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懵懵不知愁 提供的答案:
既然感觉到孩子辛苦了就和孩子商量去掉一两个兴趣班不好吗?家长希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有孩子。也是从各种培训班里走过来的。并且我家选择补习班都是从孩子兴趣出发,她自己要求报的。但是到了三年级孩子学习任务重了,就必须平衡课外班的时间。商量给孩子保留一两个她想坚持的即可。毕竟不可能全面拔尖,只留一两个精通不也挺好的嘛。望参考。
由网友 君若卿卿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
对于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面对的是新的环境:学校、老师、同学、课业,从心理和身体上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在课外,又报了书法、钢琴、主持、英语等课程,孩子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但是,家长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该怎么办呢?
首先,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择一事,终一生"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能跟风,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来选择。比如,抖音千万级粉丝的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这个账号甚至实现了七天吸粉111万的成绩,让无穷小亮成为了科普类的现象级达人。小亮老师的妈妈从小就发现儿子对昆虫及各种生物感兴趣,于是,就不断地培养他、支持他,这就是培养兴趣的力量。
其次,要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既要有充足的睡眠,又要有适当的群体活动。既要有适当的学习任务,又要保证孩子无压力、不焦虑。达到联合国定义的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
最近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在《四川杂忆》这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登山亦有道,徐行则不踬。——司马光
我每逢登山,总要想起司马光的摩崖大字。这是见道之言,所说的当然不只是登山。"
徐行,慢下来的是脚步,稳下来的是内心,道出的是不急不躁,不可冒进,稳中求胜的道理。
这两句话蕴含着中国人千年的处事哲学:做什么事都不要太着急,否则有可能会欲速则不达。世间物极则反,月盈则将亏,盛极则必衰。凡事不可太过强求,矫枉易过正。培养孩子要量力而行,亦是如此!
由网友 红明HM666888899999 提供的答案:
孩子才一年级嘛!还是个儿童,报那么多补习班干啥?何必要泯灭孩子的天真和童心呢?
不是不学习,就算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要根据孩子的习趣和爱好报补习班,并不是多多益善,多而不精,有害无益!
话又说回来,孩子也要以学业为主,报那么多补习班,孩子都不知孰重孰轻了,小小年纪哪能吃得消呢?如此劳民伤财的事呢还是要左思右想为妙![捂脸][捂脸][捂脸]
由网友 王者天下v 提供的答案:
孩子一年级给她报了书法、钢琴、主持和英语四个班,感觉都必须学,可是孩子很辛苦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首先书法、钢琴、主持和英语这四个班不存在"必须学"之说。英语属于文化课,学校里老师会教,没有必要一定再报英语辅导班。至于钢琴、书法和主持,如果按琴棋书画来论,从家长的希望出发,难道学的还缺少了画画不是?
但题目问的是孩子报了这四个班,很辛苦怎么办?那还能怎么办,只能学得少些再少些不就得了?既然一开始我就说明了不存在必须学之说,那减少学的项目,孩子不就轻松了?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当然应该以学校学习为主,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抓手。至于课外文艺方面的学习,应根据自家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有所取舍,紧盯一二项才艺学下去就行。
素质教育是个趋势,除了学习之外,拥有一技之长的才艺,尤为重要。但孩子正在长身体,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不应该全都消耗在疲于奔命的课外辅导上。
学艺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图全,更不能指望孩子琴棋书画唱歌跳舞什么都会。家长问问自己,你拥有这样的才艺吗?你的童年是这样过来的吗?太多太多学了好多,最后什么都没学好的事例。
综上,孩子才艺方面,可以学,应该学,但建议学习一二项,足矣!
由网友 五一奖 提供的答案:
一年级被报了四个班,根据″孩子很辛苦"展开分析,孩子可能承受着慢性压力和失去掌控感的征兆。孩子很辛苦,哪有志趣应付四个班。
古代教育家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失去内驱力,心里留下"伤疤″。用辛苦代价,换取四个班学习,将学习当作学习机器,忽略孩子童心童趣,失去个体自我意识。殊不知,心灵伤疤隐隐作痛,走向抑郁,失去了健康和快乐,这才是真正"输在起跑线。″
墨子告诫我们:"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就是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四个班,四块枷锁套在一个孩子脖子上。家长于平视目光中感受孩子世界,尊重和接纳童心童趣,才能颇合孩子脾胃。不知道孩子,何以成为家长。目标太高,如同"上刑″;有点"入错门"、"嫁错郎。"
积硅步以至千里。一年级孩子是"谦谦君子"养成階段,德育为先,把一种风范与不拔高纯净有品质教育,放在首位。
这些年,各种美术、英语等五花八门辅导班盛行。让孩子上课外班,似乎是父母冠以爱的名义施压给孩子。对于没背景的家庭来说,付出更苦的努力以改变命运,代表很多家长的想法。让孩子上课外班,似乎大势所趋,风气盛行。
家长对孩子课外班有了更多更高要求,常常走入极端,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的代价换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参与各种课外班日程安排,细化到每分钟严格安排和落实。有的老人说:"不见孙子想孙子,见了孙子怕孙子,天天课外班手忙脚乱接送忙了老孙子"。
家长辛苦,孩子也辛苦,做自已主人绝不限于做自已肉身主人。花了大量人力财力,确信他们付出最终有回报。我只想说,重要不是一年级上四个班,"而是你对孩子教育的态度,目标与实际投入程度″。(钱炜)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乐"之者,效率最高。"苦"之者,不如"好"之者,激发孩子爱好学习兴趣。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这是为人父母的初心,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由网友 退休董爷爷 提供的答案:
我认为这么多的课,那怕孩子有没有兴趣,我们先不议论。但是我们总是要给孩子一些空间呀…
现在的学校布置的作业可够多的,我看见隔壁老王家的孩子,每天都背着重近二十斤左右的书包上学,可是晚上回来天都蒙蒙黑了。正好有一天我吃过晚饭,站在门口叫一声"铁蛋",这孩子转过头来朝我应了一声,还叫了我一声"董爷爷好!"。我说:铁蛋你每天这么迟回家?铁蛋说:我在学校做作业,怎么这么多作业?今天还算少的呢?做完就回来了…我一看闹钟都晚上六点钟了。作为家长如果再给孩子压上以上书法、钢琴、主持和英语课外课?这这孩子还有业余时间吗?完全没有孩子自己的空间了。我个人认为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完全掌握在家长手上和心里,孩子有孩子的爱好和休息时候的,作为家长不要把孩子总是用绳子牵着就放心,干涉多了,孩子逆叛会起反作用的…这就是我的一滴滴唠叨的告白而已,供参考…
由网友 蓝天58568 提供的答案:
俗话说得好,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贪多嚼不烂的!
既然家长知道孩子报班多很辛苦,那就少报一些好了!其实所要学的四科当中,除了英语以外,书法钢琴和主持,都不是非学不可的!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兴趣出发来决定学习哪些课外知识是比较好的!
我认为,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不必给其增加太多学习负担和压力。否则,会容易产生厌学症的!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原本是天真活泼,天真烂漫,喜欢玩耍的时候。一入学就给增加了那么多的法码和负担,有的是会吃不消的!最终既然是学了,那也不会是学的比较精通的!也只能是一知半解罢了。
所以说,孩子刚入学,最好不要给他们增加较多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在完成主要必学的知识以外,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业余爱好,是应该的!没必要面面俱到了。
由网友 滏阳365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
孩子上一年级,岁数太小,报四个班超过了孩子上一年级学习的内容,建议还是挑一两个孩子认为感兴趣的班上为好。
报的班多,孩子学习如果没有兴趣,等于白花钱,而且占用孩子大量玩的时间,这样是"劳民伤财。"
我孙子上幼儿园大班,他的一个同学父母为他报了绘画、播音主持、舞蹈、英语、机器编程等五个班,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要延迟1个小时学习课外课,孩子学习厌烦了,每天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孩子都是哭着不想上。
由网友 努力创作中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挺简单的,你给孩子报了书法,钢琴,主持和英语四个班,可以先让孩子同时上一段时间,然后看看孩子对这四种课程那种兴趣最大,然后不必心痛报名费,直接果断留下一门最感兴趣的课程就可以了。中国有句俗话,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一招鲜吃遍天的。这在以后孩子长大以后,会有好处的,我们知道丁俊晖的故事吧,他爸妈从小就让他打台球,并为此花费了巨资,然后岁数不大,就让他出国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学成
之后,台球技术日渐成熟,逐渐成为中国台球界的领军人物,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明显,就是心理素质较差,特别是当金钱名利接重而来的时候,不能潜下心来,钻研技术,因此不能长期雄霸世界之巅,但是在国内却足以傲视群雄了,成为从小成材的典范。还有著名的排球队员朱婷,从小父母就培养她排球,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为让她学排球,节衣缩食地培养她,并为此借债,可见其良苦用心,最终朱婷不负重望,脱颖而出,最终在排球界出人头地,成为当今数一数二的排球巨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建议家长多留心一下
孩子的专长,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还听一位名人说过,有的人成功了,那是人家发现了自己的专长,并且在这个领域辛勤耕坛,所以取得了成功,而百分之八十的人到死也发现不了自己的特长,而普普通通地工作着,因此从娃娃抓起一点没错,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在这个年龄段,找出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培养,事半功倍,为以后人生之路开个好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努力吧,年轻的父母们,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然这仅代表个人观点。
由网友 用户又见晓寒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等于在自圆然不得其说,鱼与熊掌可兼得否?中国的孩子自幼被家长们宠惯着同时又被寄予着,仿佛非龙凤不成人,于是就有了起跑线之说,输得那叫一个彻底,可笑而又悲哀!孩童时代,什么最重要?当然是快乐而又纯真,学知识仅仅是成长初期一个启蒙的概念,在于引导在于兴趣所在,你拿一堆学业去束缚他,能快乐吗?你知不知道:这在扼杀他的创造力!家长们需要做的是:规范孩子的行为,帮其塑造真诚坦荡不畏艰险的人格,正本清源才是教育之根本。同时,家长也要补上一课:德要先行,德要配位,立德才能致远。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