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FillingBugga 提供的答案:
我感觉是张鹤伦和郎鹤焱在东北演出那次。
张鹤伦在台上说:在东北,不能乱问。
对方问:你瞅啥!
你回:瞅你咋地!
就没有第三句了,5分钟后救护车进场!
然后教郎鹤焱,在东北,对面问你:你瞅啥!你要回答:我瞅你像我爸爸!
这时候,台下观众搭腔:你瞅啥!全场爆笑,台上张鹤伦也在笑,但是比较明显,不知道怎么接。
这时候,郎鹤焱接了一句:我瞅你像他爸爸!全场爆笑,气氛到了高潮!
这就是现挂的妙处!
由网友 巴米羊 提供的答案:
郭德纲:有钱了买中南海。
于谦:郭德纲!你胡说八道别连累我。
哪儿你就买中南海……
郭德纲:我买完了。
于谦:什么你就买完了?胡说八道什么啊!
郭德纲:我买了一整条啊。点儿八的。
于谦:你说的是烟呐。
郭德纲:愣两秒,捂头惊恐到:你说的是什么~~
台下都笑疯了
由网友 用马甲注册 提供的答案:
郭麒麟:来,喊哥哥
观众:哥哥
于谦:爸爸抱抱
在郭麒麟台词的档口,观众冷不丁一嗓子,当时郭麒麟明显有点慌,不知道该怎么接了。可是于谦马上接"爸爸抱抱",既化解了郭麒麟的尴尬,又接上了观众的包袱,顺带着还占了便宜,厉害!
由网友 相当旺德福 提供的答案:
现挂≠砸挂。
有两种情况,很容易让人错误的理解为"现挂"。
第一,事先排好的,词儿里有的,不是现挂。
比如:
少马爷和黄族明先生:"又高又瘦那是你爸爸!"
再或者:"我舅舅是马三立!你说!什么氏?!"
还有苏马:"康圣人也没见过这么瘪的人……"
这些都不是现挂,只能算是砸挂。
第二,随机抖个机灵、翻个和上下文毫无关系(有的还支的老远)的笑料,就算尺寸再好,也不是现挂。
这种抖机灵,只能算是小笑话、小笑料或者起飞智,也不是现挂。
﹌﹌﹌ ﹌﹌﹌﹌﹌﹌ ﹌﹌﹌﹌﹌﹌ ﹌﹌﹌
综上,其实绝大多的"现挂",不是现挂。
按照题目的要求,试举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好现挂,分享一下:
(那些个久远的,只有耳闻没亲见的,暂且不提)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现挂,有马三立老人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中的《劝人方》:
"人生在世……我跟着您的板儿走,逮不着我您就走您的…"
这段儿马老真是忘词儿啦(因为把几十年的老词临时改了),年已耄耋的马三爷这反应、这能耐,不服不行!
﹌﹌﹌ ﹌﹌﹌﹌﹌﹌ ﹌﹌﹌﹌﹌﹌ ﹌﹌﹌
还有少马爷和大黄先生:
黄:我说"上"!
马:我对"下"…
黄:我说"天"?
马:我对"地"……
黄:我说"好"……
马:你漏了"言"了……这个"栗子"怎么找补都回不来,少马爷干脆破罐子破摔,给挑明了。
您说怎么那么寸儿,漏的偏偏是个"言"字?一语双关,妙的紧呐!
﹌﹌﹌ ﹌﹌﹌﹌﹌﹌ ﹌﹌﹌﹌﹌﹌ ﹌﹌﹌
岳云鹏孙越的《当行论》:
这次岳岳吃的栗子,是"唱当"的第一番当中,把"救火用的"说成了"旅行用的"。
按理说这个见怪不怪,孙越的处理也中规中矩:
"你拿我们开心呐?这嘴呀就别说了!"
绝的是到了唱当的第二番…
岳:旅行用的"小皮洗脸盆儿"一~个~
(台下开始起哄,孙越意识到观众还没忘了前面那一番儿,于是将错就错:)
孙:(加重语气)旅!行!用!的!
(岳云鹏心神领会,将错就错再就错)
岳:你昨儿就说是旅行用的!
这个现挂,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使到后来居然有铺有垫、有翻有抖、有系有缝,成了一个漂亮的圆包袱!
这是我近些年来,亲眼见到的,最好的现挂之一。
不能不说岳岳的走红,不只因为他的"贱风"和有一个好搭档。
岳云鹏自身杰出的控场能力,也是他能走到如今这一步的主因之一。
以上……
由网友 深海罗克 提供的答案:
相声中最棒的现挂,必须得看看侯宝林和马三立两位大师,为我们献上的精彩表演。
解放初期,侯宝林和郭启儒两位在一次演出中,就出现了一个很不和谐的情况。当时,二位正在表演时,侯宝林先生说,"我文化水平高,而且我还会说法国话。"还没等捧哏的搭话,坐在前排的一位观众就很不高兴地说了声"cao"。
当时,观众们都在专心听相声,场子里很安静。因此,这句脏话就显得特别刺耳。可是,台上的演员,就算是不高兴,也不能和观众对骂吧。如果装作没听见,接着演,那么,就会让观众觉得这演员太没本事,让人骂了也不敢吱声。
还是侯宝林大师经验丰富,当场就指着台下那位观众对大家说,"各位要是不信的话,下面这位就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刚才说的就是法国话。"
一句话,侯大师化解了尴尬,还抖出了一个包袱。台下观众哄堂大笑,为侯宝林先生的精彩表演鼓掌。而那位"会说法国话"的观众,更是被观众笑话得无地自容了。
在解放前,马三立先生同样遇到过一次这样的尴尬。但那次制造麻烦的不是观众,而是单弦名家张伯扬。当时,马三立在园子里是压轴出场,而张伯扬在马三立前面表演。
那天,张伯扬表演的是水浒故事《狮子楼》中的一个片段。他在唱到最后一句时,突然改成了"要问武大郎长得怎么样,我下场来他上场。"然后倒退两步,鞠躬下台。
台下观众先是愣了一下,以为他唱错了。不过,马止就明白过来了,这是张伯扬专门戏弄接下来上场的马三立。又瘦又高的马三立一上场,就成了又丑又矮的武大郎了。看他怎么办。
马三立在后台也听出了问题。下面观众起哄的声音和口哨声,已经响成了一片,大家都在等着看接下来的好戏。而马三立又不能不出场,只得慢慢走上了舞台。
等台下稍微安静下来,马三立才开口说话,这张伯扬和我关系不错,他不是故意给我难堪。他把这段唱词,改成了江洋辙,那是因为他的嗓子不好,又闹毛病了。
他们家里人都这样,他爸爸的嗓子就不好,也总闹毛病。前两天,他们爷俩还一块去看病。到了医院,大夫一检查,张伯扬的嗓子都发炎了,就给开了药,还嘱咐他一定记住,每天得吃两粒。
然后,又给他爸看了嗓子,一看不要紧,比张伯扬的还严重,这下两粒就不够了,得吃三粒。怕他爸爸岁数大了,记不住,就让张伯扬记着。别记错了,你是两粒,你爸是三粒。
张伯扬还真听话,回家一路上都在念叨着,我两粒,我爸三粒。我两粒,我爸三粒。我两粒,我爸三粒。这时,台下观众早就听明白了,这个现挂的包袱太精妙了。于是,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笑声。
马三立像是没事唠家常一样的说话,就把尴尬化解,还有力地回怼了过去。把故事情节和观众情绪完全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此时,躲在后台想看笑话的张伯扬也被马三立的相声功底折服,虽然吃了大亏,但也还是开心地笑了。
由网友 天将不二 提供的答案:
我听到过最惊艳的现挂,堪称经典,发生在"相声皇后"于谦老师身上。
应该是在某一次活动上,不像是正规的商业演出,使活的三个人分别是郭德纲、石富宽、于谦。其中逗哏郭德纲,捧哏于谦,腻缝石富宽先生。
……
石:我有句心里话,憋了好多年了,没跟你说,你师父当年在世的时候,从来没当面夸过你。
郭:怹没夸过我。
石:但是他背后,这我一点儿也不是杜撰啊,实话,有一年他们在济南体育馆演出。
郭:山东体育馆。
石:山东体育馆,济南的,你在台上,你俩倒二,我俩打底,场上你使活,你师父就跟我表扬你,你不知道,没跟你说过,今天我把这意思跟你转达了。
郭:哎吆好,洗耳恭听。
石:当时你师父就说:小石,你瞧这孩子,在台上这相声感觉,这个状态,太他妈好了,啊,这是他原话啊,太好了,你听他这嗓音,那么洪亮,吐字那么清楚,太难得了。
于:真他妈好!
石:而且这孩子的柳儿,就是唱,特别好,柳什么想什么,而且难得,他有调门,就是有高音儿,难得这孩子有调门儿,美中不足啊,就是个矮了点。原话,一个字没编,这是你师父背后夸你。
看出经典在哪里了吗?看出相声演员的厉害了吗?引起哄堂大笑的相声,这么一门语言艺术,提炼出其中的文字,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段对话。郑振铎、梁左等相声段子作家,真是太了不起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