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令人窒息的操作?

由网友 小老虎成长记777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上有很多令人窒息的操作,以下是一些例子:

1.朱元璋的断案大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严厉打击贪污、受贿等行为,他任命了一批能力卓越、手段残酷的大臣为"御史台"的成员,他们被称为"断案大师"。这些人利用各种手段,包括酷刑、残害家属等,迫使被告认罪。

2.拔舌酷刑:这种酷刑在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广泛使用。犯人的舌头被用钳子拔出来,有时甚至被割掉,这种酷刑的目的是迫使犯人承认罪行。

3.烧死女巫:在欧洲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女巫审判盛行,被控告的女性被迫认罪,并经常被烧死。这种操作基于基督教的信仰,认为女巫与魔鬼勾结,破坏社会秩序。

4.建立强制劳动营:苏联的古拉格强制劳动营是一个恐怖的机构,成千上万的人被关押在里面。这些人经常被迫从事危险和不人道的工作,很多人死于恶劣的工作条件和残酷的待遇。

5.拉美的"失踪者":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拉美多个国家的政府被指责在打击政治反对派时实施"失踪者"政策。政府当局将反对派分子抓捕后,将其关押在秘密地点,之后便再也找不到这些人的踪迹。

这些操作都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由网友 减水书生 提供的答案:

邙山之战,从爆发到激战再到收场,就是一连串令人窒息的骚操作。

色字头上一把刀。挑起战事的高澄,恰恰拿起了这把刀,先是坑爹再是坑国。

冲冠一怒为红颜。点火红颜李昌仪,一把大火烧得北朝天下一片血海。

先是,高澄私通庶母郑大车,给老爹高欢戴绿帽子。被婢女告发后,高澄差点儿被老爹高欢打死。后经谋臣司马子如百般斡旋,以杀了告状奴婢的方法,避免了父子相杀、丑剧闹大。

弱者永远是最容易牺牲的,所以告状当小人的弱者,往往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是接下来,高澄继续死性不改。御史中丞高仲密的媳妇李昌仪,系出名门,而且还是能文能武的奇女子。然后,奇女子就被高澄盯上了。趁高仲密不在家,高澄直接上门调戏人家媳妇。李昌仪被搞得衣带尽裂,但练过武毕竟不一样,所以高澄没能得手。

弱者应该忍辱负重,可这个李昌仪却不是弱者,于是奇女子一定要搞事情。

奇女子李昌仪不能善罢甘休,老公高仲密也不能善罢甘休。于是,就冲冠一怒为红颜了。高仲密外放为北豫州刺史,镇守战略要地虎牢关。刚一到任,高仲密就联络西魏宇文泰、献关投降。

而此时的西魏宇文泰,早就攒足了一身的力气,一直磨刀霍霍向高欢。东魏和西魏,就是一对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生死冤家。为了对付高欢,宇文泰仿照周礼,精练了一支天子六军。恰在此时,东魏猛将上门投降、虎牢雄关唾手可得,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宇文泰刚练完乾坤大挪移,就赶上光明顶决战了,这是成就武林威名的高光时刻啊。

于是,西魏大军立即开出关中,猛扑中原。

此时的高欢,肯定被逆子高澄搞到崩溃,别说杀了这个逆子,就是自杀的心都有了。私通自己媳妇,忍了,毕竟是亲儿子,绿帽子戴就戴了;调戏部下的媳妇,也忍了,毕竟还是亲儿子,自己这个主公都被欺负了、部下被欺负就被欺负吧。可是,这个逆子把高仲密逼反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献了一座虎牢关,这不是坑爹了,而是坑国。

但是,现在也没工夫跟高澄算账。高欢赶紧点兵十万,杀奔河南战场。于是,两魏第四次邙山之战,正式开打。

宇文泰先下手为强,出了关中、兵至洛阳,并且包围了河桥南城。战场布局,宇文泰占尽优势。但是,要论打仗,还是高欢棋胜一筹。大军渡过黄河之后,北靠邙山列阵,然后高欢就不动了,跟宇文泰玩消耗、拼耐性。

西魏六军虽然远道而来,但士气旺盛,所以就要借着这股劲儿,跟高欢打一杖。而高欢却当起了缩头乌龟、非要玩消耗。所以,宇文泰肯定着急。既然你当乌龟,那我就撬开你的乌龟壳子。于是,宇文天玩偷袭。辎重粮草全都留下,六军将士轻装衔枚,咱们连夜抄了高欢的邙山大营。

而高欢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四处布置的侦查骑兵,一直盯着宇文泰的六军动向。轻装衔枚的西魏战士,刚刚爬上邙山,就撞上了严阵以待的高欢大军。这时候就啥也别说了,两军相遇勇者胜。宇文泰早就想揍高欢,你高欢就是准备好了,今天也得揍你。而高欢也早就想跟宇文泰死磕,你宇文泰就是今天不来,我也得去找你。

这时候,就要说一下东魏高欢和西魏宇文天的实力了。

西魏可以类比尚未彪悍的秦战国。但此时,千里关中已经制不了天下,百年累战已经残破非常。关键是胡汉杂居的形势,内部矛盾可谓热血沸腾。但宇文泰这家伙硬是一通神操作,把胡汉两大群体捆绑到了一起。然后以武川将士为核心,融合鲜卑八部和周礼六军,组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新六军。所以,西魏的力量,体现在内部融合和紧密团结上。

东魏可以类比已经统一了的山东五国(楚国被南北朝给分了)。北魏搞汉化搞到崩溃。于是,高欢直接开倒车,搞起了胡化。虽然这家伙是出自渤海高氏的汉人,但立场早已鲜卑化。所以,高欢的做法就是胡人当兵打仗、汉人种地纳粮。东魏军队主要以胡人为主。不仅能打而且人多,随便一动员,就是十万、二十万的兵力。所以,东魏的士兵,要质量有质量、要数量有数量,对西魏是碾压级的存在。

因此,宇文泰的新练六军真心干不过高欢的胡人战士。两军相交,高欢的大将彭乐带着骑兵部队,一下冲垮了宇文泰的北军大阵。没带重武器的西魏六军,完全拦不住东魏的骑兵。

彭乐这家伙是个拼命三郎,冲锋起来,从来不知道刹车,直接冲到宇文泰的大营,俘虏了西魏临洮王元柬等五个王爷在内的四十八名西魏将军。你这仗还怎么打?但是,彭乐冲得太高兴,脱离了主公高欢的视线。

于是,这时候就有坏人告状了,说彭乐之所以跑没影了,是因为去向宇文泰投降了。这必须是个神操作。两军对刚,已经杀得眼红,而自家的先锋大将却被告发投降。而高欢呢?高欢居然相信了,气得热血沸腾。这就是主公高欢与自家将军之间的关系,一点儿信任都没有。所以,高仲密冲冠一怒为红颜,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但是,等彭乐带着俘虏回来,高欢立即转怒为喜,而且大喜过望。然后,下令全军猛打猛冲,一定要把宇文泰的六军给报销掉。

宇文泰与高欢第一次交手,新建六军就被干死三万多人。而宇文泰更惨,被杀成了光杆司令,匹马单枪地玩命跑。你跑我就追,而追杀最猛的,就是那个拼命三郎彭乐。眼看就要追上了,彭乐大喊:宇文黑獭、你给我站住,赶紧下马受死,我要拿你去请赏。这时候,宇文泰肯定是跑不掉了。

但老狐狸毕竟是老狐狸,开始施展魅惑大法了。虽然打不过彭乐,但宇文泰能忽悠彭乐啊。于是,一边跑一边对彭乐各种忽悠:这不是彭乐彭大将军吗!你是不是傻啊?你杀我干啥?杀了我,你还能当将军吗?你不就是要钱吗?我营中丢下的全是钱,你赶紧回去捡啊!

汝非彭乐邪?痴男子!今日无我,明日岂有汝邪!何不急还营,收汝金宝!

然后呢?然后彭乐觉得宇文泰说得有理。于是,这家伙就不管宇文泰了,扭回头就去抢钱。这就是东魏的君臣关系,一个比一个神奇,一个比一个脑回路异常。但接下来就更神奇了。

彭乐"获泰金带一囊以归",算是满载而归。回来之后,也不忘赶紧报功,对高欢大言不惭地说:黑獭漏刃,破胆矣。宇文泰侥幸从我刀下逃过,但已经吓破胆了,主公你看我牛吧。

高欢的手下,就从来不缺打小报告的。你彭乐冲过头,都有人举报你投降;而你真把宇文泰放跑,怎么可能没人举报?

高欢的鼻子都气歪了,对着彭乐就是一顿高家老拳,还不解恨,就让彭乐跪在地上,高欢摁着彭乐的大脑袋就往地上撞。然后,一边数落彭乐从前的各种败绩、一边拿刀跃跃欲试、准备砍人。大家一看也就知道啥意思了,高欢不想杀彭乐。于是,猛将谋臣们赶紧各种劝。而彭乐也立即昂起挺胸、表忠心:再给我五千人马,宇文泰怎么跑的、我怎么给抓回来。

高欢是个聪明人,知道肯定追不上,人家的能被你将一次军,还能被你再将一次吗?于是,命人取了三千匹绢(绢在当时就能当钱用)压在彭乐背上。你不是喜欢钱吗?全给你。

东魏到底能不能打过西魏?

之前说了,就实力来说,西魏宇文泰完全没有可比性。你看面积就行了,河北这个东汉时期的经济中心、山西这个自古以来的高地形胜,全捏在东魏手中。这时候,你宇文泰靠一个陕西省怎么跟高欢打?但宇文泰的优势就是团结,新练六军虽然损失大半,但战斗力仍旧不减。

而东魏呢?东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团结,而且是从上到下的不团结,还不讲政治。老高家出了个坑爹坑国的逆子高澄,部下中出了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高仲密。而将军们的成色,更是惨不忍睹。头号战将彭乐不爱"江山"爱黄金,都能把敌人的大王给放了。上层尚且如此,就别说底层的胡人战士了。马上,另一个幺蛾子又出来了。但东魏的优势,就是实力碾压。只要死耗,东魏完全能耗死西魏。

转过天来,两魏继续决战。这时候啥兵法也不讲了,就是正面刚。而战场上就怕团结。"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而实际则是:千人同心则得万人之力、万人同心则摧城灭国。此战,宇文泰率所部将士猛打猛冲,把高欢揍得体无完肤。

中军、右军合击东魏,大破之,悉俘其步卒。欢失马,赫连阳顺下马以授欢。

高欢连马都打没了,所以只能玩命跑。还好总算有将士用命,替高欢扛了一刀。但是,一个自家小卒却差点儿把高欢给玩死。

高欢军中,有一个小卒因为杀了一头驴,所以被执法官招呼了一顿军棍。然后,这个小卒就有仇报仇了,反正死活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宇文泰投降,告知了高欢位置。宇文泰马上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交给大将贺拔岳,赶紧去追。

泰募勇敢三千人,皆执短兵,配大都督贺拔胜以攻之。

贺拔岳的偷袭非常成功,高欢又差点儿被杀成光杆司令,只顾狼狈逃窜。但还好,高欢军中全是神射手,河州刺史刘洪徽连续射掉贺拔岳两名骑兵,武卫将军段韶更猛,直接把贺拔岳的战马给射死了。高欢再又逃过一劫。

一战下来,两次死里逃生。这时候,高欢把逆子高澄碎尸万段的心,都有了。但是,战场形势却扭转了过来。宇文泰的中军和右军打得势如破竹,但左军赵贵一路却进攻不顺。

仗打到这个时候,就要凭实力说话了。高欢兵强将猛,关键是人更多、实力强。于是,宇文泰和他的新六军就真心扛不住了,从河南一直败退回关中。还好,将士用命,西魏军保得宇文泰逃回了关中。

邙山之战后,宇文泰的新练六军,被俘虏斩杀六万多人,而且损失了四百多名督将。这可是军中的精锐骨血。所以,邙山战败后,西魏等同亡国。因为宇文泰不可能另外组建一支野战部队。

行台郎中封子绘言于欢曰:"混壹东西,正在今日。昔魏太祖平汉中,不乘胜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无及。愿大王不以为疑。"

这时候,连个傻子都能看出高欢肯定赢了。然而,神操作又出现了。

高欢在陕地召开战前军事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入不入关中、灭不灭西魏。而高欢手下的将军是啥反应?这伙人瞬间全都变成了彭乐:不打了,赶紧分战利品、赶紧回家。将士们,集体厌战。这伙人给出的理由竟然是: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而从关中到河南,都是能长庄稼的土地,怎么就找不到草了?这伙人就是不想打了,你高欢爱咋咋地。

高欢呢?高欢的确是个聪明人,却少了格局,在该狠的时候狠不下来。你们说退军,那就退军吧。高欢全线退军,宇文泰死里逃生。但是,手下的两个谋臣死活不同意,一个是禁言混一东西的封子绘,另一个是主张乘胜追击的陈元康。但是,也不能不给谋臣面子,于是:

使刘丰生将数千骑追泰,遂东归。

其实,数千骑兵的刘丰,就能冲进关中。因为宇文泰这时候已经把裤子都给打没了。然而,刘丰这家伙却遭遇了骨灰级战神王思政。王思政本来是去虎牢关接应高仲密的,所以没赶上邙山之战。但邙山战败,洛阳东边的虎牢关也没法接收了。所以,宇文泰命令他赶紧去守恒农,即今天的河南灵宝县东北故函谷关城。这地方是东魏入关的必经之路。

王思政拿什么守?当然是拿兵啊。关键是西魏已经把兵都给打没了。六万人或战死或被俘,关键是损失了四百名督将。这时候就是给你兵,你都不知道交给谁指挥。但王思政有办法,他就没指望用兵守城。

政入城,令开门解衣而卧,慰勉将士,示不足畏。

骨灰级战神摆出了一座空城。而刘丰会是啥反应?刘丰早就听说过王思政的威名:在玉璧之战中能把高欢打得无可奈何。所以,刘丰知道自己跟王思政就不是一个级别的。看恒农城门洞开、王思政解衣而卧,刘丰带着几千骑兵立即逃跑。这就是空城计,只有这种骨灰级的玩家才敢这么玩。

邙山之战,东魏全是各种令人窒息的骚操作,而西魏全是令人窒息的神操作。但东魏的骚操作还没完。因为还有三个人必须得说:

第一个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高慎高仲密,这家伙跑得当真神速,一口气跑到了关中,受封为侍中、司徒,后来还当上了太尉。结果还算不错,但媳妇却丢了。

第二个就是高仲密的媳妇、奇女子李昌仪。这家伙没跑掉,被抓了俘虏。当然,有一个人一直在等着她这个娇艳欲滴的俘虏。

第三个就是高家逆子高澄,他早就安排人去抓李昌仪了,密书给镇抚冀州的高隆之"宜悉收(高仲密)其家属",实际上就是要抓李昌仪。

但,高仲密就是被你们给逼反的啊,而且高仲密的哥哥高敖曹死于国事,为高欢是流过血的。于是,高隆之便请示高欢,"乃启丞相欢而罢之"。意思是:这事就算了,不能抄高仲密的家,否则高欢就太不是人了。

但正值青春年少的高澄哪肯罢休,不抄家可以,但我抄他一房媳妇总可以吧?

神武以其家勋,启慎一房配没而已。仲密妻逆口行中,文襄盛服见之,乃从焉。

"启慎一房配没",而这一房自然是李昌仪了,高澄盛服见之,而李昌仪这个奇女子也必须从之了。

东魏和西魏因为一桩调戏妇女的案件,打了一场国战。结果:双方死了十几万人,雄主高欢死里逃生了两次,雄主宇文泰死里逃生一次,而西魏还差点儿国灭。

但最终到底是为了啥?完全可以说是为了高澄能多一房媳妇,胜利者属于高澄。

而李昌仪呢?这个奇女子,后来又在北齐搞了一场政变,断送了老高家改良基因的机会。东魏以及后来的北齐一直出奇葩皇帝,好不容易要出一个明君了,结果却被李昌仪给搞没了。所以,千万不能得罪女人!

由网友 历史吐槽机 提供的答案:

话说1950年6月25日,啃苞米棒子的金将军实在不堪忍受喝咖啡的李博士羞辱,愤然起兵南下,誓要将李博士爆菊一万遍啊一万遍。李博士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于6月27日悍然离开首都汉城,顺利转进釜山,话说这哥们是不是师从某位姓常的运输队长?

转进釜山的李博士尤不解心头之恨,下令把通往汉城市区的汉江大桥炸毁,怎么也得让金将军晚进入汉城4个小时以上,否则一干将领全部军法从事!陆军本部工兵总监崔昌植上校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方了,但为了保住小命,他还是组织人手在27日当天15:30开始安装炸药。

到了夜间23:00左右,共计1600多公斤TNT炸药全部安装完毕,就等着引爆了。然而崔昌植上校总觉的似乎有点地方不对,28日凌晨1:45分陆军参谋长蔡秉德少将下令起爆,2:30分这个命令传达的基层工兵,引线全部被点燃,15分钟后大桥倒塌。

看着桥上被崩上天的人崔昌植上校终于想起了到底哪不对,他喵的无论陆军总部还是总统府官员都没通知老百姓要炸桥的事儿,起爆的时候足足有4000名平民在桥上呢,全都坐土飞机上天了,当场就死了800多人,现场简直惨不忍睹。

更他喵缺德的是不仅没有告诉老百姓,为了不让抵抗部队崩溃,他们连军队也没通知。陆军主力第二、第三、第五、第七师和首都师全给扔在桥北,把退路给绝了,这还打个毛线?我们在前线拼命,你们跑了还不算,跑完还想让我们去死?去他大爷的李博士吧!不打了!投降!

5个小时的时间,李博士的军队就从9万8变成了2万3,金将军倒是乐的够呛,这些投降的兵大部分是以前跟日本鬼子混的,军事训练严格,在东南亚也久经沙场,一腔怒火之下战斗力比他自己带的兵都猛。

说李博士酷似常队长真不是没依据,当年常队长长沙烈火焚城,烧光了鬼子才赶到。这次李博士汉江断桥,第二天中午人家金将军才到汉江边上,如果丫晚炸几小时不止老百姓能全部过桥,陆军那5个主力师起码能撤回来3个......

这次炸桥事件对当时韩国军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之后李博士再没法用招募的方式发展军队,只能继续学习常队长四处拉壮丁,部队素质一落千丈,成了整场战争中的笑柄。这套操作的窒息程度起码五颗星,要不是美爹救命,估计当年李博士的骨头就被碾成渣子了。

由网友 岁月静好一世晴天 提供的答案:

又断粮了!1951年,即便西藏阿里已经和平解放,但驻军面对的最大困难依旧是断粮,尤其大雪封山运输中断,断粮断炊几成常态。阿里骑兵支队到达普兰县时,已经断粮几天,只得靠杀战马度日。藏族小战士贡保不忍心对无言的战友下手,竟挺身而出做出一件当年轰动大西北的事情,救下全军性命。

要说贡保也是个命硬的孩子,他出生于青海湟源藏区,因家境贫寒,10岁就被阿妈带着离开家。只不过当时陪他们一起出走的不是贡保的父亲,而是一位陌生的康巴男人。

一路上风餐露宿,携带的炒青稞、糌粑、风干肉都已吃完,就连用来驮东西的马都被饿死。康巴男人不让吃马肉,因为那是藏族人的规矩,一行三人只得靠挖野菜充饥。

他们好不容易翻过唐古拉雪山口,终于看到野花盛开的广阔草原,还有几顶帐篷立在那里。贡保满心欢喜地给阿妈采来鲜花,可阿妈却用贡保与帐篷里的人交换了一小袋青稞,转身就与康巴男人扬长而去。

贡保在后面拼命追赶阿妈,可脚都磨得鲜血直流也没追上,也只得认命留下来。贡保每天帮帐篷的主人挤奶、杀羊,日子过得忙碌而清苦。

有一天,贡保奉命去找丢失的羊羔,可他却越走越远,跟着几个朝圣的人来到拉萨。贡保在拉萨八廓街奇迹般遇到阿妈,可阿妈却冷漠地递给贡保一块糌粑,告诉他哪里好就去哪儿。

12岁的贡保进哲蚌寺当了小喇嘛,却依旧吃不饱、穿不暖。贡保逃出去被捉回来,又被大喇嘛和家丁毒打一顿,然后被扔进枯井中。幸得一个小喇嘛相救,贡保才得以连夜逃出拉萨。

贡保历尽艰辛逃回故乡湟源,可阿爸对他也是冷冷的。无处可去的贡保只得再次上路,懵懵懂懂到了兰州,又恰好被部队收留,自此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1950年,云南、贵州顺利解放,进军西藏已迫在眉睫。中央决定先从新疆军区抽调部分精干力量,组成先遣队先行进藏,一来摸清当地情况,二来联络当地藏民做好宣传,为后期和平解放西藏奠定基础。

贡保当时已经随部队南下入川,因其懂藏族,遂被一纸调令调回新疆军区,成为先遣队中一员。1950年8月1日,136名先遣队员在连长李狄三带领下正式出发。

先遣队此行目标就是跨越昆仑山,进入阿里地区,为后续大部队顺利进藏创造条件。高原行军有两大难关,一是高海拔缺氧带来的高原反应,二是交通不便带来的后勤保障问题。

先遣队员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入藏,而且他们要走的路多是人迹罕至的天路,其艰险不言而喻。所以他们只能带着对未来不可预知的疑惑,以及必胜的决心上路。

位于新、藏边界的昆仑山平均海拔5500~6000米之间,号称万祖之山。昆仑山生存环境恶劣,不仅苦寒缺氧,甚至有些地方还时有山洪倾泻而下,而且有的地方狭窄得仅能容一人一马通过。

战士们知道昆仑山地形险恶,所以即便被山石划破大腿,也不敢稍作停留,任由鲜血染红棉裤。谁料当他们进入昆仑山腹地时,面临的环境则更为恶劣。

随着昆仑山海拔不断上升,空气越发稀薄,战士与马匹因呼吸困难,体能消耗过大,导致身体疲惫不堪。而此刻的气温却陡降至零下40℃,则更加剧了战士们的高原反应。

许多战士皮肤青紫,脑袋胀痛,还有人因突发雪盲症,以致眼睛肿胀流泪不止。连长李狄三见此情景,也只得靠励志言语不断给战士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坚持再坚持。

先遣队员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互相扶持。贡保在队中年龄最小,遂得到最多照顾,在行军途中也算没受太多罪。

15天的艰难跋涉,先遣队终于进入藏北阿里地区。可是当地藏民看到先遣队员手中的枪,非常害怕,竟然扔下羊群撒腿就跑。

先遣队此行任务就是了解当地民情做好宣传,于是李狄三赶紧放下手中枪,命令战士们将跑散的羊群重新聚拢,并手捧哈达向藏民释放善意。

在远处观望的藏民,看到先遣队没有伤害他们的意思,才放下戒心回来与先遣队沟通交流。当藏民们通过翻译得知,新中国已经成立,先遣队是为解放穷人而来,不禁欢呼雀跃,并带着先遣队四处联络藏民,以便宣传新中国更多的政策。

然后这一切,当然不是当地反动头人所乐见的场景。于是反动头人勒令藏民不得与先遣队接触,不得给先遣队带路,甚至还禁止藏民卖东西给先遣队。

同时反动头人又借与先遣队谈判之际,提出让先遣队退出藏北等蛮横无理的要求。李狄三作为先遣队代表,对此予以坚决驳斥,并与当地政府成功签订了"五项协议"。

很快就到了十月份大雪封山的季节,先遣队接到新指示,原地开展宣传工作,以待来年开春大部队的到来。

当时西藏高原没有公路可供运输使用,新疆和田地区为让先遣队能吃上粮食,不惜征用数以万计的牦牛与驴马,可这些用来运输的牦牛,大半都倒在半路的冰达坂。

即便和田地区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可到了大雪封山时节,因供给线中断,再也无法将物资运进阿里。由于国家号召解放军进藏不能吃地方的,所以李狄三只能号召战士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没有柴火,战士们就组成砍柴小分队,到戈壁荒滩寻找一种带刺的扎麻植物。没有粮食,战士们就组成打猎小分队,在高原无人区靠打野驴、野牛度日。没有地方住,战士们就在冻土层挖地掘穴,硬生生挖出41间地窝子居住。

先遣队竭尽全力储备越冬物资,可随之而来的考验却是致命的。许多战士因在缺氧环境下干重体力活,而患上死亡率极高的高原肺水肿。

人类如果患上这种病,不仅腿部慢慢肿胀,甚至有时身体意外划个小口子就开始流黄水。许多战士为此牺牲,就连李狄三也未能幸免于难。只不过李狄三怕影响士气,一直隐瞒病情,直到腿已肿得不成样子,黄水已浸透腿上绑带,才不得不卧床休养。

短短不到8个月时间,先遣队就因断粮、断盐等恶劣的生活条件,加剧高原反应,以致半数战士牺牲。先遣队最先倒下的蒙古族战士巴利祥子,那可是与藏民比武连续拉断两张硬弓的勇士,可其却因体力不支倒在了雪山之上。

据说巴利祥子临终前,不顾大腿肿胀,还在为连队上山打猎。其实不仅仅是巴利祥子,还有那些接二连三倒下的战士们,其悲壮倒地的模样同样使人泪目。王震得知情况后,急得直拍桌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粮食送到阿里。"

为此西藏与新疆军地双方,不惜耗费元气,也争取尽快做好先遣队的物资保障供应。

1951年5月,大部队终于抵达先遣队在阿里的驻地。可是李狄三已到弥留之际,当其听到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已顺利签署的消息时,不禁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踏实地闭上眼睛休息了。

阿里全境解放后,先遣队大部分战士都离开这里,但贡保却自愿留了下来,因为老连长长眠在这里,所以他要留在老连长身边,继续坚守解放军的承担的责任。

谁料高原地区冬季漫长,部队后勤运输保障依旧是个大问题。阿里骑兵支队为此频频告急,支队长安德明无奈下达杀马令。已经成长为支队骨干的贡保,难以接受眼前的惨况,再加上藏族不食马肉的规矩,只能带着战友跑到水磨坊,将石磨与房梁上落得粉尘与面粉,偷偷地舔了一遍又一遍。

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3名战士陆续因长期饥饿,以致身体机能下降,最终牺牲了。支队长安德明实在没辙了,可也不能眼看着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只得让贡保做翻译,一起到普兰宗本(类似于县长)家中谈判,欲以市场价10倍价格,收购青稞,用以缓解部队缺粮危机。

普兰宗本在解放前,借统治势力欺压底层藏民,直到解放军入藏后,才开始收敛气焰变得老实起来,但其内心仍有抵触情绪,就想看解放军阿里骑兵支队的笑话。

于是普兰宗本对解放军借粮一事百般搪塞,并略带嘲讽口吻揶揄道:"我们不卖给你们粮食,也是执行国家政策,不能让你们犯错误,你们既然手中有银元,那就煮银元吃好了。"

明摆着普兰宗本受反动头人蛊惑,虽然表面上不阻止解放军在当地开展工作,但暗地里就是存心使绊子不配合。

安德明为严守部队纪律,只能带着贡保一次次登门拜访普兰宗本,希望宗本能帮助解放军解决缺粮危机。但他们一次次抱着希望而来,却一次次带着失望而归。

贡保饿得头晕眼花,眼见部队处境艰难,真的无法理解,宗本为何如此为难一心为藏民的解放军。当年先遣队的遭遇历历在目,那些牺牲战友们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贡保自知如果再不解决粮食问题,将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遂其再也不愿忍受宗本的捉弄。

于是贡保在第十二次无功而返后,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当天晚上,贡保想起普兰宗本的丑恶嘴脸,越想越气不打一处来,竟脱下军装换上藏袍,然后揣起一把手枪就走出部队大门。

贡保临走前,偷偷叮嘱一位藏族战友说:"如果明天我还没回来,你就告诉支队长到普兰宗本家,为我收尸,但你不能提前打小报告,否则我会将你和宗本一块毙掉。"

贡保自幼在底层长大,经历过贫穷带来的苦楚,明白解放军是真心为百姓做主,于是就想让已被反动头人洗脑的宗本清醒一下。

贡保很清楚自己的行为,严重违反解放军的纪律,但其不愿眼睁睁看着骑兵支队,再步先遣队的后尘,白白牺牲那么多战友。所以贡保已经做好接受惩罚脱下军装的准备,只要能救战友的命,无论他得到什么惩罚都值得。

贡保趁着夜色来到宗本家门前。当时宗本家的大门还紧紧关闭着,贡保也有些累,遂倚着大门就打起瞌睡。等天色大亮,宗本家的仆人开门时,正半睡半醒的贡保一个趔趄顺势倒进门里。仆人认出贡保,可还等喊出声,就被贡保用枪管顶住脑袋。

就这样贡保顺利地跑进宗本的卧室。当时宗本正坐在桌前悠闲地喝茶,看到贡保冲进来,还未反应过来,就被贡保用枪顶着后心押了出来。

贡保要求宗本马上答应卖粮食,不然明年今日就是宗本的忌日。当贡保押着宗本快走到山下部队驻地时,迎面正碰上出来寻找他的支队长。

安德明一看眼前情景,脑袋嗡的一下就懵了,心中暗叫一声:"贡保啊贡保,你这可闯下大祸了!"

安德明连气带急,上去就给贡保一巴掌,大骂贡保严重违反纪律闯下大祸。贡保还没反应,宗本先迷糊了,遂问贡保:"你帮助解放军买粮食,他们为什么还要打你呢?"

安德明焦急地让贡保马上放人,但贡保却借连长与宗本互相听不懂对方说什么,气定神闲地对宗本说:"我们连长说你不配合,怪我咋没一枪毙了你,还回来这么晚。"

宗本一听不禁吓得浑身颤抖。安德明请宗本坐下来,然后好好给他解释解放军的纪律,以及解放军目前遇到的实际难题,并让贡保给宗本道歉。

可贡保却拿定他们谁也听不懂谁说什么,开始胡乱翻译,反正翻译给宗本的话只有一个意思"你不卖粮,连长还要杀你。"

宗本看着一直用凶狠眼神盯着他的贡保,心里真的有点儿慌神,当场表示签字卖粮。也只有这一句话,贡保如实翻译给安德明。

随后在另一位藏族战士的帮助下,安德明才终于知道贡保从中做的手脚,顿时心中五味杂陈,既感动于贡保的举动,但又为贡保担心,毕竟贡保不能这么做,而应该用实际行动让藏族同胞感受他们的真心。

于是安德明又给宗本耐心解释解放军的政策,诚挚地表示如果宗本能提供粮食,解放军会以他最满意的价格购买粮食。

直到此刻,宗本才搞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贡保自作主张,在心下释然之余,对贡保甘愿舍弃自己的大义之举,也暗暗生出一丝敬意。与此同时,宗本眼见解放军光明磊落说明一切原委,并严格执行他们的政策,也瞬间明白那些藏民为什么更早接纳解放军的善意,并坚定支持解放军。

贡保鲁莽的"冲动",以及安德明耐心细致的解释,终于打破宗本心中抵触解放军的坚冰。于是宗本主动表示将青稞与豌豆,都以原价卖给解放军。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由衷地露出久违的笑容。

贡保因此事成为大西北家喻户晓的名人。可部队有明确纪律,贡保之举虽未酿成大祸,反而彻底扭转局面,但其确实违反纪律就要进行处理,所以贡保受到处分,被关了好几天禁闭。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新疆、西藏情况特殊,都是部队先行动,后勤保障随后再运输,正好反了过来。阿里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是高海拔苦寒区域,当初刚解放时,当地牧民很少有人种粮食,也只有上层地主家中有粮食,而且大多都是从印度商人手中购买的。

解放军种出青稞那都是后话,当年唯一的后勤保障线,就是从新疆的皮山越过桑株达阪,再到阿里日土的驼线,每逢开山期就用3000峰骆驼,耗时两个月运一回粮。那时驻扎阿里的戍边官兵最大的期盼,就是能通过望远镜看到从班公湖边走来的长长驼队。

由此可知贡保的行为虽有些莽撞,但其中也透着些许无奈。后来,又有人翻出贡保的这笔老账,想给贡保一个处分。气得贡保大骂这些人吃饱了没良心,反正他做事问心无愧。于是领导把贡保调到一个偏远,无人认识他的连队,处分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后来贡保又先后参加了西藏平叛、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及战后的边防建设工作。据说贡保在西藏平叛期间被叛匪高额悬赏,曾几次遭遇暗杀幸得大难不死。

再后来组织上有意让贡保到地方当县长,可贡保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军队。后来贡保继续在阿里军分区工作,最终官至军分区副司令员,被人誉为"喇嘛司令"。

直到1996年贡保才从阿里军分区离休,整整戍边47年,这也算创下了高原军龄的最高记录。贡保退休后,组织上本想安排贡保到成都定居养老,可他执意不肯离开西藏,最后折中到拉萨定居,才离开阿里。

纵观贡保的一生,也许从他第一次踏上西藏土地时,命运就已注定他与这里连在一起。也许别人看待贡保挟持宗本之事,既为他解了燃眉之急而感动,又因担心他闯下大祸而纠结窒息。

可贡保心中却无任何杂念,只抱着不成功便成仁,为了战友,哪怕受处分也豁出去的信念。也许这就是"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最真实的体现吧!贡保去世后,遵照遗嘱和死去的战友一起埋在狮泉河烈士陵园。

由网友 七追风 提供的答案:

二战日本,绑在树上的狙击手。

二战时期,关于狙击手的故事比比皆是,尤其是苏德战场,双方的狙击手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战绩。

但是,我们为什么很少听到日本狙击手呢?

因为日本狙击手的操作,已经超出了大家对狙击作战的理解范围。太平洋战场和缅甸战场上的日军狙击手,进行了自杀式的操作:爬树。

正常来说,狙击手的价值相对要高很多,他们需要尽量避免自身暴露,狙杀敌人后要转移位置。在树上的话,可以获得良好的视野,但是机动性几乎为零,一旦被发现,只能等死。

不过日军对狙击手的性命,毫不关心。他们做好伪装,爬上高高的树冠之后,就把自己牢牢地绑在了树上。而且,是在换班的时候,由上一个狙击手帮忙绑结实了,很难弄开。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首先肯定是预防不小心掉下来。其次,狙击手就算被发现,被击中受伤,也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可以继续射击,直至死亡。

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深受其害,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用机枪扫射一切可能隐藏狙击手的树冠。更狠的就是直接用37mm口径反坦克炮发射葡萄弹,直接把面前的树冠炸个精光……绑在树上的狙击手,根本不可能活着回去。


除了狙击手之外,日军还有著名的神风特攻队,开着飞机撞军舰,以小博大。这个太有名了,就不详细说了,咱们说说不太有名的"回天鱼雷"吧。

回天鱼雷是一种由人手直接操控的鱼雷,属于水下的自杀式进攻。其实早在日本之前,意大利、英国、德国,都研究这种人手控制的鱼雷。不过,他们的做法并没有这么极端,负责操作的士兵把鱼雷运到目标舰艇后,固定位置,然后就可以撤离战场,以定时器引爆鱼雷。

到了日本这里,性质就变了。

1943年,日本从意大利获得了这项技术,开始研究自己的回天鱼雷。日本军方为了节省燃料,增加装药量,直接让回天鱼雷变成了"微型自杀潜艇"。鱼雷内只有一名成员,装载的炸药量是一般鱼雷的3倍,没有返航设备。操作者一旦进入狭小的鱼雷驾驶室,只有死路一条。

开发研究这种回天鱼雷的黑木博司大尉,刚研究成功,自己试驾进行训练的时候,就发生意外死亡了……

回天鱼雷的命中率自然非常高了,但是具体的战果,有很多种说法,整体来说,因为生产量不大,并没有对战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说回天鱼雷还有一定的技术性,那"伏龙"特攻队,就是纯粹脑洞大开的产物了。

二战后期,日军面临本土作战的威胁,不得已开始一系列"以小博大"的尝试。伏龙特攻队,是另一种水下进攻力量。

具体来说,就是一名潜水员,身穿简易潜水服,手持一根长竹竿,竹竿顶端帮着一个触发式水雷。在得知对方舰艇的大概位置之后,潜水员被送入海中,寻找到敌军舰艇,然后拿竹竿从下面"捅"它。结果,水雷爆炸,舰艇沉没,潜水员也当场身亡……

虽然看起来一个人换一艘军舰,很划算的买卖。但是,具体操作可就没这么简单了。潜水员在水下的速度极慢,就算发现了对方舰艇,想追上也非常困难。而且,水底的能见度差,水流复杂,成功率极低极低……

伏龙特攻队的具体战例极少,估计实际操作之后,日军也发现这样太不靠谱了。

从狙击手到潜水员,日军这种疯狂的脑回路,也是让其他国家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由网友 勤劳的军建 提供的答案: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某连在进攻越军一个无名高地受阻时,这时出现了一位班长,通过他的神操作,避免了连队大量的伤亡,并且胜利占领越军的无名高地。

当时这个无名高地上只有两个班的越军兵力,他们凭借着防御工事,对我军进攻的连队进行猛烈的射击。当我军炮火向他们轰炸时,他们就钻进山洞……。

等炮一停,他们又迅速各就各位,由于是山高坡陡,坦克和装甲车又派不上用场。我军某连接受这项攻坚任务后,组织进攻了几次,都因敌人火力太猛,把进攻的部队压了下来,为此还牺牲了不少战士。

这时连队的五班长他主动请缨,要求只身前去拔掉这个钉子。他让全连从正面详攻从而造成还在进攻他们,这位五班长带上十来枚手榴弹和一支冲锋枪,冲锋枪装上枪刺。就这样他只身绕过敌人正面,从敌人背后那座陡峭的山坡摸了上去。

当他爬上山头,这时就可以居高临下的往敌人工事里扔手榴弹。在他掩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把十来枚手榴弹统统扔进敌人的三个工事里。顿时就把敌人工事里的敌人炸成了肉泥。

这时又从山洞里出来五个敌人,他们又迅速进入射击位置。五班长又用冲锋枪打个几个点射,就干掉了三名越军,这时敌人发现了他的身处位置,还剩下两名越军对他拼命还击,他边打边换地方,一不小心脚蹬空而滑,掉到敌人的工事里,面对两名敌人他这是左右开弓,扎死一名越军后,又用枪托反攻了对他进攻的另一名越军,这名越军顿时抱住他的腰不放,他急中生智,拽下枪刺扎向越军的肚子,只听越军惨叫一声,就松开了他……。

在他的神操作下,敌人两个班的兵力全部被消灭,使全连官兵无不为之惊讶的感到窒息,纷纷夸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战斗英雄!战斗结束后上级给这位五班长荣记了一等功,一年后部队保送他上了军校。

由网友 萨沙 提供的答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历史上有很多残暴的人,手段非常夸张。大家听说过把人或者剖腹挖心,还把人皮做了马鞍吗?

这还是发生在现代的事情。

陕西有个大胖子军阀,叫做井岳秀。井岳秀是陕北的土皇帝,盘踞一方长达20年之久。

他有个亲弟弟,叫做井勿幕,兄弟两人一起打江山,关系非常好

在1918年12月23日,井勿幕被陕西军阀陈树藩派李栋材暗杀。

李栋材是靖国军郭坚部的营长,多次执行过暗杀任务,能力很强。

杀死井勿幕后,陈树藩给了他2万银元巨款,又将他隐藏在汉口租界。

井岳秀不敢报复实力强大的陈树藩,却没有放过追杀李栋材。

第二年,井岳秀用尽心思,发现李栋材躲藏在汉口。于是,井岳秀花费数万银元巨资,收买湖北督军王占元,以便在汉口实施抓捕。

王占元收到钱以后,将李栋才扣押。随后井岳秀派心腹手枪队长李福成,在汉口带走了李栋才,押解到榆林。

李栋才当场就吓尿了。他自知必死,苦苦哀求李福成给他一个痛快的,但后者冷笑不语。

1919年中秋,井岳秀将李栋才绑在弟弟灵堂前,亲手将他活着剖腹挖心,祭祀弟弟。

李栋才就这样被杀,死得很惨。

自然,杀手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钱而滥杀无辜,遭到这种报应也是活该。

更夸张的是,井岳秀还不解气,下令军营的皮匠将李栋才尸体的人皮剥下,蒙在马鞍上,当坐骑用。他又把李栋才尸体上浇上汽油,放火点了天灯,这才罢休。

人皮马鞍,就问你怕不怕?

然而井岳秀自己也没有好死,他莫名其妙死于手枪走火事故。

一说,这是李栋才死的太惨,怨灵的报复。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窒息的操作?

由网友 每日一段历史 提供的答案:

在淮海战役中,国军从蒋公到各级指挥员的谜之操作层出不穷,终于把八十万国军干净彻底地送上了绝路。

  • 丁小二失踪之谜

1948年11月11日,黄百韬第7兵团被华野包围于碾庄,蒋介石急忙命令在徐州的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向东进攻,救援黄百韬,邱李兵团的救援行动自然是失败了,在此不再细表,然而在救黄兵团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原来国军东进过程中,邱清泉兵团70军32师95团的一个连在潘塘被华野的一个营包围,通讯中断,然后国军的一个电话兵冒死把电话线接通了,于是95团主力向该连位置靠拢,华野见国军人多势众,好汉不吃眼前亏,就撤退了。

这本是一次营级的战斗,却被吹嘘为"徐东大捷",32师向邱清泉汇报的战果是"俘虏华野一个整营",邱清泉向徐州剿总上报的战果更是大吹其牛,说进攻潘塘镇的解放军被第2兵团猛烈攻击,歼灭大部,于17日向后撤退,"溃不成军"。刘峙接到电报后立刻向南京上报,并把战果又夸张了数倍。

南京方面为了振奋人心,立刻对外宣告了"潘塘镇大捷",还组织所谓的"慰劳团",由国防部新闻局局长邓文仪率领,对第2兵团官兵进行现场慰劳。

这下邱清泉可慌了,因为根本没有俘虏几个人,也没有缴获几条枪,没有什么可以供记者们拍照的东西,只好把那个电话兵拉出来,作为国军正面典型大大表彰了一番,又是什么"党国英雄",又是"国军中坚",着实折腾了一番。

同时,32师还找其他部队借了200多条枪当做缴获的战利品以供拍照,一番忙乱,事情过去了大家也把这茬给忘了。

过了几天,南京方面发布命令,决定授予那个电话兵青天白日勋章。这是国民党用于表彰军功的高级勋章,仅次于国光勋章,在青天白日勋章创立90年来,总共仅有211人获得过这一勋章,要知道即使是邱清泉本人也没有获得过青天白日勋章。

在电影《淮海战役》中,就有邱清泉向电话兵丁小二授予青天白日勋章的情节。

然后,令人窒息的剧情来了,因为那时候邱清泉部已经在陈官庄被华野包围,邱清泉为了振奋士气,决定立即举行授勋仪式,但是怎么找都找不到当初那个电话兵。

原来,那个电话兵刚进包围圈时,因为部队缺乏粮草,伙食待遇太差发了几句牢骚,被团长以"通共"的罪名给活埋了……埋了……了……

  • 二、谜一般的蒋公手令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在得到蒋公同意从徐州撤退后,杜聿明于11月30日带着三十万大军经萧县向永城夺路而逃,本来三十万人真要跑的话华野一下子是兜不住的,结果杜聿明在撤退途中,在12月3日收到了蒋公的空投手令:

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老蒋改变主意要求杜聿明转向东南去救黄维。杜聿明收到手令后犹豫了一天,在邱清泉的坚持和怂恿下遂决定向南进攻,结果被华野包围并全军覆没于陈官庄。

这操作够神的了吧?不过仔细想想,还有其他令人窒息的地方。

第一个问题,蒋公真的相信国军飞行员的投弹技能吗?一份手令真的能准确直达杜聿明吗?

当然不是,蒋公的手令不是他手写的东西,是印刷的很多份,装在红色的盒子里。不是空投一个,而是空投很多,并且规定士兵捡到一定上交,否则军法从事。

国军空投粮食都能投到解放军阵地上,这手令上交的规定也适用于国共双方……所以,既然杜主任能看到手令,粟大将也能看到手令。

所以,这就相当于告诉粟裕:你看我让杜聿明往南走了,赶快来包围他吧!

什么蒋公手令,根本不保密嘛,还不如电报呢!即使蒋公相信手令能保密,国防部的老油条们总该知道吧?所以我严重怀疑空投手令这么渣的方法是郭汝瑰怂恿老蒋干的。

有个段子,说杜聿明向老蒋告发郭汝瑰是共产党,老蒋问他你有什么证据?杜聿明说:总统,你看看他家里家徒四壁,简直跟共产党一样清廉!

这证据举得,对蒋公啪啪打脸啊……

  • 三、飞将军孙元良销声匿迹,老实人李炳仁千里单骑

杜聿明收到蒋公手令之后立即组织邱李孙等兵团司令开会,大家明知向南走是送死,但是害怕担责任,都默不作声,只有邱清泉沉醉于"徐东大捷",迷信2兵团战斗力,竭力鼓吹可以与解放军一战,最后决定向南攻击推进。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蒋公手令,老实人杜聿明黄维李弥邱清泉都是认真遵守,国军中就没有不老实的?

当然有啦,那就是人称飞将军的孙元良是也!

孙将军眉头一皱,发觉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次国军收到了手令,粟裕的华野肯定也收到了,但是不执行手令是明摆着跟蒋公,跟杜老总对着干,他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飞将军不愧是飞将军,12月5日杜聿明集团被华野包围后,12月6日孙将军掐断通信,命令第16兵团全军五万余人化整为零单独突围,他自己乘乱千里走单骑,扔下部队一个人回到南京,又得到蒋公重用,命令其重组第16兵团。

后来,第16兵团又在四川被解放军歼灭,孙将军再次走为上策,飞到台湾弃武从商,一样混得风生水起,直到2007年以103岁高龄善终,那是后话。

孙兵团单独突围被歼灭后,包围圈中的杜聿明集团形势顿然恶化。得知孙部突围失败的蒋公又在6日晚19时20分下达手令,要求杜聿明集团不得突围:

我军既被匪包围,不宜急求突围南下。如不先彻底击灭匪之主力,则我军虽向南挺进,行动仍不能自由。故此时应觅匪主力所在方向先行决战,必须消灭匪之主力,乃可解决一切问题,南下自不成问题矣……

收到蒋公手令之后的杜聿明一干人等都崩溃了,眼下军心士气已经低落到谷底,能够固守就已经不错了,还说什么和解放军决战,这不是痴人说梦嘛!

只有一个人没崩溃,那就是老实人李弥。这哥们一看大势已去,不甘心给国军陪葬,早就想好了脱身之法。1949年1月6日解放军总攻陈官庄开始后,李将军立即命令第三师师长周藩向华野接洽投降,自己趁着夜色金蝉脱壳,打扮成小兵先跑回徐州,再跑到青岛,最后成功转进南京,堪称黄埔学生的优秀代表。

淮海战役,国民党127名将级以上军官都被解放军俘虏了,只有李弥等少数人脱逃,你不得不说,李将军在逃跑这一行上是有天赋的。

由网友 曼走庄园 提供的答案:

1985年5月15日中午12点10分,家住香港葵涌石籬邨一座526室的22岁女子罗某像往常一样下班后便返回住所准备吃个午饭,谁知当她沿着楼梯上至六楼(香港没有1楼,所以这里的六楼就是指她们住的526那层)拐角处时猛然发现一个高30厘米的红色椭圆形塑料脸盆突兀地摆放在地板上,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一位身穿蓝色T恤、灰色短裤的光脚女孩正双膝跪地、身体前倾地俯趴在脸盆中,而盆里还装有近三分之一的积水。

该不会是小女孩看了什么"修仙小说"在练"闭气神功"吧?可为什么要在这里玩呢?罗某好奇地走过去问了声,然而小女孩似乎并没有听到她的呼唤,依然自顾自地在脸盆里玩得"不亦乐乎"…眼看对方不搭理自己,罗某只能悻悻地走回了自家单元…

吃过午饭已是12点40分,由于下午还要上班,罗某简单洗漱了一下后就又提着包包匆匆出了门,可行至六楼转角处时她惊讶地发现之前那位小女孩仍旧一动不动地趴在脸盆上,这就让罗某感到很是诡异了,都过去半个小时了,小姑娘怎么还在这里"练闭气"?甚至姿势一点都没有变?该不会是…她忐忑地走到小女孩跟前俯下身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胳膊,顿时一股凉意从指间传来,瞬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罗某逃命似得扭头跑回了自己屋内,随后哆嗦着将情况告诉了父亲,而在听完女儿的讲述罗父便跟着她再次来到六楼的拐角处,确认情况后他交代女儿守在原地千万不要破坏现场也不要让任何人靠近,说完迅速地返回屋内拨打了葵涌警署的报警电话。

中午一点,就近巡逻的PTU率先赶到了案发现场,由于小女孩尸体已经僵硬完全没有了生命体征,于是他们联系了殡仪馆将尸体送往验尸房等候法医勘验,同时对石籬邨一座展开了仔细的调查。

如此诡异的姿势死亡,消息一经曝光立即在当地引发了轰动,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也刊出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报道此事,而经过石籬邨居民的辨认很快小女孩的身份就得到了确认:张伟珍,12岁,就读于香港丽泽谭肇康纪念学校五年级,并且就住在案发的石籬邨一座八楼一单元!

这就令警方和香港市民感到很难理解了,毕竟十二岁读五年级的小姑娘,水深实际上仅有三吋(8cm),不可能真的是因为"电视看多了"玩水的时候意外溺毙吧?而现场又没有发现任何搏斗、反抗的迹象,小姑娘的衣服还完好无损,甚至看样子都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再说了,就算是被人杀害,凶手怎么可能会明目张胆地将尸体摆放在如此显眼的地方?不得找个地方毁尸灭迹?就是说他杀的迹象不太明显,意外的情况也不可能,那不是他杀也不是意外难道是…自杀?

根据学校同学和邻居的反映,小女孩确实学习成绩不算好甚至还经常旷课,当然也不是那种"小太妹"、"女混混",纯粹就是不爱学习吧,因此会不会真的是课业不好被父母责备、压力太大所以选择了自杀呢?但问题是这自杀方式,真的能成功?

就在所有人都对小女孩的死因议论纷纷之时法医的尸检结果终于出来了,而这些结果的出炉却让人感到更加困惑了:

  • 死者死亡时间在5月15日上午10点~11点之间,肺部没有积水,可以排除溺毙的情况;
  • 死者双手有捆绑痕迹同时颈部有指痕,法医认为机械性窒息(扼颈)的可能性最高,也就是说这绝非意外也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 小女孩死亡时还有遗尿的情况,这也是被扼颈死亡的常见生理现象,但内裤和外裤的尿渍位置却和死者的排尿位置有偏差,这说明死者在遗尿的时候(被杀之前)下身是没有穿裤子的;
  • 另外死者胸部也有五个明显的指痕残留,而根据尸斑情况判断案发的第一现场并不在六楼拐角处而是死后半小时被人移尸至此,不过法医认为第一现场距发现尸体的地点并不远。

扼颈他杀、胸部有指痕、死亡时未穿裤子,正常情况下凶手的杀人动机你应该能猜到个大概了吧?就是想要侵犯小女孩呗?然而尸检结果却显示她并未遭到性侵

尸体被移动过、六楼拐角处并非第一现场,这说明凶手应该具备作案的环境不存在被路人撞见而突然放弃的情况;受害人有被脱去衣裤、胸部也留有指痕,这说明凶手一定是想要性侵小女孩。动机、条件都有为什么最后又放弃了呢?难道说凶手有什么生理缺陷吗?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杀人后要把尸体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甚至为什么要摆出一副如此诡异的姿势?如果是为了制造意外身亡的假象,就问正常人淹死在脸盆里你相信吗?而且水深不到8厘米?这叫制造假象?这叫"暴露智商"好吗…

不过警方也没有心思去揣摩凶手的思维,当得出他杀的结果后葵涌警方立即将案件转交给了新界重案组,很快大批探员和PTU便赶赴石籬邨一座展开仔细的搜查,而他们的重点搜查范围就是案发的六楼到九楼,因为现场的那个红色塑料脸盆上沾有三合土,探员们认为它曾被用来搅拌过水泥,巧的是石籬邨一座9楼刚好就有一户单元在装修,所以他们推测这个脸盆应该就是从9楼装修房中拿下来的。

根据负责该单元房装修工作的工头证实脸盆的确就是他们的,但案发时间段几人并不在这座楼装修,所以并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拿走的,这几名装修工自然也和此案没有任何关系…更遗憾的是就在工人指认原先放置脸盆的位置警方发现了一串波鞋鞋印,但由于现场十分凌乱,这些脚印无法完整套取…

虽然确定了脸盆就是9楼装修房的,可这个线索并不能为破案带来太多的帮助,因为石籬邨人员进出情况非常复杂,许多小混混也经常在附近游荡、调戏女学生,那个时候又没有摄像头、鞋印还无法提取,鬼知道到底是谁拿走的脸盆?何况如果真是这些小混混作案恐怕也不会再回石籬邨了吧?可就在探员们一筹莫展之际又有探员发现了新的线索:在六楼至七楼的楼梯扶手处发现一张染血的纱布,带回警局化验后证实该血迹并非死者所有,而警方推测这块纱布很有可能就是凶手不慎遗留的!

原来在9楼搜查装修房时有细心的探员发现某处三合土上沾有几滴不太明显的红色痕迹,看着很像是人类的血液,只不过在施工现场有人不小心刮伤、割伤并不奇怪,再说也无法提取化验,因此当时警队并没有太在意。但刚好这些"疑似血迹"就在原来放置那个红色脸盆的旁边,现在楼梯间又发现了带血的纱布,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为了尽快还小女孩一个公道,新界重案组连夜召开了研讨会,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一致认定两处血迹应该都是凶手不慎留下的,很有可能是在取脸盆时不小心被干涸的水泥块割伤,而要是这个推论成立,那么有一个问题也可以确定了,即凶手不是外人而是一座的某位住户!因为不可能有人会随身携带纱布,凶手一定是被割伤后就近返回自家屋内包扎完才弃尸的,如果是外人所为、离自己家太远恐怕也不需要包扎了吧?

秉着这一思路,重案组决定对一座的住户进行"扫楼",当然,由于无法在证据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入户搜查,所以他们只能以打探线索为由进屋"了解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上百位PTU便集结石籬邨一座挨家挨户敲门"拜访",没想到这一查下来他们果然有了发现:在7楼某单元19岁住户赵守礼住所探员们先是发现半枚三合土鞋印,这和9楼装修房发现的鞋印极其相似;随后几人又假借口渴想要进屋喝口水为由发现卧室门口放着一双波鞋,尺寸与9楼鞋印大小一致;最重要的是在客厅的工具箱里,他们还发现了一卷4cm宽的纱布,这和六楼楼梯间发现的那块染血纱布尺寸完全一致!

"5月15号那天上午你在干嘛?"探员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兴奋之情,像是例行公事般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那天我…我正好不上班,在…在家休息,在听音乐,也没有听到外面任何动静,你…你们…"赵守礼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行,没事,想起什么可疑人员或者可疑情况的话立即向我们汇报。"探员打断了赵守礼的回答转身就往屋外走去。

其实经验丰富的探员们此时心中早已有了底,只是不想打草惊蛇这才匆匆告辞,而前脚刚离开赵家他们便立即向大楼的其他住户打探起赵守礼的底细来,这一问还真是收获颇丰,因为几人又迅速发现了一个破绽。原来赵守礼是个非常不自觉的年轻人,他确实很爱听音乐,但每次在家听音乐的时候都会把声音开到最大,邻居们不胜其烦数次向物业投诉都无果,甚至他还变本加厉了起来,不仅仅是听音乐时将声音开到最大,看电视也是如此…而案发当天上午有好几位邻居都在家里,可所有人都表示根本就没有听到赵家传出任何音乐、电视声,然而他自己却说案发时在家里听音乐,那他为什么要撒谎呢?

发现这一可疑人员后探员们立即返回重案组汇报情况,结合这些线索,警方立即将赵守礼列为头号嫌疑人并对他展开了周密的调查。

时年19岁的赵守礼小小年纪便辍学在一家印刷厂做起了印刷工,虽然在街坊眼中他性格内向甚至有点木讷,哪怕邻里上门"声讨"、"谩骂"也从不和人争吵只是用"实际行动"给予"有声反击",但据同事的反映他私底下是给非常猥琐之人,因为相貌并不出众、家庭背景不好外加天生口吃,从小到大他都没有结交过女朋友,可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对异性的渴望是他压抑不了的天性,所以时不时就会在僻静处"调戏"未成年小女孩甚至在拥挤的公共场合吃身旁的陌生女性"豆腐",更经常将自己"珍藏"的"有色光碟"拿到印刷厂去"分享",哪怕同事间不少是有夫之妇他也毫不避讳…

最重要的在于或许是不好意思对邻居女儿"下手"吧,总之在张伟珍面前他还是非常克制的,再加之俩人都喜欢音乐,所以尽管略显怪癖的赵守礼在石籬邨没有什么朋友却和12岁的邻家小妹妹很是熟络,张伟珍自然也对这个大哥哥没有任何戒心,一有空就往赵守礼住所跑。

所以有没有可能是小姑娘去赵守礼家玩时他突然"精虫上脑"干了禽兽不如的勾当?又因为遭到反抗恼羞成怒而杀人灭口呢?根据以上种种线索来分析似乎确实有这个可能,当然,仅有猜测是无法将其定罪的,哪怕验明纱布上的血迹就是赵守礼所有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因此警方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甚至令媒体散布消息称嫌疑人为9楼的建筑工以便让他放松警惕,可另一头他们却24小时派人盯梢赵守礼并决定动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将他绳之以法!

原来1985年香港警方引进了最先进的红外线扫描器,利用这套仪器可以套取出残留在肌肉组织上的残缺指纹、掌纹,哪怕赵守礼因为某种原因并未性侵张伟珍,但他至少猥亵、接触过小女孩吧?这一定会留下指纹或者掌纹,因此重案组立即请来专家对小女孩的尸体进行扫描,果然就在她的胸口套取出一枚完整的右手掌掌纹,根据比对,这枚掌纹和赵守礼右手掌纹完全一致;与此同时另一组鉴证科人员还在张伟珍的衣服以及皮肤纹理处提取到油墨残留,而这些油墨残留也与赵守礼所在的印刷厂所使用油墨成分相似!

1985年6月19日,新界重案组警员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之后于石籬邨一座7楼赵守礼住所将其逮捕归案。

谁知面对铁证如山赵守礼却始终不愿认罪,甚至到最后还狡辩称自己确实不是真凶但也确实知道杀害张伟珍的凶手是谁,之所以她的胸口会有自己的掌纹是因为得知小女孩遇害后想要亲自确认对方是否真的已经停止了心跳,于是便伸手摸了一下其胸口,可自己也不想背上"不仁不义"、"出卖朋友"的罪名因此不便提供真凶的身份,希望警方能够体谅一下…

……

这就真把我给逗笑了…他究竟是没读书呢还是没读书呢?一个花季少女无辜惨死你给我说不便透露体谅一下?探员们当然不想和他继续啰嗦下去,既然你不到黄河心不死,那我就剪你的指甲去化验…你不是说只摸了一下胸口吗?皮肤上如果有你指甲上的油墨残留你总不能又说还捏了一下吧?谁知化验结果都还没出来呢,赵守礼的心理防线就被突破了,他哭着供诉出了案发的全部经过:

由于自己是印刷厂的夜班工人,因此5月15日那天早上下班后便早早地返回住所休息,可不知怎么地回去后始终没有睡意,于是便躲在房间里独自欣赏起"有色录像带"来,正巧此时张伟珍下楼找他玩(张伟珍上的是下午班,上午没课),欲火焚身的赵守礼二话不说便开门将其迎进屋并反锁了房门,随即便扑上前去强行非礼张伟珍,哪知小姑娘是宁死不从,挣脱着想要逃离,可已经失去了理智的赵守礼怎么愿意就此放过她?于是一把捂住张伟珍的嘴巴再次将她拖回了房间,同时还从床下摸出一根绳索将其双手反绑并抛到了床上,之后便不顾一切地脱去小姑娘的衣服上下其手…

可就在这个时候好不容易闪出了一个空隙的张伟珍竟鼓足力气狠狠地朝着赵守礼踹了一脚,更要命的是这一脚不偏不倚就踢在赵守礼下体,顿时他疼得在地上不停打滚,张伟珍也趁机想要开门逃命。连一个12岁的小姑娘都不愿意接近自己,甚至还想让自己"绝后"?恼羞成怒的赵守礼强忍着剧痛从地上爬了起来并伸出双手死死掐住小女孩的脖子,直到她不再动弹…

杀完人后终于冷静下来的赵守礼发现自己闯祸了,可他也不想去自首,毕竟这种事实在太丢人,于是想起9楼正在装修,便决定设计一出意外溺死的假象以迷惑警方(没错,你没看错,这确实是他设计的所谓"迷魂记"…我特别好奇这智商是怎么活到19岁的)…当然原计划他是想将尸体拖到9楼的,可后来发现要抬着尸体上两层楼途中容易被人发现,于是又临时改变主意将"溺毙地点"选在了6楼楼梯间,因为7楼就是自家住所而他觉得这样一来案发后警方就只会将重点放在6楼绝不会查到7楼…

怎料就在9楼挑选脸盆的时候不小心被干涸的水泥块(片)割伤了手指,于是他又返回屋内包扎伤口,之后才将小女孩尸体拖到楼梯间并往脸盆中注水。甚至为了让自己"天衣无缝"的计划显得更加"完美"一些,赵守礼还学着电影中的情节把脸盆上的指纹给擦了一遍…而做完这一切,手上的伤口已经不流血了,于是他扯下纱布随手丢在了楼梯扶手处,放心地返回屋内倒头就睡

搞笑的是庭审前的最后一次笔录时他还懊恼地追问道:"你们是怎么怀疑到我身上的?"

……

就这智商要是在内地犯案,别说2022年了,就是1985年能让他蹦跶一个月?

由网友 萌小萌情感坊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故事,叫做盆水杀人。一个看门的老头,用一盆水,一夜之间sha死了一个大将军上上下下几百口人。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莫要随便忽视或者轻视一个普通人,也许就是这个普通人,能够改变你一生的命运。

在春秋战国年代,齐国有一个人和齐王是好朋友,他俩经常一起看星星,看月亮,花前月下探讨人生,从晚上一直到白天。

齐王认为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伯牙,而自己就是子期。这个人叫做夷射,他位居中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的干部。

这一天,齐王再次召见夷射,陪自己痛快畅饮,两个人在大殿里你来我往,喝得不亦乐乎。一直从傍晚喝到大半夜。旁边的侍卫都撑不住了,他俩依然精神烁烁。

齐王喝的高兴,就让侍卫把自己手下孝敬自己的酒给拿了出来,送给夷射。这个酒用玉葫芦盛放。这个玉葫芦,通体翠绿,还散发着莹莹的光芒。

更别提里面的美酒,打开葫芦一闻,此酒香醇如幽兰,且余韵悠长,就算是琼浆玉液也不过如此。夷射欣喜地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的身上,表示自己一定会细细品尝。

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他们酒足饭饱了,齐王就邀请夷射在府中住下,夷射不愿意,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住着别扭,也没家里自在,就告别齐王要回自己家去了。

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看门的老头睡得正酣,夷射喝了很多酒,肚子胀得厉害,特别想赶紧找个地方放放水,于是不耐烦的叫老头:"喂,老头,赶紧给本官开门!快点!"

门卫老头被夷射吵醒,也不生气。赶紧跑过去给夷射开门,在开门的时候经过夷射的身边,闻到了美酒的味道,再定眼一看,夷射身上的那个葫芦绝不是凡品。既然如此,这个葫芦里的酒一定是好酒了,老头舔了舔嘴唇,他也是好酒之人,实在忍不住肚子里的馋虫,就向夷射讨点酒尝尝。

老头说:"大人,您常年和齐王喝酒,一定喝过不少的美酒,吃过不少的佳肴。但是老头子我,大半截身体已经埋到黄土里去了,现在连一口稍好的酒都没喝过,大人您行行好,能不能给老头子我喝一口。"

本来门卫讨要酒喝是时常有的事,那些当官的高兴了就赏赐一些,不高兴就不给也没什么。但是此时夷射完全是尿急状态,烦躁得不行,他踹了老头一脚喊道:"别废话!赶紧给我开门,老子的酒你也配喝?"

老头被踢倒在地,吓得赶紧起身给夷射开门,一边开门一边求饶:"小的错了,小的不配,大人见谅。"

夷射看都没看门卫一眼,就赶紧出门口找个地方解决了。而门卫则在这一瞬间对夷射起了报复的心理:"你不是看不起我们这下等人吗?你不是说我不配喝美酒吗?那我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于是,他偷偷地到厨房端了一盆水,慢慢的把水浇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本是寒冷的冬天,地下的雪被下人打扫干净了,所以,地下偶尔还有点冰,老头把水浇在地下,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圆形冰块。

到第二天,很多来齐王府里拜访的人都摔倒了,个个都瘸着腿向齐王觐见。齐王询问是怎么回事,才知道自己门前有一大块结冰的地方。

这是不祥之兆啊!齐王吓得让下人赶紧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那个门卫的老头不慌不忙地走到齐王面前,痛哭流涕地说:"齐王啊,门口那一滩水结成的冰不是别的,是中大夫夷射昨日忍不住......"

齐王听了,气得手发抖。这还得了,居然仗着是我朋友,在我府上撒尿,还是撒在诅咒人不详的地方,其心可诛!齐王一声令下,让自己手下的大军跑到夷射的府中,拎起还在睡梦中的夷射,咔嚓一刀,魂归西天。

就连夷射府上的老婆孩子,仆人都没放过。

可怜的夷射,在睡梦中,就被灭了门。

这也是《左传》中,关于盆水杀人的一个故事。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你身边的任何人。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