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乙肝治疗者,隔离碗筷但刷碗不可能彻底,家人会被传染吗?_乙肝碗筷家人要分开吗

由网友 梦游胡杨林 提供的答案:

我亲身经历,请专家回答,我娘家全家没有乙肝患者,我婆家是四个小孩先得的,我们三口检查后都没有,我俩没打乙肝疫苗,孩子出生打了,有抗体,我和老公每年体检都是阴性,后来他家乙肝病人开始增多,我和他们一起吃饭特别注意,三口保护的都挺好的,一直到2008年我婆婆瘫痪,我们三口都是健康的,他家第一例乙肝病人是九五年查出来的,坚持了13年我也扔了许多碗筷盘子,也得罪了他家人,零八年中秋节,我回家看望亲戚,婆婆在我家养着,正巧家里来俩大三阳看望她,老公知道我忌讳,他也不会做饭,就带到饭店三个人吃的,过后也没放心上,年底体检时几个+号我忘了,他脸都白了,跑医院问是不是得肝病了,医生说是抗体,他说我没打针啊,医生说感染了病毒产生的抗体,从那以后家里来人无论我咋扔碗筷他再不骂我,目前他家祖有三个肝癌离世了。如果吃饭不传染,咋传染的呢?

由网友 感染科龙医生 提供的答案:

家里有乙肝治疗者,除了没有抗体的性伴侣要注意可能会通过性传播外,吃饭等日常行为对于其他家庭成员来说,即使共用经过清洗的碗筷,都是没有传播风险的。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普通的生活接触,由于乙肝病毒没有通过血液暴露进入伤口的机会,是不会被传染的。

比如,乙肝患者和家人一起吃饭,接触的是碗筷,或者可能会接触一些唾液,但进入的是消化道,而乙肝是不通过消化道传染的,胃酸会把乙肝病毒杀灭的。

乙肝的传播,首先,必须得有带病毒的血液和体液,其次,要经过一些皮肤或黏膜的破损,进入人体的毛细血管,才能通过被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而进入并感染。

共用经过清洗的碗筷,就算是有微量的病毒,这些病毒的致病能力也是很弱的,而且病毒量也很少。加上病毒本身并没有活动能力,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自己会找到血管的破损和进入。

家庭中有乙肝正在治疗的患者,其实治疗如果效果好的话,病毒DNA也应该是很低的,所以传染性方面也应该是很小。传染性跟乙肝病毒DNA水平有关,而跟患者是否转氨酶升高没有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看上去病殃殃的,感觉病情很重的样子,那只是说明他本身的疾病很严重,并不代表他的传染性很强。人们对疾病都有一种恐惧心理,看到重病人总会触景生情的认为,可能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威胁。

龙大夫在病房里,经常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两个患者同样的病住在同一个病房,病情轻的会害怕病情重的把病情"传染"给他,导致他病情加重。这是潜意识里的疾病"歧视链"!

这只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两个人的疾病是一样的。即使是传染病,也不存在病重的会传染给病情轻的人的问题。你认为病毒有变异,但这种说法是没有意义的。

乙肝患者的碗筷既然已经隔离了,如果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话,倒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样毕竟会更卫生一些,可以避免一些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比如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但是,都已经隔离碗筷了,还担心碗刷不干净,这是把乙肝病毒想象成具有像502胶水那样强的粘滞能力。这种想象太离谱,也不切实际,是很不科学的。

善待病人,不歧视乙肝。我们每天看到人在口头上那么说,很多人并没有从骨子里认识到,自己有一些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是心里恐慌造成的。如果实在害怕传染的话,家人都可以去做一下乙肝两对半,看看有没有抗体或者有没有感染。

对于既没有抗体,也同时没有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可以注射乙肝疫苗来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那样的话,无论怎样的情况,都是没有必要再担心了,这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害怕血液方面接触的风险。那么,家人发生伤口和发生皮肤破损的时候,要注意相互之间避免破损之间的之间接触和摩擦。常备一些消毒剂和纱布,及时对自己的伤口进行消毒和隔离,是可以预防乙肝通过血液传播的。

欢迎评论、私信、点赞、转发!

想了解更多有趣而温暖的肝病和感染科医学知识,请关注@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由网友 医学小侦探 提供的答案:

提取问题的关键词"乙肝治疗者"、"隔离碗筷但刷碗不可能彻底"什么感染关系?

什么是乙肝治疗者?

注意:乙肝治疗者不等同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传染性和危害性都要比携带者要强,属于乙肝患者!

因为对于乙肝感染,需不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两个指标:一是乙肝病毒数量及活跃程度;二是有没有造成肝脏炎症损伤(肝功能上表现为转氨酶升高2倍以上,肝脏彩超见有病灶异常等)

所以,从乙肝患者病情角度上来讲,确实需要预防被传染!

那么,隔离碗筷但刷碗不可能彻底,真的会被传染吗?

这基本上是不可能传染的!因为乙肝传染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这母婴传播等与碗筷基本上是两码事,没有人会把吃的碗当垃圾桶,尤其是用于装运动垃圾的吧!

那就是大家最担心的血液传播了,正常情况下,看到有血的碗也不会有人会去用。但是确实人体能排出乙肝病毒的途径很多,除于血液,乙肝病毒还存在于唾液、汗液等,但不同体液的病毒浓度会有所不同,而且乙肝病毒脱离人体后,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确实很强,生存时间也比一般病毒要长,所以如果你只是通过碗筷隔离,哪怕你能把碗刷彻底,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你也是无法做到完全不接触乙肝病毒的。

可事实上,临床上基本上没有报道过人通过正常生活接触感染上乙肝病毒的病例!最主要原因是任何一种传染病的成功传播都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

  1. 传染源,这个确实已经存在了,家里有乙肝治疗者;
  2. 传播途径,这个只是单方面的也有了,生活在一起,你难免会接触到乙肝病毒,但是你也得有被感染的伤口才算有完整的传播途径;
  3. 易感人群!这个就不一定了,这是导致乙肝感染最关键原因,就是感染乙肝时,你的免疫系统是否完善!而我们正常成年人,5岁以上基本上免疫系统已经完全完善了,而且如果你注射过乙肝疫苗,有乙肝保护性抗体,那你更不用担心感染乙肝了。

所谓的乙肝易感人群,指的是5岁以下的小孩或者老年人,免疫系统不完善或者免疫力低下,而且从未接种过或者曾经接种过疫苗未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人。

但不是说你家有这样的人就一定会被感染上,只是相对容易被感染,但还得取决于感染乙肝病毒的数量以及是否有完整的传播途径!

事实上,夫妻之间感染率都不高,遇到过好多夫妻一方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生活十几年了,也没有被感染的病例,哪怕是这么有亲密关系的人之间都不是一定会感染!

由网友 做疝气手术的曾博士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做为一个医生,我认为被传染的可能性不大。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第一,母婴传播

母亲患有乙肝,生孩子的时候传给小孩。

第二,血液传播。

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具体包括精液,阴道的液体,乳汁,血液,淋巴液,脑脊髓的液体,肺腔的液体,腹膜的液体,关节的液体,羊水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液,如果正常的人皮肤上有破口,这时候接触了乙肝病人的体液,就可能被传染。所以不能公用剃须刀,牙刷等生活用品。

第三,性传播

由于精液和阴道的液体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可以通过性传播。

以下行为一般不会传播乙肝

握手,礼节性亲吻,拥抱,交谈。

虽然一般情况下和乙肝患者吃饭是不会被传染的,但是假如在双方都出现口唇黏膜破损的情况下那么还是有被传染的可能的。

避免传染最好的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

如果家里面有乙肝患者,免不了日常接触,难免发生磕磕碰碰,为了避免传染,最好的办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就不怕传染了。

欢迎留言讨论,更多医学科普,请关注我的Html369号。

由网友 明明德7 提供的答案:

家有乙肝患者,分碗筷但刷碗没有彻底分开,会不会被传染?

其实,乙肝丙肝艾滋这些传染病都不会因为一起吃饭而传播,分碗筷都没有必要,只有甲肝才需要分碗筷,会因为一起吃饭而传染,而现在甲肝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乙肝之所以被误会,主要原因是当年大众媒体等不负责任,在没有搞清楚甲肝乙肝的差别时就乱传播了,很多企事业单位也没分清楚这个问题,一副宁可错杀绝不放过过的做法,导致乙肝歧视严重,误解严重。

乙肝患者上亿,丙肝患者上千万,艾滋患者超百万,他们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途径感染的,少数是不规范地方打耳洞,纹身,纹眉,洗牙,修脚等传染上的。

要预防疾传染病必须科学认识疾病,不要乱来这样疾病就不会得,这也算是大自然对这些冲动的惩罚吧!

所以我也常在预防强爆等话题时告诉女同胞们,碰到坏狼实在逃无可逃了,就冷静下来告诉他,说刚去医院检查过有艾滋丙肝,不想害你,多坏的色狼也不想死!

由网友 京虎子 提供的答案:

乙肝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HBV的传染途径是感染者的血液、精液或其他体液进入被感染者的身体而造成的,因此出生的时候母婴传播、性接触、共用针头或注射器或者其他血液设备、共用牙刷或刮胡刀、共用医疗设备、直接接触感染者血液或开放式伤口、被带有感染者血液的针头或者锐利物刺伤等是HBV的传播途径。

HBV是不会通过食物或者饮食传播的,因此和HBV感染者在一起吃饭是不会被被传染的,所以题主不必担心被HBV感染。

道理虽然如此,但很多人心理上会有阴影,总是怕万一有什么意外会被感染上。如果心理上有压力的话,可以去接种HBV疫苗,如果接种后产生了抗体的话,就具备了对HBV的免疫力,也就不怕了。

碗筷隔离是没有必要的,但家里每个人都有专用的碗筷则是很有必要的,虽然HBV不会通过共餐或者共享餐具而传播,但有很多其他病毒和细菌是会通过共餐或者共用餐具传播的,如果每个人有专用的碗筷的话,就会大大减少这种可能。

卫生和健康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医学知识,还要考虑双方心理上的因素,也不仅仅是单一疾病或者病因的问题,二是要从整体的家庭卫生和疾病预防上考虑,这样才能既周全又避免家庭矛盾和纠纷。

由网友 不药博士 提供的答案:

不药不药博士研究生期间就是做乙肝病毒课题研究的,由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比较合适。

感染概率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与携带病毒体液的接触机会及感染概率问题。生活中较为能接触到的体液包括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均检测到含有HBV病毒,而像尿液、泪液等未见报道。

大家都清楚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绝大多数是血液传播,是接触了含有HBV病毒的血液或者针头,而获得感染的,少部分是母婴传播。性而交传播和接吻传播临床上也鲜有报道。

HBV病毒存活时间

HBV的体外生存能力很强,室温环境能至少存活6个月,65℃环境下能存活10小时之久,煮沸10分钟才能完全灭活HBV病毒。

嗜肝性,概率极低

HBV病毒生存能力强,但家有乙肝患者的朋友也不用过于担心。乙肝病毒只是具有嗜肝性,也就是说它不会侵染人体别的器官组织细胞。所以只有随着血液流经,进入肝脏,才能诱发乙型肝炎。所以最终的最终,都是通过血液输送病毒至肝脏而获得感染。

乙肝病毒是不能通过正常皮肤黏膜进入机体的,也就是说,在粘膜不破损的情况下,人体是不会通过共用餐具、接吻、性交等感染HBV病毒的。

一种情况有可能会感染:皮肤黏膜有破损,而且同时病毒处于活跃期,这种情况情况共用餐具,获得感染的概率会增加,但仍属于小概率事件。

您如果还很担心,则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乙肝患者积极治疗,控制病毒的活跃复制,这样感染别人的概率会低很多,这属于从源头上杜绝。

2、 最好采用专碗专用,并对乙肝病人接触过的物品进行高温消毒。

3、 乙肝患者的家人最好能保证体内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强度,否则建议再次接种乙肝疫苗。

【不药不药】简介

博士,副主任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倡导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由网友 人体探索者 提供的答案:

首先,我想知道你们家人有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如果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可以去医院查一查乙肝两对半,看看身体里面有没有产生抗体。

如果,你发现你的检查结果里面,唯一有乙肝表面抗体这一项是阳性,其他都是阴性,恭喜你,表示你打的疫苗起效了,体内有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如果你的这一项检查还是阴性,建议你注射乙肝疫苗。

这样可以有效抵御乙肝病毒

第二、我们要了解乙肝传播的三大途径:血液、性、母婴。

乙肝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都含有乙肝病毒。尤其是当乙肝病人处于大三阳,传染性很强。如果有伤口接触到、进行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性交(未使用合格的避孕套)等日常生活,会感染乙肝。

因此,最好还是能够实行分餐制,再买一个消毒柜,可以对餐具、被褥等进行消毒

另外,病人应该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最后,家人也不能刻意疏远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应该多陪伴、多鼓励、多安慰,让他们保持心情愉悦。

由网友 梓涵奶奶 提供的答案:

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后和老公也没有防护措施,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被传染,但我很清楚的知道,我母亲姐妹三人都是肝病去世。姨夫们都没有被传染。最先发现的是我,当时因为小家里孩子多,男孩干的活我在干吧!十七八岁累着了吧!各种不适,后来去西安检查是乙肝,妗子是麻醉师,然后就是隔离碗筷,反正那时的我,太敏感了!把自己陷在痛苦中,整天忧闷病情加重,后来把我是乙肝的事告诉我男朋友,农村订亲早,他当时在外打工,就去查了报纸,反正各种书都看了。他说不在乎,记得当时打干扰素了,我觉得与心情关系挺大的。后来结婚了,生两个孩子连医院都没去,平常也没再治疗过。孩子两三岁时,由于压力大加上老公出门打工了。家里公婆还有个老奶奶。孩子们在身边又怕传染给他们,各种担心,身体很不好,最后一狠心和老公一起出门打工了。因为知道别人对乙肝的ji视。从不敢说也不敢去应聘,所以一直打短工维持生活,后来,妈妈肝硬化住院,姨妈离世所有的亲人因此病去世,在我意识里,以为自己是祸根,心理压力太大了。后来才想起外婆曾说妈妈的爷爷就是大肚子去世的,这才把自己心态调整好,才敢面对这个话题。虽然自已早期肝硬化,一直没看过,只是一年复查一次,化验结果挺好的,就B超不太好。本人经验,不劳累不生气,心态好不给家人添乱就好。

由网友 香草医生 提供的答案:

一个传染疾病的传播过程需要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乙肝患者或者说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所有健康人都是易感人群;传播途径: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在日常生活中,握手、拥抱、谈话是不会被传染的。在家庭的生活当中,一起吃饭通常情况下也不会传染,但是如果正好双方患者口腔有溃疡,乙肝病毒就有机会通过溃疡创面进入体内,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餐具分开,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患者餐饮用具可以煮沸消毒或者高压蒸汽灭菌。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家庭中其他成员接种乙肝疫苗。这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再说说乙肝的常见几个误区:

  • 乙肝是可以被治好的,现在的医学条件下,通过治疗,乙肝患者肝功能、病毒量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体内的乙肝病毒还不能被完全清除,即使有,那也是极少数的个例,不具有普遍意义。很多患者有病乱求医,听信偏方,乱用药,结果反而加重了病情。

  • 转氨酶正常就不会有事,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肝功能转氨酶高低与疾病的轻重并不呈正相关,许多晚期肝硬化、肝癌的患者转氨酶反而是正常的。因此,在日常的监测中,要注意检查乙肝病毒量、肝脏B超等进行综合评估。

  • "大三阳重,小三阳轻"。大小三阳是用以评估乙肝病毒活跃的不同阶段,并不能完全代表乙肝病情的轻重,它们之间相互转换,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指标综合评估病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


关注健康,关注香草小医生,感谢点赞,欢迎交流!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5774.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13.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