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无心彼岸 提供的答案:
之前在工程行业待了七年多,感到最多的是你这个公司没有一个很好的背景跟人脉关系,像那种比较中上或大型的项目,根本是不会到你这里来的,几乎都是大型企业内部人员自己的关系拿走了,还有一些像中字头的企业,他们的一些项目陪跑时间比较长,最后到你手里来了,也是三天两头的各种要求政策不断,其中隐形的费用更是测出不穷(毕竟人家办公室的人比较多嘛,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证明人家有在认真工作)。
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像GL、MD、JL等,项目拿下来后,你有认认真真去完成,但是到后面结尾收款的时候,就各种幺蛾子来找你,就是不想痛快的付钱,这砍一刀那砍一刀,最后有些就直接给你拉黑,你办了事儿拿不到钱,自己还搭进去那么多的资金,能不憋屈的慌么;这种情况多了,有些人自然就没耐心在工程行业干下去了
由网友 一步一新高 提供的答案:
我在中建三局干过两年,讲一下我的看法吧。
除了一些大型的基建项目,如高铁机场,很有必要,像那些地标性的建筑,很多都是赔钱赚吆喝。
举一个例子,郑州最大的地标建筑玉米楼,建好很多年了,现在里面大部分还是空置,根本租不出去。
我们公司在大连和沈阳建了好几个超高层建筑,首先是对材料的巨量浪费。
超高层建筑底层的墙体特别厚,有75公分,但是实际居住体验并不好。
除了为城市增加一个新高名片,这些动辄300米,500米的楼,是卖也卖不出去,租也租不动。
现在国家也不提倡建这种超高层建筑,经济效益差,施工过程材料浪费,而且很难控制伤亡人数,虽然这种建筑控制死亡人数不超过三个,但据我所知很多都被悄悄压下了。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烂尾楼越来越多,这种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超高层,成了烂尾楼的主力军。
不像普通楼层,两三年一个建筑周期很快回款,短平快。
一个超高层建筑没有5年时间,基本上建不完,导致层层克扣,拖延工程款。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大,我们单位在沈阳建立一个宝能项目,就因为失火烧了三天,那还是在没有建成的状态下。
全部建好之后,有500米,一旦失火,损失巨大。
所以现在超高层建筑建的是越来越少了!
至于说什么人会被直接淘汰,那就是规模比较小的建筑公司和垫资不行的建筑公司。
因为建筑行业现在内卷也越来越厉害了,中建也开始将业务伸向这些规模比较小的住宅建筑。
对于传统的地方性建筑公司影响还是蛮大的。
从业人员还是多花精力提升自己,有几个证书在手,无论外界千变万化,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由网友 布衣侯15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
本人学习的道桥,中专毕业于1991年,那个时候正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工程很多,然后到了2001年,参与者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做为一名监理参与工作。
那都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的阶段,因此过程中工程很多,造成工民建,道桥乃至后来房建专业吸引了大量人学习,为什么呢?基本上都是为了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阶段,也是有度的限制的,现在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说阶段性建设已经完成,现在需要的更偏向于维修,养护。于是大量的工程单位基本受到僧多粥少的影响,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普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活了!
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人们选择工作岗位出的问题造成的。与其他无关,这是一个思想问题,几乎任何不知道变通的人都会出的问题,那么如何变通呢?
这是方法问题,国家早已经改变了这个社会,其一,改变了货币支付路径。其二,改变了原有销售模式。人们只需要跟随大势所趋就行了。
至于什么样的工程人会先被淘汰?相信一定是不肯改变自己,幻想着还会回到原来生活的人,也许个人认为是在坚持,其实就是不知道变通。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然会被淘汰。
由网友 山间杨柳枝 提供的答案:
现在工程行业新开工的大型项目相比前几年的确是少多了。前些年我们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尽快完善,所以有好多大型的工程项目。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工程建设的项目陆续完工。基建工程的需求也在慢慢的减少。目前工程行业正处在僧多肉少的局面。
这种情况下事必会淘汰一些规模小,资质低的基建队伍。
由于目前工程建设人员较多,且良莠不齐,在洗牌和变革的年代,那些软件和硬件都不太完善的中、小型建设队伍会被陆续淘汰出局。
由网友 元气苹果vy 提供的答案:
1、我在房屋建筑、市政、水利水电、公路专业项目上从事过管理工作,作为一名工程专业的职工,也见识了不少大型项目,也有中型小型项目,总体来说,不管大小项目都是利国利民的,只是部分项目存在重复建设,这个与领导的决策行、前瞻性有关,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城市发展,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出发。所以整个建筑行业目前还是有市场的。
2、如今建筑企业每年接到的项目相比之前确实是少了,老一代的职工大多也开始退休,现在企业注入的基本都是新鲜的血液,大部分八零九零后都进去了工作一线,基建的机械化应用也大大减少了用人数量,所以用人会越来越少,需要的也是技术性人才。这两年国家也有整顿,对于那些吃空饷、挂靠人员也进行的清退并注销注册证书,国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社保联网,限制一些人的胡作非为,但以后工程行业肯定会越来越正规,毕竟带动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没有技术的人早晚会被淘汰。
如果想长期从事建筑这个行业,建议多学习专业知识,多考取相关行业证书,为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由网友 背着影子寻找路 提供的答案:
1.我在中铁和中建都呆过,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职工,也见识了不少大型项目,也有中型小型项目,总体来说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来说,不管大小项目都是利国利民的。
2.就拿我国的高铁来说,08年第一条高铁通车以后,短短十年功夫,铁路网已经遍地开花,内地已经基本达到了饱和的效果,这两年主要是西部大开发,那里地址复杂,施工建设条件也艰苦,技术也很复杂,今年就有好多大型项目落地西北。中原地区基本做高铁已经可以去你想要去的每个地方了。
3.如今国企每年接到的项目相比之前确实是少了,老一代的职工大多也开始退休,现在企业注入的基本都是新鲜的血液,大部分八零九零后都进去了工作一线,基建的机械化应用也大大减少了用人数量,所以用人会越来越少,需要的也是技术性人才。
4.这两年国企内部也有整顿,对于那些吃空饷的人员也进行的清退,国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社保联网,限制一些人的胡作非为,但以后工程行业肯定会越来越正规,毕竟带动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没有技术的人早晚会被淘汰。
由网友 智慧完美艺术家 提供的答案:
不敢往长远了说,就说后十年发展趋势,我作为一名国企职工,在建筑行业内摸爬滚打十几年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只有不断的学习进步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有些人就喜欢说考证的是不会干工作的,工地上干的都是没时间考证的,就拿目前的土建工程来说,工地那点活需要多少技术,就是初中毕业跟几年都可以了吧。但是这个行业里面的先进知识和经验岂是那些不学习的人能了解到的。
我们集团公司去年组建了装配式生产公司,在浙江一带参观了先进的生产线以后,第一个直观感觉就是低级劳动力以后要真的消失,不是危言耸听,现场钢筋加工的这部分人是最先失业的,因为工厂里面楼板、柱、梁都可以在工场加工。楼内的柱子都是以钢管束代替,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而这些东西都在工厂里面全是一条龙成型,运到现场后需要个技术人员和焊工全部搞定。
现在的技术员基本在不学先进的技术也会很快失业的,例如BIM技术,不出10年都会席卷而来。总的一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奉献给各位工程人。
由网友 缤洁硫言 提供的答案:
楼主提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很多农民工需要面对的事实,现在特别是房建工程与原来相比,数量相差非常之大,加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智能化不断更新,很多农民工兄弟就会面临失业,至于说那个先淘汰,个人认为是按照下面的秩序发展:
第一:工种的简易程度
现在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智能化也是从最简单的执行,对于工程来讲,最容易被淘汰的工种应该是泥工,现在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在投入这些设备了,如:砌筑工、泥水工,,相信很多做工程的农民工兄弟已经看见了,确实施工工艺及效率是人工的几倍。
其次就是钢筋工,特别是绑扎的农民工兄弟,现在的设备也是很方便了,在这个行业钢筋后面使用的人员也会逐步减少,
第二:年龄大、文化基础差
这一类人群主要是60.70年代的农民工,他们身体状态及文化基础受到局限,对于很多智能化、新设备的操作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对用工的年龄段又提出新要求,对于年龄超过一定岁数的农民工是不能使用,这样做企业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再者确实是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这些年龄段的人员身体、反应、体力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了,做工程吃住都是比较差,很多农民工都是吃快餐,偶尔加餐一次。
第三:资源
任何一个国家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在继续大力发展房地产,对土地资源占用过多,对国民生活保障就得不到,目前我国国民是14亿左右,一年进口很多食品,最主要是目前我国住房面积已经大大超出国民需求了,很多房产都是闲置着,不管是对国民生活还是资源来讲,都是不利于国家发展,当然就会让很多农民工兄弟失业或换行业。
任何行业都是有这个过程的,只是看我们自己怎么适应这个时代,不能天天上班后,就安于享受,没有感觉到危机感,这就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习惯,你不努力,别人在努力,迟早一天你会没有工作或为工作让自己狼狈不堪,所以每个人都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学习。
由网友 为监理正名 提供的答案:
我的结论很明确:最先淘汰的肯定是没有证的管理人员。为什么?
第一、农民工兄弟肯定不会是最先淘汰的,因为现在愿意从事建筑的人越来越少。而进入建筑行业的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有一颗做老板的心,导致现在工地上,干活的人越来越少。老板到越来越多。哈哈。所以,供不应求,农民工兄弟就成了香饽饽,只要您想干,肯干。一堆老板求着您到他那里去干活呢。我父亲今年六十五了。天天还有这个老板,那个老板打电话让他到工地上做水电的。看看。这情况就很好地说明了,农民工多吃香了,所以,农民工安全。
第二、包工头肯定不会是最先淘汰的。还是最简单的事实。现在好多单位接到了活,找不到人干。哈哈。包工头作为工程中连接施工单位和农民工的纽带,这个地位很重要哦,特别是手下有一批乡亲队伍的包工头,那更是牛逼得不行。我们这里最大的特级资质的施工单位。开年第一件事情,就是由老板出面,请认识的各个包工头,在五星级酒店吃饭。会上,老板鞠躬:各位兄弟们,今年的工程还要靠你们大家的支持的哦,工程我们不愁接,但是接了工程,人员安排就要全靠大家了呢。这里我先谢谢了。先干为敬。亲,看到了吧,这可是身家几十亿的大老板。他还需要和包工头搞好关系,您应该明白了吧。所以,包工头安全。
第三、有证的管理人员肯定不会最先被淘汰。现在国家对建筑行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虽然对资质的要求和审批是放宽的,但是具体落实到项目上,那是越来越严格。项目经理,八大员都是实名认证,每天都要求刷脸考勤的。这套系统我们这边叫"三合一"系统。是严格执行的,所以,亲,只要您有证,只要您是备案在工地上的,那您就放心好了,工程不结束,您不犯错误。那是绝对不会辞退您的,因为换人太麻烦,成本太高了呀,这是企业无法承受之痛。所以,有证的管理人员,安全。
第四、左看右看,那最先淘汰的肯定是那些没有证的管理人员呀。哈哈,他们不会干农民工的活,又不需要他们刷卡考勤。他们做的工作也不是无法替代的。亲,如果要淘汰,不淘汰他们淘汰谁呢。
所以,在工地上呆着,要想一直干,抓紧时间提升自己,考个有用的证件呢,这既是资本,也是护身符呢。对不。
我的观点发表完了,觉得有没有道理呀,如果有的话,麻烦点个赞呢,谢谢了哦。
由网友 三农四少r2n7 提供的答案:
1,各地的大型工程项目都有央企的身影,如中铁,中建,保利等等,所以中小企业建筑企业就难以插足这些项目。
2,垫资的工程是越来越多,没有实力的企业是难以生存。
3,3p项目是越来越多,一般的中小企业也难以参与。
4,加上不允许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建筑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难,建设方的拖欠是经常性的。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越来越难干,你要开拓思路,抓紧改行,投入新的趋势行业
。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