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捣衣',是指用木棒敲打来洗衣服吗?具体如何?

由网友 天偌6590 提供的答案:

"捣衣"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在古代中国,"捣衣"是指清洗和揉搓衣服的过程。这个词来源于妇女们在洗衣服时,用棒槌敲打衣物,使衣物的污垢脱落,使衣物更加干净。

这个词语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描绘妇女的辛勤劳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例如,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诗句,其中的"萋萋满别情"就有捣衣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因此,"捣衣"不仅仅指衣服,它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社会意义。

由网友 野狐习禅 提供的答案:

野狐试答

题主好,谢谢你的提问。

古诗词里说的"捣衣"不是指洗衣服时用棒槌捶打洗衣。古代女人在水边洗衣服时,她们常会把粗大难洗的衣物放在石头上用棒槌捶击以代替揉搓,有时还会给衣服里面放点皂荚和衣服一起捶打来增强去污,这也可以叫做"捣衣",但不是古诗词里所说的"捣衣"。

(唐 张萱《捣练图》局部)

在唐宋诗词中"捣衣"是一个重要的意象,使用频率很高,我们找一些有这一意象的诗句,看看就会知道古诗词中的"捣衣"不是指河边洗衣服时的捶打衣服。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唐 冯延巳《更漏子 风带寒》)

"飞鸿影里,捣衣砧上,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 西楼别后》)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宋 张耒《风流子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之夜四时歌 秋歌》)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唐宋诗词中的"捣衣"都是在秋天或初冬,很多时候还是在秋天的晚上,"捣衣"总是和思乡怀人相关。洗衣服不会只在秋天洗,也很少在夜晚洗吧,足见古诗词中的"捣衣"不是洗衣服时的捶打衣服。可惜,现代画家给有"捣衣"意象的古诗词配画时大都在此犯了一个错误。

(捣练)

其实画家最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他们都知道,这是盛唐时期一副重要的风俗画,此画描绘了几个女子的制衣过程,按劳动工序分为:织纱、捣练、熨烫、缝衣几个场景。"捣衣"和"捣练"是一回事,只是捣的东西不同,贵族女人家捣的是绢,所以叫"捣练",老百姓捣的可就是粗布了。因为它是制衣的一个环节,用它借代制衣,所以文人雅称其为"捣衣"。小时候,我们在农村常看到这种情形,俗语叫"捶布",织布时纺的棉线太软,需要浆一下,使其变硬,织好布后再用水洗掉布里面的浆,待其半干,叠成几层放在砧(方言叫锤布石,一个厚厚的方形石块,表面光滑平整)上捶打,这样布就变得平整柔软了,然后裁剪缝制衣物。

(熨烫)

古代女人冬天纺线,春夏织布,深秋必须要赶着制过冬衣物。游子戍卒漂泊在外,他们的冬衣大都是家人缝制好让人捎送或驿寄来的。所以捣衣声中总有"玉关情",所以杜甫在白帝城上听到寒风中急迫的捶布声必然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情。"捣衣"在古典诗词中就是思乡怀人的形象化,这是诗人们从沉重的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个重要意象。

(缝衣)

"捣衣"后面是浓浓的亲情,这种情况在《诗经》里也有,只是叫法不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 七月》)七月天气慢慢转凉,九月就要做好给在外亲人过冬的衣物了。《诗经》里的"授衣"和唐宋诗词里的"捣衣"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寄托着思乡怀人的亲情。

由网友 潇洒青林 提供的答案:

所谓捣衣,我小时候真的常见。那时的布多数是农户自产棉花自纺纱线自用古梭子织布机织成的叫做"家织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土布"。这种布线粗布厚,较硬实,缺少柔软感。而人们为防褶皱,还要在稀薄的浆糊水中漂洗一下,晒干后叠板正了,再用专门捣衣木杵轻轻均匀地棰打一阵,这样衣服就板正了!😄

再者就是在小河里或池塘里洗农时用木杵轻砸,这样使布蓬松,以便污垢清洗。

当然啦,如果是丝绸,那就用不着用杵"捣衣"了。可那时普通老百姓哪里穿得起丝绸?那时大工厂织的白布叫"白洋布",其它色布有"兰士林","青士林"斜纹布,人字呢,等等,穿这样的布也很招人羡慕的。

那时没什么洗衣粉洗涤剂之类,有肥皂也舍不得用,多是用草木灰淋水或用一种"皂角"作洗涤剂。(皂角树上结的像大刀豆夹样的果实)

所以古人说的"捣衣",真的是在洗衣时用木杵砸的。不过那时冬天的被窝和衣服刚穿的时候瓦凉瓦凉的?😄😄

谢邀!

由网友 D东哥 提供的答案:

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时,确实看到不少诗词中有"捣衣"二字,在我们多数人的理解中,捣衣,就是一种洗衣服的动作,就像以前在农村,女人们手拿木棒敲打衣服一样。那么诗词中的"捣衣"真的只是洗衣时木棒敲打衣服的吗?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捣衣"。

其实,这个"捣衣",有三个意思,一是用木杵锤打生丝来去除上面的蜡,这样使生丝柔白而有弹性,可以能裁成衣物。二是以木杵捶击衣物使干净。三是乐曲的名字。下面就分别来讲讲。

一、"捣衣"就是洗衣服

捣衣,就是为了使衣物干净,就将洗了一遍的衣物放在石板上用杵捶打,杵的是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捶打衣物是为了去掉衣服上的污渍,然后再用水清洗,这样衣服就干净了,这就是"捣衣"。

在过去,人们没有什么洗衣粉,洗衣液,用的主要是皂角。皂角也叫皂荚,含碱性很高,古人把它们放在锅里煮煮,其液体可以作为天然的洗涤剂,用来洗衣服,有较好的效果。

而用木棒捶打衣服为什么可以去污呢?要知道,过去,人们穿得最多的衣服大多是粗布。现在很少见了,就是农村人用棉花搓纺成线,再用老式织布衣织成布,染色后做成衣服。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都是穿用这种棉布做的衣服。

粗布衣服由于织的经纬不密实,所以做衣服后不仅厚而且还沉,所以放水里后,更沉,用手不容易搓动,也有没有洗衣机,只好用木棒不停地反复敲打,使衣服里的灰尘等挤出来。有人说它的原理和现在甩干机的原理差不多,都是用外力把衣服上的脏东西甩出来。

因此,不论在城市和农村,不管白天黑夜,都能听到远处不停传来的女人"捣衣"的有节奏的啪啪声。

二、"捣衣"就是熨贴衣服

捣衣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古时女人为了熨贴衣服,用杵捶打生丝,这样除去上面的蜡,从而使生丝柔白有弹性,容易剪裁成衣服。也称"捣练"。

要知道,棉花在我国的种植较晚,唐时,可以说并未普及,所以,人们的衣服还只能是用丝织品及葛麻等植物来纺织。较好的丝织品是有钱人和贵族才穿得起的,百姓大多穿葛麻。

而葛麻作为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就是纤维硬,因此,女人们先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使之柔软熨贴,也好裁制衣服。而且衣服由于硬,穿着不舒服,在穿以前也需要捣柔软平整。这就称为捣衣,这项工作多只在家里夜晚来完成。

三、乐曲名

"捣衣"又是乐曲名,主要是琴曲。据说是唐代的潘庭坚所作。由于在古代,每至秋凉时节,每家女人都开始为家人赶制冬衣而进行捣衣。因此,这类乐曲大多以突出女主人思念远方的亲人为主。称为《捣衣曲》、《秋杵弄》、《秋水弄》、《秋院捣衣》等。

四、下面欣赏一下有关"捣衣"的名诗词

在我国古诗词中,出现有许多"捣衣"的内容,由于捣衣凄冷的砧杵声又被称作"寒砧",所以,人们在诗词中常常用来表现边疆的将士,征战、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那种惆怅情绪。至于为什么在秋冬季节里多听到"捣衣"声呢?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天气逐渐转冷,家家户户的女人开始"捣衣",缝制家人过冬的衣物。

1、《捣衣诗》

柳恽一一南北朝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2、《捣衣诗》

魏晋一一温子升

长安城中秋夜长,

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远近,

传声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

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逢候雁,

鸳鸯楼上望天狼。

3、《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一一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南乡子·捣衣》

清一一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5、《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

唐 一一岑参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6、《捣衣吟》

宋一一敖陶孙

北邻捣衣声,明当葭管动。

随宜过街巷,一岁三日用。

请君歇砧杵,指直霜气重。

君不见南邻已试明年灯,应制春衫泥小凤。

由网友 李中科 提供的答案:

我的回答:"捣衣"这个古老洗衣服的操作方法,我在某些影视中见过。这种操作方法与棒槌洗衣服的洁衣原理相同。

"捣衣"是用木棍一头带圆球型状的工具。操作人站立着双手握住棍棒,用球型的一头杵捣吸水后的衣物,依达到净衣物的效果。这种方法多出自少数民族施用。

用木棒敲打洗衣服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是用木棒制做成的工具叫"棒槌"。多在汉族人施用。

(原创文)

由网友 老街味道 提供的答案:

问题: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捣衣",是指用木棒敲打来洗衣服吗?具体如何?


前言

古诗词中的"捣衣"经常出现,主要用来表达妻子对于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思念。

题主问:具体如何?我们可以看看古人的描述。

一、关于捣衣 明朝杨慎的描述

《升庵诗话》又名《乐府诗话》是明朝才子杨慎的作品,在第十二卷描述了捣衣的形式。

 ○捣衣。《字林》云:"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字林》是古代的字书,晋朝吕忱著,收字12,824个, 按《说文解字》部首排列,后人评价

"上承《说文》,下启《玉篇》"。

据说《字林》之学在唐时几乎和《说文解字》齐名,但是逐渐消亡,至今已无完整的传本。看来杨慎当年还能见到《字林》。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捣掉皮壳或捣碎,《字林》说两个女子对立如同舂米一样称之为捣衣。

不过杨慎说,后来为了方便,成了坐着捣衣。

二、古诗词的中捣衣

1、南北朝

庾信(513年-581年)是梁陈间的诗人, 奉命出使西魏时,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在北方,他的《咏画屏风诗》中写到了捣衣

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寒衣须及早。将寄霍嫖姚。

2、隋朝

隋朝的江总 (519年~594年)和庾信差不多是同时期的人,江总是陈朝大臣, 陈后主陈叔宝时,江总任宰相,每天和后主在后宫饮酒作乐, 陈朝灭亡后,江总北上入隋作官 。开皇十四年(594年)死于江都,时年七十六岁。

江总的有一篇长诗《宛转歌》也写到捣衣。

七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楼中恒闻哀响曲。塘上复有辛苦行。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

3、唐朝

唐朝最有名的"捣衣"有两首

其一是李白的《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其二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4、五代

冯延巳是南唐的丞相,他的一首词中也有捣衣。

《更漏子·风带寒》

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5、宋朝

晏几道的《少年游·西楼别后》化用了李白的《子夜四时歌:秋歌》: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三、捣衣典故的其他用法

捣衣的本意就是丈夫外出不会,临近秋寒,在家的妻子为之准备冬衣。因此这个典故有时后用"捣衣"、有时用"寒衣"、有时用 寒砧、砧声 、寒杵、秋砧、急杵等

例如陆游的《晚晴》用衣砧:

雨余残日入疏篱,变化相乘及尔奇。千嶂暮云收尽後,一年秋暑洗空时。如山酒券不相贷,隔巷衣砧如许悲!剩欲出门纾滞思,交亲零落与谁期?

杜甫的《秋兴八首》用寒衣、刀尺、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用寒砧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结束语

写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时候,捣衣是常见意象。老街练习诗词创作时,也常常使用,大家不妨也试试。

《观唐绝句146•捣衣》@老街味道

北风吹雁雁归吴,数见鸿书不见夫。今夜捣衣明月好,边城千里照君无?

《观唐绝句107•拟古陇西行》

星垂瀚海静无尘,万骨丛中不负身。唯惜长安一片月,夜深还照捣衣人。

@老街味道

由网友 瑜晴书斋1 提供的答案:

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的"捣衣",不是指用木棍敲打来洗衣服。当然,用木棍敲打来洗衣服也可以说是"捣衣",但与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的"捣衣",其性质和含义是完全不相同的。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的这首《子夜吴歌》可谓千古绝唱,世代流传。"捣衣"是古代诗词歌赋中常常用到的一个意象,往往代表着闺怨、思归和寄远。

何为捣衣?这里的"衣"所指不仅是衣服,也包括衣料,即棉、麻、葛、丝织之属,也就是说,捣衣是古代制衣流程里面的一道工序。至于其具体的捣法,明代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里记录得很明白:"女子对立,各执一杵,上下捣练于砧。"所谓捣衣、捣练、捣素,其实都是一回事。

唐代画家张萱所绘的《捣练图》,可以为我们直观地展现当时捣衣的场景:两个女子面对面站立,双手各执一根很长的细腰木杵,敲击石砧上所盛的衣料,另有两名女子倚杵而憩。画面中其余的仕女,有的在合作熨衣,有的在埋首缝制,有的在专注端详。可见,捣衣是专属于古代女性的一种劳动,和织布、下厨、女红这些行为并无本质差异。

所谓捣衣,是为赶制寒衣即过冬的衣装。古时男子总因兵役、徭役,或者求取功名而远离家乡,要么戍边塞外,要么浪迹天涯,守家的女人在季节变换的时令,便需预先准备"授衣"给漂泊的儿子或夫君。《诗经·豳风·七月》的诗句中,就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说法。

捣衣的工具,一是杵,一是砧。由诸多诗词中我们可以得知,捣衣都是在深秋至初冬的夜晚进行。如张耒《风流子》"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曹毗《夜听捣衣》"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白居易的《江楼闻砧》"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以及贺铸的《捣练子》"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王维听砧声,"江城下枫叶,淮上闻秋砧"(《送从弟蕃游淮南》);刘长卿听砧声,"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月下听砧》);李后主听砧声,"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而孟郊的《闻砧》,相比李煜的愁肠百结,可谓是有过之而无及,"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寒秋月下的捣衣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声音意象。这种声响,从最初的深闺中飘出,附着于游子的身上,直到成为士人怀思寄远的参照物,如今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由网友 夏冷 提供的答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就是用特制的木棒捶打衣服。这种捣衣棒是椭扁形的,捣衣时不会把衣服捣坏。过去没有冼衣粉,冼衣服是件麻烦事,有些衣服汗渍很重,还有些衣服又多有油渍,洗衣时用茶油枯饼,有的用山茶籽壳烧灰,有的用稻草烧灰,用这些灰和将冼的衣服浸泡在一起。冼涤时灰尘沾在衣布上,用捣衣棒捶打,然后在清洁的河水中漂洗,衣服就洗得干净。

古时候人们生存不易,白天沒有时间来冼衣服,只有趁着月亮升上来时才到河边来冼衣服。所以才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壮观场面。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7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