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暖心财经说 提供的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白,究竟应该在什么地方办退休的问题。
一般来说,要么在户籍地,要么在参保缴费满10年以上的地区。
不过这里边有一个特殊条件,那就是自己在异地参保缴费的记录,能够被另一地认可。
按照人社部的有关规定,如果是异地向另一地转移社保关系,一次性补缴三年以上的养老保险必须有相关的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仲裁或者审计部门的有效法律文书。
所以说,在四川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记录,无法被上海认可。
说实话,如果真是转移到上海办理退休,真的就赚大了。因为上海市的社平工资高,养老金增长的也快,很划算。而且上海市的医疗保险缴费只要求15年,报销比例很高,也非常划算。
如果是不能够转移到上海,那么只能把上海的有关缴费记录转移回四川办理退休。由于多出15年的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应当差不了多少。毕竟能够立即领取上养老金也是很划算的。
可能吃亏,就吃亏在职工医保上,如果不能办理职工医保退休,只能不断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居民医保待遇没有医保个人账户、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机制,而且报销比例低,对于年纪大了以后可能不是很划算。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能不能在上海市交满15年退休?将四川省的补缴社保转化为一次性经济补偿待遇。这种情况下养老、医疗问题都能解决。
由网友 城市规划师7 提供的答案:
众所周知,中国最发达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最发达的是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最发达的是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最发达的是沪宁杭合四大中心城市。为方便对比,以下"八点",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和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各大城市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里的定位进行了分析。看完后就能知道,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打造十多个亚洲乃至世界中心城市,选择这些城市,一方面可以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城市铸就辉煌的见证者。
一,先从长三角区域层面分析。2016年国家印发了《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明确长三角城市群范围为半个安徽+半个江苏+半个浙江+上海全域,并且明确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为上海,副中心城市为合肥南京杭州,宁波嘉兴苏州无锡芜湖马鞍山等22个城市为普通成员城市。2019年国家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国家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明确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全域为长三角地区。
二,再从全国层面分析。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都市圈之间的竞争、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核心城市之间的竞争,核心城市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它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里的定位。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显示,我国或将打造"4+11"个亚洲乃至世界中心城市。
自2006年开始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拟形成"十百千万"城镇体系(即布局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100个左右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1000个左右的地区中心城市和10000个左右的重点镇。并且明确国家中心城市是已经或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城市,是位于直辖市和省会之上的新的"塔尖",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担负国家使命、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门面型城市。且申请国家中心城市有个硬性条件:应是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或者计划单列市。
三,截至目前,已经公开的,分两批共批复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
第一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
第二批: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2010年出版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此版已公开发行)里详细描述了2010年之前第一批批复的5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
至于第二批批复的4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
2016年4月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国家印发的《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中明确同意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7年1月国家批复了河南省政府《关于恳请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函》,并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郑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国家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四,国家中心城市,又称全球与国家中心城市,是全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合称。两种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国家中心城市,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同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第二阶段:明确时限,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第三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建成,开启全球城市建设;
第四阶段:全球城市建成。
成都、武汉、郑州、西安4个后批的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阶段。正在报批的《成都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
《武汉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郑州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西安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显示,分为三个时间节点,即:
2025年,强化空间集聚、完善功能体系,使能够全面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35年,建成高达2000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国家中心城市;
2050年,迈向或者建成全球城市。
至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5个先批的国家中心城市里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处于国家中心城市建成,正在向全球城市晋级的阶段。
五,目前,2010年出版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已经公开发行,2016年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及后续新版尚未公开。
已发行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一书里称:2016年住建部等19部委联合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此版目前尚未公开)已经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晋级为全球城市,确定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为11个国家中心城市。
六,正在上报国家审批的各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显示:长沙、济南、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六个城市都提到了国家中心城市。结果如何,值得期待。
《长沙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城市发展总体目标的城市性质是国家中心城市;
《济南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战略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
《沈阳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发展目标是国家中心城市;
《南京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城市性质是国家中心城市;
《杭州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目标愿景的城市性质是国家中心城市;
《合肥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目标愿景是2035年奋力迈向国家中心城市。
七,由于,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国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的城市,是一国综合实力最强、集聚辐射能力最大的城市。因此,各大城市,纷纷把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今后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城市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也是期待成为国家战略,优先获得资源配置。
八,城市定位,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预期和上升空间,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信心来源,是10个左右的国家中心城市之列,是100个左右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列,还是1000个左右的地区中心城市之列,直接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未来。关注该关注的,才能知现在、比过去、明未来。
由网友 非常干货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如个人偏好、家庭情况、生活成本等等。以下提供一些可能需要考虑的要素:
生活成本。上海是中国著名的国际化大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高,而四川则属于中西部地区,生活成本相对比较低。
市场需求。根据您的职业背景和技能水平,可能需要考虑在哪里更容易找到工作。
家庭情况。如果您有家人在某个城市居住,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与他们住在一起。
退休福利待遇。不同地区的退休金和其他福利待遇可能会有所不同,您需要了解相关政策规定。
社交网络。如果您有朋友或社交圈子在某个城市,可能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总的来说,选择居住地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个因素并量化权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由网友 就业社保一本通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政策性强,涉及个人待遇问题。先说养老保险能不能转回四川的问题,一是确认上海缴费12年是否是正常缴费,所谓正常缴费,就是在40周岁前开始缴费,没有补缴费,一年一年地缴费,在社保概念中叫养老保险一般账户,如果是40周岁后缴费的叫养老保险临时账户,二是确认在四川有没有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说清楚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每年不一样,都有递增的,如去年是9770.4元,不是每年200元、500元、2000元、5000元那个居民养老保险。那么就有三种结果:一是上海那边是正常缴费,四川也有缴费记录是可以转回四川的,二是上海那边不是正常缴费,不管四川有没有缴费都要转回四川的,三是上海那边是正常缴费,四川没有缴费记录的,是不可以转回四川的,只有在那边缴满15年后办理退休。
大结论,能够转回四川当然可以合并享受待遇的,不能转回四川符合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的,也是要给你15年补贴的(有土地补偿金和安置金有关)
具体情况可先咨询征地所在地的居民养老保险局或社保中心为好。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