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粮食涨价到多少农民才会有种粮积极性?_粮食要涨钱吗

由网友 羊爱家 提供的答案:

请不要混淆视听,你的标题在带偏农民。首先不是粮价涨到多少农民满意的的问题。要做的是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人工我们就不说了,首先化肥、农药已经形成了高价产循环链条。如果农业成本能降低那你觉得农民的中粮积极性会不高。首先粮食的价格并不低,只是因为成本高的离谱。不允许焚烧秸秆,虫类泛滥、不允许养家禽,无绿色环保的肥料还田。这才是根本和悲哀。将环境污染归结到农民养家禽、焚烧秸秆,请问‘砖加"你可曾分析过秸秆焚烧的烟尘与汽车尾气对比、与煤炭焚烧对比产生的有害气体,农作物秸秆只是微乎其微。这是典型的吃饱了砸锅。

由网友 奇妙柑桔6K 提供的答案:

粮涨价多少与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好像没有多大的冲突,过去粮食0.24元一斤,化肥20元一代,粮食0.5元一斤,化肥50元一代,粮食1元一斤,化肥100元一代,现在粮食1.3元一斤,化肥确涨到了160元一代。并且其他的种子、农药,机耕、机收一个劲的上涨,1.3元的粮价不比0.24元粮价的价值高。粮价涨到5元一斤,农副产品成几倍上涨,农民辛苦一年,所得无几。每个时期粮价再低,农民都在无怨的种地,只是这些年流于形势,年青农民外出打工一个月挣的钱比在家种地一年的收入高。喝醉的年纪人才待在家里种地。所以说,提粮价并不能提高农种的积极性!

由网友 直通车5 提供的答案:

粮食价格高低一直以来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搞得不好,对农民,对国家都十分不利,粮食价格高了,对农民有利可图,但是农民你只生产了粮食,除此之外农民本身消耗的各项日用生活必须品都要涨价,而且用粮食生产的商品也要随之涨价,农民是我囯的最大的消费群体。那农民就消费不起了。粮食价格低了伤农,按照现在的价格确实农民种不起田,除去成本,种一亩地弄不到利润500元,也是太低了,一斤谷不如一斤水的价格,见议今年的收购价也应该往上调一下,按每斤稻谷1.6元之1.8元之间应该比较适合,等级最差的也不能低于1.6元一斤。既可保护农民的利益又可以让整个物价没有大的上涨,而且还可以促进农民务农,减少荒田现象继续发生,促进催生农村专业化组织的发展,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由网友 诺哥哥和晏小妮子 提供的答案:

有人曾经统计过:粮食价格在1元/斤以内时,化肥的价格大约在60-80元一袋。现在小麦的价格大概是1.3元/斤,水稻的价格大约是1.5元/斤。化肥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00元一袋出头。

等哪天粮食涨价到3元一斤时,估计化肥的价格会涨到两三百元一袋。而种子和农药的价格,也会跟着翻倍上涨。

粮食涨价是好事,但是种地的成本也跟着涨价。农民的真实收入,根本就没有提高多少。

只要一天不改变这种"我涨他也涨"的局面,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就始终高不起来。

农民富裕不起来,本质上原因还是因为拥有的土地太少

很多人把农民贫穷的原因,归结在粮食价格太低上。其实这个想法错了,我国粮食的价格,放在全世界都属于高价。

农民富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拥有的土地太少。

像我老家那边,平均一个人才两亩地不到。哪怕粮食的价格涨到10元一斤,一年的总收入也才三四万块钱而已。除去成本后,净收入也就一两万块钱而已。

再把平日里的吃喝拉撒开销除掉。根本就剩不下来几个钱。

很多人羡慕美国,因为美国的农民都普遍比较富裕。

没办法,那边的国情和我们国家不一样。同样差不多的国土面积,人口只有我们国家的1/3不到。

美国的农民,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农场主"。普通的家庭,都拥有几百、上千亩地。稍微大一点的,拥有的土地,都要按照公顷计算。

你可以想一下,一个人就拥有几千亩的土地。哪怕不种粮食,一年杂草都可以收获上千吨。把这些杂草打包卖给养殖场,一年都能赚个几十万。

你拥有这么多的土地,想要不富裕都很难。

农民真正的出路:必定是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

种地只能解决温饱,想要富裕起来就很难。

像我老家的农村那边,年轻人几乎没有再种地的,30岁以下的人,几乎都告别了土地。

年轻人都是在外面打工,有出息的就是通过读书走出去。差一点的,也是在工厂流水线工作。

还坚持种地的都是哪些人?

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而且,他们是在农忙的时候,在家种地。农闲的时候,就一起外出打工。

像我家邻居的一个叔叔婶婶,平日里都是婶婶在家带孩子,叔叔和同村一起外出,在建筑工地上干活。

等到农忙的时候,就再回来操劳地里的庄稼。

而平日里的一些打农药、施肥等,都是婶婶在家干活。

只有这样才能养家糊口,养得起家里两个读书的孩子。

网上经常有专家说,农民就应该去种地。我只想,你干嘛不去种地?你全家干嘛不去种地?

种地有多辛苦?

没经历过的种地的人,根本想象不到那种辛苦。就是一份投入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的工作。

农村很多人,都是宁愿去建筑工地上扎钢筋,也不想在老家种地。

凡是那些鼓励农民种地,却绝口不提给如何去补助农民的人,都是在耍流氓。

既然种地这么伟大,你全家干嘛不去种地呢?你一家人干嘛生活在城市里呢?干嘛不搬去农村呢?

农民很苦,农民很累,希望国家以后能出更多的好政策,来补助依然在坚持种地的农民。

由网友 写意人生Y 提供的答案:

粮食涨价到多少钱农民才会有种粮积极性?这个问题真好笑!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说中储粮鲁豫皖直属库收粮接近尾声马上就要关闭,这也就意味着粮价目前已经到了一个调整期,至于下一步是涨还是跌大家等着看吧,估计不会再涨了。粮价是关系着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风向标,现在稍微涨了一点,各种疯涨暴涨的宣传霸屏!!!这些人怎么没看到化肥涨了多少?农药,种子,机械费用,人工费用又涨了多少?新农合也涨价了!还有啥不涨价的?老百姓想凭种地发家致富基本上是没希望了!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这样种地的积极性那里来的?有人说进口的粮食偏宜,所以国内的粮食就应该偏宜!那么进口的石油偏宜为啥国内的油价依旧高?和农民有关的东西都涨价了,就是粮价几十年了都徘徊在一元左右,有人说粮价是国民生活安定的基石,这块基石背在农民身上几十年了,压得快喘不过气来了!积极性怎么提高?当然抛荒土地,躺平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勤劳善良的农民朋友也在积极找寻发家致富的途径,!希望那些无知,无耻,无良的喷子们别再喷农民啦!也该悬崖勒马啦!

由网友 守望乡村g 提供的答案:

你觉得粮食涨价到多少农民才会有种粮积极性?

靠粮食涨价,调动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如果用粮食换养老保险,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会极大的被调动起来。

要知道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农民最需要的是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全国农民平均只有两亩土地,粮食价格涨多少,都难以解决农民的根本问题。

粮食亩产按千斤计算,两亩土地产两千多斤粮食,使大劲能产三千斤,你就是把粮食价格涨到长每斤10块钱,折去2/3的生产成本,每年每人不到一万元的收入。

日常生活的开销不用计算,大家都清楚。就算农民购买养老保险,要缴满15年,从45岁就要缴费,到60岁才能领养老金。每年要缴7000多元,打下来的粮食全部用来缴费,恐怕都不够。靠粮食收入,农民老有所养就很难实现。这样农民实在无奈,只有放弃土地,到外面赚钱,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

要想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必须从农民的实际需求着手,让农民的日常生活能够得上,到老了能有所依所养。

为了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农民老有所养,让农民用粮食来换取养老保险,按照分配的土地计算,每亩地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当年不足,下年补齐,交足一定数量后,视为完成了养老缴费额,这样粮食不用涨价,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定会焕发岀来。既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又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国家也减轻了农村养老负担。

由网友 忋人音乐 提供的答案:

粮价多少,农民才有种田积极性?这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国家、人民关心的问题。本人是长期在村级基层组织工作的老农,三农问题虽没有权威性,但对三农问题的了解,自认为还是有一点发言权,个人认为,目前农民的种田积极性虽然不很高,但也没有舆论传播的那么悲观,农民致富完全靠种田,靠提高粮价,都不现实,要靠国家政策的扶持,至于需要国家怎样扶持,不是今天讨论的主题,如果有机会,再谈看法。种田积极性与粮食价格,对大多数农民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国人多地少,全国人均耕地面积才一点三亩,只能产那么多粮食,每个家庭耕作四、五亩农田,也不是难事,我们湖南水田,据我所知,产粮区人均是一点五亩左右,坵陵区人均零点八亩左右,山区人均零点三亩左右,水稻一季稻产量一般每亩一千斤左右,双季稻二季一般亩产一千五百斤左右,以坵陵区为例,人平零点八亩耕地,年产粮八百斤,人平每年自食五百斤,每年每人仅有余粮三百斤,如果养猪、鸡鸭之类,有余粮也不多了,这就是说,农民如果只耕种自家责任田,每年余粮并不多,所以粮食价格对人均面积不多的农民来说,关系不大,产粮区耕地面积相对多些,有粮食出售,因此他们希望粮价高些,对自给不足的山区来说,也不希望粮价太高,这是笫一,第二:粮食价格的高低,与农民致富关系也不太大,以产粮区人平耕田一点五亩计算,一个四口之家有耕地七亩左右,种一季稻每年产粮七千斤,自食二千斤,余粮五千斤,即使每百斤二百元,粮食收入才一万,除生产成本,(每亩杂交稻种子3斤X32元=96元,耕地100元/亩,收割100元/亩,化肥150元/亩,农药四次,30元/次,计120元,共计564元/亩),564元/亩ⅹ7亩=3948元,每年粮食收入才6000元,如果沒有其他收入,是不能满足一个四口之家开销,况且,200元/百斤的粮食价格是万万不可能的,这说明粮食价格与农民富裕和积极性没有太多的关系。值得说明的是,种田大户们的期盼是不能作为粮食定价依据的,因为国家给了补贴,据本人所知,一般家庭农场每年国家补贴了二万左右,还有单位面积补贴,以每个家庭农场耕种100亩计算,每年产量10万斤,按130元/百斤,共收入13万元,生产成本400元/亩,(自己耕地、收割可比农户少120元,化肥、虫药可批发较农户便宜,加雇佣工资),地租200元/亩,每年可收入十多万元,农业机械还可为农户代耕创造些收入,每年收入也算不错了。所以,农民致富和种田的积极性与粮食价格没有太大的关系。第三:粮食价格与农田抛荒,本人认为:农田拋荒没有舆论上宣传那样严重,1:农村种田的农民,大多是七十年代前的人,他们对土地有感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农民的信条,加上现在种田较之改革开放前,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所以每家每户的责任田,只要不是举家外出了和特殊情况,是不会让其抛荒的,2:既是全部农户都不种,因现在机械化水平提高,不用人工收割丶扦秧、运输和除草等,一个村民小组的田,有一至二个劳动力就行了,目前的情况是,不仅很少抛荒,有些农户想多种些田还承包不到,种良大户的耕作能力远远沒有滿足要求。3:抛荒的实际情况:一是坵陵区的深脚泥田,因不能使用机械耕作,二是运输不方便的田,都因人工成本太高,三是因农户承包责任田分散,面积又小,不便于大户耕作,小农户又不愿耕作,上述情况是造成抛荒的主要原因。至于个别较大面积抛荒,原因复杂,有的是被征用但未使用,有的是争议大难以分配等,所以,粮食价格和种田积极性,与抛荒也沒有太大的关系。上述观点,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由网友 斌峰11 提供的答案:

本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高的,2017年冬之前,我们这里都是春绿一片,金秋一方,万象怡人的田园风光。之后就变成了河道和湖泊,做旅游观光,一片狼藉,农民又什么耕种呢?粮价的高低并不影响农民耕种,因为农村上了五十多岁就无法外出打工,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做,种点粮食,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自食其力,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干嘛要涨价到多少才去种粮食呢?

由网友 运动哈利6T3 提供的答案:

粮食不能涨价,原因有二:一,粮食涨高价工人会加重生活负担,会引发市场物价上涨。二,农资化肥企业盯着粮价和农民粮补,只要粮价上涨或提高了粮补,他们随即大幅度提高农资化肥价格,使种地成本上涨,农民不赚钱,粮价上涨的结果是工人吃不起农民不赚钱。最好的方法是农资化肥等企业收回国有,按低价售给农民,保证市场粮价平稳,也保证了农民收入。

由网友 农村董老 提供的答案:

粮食长到到多少农民才会有种粮积极性,其实道理很简单,只要满足农民劳有所值,就是说农民生产粮食所得到的价值,要比照社会做工获得的工资,现在社会上请零工吃自己的每天工价二百五十元到三百元,这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定价,要是经济发达地区远不止这个价,六七十年代水稻每百斤干谷全国统一价每百斤九元五角,社会劳工价八角到一元,每百斤谷值十到十二个社会劳动工价,也就是说十到十二个工才能生产一百斤粮食,这个定价很合理,实际上生产一百斤粮食差不多要花这么多工(没几械),这个定价很合理,农民种粮积极性高,农民靠种粮养家禽家畜能养活一家人。现在每百斤稻谷政府最低收购价限定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元之间,比照现时社会劳工价,每百斤稻谷价只值半个劳工价,就算机械化生产,半个工能生产一百斤稻谷吗,对照以前十个十二个工生产一百斤稻谷,现在粮食价农民还有种粮积极性吗?农民靠种粮还能养活一家人吗?所以专家们要深入调查了解,给粮食价格作出正确合理定价,不要一提粮食提价就会天下大乱,猪肉经常翻倍地长价没乱过,唯独粮食长价就乱?我是农村人了解农村事,懂得农民的心,以上是个人愚见与思考,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