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笑傲江湖》中要花那么多的篇幅去写林平之,金庸到底想表达什么?

由网友 moonah 提供的答案:

十之八九和《倚天屠龙记》一样,最开始想以张三丰为主角,写不下去了换张翠山,再换张无忌,毕竟是报纸上连载的,没有预先规划好,边写边规划就这样了:开始想以林平之为主角写一部《基督山伯爵》型的复仇类武侠小说,中途改想法了,不然林平之的情节不会写这么详细。

由网友 骄贤 提供的答案:

可能按照金庸先生一开始的规划,林平之是主角来的,因为你看林平之一开始的遭遇,基本上是主角才有的待遇。

没错,我说的就是悲惨的身世:"死全家"。

你看金庸小说里的主角。基本都是这样的,郭靖、杨过、张无忌等等,都是从悲惨身世开始的。

由网友 望文生益 提供的答案:

说实话,林平之这个引子太长了。但金庸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我是反复看过很多遍《笑傲江湖》的,《笑傲江湖》的第一部又反复看了很多次,觉得特别好。第一部大高手都没出场,武功最高者不过是岳不群,但情节曲折却格外吸引人。

好在哪里?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在令狐冲千呼万唤始出来。

金庸布了一个巨大的局,让令狐冲人未至却已经夺尽声色。

林家的灭门惨案,有两条线,一个是余沧海主导,要杀人夺剑谱,一个是劳德诺和岳灵珊在旁观察。

一开始就有了高下之别,余沧海要明抢,而岳不群是伺机而动。一旦余沧海得手,岳不群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就把剑谱直接拿了,这属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因为余沧海没拿到剑谱,才引出林平之进衡阳城寻父母。然后在雨夜小酒馆听了一幕令狐冲的出场秀。

如果直接写令狐冲跟青城派结梁子、跟田伯光酒楼赌斗救依琳,说实话也不错。

但就没有雨夜听人议论的这种氛围了,而且因为是旁人转述,可以夹叙夹议,作者对人物的一些设想和深层思考也可以借第三人的口说出来。

我就非常喜欢衡阳雨夜听令狐这段,通过华山派众师兄弟的口,把令狐冲的潇洒不羁和他在华山派的位置描写的很清楚,后面五岳剑派的长辈们听华山派众弟子和依琳讲跟令狐冲的接触,一个潇洒不羁、胆大妄为、侠义心肠、无畏生死的令狐冲形象就完美的留在了读者心里。

这种写法最重要的好处是,让读者通过林平之的视角,把一个精彩纷呈的江湖如同画卷一样,缓缓展现在读者面前。

让一个武功垫底的林平之,因为仇恨,从一个二世祖开始进入真正厮杀不休的武林。

他不断见到武林高手,犹如领着我们一级一级攀登高峰,每一层都有好风景,而到了新高度,还会有更好的风景。

这种层层递进的的形式特别好。

小酒馆的人在品评江湖,品评五岳剑派,莫大先生显露了一下行迹,更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故事由此递进,恒山派找上门要令狐冲,恒山派定闲是个大高手,结果进了刘正风府,高手一个一个的出现。

对于林平之来说,他就像钻进兔子洞的爱丽丝,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穿越到史前见到恐龙的现代人,一个庞大热闹生龙活虎的武林在他眼前展开。

这才是金庸要达到的效果。

林平之身负血海深仇,一心学武复仇,结果进了衡阳城,他看到了比余沧海高出一大截的五岳剑派,他看到了门派争斗,看到了正邪互斗,看到了正派内讧,似乎每个人都跟田伯光和令狐冲一样不把生死放在心上,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为了一个他认为对的理由挺身赴死、杀人或者被杀。

这是他作为一个大公子从来没遇到过的。

这,就是江湖。

由网友 平原杉杉 提供的答案: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名著之一,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部武侠小说,在笑傲江湖里之所以大篇幅的E区描述林平之的遭遇,是为了对君子剑岳不群以及少侠令狐冲作的扎实铺垫,没有林平之就看不到君子剑岳不群的虚伪。

作为华山派的掌门,金先生写作的笔法由小及大,先把林平之家珍藏的剑法作为引子,继而才有了林平之在华山派的遭遇,一步一步逐渐把岳不群的这个所谓的名门正派人物带入了深渊,同时也把令狐大侠慢慢的奉献给读者。

从人物形象来说,不管是林平之还是岳不群,看后都让人记忆犹新欲罢不能,尤其是后来令狐冲的一飞冲天,当然情感上的纠纷,也是金先生善于拿捏的地方,对于人性的揭露非常具有现实版的意义,即使今天也能让人明白江湖人的险恶和侠义之风。

要说金先生想要通过此书表达什么,我个人认为倒是有点主人公的影子在里面,尤其是师兄弟之间的情感纠纷,这个和民国时期学徒的情景很像,师兄弟之间的反目成仇,还有对小师妹岳灵珊的念念不忘,都有点金先生年轻时期当学徒的影子在里面。

由网友 十方奇谈 提供的答案:

因为林平之就是原版主角(虽然这是我猜的)

《笑傲江湖》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本身就是连载类的小说,根据金庸的写作习惯,可能根本就没有大纲(参照《天龙八部》时期让倪匡代笔,结果把阿朱写死了,如果有大纲,倪匡肯定不可能把阿朱写死了)。

你看林平之的前中后期的经历,和金庸前期作品的男主角是不是极度相似:

前期出场富有正义感,全家被杀,获血海深仇

中期巧获神功(捡到辟邪剑谱)

后期大仇得报(青城派)

这些都是男主角标配

我估计金庸在写完开头后,就觉得这种大家一开始就能猜到的剧情,对观众缺乏吸引力,对他自己也缺乏挑战性,所以就又把主角换成了令狐冲了,换了另一个角度来描绘与解读他心中的江湖

换一个角度,如果辟邪剑谱不用自宫,林平之没有后期的心理扭曲,杀了余昌海之后没有眼瞎,最后再宰了岳不群,就他的经历,你想说不是男主角都不行啊

由网友 白水的成长记录仪 提供的答案:

林平之,某种程度上是令狐冲的镜像。

林平之,刚出场的时候是一个少年英雄,长相倜傥,家世优秀,还有一颗行侠仗义的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然后一夜之间,惨遭灭门之祸,自己流落江湖备受欺凌。经历种种之后,终于拜师拜到了华山派门下,与岳灵珊相知相爱。

按照这种预设,基本上就是主角待遇,少年的成长就是一个英雄之旅的过程。但是很可惜,这位英雄折翼了,最终走完英雄之旅的是他的对照组大师兄令狐冲。

两个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林平之是后期父母双亡,令狐冲早年就是个孤儿,他们有个共同的师傅岳不群,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一直在忌惮自己优秀的徒弟;他们也都曾众叛亲离,被熟悉的人背叛、围殴过。前期林平之惨一点,后期令狐冲更惨一点,他跟岳不群、华山派的感情要更深,心仪的小师妹走了,身体是各种能量乱斗,夹在正道和魔教中间。

只不过最终两个人的选择不同,林平之有无法放下的执念,最开始是为家族复仇,然后见识到江湖险恶之后,他想要变得强大,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付出代价之后,他又心怀不满,把这种怨毒反射给身边所有的人。无论岳不群是个怎样的人,至少岳灵珊对他是一片赤诚的,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他着想。

相比林平之,令狐冲就豁达多了,想不开就不想了,拉着朋友们喝喝酒聊聊天,学学音乐,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他也经常文青式的感慨,忧伤的小情绪往外蹦。但第一,他不怪罪别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结果,林平之则是都是别人坑了自己。第二,他不改初心,该救的人还是要救,该扛的事情还是要扛,不管正邪,不论结果,只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林平之不同,后期的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可见,阳光少年被黑暗侵袭是做主角的前提,但是你在黑暗中如何选择,是你能不能成为主角的关键因素。

由网友 善者天佑勇者无敌 提供的答案:

这个从他的名字就看得出来!林平之!有一句话说木秀于林,就是比较出众的意思!但他却是林平之,也就是说,虽然他有有一定的功夫,但却是平平无奇的!但金庸老先生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面去塑造一个林平之呢!这就是为了写出辟邪剑谱的大杀器了!要学此功,必先自宫!

自宫大家都应该理解!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一样!你要想成为大武术家!叱咤风云的武林高手!必须要有取舍!不能让便宜,就都让某一个人占了!作为一个男的!成功了!最大的喜好是什么?权利女人!这是现在店铺不破的社会真理治理名言!

金庸老先生他也知道,他对此事业深恶痛疾!可他却无能为力!所以就在他的小说里塑造出这样的人物!不能让好处都让他们占了!

要想成为武功大咖,站在权力的巅峰!那对不起!另一个最大的爱好,他就会给你剥夺了!当你不是男人了!要那么多金钱和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金庸先生想象社会表达的观点!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

由网友 手机用户诗意栖居 提供的答案:

只能说金庸深谙古代说部文法,即楔子法以引出下文主体故事,仿佛《水浒》书头王进引出史进鲁达林冲后来之一百单八位好汉,又恰似巜儒林外史》前面加一王冕来做儒林清流榜样,令来日众多读书人自愧弗如。

这林平之与《天龙八部》中游坦之齐名,一平一坦看似家传优渥一生平坦,却不期突遭横祸令余生艰苦奇崛,如是未能正审来路而误入歧途,执着一域而人毁命亡实乃悲哉!坦之终为单相思痴缠不懂放下遂入魔道令佛爷束手无计;林平之一心报父母大仇,好似令日张扣扣挺身犯法而不惜自身,倒成了各方政治角力的牺牲品,可叹!

金庸做武侠到后来巜天龙》《笑傲》已到自觉有为之境,平坦二公自不是贸然然写来,都是为书中故事架梁添柱,说其为主角预选就太失偏颇了,与书主旨去远令读者诸君索味甚矣!

由网友 膺天命 提供的答案:

就是要告诉我们"风雨之后"有的不一定是"阳光""彩虹",也有可能是"滑坡""山洪"!

好喝的鸡汤千千万,出谋划策的神仙万万千,真正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的破釜沉舟,胜天半子只能是奢望,游戏规则已经决定了家道中落的少公子难以重塑辉煌!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