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知识产权律师V5 提供的答案:
查询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信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律师执业证书查询:在中国,你可以通过中国律师协会的网站或者各地律师协会的官方网站查询律师的执业证书情况。这是判断律师是否具有执业资格的最直接方式。
律师事务所查询:同样,你也可以通过中国司法部的网站或者各地司法局的官方网站查询律师事务所的注册情况。这可以帮助你判断律师事务所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
案例查询: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过往案例是判断其实力和专业程度的重要依据。你可以询问律师提供过往案例,或者在法院公开的裁判文书网站上搜索相关案件。
客户评价:你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客户评价。不过,这种方式可能存在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问题。
律师协会推荐:律师协会经常会对其会员进行评价和推荐。你可以参考律师协会的推荐信息,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律师。
咨询同行:如果你认识律师或者法律专业人士,你也可以请他们推荐信誉良好的律师。
这些方式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背景和实力,但是最终的选择还是要根据你自身的需求和感觉。选择律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所以建议你在决定前做充分的了解和考虑。
由网友 洑雪芬律师 提供的答案:
当你面对一家律师事务所:
1.你可以在观察下展示墙,正儿八经的律所是将律师信息上墙公布的,有照片,执业证号,从执业证号你也可以间接的看出律师的执业年限,他的编制和身份证号码有相似,开始执业的年份其实是提现在上面的。
2.搜索下律所网站,律所自己的网站上也会有相应的信息,比如律所主攻业务,涉及业务,所办案例,律师信息等等。
当你面对一个律师,可以:
1.先确认是否律师,现在也有一些冒充律师身份揽业务的皮条客,律师都有执业证件,写明律所信息和律师信息。
2.网上搜索。法院的裁判文书一般会上裁判文书网,虽然是不是全部,但大部分上网。不过现在很多案子都是通过庭外和解、调解等途径解决,因此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包括看看律师办的案件数量和类型。
3.通过交谈,你可以大概的了解律师的思路是否清晰,是否娴熟,对法律事务的操作是否思路清晰(因为律师有诉讼和非诉讼因此这里没有说成诉讼思路),交谈过程中是否能给你一些启发等等。
4.靠律师接案与医生接诊一个道理,即使一台再小的手术终究会存在风险。靠谱的律师不会大包大揽,号称这里有关系,那个没问题,通过打包票的方式承揽业务。案件的结果最终不是律师确定,而是法官认定,如果是ipo,是否通过由证监会认定。律师的工作通过现有的材料和当事人的陈述寻找案件方向,整理案件思路,找寻方向,对案件结果只能做出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
最后,律师是一个知识输出的行业,因此不会像实体商品一样可以直观感受,其他可以观察下律师的精神风貌,衣着打扮,一般律师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虽然不会像影视剧中那般夸张,也不会很浮夸,但衣着得体是最基本的。
以上这些希望对大家找律师有所帮助。
由网友 认真的张律师 提供的答案:
实际上到裁判文书网搜律师代理的案件和看律师代理案件的胜诉率,也并不是判断律师是否靠谱的好办法。
这是因为:
1. 法院判决书上网只是近几年的事情,我十年前代理的案件,有多少能够查到?
2.看判决书只能看到案律师代理的一方是胜诉还是败诉,一般也看不出律师在案件中做了什么工作,一般人也看不出律师的水平如何。如果律师只选择可以胜诉的案件代理,这种律师水平也未必高。因为律师不仅要通过成功来学习,也要在失败中学习。那些自称从未遭遇过失败的律师并不一定是靠谱的律师。所以案件胜诉率也未必是个靠谱的标准。
那么,怎样考察这个律师是否靠谱?
一、一定要到律所看一下。如果律所只是街边的一个小店,或者在居民楼里,这样的律所一般不靠谱。这说明这种律师事务所赚不到什么钱,他的客户就是一些普通人。我并不是看不起普通人。总和普通人打交道的律师和律所对于代理案件会比较随意、不太上心,因为普通人没有和律师打交道的经验,也不知道在诉讼中律师有哪些责任,应如何去要求律师。
而许多企业就不一样。即使是一个小企业也会不好"侍候",所以律师在代理案件时会十二分地尽力,而且案子打赢了还会有后续业务。普通人的案子打赢了,还会有后续业务吗?所以经常代理企业案件的律师和主要代理个人案件的律师对待案件的态度和行事风格上是不一样的。
二、听听律师对你案件的分析。有一类律师,完全不愿意谈你案件中的具体问题,只是告诉你他有把握代理好你的案子。这类律师一般都不靠谱。
三、问问律师他在诉讼中负责哪些工作。有些律师做所有的案件代理工作,除不得不写的起诉状之外,其他完全靠嘴说。这样的律师大多都不靠谱。
四、问问律师费都包括哪些服务,是否包括二审、执行,是否还有其他费用,例如如果法院申请调查令是否还要加付律师费。
由网友 家子说法 提供的答案:
律师和个体户差不多,好律所里有差律师,不好的律所里也有好律师,没必要纠结律所靠谱不,主要看律师好坏。
怎么看律师好坏呢?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下这个律师,可以看到他代理过案子的判决书。
具体怎么通过判决书看他靠谱不靠谱呢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
1.看搜出来判决书的数量。
如果判决书数量少于10个的话,那就算了吧。
虽然案子少也可能是刚开始执业,水平不一定低。但是案子少说明经验少,你也没必要去冒这个险不是。
2.看代理案件的类型
律师也有熟悉的领域和不熟悉的领域,要是一个律师跟万金油似的,啥都懂,啥案子都敢接,只能说明这个律师不专业。你看病也更喜欢去找专科医生不是?
所以在判决书里看看都代理的啥案子,如果你想咨询的案子类型,他代理的多不多,是不是足够熟悉这类案件。
3.看他代理原告的胜诉率
虽然说案子有胜有败,谁也不敢保证案子百分百胜诉。但要是代理原告案件的胜诉率不到百分之八十,就说明这人品不行,没胜诉的把握就接案子。
4.看被代理人一方起诉意见、答辩意见写的好坏
不懂法律的话,起码也可以看懂是否写的逻辑通顺,语言流畅。要是答辩状都写的一塌糊涂,不分一二三,那肯定不是个靠谱的律师了。
上面的回答帮助到你了吗?我是家何处,业余在Html369上讲讲法律小故事,小常识,欢迎关注我。喜欢这个回答的话也记得点赞、评论。
由网友 福州郑文军律师 提供的答案:
复杂点说,那你就慢慢看:
1、先回到你的问题本身上来,如果你问题指的是"律师、律所好不好靠不靠谱,你是为了实习做准备",那建议你就近实习,或则为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城市去实习;而如果你问的是"律师、律所好不好靠不靠谱,你是为了委托案件代理",那请继续看我的分析回答。
2、一般情况:律师还是朋友介绍好些,毕竟能介绍给你的,介绍人多少把关了;
3、关于网络上查询的信息:网络上的信息是可以查,这里面包括了去当地律协、司法厅网站上查询,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如果律协、司法厅网站上信息更新不及时,你可能查到的是N年前的信息,所以自己甄别;另外,就是你可以查到一些律师自己做的广告(花钱,不一定是真实的信息)、回答的问题(比如我)、文章、案例等等,都可以成为你了解律师和律所的信息来源。
3、强烈建议,委托之前,一定要去律所看一看,和律师谈一谈,只要律师有时间,他是不介意和当事人多聊案件情况(当然,白嫖型当事人除外),谈话内容涉及到律师对案件的分析、案情的掌控、诉讼策略、诉讼风险,(特别小心那些满口"保证赢"的律师,因为诉讼肯定有败诉风险,只是概率大和小)当然,咨询收不收费,也要事先问清楚。
我等下要出差去晋江了,10点多的动车,所以先聊到这里,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私聊,有时间我就回复,愿你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代理律师。
由网友 史雯雯 提供的答案:
首先,可以去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该律师既往所办理的案件情况,中国裁判文书网是最高人民法院所运营的最为权威的司法裁判网站,如果这名律师办理过与你案件类似的案例,说明他有相关案件办理经验,当然没有查询到相关案例也不代表该律师没有办理过类似案件,需要您与律师进行案情沟通,听取他的专业意见,法庭审理是个法律释理的过程,是一项专业的说服法官及其他合议庭成员的工作,因此该律师能否说服法官,首先应能够说服你。
其次,你也可以登录庭审直播网站,查询该律师庭审直播情况,了解该律师在法庭上的实际表现。
综合以上两点对该律师的专业能力进行判断,希望可以帮到您。
由网友 屈绥律师 提供的答案:
1.看律所地点,一般法院周围那种律所,一个门面,给人感觉是跟法院很熟悉的样子,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2.看律所执业人数,虽然不是绝对的标准,但执业人数比较多的律所,管理非常严格,执业相对更规范。
3.看党建,这点很重要。一个律所的党建工作搞得越好,说明这个律所政治站位很高,懂政治。在中国,任何懂政治的企业都是好企业。
4.看公益。对公益重视的律所,必然是一个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律所。律师的价值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还有社会责任。
由网友 说得说不得斯基 提供的答案:
说起来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律师,但都是朋友与合作关系,没想到第一次请律师是劳动争议。
当时遇到的问题是被领导穿小鞋,随后打击报复调岗降薪,收入一落千丈,最后被迫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开始维权路。
说说怎么找律师的过程,还没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前就开始咨询和接触了几家律所,本能反应是货比三家看谁更合适。
因为熟识的律师不是劳动争议领域的,就网上搜了一个,看起来是名校毕业多年执业的,接触之后,满口包赢,说很简单,先申请工资差额,继续去公司上班就是,并说这是一种策略,可以连续申请三次仲裁,恶心一下公司,让公司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以便2N赔偿,随后就是催交费,申请工资差额1.2万,律师费就6000,我疑惑这事意义何在?结果这货说,安心上班。
劳动仲裁通知到了公司,几乎不再有安心上班的基础,每天都度日如年,各种恶心和孤立,经历了平生最大的职场冷暴力,熬了一个月不想再坚持了,心太累,也熬不到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放弃2N为N倍补偿金,果断发出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EMS,因为从仲裁立案到开庭时间确定,竟然半年时间,完全超出45天的规定。
开庭前,我自己准备所需材料,自己去提交仲裁材料,我的律师除了写份模板式的仲裁申请,几乎没做其它诸如案情分析、材料利弊,一直到了快开庭我主动联系后才简单看了下补充材料,我含蓄提出既然代理案子,好歹有个问诊流程之类的吧,结果该律师回我一句,他又不是就我一个案子,因为仲裁律师费已经全部给了,只好忍气。
终于等到开庭,公司不出意外,除了否定能否定的证据,各种狡辩抹黑,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分钱不赔,虽然愤怒也能理解,被告原告能协商一致也用不着劳动仲裁了。辩论时,我方律师红着眼睛,一看就是熬夜没睡好,但肯定不是为我的案子,我断定他几乎没做什么功课,完全是凭经验辩论,甚至连对方提交的一项对我有利的证据都否认掉,这也是事后看到判决才发现的。
判决出来后,很不满意,那律师竟然厚着脸皮说是我自己没有坚持到底去上班,又和我提后期一审二审的代理,想到他在网上广告说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禁苦笑, 要说律师水平未必差,否则也做不起广告,但就是搂草打兔子,敷衍我这种小单,律师精力同样有限。于是果断拒绝,重新换人,宁可输也不想当冤大头了,再者彼时也没任何收入,完全靠吃老本,受两茬罪的事还是算了。
公司不出意料,几乎和我同时上诉,一审二审通过朋友找了个靠谱的劳动争议领域律师,谈好官司分前期后期,后期费用以实际判定金额减去劳动仲裁判定金额再乘20%,可以拿到钱再付后期费用。新找律师会和你分析案情,探讨诉状写法及表达策略,一审庭审辩论时提出的一个重复惩罚的观点被法官采纳,总体感觉对我方有利,事后判决也证实这一点,结果基本还算满意。但公司不甘心,继续二审上诉,还是坚持一分钱不赔,其实对方也清楚这个结果不可能,就是想用手头资源最大程度恶心你。
二审庭审后没有当庭宣判,公司事后又补交新证据,再次开庭,因为在外地,对公司重新提交新的证据准备不足,感觉推翻一审可能性不大,没再参加,结果赔偿金额比一审少了几千块钱,维权结束,也不算输,拿到大部分本就该给的钱。赔偿一到账,立刻付完后期费用,虽然比前一个贵些,至少感觉物有所值,没有敷衍,尽了人事。
前后两个律师,历时一年半,几个体会:
1,千万别信百度排前列的律师,和莆田系医院一个德行,都是花钱买的广告,这钱一定要从当事人身上找回来;
2,一开口就包赢的律师再大的品牌和资历反而不靠谱,起决定作用的是法官!法官!要有律师说和法官很熟,潜台词很可能坑你没商量;
3,靠谱的律师会分析案情陈述利弊,及时跟进案件进程,但绝不承诺结果,收费也相对合理,至少有风险共担意识。
4,通过朋友找律师比百度靠谱,至少有信任背书,如果确实一个律师都不认识,那就多找几个,在确定前上中国裁判网查询该律师的过往案例;
5,生活就是填完一个坑还有下一个坑等着你,律师这行一样良莠不齐,遇到一个靠谱点的律师请保持好联系,人以群分这道理基本错不了。
由网友 叶律师 提供的答案:
1、可以前往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考察。你本人同律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就能够大致对这位律师作出相应的判断。有的当事人甚至会多处咨询律师,并进行对比。
2、前往司法厅或律协官网查询律所及律师执业信息。律师执业信息都是公开的,当事人可以前往官网查询相应的信息,以证实是否真正的律师。
3、裁判文书网可以查找有关律师的裁判文书。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