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论语》这本书?_大家怎么看《论语》这本书的内容

由网友 诗意叮咚 提供的答案:

1.《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我国古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极深远和广泛影响。

2.《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

价值。

由网友 畅销图书策划编辑芳菁 提供的答案:

毋庸置疑,《论语》是国学经典。正如"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因为认知和悟性不同,对这本书的评价也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无论别人如何定义这本书。她的价值就在那里,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喜好厌恶而有所改变。

由网友 汇侃 提供的答案:

本人老百姓一枚,人微言轻,没资格没水平去评论。特摘录几段名人评论于下,与大家共享:

《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一一钱穆

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巜论语》。

一一余秋雨

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

一一梁潄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一一南怀谨

巜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一一赵普

大家怎么看《论语》这本书?_大家怎么看《论语》这本书的内容

由网友 鸿鹄迎罡 提供的答案:

总体来说,《论语》是一本好书,对得起经典名著的称号。

作为一部以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日常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全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可以看作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做一名道德高尚的"圣人"的工具书。

《论语》被归类为散文集,如果以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这部书的文学性确实比较差,语言直白,读不出有什么优美的语境,并且,全是一些说教性的、常识性话语,也不够吸引人。

一些读者之所以认为《论语》比较肤浅,并不是认为这部书的思想性不高,而是认为这部书的文学审美元素比较欠缺,文学性和艺术性不突出罢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我觉得是基于两大原因。

其一,语录体散文的特点,限制了《论语》必须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才利于此书的传播和流通。

语录体散文因为记录的是当事人在日常生活里的语言和行为,文字语言是碎片式的,体现出短小简约的特点,既不讲究文采,也不重视文章的结构,一句话跟另一句话也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就像人们日常的说话一样,东拉西扯,全部采用口语来书写和记录,缺乏语义上内在的连贯性。

毕竟,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只有极少数贵族才有条件读书识字,绝大多数人没有文化,根本不识字,无法阅读书籍,必须采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播文化和思想,因此,语录体散文就应运而生,充当了传播文化和思想的功能。

为了顺应时代需求,让普通大众尽可能地学习和掌握文化,了解到更多的学识,语录体散文只能以白话式的口语写成,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句子朗读给普通大众听的时候,男女老少都可以听得懂,人们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这是语录体散文能在先秦时期能够广泛流行的根本原因。

其二,我国先秦时期,属于文学发展的婴儿时期,此时的文学,如同一名咿呀学语的婴儿,从形式和内容,再到意境,都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完善模式。

从历史来看,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是诗歌,其雏形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比文字的产生更早,是人们在狩猎、采摘、作战等活动中,为了齐心协力而发出的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常常以几个字组成的短语的形式出现。

这种劳动号子因为具有给人们加油助威的作用,非常提升士气,所以,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代代流传下来。

后来,随着人们对音律的掌握,以及审美知识的增加,劳动号子逐渐发展成每行字数对等,有节奏感的诗歌。

散文的产生晚于诗歌,大约形成于先秦时期,最初是记录人们在日常谈话里谈到的有趣故事,记录者并发挥主观想象力给其润色、加工,最终形成了叙事散文。

语录体散文更接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因为它完全是以记录人们的日常谈话为主,并含有训导、教化的作用,不像叙事散文那样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所以,读起来会觉得干巴巴的,缺乏文采和韵味。

不论是叙事散文还是语录体散文,在《论语》问世的战国时期,它们形成的时间并不长,从形式到内容,再到文采、结构、意境和审美趣味,都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模式,一些读者感到《论语》读起来比较肤浅,文学性差,也就不足为其了。

由网友 孤崖无芳 提供的答案:

儒家的东西影响中华民族二千年之多,如今的哪个中国人身上没有儒家的影子呢?"礼、仪、仁、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个不是三观很正的治人治国理念!一千个人能读一千个思想,但是永远都是经典的做人之道,做事之道之绝唱!"温、良、恭、俭、让"让我们用宽厚的人生态度去独步天下,任我江湖!包括我们国家领导人身上的那种儒将风度,传扬世界,让我们的思想传承整个神州大地

由网友 林蹊漫步 提供的答案:

《论语》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价值观的经典著作,其内容主要围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要学会欣赏和理解这本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基本背景:首先要了解《论语》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及其作者(孔子及其弟子)。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中观点与思想。

2.关注核心思想:《论语》的核心思想是儒学,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这些核心思想,思考它们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3.分析具体内容:《论语》内容丰富,包括政治、教育、家庭伦理、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阅读时要细致分析,理解其具体观点和举例,学习借鉴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4.联系现实生活:将《论语》的原则和教导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处事智慧。

5.不断思考和讨论:《论语》中的许多观点值得深入思考和讨论。可以与朋友、家人或同学分享阅读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学习和成长。

6.反复阅读:《论语》的智慧内涵非一遍阅读可以完全领悟。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和人生阅历的丰富,对其理解和体会会更加深刻。

在阅读《论语》时,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虚心学习其中的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修养。同时,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体会和运用儒家思想的实质。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6034.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16.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