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山坡上有哪些名贵药材?你上山采过哪些草药?_山上各种药材大全

由网友 灵验的仙姑58 提供的答案:

我老家相当于天然药材博物馆,我小时候很多零花钱,都来至于药材。说名贵,我只挖到过天麻,算比较名贵的药材。

是在一个山梁上,看见了长出来的天麻苗,然后整窝给端了,量也不大,但是心情特别好,卖十几块钱,那个年代够我读一年书的学费。

因为天麻只有蜜环菌的地方能生长,所以野生的比较少,因为生长条件有限制。

后来人工培育蜜环菌,所以也就实现了天麻人工种植。

我弟弟看了一下书,按书上的操作方式,撒了一些天麻种子,然后从来没管,好像三年之后,看见天麻苗,然后去挖,挖了很多出来,比土豆大,起码有两斤左右。

这算我家第一次人工种植成功,但是没有把这个当产业,要是那时候坚持种,估计也发财了吧。

其余的党参,泡参,续断,独活,五味子等,山上什么草药都有。

我记得锁阳,灵芝,这些长得很特别,带回家才知道名称。

房前屋后,遍地都是草药,紫苏,夏枯草,车前草,金银花,……,好几千种,应有尽有。

所以我们那里的老农民,差不多每个人都可以抵半个医生,有的疾病,现在的医生治不好,我们那里的老农民可能轻轻松松就可以根治。

当然也有药农,靠种植各种药材为主的,都种乌药,川芎,云木香,白芷这些。

由网友 老蒋笑话7632 提供的答案:

这道题我有资格回答。

我的舅爷爷(奶奶的弟弟)乃是民间老中医,我小时候每到星期六星期天便陪他老人家爬山挖草药。

据舅爷爷说,青山共生长着470余种草药,若全部集齐足可对付一般性疾病,甚至一些疑难杂症亦可药到病除。

舅爷爷去去世已经50余年,但我至今仍记得多种草药名,如何首乌,徐长青,红根,地榆,金刚刺,鸡血藤,青木香……

记得我们曾在谢公祠后面的石塘挖到一棵何首乌,7斤2两,舅爷爷说这棵首乌至少800岁!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

网上很多有关中医的讨论和争论,凭良心说,我是支持中医的,尤其是我们的前辈和我们这一代人深有体会,并且多为中医的受益者,可千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谨此,答毕,谢谢!

由网友 山里老农伯 提供的答案:

我在大山里出生,在大山里长大,一直在大山里生活。让我来回答:农村的山坡上有哪些名贵药材?你上山采过哪些草药?

1,八角莲,为小檗科,鬼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2,黄花倒水莲,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

3,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

4,朝天罐,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

5,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

6,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

7,金线兰,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

8,十大功劳,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

9,蛇足石杉,为石杉科石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10,白花地棉根,白花地棉根为客家人的叫法,中文名字不详。

11,穿破石,为桑科植物小柘树或柘树。

12,马蹄荷为金缕梅科,马蹄荷属乔木。

13,尾花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

14,榧树,为红豆杉科榧树属下的一个种,别名香榧。

15,羊耳菊,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

16,木竹子,为藤黄科,藤黄属乔木。

17,夏枯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

18,山香圆,为省沽油科山香圆属植物。

19,山姜。姜科山姜属植物。

20,隔山香,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注意﹕以上有一部分植物被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请注意保护。

由网友 开拓的世界 提供的答案:

我这里是江汉平原,只有两座小山。这两座小山都离家几十里,山上有没有草药,有多少种药草不得而知。

我们这里虽然是平原,但还是有很多药材的。我曾经采过的药材有半边莲、鱼腥草、车前子、小蓟、鸭趾草、马齿苋、蒲公英、蒲黄、荠菜、金钱草、夏枯草、金银花、白茅根、艾叶、紫苏、兔丝子、丝瓜络、桑树根、桑叶、天花粉、藕节等等。采这些药草主要是用来治病,只有少数几种是小时候采来卖给收购门市部的。

我国用草药治病的历史非常悠久,自炎帝神农氏就对草药有很深的研究。5000年来,通过无数的医药学者的探讨和研究,组成很多名方,为历代中国人民的健康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由网友 星空揽梦 提供的答案:

要说中草药在我国的农村,或山地分部还是很广的,而且相同的草药生长在不同省份,它们的药理性质还不一样,在使用上都有讲究,有南北之分。它们有的是地域性分部的,也有的全国到处都有生长的,总之生长分部的还是十分的广泛的。

在我们的家乡中草药也很丰富,普通的如:大蓟、小蓟、防疯、黄精、鱼腥草,还有半夏、重楼、红茅草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常见的,在农村没有人挖采。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中草药都是人工种植的,高产价稳,很少有人满山的挖采了。

在我们这里名贵的草药有猫儿爪是最名贵的,春天时开的是小不点的黄花,在野地里成遍的生长,:细小的径叶下边,长在土中只有比麦粒大一点的小根籽,有三丶五个籽实,采挖的人最多一天只能采2斤左右,现在也很少有人采它了。

但是有两种草药是我们这地方的特色,是人们农闲时采挖挣钱的上等药品,一种是葛根,另一种就是何首乌,这两种产品在我们这里的山林是最多的。它们的藤蔓在山林中到处延生,直至高高的树顶,这两种产品是当地的特色野生产品。

葛根我见过最大的长有2米长,直径达到18公分,行状就和树根一样,但是木质较软,饱含淀粉,我清楚的记得这个葛根当年卖了400元钱,这是两个人花了一天时间挖回来的,应该说卖的价格不是太高。

最具价质名贵的当数何首乌了,在我们这里何首乌是草药中的珍贵品了,药用价质也高,挖的人也多,小的如鸡蛋大小,大的有1一2斤的,更大的就少了。在我们这里家家都会制着首乌片,一般是将挖好的首乌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成薄片,放在蒸锅里蒸熟,经过日晒制干,就成为商品了。

我们正常的也喜欢葛根和何首乌这两种,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种产品畅销,它对于三高人群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这几年采挖的人太多,精品也越来越少了。

由网友 大别山鹰 提供的答案:

【大别山鹰】答疑:农村的山坡上有哪些名贵药材?你上山采过哪些中草药?

我的家乡在大别山区,在大别山著名区景区天堂寨脚下,大别山风景区是华中最后的一片原始森林,物种众多,其中有记载的中草药材就有1000多种,最名贵的中药材有野生茯苓、天麻、鸡血藤、灵芝、白芨、黄精、板蓝根、丹参、金毛狗脊、杜仲、皂角刺等,其中九资河茯苓和天麻驰名中外。

采挖中草药的时间要从读小学时算起,那时候农村经济落后,学校教学经费不足,为了填补空缺,当时就发起了让学生"勤工俭学"活动,其实就是叫读书的学生想办法为学校凑点钱,可当时农民也很贫困,哪有钱交给学校,于是大人们就叫我们到山上挖中草药卖钱来交"勤工俭学"的钱。虽然我们年纪小,作为农村的孩子,重的体力活干不来,但到山上挖中草药的干劲还是有的。在山区的农村,每到搞"小秋收"的夏秋交替季节,山上的中草药都到了采收的季节,加上当时山上的树木也没有长得现在这么茂密,生长在杂草丛中,或者灌木林中的中草药植物随处可见,诸如丹参、茜草、天冬、何首乌、石苇、麦冬、海金沙、大黄、夏枯草、茵陈、红茅根、紫花地丁等应有尽有,要不了多大一会儿功夫就能采挖一大筐。放假搞"小秋收"一般是三天左右的时间,农忙时放假一个星期左右,这样采挖的中草药不仅可以够交学校规定的数额(学校一般要交1.5一3元钱,按年级来定档次,年纪大的最多3元),当时中草药干货每斤才几分钱,上交1.5一3元钱在当时也不是一个小数额,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几十元或近百元钱。同时,还能有一部分结余,多余的钱就交给家里大人补贴家用,或者留着以后给我们买学习用具。在卖药材时,自已也能奖赏一下自已,花个几分钱买一个棒糖尝一尝,这是一年中很难得的经济分配权,也是仅有的一两次,大人们那时是不随便给钱小孩子们花,也没有这个经济能力。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Html369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由网友 三七8113 提供的答案:

各个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生长的野生中药材也不相同。我们这里地属皖南,既有高山,也有丘陵,生长着多种野山中药材。现已是寒露,再过段时间就到了霜降节气,正是一些果实类和根茎类中药材采收的季节。下面就介绍一下,在这个季节,曾采收过的野生中药材品种。

我们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在高山与丘陵之中,野生中药材品种丰富,如山茱萸,宣木瓜,黄精,茅苍术,天门冬,白芨,防已,南五加皮,何首乌,七叶一枝花(华重楼)等等。

至于名贵价高的中药材,这倒没有标准,一般都以市场行情来决定。比如说小时侯我们采药,大都采的是当时价格高的品种,如青木香,半夏,辛夷,桔梗,穿山龙,天门冬等,那时对白芨,防已,七叶一枝花(华重楼)却不感兴趣,因为在当时,医药公司并不收购这些中药材。而现在则不同了,野生白芨和七叶一枝花在前几年就基本被挖绝,现在的野生防已也逐年在减少,如果不是采取山林保护政策,恐怕防已早就被挖绝了。

今年的端午节前,想重温一下儿时采药的快乐,去山上采点野生苍术,没想到竟一无所获。为什么呢?苍术原本生长在稀疏的灌木林和阴凉背阴的草山上,而现在由于采取了山林保护政策,山上林木生长的非常茂盛,太过于阴蔽的环境,竟然使得苍术和一些中药材无法生存。现在的山已不同于过去的山,到处都生长着密不透风的林木,连以前常见的金樱子都难得见到了。

以上回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