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jxf2007 提供的答案:
因为有老可啃,也因为老愿意被啃。如无可啃的老,或老拒绝被啃,从小强逼儿女独立自主,从小学做家务到大学也洗衣和碗,会缝缝补补过日子。啃老族就会消失。这个弯不转过来,学国外年轻人不必顾老人。但又拒绝当国外年轻人,即使高官富翁的子女,也追求独立可以打工,刷碗半工半读,并以此为荣。
我们的年轻人好的不学,可偷懒的学得快,并以可嫩为准绳去坚持旧习。正是人之初性本懒,平平安安,吃喝玩乐无所事为一生的目标。这是教育事业的大失败,也是家长们宠爱子女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所造成的悲哀。
由网友 宁宁0918 提供的答案:
你知道她的难处吗?
人到中年拒绝工作,高学历还啃老,遇到这样的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孩子轰出去,不要管她,逼着她去工作。殊不知,这样的人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我身边有很多高知人群,他们的生活形形色色,他们的苦闷也各有原因,其实这样的事例并不罕见,而解决方法也不是那么简单容易!
你知道40多岁的硕士研究生,那在十几年之前,也是过五关斩六将,能够爬上考研这颗大树,可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家有好几位硕博,很多人觉得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都非常强的,其实真正身处于高知的环境之中,才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惑,是许多体力劳动者不了解的。
首先是强大的竞争,这种中年硕士学历的人,如果没有处于体制内,那么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很可能正处于竞争中的穷途末路。
这样的例子就在我身边。
我以前曾经在一所大学工作过,这所大学是一家民办三本学校,40多岁的硕士学历的老师非常多。但是现在学校遇到了问题,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很多专业都要被合并裁撤。那么这些相关老师何去何从?
我还认识许多体制外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往往都是前些年进入教育机构的一些高学历老师,如今,拿着教培企业的补偿款猫在家里的人,我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中年人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创新能力,还是家庭负担,都是无法与年轻人相PK的。但是他们在企业中往往处于高工资,高职位的环境。这也是他们工作几年的必然结果。
而一些企业特别是科研企业,IT企业,金融服务等等,这些单位需要的是新视野,新能量,而这些正好是中年人的短板,所以呢,在去年和今年的大厂裁员潮中,很多中年人都中标了。
再有,很多企业的转型期是非常快的。
以我弟弟为例,45岁的他就已经从CEO的位置上退下来了。因为他服务的地产企业要转型,而未来企业除了在地产行业发展之外,还要投资农业,运输业,物流产业,商业,这些业态是他以前所不了解的,而且脑子也跟不上了。
去年他还在CEO位子上的时候,就曾对我说:
"我感觉自己不年轻了。现在经常处于疲态状态。有的工作真的应付不下来了。"
唉!其实无论是公司的高管,还是普通部门的经理人,现在的企业对员工要求都高,拿着高薪,贡献有限,投资人哪干呀?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下大学毕业生都疯狂内卷,积极的向体制内靠拢的原因。就图个安稳,图个中年之后的保障,于是,包括很多县级市的公务员招募考试中,海龟博士都频频出现了。
…………………………………………………
前一段时间我遇到一件事儿。
我们家有一位世交老邻居。我管她叫赵阿姨,如今这位赵阿姨也已经是快70老人了,她有个女儿是学法律的,最先开始是本科毕业,后来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的学历不够了,然后重新回炉,开始考研。
她考的是一所很不错的政法类大学,据说也是在业内著名的"五院"之一。然后呢,以成绩优异的毕业了。进律所,但是不到仨个月,小姐姐不干了!用她的话说:"我实在是卷不动了!"
高强度的工作,繁重的案卷,频繁的出差,让她身心俱疲,与此同时,她的终身大事还没有解决呢。这位30多岁的小姐姐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的多。是那种由内而外的显老,不是那种风吹日晒,劳作似的显老。他们家人希望她能成为大律师。成为著名律所的合伙人。或是大公司的法务。可这些岗位的工作压强都非常大,而且对专业要求水平很高,她也要和许多年轻人同赛道竞争。
但是,人未动心已疲!
小姐姐现在已经出现了失眠,心悸,脱发……许多亚健康的状态。
有一次夜里睡觉的时候,她觉得心脏很不舒服,于是坐起来大口大口的喘着气。第二天还是很难受,她就去了医院,没多久监测出来的情况是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心脏病的初级状态,医生说应当引起重视,而且推荐她看了中医,中医给她开了血府逐瘀,安神静气的药,并嘱咐她一定要安心修养,不要太耗神熬夜,加强锻炼,减少压力,这样才是治疗之本。
父母希望她能够有体面的工作,能够出入高档写字楼,在那些金光灿灿的大单位,成为一名业内精英律政佳人。以达到父辈的荣光,延续自家的书香。
于是,父亲严肃地找她谈。没想到,小姐姐终于忍不住了,她把自己的体检报告摔在父亲面前,大喊:"我受不了了,我必须休息。我就想做一份轻松的工作,我没那么优秀,你不要对我有那么大的期望了。从小到大,你的所谓鼓励和鞭策,都快把我逼疯了。
这位小姐姐平时性格一直很驯良,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乖乖女。学习更是刻苦勤奋。但是,在这一天她突然爆发了,这下真的把父母吓坏了。
她妈妈后来找我来诉苦,她说:"我女儿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是不是得抑郁症了?应不应当带她去安定医院看看?"
我诚恳的对她母亲说:
"现在孩子的工作环境,当老人的可能不太了解。孩子不是不努力,她从小到大都是优秀的学生,但是她跑了三十年了,也拼了三十年了,现在真的想歇一歇了。你们就让她喘口气吧!
这样一味地把她往精英方向推,是容易出问题的。她的心理健康堤坝如今已经全面崩塌了,再往下走就该是器质性疾病了,她才30多岁,毕竟以后的路还很长呀!"
我那次说了很多话。可以看出这位阿姨满眼的失落,是啊,这是一个精英辈出的家庭。科学家,大学教授,外交官,家族里出了好几位,但是没想到,自己的独生女儿却是如此平庸,这让家长失望透顶。
家长觉得孩子还应该努力,此时正值盛年,应该去拼一拼,应该再紧一紧。
我听了之后赶紧摆手,我对她说:
"阿姨,我特别理解您的感受,望子成龙我们做长辈的通病。我家的事您也知道,家父去世的早,我自己身体又不好。我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弟弟身上。小弟很争气,和你们家小姐姐一样,一路攻读名校,毕业在单位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在他也40多岁了。可我望着他那两鬓斑白的头发,真心疼。他比自己的堂哥还显老,常年的应酬喝酒,让他的肠胃非常脆弱,失眠消瘦,过敏腹泻,有的时候甚至这一个月里感冒两三次。他对食物非常挑剔,他的食谱要经过医生的确认,因为很多食物都会引起他的过敏。
这并不是环境的问题,是他身体的抵抗力太差了,熬夜加班没完没了,国际会议昼夜颠倒。工作的压力让他整个人都变形了,我不忍心他这样下去,如今,他从CEO的位置上退下来,我举100个手赞成。
我们那一辈是奋斗的一辈,但是到了孩子这一辈是选择的一辈。很多路是需要他们自己去选择的,如果他们想走的比较踏实且舒缓,我们要理解,要支持。
不能把自己那套光宗耀祖,延续辉煌的思想往他们身上套。孩子们都尽力了,否则也得不到现在的学位和成绩,我们当家长的,应当允许他们歇一歇。"
……………………………………
后来这个小姐姐毕业之后,去了一家国有大公司下属的物业企业,在一家写字楼里当普通的物业组长,她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和大家在一起 干物业,很放松,也很开心。
小姐姐甚至学会了修理小技巧,换灯泡,检查煤气,简单的检查电路和园艺技术,修剪花草。
我看到她最近在朋友圈里晒出的一张照片,她带着大草帽穿着园艺服,在草坪上欢快的推着剪草机,大步前行。她人也精神了,也胖了,笑容已回到了她的脸上。
小姐姐在下面的配文是:"我特别喜欢剪草坪,剪草机轰轰的声音,对我来说是一种治愈。我喜欢这种声音,我喜欢这踏实的绿地。
…………………………………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在他们之中,高学历人员占的比例非常高。
想借此呼吁一下,如果那些取得了高学位的学子们,想歇一会儿,家人就支持一下吧。他们一路卷来,太累了!
由网友 成长阅读赵翠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和我一个朋友的问题非常相似,我朋友两口子有一个儿子,也是硕士毕业,父母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想着他有这么高的学历,肯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但是没想到儿子毕业之后就在家闲下来了,父母就问他为什么不找工作呢?他说找了,老抱怨这个公司待遇不行,那个公司管理不好,总有很多的理由。
就这样他儿子不停的找工作,一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总是百般挑剔,不是这不好就是那不好?老两口盼呀盼呀,就在这种盼望、等待和失望中几年过去了,儿子还是没有找到工作,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
而且天天跟爸爸妈妈一起吃,也从不掏钱,因为也没有工作,花销全是父母包揽,父母眼见着儿子越来越没出息,在家躺平实在是又气愤又无奈。
这个儿子整天在家混着,一混就混了好多年,眼见着儿子已经30出头了,还赖在家里没有志向,找到的工作干不了几天就回来了,总是挑剔公司不好、老板不好,跟单位的人无法相处,各种各样的理由。也找了好多工作,就是干不长久。
我这位朋友实在是养不起这个儿子了,就算再有钱长期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孩子跟个巨婴一样,没有羞耻感,从不觉得自己已经是成人了,吃父母喝父母的靠父母养不应该。
最后她跟老公商量了一下,不能再这样下去。有一天晚上夫妻俩很郑重的把儿子叫到跟前,三个人谈了一场。父母亲对儿子说:"给你一个礼拜的时间做准备,出去租房子买家具,从下个礼拜开始,你就不能再住在家里了,你离开家之后,给你一万块钱的启动资金,也就是生活费,从此以后你自己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我们不养你了"。
儿子一开始还以为父母亲跟他开玩笑就没在意,第二天也没有出去行动找房子,这夫妻俩就天天催着儿子出去找房子买家具。最后,在父母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房子,需要的家具也搬到位了,父母把他的所有衣服和日用品都给他搬到了他租的房子里,这个家里就没有儿子什么物品了,然后这夫妻俩出去旅游了一趟,放松放松心情。
一开始儿子还不着急找工作,直到一万块钱快花完了,又去找父母要钱,夫妻俩非常坚决的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告诉他,你现在要靠你自己生活,我们不可能再负担你,儿子软磨硬缠,夫妻俩一直坚持原则,不会给儿子一分钱。儿子看实在没辙了,才出去找工作。
连着找了三份工作都没干几天就回来了。找到的第四份工作,是在一个商场卖手机,一个硕士生呀去站柜台卖手机,可他实在无路可走了!一开始他都不知道怎样给顾客介绍手机,本来又打算放弃这份工作,一想到兜里已经没钱了,就硬忍下来了。
当时有一个老太太来买手机,什么都不懂,他给老太太介绍的非常详细,老太太对他赞不绝口,说他真是个好小伙子,给她介绍的这么好。这是他卖的第一部手机,他感到自己的付出被人认可,有一种成就感。
就因为卖了这第一部手机,让他坚持把这份工作干了一个月,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事情。一个月之后,当他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份工资时,领导还表扬他干的不错,他就又坚持干了一个月。这期间,老太太还给他介绍了一位顾客,一直夸奖他服务态度好,让他又体验到了自身的价值感。
这样干了三个月之后,他有点喜欢上这个工作了,他开始认真的对待每一位顾客。本身他学历高,人又不笨,把各种手机的功能和性能很快就了解得很透彻,给顾客介绍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老人他就给介绍简单实用又方便的手机,年轻人他就给介绍时尚流行高端多功能的手机,销售量竟然比老员工都高。
通过三个月的磨练,他渐渐沉稳下来,原来对工作和人际交往的浮躁、抱怨渐渐消失了,而且对工作也越来越上心,老板看到他销售做的不错,就把这个销售点交给他来管理,随着销售额的提高,他的工资也比原来提高了。
他忽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也瞬间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果没有父母狠心的把他赶出家,他现在也许还一无是处,无所事事。
他突然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就立刻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把他这三个多月来的变化和感受告诉了父母,他的父母听着他叙说着这几个月的感悟,也是百感交集,他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有希望的儿子,但他们没有被儿子暂时的变化冲昏头脑,他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了解。
在电话里他们没有对儿子说过多表扬的话,而是鼓励他继续好好干,虽然在他们的内心翻江倒海,感慨不已,但表面上还是比较冷静,他们不能让儿子得意忘形。
他们始终都没有提给儿子钱,或者问儿子需不需要帮助?他们强忍着内心的激动,等待着儿子成长的好消息。
也许是儿子翻然悔悟自己以前的行为,也许是他真的喜欢上了这一行,朋友的儿子竟然在这个公司一下子干了两年,两年期间,他的职位还得到了提升,调到了总公司。
现在我这位朋友的儿子,不但工作努力,还谈了一个女朋友。我朋友谈起这件事,感慨万千!她说,当初要不是她和老公狠着心强硬的把儿子赶出门,也许就不会有现在的儿子。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心疼孩子的,在孩子迷茫,懒惰,不思上进的时候,父母必须推他一把,就是心里疼他,也不能迁就他,这是做父母的底线。
如果能做到心慈而严格,孩子一定差不到哪儿去。
由网友 三姐150165142 提供的答案:
芹姐的女儿蕾蕾已经41岁,学历为硕士,不上班啃老,还整天在微信群里辱骂父母,蕾蕾的小姨,实在看不下去了,把蕾蕾踢出群,让芹姐夫妻俩回老家,把蕾蕾交给她。过了几个月,芹姐看到了不一样的女儿,喜极而泣。
芹姐的女儿蕾蕾,今天又在微信群里辱骂父母了,芹姐夫妻俩也很生气,但是又拿女儿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在家唉声叹气。
要说蕾蕾从小到大,学习好,长得漂亮,一直都是在众人的夸赞声中长大的,也一直都是芹姐的骄傲。
芹姐家兄弟姐妹四个,芹姐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最小的是妹妹,每家都是一个孩子。每当家里人聚会的时候,一说起孩子们的学习时,蕾蕾就是学习最好的,文凭最高的,一直是弟弟妹妹们学习的榜样。
芹姐夫妻俩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当初停薪留职,做生意,那时供一个研究生,也是下了血本的。
女儿觉得家里有钱,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每个月生活费都要花5000块钱。
每当这个时候,妹妹就说:姐,不能她要多少,就给她多少,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可不好,你太惯着她了。
芹姐总说:都说女儿要富养,现在让她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将来她会更努力工作,挣更多的钱。
女儿研究生毕业了,芹姐夫妻俩感觉轻松了,女儿马上就要工作,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
蕾蕾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无论哪方面都比较出色,顺利过关,女儿回家和父母说了这个喜讯,芹姐比女儿还高兴,一家三口还去酒店吃了庆祝餐,找好工作,蕾蕾从小到大,可谓是一帆风顺。
蕾蕾上班以后,只干了十天,就辞职了。辞职原因就是:实习期工资每月4000元,本来工资就低,部门领导,整天不是训斥这个就是训斥那个,太难伺候了。
女儿说不干就不干了,芹姐没有觉得是女儿单方面原因,可能真的是公司领导太难伺候了,不然女儿不会辞职的。
女儿开始在家啃老了,芹姐就想:可能是她心情不好,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就天天伺候她,盼着她出去找一份新的工作。
蕾蕾在网上投简历,一看工资低于一万块钱的,她都不去面试,可是工资高的,都需要有工作经验的。
芹姐苦口婆心的劝她:女儿,找一个工资低一点的也行,干得好,就会涨工资的。
蕾蕾说:我不工作时,一个月需要花5000块钱呢,我上班受累不说,还不够花,那我图什么?
芹姐说:现在我和你爸还年轻,将来我们老了,你不挣钱,怎么办?
蕾蕾说:你不是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嘛。再说你们俩多挣点钱也行呀。
从此以后,蕾蕾就觉得父母欠她的一样,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芹姐一说她,她就急眼,毕竟她已经30多岁了,不工作,也不谈恋爱。
后来就发展到,根本就不和父母说话,芹姐怎么说,只要她不高兴了,她就在微信群里辱骂父母,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十多年了。
今年蕾蕾已经41岁了,芹姐夫妻俩也已经65岁了,夫妻俩都退休了,这些年把以前做生意存下的钱,几乎要花光了,蕾蕾还不出去工作,以后可怎么办?
想到这,芹姐又偷偷的掉泪了。这时妹妹给芹姐打电话,让她收拾东西,直接打车到高铁站。
芹姐夫妻俩听妹妹的话,又推门看了一眼在卧室里打游戏的女儿,狠狠心,走了。
在高铁站,妹妹说:姐,你俩回老家吧,把你女儿拉黑,我已经把她踢出群了,太不像话了,你俩记住,一定要忍住,不要和她联系,剩下的事就交给我。
芹姐自从女儿在家啃老以后,夫妻俩哪都不敢去,怕女儿饿死。芹姐还是不放心:你不会饿着我女儿吧,如果不把饭给她端进卧室,她真的不吃饭。
妹妹说:你们俩就放心吧,我会给她雇个保姆的,饿不着她。
小姨到家政公司精挑细选的,找到了一个比蕾蕾年龄还小的保姆,让肖玲做住家保姆,每个月工资给她开5000块钱。又特意嘱咐肖玲一些话。
肖玲比蕾蕾小两岁,已经是一个十多岁女儿的妈妈,离婚了,和老妈一起生活,家里三口人靠她挣钱养家。
肖玲来了以后,和蕾蕾说话,蕾蕾不说话,肖玲也觉得无所谓。
肖玲做好了饭菜,就放在餐桌上,她才不会像芹姐一样,给她端到卧室里,爱吃不吃。
蕾蕾让肖玲端到卧室里,看肖玲不理她的茬,就说要把肖玲辞了,她给父母打电话,父母已经把她拉黑了,只得作罢。
已经到晚上了,肖玲早已经睡觉了,蕾蕾饿得不行,自己到餐厅吃饭了,可能是饭菜有点凉了,闹肚子了。
第二天,肖玲做好了饭菜,放到餐桌上,蕾蕾就赶紧到餐厅吃饭了。
第三天,蕾蕾觉得肖玲做的饭菜不好吃,她想吃鲍鱼,肖玲说:雇主说了,一个月生活费就只有2000块钱,超出部分,就从我的工资里扣。
蕾蕾说:你到底听谁的,你是给我做饭吃,你应该听我的。
肖玲说:谁给我钱,我就听谁的,不然你给我钱,我就去给你买鲍鱼吃。
蕾蕾气得说不出话来,谁让自己没钱呢。
肖玲天天就做两个素菜,她吃得很香,可是蕾蕾不行呀,就想吃肉,都怪自己没钱。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第二个月,肖玲就天天的找蕾蕾要工钱,她说雇主只给她一个月工资。
蕾蕾总说:等我爸和我妈回来,我会给你的。蕾蕾给父母打电话,打不通,不知道去哪了?挨个给亲戚打电话,都打不通了。
又过了几天,肖玲说:咱俩的生活费也没多少钱了,你再不想办法挣钱,咱俩就得饿肚子。
这时蕾蕾才想起来问肖玲一个月工资多少钱?肖玲说:2500元。
蕾蕾不相信,伺候人,一个月工资2500元,还要养活一家三口,和她在网上,同学群里的人说的,住家保姆一个月工资8000到10000块钱不等,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原来伺候人才挣2500元,可没有上班轻松。
一个多月的清淡饮食蕾蕾实在受不了了,天天还要受肖玲的挤兑:赶紧还钱,早知道伺候你这样的人,还要欠工资,说啥也不来,还说自己是硕士生,一看就是骗人的,整天在家打游戏。
"你赶紧把欠我的工资给我,我再找个工作"
蕾蕾一早晨就听到肖玲的这些话,气得蕾蕾说"阎王不欠小鬼账",我明天就去上班,挣钱还你。
蕾蕾又来到当初实习单位,以前的领导早就退休了,和她一起进公司的同事,现在的工资都已经是15000元以上了。
好在蕾蕾所学专业对口,顺利就上班了,三个月的实习工资,每个月6000元,三个月转正式工作以后,工资9000元。
上班以后,即使领导训斥这个,训斥那个,蕾蕾也能接受了,因为她要赶快还钱,还要让肖玲做点好吃的,能忍就忍了,毕竟自己作为新手也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工作一个月以后,蕾蕾拿到了一个月工资,还给肖玲2500元,剩下的钱,都给了肖玲,让肖玲做点好吃的。
肖玲说:3500元,你可以攒500元,下个月等你开工资以后,再逐渐攒点钱。
一晃三个月就过去了,蕾蕾转正了,工资也涨到9000块钱,她整个人都变了。喜欢工作,工作也特别努力,她又找回了自信,自己手里有钱,才有底气。
肖玲要辞职了,蕾蕾也以为肖玲是嫌工资低,要不就是嫌她难伺候。其实都不是,肖玲就说了小姨交代她的事情。
蕾蕾觉得小姨为了她,可谓是用心良苦,她也知道父母为了她,这么多年有多么不容易,她也知道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了,她还知道了,坚持就是胜利。
蕾蕾从小姨口中得知,父母回老家了,她决定让肖玲和她一起去接父母回来,她努力工作,多挣钱,给肖玲开工资,让父母也享享女儿的福。
当芹姐夫妻俩看到女儿来接他们回家,又看到了自信满满的女儿,喜极而泣,激动的像个小孩子。
如果女儿已经四十多岁,有硕士学历,在家啃老,不高兴还在微信群里辱骂父母,作为父母,就应该早点下狠心,不管她,越管她,越来劲,离她远远的,让她知道自己不挣钱,就会挨饿,欠别人钱,天天被人追账,这滋味不好受,也许她就会出去工作了。
女儿当初辞职以后,就让她独立生活,作为父母,不应该依然让她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这样她更不愿意出去工作了,时间长了,还觉得啃老理所当然了。
如果芹姐夫妻俩早下决心,像蕾蕾的小姨这样做,可能女儿早就出去工作了。我想:从此以后,蕾蕾肯定会好好工作,再也不会辞职了。
由网友 秋桂香 提供的答案:
怎么办,这都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40多岁又是高学历的硕士生,不上班在家啃老,还骂爹娘。这女儿真是白养了,也说明父母的教育有问题,成长、幸福,或者堕落、颓废,都与父母有密切的关系。毛病是父母惯出来的。要想让女儿独立工作父母必须下狠心,不管她。这样也许她会有所改变。
我有一亲戚,家里是做中药材生意的。老两口勤勒恳恳,起早贪黑,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攒下了一大份家业。
家里有个独养女儿叫菲菲,从小娇生惯养。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怕化了。从上幼儿园开始,身上穿的都是名牌,买的玩具都是智能的。父母知道女孩子要娇养,但也要有教养有知识才行。
因此菲菲四岁时父就开始让她学钢琴。好在菲菲这孩子对钢琴很感兴趣。父母还真怕她坚持不下来。从上小学父母就开始她抓的学习,凡是菲菲感兴趣愿意学的东西,都一一满足。菲菲天资聪明,又加上爱学,成绩一直都很优秀,直到考上大学。父母觉得脸上非常有光。
父母想上她接手家里的生意,上大学时让他报考中医药材。她不想接受家族生意,她报考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她大学毕业后,想去交响乐团当一名钢琴演奏员,人家要求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结果面试屡屡碰壁。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那受过这样的委屈。一怒之下工作不找了回家。
从此后飞飞在家天天看手机,网购、聊天,尽情地刷信用卡,到期时,让父亲报销。除了每天除了出去取取快递,再也不出门。
无论父母采取什么办法劝她去公司上班,就是不到办公室。不到办公室那就在家帮着处理一些财务或订单业务也行,但菲菲就是不理父亲那一套。熟视无睹,装着看不见。有时把父母气的咬牙切齿。可有啥办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过了快10年,眼看三十多的人了,再这样下去一生就废了。急的父母跳脚。
菲菲有一堂姐看到这种情况,对菲菲的父亲说,你们把她交给我,不许过问她的任何情况,我来管。
菲菲的父母给菲菲进行了一次长谈。说你已经三十多了,我们不能再养你。现在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去你堂姐公司可打工,自己挣生活费。一条是给两万元钱自谋出路,你选吧?
菲菲想想两万钱早晚会花光,不如到堂姐的公司,真没饭吃了,堂姐不会不管她。于是她选择去堂姐公司。
到了堂姐公司,堂姐让她从基层做起,工资每月三干元。并告诉她房子是租的,要付房费。这个月的房租先帮她垫上。下个月开了工资一定要还她。
她以为堂姐是给她开玩笑,就没当回事。工作也不认真,松松垮垮。干了一个月开工资时只有二千元。她问堂姐为啥只有两千,堂姐说,你这个月迟到了五次,迟到一次扣一百,五次就是五百。让你校对文件,计划书。你有几处错的地方都没发现,扣五百。不正好一千。有啥不对。你还差我一千元的房租还没找你要呢,要不就剩一千元了。
菲菲一看堂姐来真的,就说我不干了。堂姐说你随便。菲菲开始给父母打电话,打不通。又给亲戚打电话,都不知道父母去哪了。这一下菲菲慌了。难道自己真要流落街头了,没人管了。
没办法,只好给堂姐说好话,继续干下去。工作再也不敢吊儿浪当,不认真。再也没有迟到的情况。由于菲菲是硕士生,文化程度是有的,再加上天资聪慧,学啥都很快。堂姐看她的工作有了起色,人也开始转变,从心里为她高兴。但表面还是很严肃,总怕她有反复坚持不来。
三个月下来菲菲慢慢喜欢上了这样的工作,连自己都觉得惊讶,原来工作是这样美丽,累并快乐着,生活过的非常充实。也逐渐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好的生活是需要自去打拼的,父母不会跟自己一辈子。
逐渐堂姐放手让菲菲独立去完成一些工作,经过两三年的锻炼菲菲成了堂姐的左膀右臂。堂姐看到菲菲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独挡一面,就建议她接受父母的公司,这时的菲菲觉得父母年事已高,也该有人接替了,于是高兴的接替了父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也遇到自己的另一半。闲时还不忘弹弹琴调剂一下生活。
父母看到菲菲的变化,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后悔早没有下决心,让菲菲出去独立,否则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由网友 诗道骏言 提供的答案:
培养孩子是个技术活儿,不是仅仅爱他就够了,爱是需要理智的。
从小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共情能力,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习性,要懂得平等看待自己和他人。
孩子长大了,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要处处管得死死的,要给他自主选择的机会,父母决不可大包大揽总是替孩子作主。父母管得太多,会造成孩子的巨婴化。甚至连谈恋爱找对象的能力都没有,这很可悲。
我认识的一女硕士,四十多岁了,还单着。原因是家庭条件太优越,父母管教太严,她每天几点钟回家,都规定的死死的。她为人特别死板,没有一点儿灵活性,就像一个漂亮的布娃娃。谁与她都只能客客气气地交往,不能开玩笑,否则,她极不适应。
再说说我的孩子。女儿大学毕业,她愿意去杭州发展,我同意了。刚开始,工资才五千多,每月房租就三千多。我每月补贴她一千五,以减轻她的压力。约定好,只补贴三年。女儿也很上进,三年之后,工资涨了两倍,就完全自立了。
当父母的,要用心地爱孩子,该帮助的,要给予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果孩子有啃老苗头,要及时掐灭,狠心把她推出去,让她自己打拼。
溺爱、纵容,养出巨婴白眼狼,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
四十多岁的女硕士,啃老,还辱骂父母,一定是长期养成的。父母只是受不了了才暴露出来,已经太晚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