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半饮品残酒 提供的答案:
生活在农村,经历的大席场合,没有一百场次,也得超过八十了,无论是农村的酒席,还是城市的酒席,无外乎婚丧嫁娶、升学宴、生日宴、乔迁宴,每一个场合,东家都希望宾客满棚,顺顺利利,当然了,人多也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就拿红白事来说,酒席不会持续太久,上菜络绎不绝,吃完流水席,人们就纷纷离席散场了,要想达到这种默契,跟上菜的顺序有很大的关系,据说每一个地方的酒席,都有一道"送客菜",代表了最后一道菜,只要它一端上来,意思就是酒席结束,大家散吧。
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规矩,农村酒席说法多,甚至比城里的还要讲究,东道主家中办喜事,来的都是街坊四邻、朋友、亲戚、同事、战友,关系比较铁的哥们,到了开席的时间,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连吃带喝,好不热闹,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白事还是红事,人家东道主都很忙,不可能一一表达敬意,于是就用"送客菜"暗示大家,酒席结束了,大家也都心领神会,顺利结束,顺利完成,再想喝酒的时候,咱们私底下进行。
"送客菜"的出现,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用很隐晦的意思提醒大家,离场时间到了,您再吃不饱,可就有服务员来收盘子啦,如果直接撵人,肯定会不礼貌,在很早的时候,聪明的古人,就想到了这种方式,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习俗,大家一看就明了,酒席要结束。
清汆丸子
一道丸子汤,是我们这最传统的送客方式,"丸"有"完"的寓意,也就是最后一道菜,再往下没菜了,大家喝好喝好,吃饱就要离席了,丸子圆滚滚的,也有完结的意思,就连小孩都知道,只要一端出丸子汤,就该结束了,不言而喻,大家吃完饭,该干啥干啥去。
八宝饭
八宝饭在北方部分地区,比较流行,现在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但是在以前,小麦主产区的人们,几乎很少吃大米饭,一般当零食吃,就像南方人吃馒头一样,只是偶尔来一顿,不经常吃,很多农村大席,便把八宝饭放到最后一道菜,有青红丝、红枣、莲子、红枣、白砂糖,又甜又糯,吃完这道菜,大家就要离席了。
蛋花汤
酒席总共分为两大部分,前12个菜是下酒菜,一般以凉拌、热炒为主,等这12个菜上完,会有10分钟的喘息时间,接下来就是饭菜了,大部分以肉食为主,清蒸、粉蒸、黄焖、红烧,都是硬菜,紧接着还有主食馒头,等最后结束的时候,会端上来一盆蛋花汤,香气怡人,酸辣可口,饭吃饱了,喝点汤顺顺,这也是最后一道菜,吃完就结束了,老百姓喜欢开玩笑,称它为"滚蛋汤",大家会哈哈一笑。
果盘
有的地方,则不是用菜表示,而是端上来一份果盘,就是常见的苹果、橘子、香蕉、梨、西瓜之类的水果,大家吃饱喝足,来点水果清口,解掉油腻,吃完一顿大席,还真得需要水果,清脆的口感,酸甜的汁水。
有的人可能说了,我们那就没这样的规矩,中国地大物博,又有极大的南北差异,就拿我们这来说,一个乡镇的人说话,可能就有好几种口音,相差十里地,口音几乎都不同,当然,规矩肯定也就有所不同,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有那么大的面积,规矩肯定做不到统一,无论走到哪里,入乡随俗,就是最好的方法。
"送客菜"的发明,解决了东家和宾客之间的尴尬,不用下达逐客令,大家也能心领神会,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一味地吃喝,那势必会耽误事,这样的好传统,我们一定要继续延续下去,你们那最后一道菜是什么?
由网友 科技三农科普 提供的答案: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一进了腊月,农村办喜事的就多了起来,酒席吃的越来越多,在农村人们办酒席时的讲究特别多,比如几点开席,酒席上有多少道菜等等,细心的朋友还会发现,酒席最后要上一道"送客菜",上完这道菜,人们便知道菜已经上完,吃完这道菜就要走人了,那么这道"送客菜",是什么菜呢?
俗话说的好,十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可能是在隔壁村子,习俗就会相差很大。在我们这里,酒席的最后一道菜一般是一碗汤,在以前是西红柿鸡蛋汤,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西红柿鸡蛋汤换成了肉丸汤,反正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碗汤是今天酒席中的最后一道菜,吃完了这道菜就没有其他菜了,也被称为"送客菜"。
我们这里的主食是馒头,所以一般在上完汤以后,人们并不会着急吃也不会着急走,因为除了凉菜炒菜和汤以外,还有主食和大锅菜。很多上了岁数的人咬不动凉菜和炒菜,所以虽然是早早的坐在酒席上,其实就是一直在等最后的大锅菜和馒头。有些小孩子慌着玩,再吃了几口鸡肉鱼肉以后便跑出去玩,等汤上来以后,母亲们便将孩子们抓回来让他们再吃点大锅菜和馒头,要不一会下了酒席便该吵着饿了。
去年我一个同学嫁到隔壁县,我们几个送新娘的同学都是我们本县的,因为他们那个做酒席的大厨手艺真的是太差了,凉菜炒菜我们也基本没吃,都在等最后的大锅菜,结果在上完汤以后半天不见踪影,其他桌已经有离席的,结果我们问完当地人才知道,他们那里上完汤以后就再也没有东西了,同桌的一个大姐开玩笑的说那不是上了滚蛋汤了吗,让咱们喝完就滚蛋呢!
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习惯,你们那里酒席上的"送客菜"是什么呢?欢迎回复讨论。
由网友 棒奔霸 提供的答案: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腊月之中也是农村办酒席的旺季,很多红白喜事都会在腊月扎堆而至,有的时候甚至要和家人分开去随礼,你去老张家,我去老李家,这些都是礼尚往来的传统,对于随礼吃酒席也是非常耗费时间和钱财的一件事,但还无论如何必须要去,不去会显得非常不合适,不懂人情世故,农村的酒席现在标准也是不低,比起大饭店最不一样的是二个字,那就是:实惠。
很多地区筹办酒席,都会有一个"送客菜",这道菜一上,也就表示在以后就没有菜了,亲朋好友也该离席走人,但这道送客菜也随着地域和习俗不一样,都会各种各样的代表之作,像棒奔霸这里一般情况下上鱼之后,就应该上最后一道送客菜了,鱼是酒席上的必备菜肴,寓意着年年有余,也是预示着下面还有菜肴,有余么,自然是还会接着上,有时候会在上俩道菜之后,就会上送客菜,也有很多时候,上鱼之后,就是直接上的送客菜,送客菜一般是上丸子汤,丸子也是代表这完结的意思,也就是说菜没有了,这酒席也该结束了,利用的是丸子和完的谐音。
也有的不是使用丸子作为送客菜,而是使用蛋汤,最后上来一大盆蛋汤,也被戏称为"滚蛋汤",这汤一上 来,也就是代表着菜品的完结,亲朋好友也应该很识趣的离席走人,筹办酒席都是非常热闹和嘈杂的事,谁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于一桌一桌送客自然也是很难周全,这样的送客菜一上,就能过做到心知肚明,一目了然的知晓是到走的时候了。
对于农村酒席的送客菜,每个地区都不一样,都具有自己的一番说法和讲究,其实农村自制的酒席,现在无论从质量还是口味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味,而且还有的一些菜肴,真的只有在农村酒席上面,才能够有这种味道,在别的饭店,一样的食材却不会烹饪出这种味道,这也是吸引我们的一种魅力,你的农村老家都使用什么作为送客菜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由网友 村官小焦 提供的答案:
谢邀!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这个问题小焦来回答!
首先明确一点,题目中的"送客菜"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想送客,只是一种非约定俗成的标志而已。
经常在农村参加宴席的人都知道,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酒席上,一定有一道菜标志着整个宴席的结束,吃酒席的村民一看这道菜上来了,就知道宴席也该散场了,只不过,在每个地方的农村这道菜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在农村宴席中的这道"送客菜"。
酒席上最后一道菜非送客之意。
其实管这最后一道菜叫做"送客菜"其实是不太合适的,因为不管在哪个地方,不管是红事白事,主人家都是非常热情的,一般不会起送客之意。问主叫这道菜为"送客菜",其实就是因为这道菜是酒席上最后一道菜,这道菜一上大家都心照不宣,明白酒席要散场了。这只是一个地方没有约定俗成的标志而已,并非送客之意。
每个地区酒席上最后一道菜都不一样。
我们这里属于陕西南部地区,而且全市九县两区的风俗习惯大部分也是不一样的。我老家距离市中心不到20分钟车程,工作在另一个县。在我们老家,吃酒席一般都是八凉八热外加两个汤,另外还有蒸菜,吃到最后一般都会上一盘凉拌菠菜豆芽或者凉拌菠菜粉条,这菜一上来就代表酒席已经快结束了。而在我工作的这个县,我到现在都不知道酒席上最后一道菜是啥,每次吃酒席别人吃我也吃,别人走我也走。另外,农村宴席和城市酒店也是不一样的,酒店最后一道一般都是果盘,吃完饭后水果就散场了。
综上所述,农村酒席上其实并没有所谓的"送客菜",这种说法和我们平时的认识完全不一致,但是细细想来却真是那么回事儿。不过,不管怎样每个地方的菜都不一样,这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不知道你们那里的"送客菜"是啥?说出来一起乐呵乐呵?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由网友 姓书名叔 提供的答案: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在农村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那么酒席的菜品也是不一样的。在我小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吃酒席,因为可以吃到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以前农村专门做酒席的师父做出来的菜,真的是非常美味,现在已经很难再迟到那种味道了,可能菜还是同样的菜,但是味道总感觉差了。
所谓的送客菜很显然就是指这场酒席最后的一道菜,在广东这边生活了很久,发现广东这边好像上的最后一道菜青菜,然后最后面就是水果盘了,看到水果盘上来那就肯定没有菜上了。
现在有到了年底了,回老家少不了很多酒席要去参加,想想自己的钱包又要瘪了,农村现在包红包还不少,包少了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农村人就是喜欢将家里的喜事全部对到年底,或者是过完年那几天,因为这段时间家里的亲朋好友都在家过年,这样参加酒席的人就会很多,酒席才会热闹。当然啦,收到的红包也是不少的。
在我们当地一般酒席上有哪些菜,我基本上都清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菜的种类和数量都差不多。甲鱼汤、红烧鱼块、猪肚汤、红枣炖莲子、水煮鸡蛋、皮蛋、梅菜扣肉、春卷等等,每次吃酒席都差不多的菜,但是味道确实没有以前正宗了,可能是原材料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以前的师父手艺更精湛。也就是送客菜,有时候是一个汤,但是有时候是一个青菜,但是很少。
一般好吃的都是在前面上的,很多人可能最后一个菜没上就已经吃完了,因为好吃的都已经吃过了,所以很多时候最后上的菜都没怎么吃。如果是上汤的话,一般就是猪肉丸子汤,我们当地不习惯吃鱼丸,我知道很多地方会喜欢吃鱼丸子汤。
之所以选择在后面上一个肉丸汤结尾,当然也是寓意着圆满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些婚宴上,就更会出现这道菜作为送客菜,一方面寓意新婚夫妇圆圆满满,阖家幸福,另一方面也是祝贺婚礼圆满举行。所以一般出现这道菜,基本上就代表才上完了,大家也就不会期待下一道菜是什么了。
我相信很多地方都有送客菜这个讲究,只是每个地方的习俗将就有所不同,才就会有所不一样。不知道你们那边是什么才作为送客菜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谢谢。
由网友 小唐话三农 提供的答案: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好像每年到年底就有吃不完的酒席,大姑家搬新家了,村里的伯伯六十大寿啦,满爹家的孙子娶媳妇啦。各式各样的酒席都有,年底吃酒都要很多钱。
在我们湖南农村这边,办酒席都是请师傅来家里办厨的。而且酒席上每道菜都有讲究。村里大伯六十大寿,农人去吃酒。吃酒又叫吃十碗(在我们这酒席都是要有十大碗,寓意着十全十美)
第一碗是三鲜碗,三鲜碗的汤非常鲜还不辣,里面有鱿鱼、鹌鹑蛋、猪肚、猪小肠、彩椒等。湖南人也是非常爱吃辣的,但对于不能吃的太辣的孩子们来讲这是一道非常好的下饭菜。
第二碗是卤猪蹄在我们这猪蹄是代表抓钱手,肥肥的猪蹄卤过之后那种肥腻的味道就没有了
第三碗牛扣牛扣就是牛的五花肉。蒸笼蒸出来的牛扣特别有嚼头,粘的嘴巴都张不开。
第四碗是以C位出现的扣肉,扣肉是用上好的五花肉走油,在加上用油炸出来的香芋,一片肉一片香芋扣成一碗,在蒸出来,这样吃起来就不觉得腻人。扣肉是酒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代表主人家对远亲朋好友敬谢之意,用扣肉来招待朋友是我们这最高的礼节。
吃了这么多油腻的菜,马上要上的就是让你去除油腻,胃口大开的东安鸡。东安鸡酸辣爽口,肥而不腻是我们永州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鸡又代表着吉祥如意,所以十碗也不能少它。
在我们这吃完五个碗之后,主人家就会给每个来吃酒席的客人一个红包和茶包(就是糖果,饼干,一些水果)这也是我们这的一个特有的风俗。
接下来的六七八个碗都是让客人打包回家的,烧鸭,半斤一块走好油的五花肉,八个鸡蛋,一桌十个人,每人一块。不知道你们那有没有这样打包的习俗?
第九个是长寿面,寓意寿星长命百岁。吃寿面也沾沾寿星的喜气
第十个就是红烧鱼了,鱼意味着年年有余,鱼出来了就知道怎个酒席已经差不多就结束了。
在我们这边,一般酒席最后一道菜大部分都是鱼。天气热的时候,上完鱼之后还会上盘冰西瓜。让亲朋好友们缓解一下天气带来的炎热
由网友 果学达人 提供的答案:
农村酒席最后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地域不同风俗不同,宴席的上菜标准、上菜方式都有所不同,村小二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婚丧嫁娶、有小孩等喜庆事在村里都要摆宴席,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朋友都要来坐席。那时候条件都不是很好,会在院子支起一口大锅,找村里专门干这个的厨子头两三天就开始忙活。
我们那边宴席一般是八个菜,头三道是硬菜头鸡二鱼三丸子,然后是时令青菜,第八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呢是红烧肉。
第一道菜为鸡肉,那个时候一桌上一只整鸡费用有点高,主家都会把鸡剁成小块,然后裹上面、鸡蛋提前炸熟,然后宴席当天煮好撒上调料。第一道菜鸡应该是寓意"吉祥如意"吧。
第二道菜是鱼,应该寓意是"年年有余"吧,鱼一般也是炸的,然后再炖。
第三道菜是丸子,提前一天把新鲜的猪后肘剁成肉末、加上干馒头粉、葱姜、调味品搅拌好,揉成小肉团,然后放锅里炸熟,宴席当天倒开水里一煮,浇上调味品上菜。
第四、五、六、七道菜一般都是随意搭配,一般以时令蔬菜、凉菜或者猪皮冻为主。
第八道菜一般是红烧肉,碗底下一般会放上土豆块,上面放上红烧肉,第八道菜也是送客菜,我们老家那边宴席一般上第八道菜的时候,跟着也会上饭(馒头),所以第八道菜也叫"饭菜",大家吃完,就回家了。
这就是我们老家农村宴席的菜品,送客菜是红烧肉,你们那里的送客菜又是什么呢?
由网友 伊田音乐 提供的答案:
所谓"送客菜",就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酒宴最后一道菜,这道菜上桌就等于告诉桌上的客人:"菜齐了"。
都说十里不同俗,据阿兮观察,还真是如此。就说这农村酒席上的"送客菜",在阿兮老家胶东农村这里,不同的乡镇规矩就不同。下面阿兮把我所经历过的几样"送客菜"分享给大家:
1、八十年代前,老家讲究"鸡头鱼尾",最后一道送客菜是鱼。
为什么强调八十年代前呢?这是因为那之前农村还不富裕,办酒席能有鸡有鱼已经算是"大席",很有面子的。第一个主菜就是鸡,寓意吉祥如意,鱼在最后上,寓意年年有余,一般看到鱼上桌,大家就知道菜上齐,吃好了就可以撤了。
其实鱼作为最后一道"送客菜",还有个原因:过去农村酒席,都是自己(或村里请个厨子)在家里做,鱼比较腥,如果在前面先做了,大铁锅沾了腥味再炒菜就受影响,所以农家习惯,总是先把其他肉菜和素菜都做好,最后才做鱼。
但现在没把鱼当"送客菜"的了,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酒席上至少2-3种不同的鱼,少了唯一性的暗示作用,自然无法完成"使命"。
2、拔丝
阿兮曾去过一个农村,这里的规矩,最后一道送客菜是"拔丝"。拔丝一上桌,大家热热闹闹一顿"拔",扯得糖丝晶亮绵长,吃完后就可以离席告辞了。
阿兮个人猜想,也许这拔丝也是一个寓意,是希望亲人朋友常来常往,感情深厚扯不断的意思吧?
3、炒肚丝
在我们北方农村,做酒席怎么也少不了一两套下货,有地方最后一道送客菜就是"炒肚丝",有人说是堵住的意思,也有"到此为止",暗示下面没有菜肴,酒席可以结束了。
4、冻
有些农村的习惯,最后一道送客菜是"冻"。不管是猪皮冻,猪蹄冻,排骨冻还是鸡冻,总之看到冻上桌,证明菜品上齐了。
5、汤
因最后这道汤大多里面漂着蛋花,所以在农村,也有人笑称"滚蛋汤",是指最后一个汤上桌后,菜品就上完了。
由网友 李阿冰 提供的答案:
看了很多回答,都是华北地区、中原地区、南方等地的酒席宴,我来补充一点西北地区酒席的最后一道"送客菜"。
一般而言,全国各地的酒席流程都差不多,最后几道菜也都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等美好的内涵,但在习俗和菜品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对象生活在拥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鱼米水乡之地,汉中市西乡县,我就以这里的酒席来谈谈这个问题。
在这里讲究八八大发,八八吉祥等等规矩,因此汉中西乡的酒席,一般都是以8个干果作为宴席的开端,这里面包含花生、瓜子、开心果、糖果、杏仁、无花果、梅子等各种各样的干果,每家的席因档次不同,选用的干果品类不同,但大体都是8个。
接着再上8道凉菜,凉菜有荤有素,荤的大多有猪肺、猪肝、猪头肉等等肉品,素的就丰富多了。
然后再上8道热菜,热菜的品类更加丰富,也是荤素结合,素的有我们常见的蒜蓉油麦菜、肉炒笋尖等等,还有我们北方人平时不常吃的娃娃鱼、酥肉等等。
最后上4汤4蒸碗,结束酒席。4汤也是荤素搭配,有鸡汤、羊汤、蛋花汤、鱼汤等等,蒸碗花样比较多,但老婆菜必不可少。
所以在汉中这个拥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地区,一般看到上4汤4蒸碗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波菜品上完,也就该走人了。
其实各地酒席的差距是有的,但整体最后一道菜不是汤就是鱼,我们河北地区最后一道菜一般都是鱼和丸子汤,寓意年年有余,团团圆圆。但整体菜品的风味和珍稀度我们老家和我对象这里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文/阿冰)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