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c语言课不顺便教一下Linux,Makefile,git,gdb等配套工具链呢?

由网友 在鱼厂 提供的答案:

想多了!

c语言最初24周,每周4课时,这点课时只能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法和基本的算法。

然后开始教学改革,从24周变18周、16周、14周,现在是12周,每周四节。现在的课时量已经到了连最基本的内容都讲不完的地步,还加其他?你觉得可能吗?

总之,现在的教学改革就一个方向:减课时量。

由网友 一叶障目0001 提供的答案:

这些应该是在以后熟悉了计算机相关基础的情况下学一下。在大一刚开C语言的时候很多学生连Hello world都写不出来的情况下就开始搞这个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学C语言的时候哪个学生能分清什么是编译,什么是链接,又怎么链接各种库的。用VS的学生可能花一个小时写完实例程序点一下编译程序就跑起来了。用gcc的学生中途可能写代码一小时你把它编译出来可能要一天。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出代码。

像gcc shell cmake之类的完全可以在大二或者大三单独开一门课,没必要跟C语言混着学

由网友 麻雀爱努力 提供的答案:

个人认为呢!

大学课堂上仅仅只能让你入门,想要学会学精。首先,必须私底下找找第三方学习平台。哔哩哔哩就不错,上边免费的学习视频绝对让你大饱眼福。再一个,就是自己去购买相关书籍。语言技术更新迭代很快,大学课本上的知识点严重落后。

由网友 那就禁掉冰淇淋 提供的答案:

定位原因,大学的教育不是职业教育。大学里学的是原理性的东西,编程语言课也就一到两门,其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数据结构等理论课能够顺利展开(举个例子,后面的数据结构如果是C描述的,前面一学期会学C,如果是Pascal描述的,前面一学期会学Pascal)。至于汇编语言课纯纯是为了给你讲CPU的(个人理解)。至于那堆工具链,适合校外培育班或自学,或者学校里有老师擅长这个可以开个选修赚点课时费。

由网友 BG6VDC 提供的答案:

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学习跟培训班学习目标不同。

大学学习,更注重理论知识,告诉你各种编程的原理,而且目前的编程原理上都大同小异,学精一种编程,其他编程上手都非常快。同时,编程的各种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也会开设,所以学一种编程是非常消耗精力的。另外,对于工具来说,老师应该是站在公正角度一视同仁,而不会有特别的倾向性引导,这才是合适的。

而培训班类型的学习,就是告诉这种应该怎么应该,应该在哪里应该,讲究的是时效性的应用性能。所以你说的这些配套工具,大学里会偶尔演示一下,但不会讲的特别透彻,而培训就业班里会具体讲工具的应用和使用技巧。

由网友 杭州记 提供的答案:

Linux,Makefile,Git,GDB等配套工具链是以Linux为平台的开源编程工具,在软件开发和系统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Linux是一个类Unix操作系统,分布在个性化设备(如PC,手机,网络服务器,嵌入式系统等)上,是当今互联网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使用,是屈指可数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Makefile是构建、编译、调试Linux系统的一个文件,它包含了一些构建安装和编译命令,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安装和编译Linux系统,是Linux应用程序和软件的基础。Git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它可以让开发者保存软件代码的历史,让开发者可以轻松的查看、恢复、分享自己写的代码,也可以帮助合作者之间平滑的协作开发,发挥出最大的效率。GDB是一个强大的调试工具,它可以调试应用程序在Linux系统上的任何C编写的程序,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轻松的发现和修复Linux系统上的程序错误,提高程序的健壮性。

然而,大多数大学的C语言课程却没有涉及以上 Linux,Makefile,Git,GDB等配套工具。有很多原因导致这种情况,首先,与更多高级语言相比,Linux,Makefile,Git,GDB等配套工具这些系统技能更加深入,学习起来需要时间和经验,而大多数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时间去深入学习。其次,由于开发语言发展得很快,以上技能必须随时更新才能和时代相匹配,因此大学不太可能推出课程长期让学生学习,且每次更新时都需要对教材进行修订,增添教学成本。

最后,Linux,Makefile,Git,GDB等工具虽然在软件开发和系统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一般大学生只会使用它们来完成简单的作业,未必能充分发挥这些工具的全部作用,所以,综上所述,大学C语言课并不便集成学习Linux,Makefile,Git,GDB等工具。

但是,掌握Linux,Makefile,Git和GDB等配套工具,仍是一个软件开发者从业的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建议,学生可以自学和使用这些技术,为软件开发和系统管理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上述技能,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由网友 DeveloperPeer 提供的答案:

大学的 C 语言课程,基本上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编程的偏理论,外加一些实践的软件语言课程。在这之前,几乎都没有接触过编程的,在 C 语言之前,可能会有一门计算机基础的偏理论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构成,程序运行的流程,网络等知识。

计算机程序语言对第一次接触的人来说,就像接触一个崭新的事物一样,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里面的概念,方法论可能都是之前不曾接触过,因此,接受,理解需要一段时间。

C 语言课程就那几十个课时,这么点时间用来掌握第一门语言就显得紧迫。

Linux 是一个比 Windows 难掌握的操作系统,学习 Linux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完全可以当做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对待。

Makefile, git,gdb是软件开发工程中用到的编译,调试,版本管理工具,对初学者来说,全部融入到第一门编程语言课程中也不太现实。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虽然不适合在 C 语言中教授这些内容,但是可以对之有些介绍,这样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在课下根据兴趣来学习。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