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友爱春风HY 提供的答案:
这问题是个伪命题,尤其是中国股市大盘指数严重失真的状况下,有谁能保证2500是中国股市十月怀孕底,就可以买入股票了?至于你说几年后大盘到5000点就可以卖出了,这更是个伪命题,大盘能否到5000点我们暂时不是探讨,关键是到了5000点,与你的股票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你的股票是否早已退市了也说不准,所以说中国股市不要去说底也不要去说顶,一切皆有可能!
由网友 琅琊榜首张大仙 提供的答案:
其实你说的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长线投资,也是周期性投资。就是在熊市的底部区域里进行买入和布局,然后等到了牛市卖出获利,想法是对的 ,但是不要用一个具体的点位来限定买卖交易的策略!因为下一次的牛市不一定可以到5000点或者说5000点不是牛市的终结!
目前的A股其实是正在经历历史上第四个大级别的熊市底部区域,所以从历史前几次的经验来看,每一次发生大级别的熊市行情,未来都会有一波大级别的牛市而来。第一次是在325点的熊市大地之时,第二次是在998点的熊市大底,而第三次是在1849点的大底,但是之后都分别涨到了2100点,6124点,5178点!所以这一次只要是在底部区域里进行逢低布局,那么未来也大概率能赚到不错的收益!
但是这个理论和想法看似简单,实践起来非常难!因为一路上遇到的挫折,洗盘,甚至利空利好太多,大概率会让投资者放弃原来的想法,坚持不下去!有的人不信,有的人信了却做不到,这就是残酷的地方!
其实每一次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等候,在此之前,坚持!就是一切!感谢支持,看完能不能给个点赞呢,谢谢!!
由网友 天檀 提供的答案:
上周五(12月21日)沪指盘中击穿2500点整数关口,空头氛围非常明显,后期排除继续下探,并击穿2449点、2400点等重要关口。
此时,有些人会说:没有人能买到最低点,2500点买入忽略波动,拿几年等未来大牛市后5000点卖出也是一种战略。对,没有错,这也是一种策略。这样的策略其实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因为采取这样策略的人,他们起码知道短线交易的弊端,才会采取忽略小波动的策略。
自2015年6月之后,到目前为主大盘已经跌了三年半时间,指数已经腰斩,估值逼近历史新低,即便现在2500点再向下跌100点、200点、300点,也就是10%的幅度(不同个股跌幅不同),但未来牛市上涨幅度却远远大于下跌幅度,这样的思路没有错。
不过、不过、不过,前提是你真的不在乎波动,那么你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如果你还受到波动的干扰,那就不要采取这样的策略。抑或是策略上优化一下,可以分批买入,不要一次性买入!
所以,这个策略的本质在于深度了解自己的心!
喜欢吗?记得关注点赞,留下脚印,常聊!
由网友 结果不重要心态才关键 提供的答案:
可以说,如果真能在大盘2500点时买进股票,等几年后大盘真能涨到5000点卖出,理论上讲,资金应多一倍,可说者容易,做起来难度还是有的。
例如,你选的股票,说不定到时就退市了,也有可能业绩变脸,等一些变数,那不但不赚钱还得赔钱。
常言道,股市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也可以讲股市没有一定能赚钱的方法,只是一些大概率,理论的东西。
但如果真要在2500点选股票拿着,等到5000点卖出想赚钱。我认为买沪深300指数ETF较保险些,也许赚的不是最多,但大概率能跑赢平均数。
由网友 郭一鸣 提供的答案:
现在是2018年12月22日,目前大盘最低逼近2500点。如果从大盘看,目前属于历史估值低位,而且前期政策托底明显,市场总体安全边际较高。理论上,这个时候买股票,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是,并非股市上涨股票就一定涨,毕竟现在市场跟以前有很大差别。以前市场上涨,股票大多都涨,现在结构性行情居多,即便大盘上涨,也有很多个股不跟涨。
所以,虽然目前是比较好得进行股票配置的时机,但个股的选择还是需要做点功课。如果把握不准,其实也是可以考虑指数基金的。
至于大盘能否想到5000点,个人说能,但时间不好拿捏,所以不要以指数为判断终极目标。毕竟,现在出现大起大落该剧很低了,也很难出现大牛市。
所以,还是从安全边际出手,在合适的位置适当进行投资,在相对估值较高时出局,或是比较稳妥的方式之一。
由网友 胖张的奋斗 提供的答案:
这种想法就是散户亏损的根源!根本没搞明白股票上涨的内涵。就用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去操作,到时侯会又赔时间又赔本。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讲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大盘的风险。
大盘一直下跌,只要没有筑底成功就会一直下跌,跟所谓的专家们说的支撑点没有关系。要跌照样跌,没有不可能跌到的点位。
不要以为2500点就是底或者认为这个点位就在底的附近,也许这个点位还在半山腰,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2008年沪指从6000多点跌到1600多点,当时跌到3000点就有很多人飞蛾扑火地去抄底,认为大盘跌到底了。谁承想指数继续下跌,在3000点又跌了40%多,到达1600才开始反弹,套牢了很多人。
小结
不要以为指数很低了或者说跌多了就可以抄底。很可能会随着指数继续盘跌,股票也会有一定幅度的套牢。
二、行业周期风险。
有些股票有投资意义,是因为他现在的财务方面的展现的各类指标都非常健康且发展性好,未来成长也值得期待,这么好的企业值得长期投资。
我们投资好的企业,也要擦亮眼睛,因为里面的坑也很多。有些发展好的企业过几年后,也许行业周期过了旺季,业绩无法继续高速成长,走下坡路,那股价也会跌跌不休。那你的投资很可能被严重套牢。
小结
投资绩优股,也要擦亮眼睛,多研究行业周期成长性,不要在个股的发展高潮期买入,当个股业绩变脸时,套你没商量。
三、卖出的风险。
长线投资盈利了,什么时候卖出最好,其实是很多人都没搞清楚的事。
卖早了,大头盈利没挣到,卖迟了,很大一部分盈利又错过了。
我不赞成以什么季平均线或半年平均线转头向下为卖点。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后面仍有大行情的屡见不鲜。
我建议:以一波牛市行情结束,行进入转折点时,为卖出点。
小结
长线投资的股票卖出,也要学会顺势而为,有的股票在一波牛市上涨行情中涨幅巨大,但也会随指数回调有很大的缩水。所以建议在牛市行情未端卖出。
由网友 救市买家 提供的答案:
怎么看,横看竖看这都是一个非常棒的投资理念。当然,前提是在几年后能够迎来5000点。
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当前银行的定期存款利息一般在3%以下,而且大多数靠谱的理财产品的一年期投资收益也在5%以下。如果按照大多数理财产品5%的收益计算,大约需要14.5年,本金就可以翻一倍。
假设A股市场在若干年后可以再次站上5000点以上,那么以当前2500点左右的指数刚好是翻倍。和理财产品需要14年才可以翻倍相比,只要指数能够在10年内再次站上5000点,那么在大盘2500点时买进股票,等待5000点翻倍后卖出,显然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
如果A股市场能够在3年、5年或者7年后再次站上5000点,那么此时在2500点买进股票,显然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分别是年化收益率26%、15%和10%,相比较之下,投资收益更加丰厚。
目前A股市场正处在估值底部,在经济发展和牛熊转换周期规律的帮助下,A股市场未来再次走牛是必然的客观规律。所以如果是长期投资的话,在当前2500点入市虽然不一定可以买到最低价,但是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投资。
而在选股目标上,既然是确定了以市场指数为同步盈亏参考,那么显然可以买入上证指数成分股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股票。尤其是可以优选选择权重占比大,但目前估值便宜,盈利能力强劲的个股。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A股市场再次站上5000点的假设上。如果假设成真,那么赚到钵满盆满;如果假设落空,那就要小心本金了。
由网友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提供的答案:
如果你打算投资股市,在2500点选几只股票买进是完全可以做的事情,眼下的市场指数虽然在2500点还存在下行的风险,但大部分个股已经具备了价值投资的机会,以持有几年时间来计算,后期大盘就算未必能到5000点,但是现在这个点位买入股票会有收益的。
从2015年开始90%的股票都经过了一轮下跌行情,其中70%的股票跌幅超过了50%以上,更多一些绩优股都跌到低估值区域了,这时期买股票输的是时间,但收益是不会少的。
站在短线投机角度看股市,眼下市场还有风险,大盘会存在下破2449的大概率,站在长期投资角度看市场,当初可以在3000点买进,可以在2800点入场,现在在2500做投资就无需犹豫,就算后期大盘再次跌破2449点,大部分个股还能跌去多少,补点仓位就算抄到底了。
你目前需要寻找一只公司有前景,业绩稳增长的股票买入,就当是定存,三年五载后收益会强于现在的一些理财产品。
由网友 菩提fei0598 提供的答案:
大盘2500买进,几年后5000点卖出,在逻辑上是毫无问题。但在操作上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买上市不久,对财务真实性和可持续性不确定的公司,不要买目前主业不清晰股权关系混乱,投资频繁跨界的公司,不要买频繁蹭热点的"骗子"型公司,以避免几年后即使指数真的涨了或者如题主所说相反5000或不止5000你的股却早已退市或者破产清盘了。
第二,不要买目前高高在上的,尤其是因为明显的流动性不足,常期高位横盘,近期才开始放量下跌的公司,千万不要因为最近才买入被套,就等着拿着几年后希望指数能涨到5000点你可以解套或者赚钱。一定要区分个股是否是真实地因为市场系统风险而下跌,而不是因为其他诸如操纵股价,主业空心,商誉占比太大,股东关系混乱股权质押或者债务超过净资产等老千股。
第三,任何操作,不要试图一次满仓,而采取阶段性建仓,或者定投,即使,你心态再好,任何人也不会一买入就开始上涨或者买到历史最低点。而且买到最低点也不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一定是未来你所买的公司成功了或者成长优秀。
可以说,题主所说的算是一个方法,寻找具备产业和成长价值的公司买入后等几年之后收获,不需要在市场上过度关注股票和频繁操作,既增加了心态上失败的因素也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前提是你买的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公司而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骗子"公司!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9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