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叶榆十年 提供的答案:
我的观点是:阿里巴巴、腾讯,谁都不会成为最后的老大,老大永远在体制序列中。
商人的性质决定了他俩的规模有一个天花板,即不能威胁到国家相关产业的安全性,不能出现私营替代国有的情况。
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上市被叫停,支付宝成为聚合支付,这都是明证。
其一、制度不允许
我们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要实现国民的共同富裕,不能允许某一家完全垄断了某行业及社会财富。
其二、文化不允许
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基础上的,封建统治的基础是解决农民问题,"士农工商"的社会职业排序中商人的地位是最末等;以商乱政、商人干政都是历朝历代大忌。
当然,现代社会重农轻商的价值观早已被倒置,但并不是说商人的文化地位有了本质的改变,"奸商"的称谓依然是国人对于商人在道德和品格上的评价,这就是文化积淀。
你如果换一个问法或许更能激发大家的讨论,比如:你希望阿里巴巴、腾讯谁更有可能做大?
我想我的回答是:非要二选一的话,我还是希望阿里巴巴,理由:
1、阿里巴巴比腾讯更良心点。
优酷视频的会员是首月10元,次月及后是12元;腾讯视频会员是19元,阿里巴巴更便宜。
对待非会员,优酷视频的广告惩罚是60秒前置广告,剧集中插播一条15-30秒广告;腾讯是120-200秒前置广告,剧集中插播二次60秒广告。
对待社会底层、贫困阶层的态度很重要,对没钱人相对体谅才是更良心。
2、某云比某化腾更亲民也更情怀
某云爱讲,免不了因言惹祸,但正因为如此才显示他还有情怀,他把你我放在心上才会对你谆谆教诲,如果他只是闷头发大财,他才不会提醒你什么前景中的机会和风险呢。
某腾就不一样,闷头发财,因为不说所以不会招惹谁,但给老百姓的印象就是"阴",琢磨不透。这跟我们平时对阳光的人不设防、对阴沉的人畏惧道理是一样的。
由网友 放大镜说 提供的答案:
腾讯的强大,从3Q大战之后,成为分水岭,在3Q大战之前,腾讯疯狂"借鉴"互联网其他公司的产品,然后依靠QQ巨大的流量入口,把原版打掉!彼时的腾讯,在互联网圈内,口碑不怎么好!
而恰恰是经过3Q大战之后,马化腾与腾讯进行了深思,并且决心重新塑造腾讯的品牌形象,建立一个大平台共赢圈!于是我们看到,腾讯在很多领域里不再做自己的东西,而是更多的投资,建立一个大的平台,效果是明显的,但至于腾讯是不是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公司,这就仁者见仁了!
再说阿里巴巴,马云的战略决策能力是少有的,并非简单的侃侃而谈,更多的则是非常精准的定位,预测!同时充分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人性的把控,让阿里巴巴在除了社交领域里,都非常成功,尤其是电商到支付到金融一个闭环上!
同时在最近,阿里钉钉突破一亿人用户,马云的社交梦也似乎曲线救国成功了,但其实不然!阿里钉钉的用户喜爱度其实并不高,更多的作为老板们喜欢的产品,员工更多的是被强迫用钉钉,除了打卡审批等,日常的交流。工作等等都是由微信来完成,钉钉的打开率非常低!
而核心用户的抵触情绪意味着这款产品,从根本上并不是用户想要,一款没有让用户爱上的产品怎么可能成功!也就是说,马云要想深度打入马化腾的社交腹地,几乎是很难的!
腾讯的社交由QQ主打年轻化办公化到即时通讯微信,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闭环,一个用户培养的过程,这对腾讯社交帝国的进一步垄断,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
而阿里的腹地却在受着腾讯的不断冲击,从2014的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再到投资京东,滴滴,美团等所谓的反阿里联盟,腾讯每一步都在朝着马云的核心领域进攻!
同时,腾讯也在积极布局其他东西,诸如游戏,微信小程序平台,意在颠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如果成功,这些都大有可为!
而财付通依靠微信支付,也在信用等持续前进,给腾讯一部分时间,估计会做的相当好!而目前连倔强的12306也开始支持微信支付买票,证明有的东西只能是市场来决定!
但阿里不能说一定会被腾讯打败,马云这个战略家在一天,腾讯在除了社交领域之外就得追赶一天,那么假设马云不在或者马云失误了一次,可能就是腾讯的机会!
除此之外,腾讯的厉害主要是在国内,而马云在海外的战斗力同样强悍,这一点对于马化腾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
但既然题主说了谁会是最后的老大,那么这个最后代表着时间一定很长,所以我觉得腾讯会更厉害吧!
由网友 此用户什么都没有 提供的答案:
腾讯和阿里巴巴
要对比两家公司的实力
首先我们要明白各自的大主航道和护城河以及投资版图。
腾讯的主航道是微信,游戏,护城河是QQ,腾讯云,微视,腾讯视频,企鹅影视。QQ浏览器,微信支付。投资版图有滴滴,美团,快手,京东,趣Html369,拼多多,顺丰,小红书。
阿里的主航道是淘宝,支付宝,蚂蚁金服。护城河旗下产业优酷,uc浏览器,
饿了么,高德地图,阿里影业,新浪微博,哈罗出行,投资版图滴滴打车,趣Html369,小红书,华谊兄弟。
对比发现阿里自己产业比较多,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导流,所以全资收购的产业比较多。但是收购后这些企业发展的局限性大大增强。而腾讯投资的产业比较开放,导致这些企业都发展的特别牛皮
主航道微信吊打支付宝,共同投资的嘀嘀打车也是腾讯占据大股东。
目前阿里的主航道淘宝却也是和腾讯投资的京东,拼多多差距并不是很大。
主航道pk阿里全线败北,主要是腾讯,QQ的用户粘度比较高,而淘宝却是用户需要才回去选择,而且还要考虑去不去他家,毕竟有京东,拼多多可以对比。
综合以上,腾讯完胜阿里。
由网友 这世界没有真理 提供的答案:
我个人大胆设想,这两个公司对比的话,腾讯未来5年会比阿里大。但是说最后的老大,也许是新出现的对手。
目前阿里的核心市场基本被瓜分,慢慢的已经失去了护城河,加上阿里的不思进取,走百度老路指日可待。腾讯把握着通讯人脉资源,虽然更有保障,但并非牢不可破。只需要一个契机,就是大家通讯习惯的改变,一旦腾讯速度慢一点,就很危险。
不过腾讯现在的模式比以前更聪明,碰到合适的就投资,至少被自己投资的公司超越,风险小很多。
另外,现在这两家最大的对手是"字节",因为"字节"现在无论从用户量来说,还是停留时间来说,都有很大的优势。并且背后还在布一个大局,只等时机成熟,一举把这两家都超越,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绝无马屁,说的就是真实情况的推测。立此贴为证,五年内,这两家不是被新入场的超越,就是被"字节"超越。
由网友 随心是缘来 提供的答案:
阿里这几年在布局国产芯片以及数据中心,达摩院也正式进入芯片研发,投入的研发费用仅次于华为,说明阿里在科创之路上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反观腾讯,低调是低调,但低调的让人记不起腾讯到底在干嘛?除了游戏产业,就剩微信了。在国内,游戏产业虽然赚钱,但是放不到台面的,国家也不会让游戏产业大行其道的。加上腾讯这两年错过了短视频这个窗口,估计未来几年会走下坡。所以看好阿里!
由网友 SevenLink 提供的答案:
首先两家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甚至是世界市场都称得上伟大的公司。
截止到目前,腾讯的市值已经来到4.51万亿港币,折合5769亿美元,牢牢占据世界第五大市值公司。
而阿里巴巴的市值则为4789亿美金,较之腾讯足足少了1000亿美金。
而在2017年11月8日的时候,腾讯的市值刚刚超越阿里,两个多月的时间从超越到1000亿美金的甩开,这样的速度不得不称之为奇迹。可纵使这样,我能就能说阿里输给腾讯了吗?
其实不然,作为国内的两大互联网巨头,多数用户会将他们进行比较,但两者真正重叠的业务也不过是他们的附加业务,比如视频、音乐等,而真正的核心业务,纵然他们有心去发展,也无力去改变彼此在行业内的制霸地位,比如腾讯的社交,阿里的电商。
两家伟大的公司共同存在在这个市场,是目前国内用户的幸事。未来两家公司也将持续发展,它们之间没有瑜亮情结,它们只会在国内稳固市场的同时,走向国际,把整个世界当成一个巨大的角斗场。到时候腾讯面临的将是facebook,而阿里冲击的则是Amazon。
放眼国际,虽然苹果是市值最高的公司,但谁敢说它是谷歌和微软的老大,它们只是不同领域交叉的竞争对手,这就是阿里和腾讯的现状,也是它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关系。最后,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走向世界。
由网友 小弟马三 提供的答案:
谁最有可能成为巨无霸?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腾讯(在国内)略占上风。而阿里巴巴集团海外业务到底战绩如何还不是很清楚,便先搁置不做置评,未列入考虑范围。
从局势上看,腾讯的主要业务,社交(QQ、微信)文娱(游戏、阅文集团、腾讯视频、QQ音乐)等在国内的霸主地位至少现在没谁能撼动。同时奇怪的事,其这些业务的主要竞争对手(排除阿里)网易、百度等对其态度,并没有阿里在各项竞争中的对手那么同仇敌忾。至少表面是如此,大家还是和和气气的,而这两家百度现在像是置身事外了,专心搞未来技术,但是网易似乎相比还比较亲近腾讯,而远阿里,其网易严选、考拉都还奔着阿里的主要业务电商袭击而去。
但是阿里就不一样了,似乎所有与它主要业务竞争的对手,关系都很糟糕。京东、唯品会、美团、58等大有同仇敌忾,与阿里不死不休的气势。而阿里对于他们的挑衅,采取的措施是全资收购或自己做(饿了么、新浪、优酷、口碑、钉钉),来迎战。
到这里就很清晰看出,俩家的攻防战术了,腾讯采用的是比较松散的合作联盟,大有苏秦联盟六国而共拒大秦之势(只不过腾讯这个苏秦并非历史那个没自己势力的苏秦,相反还是霸主)。而阿里是全部直系整合,绝对管控,欲强势破开,对方这群土鸡瓦狗联合之势(哈哈,祝大家狗年旺旺旺)。
目前的两方摩拳擦掌的领域是线下商业,决战马上开始了,大约就在2018-2019,2020年应该就已经能分出高下了。
腾讯那边的优势是,腾讯做为技术、支付、流量、资金输出,腾讯的主营业务,并没有像是有朋友说的陌陌、探探这些能撼动其地位的,这种可能性还不如京东撼动淘宝天猫的可能性大。而腾讯联合的一群帮手,大都在强势的阿里下面大有不服气、拼命到底之势,这种士气就很可怕,而且这些公司尤其是京东和美团,这些可都是"硬茬",都本身身经百战,从中胜出的。
阿里巴巴号称阿里铁军如何厉害,但是至少目前看,口碑等搞了两三年,也未能有多大成绩,纵然有美团一家独大的先发垄断优势,但是也只能说成绩一般般。至于阿里巴巴人马是否长期养尊处优,已成骄兵,还是兵锋正盛,不得而知。
但是有一句话应该不会错,创业公司,那都是拼命三郎,为了成功能一路拼杀过来的,没有退路。而阿里巴巴收购业务,然后自己人去掌管,再自己人,也只是打工,二者心态不可同日而语……
拭目以待吧……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