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_吕雉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由网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提供的答案:

青竹蛇儿口,黄峰尾上刺,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如果说到中国历史上,谁是最狠毒的女人,绝大部分人会说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老婆吕雉,作为一个皇后,为何如此狠毒?吕雉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

吕雉出生于一个富裕家族,因为躲避仇家,才举家搬迁到刘邦所在的沛县,她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因为一次酒宴,吕雉被父亲许给大她15岁且年过四十岁仍一事无成的刘邦,只因为吕雉父亲的相面之术。

吕雉嫁给刘邦时,已经30岁了,很难想像在秦末时期还有30岁的未婚少女,吕雉要不是二婚估计也是没人敢娶的女人,又或者是他父亲想要嫁给好人家而一拖再拖,总之在外人看来,这桩婚事真是便宜了刘邦那小子。

在那个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年代,女儿的婚姻不过就是父亲指定的帮办,对于嫁给刘邦,吕雉既没有不满,也没有抱怨,甚至于都能接收刘邦这个有私生子如同混混一般的老男人,可见吕雉的心胸确实宽广。

吕雉就像一个老实本份的农村妇女一般,与刘邦开始了夫妻生活,即使刘邦娶了吕雉这个老婆,仍然没有拴住他的心,三天两头不回家,不种地,在外与一大群狐朋狗友喝酒那是常事,这种情况别说古代,就是现在也有,吕雉给人的印象就是老实马巴的妇女,任劳任怨的为刘邦做着妻子应该干的活,没有知道吕雉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是如何度过这样的日子?

出嫁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吕雉只能在刘邦的家里生活,从千金小姐的身份一下子沦为农村妇女,这种落差也不是天天都能轻易接收的,可是你在吕雉的脸上看不到任何不满与抱怨。

可就连这样的日子都好景不长,刘邦在一次押送囚徒去骊山的路上,有囚徒逃走,按秦律,刘邦是死罪,刘邦索性将所有囚徒都放走了,而与几十个没路去的囚徒一起亡命芒砀山,这一年,秦始皇还在世。

刘邦犯了事,官府三天两头就到刘邦家里追查下落,吕雉少不了被盘问,没人知道吕雉是什么心情,自已的男人犯事在外逃亡,换了谁也不会好过,也就是在这一年,刘邦与吕雉的长子刘盈出生了。

男人在外逃命,自已还要在家里生孩子,带孩子,这种事放到现在都是很辛苦的事,可是吕雉还是毫无怨言的做下来了,再后来就是陈胜吴广的大起义了,刘邦也开始出来起义,兵荒马乱的年代开始了。

刘邦从起兵到进入咸阳灭亡秦朝后被项羽封为汉中王的三年中,数次路过家乡都没有去见过吕雉,直到楚汉战争开始,刘邦一直很顺得的打到了彭城之后,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全军溃散,一溃千里,从彭城逃到荥阳,而吕雉与刘邦的父亲一起,被项羽俘虏了。

吕雉被项羽俘虏了两年之久,这一段时期是吕雉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光,她的丈夫刘邦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影子,最为难过的是她的儿子和女儿也不知道去向,实际上是被刘邦救了带到了吕雉的大哥吕泽处,其中刘盈也正是在此时,被刘邦封为汉中王世子,等于就是刘邦的接班人。

但吕雉不知道啊,身为阶下囚,身边又没有任何一个亲人,作为一个女人,吕雉的性情也就是在这一段时期内大为改变,甚至是变异、变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最重要的不是男人,而是她的孩子,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如此,可是孩子在哪里呢?吕雉伤心绝望,泪流满面,彷徨无助,思子心切,就这样煎熬了两年,于是变成了铁石心肠

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吕雉就这样等了2年多,终于等来了自由,刘邦与项羽在鸿沟议和后,项羽释放了人质,放了刘邦的老婆吕雉和父亲刘太公,就这样,在分别好几年后吕雉再次见到了刘邦和自已的儿子女儿。

这个时候的刘邦已经是汉中王了,成了和项羽争天下的诸侯,而且刘邦的身边已经有了不少的女人,尤其是貌美如花的戚夫人,更是成为了吕雉一生的情敌,作为刘邦的正妻,吕雉无法阻止刘邦纳妾,吕雉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默默接受这一切,别无他法。

吕雉唯一欣慰的就是她又回到了自已的儿子女儿身边,身为一个女人,当她的男人不能与她一起生活,不能提供感情的时候,女人唯一的寄托就是自已的后代,吕雉也是如此,她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儿子与女儿身上。

虽然回到了刘邦的身边,可是吕雉仍然见不到刘邦,刘邦有更宠爱的戚夫人,有一大堆的貌美如花的小妾,吕雉已经年近四十,人老珠黄了,在感情生活不能如意时,吕雉更加宠爱自已的一双儿女,同时在心中增加了对刘邦的怨恨

在刘邦的晚年,计划把嫡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给换掉,换成自已宠信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刘邦此举等于是捅到了吕雉最敏感的神经,吕雉的内心在撕心裂肺的吼叫,对刘邦的不满达到了极点。

以吕雉的内心来看,你刘邦可以不理我,没有关系,你刘邦可以找其她女人,没有关系,你刘邦可以天天夜不归宿,没有关系,但是你刘邦要把我唯一的儿子拿掉太子之位,不可以!这么多年我吕雉受过多少苦,不就是为了这个吗?为什么?为什么你刘邦这么狠心,我吕雉跟了你一辈子,得到了什么?吕雉的内心在吼叫,内心在滴血,极度的愤怒产生了极度的仇恨,既是对刘邦的仇恨,也是对戚夫人这个情敌的仇恨

吕雉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威胁张良,最终阻止了刘邦更换太子之位的主意,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吕雉终于松了一口气。

刘邦去世后,吕雉终于迎来了当家做主的时候,于是压在吕雉心中多年的愤怒爆发了,这个世界上吕雉唯一忌惮的人就是刘邦,现在刘邦去世了,吕雉的权力达到顶点,她开始了放纵与报复。

于是刘邦的儿子们与妃子们就受到了吕雉的残酷报复,这就是对刘邦的报复,对刘邦这么多年来忽视她的报复,对刘邦这么多年来不顾她感受的报复,于是吕雉做出了许多超出人类心理极限的报复,比如将戚夫人砍掉四肢,做成恐怖的人彘,毒杀了当年想抢儿子皇位的赵王刘如意,差一点就毒杀了自已当年曾经养育过的,刘邦的私生子刘肥。

吕雉的报复,甚至连她自已的儿子都看不下去,无法接收母亲的狠毒手法,因此郁郁而终。

题目问到吕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吕雉是一个从普通农村妇女,经历一些变故,让自已残忍本性从心底释放出来的狠毒女人,同时吕雉是一个任劳任怨、颇有心机、很有能力、又有手段的女人。

吕雉的一生,就是一个人从性本善到性本恶的转变过程,当然也存在吕雉是一个被表面隐藏着内心狠毒的人,吕雉的恶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变本加厉的过程。

作为一个女人,吕雉是狠毒的,作为一个执政者,吕雉是仁慈且合格的,吕雉执政的时期,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减免刑法、提倡节俭,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开创了基础,从历史上来看,吕雉也有积极有益的一面。

这就是吕雉,一个复杂的女人。

由网友 资治通史 提供的答案:

中国历史上三个女人名气最大,吕雉居于首位,之后分别是武则天与慈禧,她们并称为"古代三大女主"。武则天以杀人著称,慈禧以祸国见长,吕雉的名声也不算好,但历史建树及个人修养远超后面二位。那么吕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贤妻良母,任劳任怨

吕雉嫁刘邦时已经二十多岁,在当时算作大龄剩女,可是刘邦岁数更大,差一点就赶上了她的父亲吕公。刘邦还给了吕雉一个"惊喜",就是未结过婚,但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不用问,刘邦一直没少了风流快活,到处粘花惹草,要不然从那冒出一个儿子。

年龄大,不正经,这是吕雉对刘邦的第一印象,等过门儿后,她发现他又多了一项游手好闲。也不知道吕雉是否后悔嫁给刘邦,换作别的女人,肠子悔青了,指定不会和刘邦过下去,但是吕雉似乎并不嫌弃刘邦,也没去计较什么,在家照顾老小,在外耕种田地,任劳任怨,做了刘家的一根顶梁柱。

勤劳朴实是中国女性的固有特性,这点在吕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尽管现在的吕雉与将来的吕雉判若两人,但是她绝对有贤妻良母的一面。说到良母,这里需要交待一下,吕雉为刘邦生过两个孩子,一个就是汉惠帝刘盈,另一个就是鲁元公主。鲁元公主还是刘邦唯一的女儿。

二、含垢忍辱,默默付出

纵观刘邦沛县起兵前后及称帝的整个过程,他只要离开家,吕雉总要倒霉受罪。公元前209年,身为泗水亭长的刘邦要往骊山押送一批劳役,结果走到芒砀山时跑了近一半,刘邦不能如数交差,必定受罚,估计连性命也保不住,所以他思来想去,干脆领着剩下那些人躲进山里,做起了盗贼。

朝廷逮不到刘邦,便抓他的家人抵罪,于是吕雉被关入大牢。好在刘邦在沛县县衙交了不少朋友,比如主吏掾萧何、狱掾曹参、太仆夏侯婴、狱吏任敖等人,有这些朋友暗中周旋,保住了吕雉的性命。其中任敖对吕雉最为照顾,否则吕雉即便能活命,也成了"残花败柳"。惠帝刘盈去世后,吕雉将任敖提升为御史大夫,以报如山之恩。由此可见,吕雉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刘邦起兵之后,吕雉又面临新的煎熬,因为她需要为刘邦看守好沛县大本营,幸亏当时秦朝镇压农民起义的军队没有打到沛县一带,否则吕雉的结局还是一个未知数。

然而吕雉躲过了秦军,但没有躲过项羽。公元前205年,刘邦与项羽大战于彭城之,最终以刘邦大败结束,同时也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大幕。刘邦败逃途中去接家人,结果项羽先行一步,劫走了吕雉等人人,于是刘邦只遇到一对与大人走散的儿女。此后,吕雉等人便被项羽扣为人质,直到28个月之后的鸿沟议和才被释放。

以项羽的为人,他不至于太为难吕雉,但吕雉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去。在这28个月中,吕雉必定绝望过,害怕过,可是她依然撑了过来,足见这个女人的坚强个性。回到刘邦身边,楚汉战争也趋于结束,后来刘邦称帝,吕雉成为皇后,苦难的日子总算告一段落。

三、杀伐果断,为刘邦解除后顾之忧

汉朝建立,好比是新成立的一个公司,面临着许多难题,首当其冲的就异姓诸侯王问题。刘邦在与项羽较量的过程中,一共分了七个异姓诸侯,这些诸侯王曾与刘邦是同盟关系,没有他们的出力,刘邦就战胜不了项羽。刘邦称帝,他们自然要参与胜利果实的分享。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些诸侯王割据一方,拥兵自重,刘邦很难对他们实行强有力的约束,所以他们对汉朝形成很大的威胁。怎么办呢?自然是逐一铲除,方为上策。对于主动起兵叛汉的那些诸侯王,刘邦只需带兵平定即可,比如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韩王信等人。

但是像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这样的诸侯王,让刘邦感到很棘手,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与刘邦决裂的迹象,所以尽管刘邦用计将彭越和韩信擒住,但没有立刻杀掉,对待彭越,只是流放到蜀地,对待韩信,则是"软禁"于长安。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这两个人要比刘邦年轻许多,他们是吕雉眼中的"壮士",如果将来得到机会,必如纵虎归山,放龙入海。想必这个问题刘邦看的比谁都透彻,可是他不想背上滥杀功臣的骂名,最终还是吕雉为他解决了这一难题,所以彭越与韩信都死在了吕雉的手里。

从杀彭越与韩信事件上看,吕雉完全具备了一位政治家的素养,这就是她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结果。此时的吕雉,怎么也和当初那个相夫教子的女人联系不到一块儿了。

四、远见卓识,为大汉王朝掌舵

刘邦称帝七年就去世了,他在生前解决了异姓诸侯割据问题,封兄弟子侄为新的诸侯王,对都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形成拱卫之势。但现实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他的儿子年龄普遍太小,发挥不出所期待的作用;二是继位的儿子刘盈性格比较懦弱,对文武大臣产生不了足够的震慑力;三是由前两个问题演变出来新的问题,即"军功集团"的嬗变夺权。

其实对于这三个问题来说,只要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汉朝的稳定就不是问题,这时就需要吕雉出场。吕雉很强势,她想过两个办法,但最终只有一个付诸了实施。

(刘盈剧照)

刘邦去世后,吕雉曾想过将陪刘邦一起打江山的那些文臣武将,也就是所谓的军功集团,一网打尽。后来发现这个计划根本无法完成,所以选择了防范为上。这样一来,吕雉就必须通过提升自己族人的地位与权力,来对军功集团产生制衡力。所以,吕雉逐渐让自己的侄子们都掌握了军权,而且还用他们的女儿去和刘邦的子孙进行婚配,这样盘根错节的结局就是刘姓宗室与外戚势力同时涨大,以绝对的优势压制军功集团。

公元前180年,当吕雉去世时,刘姓诸侯王的实力已经强大起来,所以以周勃、陈平等人为首的军功集团以"诸吕作乱"为借口发动政变后,汉朝的政权还保持在了刘姓宗室手中。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看到吕雉的作用。吕雉实际上是在刘邦去世后,承担了大汉王朝舵手的责任,让这汉朝这条船在风浪中驶向靠岸。

(汉文帝剧照)

总结:

吕雉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主要原因是她独揽大权,杀了戚夫人母子,差点毒杀了齐王刘肥(刘邦长子),另外刘邦其他两个儿子梁王刘恢与淮阳王刘友之死都与她与关。然而,如果客观地看待问题,这些事情都事出有因,比如戚夫人母子参与了太子嗣位的争夺,把吕雉搞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刘肥失礼在先,轻视作为皇帝的弟弟刘盈,吕雉需要给儿子刘盈立威;至于刘恢与刘友的死,与他们自身不能处理好与王妃(吕雉族人)的关系有直接原因。

但如果从整个汉朝历史来看,吕雉的作用是不能否认与忽视的,因为她给汉朝的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别外,吕雉更有值得称道的方面,那就是专权但不篡权,始终维护的是丈夫刘邦的利益,不像武则天与慈禧那样私心杂念太多。

由网友 国家人文历史 提供的答案:

后世对吕后的评价,总逃不过阴险毒辣,往往忽略了她有智谋的一面。

汉高祖刘邦立吕后儿子刘盈为太子时,戚夫人已在身边受宠多年。按理说,儿子贵为皇太子,自己又身为皇后,只要戚夫人不闹事,刘邦一驾崩,吕雉就能顺利成为皇太后,加上早年协助刘邦处理朝政的经验,想要操纵皇权,对吕雉来说并不难。

偏偏刘邦对吕雉和刘盈早已没了感情,吕雉在项羽手下当人质受苦受累,刘邦倒与戚夫人玩得不亦乐乎。年老色衰的吕后哪是戚夫人的对手,母亲不受宠,自然连累到太子刘盈。刘邦时常感慨,刘盈性格仁弱,"不类我",反观戚夫人孩子刘如意,被刘邦"常抱居前"。如果刘如意立为太子,戚夫人荣升为戚皇后乃至皇太后也就顺理成章。吕雉比谁都清楚,自己一年见不上皇帝几面,想靠容颜重拾圣上欢心,绝无可能,颜值拼不过,只有比智商。

废长立幼历来是取乱之道,吕后斗戚夫人的第一步,拉拢反对废太子的汉初功臣。第二步,吕雉通过哥哥吕泽找到元老级谋士张良,素来反对废长立幼的张良祭出了"商山四皓"。江湖传言,商山隐居的这4位高士有王佐之才,刘邦非常看重,请其出山遭拒。大概是这4位老人不怎么喜欢刘邦的痞气,但性格仁慈善待读书人的刘盈就不一样,当吕泽拿着太子的亲笔信和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时,4人欣然应允。有了高人的帮助,太子刘盈倒是躲过了不少劫难。

公元前195年,已到耳顺之年的刘邦在平定黥布叛乱途中身受重伤,预感到自己将于不久后离开人世,废太子立如意的想法更加强烈。一次朝宴上,刘邦惊讶地发现太子身边竟跟了4位白发老人,打听后才知是自己访求多年的"商山四皓","得商山四皓者,可得天下"的传言再次在刘邦耳旁回响。看着远去的4位老人,刘邦对戚夫人说道,"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刘邦病死,刘盈顺利继承皇位,吕后掌控朝政大权,汉惠帝刘盈沉溺于声色犬马中,不理朝政,仅在位7年抑郁而终。

关于汉初,吕后为什么杀死韩信。核心还是一句话"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邦灭了项羽之后,主要矛盾是和异姓王之间的矛盾。韩信功高震主,刘邦又在公开场合提到过不杀韩信,但是自己又不放心,此时吕后出场,一是为了和丈夫共患难得下的刘家天下,一是为了讨得刘邦的欢心,毕竟此时刘邦称帝,身边少不了妃嫔争宠,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也为自己以后掌权铺路。

吕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_吕雉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由网友 煮酒君 提供的答案:

在男权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女子想要出头,必经一番刻骨的磨砺,吕雉也是如此。

吕雉还处于憧憬英雄的时期,其父吕公即在沛县县令为其接风的宴会上将其许给了刘邦。那时候刘邦年纪已经不小,却还在社会底层活动。虽然挂了个泗水亭长的职位,其实混得跟流氓差不太多。而且。在当时刘邦家中已经有了妻子,还有个儿子刘肥。

这样的一个完全看不出前路的人,吕公却将吕雉许配于他。

吕雉嫁到刘家后,倒也"安贫乐道",几乎一个人操持起了家务。大家都知道刘邦是个懒汉,整天想着扫天下,对眉毛跟前的火是不管不顾的,一家的生计几乎全压在吕雉的身上。

刘邦有一段时间落草,这对于操持家务的吕雉而言,简直是灭顶之灾,她为胥吏拿去问罪,几乎被人强奸,好在吕家在地方上还算有些势力。

刘邦发迹后,吕雉等人的处境更是艰难。在楚汉彭城之战,项羽威胁刘邦,你小子不投降我将你一家大小一锅煮了。刘邦则使人回复,你煮熟了分我一口。这是吕雉离丧命最近的一回。

刘邦在夺得天下后,却对颜色已衰的吕雉厌倦了。

《西京杂记》记载,"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说的却是戚夫人。刘邦宠戚夫人达无以复加的地步,屡次要易立太子。吕雉看到这情况,自然焦急,遂请张良出计,请出商山四皓,才使刘邦误以为太子羽翼已丰,绝了易立之心。

吕雉在此时已经有了一些政治手段,刘邦一死,她就将戚夫人砍了四肢扔进茅坑。不想却被其百般维护的儿子汉惠帝刘盈谴责:人彘之事,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刘盈的怯懦,让吕雉明白自己终究不能依靠儿子来治理国家,遂开始培植亲信。在朝廷内部:一方面,她谋求大臣的支持,另一方面,将吕氏诸人大肆封王。有鉴于"白马盟誓",她知道自己一死,便是吕氏的灭顶之灾,遂谋求与汉宗室的通婚以保全后人。

吕后临朝称制,固然也搞出了一些问题,尤其对戚夫人所采用的手段有几分不人道。

但要论治国理政方面的建树,吕后的历史功绩恐怕远远超过大多数的皇帝。历史学家对她的偏见,大多是因为在古代的男权社会,她一介女流有如此的政治才能显得另类了罢了。

如若他是个男性皇帝,恐怕对她便不会有多的成见。连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甘。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由网友 帝国的脸谱 提供的答案:

从吕雉的经历来看,这个人绝对是个能干的女人,也是个有忍劲的女人,当然,更是个狠毒的女人。

吕雉嫁给刘邦,并不是她自愿的,父母之命,更准确的说是父亲之命。当时,吕父是个富翁,避难来沛县,因与县令是哥们,县令便招呼萧何这些吏属,给吕父送点钱祝贺祝贺,当时,刘邦也被萧何喊去了,刘邦一分钱没送,却坐上了吕父安排的首席,还在吕父的安排下,娶走了他年轻漂亮的女儿吕雉。

吕雉能干和善忍的性格特点,是跟了刘邦之后,在一系列的事件中显现出来的,或说培养出来的。吕雉嫁给刘邦之后,最开始实际上没过几天舒坦日子,相反,担惊受怕的时候多,甚至为刘邦坐牢、被俘。

县令让刘邦押解刑徒去郦山修建秦始皇陵墓,刘邦却在路上擅自将那些刑徒释放了,这在当时自然是死罪,刘邦逃了,却把苦难留给了吕雉。于是,县令无法交差,便将吕雉抓进了牢房(估计这个时候的沛县县令,已经不是吕父的那个好兄弟了)。

抓到牢房后,因为吕雉漂亮,多次遭到狱卒的调戏和侮辱,一个女人家,男人犯了事,却要女人来承担,你说吕雉所受的苦,便变成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苦难了。所以,后来吕雉无论做多大多狠的事,刘邦都不太吱声,刘邦心里对这个老婆估计是又爱又怕又怜的,曾经对她有愧嘛。

后来也是,刘邦在彭城大战中,以56万大军攻打彭城,最后却被项羽2万轻骑兵给偷袭,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家人也在这次战役中被俘。此后,吕雉和刘邦的父亲一起被俘虏在项羽的军营,也是受尽了苦楚。

吕雉最大的性格特点,那就是狠毒了。刘邦都不忍下手,她却自作主张,杀了功臣韩信。对待戚夫人,更是断其手足,挖去眼珠,熏聋耳朵,药哑喉咙,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鬼,真是世上第一大狠毒之人。而更狠毒的一点是,这么残忍的场面,她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喊来观看,吓得刘盈一病不起达一年多时间。

我经常琢磨,想吕雉后来之所以那么狠毒,与她所经历的苦难是有一定关系的,受的苦越大,所希望得到的回报也越大,报复心也越大。她曾经为刘邦受了那么多苦,戚夫人却把刘邦弄得团团转,巡视也带着她,亲征也带着她,而且在戚夫人的唆使下,还要废了自己的儿子刘盈的太子名位,这应该是吕雉对戚夫人疯狂报复、千刀万剐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论人心之狠毒,没见过比吕雉更厉害的。

由网友 夜狼文史工作室 提供的答案:

吕雉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

吕雉是个什么样的人?

女强人,夜狼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女强人榜单里,她可以排在第四位,

而在中国历史上的女强人榜单里,恶毒程度上,吕雉最少可排第二(排在她前面的是贾南风)

司马迁为这个女人单独做了《吕太后本纪》,在整个《史记》中女性拥有单独传记的仅此一例。可见这位女性的重要。

当然,她有这样的高度以及恶度,全因有一个将中国帝王两大超级技能厚、黑练到顶级的老公。

试想如果各位女同胞们,如果你是一个富家千金,你的老公原来是一个没钱又长得不帅的小混混,却吃到了天鹅肉,你跟着他吃苦受累,发不容易发了财,他动不动就拿你做抵押,老婆儿子为了生意随时可以不要,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这都能忍,他还天天在外面找小三,给你生一大堆儿子,并且和小三天天密谋怎么废掉你。

那你可能也只有三条路。

自杀,疯掉,或者比他还要狠。

但楼主抛出的问题是两个锅。

吕雉虽狠,但是杀韩信这个锅,不能让她背。

韩信立功之巨,对新成立的大汉政权的威胁,即使他没反叛之心,夜狼数遍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估计只有两个人会不杀他(一个刘秀、一个赵匡胤),其他大概都容不得这颗"沙子",历史上杀韩信时,刘邦确不在长安,吕雉和当初月下追韩信的萧何联合做掉了韩信,但这是符合整个刘邦集团的利益的。当时也没几个人给韩大将军喊屈,杀韩信,刘邦肯定是主谋,其他都是帮凶。

第二个锅,吕雉也不能背,吕雉和刘邦一子一女,儿子是汉惠帝刘盈,女儿是鲁元公主,吕雉虽毒,但不食子,对亲生的这两位很溺爱,像所有的母亲一样。

她杀的,是自己男人和别的女人的种,在她看来,那些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是自己亲生儿子将来的政治毒瘤,必须除去。

当然,这也是对死鬼老公生前风流债的报复。

从政治角度上讲,不能完全讲吕雉的做法是错的,她唯一犯下的错是太高估了自己年幼的儿刘盈的心理承受能力,善良的刘盈无法理解政治的残酷,他看到的只是一个疯狂的母亲,杀亲手杀掉自己的一个个亲人,当他看到戚夫人被母亲做成人彘(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掉,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丢进厕所),彻底崩溃,拒绝再做母亲的帮凶和工具,以纵情风月来抗议,22岁就死了。

刘盈非亲自死于母亲吕雉之手,但他的一生,确实被吕雉给毁了。

按常理,吕雉这样疯狂,刘邦那帮老臣该恨之入骨才能,但相反的是汉初开国众臣都选择力挺,萧何曹叁张良,刘邦当初想废刘盈立刘如意,却遇到老臣们反对,已经归隐的张良更是献出了人生最后一策神计——请出商山四皓,刘邦一看,这四个老家伙都肯为吕后说话,还废什么太子,大汉的江山,得改姓吕了。

不是老臣们糊涂,他们眼睛透亮着哩,母老虎发威,那是在宫廷内部老刘家自己的事儿,而操持整个刘氏集团,吕雉一点不含糊,该进进,该退退,顾全大局的时候,匈奴吐到脸上了唾沫都能不动声色擦掉。刘邦死后,在吕雉的操控下,大汉帝国这架马车,走在前进的路上并没偏道。

答疑人:Html369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由网友 清水空流 提供的答案: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史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政治家。在古时吕雉评价不高。但现在对吕后的评日趋正常。认为吕后是政治家,后世文景之治有吕后的功绩。一致认为吕雉所实施的策略是刘邦的既定政策的延续。



吕后,名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字娥姁。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在刘邦驾崩以后,实际上统治西汉王朝,因此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吕后开启了两汉代外戚专权的先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吕后评价很高,"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吕雉从一个大家闺秀到残忍好杀,从淑娴有礼到毒辣狠毒。都拜刘邦所赐,是刘邦无恩无义让吕雉变得如此无情,是刘邦的薄情让吕雉变得冷血。吕雉杀韩信,诛彭越更多地是依靠了韩信的力量。也就是说,刘邦不过是借助了吕雉之手吧了,而真正体现吕雉辉煌和成就应该从刘邦驾崩以后。吕雉临朝执政十六年给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巩固了皇权

封建时代,后宫、权臣,太监,外戚这些政治势力先后都曾经执掌过朝局,而吕雉就是后宫干政第一人,吕雉在刘邦刚刚驾崩的时候秘不发丧四天。稳定住陈平、灌婴,樊哙、周勃四位主要掌控兵权将领,使得朝局平稳过度到汉惠帝手中,吕雉临朝以面对三大问题,一是功勋集团对朝局的控制,二是宗室集团对皇权的威胁。三是匈奴对边境的威胁。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而且儿子又不争气,所以吕雉采取了先拉功勋集团打压宗室的手段。在汉惠帝驾崩以后,以外戚打压功勋集团,对匈奴则采取安抚政策。吕雉是用比刘邦更高明的手段去俯看和审视这些宗室朝臣,吕雉知道,她们孤儿寡母最大的敌人是宗室,对于宗室必须要铲除,所以刘邦八个儿子就活了两个(刘肥,刘恒)而功勋集团却是她掌权路上的最大障碍,必须要加以限制。所以才让吕产,吕禄上位。吕雉目的只有一个,维护皇权的稳定。

吕雉的之所以重用外戚,是因位吕雉是皇权的坚定维护者,而她打压的功勋集团和宗室集团恰恰是侵害皇权的最大利益方。也就是说,吕雉对功勋集团和宗室集团的打压严重地侵害了两大集团的利益。吕雉在的时候他们不敢,在吕雉刚死,两大集团迅速结合将诸吕铲除就是两大集团的报复,不存在谁是正义一方的说法。吕雉的残忍更多地是出于自我的保护,政治环境造就了吕雉的狠毒。在项羽营中度八年的时光,造就了后来的吕雉。对于吕雉应该表示同情与怜悯。可以说在刘邦以后,儿子又死。吕雉已经一无所有,已无人可以依。吕雉毒辣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待她死后,一切也就烟消云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由网友 瀚海说史 提供的答案:

说起吕雉,大家只记得她的凶狠毒辣、暴虐无道,可有人想过吕雉为何会变成这样的人吗?

我们就从吕雉嫁给刘邦的那一刻说起,吕雉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吕雉嫁给刘邦时,可以称之为下嫁。吕雉家大门大户,而刘邦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类似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仅仅管着十来个"懒汉"。

按道理来说,一穷二白的刘邦能娶到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妻,应该把吕雉端着供着。可事实恰恰相反,刘邦却从来没有给吕雉过好脸色,就记得天天出去与狐朋狗友胡吃海喝。

此时的吕雉表现出了一个好女人应具有的一切品质:洗衣做饭、照顾老人、织布耕田,持家有道,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庭的衣食住行,还毫无怨言。

待天下大乱之际,刘邦因犯事揭竿而起时,吕雉终于脱离了家庭主妇的角色,跟随刘邦四处奔波!在沛县时被尊为吕夫人,攻陷咸阳后晋升为王妃。

吕雉享清福日子到了?并没有!反而是遭受到了一生之中最惨痛的折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肉体折磨是指跟随刘邦奔波)

接下来的楚汉之争,吕雉沦为了项羽的俘虏,当了达两年半之久的人质。这段时光里,吕雉是怎么度过的可想而知。

心寒的是,当项羽把吕雉押到两军阵前,以烹杀吕后威胁刘邦时, 刘邦居然笑嘻嘻地说,你爱杀就杀,悉听尊便。(这种精神折磨是一个女人能够承受的?)

我想,可能此时起,吕雉的心开始了逐渐黑化!

待楚汉之争有了结果后,项羽兵败自刎,刘邦称帝,吕雉成为了皇后!

这次吕雉总该到了享清福的日子了吧?然而,还是没有。吕雉有了危机感!

刘邦作为皇帝,女人自然必不可少!本来这事对于吕雉来说,很能理解,不过有一点让她很害怕。那就是他儿子刘盈的太子位,可能会因为其他刘邦受宠妃子的枕边风而岌岌可危!

经过自己的一系列手段的操控下,儿子的太子位根深蒂固。此时,吕雉发现权利是那么让人陶醉,自此吕雉彻底黑化。

为了权利,吕雉无所不用之极,先杀韩信立威,待刘邦去世刘盈即位后,又把戚姬做成人彘。结果活生生吓坏了自己的儿子!

刘盈在位七年驾崩,吕雉便开始了篡夺刘姓天下的步伐!最后在兵变中惊吓而死!

瀚海说:

———心有执念,私心太重的吕雉,自己毁了自己!当然,吕雉的改变,可能刘邦才是罪魁祸首吧!

本文参考《史记•外戚世家》《汉书卷一、卷十八》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019.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13.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