气筒。此时,我对眼前这个女人顿时生出厌恶之情。事情还没开始解决,谁对谁错都不知道,你就开始威胁我。其实中年妇女这样的顾客我见多了,在我们平时处理纠纷中,有些人怕你处理纠纷时不公,偏向商户,所以还没开始处理就给你放句狠话"敲敲警钟";有些人则是对处理的结果不满意,也会放出这样的狠话,他们最常见的口头禅就是:我要去告你。

其实这样威胁的话在我们眼里都是不屑一顾的。因为消费者和商户发生消费纠纷,作为市场管理方也就是起一个调解作用,并没有处罚权和最终裁定权。如果双方对于调解的结果不满意,或者有一方不愿意接受调解,可以向职能部门继续反映,甚至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作出最终裁定。

况且对于商户找没找钱这种事来说,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交易纠纷",这属于需要提供证据的民事纠纷。这种事我们平时见的也多,以前经常有顾客和商家,为了给没给钱,找没找钱,给的钱面值是10块钱还是20块钱而争吵。但现在手机支付已经普及很久了,有些老头老太太也都会使用手机支付,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了,没想到今天又让我遇见了。

其实遇到这样的事很好处理,他们的争议的焦点就是"找没找钱"。只要监控能照到,就很容易查出来。因为给钱和找钱都会有一个肢体动作,只用看清楚有没有"给钱"或者"接钱"的动作就行了。如果双方争议的焦点是钱的面额,那通过监控就很难查出来了,钱的面额的监控上根本看不清楚,即使离得很近。

但是二人当着我的面争吵,让他们别吵了也都不理我。让我觉得没有被尊重,感觉很没有面子。尤其是这个女人,时不时的还怼我几句,我顿时有个"坏"主意,想惩治一下他们两个。

于是我对双方说:您不要吵了,这样的事我见的实在是太多了,来的时候都十分肯定自己没有记错,有的甚至还发毒誓。可是这种事儿总有一个人是记错的,错的那个人到最后可能就是一句:哦,我记错了,然后草草了事。既耽误对方的时间,也耽误我们管理人员的时间。没有一点惩罚的话,这犯错的成本也太低了。既然你们双方都那么肯定自己没有记错,你们连毒誓都敢发,那么不如玩大一点,赌一把。你们每人放50块钱放我这里,查完监控后,记错的那一方赔偿对方50元钱,如果监控里看不清找没找钱,那么双方都不用给钱。

对于我挖的这个坑,双方想都没想就直接跳进去了。因为他们各自都非常自信,认为自己不会有错。就这样,我让卖鱼的商户放了85元钱放在这我这里。因为如果卖鱼的商户没有找钱的话,那么他不仅先找给中年妇女35元,还要再赔偿50元给中年妇女,中年妇女则只用放50块在我这里就行了。

拿到135块钱后,我心里乐开了花:别看你们现在叫的欢,一会儿总有一个人要拉清单。监控三下五除二就给他们查到了,中年妇女记错了,商户确实是找过钱了。

看完了监控,中年妇女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求我再回放一遍。我就又给她回放了一遍,看完中年女人还是不相信,还让我再回放。我对中年女人说:你刚看到的就是事实,再回放多少次也都是这个结局,记错了就是记错了。

商户看自己赢了,当然不会放过指责中年妇女的机会。商户大声地指责女人,说女人刚刚在摊前吵架时,污蔑他的名声,影响他的声誉。中年妇女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了刚才那嚣张的劲儿,但还是要求我再给她回放一遍。

我就又给她回放了一遍录像,当然中年妇女也不是那么容易服输的,中年妇女问我能看清楚商户找她的是35元钱吗?我知道这是中年妇女最后的"倔强"。我告诉中年妇女:钱的面额看不清楚,但是商户找钱时,是从钱箱子里一张一张的拿出来的。总共有4次拿钱动作,应该前三张是10块钱,最后一次拿了一张5块,每次拿完之后就将钱捋直,最后一起递给你的。他总不可能找的是3块5给你吧?而且你们最开始来争论的焦点就是有没有"找钱",而不是找了多少钱。

女人见我这样说,也没说话,眼睛还盯着监控屏幕,试图想找出点什么让事情反转,但我心里清楚的很,这就是最后的倔强。商户见此情景,对我说:把我钱给我,耽误我做生意,败坏我名声,让你赔50块钱都算轻的了。我见女人没有说话,就把135元钱递给了商户,商户拿着钱就气冲冲的走了。

此时,中年妇女才缓过神来,对我说她刚才是记错了,就算她记错了,也不能罚她50元钱啊,而且帮消费者解决问题是我的职责,她希望我能找商户帮她把钱要回来。我听后心里暗骂中年妇女:你这个坏女人,刚来的时候那么嚣张,那么自信,还把话说那么满,现在50块钱都输不起。

我对女人说:刚刚是你们俩自己打的赌,拿你50钱的是商户。我并没有收你的钱。再说了,愿赌就要服输,你确实耽误了商户做生意的时间。你刚刚在摊位上吵架,有些路过的消费者误以为商户不讲诚信,那么可能下回就不会来他的摊位买东西,会对他的生意造成一定的影响。搁谁谁都会生气,就算我去帮你说情,商户也不一定会把钱还给你的。

女人:你是市场管理,你让商户把钱还给我,他们不敢不听你的。

我:现在是法制社会,干什么都要以理服人。你要是真想要回你的50元钱,那么你现在就跑到商户的摊位上给商户道个歉,给他说几句好话,说不定他就把钱还给你了。

中年妇女听后这才离开办公室去找商户。他们的事情我根本不想再掺和了,也不想替这个中年妇女说情了,因为他刚刚怼过我,而且态度还那么恶劣。即使我替他说清,商户也不一定会把钱还给他的。

我就通过监控看他们的一举一动,没想到过去没说几句,双方又吵了起来。我赶紧跑过看看,原来中年妇女过去也不是诚心道歉的,而是一直在强调自己记错了,又不是故意的。摊主当然也不是"圣人",说:你刚骂的那么厉害,赌咒都发了,现在过来不仅不道歉,还在找借口,我肯定不会把钱还给你的。

所以两人就又吵了起来,我见双方争吵不休。就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让商户退给中年妇女25元钱,但是中年妇女必须当着这么多围观的人给摊主道歉,扣除的那25元钱就当商户的损失和中年妇女买的教训。

双方这才勉强同意,但是中年妇女又提出了担心说:我要是道歉了,商户他不退我25块钱怎么办?我说:可以让商户先把25元钱先放到我手上,你道了歉我就把钱给你。商户也同意了,放了25元钱放我这里,然后中年妇女就给商户道了歉。

商户知道中年妇女是为了要回25元钱,才被逼无奈道歉的,并不是诚心道歉。所以他并没有大度地回一句:没关系,而是又指责了中年妇女几句。

中年妇女道完歉后,我也并没有把钱立刻给她。因为我知道,她有可能拿到钱之后还会和摊主对骂,因为这样的事情我以前见多了,开始为了想要回钱才委曲求全顺着你,钱一旦到手,那就不需要再装了,直接翻脸骂人。

我将中年妇女劝走说:走,跟我一块到办公室,把这个事情稍微登记一下后就把钱给你。中年妇女就跟着我一块往办公室走,我看离商户的摊位比较远了,就直接把25元钱给了中年妇女,然后说:算了,我回去自己简单的登记一下,你赶快回家做饭吧。因为我知道中年妇女刚刚从商户摊位离开时,是我将她带走的,并不是吵完架后那种灰溜溜的逃走的,相当于也给了中年妇女台阶下。而且已经离开商户摊位有段距离了,也没有再回去吵架的必要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当然,最主要的是千万不要得罪农贸市场管理员。

由网友 生活感悟杂谈 提供的答案:

有一位老人爱说大话,总是把话说满,不留余地,不给自己留一点退路,结果闹出很多笑话。

这位老人已经八十多岁,我们称呼他为老张吧!老张常常把话说满,虽然年岁大了,还是那个脾气,没有一点改变。

下面就说一件他年轻时候的事儿。那一年村里来了一个卖西瓜的。西瓜皮薄沙瓤,甜蜜多汁,一个个碧绿滚圆,十分诱人。老张走过去,看了看西瓜,冷嘲热讽地说:"这车西瓜里有生瓜。"卖瓜的老汉当然很不乐意,说道:"怎么会有生瓜呢?都是我亲自挑选的,个个都熟。"老张一听这话,来劲了,"我在你车里能随手挑出一个生瓜,信不信?"卖瓜的老汉也来劲了,说道:"你要是挑出一个生瓜,我这车瓜分文不收,免费送给你。"老张听了非常兴奋,大声说:"好,我要是挑不出一个生瓜,这车瓜我全都买下,咱今天就打个赌。"

(图片与内容无关)

一听说打赌,街坊邻居都凑过来看热闹。大家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卖瓜的看到街坊邻居都凑过来,对大家说:"大家伙今天做个证人,我们两个愿赌服输,决不食言。"大家伙纷纷回答:"好。"

这时只见老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摸摸这个,敲敲那个,还不时翻动车厢下面的瓜,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微笑。大概过了十多分钟,卖瓜的老汉和大家伙都等心急了,纷纷催促。老张不紧不慢地说:"别心急,我还没挑好呢!"

卖瓜的老汉说:"你要是挑不出来,你就认输,当着大家伙的面道个歉,这车瓜也不用你买了,就算了!"卖瓜的老汉也是好心,给他个台阶下就算完了。可老张一听,脸腾地红了,生气地说:"这么大一车瓜,我就不信挑不出一个生的!"说完继续挑起来。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分钟,在大家伙的反复催促下,老张从车厢底拿出一个不大的西瓜,肯定地说:"就这个了,肯定是生瓜!"说完递给了卖瓜的老汉。

卖瓜的老汉接过西瓜,含笑不语,用十指弹了弹,已然心中有数。回头对老张说:"老哥,认个错吧!你输定了!现在认错还来得及,不然你后悔可就晚了。"哪知老张眼睛一瞪,脸色一沉,梗着脖子说:"你去打听打听,我老张怕过谁,我就从没服过软。"卖瓜老汉哈哈一笑,抬头冲着大家伙说:"大家伙都看到了,输赢在此一举。我可不客气啦!"大家伙都说:"好,动手吧!把西瓜打开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卖瓜老汉取出水果刀,在空中晃了晃,一道银色的狐仙划过,刷的一声,西瓜顿时被切成两半。大家低头齐看,红瓤黑籽,一个沙瓤西瓜摆在大家伙面前。

大家伙惊呼一声:"好瓜!"扭回头目光齐刷刷看向老张。只见老张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十分难堪。这时人群里一个人忽然说:"老张,掏钱买瓜吧!这车西瓜是你的啦!"大家伙也都随声附和。

这时大家伙以为老张会掏钱买瓜。老张却变得一反常态,非常平静。老张抬头望着卖瓜老汉,又抛出一个问题,冲着卖西瓜的老汉说:"让我买瓜也可以,先请教一个问题。"卖瓜老汉和颜悦色地说:"说吧!"下面是两个人的对话!

老张:"你这么大岁数,见过马受到惊吓惊车吗?"

卖瓜老汉:"见过,我这么大岁数什么没见过呢!那年我在生产队赶马车,亲眼看到马惊了,拉都拉不住,跑得飞快!"

老张:"我说一样你一定没有见过!"

卖瓜老汉:"说吧!我就不信没有见过!"

老张:"人惊!"

卖瓜老汉:"什么?人惊!这个倒没有见过!"

老张:"哈哈,没见过吧!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

说完,老张吸溜溜一声爆叫,张开双手,撒开两腿,从人群中如离弦之箭飞奔而去,嘴里大喊着:"快闪开,人惊了!"

大家伙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老张已跑得无影无踪。等大家伙反应过来,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老张,打赌输了,怕买一车西瓜,找个借口,跑啦!

生活中,有些人总爱把话说满,结果是骑虎难下!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们说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网友 东汉孟德 提供的答案:

我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以前他有一个工友,和别人都不说话,确给我爸说了他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爸说在那个工地就数他这个工友有文化,懂的东西很多,字写得很好。我爸和他说,有文化还是做其他的好,工地是卖一辈子的苦力,没有前途的,他只笑不说话。

有一天,他和我爸喝酒,喝着喝着就哭了,我爸问他怎么了?他才把他的过往一下子说给我爸听。

他读完高中就结婚了,原本生活还很惬意,但是正逢那年农村到处都在安装高压电,准备把变压器安在他家门口。他给牵高压线的人说,我家里孩子多,在这里安装变压器不安全,怕孩子不懂事,不在家的时候用出现安全情况。所以不准安在他家门口,稍微远一点。

那些年,很多人都不是好商量的那些,所以就把这事说给了村支书,结果不说还好,一说就把事情扩大了。那个村支书在他们那里豪横惯了,给他说,这变压器不管你准不准都要安在你家门口,你不说还好,你要这样说了,就要安在你家门口,看你能怎么办?

一开始他还是好好的商量的,当他再一次和那个村支书确认是不是一定要安的时候。那个村支书打了他一耳光,并说没有你讨价还价的份。这一次测底激怒了他,顺手拿起砍材的刀就给了那个村支书两刀,没死,但是残废了。当然,赔了钱,他也被判了刑。

所以刚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做工地!我爸听他讲完,不敢相信一个文文弱弱、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人居然还有这种故事!

我爸告诉他,出来以后完全靠自己奋斗,只要肯苦肯学,弄个一技之长,生活没问题的,好在老婆孩子都是好好的。哭过以后就好了,不要想太多!

其实,这件事主要原因我个人觉得是那个村支书把话说得太绝对了,没有给别人留下余地。最终导致了两个家庭的不幸,所以生活中遇到小冲突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底线,当你触及到他底线的时候,就会导致事情矛盾的升级和恶化!

你见过把话说满的人的后果吗?_把话说得太满

由网友 有趣磕巴嘴 提供的答案:

思琴结婚后,跟她老公清平说:

"以后我们是一家人,先说好一条,我不想跟你的亲戚来往,包括你的父母,你怎么跟他们来往、怎么孝敬你的父母是你自己的事,我家的事也不用你操心。"

清平不解地问:"为什么!?"

思琴平静地回答:"不为什么,就是不想。"

思琴和清平都是白领,经人介绍走到一起。

清平来自农村,思琴来自一座中等城市,二人大学毕业后双双来到现在的城市工作。

二人都很努力,工作待遇也都不错,不得不说媒人的眼光好,撮合这二人到一起,简直是天作之合。

工作的城市离思琴老家150公里,离清平老家850公里。

在思琴的强烈要求下,二人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见家人就领了证,也没有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只是叫了几个同事和同学吃了顿饭,然后二人去了趟云南旅游,回来接着就上班了。

结婚后,过春节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这样过了五年。

直到思琴母亲问起她的婚事,思琴才说自己早就结婚了。父母问了问清平的情况,便没再说什么。

结婚当年春节,清平回到老家,跟父母说起自己结婚的事,父母很生气:这么大的事不跟家里商量,你让人家怎么看?让你的岳父母怎么看?

说什么也要包一个大红包给思琴,母亲还把姥姥留给她的一个翠玉手镯给了清平,说一定要给思琴带上。

春节后,清平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工作的城市,除了父母给思琴的东西外,还有自己从小就爱吃的炸果子、炒花生等,整整拉了一个行李箱。

进门的时候,思琴已经回来了,看到清平,忙不迭跑过来抱住了他,狠狠地在清平脸上亲了一口。

清平高兴地拿出父母给的礼物,思琴接了过去,看了看不太厚的红包,顺手就放到了化妆台的抽屉里。

清平又拿出母亲给的手镯,慢慢打开红布,思琴没有接过去,淡淡地说了一句:"外面有专门做微波清洗的,你帮我去洗洗吧。"

清平有点尴尬,转念一想思琴说得也有道理,都戴了好几代人了,是该洗洗了,于是把手镯收了起来。

思琴做了丰盛的晚餐,清平还开了两瓶啤酒,二人对坐小酌,思琴跟清平说:"我们要个孩子吧,我已经把工作辞了,专心带孩子。"

清平既高兴又担心,思琴的工资有两万,没商量就辞掉了工作,只靠自己这点工资,还要还房贷、车贷,生活节奏肯定会被打乱。

不过,想想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思琴想要个孩子,自己又何尝不想呢?

孩子顺利出世,取名"思平"。思平出生后,思琴的奶水就跟不上,经常饿得哇哇哭,清平买来了最好的配方奶粉,结果奶粉喝上了,母乳慢慢就没了。

每天夜里,思平都要喝好几次,思琴每天熬得眼圈发黑,让清平很心疼,清平说:"要不让我妈来帮你看段时间吧,我大哥的孩子已经上学了,她在家没啥事,两个人毕竟能轻松点。"

思琴说:"我没事,别让她来。"

清平知道思琴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把她们俩搞到一起,说不定会矛盾重重。

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清平打电话把有了孩子的事告诉了父母。

母亲听说有了小孙子,在家坐不住了,准备了一堆小孩用的东西,跟清平打电话说要过来。

清平说:"不用了妈,我爸身体不好,这大老远的,你过来我不放心,等天暖和了,我带孩子回家看你!"

过了段时间,思平能坐了,变得调皮了许多,思琴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加上清平经常加班,思琴的状态明显不如以前。

于是思琴把她妈叫了过来,岳母来了,清平打内心里高兴,毕竟笨女婿第一次见到了丈母娘。

不过,丈母娘看到思琴满是疲惫,对清平好像不太满意,感觉自己女儿都快成清平的"老妈子"了。

经不起丈母娘天天念叨,清平就跟思琴说了,没想到思琴突然爆发:"叫我妈来帮我看几天孩子,你看你这些意见!是不是要赶我妈走?是不是我不让你妈过来,你就报复我?有本事你就雇保姆,我不能一个人累死!"

"雇保姆就雇保姆!"

"你承认了?要赶我妈走?我马上跟我妈说,让她走!"

"你懂不懂道理?你就不能跟你妈说说,别天天挑我的理?"

二人吵了一架,老太太也听到了,几天之后,就找了借口回老家了。

思琴是家里的独女,天有不测风云,思琴的父亲突发脑出血,躺在了床上!岳母一下子成了专职护工。

思琴心里着急,孩子还小,自己无能为力。

清平提出带上孩子一起去看望岳父,思琴说:"不用了,等孩子大点,我带他回去就行。"

清平没说什么,借着一次出差的机会,拐弯去了一趟岳父家,放下两万块,说是思琴让带回来的,没想到岳母当着他的面把钱扔了出去。

"这闺女我不要了,你留着吧!"

紧接着岳母拨通了思琴的电话,说:"你就死在外面吧!你爹的面你都不想见,给钱有什么用?"

"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啪!岳母扣下了电话。

******************************

清平父亲传来一个消息:家里的房子正好在铁路线上,政府修铁路要征用,给补了不少钱,我们暂时住在你哥家里。

清平跟思琴商量,老家拆迁,接父母过来住段时间,让祖孙加深一下感情,再这么下去不像正经过日子。

"怎么不正经了?孩子大了又想着加深感情了?没地方住了又想着找儿子了?想得真美!"

"你怎么说话?这么多年他们是吃你的了还是拿你的了?凭什么就断绝来往?"

"我愿意!"

又一次不欢而散。

********************************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思琴在家看孩子,门外传来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两位陌生的老年人,开口就问:"你就是思琴吧?"

思琴看着两位老人布满风霜的脸,莫名生出一股亲切感。

"我们是清平的爸妈,你的公公婆婆,没打招呼就来了。"

思琴把他们请进了门,倒了两杯水,清平的母亲早就跑到卧室去看熟睡的孙子了,一脸的慈爱。

这时,清平回了家,父亲说:"没等你去接,你妈急着见他们娘俩,我们就打车过来了,你家这楼不好找,我们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

吃过午饭,清平父亲拿出一张银行卡,说:"这是四十万,是给你们俩的,我跟你哥说了,你在外不容易,就给他三十万。我跟你妈定了晚上的火车,到时候麻烦你把我们送到车站。"

旁边的思琴坐不住了,眼睛噙着泪花说:"爸妈,让清平把车票退了,我给你们收拾房间,别走了,在这里住段日子吧!思平天天念叨爷爷奶奶呢!"

清平母亲高兴地拍了拍手,说:"好!晚上想吃什么,孙子爱吃什么?我给你们做!"

********************************

思琴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台阶,当初说满的话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差点众叛亲离。

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也不是自己小家三口的事,两好合一好才是真的好,坚决不能把婆媳关系看成洪水猛兽,也不能把翁婿关系当成水火不容。

不管是真心也好,妥协也罢,思琴终于走出来了,相信她内心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不会再有了。

由网友 幸福鱼儿 提供的答案:

村里有个老人,她儿媳妇刚嫁入到她家的时候,她就对她儿媳妇说:"我以后不指望你养老,我有女儿有儿子,我以后靠我女儿和儿子。"她是这么说的,果然,儿媳妇有任何的事情,她不仅不管不问,有时候还特喜欢落井下石。尤其是儿子夫妻俩吵架的时候,总喜欢在背后说小儿媳妇的坏话,说自己儿子如何如何好,儿媳妇如何如何差劲。

儿媳妇生孩子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儿媳妇娘家妈妈身体不好。娘家这边无法帮忙,儿媳妇求婆婆:"妈,您就帮帮我吧。我妈不能照顾我,我一个人坐不了月子,刀子太大了,动不了。我不要你照顾我,你就帮我带着点孩子,行吗?"

老太太直接气呼呼的说:"我凭什么帮你啊。谁生的谁自己带,一代管一代,你孩子你自己弄。"

不仅如此,老太太当天就收拾东西,去了她女儿家。

这一去,就是9年多。

这9年多,这老太太帮着女儿家带大了两个孩子,自己的孙子,一天都没带过,抱都没抱过。

老太太以为,她以后肯定是求不着儿媳妇的,以后她万一有什么事情,女儿能照顾她,儿子能给她出钱出力的。

只是,没想到,不到十年的时间,她就后悔的,肠子都悔青了。

她在女儿家,送外孙女去学校,返回的时候,被一辆三轮车撞摔了。三轮车司机还不错,赶紧把她送去了医院,尾骨摔骨折了。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在女儿的坚持下,出院了。

三轮车司机承担了所有的医药费,不仅如此,还赔了一笔钱给她。

只是,这笔钱,让她女儿全部拿走了,她自己一分钱都没落着。

在医院的时候,请的护工照顾的。

出院回了女儿家,女儿照顾了两天,就开始特别嫌弃她了。第三天一早,就开车送她去了儿子家。把她当在哥家门口,连门都没进,就又开车走了。

当时,她儿子出门上班的时候,看到老太太在门口,愣了一下。说:"妈,你怎在这里啊?谁送你来的?我妹呢?"

老太太哭着说:"儿啊,你妹送我来的。妈没地方去了,以后只能是依靠你了。"

儿子一脸嫌弃的说:"你生活都不能自理,还得要人照顾。我哪有这个时间弄你啊,我得上班,我得出去赚钱,我一家还得等着我挣钱吃饭呢。你哪儿来的回哪里的去。"

老太太的儿子拉扯她,要把她赶走。她哭着不肯走。一个拉,一个哭,当时动静很大,惊动了村里很多人。

后来,村里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让她儿子留下了她,说不能把自己的老母亲往外赶,得遭雷劈的。她儿子没办法,只能把她背回了家。

儿媳妇一看到她,转身回屋收拾东西,带着孩子回娘家了。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你的妈,你自己负责。我没义务照顾你妈。"

她儿子看着媳妇孩子走了,当时就气的大骂了她。说她当初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把话说的太满了。现在,怎就有脸赖在他家呢?

......

后来,她儿子给她强行送去了养老院。

再后来,听说在养老院不到半年,她就去世了。

哎,村里人都说这个老太太自己种下的苦果,落得这种地步,也是咎由自取啊!

由网友 沙僧612 提供的答案:

有一对夫妇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得身高1米80以上,浓眉大眼,白白净净,从小爱读书,学习成绩特别好。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985大学。

大学毕业以后,人家马上就考取了省城里面的公务员,然后在省城娶了一位高官的女儿,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

二儿子虽然长得也不错,但是身高只是1米7左右吧!并且从小调皮捣蛋,活泼好动,学习成绩总是在下游。

初中毕业后上了本地的一所中专,可以说是在里面混了两年,自己也没有学到什么技能,也没有合适的工作,无论干什么,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所以,这对夫妇逢人就说:"我们老两口将来老了以后,只能靠大儿子了,二儿子根本就指望不上啊!"

的确是啊!大儿子不仅人外貌长得好,还有能力和地位,的确给家里带来了好多优越感,让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提高了很多。

既能让父母去旅游,又能让父母做免费体检,家里有啥事的时候也能帮上忙,是大家都翘起大拇指称赞的对象啊!

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儿子在刚过40岁,竟然身体不舒服,被检查出了癌症。

在得病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父母辛辛苦苦地伺候了,也尽力地去治疗挽救了。

到最后还是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还是留下了一对父母,自己离开了人间。

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们老了想靠他,能靠得住吗?

大儿媳是独生女,她特别爱自己的丈夫,在丈夫去世火化以后,骨灰没有让公公婆婆带回老家,而是埋在自己家的墓地那儿。

人家想的是,就是我爱的人不在了,离开了,我也要他永远陪着我在一起,陪着我的父母在一起。

这对父母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竟然在儿子永远地离开之后,骨灰也不能和他们葬在一起。

何谈让他给自己养老了,只能把养老的事靠给二儿子了啊!

幸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儿子已经有了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能力。

现在自己在做着生意,生意还过得去,性格脾气也好了很多,知道父母双亲伤心,失去了大哥生气,能善待父母,想方设法让父母的心情好。

俗话说:"能做过头的事,不说过头的话。"

这对父母以前把话说满了,只靠大儿子养老,现在还是靠二儿子给养老啊!

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人间一切都不能长久。

所以,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尽量不要要求别人,而要时时完善自己,一定不要把话说满啊!

由网友 端庄雪梨y 提供的答案:

在农村,有许多没有读过书的人,经过自己的勤劳苦干,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心里就开始升腾了,什么人都看不上,什么话都敢说。

有一位邻居就是这样,他家靠做早点生意发了财,自己生有两男一女,孩子们也争气,都是富人型代表。于是人就飘起来了,看见别人家没生儿子,就说别人是绝户,活着就是没盼头,要是她早就一根绳子吊死了,生不出儿子还高兴的过日子。

看见别人家借钱娶媳妇,又嘲笑别人:娶媳妇的钱都没有,简直是枉为父母一场,连带着让儿子受罪。

总而言之,嫌贫爱富,取笑人家无子,都是她的日常话语。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一点都不错。结果到了孙子结婚了,生了重孙女,她想让孙媳妇再生一胎,结果孙媳妇怼她:多管闲事。

从此不再论人生儿子的事情。而老来时一身病痛,老伴对她非打即骂,再加上病痛折磨,整个人颓废了不少,家里的钱让她看病也折腾得差不多了。

由网友 跑腿吉吉 提供的答案:

嫂子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把我发给他儿子的红包丢在了地上,还在那里说:我们不稀罕你的红包,别假惺惺的。我说了一句话:让她第二天马上低头向我认错。

我家里有两个哥哥,他俩都在我很小的时候各自娶了老婆,因为我与最小的哥哥的年纪相差有10岁,我也不知道当初父母那么老了还要生我干嘛,自然来到这个世上那我就应该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

由于我出生的时候父母已经很老了,爷爷奶奶更是在我没出生的时候已经不在了,妈妈因为得了脑血管爆裂,到医院抢救无效,离开了。

我当时我才8岁,那时候我们家里面就只剩下4个男的,两个姐姐也早就嫁人了,走在外面经常被别人嘲笑,说我们家里面只有男的全部都是光棍,心里特别的难受,我在想为什么老天爷这么不公平!

而当年我的小哥哥18岁,他为了能照顾家里还有我,选择了在家里创业,因为我有另一个哥哥,已经到广东外面打工了,听说他在那边赌博一直都输,甚至过年的时候连车费都没得回家。

所有的压力就压迫在我这个小哥哥这里,因为爸爸已经很老了,他没有经济能力也赚不了钱,哥哥在镇上面做了一个摆DVD的生意,刚摆的第1年由于生意很火,后来就有人做媒介绍一个女人给她,那个女的比他还大两三岁,但我哥哥结合了一下我们家里的实际情况,最后还是与她结婚了。

由于嫂子是我们家里面第1个儿媳妇,非常深受的我们家里亲戚的喜爱,在他们结婚的时候, 收的礼全部都是别人还的,非常的幸运。

特别是她两个小孩出生了之后,在家里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整个家庭几乎她说了算,而我在家里面因为还很小,我的生活起居安排都是由她来操作,那段时间我只要有空就要负责帮她带小孩。

直到小孩长大后,我觉得这一切没有什么,因为他是我的嫂子,我觉得挺正常的,我也没有去计较这种事情,毕竟以前她也曾经给点零花钱我。

与嫂子发生的隔阂。

多年以后,由于嫂子和我哥生活过得太优异了,在家里面迷恋上了赌马,然后有一天他们竟然倾家荡产的去压注,当然后果肯定是凉凉了。

她俩不仅倾家荡产了,还把店铺给抵押了,还有摩托车,还赊了很多的账,最后问遍了所有人,几乎都没有人愿意借给他们,因为别人都知道他是拿来赌的,而在这个时候,我的一个嫁的比较穷的姐姐,她的老公,却愿意把钱借给他们还账,所以后面她对这个姐夫特别的好。

然后两公婆就被迫出去外面打工,小孩就把他丢在家里面了,那时候我已经在外面顺德打工了,由于做了两年一分钱没存到,经常都是有一分花一分,然后他就叫我到他那边的厂去上班,顺便给我介绍个女孩子,因为那时候我已经20岁了。

我才刚到那边一个星期,嫂子就给我介绍了一个他宿舍里面的女孩,那女孩长得还真的挺不错的,和我也是同一天来的,但是当时我明明看到他来的时候和一个男的在搂着腰走路,但当时我并不认识她,而我嫂子介绍他给我的时候,我也没想去揭穿她,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同意和我去相亲。

我们俩当天一拍即合,当然不是说情侣的那一种,而是我们俩约好晚上出去上网通宵,因为约会的那一天刚好是星期六。

第2天、我俩都通宵了回来,发现我嫂子和女孩的姑姑已经站在了厂门口那里等着我们回来 ,当我们刚踏进厂门口的时候,(因为宿舍和工厂同一个大门)嫂子就开始问我们昨晚是不是出去外面了。

我回答嫂子说是的,去网吧上网通宵,然后他就跟着女孩的姑姑说,你的这个子女这么随便,我是不可能让我弟弟娶她的,今天刚认识就跟他出去开房了,我跟我嫂子解释说我们不是去开房去上网通宵了,但是他还是坚持那样去说。

那时我已经疲惫不堪,我回到宿舍后,我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当我醒来的时候,我手机已经收到了一条信息,那个女孩已经离开这里了,去了深圳。

她跟我说她受不了被别人的侮辱,她自离了。

我当时觉得因为她是我的嫂子,我不应该为了一个刚认识一天的陌生人而跟我嫂子吵架,我那时候就容忍了,并没有爆发和嫂子吵架。

与嫂子第一回争吵。

在那个女孩离开之后 ,因为我才跟她玩一天,我对她压根就没啥感情,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但我们俩还在 QQ有联系。

过了一个多月后,跟我一起进去的有一个老乡,也是我们家里的,因为当初我们进场的时候,我跟那个老乡一起进,他喜欢上宿舍对面的一个女孩。

那个女孩长得特别的丑,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喜欢上那种类型,他自己长得也不赖,我问过他,他告诉我说只有那种丑的类型才没有被别人追过,而且还是那种保守的女孩。

那时候真的刷新了我的三观,让我瞬间明白了,可是他长得太帅了,去那个女孩的时候,别人一直都没同意,和每次约那女孩出去的时候,那女孩总会身边带着一个挺漂亮的女孩。

而每次我老乡出去的时候也会带上我,就这样那个蛮漂亮的女孩子,忽然有一天向我表白了,吓得我真的是受宠若惊。

而那个女孩正是我哥哥拉线上的一个女孩,我哥哥还跟我们调侃说他拉上那个女孩子特别的漂亮,好多人想追,之类的话题。

后来我告诉他那个女孩子我正在和她拍拖,他当时好像有点吓蒙了的感觉,然后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因为我说了这个事情之后,过两天那个女孩子被开除了。

而在开除的那天晚上,我和女孩子出去外面开房了,当我回来的时候,我的嫂子就在那里破口大骂,说我老是出去外面跟那些女的上床,到时候染上病了什么之类的,当时我还以为他是为我好 ,可后来我无意间听到了,有一个管理当领班的,他说就是我嫂子找关系把那个女孩子弄走了。

嫂子的话一语惊人。

那时候我真的是吓懵了,然后我还特地跑去质问我嫂子,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她是不是不想让我娶老婆,有什么目的?

没想到嫂子当时回答的让我大吃一惊!

她跟我说,如果我娶老婆了就会对他两个小孩不好,如果我不娶老婆,我就会一辈子对他两个小孩好,到时候她的两个小孩还可以养我,因为我从小到大对他小孩那么好,她早就把我当成了一家人。

当我听到这个话的时候,简直刷新了我的三观,我当天并没有跟他吵架,我还是沉默了一段时间,到了第2天中午,我就跑去找领导,直接辞工离开这个地方。

之后我们就很少有交谈了 ,而我哥哥却打电话过来跟我说,当时只是嫂子的脑子一热,说话不经过头脑,我知道他说这些话肯定是没经过嫂子同意说的,而是他为了缓和我们这个家庭的关系。

然后我就去了广东顺德,我在那里奋斗了一年多,终于谈了一个女朋友,还好,我们俩的感情基础比较深,我带回家的时候,竟然被这个嫂子数落,而且还在那里说一些风凉话,说什么外地女人之类的话,还说为什么不娶一个本地人。

与嫂子决裂

然后女朋友听了,虽然说很生气,但是我们有着巩固的感情,这些话并没有伤到我们,如果我是带一个刚谈一两个月回来的,我怀疑肯定是当天晚上人家直接提桶跑路了。

然后我们的战争就从那一刻开始了,因为我的爸爸还有我的大哥大嫂他们都没有任何的意见,而她这个做二嫂的,且意见非常的大,还说不同意这个婚事,别人向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却不回应人家,真的非常没有礼貌,丈着以前她在家里面当家。

到了大年初一,在我们这里都有习俗,长辈要给晚辈发红包,而当天早上我的女朋友就给她那两个小孩发了红包,没想到他竟然把红包丢到一边,还在那里说不要我们的红包,还在那里说一些风凉话,说我们假惺惺的什么之类的。

那时候我还在睡觉,我没有在现场,如果我在现场,可能要跟他干起来了,她竟然这么侮辱人,这个事情是后来我女朋友告诉我的。

当我听到这个事情后,我非常的生气,但是那天是大年初一,在我们那里能不发生什么事情,尽量不要发生,能不吵架就尽量不吵架,我一直强忍着,等到了大年初二,我就跟我老爸说,叫他不要在家里了,我带他到我们那边去,我养着他。

当这个消息传到我那个二嫂的耳朵里面之后,我哥哥就跑过来跟我说:因为你嫂子她说话总是不经过脑子,她读书少不懂道理,这件事情就算了吧。

因为我并没有表态,也没有说话,到了下午之后,她本人终于表态了,走过来跟我苦苦的哀求,叫我不要带爸爸去我那里,还说自己说话不经过脑子,自己错了。

他能过来这样求我,那是因为他两个小孩在家里面读书,而他这两个小孩在家里面靠他的爷爷在家里照顾着,如果我把他爷爷带走了,他两公婆就没有办法出去外面打工赚钱。

所以他们考到了这层利益关系,才低头向我认错的 ,这种人就是把话说的太满了,后来后悔不已。

总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凡事都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因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兮旦福,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生平平安安,无灾无病,能给别人方便,尽量给别人方便,给别人的方便也是给自己的方便。

由网友 萌妈读书分享 提供的答案:

村里有位阿姨,仗着家里有点钱,总觉得比别人高一等,斜眼看人,尤其是对儿媳妇颐指气使,别人劝她她都不以为然,最后落得尴尬境地。

阿姨早些年是我们镇上纸厂的老板娘,她男人头脑灵活,把纸厂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家人早早就在县城买了房子,逢年过节才会回乡里去住几天。

每次回来,她都喜欢在乡邻面前各种吹嘘,"我这衣服是什么牌子的,这鞋是什么牌子的,都是进口货,比你们那几十块钱的地摊货穿着要洋气吧。"大家听都没听过这些牌子,只能笑笑,连声附和"好看,好看。"以掩饰尴尬。

我们这里是旅游城市,为了减少污染,生意逐渐下滑的纸厂被收购了,改造成了一所留守儿童学校。阿姨他们拿着那笔收购得到的钱在县城开了一家农资用品店,生意不是很红火,但也能勉强糊口。靠老本供着一双儿女上大学。

2014年,他们家出了一场意外,她的老公被诊断出患了肝癌,确诊后4个多月就去世了,期间治疗花光了他们家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

家里的生意一直都是她老公在打理,阿姨每天只负责打打麻将,做做美容,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做生意。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一时间,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到了阿姨的头上,可她无计可施,一点头绪都没有。

都说"生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债主时常上门催,阿姨内心很焦急。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不久,工资也仅够养活自己,暂时指望不上。为了还债,阿姨便把店面盘了出去,然后把县城那套房子也卖了。

她回到镇上老家的旧房子里,把房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就住回来了。热心的乡邻送去自家种的菜,她一个谢字都没有,还傲娇地说:"我这是看乡里空气好,回来住几天,等我儿子成家,我们再搬回城里。"

后面,她的儿子女儿陆续成家,然而生活并没有如阿姨所愿,两个孩子没能够一夜暴富,仍然还是要住在乡里。

阿姨家的儿媳妇慧妹是我们同村的,经人介绍嫁给了阿姨的儿子。惠妹性格温顺乖巧,早些年她的父母出事故都不在了,是一个由奶奶带大的孩子。

两个人刚谈朋友的时候,阿姨对惠妹可好了,"你放心,嫁到我们家不会让你吃亏,我拿你当亲女儿疼。"最后,惠妹的奶奶一分彩礼没要,就把惠妹嫁到了阿姨家。

惠妹婚后不久就怀孕了,于是从她老公上班的地方回老家来了,每天和阿姨生活在一起。自从惠妹回家后,阿姨就什么活都不做了,洗衣做饭啥都让儿媳妇来。

乡邻看惠妹挺着个大肚子,每天还要去河里洗衣服,便好心劝阿姨,"你儿媳妇快生了,别让她干活了。"

"就是快生了,更要多运动,方便顺产,再说她哪有那么娇贵,从小做农活长大的。"阿姨从心底里瞧不起自己的儿媳妇。

惠妹生产后,坐月子都是自己做饭吃。婆婆对她的苛刻,她从不告诉家里的奶奶。偶尔打电话跟丈夫诉一下委屈,丈夫也总是向着自己的妈"我妈一辈子养尊处优惯了,你就依着她,别那么多意见。"

原本想着丈夫能说几句体己话,没想到委屈还没诉完,就被硬生生地怼了回去。此后,她很少和丈夫提及这些话。

在惠妹的孩子1岁时,阿姨把腿摔骨折了,需要住院治疗。惠妹带着孩子,在医院里忙前忙后的伺候婆婆。

"这是你女儿啊?你女儿对你真好。"同个病房的病友看惠妹如此耐心地照顾着阿姨,心生羡慕地问道。

"儿媳妇,不是女儿。"

"儿媳妇能做到这样不容易啊,现在很多婆媳相处不好。"

"我儿子女儿都是大学生,他们都有工作。只有她(儿媳妇)不上班,她不照顾谁照顾啊?"殊不知,这样的话像针一样的扎在了惠妹的心窝里。

后面,惠妹的奶奶因年纪大了去世了,惠妹以前心里有点委屈,她还可以回去娘家找奶奶说说,现在真的是有苦难诉。

阿姨对孙儿疼爱的不得了,但对惠妹的态度越来越差,整天对她颐指气使地,像使唤下人一样的使唤儿媳妇。

惠妹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后,便找了一份制衣厂的临时工做,挣点零花钱。

尽管这样,阿姨还是各种看不惯惠妹,有时候当着外人的面,就是各种无缘无故地指责和说道。

村里人看不过去,纷纷劝慰阿姨:"你儿媳妇已经够好的了,你这么对她,小心你老了她不养你。"

"哼,我有儿有女的,才不要她养。"阿姨不改往日的傲娇。

"你女儿嫁的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惠妹都给你生了小孙子了,是一家人了,对她好点。"乡邻也是操碎了心。

"我就算瘫在床上,也不要她养。"众人都不明白阿姨为什么这么作贱惠妹,大家猜测可能是欺负惠妹是个孤女,娘家无人吧。

乡邻越劝慰,阿姨对惠妹的无端指责越变本加厉。"滚,赶紧滚,你今天滚,我儿子明天就娶新媳妇进门,扫把星。自打你嫁进来,我们家日子就没好过。"这句话成了阿姨的口头禅。

一个凌厉蛮横的婆婆加上一个对自己漠不关心的丈夫,惠妹对这个家心灰意冷,受够了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她鼓起勇气,一纸诉状上到了法院,起诉离婚。

因此,阿姨蹦蹦哒哒在街上把惠妹骂了个狗血淋头,还编造了各种难听的话,"她不守妇道,我儿子不要她了,她赖在我们家不走。"

更让人气愤的是阿姨把惠妹的衣服鞋子都烧了。我们那最大的忌讳就是烧活人的衣物,这用心好可怕。

惠妹更加坚定了要离开的想法,她觉得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也不会好,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力争到了孩子的抚养权。

世事难料啊!就在惠妹和丈夫离婚后不久,阿姨突然中风了,整个脸部肿胀,嘴都歪斜到了一边,面部肌肉一直不停地拉扯,说话都不利索了。

阿姨的女儿把她接去治疗了一段时间,因她自己家里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方便同住,又把阿姨送了回来。

阿姨的儿子这些年在外面也是碌碌无为,现在也是偶尔回来看一下她。阿姨因中风后遗症变得行动迟缓,有点呆呆傻傻的了,自然生活质量也是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了。

乡邻都在背后悄悄议论,说阿姨这是报应,话说太满,苛待惠妹,遭现世报了。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同住一个村的惠妹知道前婆婆生病了,非但没有很高兴,还时常去探望她,给她捎去一些饭菜和水果。

众人都说惠妹傻,可惠妹却说:"她都这样了,我也不能落井下石,毕竟婆媳一场,怎么说她也是我孩子的亲奶奶。"

惠妹以德报怨也是阿姨的福气了,可惜她不知惜福啊!可叹!可叹!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饭不能吃的太饱,话不能说的太满,说话做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做人别太狂妄自大。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无论和谁相处,都要懂得给予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如何待别人,别人就如何待你。恭谨谦卑的态度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说话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嘴不饶人吃大亏,把话说太满的后果可能就是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人都被自己那张嘴得罪了,孤立无援。

如何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认真琢磨和参透!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你在现实生活中见过哪些把话说得太满的人和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后果?欢迎评论分享探讨。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