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_富士康移出中国

由网友 刘家子弟2018 提供的答案:

富士康(Foxconn)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制造企业之一,为数百万员工提供就业机会。如果富士康真的决定关闭或撤离中国,对员工和整个社会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企业和员工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1. 就业转移:政府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促进员工在其他行业或公司就业。这可能需要提供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员工获得适应新岗位的技能。

2. 创业支持:政府可以提供创业支持,鼓励受影响的员工自主创业并开展自己的业务。这包括提供贷款、税收减免、培训和咨询等方面的支持。

3. 发展新兴产业: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其他企业来填补富士康可能留下的空缺。这将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4. 教育培训:政府可以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这可以让员工更容易适应变化,并在其他行业中找到就业机会。

5. 提供社会保障:政府可以加大对失业员工的社会保障力度,包括失业救济、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等方面的支持,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这些措施虽然可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可以为受影响的员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就业转移和经济重新调整。同时,政府、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也至关重要,以便共同应对这一挑战并寻找长期解决方案。

由网友 六哥小迷弟 提供的答案:

实话实说,富士康一走,估计中国很多地方马上就会进入贫困地区,我这样说你还别不信。

最近看到网络上郭台铭说,大陆不敢让富士康走,这句话我认为不是吹牛的话,人家狠狠的抓住中国高层的心理。

富士康要是走了,立马会有100多万员工失业,但是这只是直接受到影响的员工,间接受影响的员工至少500万以上。

富士康现在在中国大陆有22个生产基地,其中员工最多的,是郑州富士康大概有25万人。

富士康从1988年开始投资中国大陆建厂,第一批员工大部分成为了元老,公司分房子,分股票,可以说他们的确是发财。

可现在在富士康上班的这120万人,其中有一部分大概工作了10-20年时间,这些人现在属于底层领导岗位的多。

年龄在40岁左右,他们工资大概在1-2万之间多,上有老下有小,一旦没有了工作,基本上失业后很难找到工作。

我同学从20岁进深圳龙华富士康上班,从普通员工一步步成长到师6资位,他有一次和我说,压力太大,每天都没有什么时间,有的时候睡觉都会惊醒过来。

可不敢辞职,一旦辞职可能就是从此失业,就算能找到工作,也是更加辛苦,工资也更低的工作。

只能在富士康里面继续熬,如果能熬到退休是最好,如果能熬到裁员也不错,起码能得到一笔补偿金。

20年的工作时长,补偿金也能支撑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

更多的是底层流水线工人,这些人在富士康拿着5000多块的辛苦钱,他们大多数是20岁到30岁之间的普通员工。

这些人虽然说工资不高,但是起码稳定,可能对于深圳这些地方来说,富士康一旦搬走,几十万员工失业还能利用自身来消化掉。

但是对于像郑州这种二线城市来说,富士康一旦搬走,失业的率能高的吓死人,而且郑州很可能会进入贫困地区行列。

大家都以为富士康也就120万员工,中国这么多公司,怎么可能容不下这么点人?

的确是可以容的下,对于深圳可以,对于郑州呢?

郑州差不多7成的GDP是由富士康以及那些配套产业支撑着,虽然富士康本部只有25万人,可能背后还有至少250万人靠富士康生活。

富士康离开中国短期对中国部分地区的经济会有冲击,尤其是失业率会攀升,长期来看问题不大。

毕竟一个企业的离开,肯定会有别的企业来代替。

只是那些已经被富士康绑定的地方,那真的从此沉沦,很难有翻身之日。

难怪有人说,富士康在有的地区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企业,甚至成为了一个影响力的巨无霸。

有些地方该醒醒了!

由网友 手机用户乌龙 提供的答案:

说二句,中国有句俗语叫死了王二,不能连毛吃猪。意思是王二不杀猪,大家就耍带着毛吃肉了。还有俗话称,东方不亮西方亮。富士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大陆的劳动力,可称物美价廉。得利最高的应该是一一富士康了。按当时的说法,富士康与百万员工应该是互惠互利,不存在依靠谁的问题。没有百万员工,就没有中国的富士康。

即使富士康走了,百万员工没有活干,也是一时的。他可注入其他企业,让其他企业更有活力。中国仍然会发展。这就是人生生活中的规律和社会发展格式。试看富士康之前迁移的工场。在美国不行,在印度不行,在越南也有不足。实际上富士康在大陆,在中国是发展最好的。郭台铭,应该感谢大陆员工,应该是富士康回报员的时候了。这就是富士康最好的出路。

由网友 海星职场 提供的答案:

富士康在大陆发展了30多年,曾经一批批劳务加入这头制造业巨头,经过这30多年的制造业红利期,使得富士康一路高歌,世界500强排名23位,市值万亿级。

当然这些元老跟着公司的发展,小有成就,分房分股票,几乎都已安家,只要不瞎折腾,任凭手上的资产产生的利息也够生活,这是一批幸运的员工。

再来说说另一批员工,工作了10到20年,这批大部分中专毕业,属于基层管理,熬过了青春,却没享受到公司红利,分房没名额,股票也无份,拿着底薪和加班费,年底拿着微薄的奖金,自然无法安家,大部分还是飘着,年龄30,40岁了,没有晋升的空间, 家庭老人和孩子的教育都没照顾到,最后的结局是返乡,所以这批员工耗着的希望就是裁员,得到一笔补偿金。

其他就是普工了,这个人数占大头,却也是工资最低的一类,年工作时长3个月,其他就是流动工作,对于这类员工本人来说影响不是太多。

综上所述,其实富士康搬迁国外,有人欢喜有人忧,短期内可能出现失业率增加的现象,但终究会有其他公司来代替,工作岗位一样不会减少。

由网友 诺哥哥和晏小妮子 提供的答案:

这几年网上到处都在传,关于富士康要从中国大陆撤离。要准备把工厂,搬迁到越南。

很多人就很担忧,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可是有百万员工。如果突然撤走了,那岂不是要有至少百万人失业?

这对中国社会经济,岂不是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真的是多虑了。

富士康哪天真的撤离大陆,可能短时间里确实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庞大的经济体系,稍微一调节,就能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而且,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说,富士康的撤离,未必就是坏事。

富士康是代加工企业,如果它撤走了,竞争对手估计睡觉都能笑醒

富士康工厂并不是啥高科技产业,干的不是高大上的事情。说的直白点,它就是一个代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种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而且也不需要啥工业基础。

它撤离中国大陆,对我们的唯一影响,就是会有大批的工人失业。

但是,富士康在大陆,不是垄断模式。代工厂企业,不只是它一家。只不过因为它的工资高一点,或者是管理模式先进一点,才比较有竞争力。

如果它撤离大陆,估计其它的代工厂企业,做梦都能笑醒。

千方百计都竞争不过富士康,现在居然自己撤离走了。那其它的企业工厂,会迅速的出手,抢占原本富士康的份额。

扩大生产线,增加上下游产业链商家。原本失业的工人,会迅速的被其它厂家吸收。因此,真正失业的工人,可能就没有多少。

另外,富士康也不可能突然之间就撤走,国家政府肯定有应付的预案。任何企业,在国家机构面前,都是蝼蚁。

另外,富士康如今在中国大陆可是赚的盆满钵满,它也没有要撤离的理由。

很多人会说,越南的劳动力更加便宜。富士康为了节约成本,有很大概率搬迁到越南。

这个想法很片面。

如果你真的去越南了解一下,会发现越南的劳动力并没有比中国便宜多少。而且越南的劳动力素质,远远比不上中国。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的工人数,效率差别也很大。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富士康目前基本上不会搬迁中国的。

另外,大家要知道一个事情:任何企业工厂,不管它多么的牛叉,在国家机构面前都是蝼蚁。

如果富士康将来因为某种原因,想要搬迁离开中国大陆。那国家政府,早就会发现这个苗头。

在富士康还没有行动前,政府早就做好了各种预案措施。不会让一个企业,来威胁到国家社会的稳定。

别说富士康有百万员工。就是有千万员工,国家想拿捏它,就跟摁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现在是我们国家强大了,是别的企业求着在我们做生意

改革开放的时期,因为我们国家一穷二白,所以要到处求人。给国外企业种种好处,让它们把工厂开到国内。

那时候是因为我们真的穷,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国家早就强大了。任何企业工厂,也不可能凌驾于国家政府之上。

不管是富士康,还是苹果公司。你想要在我们这里赚钱,那就要必须听从我们的政策安排。

想要撤离?

可以,先把赔偿谈好。等政府把失业员工安排好了,你再走。

由网友 光芒万丈34957 提供的答案:

过去,个人是很反感中国有钱人去国外定居,可当个人看到了"太子奶"企业老板的案情后,个人开始理解一些中国有钱人为什么要出国定居,开始理解他们的处境,不骂他们了。

现在,当个人看到富士康要走,中国网民的态度后,个人开始理解富士康要走的心态,如果富士康再不走,就会被人逼着走,还要被踩上一脚,安上一个黑心资本家的帽子。

至于中国上百万员工的去留,根本没有人会去关心,顶多请几个专家写几篇恶心富士康的文章,然后得出结论,就是富士康走了,对中国企业发展有好处,能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

富士康如果真走了,所有台资代工企业也会走,地方政府想留都留不住,还会带走所有需要台资代工企业代工的品牌一起走,会对中国的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影响,没人敢再来中国投资建厂,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将不保。

个人是从事外贸行业的,太知道投资环境对外商的影响,太知道客户不来中国订货,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的改革开放,离不开外资台资港资的投资,当初为了引进外资台资港资来中国投资,中国是花了很大力气的,才有中国今天的世界工厂地位,如果外资台资港资都撤离中国,去东南亚投资,中国的制造业将退步十年到二十年,中国外汇储备将减少一半以上,中国将进口不到中国所必需的物资技术机床能源粮食,到时候,中国的物价将飞涨,失业率将飞涨,很多人将还不起房贷车贷消费贷。

由网友 战略思考V 提供的答案:

关于富士康去留问题我专门问过北京一位主管部门的朋友。

他是这样回答的:

一、富士康今后只有二个出路,第一个出路就是最终必然离开中国大陆。其原因就是国内同产业的企业,崛起的越来越多,加上政府加大扶植国内高科技产业政策为今后主导性策略,富士康与内陆同行同质化竞争中再也没有过去的优势可言。

还有就是很多内地企业都会将富士康认同属于美国企业,一旦与它过于紧密相连,容易遭遇被美国反制裁的危险。

另外国内同样产品质量性能也非常稳定和优秀,使用保险度极高。再加上国内相关部门与企业开始注重原材料的库存加工与控制。这些都是最后导致富士康被迫放弃中国大陆市场,最后离开中国大陆,去需要它的国外地方。

朋友指出:今后作为国际型大企业,这也非常正常,哪里对它有利益获得极高的利润,它就会搬迁流动到哪里,这就是没有必要一看某某外资企业离开中国就以为中国完蛋了。没有必要将企业的这种"搬迁流动性"行为非要强加政治化!悲观化!

例如:中国很多外贸或外贸加工企业,已经接近上万,目前与美国生意不好做,也主动搬迁流动去全球分布式落地国外,有的甚至也在美欧注册,难道也被骂成卖国贼吗?所以今后要对外资或中国台资企业进进出出常态化的心理,用不着大惊小怪。

富士康第二条出路也就是郭台铭先生自己想通,如果在同质化竞争中逐渐走向衰败,可以和中国大陆同产业集团合资,形成更大的中国产业集团模式发展!

这就是郭台铭先生是否决心放弃还是不啥的中国大陆市场。

朋友指出:富士康集团规模很大,它的确养活中国大陆大约500万员工,但是它有今天的壮大出名,也是靠中国大陆市场将其抬出名和养活壮大了它!

中国的确由过去的全球代工厂,走到今日的全球加工厂,但是这次美国的经济制裁,贸易制裁给中国上了一场头脑清醒的大课!

中国必须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领域,才能拥有今后的所有工农业产业高科技话语权和技术控制主导权!

而今加快以国家高科技为主导产业发展,拉动今后经济模式,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全面铺开。

所以,富士康区区500万员工,包括它留下的产业基地,实际富士康是自己割啥不得,如果它真的搬迁它国,富士康放弃这么多年培育的完整500万熟练技能员工和管理人才,富士康今后必然走向彻底的衰退!事实很多离开中国的外资企业,目前我们调查苦不堪言!一旦中国高科技企业崛起,今后它们的产品中国市场还需要吗?

而那时的中国:原材料,高科技技术开发,产品生产,销售都是一条龙配套。

实际上我国内大批的同产业企业,都想瓜分抢夺富士康熟练技能员工去他们企业就职,按今后的国内高科技产业势头发展,这500万技能管理人才员工,根本就不够满足分配。

同样也会瓜分富士康留下的产业基地!

企业就是这样,得成熟生产与管理型员工者的企业得天下!

过去中国开放搞活时期,国外企业进驻中国大陆,都暗自惊喜!因为没有想到国内工人除了低廉的劳动力与低工资收入,但是工人生产熟练技能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管理人才也是一流的。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国家必须自己富强,那也就需要以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今后主题支撑!

由网友 轻瞄但写 提供的答案:

目前来说,富士康的工价还是可以的,临时工至少有20多元一个小时,有返岗奖励,正式工有五险一金,休假制度完善,相比国内许多中小型厂的待遇人性化得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国土虽广,但实际能耕作的土地只有一半,所以,偌大的一个人口大国,人民主要的收入还是以工业制造打工为主。

普遍来说,我国的大多数工厂,工资还是很低的,一些4线,5线城市的工资是3千多一个月,至于商场,超市,工资还是2千一个月。

别看这么少的工资,但是排队等工作的人员多的是,一些物流园的临时工,十几元一小时,还得先报名早排队等,遇到寒暑假时,学生们进城打假期工,中介甚至把每小时工价压到10元,8元一小时。还有很多农村青年接受不了这待遇,返乡创业务农摆摊的!

富士康如果撤离,虽然不至于让大家饿着没法生存,但对我打工者来说,少了一份就业机会,给了其他中小型工厂其他用人单位增加了招工的容易,可能会把工资降低下来!同时也给摆地摊,种田的人们也增加了一分竞争,变得更内卷!

富士康在我国直接提供了百万人员的就业岗位,间接提供了生产链上诸多供应商厂家的业务订单,还辐射带动到房产,物流餐饮服务装等等行业将近千万人的工作!

影响还是很大的,至少对于学历不高,没什么技能的普通打工者来说,富士康存在的价值应该值得肯定!

由网友 中年老刘聊财经 提供的答案:

最近几年,关于富士康将要全面撤出大陆、撤到越南的消息就没消停过,由此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国内近百万员工"饭碗"的担忧。百万员工后面不止百万个家庭,他们何去何从?

提到富士康,大家一定会把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联系在一起,没错,背靠苹果这一大客户,靠代加工,成立48年的台资企业富士康赚的盆满钵满。

富士康首次和大陆联系在一起还要追溯到1988年,当时富士康在广东深圳投资建立了第一家工厂。历经30多年,如今工厂遍地,比如郑州、武汉、佛山、烟台、太原、中山等30余城市都有富士康工业园。

在这30年里,富士康和当地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富士康享尽了初期劳动力廉价的红利,大赚特赚;而地方上,大量劳动力被安置在富士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且增加了当地的税收收入。

最鼎盛时期,富士康在大陆的员工数量有150万之多,随着这两年订单数量有所下降,再加上富士康本身也有转产越南、东南亚等地区的动作,员工数量有所减少;但保守估计,在大陆依然有80余万员工。

前面说到,富士康的一大客户是苹果公司,富士康可以看做是苹果公司的"代工厂",而正是因为如此,富士康也随着苹果公司的转产而转产。

近两年,苹果公司在谋求将部分生产线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转移,比如此前已经将8个在华加工厂转到了印度;此外,苹果对东南亚市场也极为重视,其中越南就是建厂的主要目的地。

为了其他因素不谈,为了不失去苹果公司这一"大腿",富士康也随着苹果生产线的转移而转移,比如早前曾在印度设厂,不过还是因为订单骤降而不得不关闭了在印工厂,1700余员工面临失业。

近两年,富士康又把目光锁定在了越南,除了"跟着苹果走"这一因素之外,富士康看中的是越南的廉价劳动力,毕竟越南劳动者平均月薪甚至不及我们有些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

富士康在越南建厂是动了真格,先是在越南投资15亿美元建厂,招揽员工5万人,后又在2021年上半年追加了一笔2.7亿美元投资,据说2021年全年在越南的投资达到了7亿美元之多。

如此算下来,富士康在越南的总投资已经超过了100亿人民币,虽然5万越南员工数量与我们80万的数量还有着不小差距,但无可否认的是,富士康确实迈出了搬出中国、迁往越南的第一步,不得不让人担心未来会全面撤出大陆的可能性。

其实不仅是苹果、富士康等公司将生产线部分转到了越南,三星、耐克、阿迪等也相继选择在越南设厂,就连我国的小米、立讯精密、歌尔等中资电子集团也有在越南设厂的打算。

别的企业咱不说,单说富士康,前期借助大陆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税收优惠等各种优势,一步一步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为全球500强企业,可谓吃尽了红利。可以这么说,倘若不是在大陆设厂,恐怕没有富士康的今天。

而如今,富士康正把生产线一步一步地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80余万员工怎么办?

首先,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讲,肯定不希望富士康转移生产线,由此引发的后果是裁员、降薪,甚至是失业,恶果是不言而喻的。

但其实,"百万员工失业"的说法不过是大家凭空想象、一厢情愿罢了,事实上即便富士康在越南建厂投产了,也不会放弃深耕30余年的大陆。说得更直白一些,富士康是万万不可能与中国市场完全"割席"的。

前面说到,苹果公司将原本设在中国的8条生产线转移到了印度,由此就得出苹果将放弃中国工厂的结论是曲解。对于苹果来说,很明白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对他意味着什么。之所以转移生产线,一是目前我国市场随着不断壮大而逐渐趋于饱和了,二是为了降低整个产业链的风险,不可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此外还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的考量。

具体到富士康,也是一样的道理,越南等地劳动力成本更低,转一部分生产线过去是正常操作,但只要苹果等主要上游客户在华还有业务、有市场,富士康就万万不可能全面撤出中国市场,况且在大陆已经深耕了30多年,郭台铭是深知这块土壤之肥沃的,不可能自断财路。

再者,从国家的角度来讲,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倡导"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产品升级",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排除或者升级一些低端产业是符合以上政策要求的,不是说"是钱就能赚",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大要求下,我们要有"断腕"的勇气,争取在高科行业有一席之地,逐渐淘汰那些靠人力赚外汇的低端产能、夕阳产业。

综上,不要一看到富士康在越南投资了100多亿、在越南建了几个工厂就"如临大敌",就误以为富士康会全面撤出在华业务,实际上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毕竟代加工也有"段位",越南的产业基础是很低端,基本处在代加工的最末端,而我们尚处在中上游,一旦离开了我们,越南的代加工就像是浮萍一样,找不到"根"。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由网友 底层百姓说事 提供的答案:

你放心,天塌不下来,人不会饿死!

如果一个富土康走了,有14亿中国人的大国就不知怎么办,那么,我们早就饿死了。

富士康真的离开中国,我们就会出现百万下岗失业工人,所以题主心中感到心慌,这是没经过风雨的一种表现,这是享福惯了怕遇挫折的表现。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起,曾有七次下岗潮,每一次我们都挺过来了,是经得起风吹和雨打的。

从改革开放的第一下出现下岗潮,是1998年至2000年。

这两年间,全国下岗职工2137万人,大多是从国有企业改制下岗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年初下岗人数691.8万人,这一年新增562.2万人;1999年,上年结转610万人,当年新增618.6万人;2000年,上年结转652万人,当年新增444.6万人。

到2001年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7.3万人,当年新增234.3万人,减少376.2万人。2001年年底,全国实有下岗职工515.4万人。

这是中国第一次下岗潮,其间,又出现过多次大大小小的下岗潮。

其中,2008年受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一共有4500多家企业倒闭关门,下岗工人何止百万。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相关统计,中国历年累计的下岗职工约3000万。

而今年上半年,国家公布失业人口700多万。

我举的这些例子,没别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我们承受得起各种风浪的打击。

回过头来,富士康的员工结构多为两种形式,一是90后和00后,二为年龄大的农民工。

这两种人员下岗,抗压力强。年轻一代年富力强,又有文化,好再就业。而年龄大的这一层,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可回乡创业,进行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中去,他们能吃苦,工地上去干,做保安保洁,不图创业,衣食无忧是能做到的。

说直白一点,勤劳苦干的中国人,不会被饿死的!

从这此情况综合,我认为,一个富士康离开中国,对我们造不成影响,更造不成威胁。相反,每一次的阵痛后,都有新的生命诞生。能经得起各种风雨打冲冼打击,我们才能应对得了世界形形色色的变迁!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013.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12.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