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死后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_狄仁杰被武则天称为什么

由网友 开心阳光味道 提供的答案:

狄仁杰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他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出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尤其是在后期武则天被迫退位复辟后,狄仁杰作为重要官员和武则天的得力助手,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然而,他在死后却曾经历过被老百姓砸祠堂的事件。

具体原因有很多种解释,其中比较广泛的一种说法是,狄仁杰在生前颇为显赫,但死后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祭祀和纪念,致使民众情感上的不满和愤慨被逐渐积累和放大。另外,这种事件还可能与狄仁杰生前的某些政策、决策等有关。例如,有传言说他在担任靖江王时实施过严厉的法治政策,被视为暴君和专制的代表,从而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总之,狄仁杰生前在政治上的光辉和功绩,以及死后得到的不公正待遇,都给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和评价。而老百姓砸祠堂这一事件,则是反映出历史上人民情感和权力关系复杂的一面,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反思和思考。

由网友 戈壁滩驼铃 提供的答案:

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这从狄仁杰官位和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

一次武则天答应胡僧去参观佛舍利,狄仁杰却说:"一个外国神圣,不值得你屈尊,再说路也不好走。"

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意见,于是半路折转而回。之后自己说:"我是为成全狄公直臣之气!"为自己找台阶。

武则天晚年要给自己造一座佛像,狄仁杰考虑到劳民伤财,就说道:"神仙有能力就会自己铸造神像,怎么还用人手造呢?"武则天听后,就没有再提此事。

武则天视权力如命,狄仁杰竟胆敢劝导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唐子孙,最终狄仁杰并没有因此而获罪。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宠爱和倚重。

那么狄仁杰和武则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狄仁杰是一个非常机敏的人,具有高超说话艺术。

他深知武则天的脾气秉性,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以及怎么说武则天不会生气,这就是狄仁杰处世的高明之处。

其次,狄人杰的才华和能力折服了武则天。

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狄仁杰的能力应该是高大上的那种人。事实也真是这样。

另外狄仁杰和武则天都是山西人,两个人的老家离得都不远,两个人是可是真正的老乡。

武则天每天在朝堂上能够听到乡音,肯定是高兴的事。

最重要的是,两人年龄相仿,相互理解,既是君臣关系,也是朋友关系。

在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伤心地说:"朝堂空矣"!可见武则天失去知音的痛苦。

狄仁杰是贤臣,也是能臣,但不属于忠臣。

狄仁杰虽贵为宰相,但因有人陷害,他也曾经屈打成招。

武则天因此说狄仁杰虽一心为国但屈打成招气节不够,不足以朝廷上下效仿。

狄仁杰虽然是武则天的宠臣,但肯定不是面首。武则天喜欢面首之事,狄仁杰曾经多次劝诫过她,而且武则天喜欢的是小鲜肉,轮不到狄仁杰这个老头子上位。

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的一面,例如执政初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任用酷使等。

狄仁杰为国为民誉满天下,为何死后连祠堂都被百姓砸毁了呢?

原来坑爹的儿子有多种,狄仁杰的三儿子在狄仁杰死后,就狠狠坑了死爹一把。

狄仁杰病逝之后,武则天为了悼念他废朝三日,并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其谥号"文惠",后代的皇帝也对狄仁杰也有追封追赠,还让狄仁杰附祭中宗庙廷,有配享太庙之荣。

民间百姓为了追悼和怀念狄仁杰,纷纷为他修建祠堂。这本是身后的哀荣,但是最后却被愤怒的老百姓砸了。

原来狄仁杰的祠堂之所以被砸,原因出现在他的儿子狄景晖身上。

狄景晖只是狄仁杰的第三子,而长子狄光嗣居嫡长,受朝廷重用,获得了从三品的刺史职位。

狄景晖只得到了一个八品司功参军职位,这让他很不甘心。

心里不平衡的狄景晖在魏州上任后,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对待百姓,为暴为恶,引起民愤极大。

老百姓将这种不满迁怒到其父狄仁杰的头上,于是他们亲手推倒了狄仁杰的生祠。

狄仁杰肯定想不到,自己死后被儿子狠狠坑了一把。

可见人无论怎么贤能,都必须加强子女教育。往往父辈辛劳一生,结果都败在儿子手中,应该引以为戒。

由网友 羲皇故里哥 提供的答案:

这与狄仁杰的儿子有关,是因为他的儿子横行乡里,横征暴敛,祸害百姓。狄仁杰的一世英明全毁在不争气的三儿子狄景晖(大儿子狄光嗣,二儿子狄光远,三儿又名狄光昭),在担任并州魏功参军时,干的这些伤天害理之事。因为狄仁杰曾担任并州刺史(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或正地级),由于任期内,清政廉明,当地百姓为他建了生祠。由于狄景晖的劣迹,百姓就拆了狄仁杰的生祠。当时狄仁杰仍在世,他削去狄景晖的官职和俸禄,严惩了狄景晖。但在狄仁杰去世后,更多的狄仁杰祠堂也被拆了,只能说狄仁杰遇上了一个坑爹的儿子,导致祠堂被拆。

由网友 老曹覌天下 提供的答案: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代的宠臣,也是贤臣,能臣,在治理国家方面也为武则天出谋划策更多的臣子之一。

他并没有电视剧和小说里的那么神奇,但在当时肯定是一个破案高手,在人们心目中一定是高尚的,人们为了记念他,为他修了祠堂,但为什么后来又砸了呢?

那是因为他的三儿子做官后贪赃妄法,欺氏人民,人民把怒火发泄在了狄仁杰身上,才砸了狄仁杰的祠堂,这说明他在教子方面是失败的。

由网友 拾荒人乱了心 提供的答案:

狄仁杰确实是个能臣,好官,这无可厚非。否则一开始百姓也不会在他死后为他建祠堂。

奈何他有个不争气的坑爹儿子—狄景晖。不知道狄仁杰是不是因为政务繁忙,无暇顾及对儿子的教育还是怎么着。他的这个坑爹儿子属实坏事做尽。为官期间,横征暴敛,鱼肉乡里。引起了民愤,百姓一怒之下将狄仁杰的祠堂砸掉了。

由网友 默默人生5065 提供的答案:

谢邀,谈判狄仁杰,电视剧经常有看到,神探狄仁杰的名字,很多大案要案都难逃狄仁杰的查办,深受武则天的宠受,资料显示,武则天与狄仁杰都是山西老乡,由于狄仁杰深知武则天视权如命,所以狄仁杰处事都能圆满而耿直,在提升大理寺丞相之位时,大量冤案积案多达一万多件,亲临指导,使之所有积案在上任的二年多时间清理完毕,名声大振,就连武则天的任何重要事务都会与狄仁杰商量,至于武则天的晚年,个人的晚节,狄仁杰历历在目,敢怒不敢言,为了维护李唐江山,狄仁杰更是与朝中好友,张柬之,桓彦范,敬暉,等等,有所共识,无奈狄仁杰因病先走,武则天当然痛心不巳,三天不上朝,以示哀悼,在狄仁杰上任过的地方百姓,大多为狄公建祠堂以示纪念,谈到这里,因为历史内容过多,无法一一列举,我们把狄仁杰的最大功绩定性为,维护李唐江山的忠臣,因为在武则天病重期间,狄仁杰的同朝张柬之等人,直接拥立李显为唐中宗,结束了武则天的统治,另外,为何一些群众破坏狄公祠,原因是狄仁杰的第三子,狄景晖,在地方当了个八品官,太尉,由于狄公名声太大,人人尊敬,无奈狄景晖肆无忌弹,贪才好色,百姓深痛无奈,把怨恨强加狄公教子无方,问题到此,历史上对狄仁杰评价非常正面,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友友们在评论区提提意见,谢谢了。

由网友 水一白聊历史 提供的答案:

狄仁杰并不是死了以后被老百姓砸了祠,而是其还在世的时候,生祠被老百姓给砸了。

百姓爱戴的地方官

与现如今狄仁杰"办案能手"的人设不同的是,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更擅长的却是治政高手。

公元686年,狄仁杰时任宁州刺史,不但非常妥善处理了当地复杂的民族关系,而且非常为百姓着想,深受百姓爱戴。宁州百姓为了颂扬其德政,便已经开始自发地为其立碑了。

后来,公元696年,为稳定北方局势,武则天又安排狄仁杰任魏州刺史。前任刺史为抵御北方契丹作乱,将百姓都迁进城,而狄仁杰则反其道而行之,尽归百姓恢复耕作。契丹首领听说狄仁杰来了,便不再攻打魏州了。魏州百姓为感激狄仁杰,不但为他立碑颂德,甚至还给他立了生祠。

可是,再英明的官员也怕有个"坑爹"的儿子

狄仁杰一共有三个儿子,即狄光嗣、狄光远、狄光昭。而"坑爹"的便是老三狄光昭,也即是史书上所写的狄景晖。

当初,狄仁杰在魏州留下那么多好名声,他的儿子官职也是稳步提升。后来,狄仁杰进京再度拜相,而狄景晖则做了魏州的司功参军。

与狄仁杰的爱民如日完全不同的是,狄景晖却非常贪婪、残暴,魏州百姓叫苦不迭。为了表达对狄景晖的不满,竟有过激的百姓跑去把狄仁杰的生祠给砸了。

后来,狄仁杰得知以后,要把儿子的官职一撸到底,幸亏多位大臣为其救情,狄景晖也是跪地求饶,并表示洗心革面,最后只是贬职处理。


幸好,后来狄景晖确实改了不少,狄仁杰的一世英明不至于毁于亲儿子之手。

由网友 湘西小木鱼 提供的答案:

狄仁杰是一个传奇人物。

对于狄仁杰大家都不陌生,影视中他深得武则天的信任,更是断案如神,其实在历史上他也是一个传奇人物。狄仁杰的确深得武则天的信任,他举荐的很多人都得到了重用,发起神龙之变的张柬之与敬晖都是他举荐的,武则天还尊称他为"国老",非常敬重他。但是很悲哀的是作为武则天的宠臣,他的生祠却被老百姓给砸了,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

也就是说,狄仁杰做魏州刺史的时候,当地为他立了生祠,他离开后多年,儿子狄景晖做了魏州司功参军,可是这个人为人残暴,大家不喜欢他。子不教父之过,就砸了狄仁杰的生祠。狄仁杰的生祠被老百姓砸了,是因为他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狄仁杰得到武则天都重用。

狄仁杰非常有才,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途的。狄仁杰很有能力,担任大理寺寺丞的时候,一年来处理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但是都没有人伸冤,证明这些案子办得都还不错。狄仁杰深得百姓的拥护,做宁州刺史的时候,当地人就给他立碑颂扬他的功德,之后在御史郭翰的举荐下步步高升,更是在天授二年(691年)成了宰相,虽然之后被酷吏来俊臣陷害入狱,但是武则天却还是慧眼识才不愿意杀他,最后又弃用了狄仁杰,武则天的确是很信任他的。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停朝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武则天还政给李家,狄仁杰是有很大功劳的。狄仁杰一直劝谏武则天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侄子,再加上神龙之变的张柬之与敬晖等人都是他举荐的,唐中宗复辟后,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继位后,狄仁杰又被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之后狄仁杰更是与张柬之、魏元忠等八人一起配享太庙。狄仁杰受到了唐朝几个皇帝的敬重,地位煊赫,可是却被自己的儿子给坑了。

狄仁杰的几个儿子。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狄光嗣,狄光远和狄景晖。狄光嗣是在狄仁杰的举荐而做了地官员外郎,之后又做了汴州刺史、扬州长史、歙州别驾等官职;狄光远官至州司马,狄仁杰遭来俊臣陷害入狱的时候,就是他拿着狄仁杰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前面这两个儿子都算是德才兼备了,至少没惹事也没给狄仁杰丢脸,可是狄景晖就不一样了。

狄景晖也是狄仁杰的儿子,曾做过魏州司功参军,但是这个人贪婪残暴,当地的老百姓都痛恨他。老百姓想来想去,就把当初给狄仁杰建的生祠给砸烂了。直到田弘正镇守魏州的时候,才又让人修复了狄仁杰的生祠。

如何评价这件事情?

狄仁杰生祠被砸得时候他还在世了,但是他却没有怪罪百姓,而是罢免了自己儿子的官职:"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如何评价这件事情?狄仁杰当然是一个清廉的好官了,对自己的儿子也不护短,其实他也无法护短,他边上有来俊臣等一些奸臣盯着了,正等着抓他的把柄了,古时候连坐的事情很多。狄仁杰为人谨慎正直,才没有出事,他这样做也是保护了自己的家人。

由网友 穿越再现彼岸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中的狄仁杰并不是什么神探,后世杜撰演义成就了"神探狄仁杰",并且家喻户晓了。不过狄仁杰的理政能力堪为一流,担任大理寺丞时处理了17000件积压的案件,未有一人伸冤,说明处理案件的速度和处理的结果基本让涉案人都是满意的,并非没有一件冤假错案,只不过翻案的成本太高了。

狄仁杰任地方官时,有地方百姓为其建立了"生祠"祭祀他,不过他的儿子"坑爹",差点毁了狄仁杰的一世英名!(狄仁杰像)

狄仁杰的祠堂是怎么来的?

一、唐王朝对狄仁杰的褒奖

狄仁杰最大的功劳应该是为李唐复国培养了一批复国的政治人才,其中有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这一批人是武则天病重之时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即位的主要操盘手。本来的操盘手是狄仁杰,可惜已经故去,因此李唐皇室和很多大臣都是他辅佐、提拔起来的,对恢复大唐的江山有巨大作用,因此后世十分推崇狄仁杰。

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追赠狄仁杰为司空;

710年,唐睿宗景龙元年,追赠狄仁杰为梁国公;

747年,唐玄宗将狄仁杰、张柬之等人配享太庙,附祭在唐中宗的庙廷。

这是唐王朝对再次复立的大功臣狄仁杰后世的褒奖。(张柬之像,狄仁杰推举的官员,发动神龙政变)

二、狄仁杰的生祠是这么来的?

狄仁杰的生祠一般是因为德政,得到地方老百姓的拥护,百姓自发为狄仁杰建立的祠堂。毕竟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官员不多,狄仁杰在一些地方官任上确实做到了体察民情,惩治管理腐败,给老百姓以安定幸福的生活。

狄仁杰曾经担任宁州(甘肃宁县)刺史、豫州(河南汝南)刺史、魏州(河北邯郸大名县)刺史,这是地方一把手,狄仁杰在这些地方的施政得到广泛的百姓赞扬。

1、宁州修建狄仁杰生祠(生祠是活着的人被人建祠堂祭祀)。

宁州地处边疆地带,胡汉杂处,妥善处理各民族矛盾至关重要。狄仁杰政治手段娴熟,让各民族融洽相处生活,处置了一批的州县官吏。老百姓感恩狄仁杰的德政,于是为他树立了生祠祭祀他,狄仁杰也因此获得提升。

2、魏州刺史任上百姓为他修建生祠。

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是因为契丹首领孙万荣叛乱,攻陷了冀州。狄仁杰有军事才能又有理政的才能,因此派往魏州担任地方官员。

达到魏州之后,魏州城外的百姓都被迁移到城中,无法耕种自己的土地,老百姓个个心急如焚。狄仁杰处置好军事措施之后,将城外的百姓放回家中耕种土地,契丹叛军也没有骚扰当地百姓们的耕种生活。当地百姓感恩狄仁杰的仁政,于是修建了狄仁杰的生祠。

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谁好谁坏自然有自己的评价,给狄仁杰建生祠就是例证。(狄仁杰影视形象)

为何魏州百姓将狄仁杰祠堂砸了?

狄仁杰祠堂被砸这事发生在魏州地方,宁州的祠堂没被砸,而且是狄仁杰活着的时候魏州(并州)的生祠被砸了。

狄仁杰有个儿子狄景晖,后来官职做到太尉。不过年轻时的狄景晖却是一个浪荡子,为人贪婪、暴虐,他升任魏州功曹参军,也就是地方军的参谋长级别的官职。

到了自己老子狄仁杰扬名立万的地方了,狄景晖的贪心开始膨胀起来,朝中自己的老子担任宰相——有后台,地方首脑毕恭毕敬。于是对当地老百姓横征暴敛,地方首脑也不敢管,老百姓自知也打不赢官司。老百姓有自己发泄怨气的办法,于是,狄仁杰的生祠被百姓们偷偷的给砸了,心中的怨气也发泄了,估计如果狄仁杰的祖坟在当地的话,也可能让百姓挖了!

狄仁杰知道魏州百姓为自己立的生祠和石碑被砸后,心中勃然大怒,老子的一世英名差点毁在自己儿子手中。于是坚决要求将儿子狄景晖的官职罢免,以免遗害后世子孙,历史上有很多官员的后代"坑爹",也有不少因此而被灭门的先例。在其他官员的求情下,狄仁杰仍然坚持贬低自己儿子的官职,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说:

贤者当举,贪者当罚。这是用人之道,兴邦之法。

狄仁杰是一个睿智的政治家,对待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手软,轻则遭到武则天的猜忌,朝臣的弹劾;重则可能给狄仁杰的家族带来灭门之祸。

对待"坑爹"的后代绝对不能手软,古今都是如此。

由网友 小胡哥故事汇 提供的答案:

大家好,我是历史领域创作者——史海闲聊。我来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宠臣,死后为何被老百姓砸了祠堂?

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的名相。近几年由于影视作品的演绎,狄仁杰知名度大幅提升,可称是妇孺皆知,人人都知道狄仁杰堪称东方"福尔摩斯",是一位精明干练的神探,断案如神明察秋毫,,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断案与神探生涯,在狄仁杰一生中只占一小部分,他还有一件名垂青史的辉煌功业。这件功业就是挽救大唐江山。

狄仁杰可以说是唐朝的救命恩人。唐太宗把帝位传给太子李治,但他精明一世糊涂一时,没料到他千挑万选的皇位继承人,原来是个惧内之辈,被老婆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间。管不住老婆还是小事,更为气人的是,经他之手,竟然把列祖列宗江山送给武则天。唐朝险些因此夭折。多亏狄仁杰等人努力,大唐江山才完璧归赵。遗憾的是,挽救大唐江山的狄仁杰,却被老百姓砸毁了祠堂。

话说武则天掌权之后,大力任选贤能。狄仁杰在唐高宗李治手下郁郁不得志,但武则天却慧眼识人,很快意识到狄仁杰的才干卓异,把他提拔到宰相之位上,狄仁杰的仕途生涯由此步入一生中的辉煌阶段。狄仁杰为人精明强干,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精通仕途之道,善于自保,在武则天时期激烈的权力之争中,他始终身居高位,深受女皇青睐与信任。

狄仁杰与武则天是老乡,都是山西人,两人年龄相似,狄仁杰比武则天小六岁,也许因为既是同乡又是同辈,加之狄仁杰才高八斗,让武则天放心又省心,因此荣宠不衰。不过,以武则天的心计和手段,也不是狄仁杰的对手。她哪里知道,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狄国老,心中有个不为人知的小九九。

武则天对于反武复唐的势力一向视为洪水猛兽,必欲除之而后快。她万没料到,狄仁杰正是朝中恢复唐朝势力中,最为坚定的骨干力量。他利用武则天对自己的宠信,时刻盘算着恢复唐朝江山。《新唐书》记载,武则天有一次在朝会上讨论太子人选问题,大臣们知道女皇的心事,纷纷顺水推舟,同意让武家后人当太子。

关键时刻狄仁杰挺身而出,说了句话:"我看天下人还是思念唐朝,太子人选,非庐陵王李显莫属。"一句话搅了局,武则天很不高兴,朝会不欢而散。狄仁杰见武则天年事已高,传位之事迫在眉睫,于是开始不遗余力,为恢复李显的太子之位而努力。最终李显得以成为名正言顺的太子,为恢复李唐江山立下首功。

狄仁杰英明一世,他有个儿子却很不争气。此子名叫狄景晖,也在朝为官,后来担任魏州司功参军之职务。狄景晖人品比他老爸差远了,不仅才干一般,且贪婪暴虐,肆行不法,成为魏州的一害。狄仁杰以前在魏州担任魏州刺史,爱民如子断案如神,官声很好,老百姓给他在当地建了祠堂供奉祭拜,以表尊重感激之意。

《新唐书》记载,他儿子狄景晖触犯众怒,老百姓为了泄恨,表达不满,"乃毁仁杰之祠"。因为恨他儿子,结果连累老爸,把狄仁杰的祠堂给砸烂了。一直到几十年后,田弘正镇守魏州,才又重新修复。

我的回答结束了,看完的小伙伴点个赞才走嘛。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我在评论区等你哟~~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