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中有哪些人物原型?_《林海雪原》主要人物介绍

由网友 陶短房 提供的答案:

曲波在写《林海雪原》时主要利用了自己在解放军田松支队的战斗素材来创作,其中主角少剑波按照他本人的说法并没有原型,而是集合多个角色创作出的典型(也因此这个角色是后来被批判最多的,因为过于"高大全"而显得形象有些苍白失真),其他人物、事迹和素材也都经过加工、剪裁和提炼,只能是都有由来,但并没有可以一一对应的原型。

小说中有些人物是有同名同姓的历史人物对应的,正面角色中有杨子荣、高波,反面角色中有座山雕、谢文东、郑三炮,但事迹则相差甚远。

真实的杨子荣是田松支队的战斗英雄,原本是伙夫出身,到东北后才发挥出侦查战斗的天才,他的确化装抓获座山雕,但过程并不那么曲折,最后是在追捕郑三炮时因手枪机油被冻住牺牲的,和小说中始终健在不同;真实的高波岁数要大一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曲波和高波是战友,但和杨子荣仅在表彰会上见过。

真实的座山雕不叫崔三而叫张乐山,且并非势力很大的土匪,没有什么威虎山而只是带着十几个人躲在窝棚里,他也不敢自称"崔旅长",自称是"张连长";真实的谢文东可了不起,九一八事变后"土龙山起义"的领袖,抗联第8军军长,后投降日本成为汉奸,抗战胜利后先通过抗联将领老关系归附我军,然后又接受KMT改编,成为其合江省保安军第二集团军中将司令(自称上将),是东北"四大旗杆"(最强大的四股土匪)第一名,后被抓捕枪毙。他是东北"中央胡子"里势力最大的一股,没有之一,而绝非小说里仰人鼻息的光杆司令;真实的郑三炮是个惯匪老炮手,定位倒是和小说里比较接近,但现实中的他比现实中的座山雕势力还要大一些。

由网友 长金老者 提供的答案:

大约三十年前我到过海林的杨子荣墓,旁边展览室里有些照片和实物。根据那里介绍,小说中杨子荣、高波都是真名真姓,实有其人,且都是革命烈士。书中其他人物比如少剑波孙达得刘勋昌等人,都能在当时剿匪小分队找到原型,但姓名上做了改变。反面人物许大马棒座山雕也都是当时的土匪头目(但不知是否真名),好象谢文东是真名。故事发生的地点应该是海林到牡丹江一带,但小说中做了模糊处理,听说现在海林弄了个威虎山做旅游景点,因为没去过,无法细讲。以上仅供参考!

由网友 爱看爱思考 提供的答案:

主要人物,如绍建波(曲波)就是203首长,座山雕,杨子荣和许大马棒都是本名出现的。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一样的文艺作品,当然了有一些艺术上的夸张。比如所谓的威虎山和威虎厅等情节。威虎山没有影视作品中表现出来那么夸张!就是东北地区常见老林子而已。而威虎厅?就是普通的马厩,东北地区叫马架子。惶惶不可终日的土匪,那里能有那么好条件。

由网友 崇尚希贤 提供的答案:

杨子荣是杨宗贵的小名,杨子荣参军时感觉小名好听就报了小名。谁知这一更改就更改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1917年,杨宗贵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宁海镇的一个小村庄里,他有五个兄弟姐妹。由于贫穷,他三岁时父母带全家闯关东。长途跋涉两个月后,全家人来到了辽宁丹东,一家人在这里艰难求生。杨宗贵长大后,到鞍山当矿工,此时东北已经沦为日本的领地,他极度厌恶横行霸道的日寇,连夜跑出矿场回到山东老家。在东北十几年的经历,使他熟悉了东北的乡土民俗与各色人等,为以后来东北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杨宗贵与村里姑娘许万亮成亲。新始不久,就参加了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了共产党。怕家人受到牵连,他没有说过自己的真名,大家只知道他叫杨子荣。因为他参军时年近30,被分配到炊事班。之后,部队从胶东开往东北建立根根地,正碰上东北匪患严重,他们又投入剿匪。

国民党盯上这两万之众的土匪,以官位利诱,鼓动土匪袭扰八路军根据地。杨子荣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深入匪巢以少胜多的战例。在继续追巢丁焕章、郑三炮匪徒中不幸牺牲,时年30岁。

杨子荣牺牲后,家人被人误认为土匪家属,受尽人们的白眼。最为遗憾的是,其妻与其毌到死也不知道杨子荣当没当土匪。由于杨子荣没有回过家,乡亲和家人多年没见过他。有个乡亲看到过杨子荣,土匪打扮,会说黑话,就说杨子荣当了土匪,很快就传开了。尽管家人一直不相信他会当土匪,但受够了歧视。村里还把写有光荣军属的牌子摘了。杨子荣的母亲宋学芝不服气,跑到县里上访,但由于国民党正在对山东反动进攻,接访者没引起重视。此后,家人经常遭到村民的风刺挖苦。

新中国成立的第三个年头,妻子许万亮终于油尽灯枯。临终时,她拉住婆婆的手,似有不甘。婆婆宋学芝说,一定给宗贵讨回公道。宋学芝不停地四处奔波,查证杨宗贵的消息,多年仍无结果。1957年元旦,由于找不到杨宗贵当土匪的证据,国家发给杨家失踪军人证书,从此杨家才摆脱了匪属的称号。1958年冬,政府又给宋学芝补发了一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纪念证",但还是没有弄清楚杨宗贵生死。直到1966年,宋学芝在遗憾中结束了一生。她临终时还说,黑匣子里经常唱杨子荣,咱家宗贵就叫子荣。大儿子杨宗福摇头说,俺弟哪有那么大的本事?老人家到死也没有盼来儿子的清白。

1969年的一个夜晚,为了招待远道而来的美国艺术团,中南海的礼堂内正在上演京剧《智取威虎山》。美国客人问周总理此剧是不是真实故事,周总理说是真人真事。美国客人提出要求,要到杨子荣家中看看,周总理立刻安排此事,次日得到的答复是只能查到杨子荣祖籍山东,其他无从查起。周总理严肃地给秘书下令,半个月内必须查清楚。于是,一起查找杨子荣家庭的活动紧急展开。由于线索太少,查找一无所获。

1973年,杨子荣生前部队和山东军区以及当地民政部队又组成了专项调查组,他们联系了《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大概认定杨子荣故乡大概在胶东。调查组来到胶东各乡走访多日,仍一无所获。直到有一天来到牟平,发现一个叫杨宗贵的情况和杨子荣相似。调查组仔细对比查看,翻阅了本地入伍军人登记表和军属抚恤登记表后,发现杨宗贵虽然和杨子荣名字不同,但其他情况相同。他们立马来到杨宗贵家乡,拿出杨子荣的照片给村里干部辨认,村干部认出了是杨宗贵,还问是不是当土匪被抓起来了。

调查组又到杨宗贵家,让杨宗福看了照片,杨宗福看过后马上失声痛哭。确认就是弟弟杨宗贵。

真相大白了,杨宗福手持弟弟的照片来到母亲和弟媳坟前,声泪俱下地说,你们看看,我弟弟宗贵不是土匪,他就是大英雄杨子荣呀!

由网友 红叶72826616 提供的答案:

小说林海雪原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侦察英雄杨子荣,他原名杨宗贵,山东人,出身贫苦,少年时曾随父闯关东,熟悉东北风俗人情,他在山东参军时已年过三十,在部队当伙夫,后随部队来东北进山剿匪,在一次剿匪战斗中,杨子荣有重大立功表现,一个人劝降四百多土匪缴械投降,部队破格认命杨子荣为侦蔡排长,后来在围剿土匪郑三炮战斗中,不幸牺牲。小说中的座山雕本名张乐山,被捕时已七十多岁了,年青时当了胡子,伪滿时也打过鬼子,日本人拿他都没办法,抗战后,民主联军进山剿匪,被杨子荣等人设计骗下山擒获,当时他手下还不到十人,后来他被关压在牡丹江监獄,病死在狱中。林海雪原小说写得很生动,但是大部分故事都是虛构的,不存在威虎山,更没有什么九群二十七地堡,

由网友 觉醒207580216 提供的答案:

作者曲波实际上就是叙述战斗经历的自己:少剑波。杨子荣也是真有其人;智取威虎山也是实事求是,杨子荣乔装土匪得到了座山雕的信任,并成功的将信息传给少剑波,使得一举消灭座山雕取得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杨子荣不幸在顽匪冷枪下壮烈牺牲。

由网友 高山人传媒 提供的答案:

高山人/2021.8.22

我既看过《林海雪原》的小说和电视剧,也看过《智取威虎山》的样板戏和电视剧,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原型多少还记得一些。不过,在我的印度中,小说中的人物原型与样板戏及电视剧中的人物原型好像不尽一致,存有部分差弃。

就正面人物而言,主要有少剑波(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分区独立二团团参谋长,代号203,为剿匪队长。他带着36人的剿匪队挺进林海雪原与"中央先遣军"展开生与死的角逐)、杨子荣(追剿队一分队长,原为牡丹江军分区独立二团三营七连侦察排排长,精通绿林规矩和土匪黑话,胆识过人,硬朗果敢,心思缜密,无所畏惧,是智取威虎山的最大功臣,后获特级侦察英雄称号)、刘勋苍(追剿队二分队长,原为步兵排长,)、孙达得(追剿队一分队队副,原为步兵排长、)、栾超家(追剿队三分队长,原为步兵排长)、董中松(追剿队三分队队副)、白茹(卫生员,外号"小白鸽",也是战地医生。她是个青春活泼、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少剑波与白茹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田副司令员(牡丹江军区副司令)、鞠梅英(鞠县长,少剑波的姐姐,也是土改工作队队长,她一脸和煦得能融化寒冰的暖心笑容,散发着智慧"圣母"般的气息。她的丈夫和孩子都被土匪所害,她也为了信念不惜牺牲自己)、李勇奇(铁路工人,后为民兵队长)、张大山(铁路工人)、姜青山(青年猎手,李勇奇表弟,电视剧中不显)等等。李三妹(李勇奇妹妹,夹皮沟妇女主任,通过白茹口叙介绍)。另外,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常猎户、常宝好像在小说中都不曾有,并且还有几人改了名,如孙达得改名为申德华,栾超家改名为罗长江,李鸿义改名为吕宏业,董中松改名为钟志诚等。

就反面人物来说,其主要有座山雕(他是威虎山匪首,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称他为"三爷")、许大马棒(奶头山匪首)、蝴蝶迷(奶头山女匪首,许大马棒的情人,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她霸气十足、飞扬跋扈,曾说过"当土匪是阔小姐开窑子,不图钱财就为痛快"的豪言)、郑三炮(奶头山副匪首)、栾平(许大马棒的联络副官)、刘维山(外号一撮毛,座山雕手下土匪)、殷八字(威虎山八大金刚之一,外号"翻垛",算命先生出身的他手里总拿着六个可以算命打卦的铜钱,专门负责推测吉凶祸福,选择时机方位,可还是没有算准座山雕的覆灭)、神河道人(国民党特务)、关毅忠(是位军事才能极高的国民党军官,为参谋长,是少剑波的劲敌。虽然身为国民党军官,但关毅忠也是一个心怀国家,有勇有谋的角色。而气度不凡的关毅忠更是让女土匪蝴蝶迷神魂颠倒)、马希山(匪首,国民党滨绥图佳第一旅旅长)、侯殿坤(国民党滨绥图佳党务专员,总匪首)、谢文东(滨绥图佳土匪总司令)、胡彪(许大马棒的联络副官,通过杨子荣口叙介绍,好像电视剧中未曾出现过),而且,电视剧中的土匪北风、匪婆槐花等似乎均为编导自己虚构人物,小说中都没有看到过。

对于这些人物的剧中具体扮演者,恕我年岁大了,只依稀记得以下几位:杨子荣为李光洁扮演;少剑波为张睿扮演;白茹为刘婧扮演;座山雕为倪大红扮演。其他的就不能一一列出相告了,谅请海涵!

由网友 千枝万叶74080886 提供的答案:

所提问题的本身有悖常理!

这句话符合常理的表述应该是,"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人物在社会现实中有哪些原型?"

或者"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人物是依据社会现实中的哪些原型虚构的?"

人所共知,小说《林海雪原》,由曲波创作。

后改编为电影、现代京剧及其同名的电视连续剧《智取威虎山》。

在小说中,只有根据现实中的人物"原型"创作出来的虚构的小说人物与故事情节,怎么会有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原型"?

小说中所出现人物的原型,只能存在于社会现实中!

而绝不可能存在于小说中?!

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最基本的事实!

罔顾最基本的事实,只能说明题主本身就搞不清楚小说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在社会现实中人物原型的关系?

才会出现这种有悖常理的提问

而Html369的编审们,不知道是如何把关的?

想来应该不会认同题主这种有悖常理的提问吧?

再看一下楼上的各位大神们,一个个高谈阔论,

难道就没有人发现此提问有悖常理吗?

但愿Html369的作者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也希望Html369的编审们切实把好关,杜绝这种有悖常理提问的出现,不断提高Html369平台的整体水平,使之越办越好。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