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作息规律,为何平均寿命只有30岁?_古人的作息科学吗

由网友 纯钧RHGL 提供的答案:

古人平均寿命并不止30岁,不知道你这个"30岁"是怎样得出的结论。

真实的情况是,只有在战乱时代,古人的平均寿命才堪堪30岁。而在非战乱时代,各封建朝代的人口平均寿命都在60岁~70岁。

古人平均寿命比现代人低,惟一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老人吃不饱饭。

古代,人力是重要的生产力。有粮食,主要提供给壮劳力。

古代粮食产量低下。在玉米、马铃薯、番薯等作物被引进以前,口粮产量更低。为保证壮劳力能有粮食吃进而有力气干活,在粮食产量不足的情况下,就只能削减、扣除小孩和老人的口粮提供量。

各封建朝代对50岁以上的女性以及60岁以上的男性,此类无法有效提供劳力的人群,在口粮上多加以严格的限制。不仅是口粮,这也包括食用盐的限量。

由于古代实行榷盐制度,从食用盐上卡老人的脖子比在粮食上卡脖子卡得更狠。

甚至在某些时期还出现过"弃老"的现象,等于直接从老人口中抢粮食,供给壮劳力。

50岁以上的女性以及60岁以上的男性,他们根本吃不饱,又缺盐,如何长寿?

由网友 淮北日月升 提供的答案:

古人的平均寿命很短,主要原因有这样一些。

最主要的是医疗条件差。

比如,在抗生素出现以前,一个小小的伤口感染就能要了一个人的命。现在看根本就不算什么大病的毛病,例如肺结核,在古代都是不治之症。

再如,由于没有靠谱的消毒条件,古代孩子出生后,夭折的比例高达30%以上,基本上三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夭折,并且孕妇也会因为各种感染很容易死亡。

其次频繁的战乱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从而拉低人群的平均寿命。一次大一点的战争,动不动就造成20%以上的人口死亡,连续战争几年,甚至大半的人口会死亡。

另外,营养条件差也是人均寿命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古代没有机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量很低,旱不能浇涝不能排,基本是靠天吃饭,多数年份粮食不够果腹,遇到灾年甚至造成大量人口饿死。

总的来讲,古代尽管污染少,但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人均寿命明显低于现在。

由网友 惠岸137000 提供的答案:

决定人寿命的有身体素质,劳动强度,疾病治疗,遗传基因,战争,瘟疫,智力蒙蔽,营养供给,精神生活…多种因素。

古人劳动强度大,容易落下疾病,没有锻练方式,强化不了身体素质,医药不发达,有病硬抗至死,近亲联姻导致基因变异低下,生活条件差,大多营养不良抗体差,生产不发达,文化不发达,思想不开化,大多脑力迟纯,种种因素都缩减寿命,还有那战争死人,瘟疫亡命,婴儿早夭,所以平均寿命就特别底。

现代人眼界开阔,心情愉悦,营养均衡,医药发达,人人盼望长寿,光凭欲望都是催生现实,充足的食物,丰富的物质,不断追求的精神,无不给长寿打好了基础。

由网友 文明但以牙还牙 提供的答案:

文明但以牙还牙

2023-5-15 10:31 · 来自河南

古人作息规律,但寿命比现在人短,一方面是医药水平、医疗技术的问题,另外还有生活条件的恶劣导致的有害生物横行;认知水平的不足对卫生不重视,生活习惯的不良。举个简单的例子,70后以前的人都知道,那时候食物发霉,好多家庭是舍不得丢弃的,再加热、擦掉表面霉丝,就毫不犹豫地吃掉,在外面遇到瓜果或蔬菜,洗都不洗便吃,即使洗,也不管水的卫生情况,池塘水、河水、雨水都行,家里水缸敞放存水时间再长也不舍得丢弃,甚至里边都有了细丝状的小虫子。老鼠、蚊子、跳蚤、麂子虱子……满屋是,传染性疾病肆虐。对比现在的生活条件和人们的认知,寿命短一点也不感到惊讶!

由网友 迷茫m 提供的答案:

古人的作息规律似乎和我们现代人很不一样。很多人认为古人的作息很不健康,结果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但是,这种想法其实是对古人生活方式和寿命的误解。

古代人的作息规律和我们现代人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没有电灯、电视、空调、洗衣机等现代科技的帮助。古人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进行各种活动,吃的食物大多是粗粮、蔬菜、水果等天然食物,而不是我们现在经常吃的各种方便食品、快餐。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古人的作息自然对应日出日落。他们通常一大早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天黑了,人们自然开始休息。这种作息规律相对于我们现代西方的时间观念来说,可能显得有些"古怪",但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来说,它更符合人的自然节奏。但是,古人只活30岁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首先,古人的寿命其实很长。不仅很多历史名人活到80岁、90多岁,古墓考古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其次,古代人的"寿命"是指平均寿命,是用特殊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它还包括在年轻时死亡的儿童。所以这个平均寿命并不代表每个人只能活到30岁。

由于古代医疗条件、防疫措施、卫生环境等诸多不足,疾病瘟疫大规模发生,增加了死亡率。今天,随着我们医疗条件和防疫措施的不断改善,人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古代人的作息规律是否健康,不能单纯从平均寿命这个数字来分析。需要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医疗条件等因素,才能客观评价古人的作息规律。今天,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才能真正享受健康长寿。

由网友 取半舍满以木为聪 提供的答案: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岁,是因为当时的医学水平、卫生条件、营养状况等方面都比现代落后很多,导致了各种传染病、饥饿、战争等因素导致人们的生命长度大大缩短。此外,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也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例如他们的工作强度大、缺乏体育锻炼、暴露于恶劣的环境中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寿命。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平均寿命只是一个统计数据,也不代表所有人都只能活到30岁。在古代,有很多人可以活到60岁、70岁甚至更长,只是这些人的比例比现代要低很多。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