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金禄6666 提供的答案:
1993年,当年18岁,去铁岭,下边有一个市,现在是铁岭的一个县,叫法库,原来是县级市,我们几个人当地有一五十多岁长者接待我们,我们管他叫国舅,因为他侄女是法库市市长。他请我们吃的是清真,当时有一道菜叫烤羊腿,但是那个烤羊腿不大,也就两斤左右吧,一斤多到两斤这样,那叫一个香啊!至今30年,在30年当中,从来没有吃过比这个烤羊腿更好吃的一道菜😄,到现在一直记忆犹新,感谢国舅的盛情款待!
由网友 你舅舅我就扶你 提供的答案:
2017年12月9日晚,母亲做了红烧肉,看着我一口小酒一口肉,满脸慈爱的笑容,那香气至今犹唇齿留香,第二天早上七点母亲中风了(卒中),住院十五天后,瘫痪在床四个多月,到现在偏瘫、糖尿病加老年痴呆已经折磨她老人家两年了,现在无论我还是老婆做的红烧肉都没有那晚的肉香,没有那么好吃,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菜,也是这辈子再也无法吃到的菜了!好在能略微安慰自己的就是,母亲现在喜欢吃我做的红烧肉!
由网友 我住长江头N 提供的答案:
1979年,我去省城上班,我的大伯就住在省城,巧的是我上班的单位距大伯家很近,走路5分钟。
那天,大伯的二女儿到单位找我,告诉我中午到大伯家吃饭。
原来大伯家那天中午蒸的是大海螃蟹,为什么说再也吃不到了呢?是因为那螃蟹的个头太大了,一个盘子放一只,那爪子大部份露在外面,拿在手里沉掂掂。以至于在吃蟹黄的时候,感觉蟹黄那形状很像我在农村老家吃的玉米饼子。
如果饭量不大,那一个海螃蟹就能吃饱,蘸着姜汁醋,味道真的鲜美。
大伯说这海螃蟹是二女儿的男朋友拿来的,那时,堂妹正在谈男朋友,而这个男朋友正是在港口上班,有着购买上的方便。
那时候,我所上班的这座海滨城市,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为什么这样说呢?包含几个意思呢?
春暖花开,正是海螃蟹膘肥蟹美的时候,也正是吃海货的最佳季节。没钱买?怎么办?天暖和了,棉衣不是穿不上了吗?好了,放在当铺,换几个钱,用来买海货吃,关键是这不算不会过日子,也是被大家认可的。当然,这都是旧社会流传下来的说法。
为吃海货卖棉衣,这样的人是否真的有,不得而知。但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们对海货这种美味是多么的渴望和痴迷呀!
那次在大伯家吃的海螃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那玉米饼子似的蟹黄,永远的留在记忆里。
大概是人们的需求太旺盛了,后来若干年,人们疯狂的捕捞,让这些海产品得不到休养生息,几近绝迹,那样的大螃蟹已经很难见到了,至少我是没见到过。
从那以后,不管在多么高档的饭店里,见到的那些自称是什么什么高档的螃蟹,我都不屑一顾,颇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由网友 豫墨的鱼 提供的答案:
幼年时,街道很窄,车很少,我家离一个部队驻地很近。
有天,大约是中午的时候吧,几辆军车停在门前的公路边上,车上满满的麻袋包,但人却不在,听说是到部队里边吃饭去了,也没留个看车的,大约那时的人也想不到要留个看车的。
孩子们就在那爬车玩。有好奇的就想知道麻袋里边装的是什么。不知道是谁把麻袋上本来有的一个小洞捅大了,里边的东西便哗哗的流到地上,竟然是很小很小的螃蟹苗。有的孩子捧了螃蟹就往家跑。于是,就有家里大人来看,到后来成了大人们拿了盆来收,那个洞又被捅的更大,最终这包破了一个洞的螃蟹包基本上就被抢光了。虽然行为不佳,但那时候的人到也还算的纯朴,并无人再去动其他麻袋,当兵的吃饭回来只是看了看,也没有追究什么就开车走了。
我姐也去划拉了半盆螃蟹苗回来。晚上,爸妈回来问起,姐便如实告知,爸妈便数落姐不该如此,怕有人追究便出去打听,大概听说这些蟹苗不过是部队上喂猪用的,不会追究什么,也就放了心,没再说什么。
我妈把螃蟹细细的洗净,那时候平民的油都是限量供应的,也就没放多少油,只用一点油滑了滑锅,螃蟹在锅里嘣的酥脆,又蒸了一锅玉米面的饼子。
可以说那是我们一家都难忘的一顿晚餐,至今我都记得那螃蟹的香味,常常梦里回味,再也忘不掉那味道。
第二天,我妈把其余的螃蟹分成几份给姥姥和大姨大舅他们拿了去,我们家却没有再吃到第二餐。
这事过去很多年了,现在肴菜店里也有卖油炸小蟹的,但却不是那样的蟹苗,大概蟹苗也不让捕捞了吧?也可能不是蟹的事,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反正,现在吃起来再没那个味道,也不怎么喜欢吃现在的油炸小蟹,和当年的记忆已经大相径庭了。
由网友 可靠书签G 提供的答案:
70后的上我初中时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每都次带够一星期蒸吃的馒头和咸菜,一天三顿都是白开水馒头和咸菜,学校里也卖菜单很少有人学生买,基本上都是老师买,虽然每天卖菜的窗口前都有不少学生排队买菜岂不知这些买菜的同学也是好久没有吃菜了,因为学校人多才显得有不少买的,一次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去买菜吃,那天是红烧茄子,还没到教室呢就有不少同学围过来你吃一小口他吃一小口,半饭盒菜就剩碗底了,我就把馒头掰成小块连汤加菜混在一起吃完了,那叫一个香啊,那个香到现在我都忘不了,里面还有薄薄的廋肉片[舔屏]后来出门打工和同事下馆子我经常点红烧茄子就是吃不到学校的那个味道了,现在做生意也有点小钱了,去一些好点的饭店也点过红烧茄子,自己在家也看着书上自己做过,可是都没有学校的那个茄子好吃,这使我想起了朱元璋的翡翠白玉汤,其实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只不过要看在什么情况下吃了,我说的这些没有夸张和故意的升华,70后农村的朋友都应该有过这种生活
由网友 乐迪小爱妈 提供的答案:
小时候家里姐妹多,超穷的那种,几个月都闻不到肉香,有一次我姨娘家送了一碗瘦肉汤给我家,我记得特别清楚,姐妹六个人排成队,老大喝一口到老二,老二喝一口到老三,然后轮到老六,最后妈妈只能舔一下碗了,那时候觉得那碗瘦肉汤简直是神仙美味,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场面!现在不管怎么吃肉都没当年的那种感觉和心境了!
由网友 汉一粟28213 提供的答案:
白兰瓜,金塔寺。我的家乡在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这里三面环山一面环冰,黄河从这里流过,盛产瓜果蔬菜,有名的是冬果梨,软儿梨(也叫香水梨),还有白兰瓜。小时最喜欢吃金塔寺脆甜爽口,白兰瓜瓤子有红色的,也有绿色的糖份很足,切开后有一种很香醇的味道,因为糖份足,吃的多了,嘴角和舌尖,都被杀破了。还有一种西瓜长足后瓜里面只有水,一揺瓜子在里面晃荡,戳开一个口,一吸香甜的瓜水喝起来,最后只剩瓜皮和瓜子了。
由网友 冬日暖阳124086398 提供的答案:
这辈子你吃过最好吃,但是再也吃不到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我今年已经六十有二了,在我的记忆里,最好吃的东西既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是什么生猛海鲜,而是六七十年代农村每年腊月杀年猪时邀请左邻右舍都过来吃的那道猪血汤,也叫杀猪菜。
这道菜,有猪血,有白菜,有水豆腐,更主要的就是有刚刚宰杀的年猪,还在冒着热气的坐板肉。当然,还有一些葱、大蒜、生姜等调味菜。那种新鲜猪肉做出来的杀猪菜,那真的叫做鲜,叫做香,那时我才十几岁,完全可以把这道菜用来当饭吃,一顿吃上两碗、三碗一点也不费劲。
要说为什么那时山里农村喂出来的猪,肉为什么那么新鲜?那么香?原因是,那时农村每家每户都要喂猪,人口多的家庭还可能不止喂养一头。那时候用来养猪的猪食,主要就是打野菜,还有红薯、南瓜、还有一些杂粮,最主要的就是农村人养猪都是用锅将打来的野菜,还有红薯、南瓜、杂粮等洗净煮熟,然后掺杂一些米糠、麸皮等。那时猪生长的非常缓慢,每天能长半斤就算是快的,如果是年初购买的猪仔,这样喂上一年后到年终最多也就二百来斤左右,宰杀后也就一百三四十斤猪肉的样子。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这道菜却一直在我的记忆里。可是,现在再也吃不到那道猪血汤(杀猪菜)了。因为现在无论养殖场还是农户,再也没有人将猪食煮熟再去喂猪,再也没有人去打什么野菜了,现在养猪用的都是猪饲料,里面还有很多添加剂,因为这样猪就生长的快。不用原始的方法养猪,怎么可能有那种原始的猪肉味道呢?
说真的,这道杀猪菜只能成为我人生永恒的记忆,却再也无法享受和吃到这道菜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