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灵犀Technical 提供的答案:
我很抱歉你正在经历这种困境。焦虑和抑郁感可以非常痛苦,但请相信,你可以走出这种状态,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一些可能有帮助的建议:
- 找人倾诉:你可以找家人、朋友、心理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倾诉你的感受。倾诉可能让你的内心得到释放,同时也有可能获得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帮助。
- 建立正面的生活方式:尽可能遵循健康的饮食和睡眠习惯,进行适量的运动和体育活动,学习新技能或兴趣爱好等,有助于改善你的情绪和减轻焦虑。
- 学习冥想和放松技巧:学习冥想、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你减轻焦虑和抑郁感,让你感到更加平静和放松。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的情绪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你的日常生活,那么你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你可以咨询医生或心理医生的意见。
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困难,都有可能通过努力和坚持克服它们。记住,寻求帮助并与他人分享你的困境是正面的第一步。
由网友 低调独行Q 提供的答案:
我曾经也得过焦虑症,也有过被疾病折磨的彻夜不眠的经历。
那年我四十二岁,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压力过大,导致晚上睡眠很不好。
突然有一天上班时,我心慌手麻,心跳加速,情绪极度烦躁,一度无法控制。
我立即放下工作,由同事陪着到医院去看病。诊断结果是窦性心律不齐,其它并无异常。
从此,我便开始极度内耗,总感觉自己得了大病,已经到快要死了的感觉。
当时,我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吃饭不香,工作不想做,老人不想去照顾,孩子也不想去管,甚至一向睡眠很好的我,突然间整夜失眠。
由于严重失眠,几乎整晚上都不会合眼。而白天一整天,昏昏沉沉,但又睡不着。
失眠的结果,导致记忆力严重减退,几乎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
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我都在医院看病。家人陪我跑遍了市区的各大医院,几乎把能检查的项目都查完了。各大医院的检查结果也都一致,即各项检查指标都正常。
最后经过医生分析,得出结论,我是得了精神疾病~焦虑症。
既然身体硬件没有问题,我该怎么走出困境?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尽力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规律的生活就是早上按时起床,晚上按时睡觉,一日三餐按时做、按时吃。
即使睡不着也要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养精神;即使吃不下饭,也要强迫自己少吃点,把饭当药吃;即使没有精力去工作,也要强打精神走向单位。
二、集中精力做好手头、当下的事情
因为内耗和焦虑,我做事情的效率大大降低,但这些不重要,也不要去过多考虑,只想着把手头和当下的事情做好就好。
比如在做饭时,就只想和做饭相关的事情,洗菜、切菜、炒菜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在洗衣服时,就只想着尽力把衣服洗干净;再比如正在看电视时,就完全投入剧情,让剧情内容牵着自己的思路、完全投入。
三、业余时间,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
当时我选择了瑜伽运动。
瑜伽运动可以让人心静。我选择的那套瑜伽动作每周做三次,是在家跟着碟片中的老师学做。
每次做瑜伽时,我跟着老师的语音,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一套动做的完成,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一个小时我什么也不去想,只用心体会每一个动作带来的肢体变化和愉悦感觉。一套动作结束后,我大汗淋漓、酣畅舒爽。
就这样,在没有服用安眠药的情况下,我的睡眠在慢慢好转。起初,一晚上可以睡一到两个小时,后来逐步可以睡到四五个小时。
不管晚上睡多久,第二天我都会按时起床,努力保持心情平静、情绪稳定,继续自己该做的事情。
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内耗在好转。我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再那么悲观,也开始逐步走出焦虑的困境,同时也能够在工作上有较好的表现。
就这样,自信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了,一切都慢慢的好起来了。
如今,已经过去了11年。
我已经完全走出了疾病的阴影,像正常人一样地工作生活,并且还经常开导身边的同事和家人。
曾经的那段痛苦经历,只有自己能知道;现在的幸福感觉,也只有自己能体会。
最后,再次提醒你,只要你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就一定会有获得重生的机会。
加油!
由网友 极速风声aI 提供的答案:
不甘平庸,不甘现状,又缺少方向和动力,无人指导,无人带路,所以才会导致空虚,焦虑,内耗。
行动的消灭内耗的最好良药,如果没有大的目标,如果目标太多不知从何入手,那么就从眼前的事情做起,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哪怕是把一顿饭做好也行,把精力投入到眼前的事情上,当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了以后,焦虑和内耗就会减轻很多。
行动,立马行动,是减轻焦虑内耗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由网友 茉小芸 提供的答案:
1、焦虑的原因往往是,能力不足,梦想又大,自律不起来,又想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每天反复纠结,过于矫情,就是软弱。
2、你不要堕弱,又不思进取。你对现在的现状是不满的,又没有决心去改变这一切,每天很懒,心里却又不心安理得,天天内耗,累的慌。
3、一个人内耗的原因是思维活跃,四肢很懒,总是想一步登天,想的都是结果,行动里没有过程,都只是空想。
4、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希望成为别人心中的完美的人,事事不能出错,做人一定要成功完美,累不累啊,又没人真的关注你,关心你。
5、减少内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要想杂七杂八的念头,想的多了,脑袋就痛,心里也累。其实你想再多,都是你一个人的狂欢,狂欢过后是无尽的凄凉,很孤独,很迷茫。从今往后,什么都不想太多,没有用的,想一百件事,不如做一件事。
6、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当下你在做什么事情,都认真的投入进去,思想不要再想其他,刚开始很难,等你慢慢能控制了,心里就会平静很多。
7、不要熬夜,不要赖床。你错过了一天中最美好的清晨,你一天的生气都没有了,晚睡晚起,会让脑袋很混沌,整天都很蒙圈,会增加抑郁的倾向。
8、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人,人无完人,不要在乎别人是怎么看你评价你的,真的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开不开心。
9、一个人要乐观,慢慢的让自己乐观起来,焦虑和担心只会让你越来越糟,会消耗你所有的能量。
10、人生短暂,一眨眼就是一天,你一回眸就是一年,一辈子真的很短,短的来不及细算, 人生真的是来不及的,停止所有的内耗,好好的活在当下。
由网友 山路弯弯儿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面对焦虑,走出内耗,获得重生的最关键的方法是:运动锻练!运动是摆脱焦虑成本最低、操作简单、运用自如、效果最快的方法。我有不少朋友都用运动成功地摆脱了焦虑,获得了重生,我们坚信: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首先,选择运动项目,制定运动计划。这个计划和项目,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动时间、地点、目标、方法、强度都考虑到。方法、强度可借助网络、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耒确定,从而保证效果和安全性。同时也要注意运动必备的装备。
其次,付之行动。行动起来最重要,执行力就是克服自己的困难、执行好运动计划!计划再好,关键看执行。焦虑不安,某程度上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而且做的时候还是不能专心,因而运动时要专心做好,按质达标。
第三,贵在坚持✊运动的时间,一是每天相对稳定、固定的时间,必须保证,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每天都问一句自己:今天,运动💪了吗?二是必须以月来计算,决不是我运动了三天,怎么没见效果?我运动了十天怎么没效果?运动一定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实实在在的好处:一个月后就能初见成效,从而形成习惯,三个月后,你的焦虑逐渐减少!持之以恒,焦虑就远离你了!决不能半途而废。
运动的过程就是重生的过程,这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即要与焦虑作斗争,也要与身体生理机能作斗争,还要克服工作、生活中的许多困难。
由网友 记录点滴生活鸭 提供的答案:
首先告诉你,有这种状态的人还不少,要学会自救。我前些年有过这种状态,希望我的经历对你有帮助。
我08年结婚,09年生孩子,那时老公在外地上班,一周回来一次,当时找了亲戚来照顾月子,孩子闹腾,自己身体特别差,加上孕期和生完孩子后没有人照顾到我的心理,现在想想当时是抑郁了的,经常莫名其妙的想哭,情绪低落。家人不明白啊,又没啥事,动不动哭什么,当时自己心理学知识几乎没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还一再的责备自己脆弱、矫情。
没有人知道我是抑郁了,没有人对一个抑郁的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家人不懂这些,自然还有些意见对我,就是月子期间的抑郁影响了我之后几年的生活状态。
不想说话,情绪低落,对孩子没耐心,夫妻关系也是差到极点,差点离婚。每天焦虑,工作效率低下,想逃离这些地方,还提交了辞职申请,后来被人事主任给截了回来,至今仍感谢她。
后来经历了很多思想斗争后,我意识到我可能心理出了问题,甚至让我老公给我找个心理医生,但是他没找,也不认识心理医生,当时可能觉得这不能让人知道吧,反正不知道什么心理。
有一次我实在是觉得情绪已经快崩溃了,让老公带着我到山顶,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撕心裂肺的哭啊哭啊,哭了很久,我老公就默默的坐在我旁边陪着我。好像是把所有的委屈都哭出来了。
接下来的那个暑假,我每天去爬山,徒步5公里,每天让自己出汗,坚持了一个假期。后来看了不少的书,甚至下班走路回家(5公里),坚持走了3年。还有就是跳绳,每晚能跳2000到3000个,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起到了作用。
后来就整个人就想明白了,我也不清楚怎么想明白的,反正就是好像就放下了,放下了戒备,放下了心结,接纳了自己,也接纳了朋友和家人,并且事事变得宽容。
现在心是喜悦和平静的,人是感恩的,遇事是宽容的,就像人们说的:像劫后的重生。
你要靠自己去调节,自己救自己!
由网友 Tinaabc 提供的答案:
1.不要经常窝在家里,走出去,找正能量的朋友多交流。
2.运动是最安全的良药,每天保持至少半小时到一小时出汗的运动量。一定要长期坚持。
3.多看看书,尤其是心理学类的,对自己有帮助的感兴趣的都可以。
4.工作,让自己忙一点充实自己,但别太累。让自己感到不开心的人和事,尽量避免接触,绕不开的就寻求帮助吧。
5.培养些爱好,放松心情,想做就去做吧。
6.看看网上很多治愈的经历故事,会让你看到一些希望。
7.实在还不行,求助于精神心理医生吧。吃药和心理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祝早日康复~
由网友 KK实话实说 提供的答案:
谢邀,我是KK,开心就好。
说起内耗,我第一想到就是——三个字,"想太多"。
想太多,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内耗。
你每天都在极度的内耗当中,我不知道你内耗的"点"究竟是什么。但一定属于自我折磨。
你的内心里似乎一直有两个小人在争吵,让你觉得心累,身心俱疲,明明啥也没做,却觉得疲惫无比。
是这样的吗?
往往这种疲惫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理,所以,哪怕你是高手,却也抵抗不了,因为心理的疲惫比身体的疲惫更折磨人。
不知道你纠结的事情是什么?
只能给你一些建议,看能否帮助你吧:
- 立即停止后悔,走出现在,不要再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后悔,每天担忧未来、明天,不如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
- 不要过度的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别人的评价也许就是随意一说,但你要按照他的看法去做、去改变,却是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做自己呢?我们为什么要取悦别人呢?
- 做事要果断,不要再拖延,很多事情因为一拖再拖,事情越积越多,有些事情会变的越来越严重,你就会被压的喘不过气来,趁空闲时间,把需要做的事情理一理,哪些是紧急的,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既紧急又重要的,而那些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就放一边。
- 学会接受自己,不要盲目的和别人对比,过于追求完美,过于向往更好的生活,急功近利,会让自己产生挫败感,就会放大自己的缺点,不断责怪自己,自暴自弃。
- 执行力,想做的事情要立马行动,行动,是对付内耗的最好的武器,如果你想看书,立刻拿出书来看,你想跑步,立刻去跑,而不是只是想想,到后来又来后悔这个没做,那个没做。
- 坚持,一些事情你去做了,要坚持下来,就比如上面说的跑步,要坚持天天跑,因为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状态就慢慢变好了,在跑步的时候你也能集中注意力,不再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就能忘记一些烦恼。
好了,就这些吧,希望能帮到你。
由网友 我说精神 提供的答案: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你为什么不去医院好好正规治疗?走出内耗一定是要恢复精神健康,这样的情况不进行正规的治疗怎么可能!
你的病情
从你简短的提问中,我能感受到你的焦虑和抑郁问题十分严重,而且感到了时时刻刻在折磨中,既然还用了"每一天都处在",说明持续的时间应该也不短了。很有可能是一个抑郁障碍还伴发严重的焦虑,甚至感到了十分的痛苦感,这一切都预示着你很有可能是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我们说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就没办法用单纯的心理治疗缓解抑郁症状,一定需要运用药物治疗才能起效。
对于重度抑郁患者,社会功能是极度受限的,可以是很难维持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很可能会时常出现一些冲动轻生的念头,可以说必须进行住院系统治疗的。如果你说有没有不住院不治疗自己好的,我只能说可能有,但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关乎于健康问题,任何的疏忽都要不得,何况去赌这种小概率事件?
如果你的疾病已经经过了系统的治疗,但效果还是不理想。也不要自暴自弃,因为抑郁症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而且也有可能是你的诊断或者治疗方面存在问题,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完全可以到上一级精神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在精神科方面国内最好的两所医院是北京的北大六院,和上海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相信在这两家医院中的任何一家,你都能得到国内最顶尖的医学治疗。
抑郁症治疗的误区
我们国家的民众对于抑郁症存在很多错误的认知,对于抑郁症的规范治疗的误区就更多了。抑郁症本身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有生物学特征的医学疾病,所以不要再偏执的认为抑郁症是"矫情"、是"小心眼"、是"装病"。这样的言论本身就是偏激而且伤害广大抑郁症患者的,甚至抑郁症患者中,广泛的存在病耻感。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必须遵循足剂量足疗程。一种药物足量足疗程使用4-6周后可以更换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抑郁药物。症状完全缓解后仍需要巩固期治疗以及维持期治疗。维持期治疗的时间是根据患者发作次数不同决定的。首次发作维持期4-6个月,第二次发作维持期2-3年,第三次发作建议长年服药治疗。维持期的治疗看似没有必要,但这是精神医学几百年的经验结论,坚持科学的维持期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抑郁症的复发几率。
由网友 李霞医生谈 提供的答案:
因为焦虑抑郁时时折磨,处在一种极度的内耗,我非常理解这种感受,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存在类似问题的朋友。
焦虑症和抑郁症形成的因素复杂,当前医学界也在不断探索。目前发病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因素:
1. 先天因素
指先天的遗传与易感性。就像性格脾气会遗传父母,抑郁症和焦虑症也会有一定的遗传度。
2. 后天因素
指长期在恶劣的、不友好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下,比如境遇很糟糕压力大无法适应,或者身体残疾有生活困难,长期如此也会引起焦虑抑郁情绪,严重者就会发生焦虑症和抑郁症。
鉴于当前你的情况,建议你寻找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分析调查造成当前这种状况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环境等方面可能后天因素,评估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在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帮助下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