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已经实行零差价,为什么老百姓还是去药店买药?_医院药品零差价,医院怎样养活医生

由网友 执着150463007 提供的答案:

医院药品零差价,只是进价到零售价环节零差价,至于进价是多少是由政府招标决定的,并不是由市场决定的。

以某滴注液为例,国家定价19.50元,市场进价4.50元,经销商投标报价15.00元,经政府招标,下压报价20%中标,即12.00元。在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售卖给患者12.00元。但在药店进价4.50元,100%利润为9.00元,比医院药品零差率还便宜3.00元。

当然,按政府这种粗犷压价方式,也有药品中标价低于市场价的,中国有句古语: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中标药商会以缺货为由进行断供或以其他利润大的药品替代。所以,缺药的基本是招标价低于市场价的。

总之,脱离市场的招标不能降低药价。

由网友 Grace兰馨 提供的答案:

医院药品已经实行零差价,老百姓还是选择去药店买药的主要原因:

一是去药店买药比在医院开药方便。去医院开药,要先排队挂号,再排队候诊,再进行各类必要或不必要的检查,最后医生才给你开处方,缴费、取药还都要排队,这样一下来时间和不必要的费用都需要花费不少,所以人们选择去药店买药。但现在部分医院已开设便民通道,减去不必要的挂号和检查环节,这样去医院购药的人会相应增加。

二是药店有更便宜的替代品种。零差价是指进销零差价,也就是采购价与销售价持平;国家审计、监管部门包括新闻媒体对医院药品监管相对比药店监管更严格。医院越大,盯的部门越多,所以医院药品都是经过正规厂家正规渠道,系统集中采购,虽然同品种药品质量和价格会相对优于药店,但药店由于监管相对较松,可以去小厂家采购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替代品种。当然药品质量和功效会大打折扣,但老百姓又不懂医学和药学,也不会仔细研究个中差别。所以一般还是会感觉药店能买到比医院更便宜的药,从而选择去药店购药的人会更多一些。本人直系亲属是医院外科主任,相对了解一些个中缘由,希望我的回答能对百姓购药选择有所帮助!

由网友 机灵不太懂 提供的答案:

医院和药品,永远是普通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就这个话题,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一、关于医院药品零差价。

医院的"药品零差价",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零加价,也就是多少钱买多少钱卖。而这个买价,就是集中采购平台上的价格。医院的药品是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采购平台网上集中采购的

其实,这个价和药店差别不会很大,药店也不指着这部分药挣钱。

一些医保谈判药通过集中采购之后可能更便宜,但可能有时候这种便宜药突然就没有了。这个和集中采购的量和药厂产能有关。

二、关于药店卖药。

药店的药品采购渠道比医院要宽松的多,而且少了不少政策流程。使药品的售卖更灵活。

但存在的问题是,可能你买的同种药名的药品,因药品生产商不同(有些小厂或没听过名字厂家的药,质量和效果上无法保证),存在相当大的差价。药店会主推这部分利润更大的药。但同名、同厂家生产、同规格的药品价格,其实和医院基本一致,有时候还可能稍贵点。

原因是集中采购的药品,药店是最后分配到的,而且中间利润基本上没有。

医院药品已经实行零差价为什么老百姓还是去药店买药?

去药店买药,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方便。

去医院买药,需要医生开药,找医生开药这个过程很麻烦。医院是电子系统运行的。

也就是说,看病、开药一定是需要挂号的,就是医院内部人员也是一样,否则根本无法在医院电脑系统内录入,更不能通过医保核销。挂号是需要交费的,而且费用不低,然后还需要或长或短的等待。

好不容易等到医生能给你开药了。有些药医生不会对你想要的药品开处方,或是规定只能开几盒或几种。原因:《医保协议》。

2、《医保协议》的差异与监管不同。

现在无论是去医院还是去药店买药,只要是能核销的,都直接核销。使百姓买药核销更方便。

其实,这个核销款是医院或药店自己出钱垫付的(卖药的先垫付核销那部分费用)。当然当地的医保局会返还这个钱。但只要涉及到钱,就一定有一个付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医保协议》。

只有签订《医保协议》才有医保药品的核销资格,医保局才会把你垫付的钱还给你。

每个地区的医保协议内容都不一样,但大致内容都相同。但医院和药店的《医保协议》绝对不同。药店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

医院的《医保协议》。

医院的《医保协议》内对什么病开什么药,开多少药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即使是核销药品,在什么情况下核销也有相当细化的规定。

医院越大,盯着的部门越多,国家检查、省里检查都会盯着这样的医院。

别说什么官官相护,现在除了特别好的关系,否则没人敢承担这个责任,而且审计也不是一次,也不是一个部门审计。而且最狠的是,现在都是异地飞行检查+审计公司相结合这种方式。

医院内办公、诊查、财务、药品、器械、后勤采购。只要和钱有关的,都是通过电脑系统。这个电脑系统对医院所有的一切都有记录。而且这个记录是可能调出来的,国家审计机构会不定期的对这个进行审计,而审计的方法就是调取医院的信息记录(大数据)。这个,人为根本改不了,想不用电脑系统或不经过电脑系统?不可能。

审计如果一旦发现在违规,是不会管你是不是大医院的,照罚不误。人家不认识你,不在乎你。

药店的《医保协议》。

药店的《医保协议》也很严格,但监管和审查就没那么严。串项收费在药店是普遍现象。而且他们的药品采购是可以不经系统集中采购的,药品的出入量也可以不经过系统。这些就存在操作的空间。

而审计、监管部门、包括媒体的目光全在大医院。对药店就宽容的多。

药店可以把你买的药品串换成全核销药品,使本来需要你自己支付的那部分费用也不用自己交现金,只要医保卡里有钱,或者只要你是门诊特殊疾病患者。

有些小药店更过份,就像个小超市。

当然,对药店的管理正在逐步正规化。至少"小超市"现象是基本没有了,但药品串项仍然存在且常见。

所以,个人认为,只要您知道自己需要的药品是哪种,拿着药盒到药店去买药还是方便一些。

至于比价,医院会对院内药品价格进行公示,这是要求,必须公示。这个不用挂号就可以看到。

所以买药,同种药品,同样规格,同一产商。哪的便宜就去哪买。如果价格一样,当然哪个方便就去哪买。药店,怎么说都比医院开药方便。

只要去药店买药的时候,别听营业员忽悠就行。认准厂家,认准规格。拿着你一直在服用的那种药的盒子去。如果没买过,就买大厂家生产的。

建议:

以上为个人看法。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关于用药,建议到正规医院的专科检查、治疗。诊断明确后按医嘱服用。

由网友 GB老王大哥 提供的答案:

我看了一些人写的东西,怎么说呢,一部分人是懂一点的,但是说的并不客观。一部分人根本就是不懂,道听途说之后加以分析。还有一种就是心里明白,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一种无脑的喷子,我就不分析了。

我本人呢,从事药品行业十几年了,也算资深了吧。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解释起来简单的不要不要的。但是,因为任何群体都有层次之分,其实很多药品行业的低素质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就简单的说几句能说的:

首先,零差价,跟零售价不是一回事。药品能在医院销售,国家有个招标价格。零差价是说医院不准在国家要求的价格上加价赚利润。由于一些原因,过去招标价往往高于药房零售价。这也是一个事实,国家也在改革,因为浪费医保资金,也导致看病贵。

然后,国家重新招标了,一批二批三批,今年要第四批了。重新把用量大的药品进行招标。非常狠,平均降幅80%以上。这就导致了,这些产品,医院的价格远远低于药店了,因为药店有房租店员等等的费用,不可能平价卖药。

为什么没人去医院买药?因为绝大多数老百姓,不懂这些啊,平时也不学习,再加上网上很多人乱说,关键是普通人还愿意信。最重要的是信息不对等。慢慢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哪些药医院便宜,就会带动更多的人去医院开药了。甚至不去买那些没用的药了。

总结一下,现在医院有一些药品比药房便宜了,可以去开了。没药房便宜的,就去药房买嘛。公立医院都是一样的价格。一些常用慢性病的药,医院都很便宜的。信息不对等,再加上网上乱说话的人多,弄得乌烟瘴气的。写了这么多,就是想说,那些可能根本没去过医院买药的根本不了解这个事儿的,为啥乱说带节奏呢?满嘴喷粪,没个把门的?可笑至极。不信的可以自己去医院问嘛,问问枸橼酸西地那非,阿托伐他汀钙,二甲双胍,阿莫西林,等等的,医院便宜的不要不要的。哈哈。

由网友 Dongtaiyifu 提供的答案:

由于国家医保局对医院药品实行了集中采购,现在医院的药品都比药店的便宜的多,但由于去医院拿药手续繁琐,民众不愿去,医院由于没了利益又不愿去花钱设计新的流程,主要还是服务意识淡漠,在此,医院药学部门应首先去改善。

由网友 甜蜜半生34678632 提供的答案:

我昨天去医院体验了一次开药,医院原来有便民窗口,花一元挂号费,自己想买什么药直接就开了。现在取消了,我去挂号窗口问我哪个科室,我说内分泌,她让我去二楼挂号,我去二楼排队,排到我后告诉我内分泌今天的号是三十七的,自己花一元现金,三十六扣医保卡里的钱,那不还是我都钱么,又不是走医保报销了,应该是有普通大夫的挂号费便宜一些,赶上周日休息没上班。她让我去一楼门诊挂急诊再开药,我去一楼门诊挂急诊十一,自己一元医保卡扣十元。到了急诊大夫问开什么药,我说开什么药,大夫说我只能给你开两盒,我说多开几盒吧,因为我买这药药店卖13.5,我住院时我的主治大夫说医院11.5。可急诊大夫说我也没办法,这是我们院规定的。我说我这药得常年吃,一次就两盒,我不总得花挂号费么,我又让大夫帮我看下我常用的胰岛素价格,比药店贵五毛,我在药店买还可以积分到时候换礼品,用优惠券每百元减十元呢,正好我买的药医院没货,大夫说你把号退了吧。我又回挂号窗口退挂号费,完事直奔药店。医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还是不错的。说实话这个药国家医保中标了,那个药中标了,老百姓想顺顺利利买到手还是不容易的。

由网友 淮北日月升 提供的答案:

医院药品已经实行零差价为什么老百姓还是去药店买药?

现实中的确有这样的问题。

第一个原因是:医院即便是零差价买药,实际上还是很高。

例如某药品出厂价五元,原来国家定价二十元,经销商报价十六元。通过政府招标,最后中标价十三元,医院零差价卖十三元。但是外边的药店进价五元,卖价八元,仍低于医院的零差价药价。

这种现象说明,所谓招标并不是一用就灵的妙药,里面的猫腻还有很多。

第二个原因是:从医院买药,手续太复杂。

到药店买药,找个大夫开方,拿着处方买药就行了,甚至有不少药店门面上就有大夫开方,想买药很方便。相反,到了医院买药手续非常麻烦。至少要先排队缴费挂号,然后排队就诊,再排队取药,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没有半天功夫难以办到。关键问题是,自己想买的药,医生未必想给你开,医生开的药自己未必需要。

由网友 用户李宝源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现在我镇上卫生院的确实行零差价,药价相当部分比药店便宜。

我举个例,在我镇上卫生院我比较清楚的有一种新药《奥司他韦》,儿童抗病毒特效药,同一厂家,相同规格,相同含量,一切相同,我镇上卫生院开的一盒才44块几笔,而现在药店是7O多块,前三年药店49块,不管什么说比卫生院贵。

那为什么人们不去医院,卫生院买呢?这个问题问的好。原因很简单:药店方便,进去买药几分钟就好了,可去医院或是卫生院最少的一个小时,手续烦锁:先的医保卡充值,医生开单,药房估价,然后取药,如果是单项,再如果是主任医师开处方,诊金32块,普通医士13块(我这里,别的地方我不懂,药也是我这里)。所以划不来。

因为人民群众是聪明的,他们懂得轻重缓急,再因为赚钱钱不容易啊!所以他们才去药店买的原因。

由网友 家和万事兴273827748 提供的答案:

本人从事药房26年、比较了解这个问题。原因1:去药房购买更方便、大街小巷的药房抬腿就到而医院就比较折腾了、挂号排队等候、比如:你现在需要去痛片(价值2元)、5公里的医院卖1.8元、而200米左右的药房2元、你的选择是去哪里呢?原因2:零差价的含义只是说医院在进价的基础上没有加价、而医院绝大部分的药品进价比药房卖的还贵、至于为什么贵大家自己琢磨、、、曾几何时、戴金丝眼镜西服领带的仆人为你服务了几次呢?相信自己和大多数人民的选择、把你辛辛苦苦挣的钱明明白白的花出去吧、老百姓的选择就是朴实又根本!!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