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小医生 提供的答案:
心绞痛是一种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有关。心肌缺血一般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导致血流不足造成的。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血管病理过程,由于长期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过度肥胖和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血管内壁逐渐积聚了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狭窄血管空间,导致血流的减少,从而引起心肌缺血。
2. 血栓形成:有时候,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壁或者炎症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会形成血栓。血栓可能会在血管内壁脱落,导致血管的阻塞,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
3. 动脉痉挛:血管壁的平滑肌痉挛或收缩也是心绞痛的一个常见原因。这种情况有时与应激、温度或某些药物的刺激有关,但也可能是自发性的。
心绞痛的发作一般会出现剧烈的胸痛、闷痛、喘息、出汗、恶心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和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介入性治疗(如冠状动脉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等均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由网友 罗民教授 提供的答案: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心肌组织对血氧的需求高于供给,二者达不到合理的平衡所致。
稳定性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稳定性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此类心绞痛患者在发作前,往往都有明显的诱因,比如说劳累过度、跑步过久等剧烈活动,但其中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特点:"此类患者常在活动中发作,而非活动后",一般可以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缓解。
其发作原因就像我上述所说,当剧烈活动时,心肌代谢需求量会激增,这时冠脉血流量无法满足心肌所需,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引起疼痛,这个疼痛传导的过程:"可能是无氧代谢产物(乳酸、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神经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及相应脊髓段传至大脑,最终产生强烈的痛感,这种痛感是由神经所传导,所以在这些神经所影响支配的区域,均可能出现痛感,这也是为什么心绞痛可放射至多个部位的原因,比如胸骨后、两臂前内侧和小指、左臂等"。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相比稳定性心绞痛更为危险,也更需要警惕,现代医学将稳定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统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其发作原因虽然也与血液的供需平衡有关,但并不是劳动所诱发,主要在于冠脉内不稳定斑块继发性病理改变,导致心肌血流量下降(斑块破裂、斑块内出血、冠脉痉挛),出现缺血性心绞痛。
此类心绞痛患者单次含服硝酸酯类制剂的效果并不明显,往往不能完全缓解症状,需要多次应用,部分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
由网友 脉络舒通丸 提供的答案:
心绞痛的注意事项
由网友 心血管守护者贡鸣说 提供的答案:
你好!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临床分型,直白点说就是供应心脏的一段冠状动脉狭窄或者堵塞了,导致血液不能供养心脏的肌肉,心肌缺血、缺氧了,心绞痛在劳动或运动量大难以负荷时、受凉、患者情绪波动受刺激时容易发生,因为运动会增加氧消耗,而受凉容易使血管痉挛,血管狭窄、血管堵塞也会减少心肌血液和氧的供应。
心绞痛分两种,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左右,一般不超过15分钟,常常表现为胸骨体上段、中段的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疼痛剧烈时患者自诉"快疼死了",临床称为濒死感,也是心绞痛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如大家熟悉的硝酸甘油就能消失,不吃药休息片刻也不会再感疼痛。临床研究表明,出现心绞痛可能由于心肌中乳酸等多肽类无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神经末梢引起,患者偶感左上肢疼痛与相同脊髓段支配的浅表神经受刺激而波及。心绞痛大多患者的冠脉造影显示有狭窄,小部分无狭窄的心绞痛患者发病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代谢失常、交感神经活动活跃、儿茶酚胺分泌过量有关,多在安静状态下发作。还有一种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部位偶尔会波及上腹部、下颌等位置,需要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鉴别,疼痛有时不明显,可表现为胸闷,常见于老年患者或者糖尿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与急性心梗类似,但急性心梗含服硝酸甘油大多无效,患者需注意这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由网友 心血管王医生 提供的答案:
我们常说的心绞痛最多的时候指心血管狭窄引起的心绞痛,但并不是只有冠心病心血管狭窄才会引起心绞痛。
理论上引起心绞痛的疾病不仅仅是心脏血管狭窄,还包括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风湿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炎、梅毒性主动脉炎引起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闭塞、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这些心脏病都可能引起心绞痛。
但我们最常见的还是心血管狭窄,也就是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一般来说心血管狭窄超过50%我们称之为冠心病。但并不是冠心病都会引起心绞痛,只有心血管狭窄超过70某种刺激下才会引起心绞痛。
心绞痛的根本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心脏动脉内的斑块,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血管垃圾。只有这些血管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形成斑块,当心血管狭窄加重,才为心肌缺血埋下伏笔,或打下基础。所以心绞痛的根本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很多,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不控制,不健康饮食,肥胖,久坐不运动,熬夜压力大等等因素。所以归根结底,不健康生活方式及三高不控制,为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埋下伏笔,是心绞痛最根本的原因。
心绞痛的诱发原因?
当心血管狭窄超过70%的时候,并不是一直会心绞痛,只有在某些刺激下,心肌缺血才会发生,才会心绞痛。比如任何原因导致的心跳加速,劳累、运动、压力大、暴躁、寒冷等等诱发因素下,会刺激心肌缺血发生。所以心血管狭窄是心绞痛的根本原因,这些种种刺激是诱发心绞痛的诱发原因。当然,如果狭窄非常严重,那么即使没有这种刺激,也会发生心绞痛,当心血管完全闭塞就会发生持续性心绞痛,那就是心肌梗死。
那么为什么在刺激下,狭窄的心血管会发生心绞痛呢?
心绞痛的本质原因?
当心血管狭窄后,在上述刺激会为什么发生心绞痛呢?那是因为心肌缺血的本质就是心肌缺氧,举个例子,我们的手指头如果被一根绳子勒紧,手指远端就会缺血,如果时间再长,就可能会发青发紫,或疼痛,那就是因为缺血缺氧。因为我们动脉血液含有氧,血液流动就是把氧输送到全身,当手指发青发黑的时候,就是缺氧,缺氧后就会表现为疼痛。心脏是对氧最为敏感的脏器,心脏比别的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量高6倍,所以心脏对缺氧最为敏感。心血管狭窄后,本身血管内血流就减少,携带的氧也减少,在刺激下,心脏对氧需求增加,这时候心脏就会缺氧,缺氧的结果就是疼痛。所以心绞痛的本质就是心脏缺氧。
但说到底,心绞痛的本质还是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形成血管狭窄,所以要预防心绞痛,就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健康生活+控制三高。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侵权必究!】
由网友 大象心健康 提供的答案:
心绞痛可以是"不心、不绞、不痛"
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问及为什么没有早一点到医院救治时,他说"只是感到胸痛、胸闷,发生部位不在心脏,又不是绞痛,就认为不是常说的冠心病心绞痛",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某天晕倒被家人送到医院确诊为"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时方才醒悟。那"心绞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心绞痛的前世今生
"心绞痛"这一名词源自希腊语,英文的意思是tochoke 窒息感。
《黄帝内经》将其描述为"胸痹",认为它是" 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的一种主观感受。
《灵枢》和《五十二病方》分别称其为" 厥心痛"和" 心痛",并强调了其发病时的危害性。
无论古今中外何种解释,翻译成"心绞痛"的"绞痛"好像并不能完全表现出其发病症状。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往往已有"冠心病心绞痛"却不自知的原因。
心绞痛到底怎么痛法
心绞痛是指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如果出现一下六个症状,一定要当心:
部 位=不一定是心脏(不心)
胸骨后上中段(注意不是所谓的心尖部位),可放射至心前区、下颌、左肩、左臂和后背等处。
性质=不一定是绞痛(不绞、不痛)
压迫、发闷、紧迫感、发胀,也可有烧灼感,是一钝性的疼痛感觉,而非绞痛、针刺、刀割的锐性疼痛。也可以是左侧小拇指和无名指外侧的发胀和麻木感。
时 间
持续数分钟到10分钟,不超过30分钟(超过30分钟要考虑心肌梗死)。
诱 因
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饱餐、吸烟等。
伴随症状
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
家中遇到心绞痛患者应注意一下几点:
① 就地休息,有条件时迅速吸氧。
② 迅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消心痛,若不能缓解,5-10分钟后可再重复含服1-2次。
③ 同时服用镇静药,如安定。
④ 家中人不要惊慌,抢救时动作轻而迅速,周围无关人员应尽量减少,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劝说病人不要急躁。
⑤ 待病情稳定后再搬动病人或送医院治疗。
⑥ 若经上述方法处理病情不能控制,应警惕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其极易向急性心肌梗塞发展,应立即与医院联系,争取抢救时机。
大象心健康
象由❤生,只为守护!
-----您的24小时心脏健康管家!
打造心脏健康领域服务平台,提供心脏康复前沿资讯传播,心脏康复健康教育,心脏康复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欢迎大家关注!更多心脏健康知识,请关注"大象心健康"公众号!
由网友 心内欧大夫 提供的答案:
前面我回答了什么是稳定型心绞痛,不知道对你们是否有所帮助。今天和大家唠叨几句什么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大家探讨交流。如有不对的或者不同的见解欢迎大家踊跃交流指正。
不稳定型心绞痛常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远端血栓栓塞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静息性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胸部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相似,通常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分钟,胸痛在休息时也可以发生。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心绞痛都需要做心电图及心肌标识物检查,如果有必要时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发作时典型心绞痛症状,典型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可以作出诊断,诊断后需要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危险分层(这是专业的心血管大夫操心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及对病人预后评估!
对可疑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第一步关键性治疗就是在急诊室作出恰当的检查评估,按轻重缓急送至适当的部门进行治疗,并立即开始抗栓和抗心肌缺血治疗。
具体方面包括一般治疗,病人需立即卧床休息,消除病人紧张情绪,保持安静,根据病人病情选择给予吸氧,监测血氧,同时积极处理可能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的疾病。药物治疗,一,抗心肌缺血药物(1硝酸酯类药物2β受体拮抗剂3钙通道阻滞剂),二,抗血小板治疗三,抗凝治疗;四,调脂治疗;五ACEI或者ARB。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是否进行PCI或者CABG。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急性期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亡的风险最高。因此经住院系统规律用药后,出院后要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包括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至少12个月,其它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和ACEI/ARB,严格控制危险因素,进行有计划及适当的运动锻炼。
由网友 海上名医 提供的答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血管科张亮副主任医师介绍:
临床上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很多,比如有严重的心肌桥、自身免疫性的血管炎,或者是主动脉瓣膜疾病,还有梗阻性肥厚性的心肌病等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谓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斑块形成血管内的狭窄,就像稻田里灌溉用的沟渠,心脏就像被灌溉的庄稼,沟渠如果出现不通畅,或者有杂质的淤积,那么导致下游出现流量的下降,流量下降导致心肌工作的障碍,这是冠心病引起固定狭窄的表现,多数病人表现为慢性稳定性的心绞痛。另外还有继发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事件,就好比沟渠突然塌方,水突然中断,下游就没有血流的灌溉,就出现缺血缺氧的严重并发症,于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第三种情况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产生强烈的持续的收缩,导致血流的下降,出现心肌的缺血。第四种情况是冠状动脉微循环的障碍,冠状动脉虽然是由心外膜表面三根主要的冠状动脉组成的,但是它的整个结构像一棵树,会分出很多次级分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往往是主要的冠状动脉是正常的,但是一些网架结构的小动脉或者小血管出现了供血问题,所以也会出现因为心脏缺血导致的症状。
由网友 辽沈名医 提供的答案:
典型的心绞痛,一般由运动诱发,还有体力劳动、饱餐、吸烟、寒冷、情绪激动等等诱发因素。
症状往往是持续数分钟,位于胸骨后,可有上肢、牙齿等部位的放射痛。
超过30分钟的持续胸痛需要怀疑心肌梗死,应立即去医院。
心脏病不是随便诊断的,不是曾经胸痛过或心悸过,就是心脏病。
持续疼了几周或几个月的胸痛,不是心绞痛,持续只有1秒钟的更不是心绞痛。
这个时候不要硬撑,按压穴位、吃丹参滴丸都不是关键;必须赶紧去医院,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才是关键。
如果明确了急性心肌梗死,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血管病变,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可以挽救您的心肌,甚至您的生命。
如果医生诊断,需要冠状动脉造影,那就意味着在血管堵塞度达到70%时需要下支架,处置的效率,直接关系患者健康。
所以,一旦需要造影,千万别拖来拖去,时间就是心肌!
更多专业科普,尽在辽沈名医!
专业支持,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皇姑院区心血管二病房主任 卢杰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