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吃六千年蟠桃长生不老,吃九千年前蟠桃与天地齐寿,有什么区别?

由网友 杨角风发作 提供的答案:

没啥区别,就算吃了九千年一熟的蟠桃,自己若不长眼,惹到了不该惹的大神,大神仍然可以一巴掌呼死你的,根本就没办法与天地齐寿!

如果非要说这两种蟠桃有啥区别,按照书中的说法,也就是大小不同。按照蟠桃会上的规矩,不可能俩神仙分一颗蟠桃吃,毕竟神仙也是讲究卫生的,所以大概率是每人可以分到一颗蟠桃。

级别高的分大蟠桃,级别低的分小蟠桃,一颗大蟠桃一斤重,一颗小蟠桃才二两。单就从果肉上来讲,大蟠桃的含肉量高,自然效果就更好一些。小蟠桃含肉量低,那么效果相对就差一些,毕竟量在那摆着呢,就算你消化系统再好,也没办法将全部营养吸收到位。

蟠桃会呢,是年年举行,只要每年你都获邀参加,吃大蟠桃也好,吃小蟠桃也罢,都不影响你的长生不老。

有人说,不对啊,万一后面蟠桃会不邀请你参加了,那前一次参加时你吃了大蟠桃,那肯定比吃了小蟠桃效果更好一些,更能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

道理虽说如此,可是大家想一下,以前你身居高位,是蟠桃会的常客。如今蟠桃会都不请你参加了,可见你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打压,搞不好都已经被开除仙籍了。既然你不是这个天庭系统的人了,那么你的身份是神仙呢,还是妖怪?

若是妖的话,只要是正统神仙,都可以愤而除之,你就算吃了大蟠桃又能怎样,还不是照样被捶得魂飞魄散?

天蓬元帅可是蟠桃会常客哦,估计大蟠桃也没少吃,还不是被玉帝打了三千锤,投胎转世去了,还投了猪胎。

花果山的小猴子们也吃到过孙悟空从天庭带回来的蟠桃,又能怎样,还不是被二郎神一把火烧得死的死,伤的伤。好不容易活下来一部分,结果又被傲来国猎户抓走一半,是死是活尚不得知。

所以,要想真正实现长生不老,光靠吃什么大蟠桃小蟠桃,不管用,关键是你得走上权力的最高峰。当初孙悟空啥都吃过了,蟠桃、仙丹、仙酒,早已实现长生不老,他干嘛还要取代玉帝啊?

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吃大蟠桃和小蟠桃,就跟吃大龙虾和小龙虾一样。除了大龙虾贵一些,穷人可能吃的少,富人吃的多以外,还真看不出有其他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等疗效。

你问我大小蟠桃有啥区别?

我只能告诉你,其实,没啥区别!

由网友 西游言己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中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有区别吗?还别说,区别非常大!

六千年蟠桃的长生不老?九千年蟠桃与天地齐寿?有啥区别?

《西游记》的大多数妖怪,都在追寻着长生不老,所以拦路设卡,要吃唐僧肉,但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比长生不老更好,就是与天地齐寿。

不过,想要与天地同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得吃一个九千年的蟠桃。这一点,原著中说的很详细。孙悟空被玉帝派去看管蟠桃园,原来的土地跟孙悟空介绍蟠桃的种类,吃了三千年的蟠桃,"成仙了道,体健身轻";吃了六千年的蟠桃,"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吃了九千年的蟠桃,"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很明显,九千年的蟠桃比六千年的蟠桃要好,那么天地齐寿必然胜过长生不老。

根据现有的意思来解释,‘长生不老"和‘天地齐寿",好像差不多,不过在《西游记》的设定中,长生不老是有一定的危险系数。

也就是说,就算你长生不老,也有可能半途夭折。

这里面的危险,是什么呢?有没有方式躲过去呢?原著中都有说过。

孙悟空拜师菩提祖师,等到了真正传道的那一日,菩提祖师给了孙悟空选择的余地。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孙悟空是天产石猴,哪里知道三百六十门具体有哪些?他一心只为求长生,那就好办,能长生就学。

菩提祖师打起了机锋:

‘流"字门似‘壁里安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静"字门似‘窑头土坯","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动"字门如‘水中捞月","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道字三百六十门,皆不长生,孙悟空仗着自己最小,摇头晃脑说不学,结果被菩提祖师打了三下,孙悟空领会了其中含义,于半夜三更偷摸学成了长生之道。

当真能长生吗?

后来菩提祖师说了长生不老的危险,在于‘三灾利害",三灾五百年一次,"天降雷灾"、"天降火灾,是为阴火"、"又降风灾,是为赑风",雷灾好躲,但是火灾和风灾,都是从自己身体里发起,稍有不慎,俱为虚幻。

那怎么躲三灾呢?菩提祖师既然知道,而且法力高强,"此亦无难",觉得躲三灾是一点儿也不难,有两个法子,一是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二是地煞术七十二般变化,只要学会其中一种,三灾就能顺利躲过,长生不老的效果,就跟天地齐寿差不多。

所以与孙悟空结拜的几个弟兄,牛魔王活到了五百年后,西行路上,牛魔王对唐僧肉也没有一点兴趣,因为他会七十二变呐,三灾对他来说只是小意思。

从长生不老升级为天地齐寿,就绝对安全了吗?只能说明你想多了。

在我们的理解当中,天地是永恒不灭的,既然与天地齐寿,意味着只需老实本分,不参与封神这类的圣人算计,听到‘道友请慢走"就赶紧跑,定能高枕无忧。

但是!

《西游记》开篇就明说了: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

是不是觉得被坑了?在《西游记》中,天地的寿命,是有年限的,并非永恒。

至于九千年的蟠桃,除了天地齐寿,还有个日月同庚,天地灭了,我跟太阳月亮混,总可以吧?

别痴心妄想了!

天地之数为一元,一元分为十二会,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会1万零8百年,"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看到没?日月生于子会,有生则有灭,亥会末,差不多天地也灭了。

那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究竟能活多少岁呢?书中又说了,"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从寅会到亥会,天地齐寿日月同庚,最多就10万8千岁。

有没有人超过呢?有!他是玉帝。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算下来,玉帝出生在恐龙时代!牛不牛?

由网友 虹猫大侠 提供的答案:

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平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各品级的作用在书中说得非常清楚。

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

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看出各类桃子的作用。

小桃吃了,可以从凡人变成神仙,但是这种神仙只是散仙,是没有编制的。也只是在人间活动。成了神仙,寿命肯定会增加,但是也有一个上限,想要长生,想要继续在修仙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就必须获取其他的长生资源,或者是拥有并修炼长生的法术。

中桃吃了,可以霞举飞升,成为天上的神仙。这和吃小桃是有区别的。吃小桃只是成仙,吃中桃就可以飞升,飞升就是入编天庭的神仙,这是有编制的神仙,有编制就可以获取天庭的俸禄。其中这个禄非常重要,只要获得天庭承认的禄,就可以获得参加蟠桃会的机会。孙悟空当上了齐天大圣,有俸无禄,无禄他是没资格参加蟠桃会的。

中桃所谓的长生不老,也只是增加寿命,可以长生,可以容颜永驻,但不会是无限制的增加寿命。具体增加多少,书中没有交代,增加几百年的寿元还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是这种紫纹缃核九千年一成熟的大桃,吃了这种桃子,增加的寿命可就多了,寿与天齐,日月同庚,相当于吃一个就能管一辈子,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了,但是能增加很多寿命这是可以肯定的,具体增加多少可参照镇元子大仙的人参果。这种万年才能吃的人参果吃一个可以增长47000年的寿元。大桃子增加的寿元很可能和这个年份相当。以万年为单位的寿元,说寿与天齐也不为过。

这种大桃子并不是是个天仙就能吃上,以蓬莱三仙为例,他们的级别很可能是吃不到这种大桃子的,所以他们参加完了蟠桃宴,回来还要自己修行,才能保持长生。

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你怎么说他的能值甚紧?天下只有此种灵根!

当然了,蟠桃宴会凡人是不能参加的,这样说来小桃子似乎就没了用处。

小桃不是没用,神仙也是有弟子门人的,他们用不上不代表门下弟子用不到,参加蟠桃宴会的神仙拿到小桃可以福荫门下弟子。桃子能打包这在西游记中是有暗示的。比如披香殿的侍女和奎木狼有私情其实就是存在这种交易,因为孙悟空搅乱了蟠桃会,披香殿侍女没有如期拿到桃子,寿元将尽不得不转世。

正是因为这种转让现象存在,天庭有编制的神仙越来越多,蟠桃园的蟠桃数量是有效的,神仙多了,桃子就有些不够用了,严重影响了天庭的和谐。仙多桃少,少给谁都不好办,不得已这才有了坑孙悟空的阴谋出现。(别以为桃子都是被孙悟空偷吃了,他90多天,三两天偷吃一回能偷吃多少?)

停办一届,一些杂仙,走关系的神仙处理处理,顺便敲打敲打这些个打包的神仙。再办蟠桃会参加的神仙就少多了,秩序也就回归正常了。

由网友 澹奕 提供的答案:

让猴子去看管桃园,也不知道玉皇大帝的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在西游世界之中,王母娘娘的蟠桃是仙界的至宝,神效无比,是五庄观的人参果无法相提并论的神果,不过蟠桃分成三种,吃了之后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六千年熟的中蟠桃,吃了长生不老,九千年熟的大蟠桃,吃了与天同寿,其实这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因为长生不老,并不代表永生不灭,即便与天齐寿,也是有终的。

西游记的原著之中,因为孙悟空整天到处闲逛,玉帝怕他惹出事来,所以就让其去看管王母娘娘的蟠桃园,而原著对于蟠桃的功效描述是非常清楚的。

土地道:"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小蟠桃吃了就成仙了道,那不就等于长生不老,后面的天地同寿与此也差不多啊,其实在西游世界里,这差别还是很大的。

在西游记的设定之中,即便是神仙也并非能够轻易做到长生不老,他们虽然成仙,但是想要长生不灭的话,需要不停修炼,或者借助外力才可以。

为了救活人参果树,孙悟空到蓬莱岛时,三星道:"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了,他得之甚易即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练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三老之一的寿星乃是司掌寿命的神祗,可就连他也很羡慕镇元大仙吃几个人参果就可以与天地同寿,而自己要长生的话,要不断修炼,这也证明神仙也不好轻易做到长生。

此外,中蟠桃吃了之后的效果是长生不老,而大蟠桃吃了之后是与天地齐寿,那么长生不老与天地齐寿之间,难道有何不一样吗?其实还真的不一样。

长生不老,这里说的是长生与不老,可没说永生不灭,中蟠桃吃了之后,可以获得超出正常值很多的寿命,但这个寿命仍旧是有限的,而在功效耗尽之前,容颜不变,保持着服用之时的容貌,这就是所谓的长生不老。

说起来,长生不老就是高级的延年益寿青春常驻而已,与大蟠桃的与天地齐寿,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中蟠桃的效能,与唐僧肉的功效是对等的。

大蟠桃九千年一熟,吃了之后与天地齐寿,不过这里的与天地齐寿也并不是永恒不灭,因为西游记里的天地,也是有固定寿命的。

按照原著,天地盖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换言之每隔十二万多年,天地这一成柱就会幻灭一次,所有的事物都重头再来一回,因此天地的寿命也就是十二万多年,而这样的功效,是人参果的四万多年的三倍左右,而且大蟠桃的桃树有一千多株。

说白了,六千年的蟠桃吃了之后,能够获得超乎寻常的寿命与青春,但仍旧有个期限,而九千年的大蟠桃吃了之后,可以获得与天地相同的寿命青春,比前者要多很多。

由网友 品酒者 提供的答案:

先讲讲文学体糸的架构;

诸子百家的文学体糸,架构出了华夏文明。那么,是什么体乡,架构出了湘楚文明呢?

没有湘楚文明的体糸来辅佐人的认识,西游记是看不懂的。

蟠桃园的蟠桃,有三千年的,有六千年的,有九千年的,这是为什么?天上,现实中指频空。三六九,指左脑右脑和后脑,蟠桃没有三六九之分。那么,这三六九又是如何出来的呢?

答:人在三千年的知识水平里吃了蟠桃,成仙得道;人在六千年的知识水平里吃了蟠桃,长生不老;人在九千年的知识水平里吃了蟠桃,天地同寿。

由网友 我就是竹韵 提供的答案:

九千年的蟠桃是六千年蟠桃的加强版,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还是否还要经历天劫和死亡,前者不需要、后者则是。

六千年蟠桃只能让人长生不老,难免死亡,例子很多

长生不老和长生不死是两个概念,而六千年蟠桃的功效只是能让人长生不老,就是能让人活的年龄足够大,容颜不会变老,但是死亡在所难免。

究其原因,孙悟空的师傅菩提老祖给孙悟空说的非常清楚,即便是修道者,大道有成、达到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境界之后,每五百年仍然还要面临一次天劫。

分别是天雷灾、阴火灾、赑风灾,每一次都很危险,躲不过去就灰飞烟灭,所以他又特意传授了孙悟空躲避三灾利害的法门——七十二变,这是更高级的法术。

西游记中的神仙,大部分应该还停留在那个境界。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福禄寿三星,他们在孙悟空前来求医治人参果树的方时说的很清楚:

"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

他们为什么这样,因为他们一没有学过七十二变,二没有吃过九千年的蟠桃,所以才不得不坚持修炼,防止过早死去。

而孙悟空已经是长生不死之境了,所以水平比他们高,尽管年龄小,照样可以称呼他们为老弟,他们也很乐意接受。

妖怪的代表人物就是玉面公主的老爹万岁狐王,但是他即便活了一万岁,还是一不小心在最后的那次天劫中挂掉了,就是因为他是长生不老的水平,还没有达到不死之境。

九千年蟠桃能让人与天地齐寿,长生不死,例子也有很多

九千年蟠桃的功效是"天地齐寿,日月同庚",这个很厉害,至少在这一块天地之间就属于永恒的存在,长生不死、不生不灭。

她这个的功效比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更高级,人参果只能让人活四万七千年,到了时间还得吃,不吃就得死,这个蟠桃终生吃一个就够了,所以也怪不得各路大神对蟠桃会趋之若鹜。

要想达到与天地同寿、长生不死的境界,一个靠吃九千年的蟠桃这类的仙果仙丹,一个就是靠修炼躲避的法门。

镇元大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地仙之祖,号称与世同君,就是因为他有人参果,一万年就能成熟一次,他只需四万年吃一个就行了。

其他的诸如三清四御五老之上的大神,肯定都是这个境界。一则他们有资格吃到这类仙果,二则他们本身掌握这类法术。

菩提老祖就是一个例子,他传授给孙悟空七十二变,而七十二变就是躲避天灾的法术,所以孙悟空因为阎王把他拘过去很生气:

"汝等既登王位,乃灵显感应之类,为何不知好歹?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

观音菩萨也是这个境界,他收了红孩儿为善财童子,孙悟空前去求援时曾当面训斥红孩儿:

"你那时节作怪成精,我请菩萨收了你,皈正迦持,如今得这等极乐长生,自在逍遥,与天同寿,还不拜谢老孙,转倒这般侮慢!"

很明显,观音菩萨也传授给了红孩儿躲避三灾利害的法术,所以他才得以极乐长生,与天同寿。

如此看,吃了六千年的蟠桃只能成为一般的神仙,还是避免不了修炼和天灾之苦。而吃了九千年的蟠桃则可以一劳永逸。所以也怪不得东方朔冒险"蟠桃三次摸",也怪不得玉帝特意安排孙悟空去代管蟠桃园。

由网友 自说文史 提供的答案:

众所周知,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做官后,玉帝一开始只是让他做弼马温,后来悟空嫌弃官小,就不干了。在太白金星的建议下,玉帝二次招安,满足了孙悟空的要求,让他做了官品极高的齐天大圣。

但是,齐天大圣只是个虚职,孙悟空没事做。为了避免悟空惹祸,玉帝就让他看守蟠桃园。

在蟠桃园里,土地神告诉孙悟空,王母娘娘的蟠桃有三千六百株,三个品种,每一种都有一千二百株。第一种蟠桃,三千年成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第二种,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第三种,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这里,后面两种蟠桃,一个说可以长生不老,一个说与天地同寿,似乎并没有差别,是这样吗?二者效果到底有何区别呢?

其实,这三种蟠桃效果完全不一样,从土地神的话来看,这三种蟠桃的效果,明显是越来越强的,成熟时间越久,效果就越好。

细说一下三种蟠桃的作用,大家就会明白了。

第一种蟠桃,三千年成熟。

三千年成熟的蟠桃,人吃了之后,只能"成仙了道,体健身轻",既不能长生,也不会保持不老。

这里的"成仙了道",严格来说,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仙,因为吃了三千年成熟的蟠桃,只是能够"体健身轻"而已。所以,这种意义的成仙,不过是有助于修行得道,并加速完成。

比如,正常情况下,普通人修行得道需要五十年,但是吃了蟠桃后,直接就能得道。修得大道后,人还不一定能够成仙,只是具备了成仙的资格,所以无法完成飞升。当然,即便可以成仙,也只是散仙、不入流的小仙而已,可能也只是像八仙那样的下八洞的神仙。

如果不信的话,看看"体健身轻"就知道了。

体健身轻是什么意思?不过就是让身体更健康一些,更轻盈一些,就像学会轻功一样,身体比别人好而已。事实上,只要一个人积极锻炼修行,也是可以做到的。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内功一样,只要你练了,哪怕只练一层,也有效果。

吃了这种蟠桃,能不能长寿呢?答案是肯定能。

因为这种蟠桃毕竟三千年成熟一次,也是个宝贝,能够让人成仙得道,体健身轻,所以它完全可以让人长寿。至于能长寿多少年,书中没说,但既然是王母的宝贝,吃一个多活几百年是完全可以的。

注意,这样只是长生,就是生命更长一些,比如你不吃蟠桃,只能活八十岁,但是吃了蟠桃,就可以多活三四百岁。但是,长生不代表不老,人还是会老的。

第二种蟠桃,六千年成熟。

六千年成熟的蟠桃,人吃了以后,能够"霞举飞升,长生不老",明确说到了可以让人长生不老,而且能飞升。

所谓"霞举飞升",就是成仙,道教指修行得道者可由云霞托拥,飞升天界,也指腾云驾雾,所以说这是确定成仙了。而且这种成仙,不是小仙或者不入流的散仙,是有一定境界的。由此也可以推测,三千年成熟的蟠桃,吃了不是真正的成仙,或者不是大仙。

而长生不老,明确说了人不仅能够长生,而且还可以保持不老。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正常人,寿命在八十岁左右。如果你吃了六千年成熟的蟠桃,那么你不仅能够长生,活到一千岁甚至一万岁,两万岁,而且你吃下以后,相貌就不会变老了。如果三十岁吃的蟠桃,可能永远都保持在三十岁左右的模样。即使你八十岁吃的蟠桃,也不会再变老了。

在这里,还得多普及一个知识。

有人好奇,神仙都是长生不老的,为何有些神仙很年轻,有些神仙则很老呢?或者说,为何老气的神仙,不变成年轻人或者帅哥呢?

其实,这取决于他们成仙时的状态。

假如你十五岁成仙,那你就永远是十五岁的模样;假如你八十岁成仙,那你就永远八十岁的样子。

所以你看小说也罢,影视剧也罢,只要是太上老君,他就是白须飘飘的老人,因为老子成仙时就已经很老了;只要是韩湘子,他就是年轻人,铁拐李断腿好不了,张果老则会倒着骑在毛驴上;而赤脚大仙就是光着脚。

回到正题,长生不老只是长生,并不是不死不灭,要是到了一定的年纪,还是会消失。毕竟,须菩提祖师说过,天地之间还有三灾,雷灾、风灾和火灾,一般神仙也挡不住。

第三种蟠桃,九千年成熟。

九千年成熟的蟠桃,比六千年成熟的蟠桃又好了,可以让人"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也即是说,在长生不老的基础上,这种蟠桃可以让人不死不灭,与天地、日月一样长久。意思就是,任何人、神、先或者鬼,一旦吃下这样的蟠桃,就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只要天地存在,你就会存在。

有人认为,天地也不是不死不灭的,因为西游第一回说了"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其实这种说法不对,天地只是把十二万九千六百岁分为一元而已,并不代表天地只有这些岁。因为其存在久远,所以才分一元、一会等,不然不好计量时间,不知道日月出现在何时,人畜出现在何时。

在西游记里,天地日月就是永久存在的,不然玉帝怎么可能"历经一千七百五十劫,而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足足两亿多年呢?

所以说,长生、长生不老以及天地同寿,是完全不一样的。

简单来说,长生就是活得久一些,依旧会变老;长生不老不仅是活得更久,人也不会变老;与天地同寿最厉害,不死不灭,永恒存在,而且不会变老。

由网友 郑非梦妙文 提供的答案:

六千年的蟠桃和九千年的蟠桃功能和价值肯定不一样,就像是一个癌症患者打一百二十万的针和打几十块钱的针虽然都有治疗效果但是哪个作用更大哪个价值更高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就拿蟠桃来说,吃了六千年的蟠桃具有长生不老的作用,吃了九千年的蟠桃可以与天地同寿。从表面上看长生不老和天地同寿好像是一回事儿,其实二者之间的差距大了去了。

那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长生不老并不代表不死,"长生"是最有迷惑性的一个词了,长生不是永生,如果永远活着的话就应该叫永生不死了,长生只是说明活的时间长仅此而已。寿命终有尽头,哪怕是活几十万年终究是能够到达生命之终点的。

长生不老中的"不老"只是外表形象上看上去很年轻但并非是真正的不老,只要寿命有尽头那么身体机能注定越来越老化,然后油尽灯枯,最终尘归尘,土归土结束漫长的一生。而且长生不老还有一个难题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神仙渡劫的问题,原著中说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连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都不能摆脱渡劫更何况是那些普通神仙了,但并不是所有神仙都能像玉帝一样每次都能渡劫成功。事实上渡劫对神仙而言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情。渡劫成功法力就可以更进一步,渡劫失败就会灰飞烟灭。因此吃六千年的蟠桃只能保证你活的时间更长,但不保证每一次渡劫都会成功。

但是"与天地同寿"就不同了,因为这个词中明确提出了寿命与天地一样长。一点都不含糊,不玩文字游戏,是实打实的永生。因为天地是永恒的,宇宙是无止境的。而且与天地同寿也解决了渡劫的问题既然寿命可以与天地同寿那就意味着每一次的渡劫都可以确保成功。孙悟空就很清楚六千年蟠桃和九千年蟠桃的不同,所以他专拣九千年的蟠桃吃。

总之九千年的蟠桃比起六千年的蟠桃来说显然更有底气和自信。毕竟三千年的差距不是闹着玩的!

由网友 杰出的猴子 提供的答案:

在《西游记》神话世界里,能够长生不老的宝物有以下几样:王母娘娘的蟠桃、镇元大仙的人参果、太上老君的仙丹、唐僧肉,吃了之后,便可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那蟠桃的功效如何呢?

蟠桃,又称仙桃,是王母娘娘的宝贝,在瑶池仙境的蟠桃园里,是三界诸仙艳羡之物,蟠桃有延长寿命、增加法力之效。

每年王母娘娘的生日时,由王母娘娘主持举行一场盛大的派对,邀请三界众仙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蟠桃会的压轴主食就是蟠桃。

但蟠桃也是分种类的,不同的蟠桃,吃了之后的效果也不相同。原文中提到:

《西游记》第五回中介绍蟠桃果树。

土地道:"蟠桃园一共有蟠桃树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从原文可以看出,六千年只能长生不老,而九千年便可以与天同寿,这区别还是很大的啊。

长生不老和长生不死是两个概念,而六千年蟠桃的功效只是能让人长生不老,就是能让人活的年龄足够大,但是早晚还是有死的那一天。

九千年的蟠桃,吃了便可以与天地齐寿,天地不灭,那便可以永远存在,真正与天地齐寿,长存世间。

原著中菩提老祖给孙悟空说过:即便是修道者,大道有成、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之后,每五百年仍然还要面临一次天劫,即:天降雷灾、天降火灾,又降风灾。雷灾好躲,但是火灾和风灾,都是从自己身体里发起,稍有不慎,即刻化为飞灰。

由网友 青衣书生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玉帝派去看管蟠桃园时,蟠桃园的土地清楚的跟孙悟空介绍蟠桃的种类与效果:吃了三千年的蟠桃,"成仙了道,体健身轻";吃了六千年的蟠桃,"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吃了九千年的蟠桃,"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六千年蟠桃和九千年蟠桃一个是长生不老,一个是天地齐寿,其实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

长生不老,首先长生不是永生,寿命还是会有一个终点的。其次不老不是不死,说明还是会死,比如各种被外界因素杀死等。就只是可以延长寿命,并不是说可以一直活下去。

天地同寿,天地在,你就在,天地不灭,你就不灭。这意思就厉害了,就是只要天地在,你怎么都不会死,而天地差不多就算是永恒了(超越天地的大佬不可以说)。这基本算是真正的永恒不死,老不死,杀不死,比长生不老高级多了。

再说孙悟空于方寸山学艺了,直说要学长生不老之术,看看菩提老祖怎么说的,他说道教术法可分为三门,哪三门呢?

流"字门似‘壁里安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静"字门似‘窑头土坯","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动"字门如‘水中捞月","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之后孙悟空学了所谓长生不老之术后,老祖又说了长生不老的危险,在于‘三灾利害",三灾五百年一次,"天降雷灾"、"天降火灾,是为阴火"、"又降风灾,是为赑风",躲得过,就活,躲不过就身死道消。

总得来说,长生不老不是真正的不老不死,寿命还是有终时,并且还可以被各种劫数和意外杀死,而天地同寿不一样,是真正的不老不死,永恒存在,天地在,你就在。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