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何选一个腿脚不便的儿子继位?_朱棣为什么传位给二儿子

由网友 盛世腾龙8 提供的答案:

朱棣之所以选择腿脚不好的儿子朱权作为继承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朱权性格温和,善于治理。朱棣的长子太子朱标性格刚烈,不好控制,而其他几个儿子又因为种种原因不适合继位,所以最终选择了次子朱权作为继承人。朱权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他在学问和治理方面表现出色,被誉为明代"六才子"之一。朱棣认为朱权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和素质,适合继承皇位。

2. 朱棣对朱权的感情深厚。朱棣在位期间,曾经多次给予朱权重要的职位和任务,如让他担任东厂千户、工部尚书等职务,以考验他的才干和忠诚。此外,朱棣对朱权的残疾也很关心,曾经为他建造了许多便于行动的设施和康复的场所。这些举动表明,朱棣对朱权的感情很深,选择他作为继承人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朱棣选择腿脚不好的儿子朱权作为继承人,并非仅仅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因为他认为朱权具备治理国家的才干和素质,并且对他的感情很深。

由网友 红黑乱侃 提供的答案:

朱高炽不仅腿脚不便,而且胖得连马都骑不上。戎马一生的朱棣,对这个儿子,实在是看不上眼,登基之后,拖了整整2年,不肯立太子。

但是,反复衡量的朱棣,最终还是违背了对朱高煦的承诺,选朱高炽做继承人。

他这一艰难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他最爱的孙子朱瞻基,还考虑到了明朝的传承、官员的意见。

朱高炽这20年的太子生涯,实在不好过。外有弟弟虎视眈眈,内有父亲刻意打压。然而,20年来,地位稳固,最终顺利登基,也不仅仅是靠生了一个好儿子。他也有着自己的大智慧。

朱棣在继承人上的纠结,要从靖难时期说起。

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的第2年,朱棣起兵靖难。此后长达4年的时间里,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留守朱棣的大本营,当时还叫做北平的北京,而次子朱高煦,则跟着他一起出征。

在朱高炽镇守北平的日子里,朱高煦在朱棣身边,立下汗马功劳,并至少3次,救了朱棣的命。

  • 1400年,白沟河之战,朱棣被包围,射光了箭,砍断了剑,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了。是朱高煦及时赶到,救他突围。
  • 后来,朱棣兵败东昌,连大将张玉都战死了。又是朱高煦及时率军赶到,击退敌军,把他了救出来。
  • 1402年,浦子口之战,朱棣实在打不过盛庸,军队也到了强弩之末。朱棣都开始打退堂鼓,准备议和退兵。还是朱高煦赶到,帮助他转危为安。

也就是在浦子口之战中,朱棣看到赶来救场的朱高煦,大喜过望,拍着他的背,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好好干,你的大哥身体不好。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欲且议和北还,会高煦引北骑至,王大喜,遽起按甲,仗钺抚煦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殊死战燕王率精骑直冲庸阵,庸军小却。

这句话,实在太暧昧了。

可以理解为,朱棣只是纯粹地,偶然地,在这么微妙的场合,叙述了一个朱高炽身体不好的事实。

更可以理解为,作为大哥的朱高炽身体不好,朱高煦大有希望,成为朱棣的继承人。

而朱高煦,理所当然地把这句话放在了心上。

他奋勇杀敌,跟着朱棣进入南京城,看着朱棣登上了皇位。

而远在北平的朱高炽,则只等到了朱棣的一条命令:北平改名为北京,朱高炽镇守北京。

此时的朱棣,是大明的天子。南京,是大明的都城。而作为朱棣嫡长子、燕王世子的朱高炽,只能留在北京。

《明史》: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

大局已定,朱棣也登上了皇位,就该考虑立太子的事了。

而且这种事还不好拖。朱棣已经42岁了,在古代,这个年龄算半个老人家了。他的几个儿子,也早已成年。

历史上的皇帝,在这种时候,早就把太子定下来了。

但是朱棣,却把这件事拖了整整2年。

他实在拿不定主意,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自己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为太子,还是任性一把,立自己喜欢、靖难中也立了大功的朱高煦做太子。

朝中的大臣,也分成了两派。

以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为代表的武将,站在朱高煦这边,

《明史》:时议建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善高煦,时时称高煦功高,几夺嫡。

而文官们,大多支持朱高炽。

《明史》:独忠以为不可,在帝前历数古嫡孽事。……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朱棣犹豫了整整2年,考虑了整整2年,和大臣商量了整整2年,终于,在永乐二年,把朱高炽从北京召到南京,立为皇太子。

《明史》:永乐二年二月,始召至京,立为皇太子。

朱棣最终选择了朱高炽,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一、朱棣要"拨乱反正"

朱棣的皇位,不是他的父亲朱元璋传给他的,而是他自己起兵,从侄子朱允炆的手上抢过来的。

在唐朝,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之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但是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控制父亲,夺得了皇位。

接下来,李世民的皇位继承,又出了岔子。他的长子李承乾造反被废,他出于私心,没有按照继承顺序,立嫡次子李泰为太子,而立了嫡三子李治。

这给唐朝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唐朝的皇位,可以无视继承法,靠实力抢过来。

从那之后,唐朝没有多少次皇位交接,是正常传承的,是没有争议、血腥和杀戮的。

如今,朱棣已经靠起兵夺得了皇位。他的皇位能不能顺利继承、平稳过渡,有可能影响后世的皇位传承。

为了明朝的稳定,为了明朝的千秋万代,他也该按照继承法,立嫡长子朱高炽当太子。

而不是为了私心,立他喜欢的二儿子朱高煦。

二、文官集团的支持

朱棣时期的文官集团,力量还相对弱小,还没有发展成后世那个庞然大物。

但是,朱棣依然不得不倚仗他们。

毕竟,打天下,靠的是武将,治理天下,靠的是文臣。

而这些文官,是礼法的最大支持者。他们坚定地站在嫡长子朱高炽这一边。

他们总是在朱棣面前说,立储,以嫡以长。对着朱棣一一列举,历朝历代,因为立储不立嫡长子,出的那些乱子。

朱棣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三、"好圣孙"朱瞻基的作用

朱棣和很多大臣商量过,到底应该立谁为太子,却总拿不定主意。

直到有一次,他和大才子解缙谈到了这件事。

他问解缙,朱高炽和朱高煦,到底该立谁为太子。

解缙毫不犹豫地说:皇长子(指朱高炽)仁爱孝顺,天下人都心悦诚服。

朱棣听了,没有说话。显然,他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解缙又磕头,说了3个字:好圣孙。

朱棣终于被打动了,点头同意。

《明史》: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

好圣孙,指的就是朱棣的大孙子,朱高炽的大儿子,朱瞻基。

朱棣对于这个孙子,非常宠爱。不仅仅是因为隔代亲,也不仅仅是因为朱瞻基的性格和他的脾气相投,还因为,朱瞻基的出生,对他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吉兆。

朱瞻基出生的时候,朱棣已经快被朱允炆逼到了绝路。为了自保,甚至要装疯卖傻,好骗过监视他的人。

就在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他的父亲朱元璋递给他一个大圭,对他说,把这个传给子孙,大明会永远昌盛。

大圭,是皇位的象征。

第二天,朱瞻基就出生了。朱棣见到这个孩子,觉得他英气满面,应了自己的梦境。

这个梦,对于朱棣而言,实在是太有象征意义了。

对于朱棣而言,梦里朱元璋说的那个"传之子孙",指的就是朱瞻基。

《明史》: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儿子。也就是说,如果朱棣不立朱高炽为太子,不把皇位传给朱高炽,他这个宝贝孙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这个梦,也许就没法应验了。

明朝的人,是很迷信的。

所以,为了朱瞻基,为了这个梦,他也要立朱高炽做太子。

朱高炽等了整整2年,才来到南京,当上太子。可是这20年的太子生涯,实在是不好过。

不仅朱高煦一个劲地捣鬼,意图夺嫡,朱棣也经常打压他。

  • 初期,不给他太子的权力。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直接参与政务,而朱高炽,经常只能陪进京朝见的堂兄弟们吃饭。
  • 朱高炽监国期间,训斥贪婪的官员,也要被朱棣批评;监国期间处理的政务,经常被朱棣宣布作废。
  • 东宫迎驾事件,朱棣亲征回京一个月后,突然找借口说,当初太子迎接他,晚了一步,并以这个理由,逮捕大量东宫官员。
  • 就连朱高炽减肥,朱棣也要亲自管,厨子给朱高炽多煮了点吃的,朱棣都要杀了厨子。

可以说,朱高炽这20年的太子生涯,过得是如履薄冰。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废掉。

但是,无论朱棣对朱高炽多不满意,终究没有废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朱高炽能撑过这20年,最终顺利继位,不仅仅是因为礼法的约束,群臣的支持,朱瞻基的帮助。这和他自己的能力,他自己的大智慧,也是分不开的。

1、能力出众

朱棣是一个闲不住的皇帝。要么巡幸北京,要么御驾亲征,经常远离首都。

在这20年里,朱高炽6次监国。时间长的,近4年。时间短的,也有4个月。

监国期间,除了必须朱棣亲自处理的军国大事之外,明朝的大事小事,都由朱高炽一手掌管。

朱棣在外打仗,也是靠朱高炽做好后勤工作。

而他的监国成绩,除了朱棣对他不满,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一些事件,可以说是人人称赞。明朝在他的手下,一切井然有序。

2、众望所归

朱高炽是一个仁慈的人。

有一次,他从南京启程,被朱棣召去北京。路上,看到男男女女沿路捡草籽。一问,才知道,原来当地闹了饥荒。

朱高炽赶紧命令当地官员,开仓放粮。然而,没有皇帝的命令,官员不敢承担责任。

此时的朱高炽,正被朱棣怎么看都不爽。但他还是告诉官员,只管放粮,一切的责任,由他承担。

他崇尚儒学,友爱大臣,名声非常好。在当时人的眼里,他是近乎完美的未来君主。

3、顺应时势

历史的趋势,打天下之后,必然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时期。

明朝经历过朱元璋开国,朱棣靖难、御驾亲征,国力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无论谁做下一任皇帝,都要与民休息,发展文治。

而朱高炽,就是那个擅长内政、擅长文治、关心民生的人。

他的选择,他的举措,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顺应时势。

所以,即便朱棣不喜欢他,打压他,他的地位依然稳如泰山。

永乐九年,朱棣把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立为皇太孙。这相当于昭告天下:太子地位稳定,无需再有小心思。

毕竟,自古以来,皇帝废太子就不容易。如果太孙在,废太子的同时也要废太孙,一次性废黜两个储君,更不容易。

从朱瞻基当上皇太孙开始,朱高炽的地位,就再也没人能撼动。

写在最后

朱棣心目中的继承人,要像自己一样,勇武,果断,能干。

无论是朱高煦,还是朱瞻基,都是这样的人。

他的长子朱高炽,却一点都不像他。

  • 朱棣健康硬朗,朱高炽又瘸又胖,走路都不利索。
  • 朱棣能征善战,朱高炽连马都骑不上。
  • 朱棣暴戾残酷,朱高炽厚道仁爱。

然而,处于礼法和明朝发展的考虑,朱棣依然舍弃了他喜欢的二儿子朱高煦,立朱高炽为继承人。

不过,朱棣这么喜欢朱瞻基,立朱高炽当太子,也就意味着朱瞻基是未来的皇帝。

这么一想,估计朱棣的心理也平衡不少。

你觉得呢?

由网友 学史知今 提供的答案:

1402年,被南军击败的朱棣,给赶来支援的次子朱高煦开了一张史上最大空头支票:"努力,世子身体不好!"

当时,朱棣已经回绝了朱允炆的求和请求,并将大军陈兵于浦子口,准备从这里渡江后攻击南京城,对朱允炆发起最后的总攻。

然而,让朱棣没想到的是,一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手下将士,在这一次攻击中却遭遇了顽强的抵抗,不但没有实现速战速决的设想,反而被盛庸指挥的南军给击败了。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次败仗着实让朱棣措手不及,他没想到胜利已在眼前,却遭遇了盛庸如此顽强地抵抗。

更要命的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朱棣大军来势汹汹,可由于几年来长途奔波、征战不断,将士们早已身心疲惫,朱棣大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程度。

这次败仗之后,很多将士都不想再打了,甚至有将士进言,希望撤军休整,待大军恢复战力之后,再跟随朱棣挥师南下。

其实,此时的朱棣也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之中,虽然胜利近在咫尺,可他也知道手下的将士,已经到了极限,如果继续进攻,万一僵持起来,那整个大军都有可能会崩溃瓦解。

可如果退,又谈何容易,自己虽然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但任谁都知道自己是在造反,如果给了朱允炆喘息之机,那自己接下来恐怕没有一丝胜算。

就在朱棣左右为难之时,朱高煦率军赶来支援朱棣,这可把朱棣高兴坏了,望着朱高煦带来的虎狼之师,朱棣不禁脱口而出:"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奋勇再战!"

可以说,朱棣此时说的绝对是心里话,他确实没有精力再战了,然而说出这句话后,朱棣就后悔了,生性多疑的朱棣,绝不愿意在别人面前亮明底牌,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亲儿子。

然而,朱棣此时确实需要朱高煦奋勇向前,可怎么让朱高煦心甘情愿地打头阵呢?朱棣沉思片刻就有了主意,他拍了拍朱高煦的后背动情地说:"努力,世子身体不好!"

世子就是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朱高炽虽然是嫡长子,但他长得非常胖,胖到什么程度呢?据说走路的时候,得有两个人搀扶,否则走两步就气喘吁吁的,根本没法长时间自主行走。

而且,朱高炽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他是一个瘸子,据说出生后就瘸了,后人猜测是得了小儿麻痹症。

所以,朱高炽这样的人,根本没法舞弄刀枪棍棒,他平日里也只是读一些诗书,整体表现资质平平,为人非常忠厚老实。

但尽管如此,朱高炽也是嫡长子,而且在这一次朱棣起兵造反时,虽然没有带朱高炽出征,但朱高炽奉命留守北平时,却创造了以一万将士抵挡住南军李景隆五十万将士合围的壮举。

正是因为朱高炽守住了北平城,才稳定住了朱棣的大后方,可以说朱高炽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朱高炽性情温和,善于抚慰将士,深得人心。

对比来看,朱高煦虽然高大威猛、英俊潇洒,又擅长指挥军事作战,可他只是朱棣的嫡次子,从古代礼法来讲,他无论如何也是争不过朱高炽的。

但朱高煦其人极具野心,他知道如果父亲朱棣打赢了这场战争,那就会问鼎天下,登基为帝,而他和哥哥朱高炽之间必然会产生一个太子。

其实,在朱高煦的内心中,一直瞧不起自己这个哥哥,他认为哥哥肥头大耳的,还是个瘸子,根本就是一个废人,没有资格与自己争。

但精明的朱高煦也知道,一个"嫡长子继承制"就把他拦得死死的,除非朱棣力挺他,否则只要哥哥朱高炽不死,他就很难越过哥哥成为太子。

不过,现如今朱棣颇有深意的这句"世子身体不好",对于朱高煦来讲,无疑就是朱棣的表态,相当于传位指令,也就是说只要自己好好表现,就一定会成为太子。

因此,听了朱棣这句话后,朱高煦热血沸腾,他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全力以赴攻打盛庸,在朱高煦看来,此时已经不是为父亲打仗了,一切都是在为自己打天下。

还别说,在朱高煦的拼命攻打下,盛庸真的没顶住,朱棣大军很快就成功渡过长江,来到了南京城下,朱棣也顺利地登基为帝了。

可朱棣成为皇帝后,并没有兑现当初的诺言,他仿佛把曾经说过的话忘记了一样,对此闭口不提,朱高煦虽然非常着急,但也不敢直接去问。

直到此时,朱高煦才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比谁都厚黑,而且当初说的那句话,虽然表面上看,是要把太子之位传给他,但如果细品的话,这里面就非常有意思了。

因为,朱棣当时虽然说,世子身体不好,让朱高煦努力,但并没有明确说要传位给他,其实一切都是暗示,换句话说,都是你朱高煦自己想象的,你非要那么理解,为父也没有办法。

碰上这么会耍无赖的父亲,朱高煦也是没有办法了,不过朱棣虽然不再提当初那句话,但朱棣也没有立即将嫡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也就是说,朱高煦同样有机会,只不过这次要重新竞争了。

1404年,也是永乐二年,这时候已经稳固皇位的朱棣,终于把立太子提上了日程,其实直到此时,朱高煦依旧认为自己的机会非常大,而且朱棣似乎也更钟情于他。

当时,几乎所有武将都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原因很简单,朱高煦是他们的好战友,战友将来上台后,自然能捞到实惠。

不过,与此相反的,几乎所有文臣都支持立朱高炽为太子,原因也很简单,朱高炽文化底蕴非常高,懂读书人、更懂文臣,和文臣的关系也好,这样的人上台后,文臣自然能获得重视。

其实,自古以来就一直有一个鄙视链,虽然武将一直认为没有自己就打不下江山,更守不住江山,天天牛哄哄的,可文臣却把这些武将当作莽夫,认为他们根本不会治国。

这时候,武将就对朱棣说,朱高煦擅长征战,特别是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太子。

文臣一听不乐意了,你们要非得说"靖难之役",那朱高炽还在这期间组织了"北平保卫战"呢!没有朱高炽的坚守,你们连大后方都没了,拿什么继续打仗?

而且,文臣还提到一句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话,文臣说从历史的经验看来,如果不立嫡长子,国家很容易产生大乱。

就这样,文臣和武将僵持起来,朱棣一时之间也没了主意,于是他就私下里把几个重臣逐一找过来征求意见。

不过,他们去了之后,大多还是之前那套说辞,没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也把朱棣搞得是心烦意乱。

这时候,内阁首辅解缙的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话说当时朱棣私下召解缙入宫后,开门见山地问解缙,应该立谁为太子。

解缙立马说,应该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然后就又重复了一遍之前那套说辞,朱棣听后沉默不语,因为他此时已经有点中意朱高煦了。

一来他之前在战场上许过诺,二来朱高炽确实身体不好。其实,当年战场上,朱棣对朱高煦说的话,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发自肺腑的真话。

但这时候,解缙却用三个字改变了朱棣的想法,解缙说:"好圣孙!"听了解缙的话后,朱棣眼前一亮,与解缙相视一笑后,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

所谓"好圣孙",指的就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据说在朱瞻基出生后,朱棣见到这个孙子第一眼时,就觉得朱瞻基脸上一团英气,非常像自己,为此他高兴地说:

"此乃大明王朝之福也!"

可以说,朱棣当时非常喜欢这个孙子,因此解缙提到"好圣孙"后,朱棣立即改变了之前的想法,因为只有立朱高炽为太子,自己心中的"好圣孙"才有接班的机会。

很快,朱棣就让解缙撰写立储诏书,昭告天下,立朱高炽为太子,而在"靖难之役"中的大功臣朱高煦则被封为汉王。

至于,后来朱高煦不服太子朱高炽,然后各种作死,最终被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所杀,就是后话了,与我们今天的问题无关,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以后有机会单独说。

综上所述,朱棣选择让腿脚不便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一来这个儿子宅心仁厚,能成为明君;二来有"好圣孙"朱瞻基神助攻,影响了朱棣做决定。

其实,总体来看,朱棣在"靖难之役"的关键时刻,对朱高煦说的那句"世子身体不好",其实就是给朱高煦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为的就是让朱高煦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帮他打赢盛庸。

至于,打赢之后是否兑现这张支票,那就要看朱棣的意思了,我们不知道,朱高煦后来有没有找过朱棣,要求兑现这张支票。

不过,就算朱高煦去找朱棣,朱棣也有话说:"没错,我当年说过这句话,可没说要立你为太子啊!那都是你自己想象的。"

看到这里,大家有可能会说,朱棣真是厚脸皮,那么明显的暗示,过后都不承认了。不过,大家细想一下,在工作中,我们遇没遇到过这样的领导呢?

好了,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大家对朱棣的做法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下一篇文章更精彩,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由网友 闻学天史 提供的答案:

朱棣并不喜欢他这个残疾的儿子朱高炽,但却十分喜爱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自幼聪明伶俐,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很可能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机灵的好儿子。

其实朱棣本心而言,想传位的不是朱高炽,而是朱高煦,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而朱高炽却是个残疾人,要当最高统治者,形象上确实差点。

那么,后来朱棣又为何选这个腿脚不便的朱高炽继位呢?

一张空头支票

朱棣在回绝了朱允炆的求和后,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他陈兵于浦子口,准备从这里渡江攻击京城,而他没有料到的是,在这最后的时刻竟然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抵抗者是盛庸,他率领着南军士兵做了殊死的反击,并打败了北军,暂时挡住了朱棣。盛庸确实无愧于名将之称号,他在最后关头也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选择了顽强地坚持下去。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虽然他并没有把这种忠诚保持到底。

盛庸的抵抗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朱棣的军队长期征战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士兵们士气低落,希望回去休整。这一次朱棣也动摇了,因为他也看出部队确实已经到了极限,如果再打下去可能会全军崩溃。

就在朱棣有了退走的想法时,次子朱高煦带领援军前来助战,这可是帮了朱棣的大忙。

所谓天助有心人,朱棣十分兴奋,拍着自己儿子的背深情地说道:"努力,世子身体不好!"

这个所谓世子就是长子朱高炽,此时他的这句话,在朱高煦听来无疑是一个传位于他的指令。

所以朱高煦肯定会拼命,毕竟打下的江山将来全部都是自己的,自己不拼命谁会拼命?

于是,朱高煦为了这一支票,拼了命攻打盛庸,在的全力支持下,北军大破盛庸,之后一举渡过长江,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京城。

不过,朱棣其实只是说世子身体不好,也没有说要传位给他,朱高煦误以为父亲承诺继任者就是他了。

岂不知,对于朱高煦来说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不知后来朱高煦有没有找父亲朱棣兑现,反正,我们知道的是朱高煦的皇帝梦并没有实现!

当然了,朱高炽也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的祖父也曾不断地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

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手下只有一万士兵,却巧妙挫败了李景隆的一次攻击,替朱棣争取了更多时间,这一次他表现的责任感和正确的判断力,有助于改变朱棣对他的看法。

这一次靖难之役,朱高炽利用北方的严寒,在城墙上灌水,使北平城变成一座冷冷的、坚不可摧的冰城。第二天,李景隆引军攻打的时候,被眼前冷气森森的冰城给吓住了。

因此,朱高炽不是一个迂腐的文弱之人。在关键时刻,他能担当重任,也会拿起武器,捍卫国家利益。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初的朱高炽没有守住北平城,朱棣就会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北平是朱棣争夺皇位的根基,没有朱高炽为他守住北平城,他就不能抢到皇位。

在靖难之役,朱高煦打的是前锋,功劳不小;但是,也不能忽略朱高炽这位守御大后方的人的作用。

因此,朱棣对于继位人选便犹豫不决,而朱高煦是大家公认的精明人,但要论机灵程度,还是不如他的父亲,他似乎忘记了支票只有兑现才有效,虽得到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的空话,却从此就没有了下文。

"好圣孙"神助攻

朱高煦为父亲干了那么多的事,到头来却什么回报都没有。自永乐二年(1404),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朱高煦更是愤怒。

论相貌,朱高炽不及他英俊,论军事才能,朱高炽不及他优秀,相比之下,自己的这个哥哥不但是个大胖子,还是个瘸子,连走路都要人扶,更别谈骑马了。

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废人,将来要做自己的主人!

因此,他恨朱高炽,更恨说话不算数的父亲朱棣。

想做皇帝,只能靠自己了。

不择手段、不论方法,一定要把皇位抢过来!

朱高煦不知道的是,他确实错怪了自己的父亲。

朱棣是明代厚黑学的专家,水平很高,抵赖也是出名,但在选择太子这件事情上,他却并没有骗人,他确实是想立朱高煦的。

朱棣总是说,朱高煦就很像自己,都很英武、都很擅长军事、都很精明,也都很无赖。

而朱高炽却大不相同,这个儿子臃肿不堪,小时候得病成了瘸子(可能是小儿麻痹症),走路都要人扶,简直就是半个废人。朱棣实在是想不通,如此英明神武的自己,怎么会有个这样的儿子。

除了外貌,朱高炽在性格上也和朱棣截然相反,品性温和,仁慈老实,虽然对父亲十分尊重,但对于父亲对待建文帝大臣的残忍行为十分不满,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讨朱棣的喜欢。

但朱高炽是长子,立长也算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定,于是他便去征求靖难功臣们的意见。不出所料,大部分参加过靖难的人都推荐朱高煦,毕竟在一条战线上打过仗,有个战友的名头将来好办事。

但此时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认为:"自古君不立长,国家必有大乱。"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人影响了最后的结果。

此人叫金忠,时任兵部尚书,和那些支持朱高煦的公侯勋贵们比起来,他这个二品官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倒不是因为他本人的能力,而是因为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巨大的身影在支持着他。而这个身影似乎就是无处不在的姚广孝。

翻开金忠的履历,就会发现他和姚广孝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正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了他的,而此人的主要能力和姚广孝如出一辙,都是占卜、谋划、机断这些玩意。很多人甚至怀疑,他就是姚广孝的学生。

此人一反常态,面对无数人的攻击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意见,他建议朱棣不妨去问当朝的大臣。

当朝的大臣大都是读书人,立长的正统观念十分强烈,且这些人也很可能与姚广孝有着密切关系,这真是高明之极。

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证实了,正是金忠的这一建议,使得原先一边倒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使得一向精明的朱棣也没了主意,便找来解缙,也正是他与解缙的这一番谈话,奠定了大局。

双方开门见山。

朱棣问解缙:"你认为该立谁?"

解缙答:"世子(指朱高炽)仁厚,应该立为太子。"

朱棣不回应,解缙明白并不慌乱,因为他还有杀手锏,那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解缙再拜道:"好圣孙!"

所谓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后来的明宣宗),此人天生聪慧,深得朱棣喜爱,解缙告诉朱棣,如果朱高炽真的不行,可以考虑重点培养长孙朱瞻基。经过这次谈话,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心,基本上确定了。

朱棣虽没有立马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开始倾向于立朱高炽。

朱高炽宅心仁厚

但在此之后,禁不住朱高煦一派大臣的游说,朱棣又有些动摇,立太子一事也就搁置了下来,无数大臣反复劝说,但朱棣就是不立太子。

朱高炽一派的大臣十分明白,朱棣是想立朱高煦的。于是,朱高炽派第一干将解缙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心理战。

有大臣画了一幅画,画中一头老虎带着一群幼虎,作父子相亲状。朱棣也亲自来观看,此时站在他身边的解缙突然站了出来,拿起毛笔,不由分说地在画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解缙的这首打油诗做得并不高明,却很实用,所谓百兽尊不就是皇帝吗,这首诗就是告诉朱棣,他是一国之君,天下归你所有,但父子之情是无法替代、也不应抛开的。

朱高煦深受你的宠爱,但你也不应该忘记朱高炽和你的父子之情啊。

朱棣停下了脚步,他被深深地打动了。虽然朱高炽是半个废人,虽不如朱高煦能干,但也是我亲自抚养长大的儿子,他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但他一直都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从没有犯错,一直也很孝顺。

就连杨士奇都能够为朱高炽舍身赴死,因为他被朱高炽的仁爱之心深深打动了。杨士奇语重心长地告诉朱高炽:"你宅心仁厚,将来一定会是一个很贤明的皇帝。"

而朱高煦想抢夺皇位的继承权,并且也这么做了,甚至不惜使用阴谋诡计,朱高炽全都知道。面对朱高煦的无耻行为,朱高炽不但不记恨,反而多次为朱高煦辩解。

有时,朱高煦犯错了,朱棣要惩治,朱高炽每次都为朱高煦求情。所以朱棣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深信,朱高炽对敌人都如此仁爱,如果当上皇帝,一定会施行仁政。

也正是如此,朱棣作出了决定。他命令,立刻召见朱高炽,并正式册封他为太子。

从此朱高炽成为了太子,他终于放心了,支持他的一派大臣们也终于放心了。

这场夺位之争似乎就要以朱高炽的胜利而告终,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场争斗才刚开始,朱高煦败给哥哥后,开始耍各种阴谋。

至于,后来朱高煦各种作死,效仿乃父,造反反侄,可惜画虎不成反类犬!

最终被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所杀,这不知是不是上天对朱棣残暴的惩罚。

写到最后

朱棣渴望建立千秋大业,需要一位非常强硬的继承人,汉王朱高煦像朱棣一样孔武有力,有谋略,有毅力,简直就是朱棣第二。而朱高炽如此文弱,长相更不讨朱棣喜欢。

朱棣之所以选择让腿脚不便的儿子朱高炽继位,总结原因有三:一是有"好圣孙"朱瞻基的神助攻,直接影响了朱棣的决定。二是皇位传给长子的观念极深。三是这个残疾儿子宅心仁厚,有担当,能成为明君。

然而,朱棣"靖难之役"的关键时刻,对朱高煦说的那句"勉之,世子多疾!"就是为了让他竭尽全力帮他打赢盛庸。后来提到太子,朱高煦就恨,恨得咬牙切齿,恨当初为了这张空头支票白出力一场,朱高煦感到上天对他不公平。想当初,攻打应天时,如果没有他朱高煦援军助战,别说朱棣能够当皇帝,可能连小命都没有了。


由网友 史晓生 提供的答案:

因为人不能光看外表,还得看综合能力。

朱棣登基后,曾就继承人问题犹豫良久,乃至于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朱棣都始终未能彻底下定决心。

那么朱棣在犹豫什么呢?很简单,他在犹豫,究竟是立嫡长子朱高炽,还是立嫡次子朱高煦。

相对来讲,朱棣更喜欢老二朱高煦,朱高煦打起仗来颇有朱棣之风,也就是勇武无比,早在靖难之初,他就开始随军出征。

期间,在白沟河之战时,朱高煦更是悍勇无比,亲自带兵在两军阵前斩杀了对方大将。

另外,朱棣打到东昌府(今山东聊城)时兵败,大将张玉也因掩护朱棣而战死,就在危机万分之际,正是朱高煦率兵赶到,这才救了朱棣一命。

若不是朱高煦的营救,怕是朱棣当时就交代了。

所以,朱棣对这个次子历来是颇为喜爱,并且,在建文四年,也就是靖难之役打到南京的时候,朱棣看到朱高煦再一次击败朝廷的军队,大喜之余,不由的对朱高煦进行了高度赞赏。

"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明史》

不仅如此,朱棣甚至还说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虽说我们不知道当时朱棣内心的真正想法,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时的某个瞬间,朱棣还真有将来把江山交给朱高煦的想法。

而再去看朱高炽,单从形象上,他就入不了朱棣的眼,史料记载,朱高炽相当胖,甚至走起路来都费劲,另外,他的腿脚还有毛病。

这么一个形象,显然与朱棣勇武雄壮的模样相去甚远,而这仅仅是他不讨喜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朱高炽在从武资质表现的十分一般,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就没啥成就,远远没有朱棣那样的能征善战。

加上他喜静不喜动,更偏爱经籍和文学,这就更让朱棣对他不怎么喜欢。

因此,拿他和勇武过人,且能征善战的朱高煦相比,显然朱高煦更像朱棣年轻的时候,俗话说,一个父亲更喜欢像自己的儿子,所以朱棣有立朱高煦的想法也不奇怪。

按理说,既然想立更像自己的朱高煦,那朱棣干脆直接立了不就得了?为何还要持续犹豫两年时间呢?

实际上,不是朱棣非得犹豫,而是结合当时的情况,他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后,第一个太子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但朱标死得早,因此朱元璋则立了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朱允炆序齿为朱标第二子,其哥哥朱雄英早夭,所以他成了嫡长子)。

之所以朱元璋会立朱允炆,一方面肯定有朱元璋对朱标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受宗室礼法的影响。

说白了,这么做还是朱元璋有根深蒂固的"嫡长子继承"的思想。

原本按这个情况正常发展的话,那么明朝的皇位,自然是在朱标这一脉中传承下去,但是朱棣横空杀出,将朱允炆赶了下去,自己当了皇帝。

这么一来,朱棣就成了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人。

当然,朱棣这么破坏自然有他的理由,但是他登基之后,就不得不考虑在自己之后,皇位的传承问题了。

如果他立次子朱高煦,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嫡长子继承制"将会进一步被破坏,而这极有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往后面的明朝皇帝,没办法再执行这一政策。

毕竟朱棣如果立次子继位,就给后人做了"示范"。

这么一来,那么明朝的皇位传承就会出现混乱,既然不遵守嫡长子继承制了,那从理论上来讲,其他皇子也有继位的可能。

一旦如此会怎样,必然是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

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而只要出现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政权动荡,各皇子相互攻伐,最终导致政权衰落消亡。

因此,朱棣矛盾的点就在这里,他喜欢次子不假,但是又不敢冒这个险,况且,他也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拨乱反正",不然后面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呢。

但是立嫡长子朱高炽的话,朱棣又不甘心,而这,就造成了他一直犹豫不决。

到了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于久不立太子,朝臣们也是议论纷纷,不乏有人上书,请朱棣早做定夺。

鉴于此,朱棣不得不召开御前会议,针对此事进行商议。

而在商议过程中,以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的武将等,均认为该立皇次子朱高煦,并且几人还联合上书奏请,言辞之恳请,差一点就让朱棣同意。

但我们都知道,最终朱棣还是没有采纳这个方案,而是选择了大胖子且腿脚不便的朱高炽为皇太子。

永乐二年,始召(朱高炽)至京,立为皇太子。---《明史》

自此,朱高炽正式成为大明储君,而截止到他正式登基之前,期间虽说也发生了不少意外,但总算是有惊无险,最终还是他继承了皇位。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时是什么因素导致朱棣选择了朱高炽呢?另外在此之后,一直到朱棣去世前,又是什么坚定了朱棣的想法,没有做出更换继承人的举动呢?

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可以总结归纳为一点,那就是朱高炽的综合能力,奠定了其能成功的基础。

朱高炽没有朱高煦能征善战,这确实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他在其他方面就很差,相反,他远胜于朱高煦。

首先先说军事能力,不少人认为,朱高煦的军事能力要比朱高炽强,但这其实是个误区。

朱高煦勇武过人,且能打不错,但是军事能力可不仅仅包括能打,换句话说,能打不等于有军事能力。

真正的军事能力,是包括战场上的统筹、安排、计划等等方面。

而我们再看朱高煦,他几乎没有独领一军的经历,也就是没有独自进行过作战,单是这一点,就不能说他的军事能力强。

并且,朱高煦所立下的战功,都是在靖难时期所立的,在此之前,也就是明朝初期北征蒙古的军事行动中,并未看到他的身影。

再者说,即便是在靖难期间,朱高煦除了救援朱棣,另外有几次击败朝廷军队之外,也没有其他太过亮眼的表现。

这么说吧,整个靖难之役,是在朱棣以及其麾下的谋士操盘下进行的,而朱高煦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

抛开他救援朱棣那次不说,整个靖难之役中,即便是没有朱高煦,也不怎么影响大局。

再看朱高炽,那就明显不一样了。

虽说朱高炽也没有参加北征蒙古的战役,但是光北平守卫战,就深刻体现了他相当不错的军事能力。

当时,朱棣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自己带兵攻打山海关和大宁,命朱高炽留守北平。

而朱允炆也没闲着,他安排李景隆率大军五十万北上,并成功击破沿途城镇,顺利抵达了北平城下。

史料记载,李景隆的部队,将整个北平围的是水泄不通。

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兵力的朱高炽并未因此而胆怯,反而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诸多布置,对内安抚军民,使得城内"人人欢悦",同时礼贤下士,积极咨询有经验的文吏应对方案。

这么一来,北平城内人心咸服,都表示愿意为守卫北平而尽心竭力。

要知道,当时城外可是驻扎着朝廷的五十万大军,而坚守抵抗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但是朱高炽却做到了上述这些,足以说明,他的能力极强。

不仅如此,朱高炽以身作则,每天四更便巡视防守工作,靠着多种计谋齐用,居然让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久攻不下。

并且,在李景隆围困北平期间,居于弱势一方的朱高炽,还采取了巧妙的反击措施,即在夜间打开城门,派人袭扰李景隆军营,搞得李景隆是不厌其烦。

而其麾下的士兵,也因为持续被袭扰而得不到休息,继而怨声载道。

不得已之下,恼怒无比的李景隆,只得下令将军营后退十余里,以避免被朱高炽继续不停的袭扰。

从这里更能看出,朱高炽显然是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的。

最终,靠着手里的万余人,朱高炽成功的坚持到了朱棣回援,父子二人内外夹击,将李景隆打的是"狼狈大败散走"。

这次战役,也成为靖难之役中,最为亮眼的一次战事。

而这便是朱高炽在军事能力上的最好体现,显然从这个例子中就能看出,他和朱高煦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如果当时是朱高煦留守北平,大概率不会有朱高炽做的这么好。

除了军事能力强之外,朱高炽最具优势的,是他的政治能力。

朱棣登基之后,先是进行了内部的一系列整治,而在内部趋于稳定之后,朱棣就认为,是时候开始北征了。

从永乐八年开始,一直到朱棣去世,他一共进行了多达五次的北征。

而在此期间,国家军政大事,朱棣基本上完全交给了皇太子朱高炽,当时大明上下的诸多政令,基本上都出自朱高炽之手。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朱高炽从永乐八年起,其实就已经"当上"了皇帝。

同样也是因为如此,后世就戏称朱棣并不是皇帝,而是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仔细想想当时朱棣的作为,以及朱高炽的工作,还真是有这个意思。

正因为如此,在朱棣北征期间,国家大事都是朱高炽带着六部的官员去商议、落实和执行的,而从"永乐盛世"这个结果来看,显然朱高炽干的不赖。

能在朱棣不在的日子里,保证朝廷各方面正常运转,并最终促成盛世,朱高炽的政治能力可见一斑。

并且,长时间的监国理政,也给朱高炽带来了一个无形中的好处。

什么好处呢?就是通过长达十几年的"皇帝实习期",让朱高炽在应对政务,以及治理国家上,有着远比弟弟朱高煦不知道高多少倍的能力。

而这份能力,也成了他稳固地位的基础。

相比之下,朱高煦显然在这方面就逊色了不少,朱棣北征期间,未见其有随军的记载,这就导致他没有立更多的军功。

不仅如此,反而他在这期间屡有不法行为出现,甚至数量高达数十起,气的朱棣在永乐十四年北征回来后,当即就要将他废为庶人。

若不是朱高炽求情,当时朱高煦就惨了。

一个把国家打理的井井有条,各方面都蒸蒸日上,而另一个则是整天胡作非为,到处惹事,作为父亲来讲,哪个儿子更适合继承家业一目了然。

再者,朱高煦也是通过不断干"蠢事",来让朱棣明白他不堪大任。

除了上述提到的他多有不法之事外,朱高煦还干过不少蠢事,比如他曾索取天策卫来当自己的护卫,同时,还常以唐太宗进行自比。

不仅如此,他还因为私怨,杀了兵马指挥徐野驴,理由就是徐野驴曾当众怒斥过朱高煦带头干不法行为,并抓了朱高煦的几个部下,结果就遭到了忌恨,继而被杀害。

还有,朱高煦还曾僭用过御用的车马器物等。

而这些还不算什么,朱高煦干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就藩问题上拖拖拉拉,始终不愿去前去封地。

永乐二年,也就是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的同时,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其当时的封地为云南,之所以让他去云南,朱棣也是有深意的。

云南这个地方,在明朝建立后,就一直有沐英以及其后人镇守,而沐家历来是亲近朱标一脉的,这就导致在朱棣登基后,对这里始终不放心。

所以,他就想派过去一个儿子,明为就藩,实则看着沐家。

同时,如果朱高煦真去了云南,作为藩王必然要和地方的军政要务接触,这么一来,也算是能锻炼一下他的能力。

但是,朱高煦始终不愿意去。

不仅不去,朱高煦当时还说,他"有何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这种话,能说出这种话,就深刻说明,他并没有意识到朱棣安排他就藩云南的深意。

连这个意思都闹不明白,显然他没啥太大的政治觉悟,更谈不上有什么政治能力了。

如果朱高煦能稍微有点脑子,就会想到自己的父亲朱棣,能坐上皇位其实就是因为在边境守了十几二十年攒下来的威望和人脉,因此他如果真有心就会明白,去云南对他是有极大好处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点,放着现成的成功之道不研究,却一再胡搅蛮缠,这样的人,哪里可能会是个合格的继承人?

军事能力不突出,政治能力更差,还没有眼界和思路,朱棣放弃他而选择更胜一筹的朱高炽实属正常。

再加上,朱高炽通过十几年的监国理政,让文官集团几乎都站在了他这一方,因此在朱棣召集大臣商议储君一事时,自然有不少文官愿意支持朱高炽。

而朱高煦呢,除了几个武将支持之外,显然没有几个在朝中有分量的文官去支持他。

治国不是仅靠着能打就行了,这一点朱棣相当清楚,为了让大明长治久安,朱棣必须选择一个对大明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储君。

再加上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以及大学士解缙的那句"好圣孙",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促使朱棣选择了皇长子朱高炽。

这便是朱棣为何选择腿脚不便的朱高炽为储君的原因,很多人认为解缙的"好圣孙"起到了关键作用,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辅助,真正让朱棣选择朱高炽的核心因素,是朱高炽在军事、政务等能力上,是一个合格的,让朱棣满意的继承人,因此最终他才能胜过弟弟朱高煦。

由网友 纪元的尾声 提供的答案:

朱高炽未必是朱棣最满意的选择,但肯定是大明文人最满意的选择。

作为朱棣嫡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的真实地位其实很尴尬,看似他是朱棣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朱棣并不是太喜欢他。

朱高炽喜静厌动的个性很不符合朱棣对儿子的期望,可世子的身份是朱元璋钦定的,朱棣也不能随意更改,于是朱棣便开始在政治、人际关系上努力,可是朱棣乃是镇守北京的藩王,戎马一生,他哪里看得起一个文弱的书生,还是玩心眼子的政治家。

这是大明初期武将的常态心理,大明以武立国,文人的地位并不高。

其实朱高炽并不是没有学武的机会,作为朱棣的儿子、朱元璋的孙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等兄弟一样,年少就要到南京学习文武,在这段岁月中,朱元璋对朱高炽表现出了很高的赞许,对朱高煦反而是十分厌恶,所以朱高炽虽然"射箭"百发百中,却仍然喜欢儒家文化,倾向做一个文人。

稍长习射,发无不中。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明史》

若是细心推敲,不难这里存在着一个历史细节,那就是朱高炽和朱高煦被朱元璋的"区别对待",很有可能是朱高炽的刻意为之。

朱元璋对朱高炽的态度是很看重的,他评价朱高炽有君人之识,原因是朱元璋考验治民之道,朱高炽用唐尧和商代君主的贤明的典故回答了:

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对于好动的朱高煦,朱元璋的态度是这样的:

高煦与焉,……言动皆轻佻,素不为太祖所爱。

朱高煦的个性张狂,言语轻佻,其实朱高煦的表现,就是大明开国功臣很多人的写照,比如陆仲亨,就是这种性格,因为行为的不检点,作风跋扈,后来让朱元璋算进了胡惟庸案一并清算,所以朱元璋对于朱高煦很是厌恶。

事实上朱元璋在建国之后,对太子朱标的表现跟对其他藩王的表现,已经体现出了朱元璋更爱一个斯文后代而不是野蛮后代,或许朱高炽更清楚这一点,他也明白,世子之位,他父亲朱棣说了不算,只有朱元璋说了才算,因此朱高炽选文不选武,他并不在意朱棣如何看待,他需要的是朱元璋的青睐。

当然,朱高炽本身也确实是一个享乐主义,他不好动,但是喜欢吃,这就把自己吃得胖胖的,朱高炽的历史形象一直都是肥胖,这个肥胖到底有几分是后天吃来的,有几分是先天基因里面带来的,没人说得准。

总地来说,朱高炽得到了朱元璋的青睐,那么他的燕王继承人之位就是稳了,只是一场变局来得迅速,让朱棣和他的儿子们都始料不及。

那就是建文登基,铁血削藩。

在朱元璋驾崩之前,大明最具威胁三大藩王中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已经去世,只剩下燕王朱棣在世,而朱棣向来看不起建文帝,跟建文帝的关系非常紧张,因此建文登基后,立即想要削弱藩王,他削藩的最大目标,就是燕王朱棣。

在北京时,朱棣被建文帝逼得装疯卖傻,但建文帝都仍然不想放过朱棣,派出指挥使一步步接管燕王的镇边工作,这让燕王集团只能起兵造反,掀起了靖难之役,而靖难之役是一场以军事争斗为主的变局,朱高煦在其中的作用,比起朱高炽要高很多。

朱棣在率领军队离开北京前,留下了朱高炽镇守北京,让姚广孝加以辅佐,事实上,守城的实际领导者就是姚广孝,而朱棣则带着二子朱高煦向宁王朱权的藩国出发。

虽然后来北京保卫战中,朱高炽成功地抵挡了李景隆的数十万大军,但朱棣并不以朱高炽的功劳为首功,反而是以在自己身边舍生忘死的朱高煦为首功,被朱元璋厌恶的朱高煦,在靖难战场上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成祖起兵,仁宗居守,高煦从,尝为军锋。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明史·朱高煦传》

在白沟河一战中,朱棣曾陷入过险境,被明朝将领瞿能的兵锋所威胁,所幸朱高煦带着数千精锐骑兵杀到,将瞿能父子斩杀于阵中,这才把朱棣的危机给解除了。

除了白沟河之战外,不久后发生的东昌之战,朱棣被明军围困,大将张玉杀入阵中以一挡数十,最终竭力战死,朱高煦也是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朱棣撤离,这才让朱棣第二次逃过了死亡危机。

但这还不算完,在建文四年的时候朱棣带着军队赶到了南京,却被徐辉祖带着朝廷的南军在浦子口打了个大败,朱棣几乎要被徐辉祖生擒,而在这个时候,朱高煦领着数千蒙古骑兵杀至,成功地挡下了南军的追杀。

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

光是史书上所记载出来的,朱高煦都救了朱棣三次,一次次的拯救让朱棣对二儿子十分看重,因为朱棣的内心和朱元璋始终是不同的,朱棣自年少坐镇北京,抗击北元,为人热衷军旅和军队情感,这种感情让朱棣多次暗示朱高煦:你大哥的身体不是太好,你好好努力。

言外之意就是,朱棣有意让朱高煦取代朱高炽。

如果以前只是藩王之位的争夺,还不至于让朱高煦对大哥虎视眈眈,那么等到朱棣入主南京后,朱高煦要和大哥抢的,就是大明的皇位,这种诱惑力,足以让朱高煦不顾一切。

朱棣登基,立储成难。

建文四年,朱棣成功打进南京城,朱允炆趁乱出逃,此后消失于人世间,而朱棣进城之后、第一时间将建文帝的忠臣扫荡一空,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班子,不久后便顺利登基,燕王朱棣成为了新的大明皇帝,将建文的年号抹去,沿用洪武年号,号洪武三十五年。

当了皇帝,第一时间自然是册立储君,此时的朱棣内心更倾向于朱高煦,因为朱高煦不仅是他自己所喜欢的,也是他的战友们所喜欢的,而朱棣对于文人所推崇的朱高炽,难免因为他对文人的排斥从而份量轻一点。

这种纠结,让朱棣登基的第一年,根本就无法确立太子。

到了永乐二年,朱棣把这件事拿出来朝议讨论,向朝廷大臣征求意见,而朝廷的风向果然不出朱棣所料,以靖难武官功臣为首的"高煦党",坚决支持册立朱高煦成为储君,以朝廷六部和御史为首的"世子党",坚决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支持朱高煦。

所以朱高煦除了"没名分"以外,他的支持力可不弱,他虽然不是嫡长子,可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各路将领有目共睹,这些将领都是以"军旅情谊"去考虑问题的,他们也相信,拥立了朱高煦登基,回报也不可能小。

这些武将以丘福、王宁为首,他们携带着靖难之役一路杀来的血气和功劳,有着极高的话语权,文官一度都要避开锋芒:

时议建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善高煦,时时称高煦功高,几夺嫡。

但文官避开了锋芒并不代表认输,自古以来,文官都是"暗渡陈仓"的智慧,表面不敢和武官硬杠,私底下总有大把机会。

朱棣是性情中人,但他不昏庸,他虽然敢灭方孝孺十族,却不可能真的得罪天下文人,甚至治国仍然要以文人为主,于是朱棣去询问了文渊阁的几位文人大臣:解缙、杨士奇、黄准等人的意见,后来又问了建文旧臣尹昌隆的意见,他们都表示坚决支持朱高炽,理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特别是解缙,他很睿智地点明了"圣孙"朱瞻基的存在,因为朱瞻基颇为朱棣所爱,而且朱棣造反,跟朱瞻基的降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是朱瞻基的到来给了朱棣希望。

在最后的考量下,永乐二年,朱棣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的考量其实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朱高煦行为不端正,虽然有武将支持,但未必可以治理好国家。

高煦又多过失,不果。——《明史》

第二、朱高炽的继承人身份是太祖朱元璋所确立的,顾名思义,朱棣即便造反当了皇帝,在潜意识里仍然要服从朱元璋的决定,而这一点,也是朱高炽最睿智的一点,他在南京时的表现让朱元璋喜爱,这是他最大的政治资本。

成祖卒以元子仁贤,且太祖所立。

第三、册立继承人同样很看重"后继有人",也就是除了立太子以外,朱棣也还要考虑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儿子里,有没有他喜欢的继承人,这也就是太孙,而朱高煦显然没有,朱高炽却有一个朱瞻基,所以朱高炽能当太子,跟朱瞻基的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

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

事实上,朱棣在不久之后开始了"永乐北伐",他只能安排朱高炽坐镇都城管理朝政并且筹集北伐需要的粮饷,这些工作,朱高煦是根本不能胜任的,这就体现了两个人的根本差别。

但是,在朱棣开始北伐前,朱高炽是常常被朱棣打压的,一方面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不停地在朱棣面前说朱高炽坏话,一方面是朱高炽身边的文官官员对朱高炽表现出了"推崇备至"的态度,让朱棣十分不满。

这些文官牢牢靠着朱高炽,理由也很简单,他们都害怕朱棣的脾气,更害怕朱高煦取代朱高炽,只要任何一种情况发生了,文人都将被打压到最低的地位,这是他们不允许的。

高燧恃宠,多行不法,又与汉王高煦谋夺嫡,时时谮太子。于是太子宫寮多得罪。

所以朱高炽即便当上了太子,也不是稳坐钓鱼台的,他身边的文人官僚经常被朱棣论罪,这种行为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朱棣对文人的偏见造成的,而朱高炽本身就倾向于文人,如今更要庇护好文官集团,他怎么可能不会因为这些文人官僚和朱棣起冲突。

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不过随着太子监国的开始,朱棣对朱高炽的打压也逐渐减少了,最初是永乐六年,朱棣决心亲征北伐,而北伐之时,唯有让太子监国,此后得数次北伐,皆是太子朱高炽监国,成为了大明的实际最高掌权者,而朱高炽在监国的时候,凡事亲力亲为,为北伐的运转竭尽心思,这让朱棣很是满意。

朱棣很清楚战争的后方同样是重中之重,朱高炽对北伐计划反对的同时,却还能做好本职工作,让朱棣颇为欣慰。

所以永乐十八年迁都的时候,朱棣让朱高炽带着文武百官先行,这一次监国,时间长达了三年之久,正是因为朱高炽入主北京,给了他绝对的优势,一直到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高炽都牢牢掌控了大明的核心,朱高煦在前线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哥即位,这不是运气使然的事情,同样还有手段。

不过朱高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多年来根本没有改正过自己爱吃不爱动的毛病,朱棣多次下令让朱高炽的厨子不允许给朱高炽弄这么多吃的,但是朱高炽一样有办法持续肥胖,这种习惯导致朱高炽有了大量的基础病,加上常年监国的劳累,他在登基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但不管怎么说,朱高炽是绝对配得上"仁宗"的谥号,因为这个"仁",乃是文官集团对朱高炽最崇高的敬意,而朱高炽得以成为太子并且继承皇位,根本离不开这群文人的帮助。

不夸张地说,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储君之争",本质就是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的博弈,只不过武官集团还是输了一畴。

大明的文武官员矛盾自此加深,后来明英宗酿造土木堡之变,让大明的军事体系近乎崩溃,文人得以驾驭一切,开始打压武官地位,后来强大的戚继光都得在张居正面前自称"门下走狗",正是来自这一渊源。

所以太子,一直都是朝堂意志的体现。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由网友 历史课课代表 提供的答案: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这位通过武装兵变夺位的皇帝在晚年同样面临着选立继承人的难题,一方面是自己并不看好但是却既长且贤的皇长子朱高炽,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中意的能文能武的次子朱高煦。自己百年之后到底将大明江山托付给何人,成为了晚年明成祖朱棣最大的困扰。最终,这位英明的皇帝经过权衡,依旧还是顺应了明朝的祖制,将自己并不中意的嫡长子朱高炽册立为了继承人,朱高炽也最终在朱棣驾崩后继承了明朝的皇位,成为了明朝第四位皇帝。朱高炽因为身体肥胖,所以行动不便,又患上了腿疾,所以行动起来不是很方便,那么英明一世的朱棣为何将这样一位腿脚不便的人选为继承人呢?三点原因决定了朱高炽的入选:

首先、朱元璋制定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制要求朱棣必须选立朱高炽:

明朝的皇位继承制,既嫡长继承制,从朱元璋确立以来一直到崇祯皇帝即位,始终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可以说这是明朝的第一宗法大制,也是明朝历代皇帝即位的合法性的根源。虽然明朝的皇位继承并非全部都是父死子继,偶有兄终弟及的现象出现,但是明朝的皇帝,要么是皇帝的嫡子,要么是皇帝的长子,再或者是拥有与皇帝血缘较近的藩王。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与仁孝皇后徐氏的嫡长子,朱高炽早在朱棣即位之前的燕王时期就已经是燕王世子,朱棣靖难夺位后称帝,朱高炽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成祖一朝的皇太子,可以说,朱高炽的嫡长子身份决定了其成为皇位继承人的必然性。

其次、通过靖难之役夺取政权的朱棣对于废长立幼危害感同身受: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将其与皇后马秀英所生的嫡长子朱标立为了皇太子,但是这位明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子却因为英年早逝成为了明朝永远的皇太子,史称"懿文太子",懿文太子朱标薨逝后,朱元璋并没有将其次子册封为皇太子,反而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孙册立为了皇太孙,这就是朱元璋定立的"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万万不会想到他做出的这个决定竟然能导致了日后明朝内部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波,这场政治动荡不仅改变了明朝的政治走向,也让明朝的皇位继承从此步入正轨,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将自己年幼侄子朱允炆推翻,自己取而代之,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即位后深感废长立幼给国家带来的动荡,因此即便自己非常喜欢次子朱高煦,但是却仍然不得不将自己的嫡长子朱高炽立为储君

第三、朱高炽性格和善温文尔雅无过错使得朱棣无法行废立之举:

朱高炽不为朱棣所喜爱的原因,既是由于其好静不善骑射的性格,更是由于其身体肥胖行动不便的原因,相比纵马驰骋,一生建立无数武功的明成祖朱棣而言,朱高炽在这方面则实在是黯然失色了,他更像一个传统的温文尔雅的儒生,对待大臣和兄弟们,朱高炽显得非常和善,又彬彬有礼,这与性格粗犷的朱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而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却是一位无论性格乃至长相都与朱棣高度相似的儿子,无论是靖难之役的历次与建文帝军队交战,还是朱棣的历次北征蒙古,朱高煦都随军出征,客观来讲,朱高煦为其父朱棣顺利登基建立基业立下了巨大的功劳。这也是朱棣对其偏爱有加欲立其为储君的最重要原因。

虽然相比朱高炽而言,朱高煦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但是朱高炽毕竟是嫡长子,他性格温和,又没有任何过错,朱棣若擅行废长立幼之举,恐怕会引起朝野上下的非议,明朝刚刚稳定下来的政局极有可能再次震荡,因为围绕在朱高炽的身边,已经形成了一批对其非常有好感并及其拥护他的官僚集团。

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朱高炽得以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洪熙元年",朱高炽便是历史上的明仁宗洪熙皇帝。至此永乐朝的皇太子之争告一段落。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由网友 华蒙星 提供的答案:

朱高炽,大明第四任皇帝,继承父亲靖难之役夺来的大明江山,与其儿子朱瞻基共同打造出了大明王朝"仁宣之治"的繁荣昌盛的顶峰。

虽然他脚有不便,到父亲朱棣还是选择了他最为太子,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古礼有之,废长立幼奈是取乱之道,他自己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朱元璋不是隔开他们这几个儿子去立孙子,他也不会"靖难"篡位。 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朱元璋的喜爱。所以在1395年,就深得朱元璋喜爱册封为燕王世子,所以为了稳定,还是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继位。

第二,虽然儿子朱高炽腿脚不便,但是他为人性格不错,适合做一个仁政之君,大明经历开国以及靖难之役后,正是需要走养民生息其施以仁政的国策,这点朱高炽就能做到。

反观朱高煦,虽然勇武过人,勇冠三军,有朱棣霸气的影子,但是了文化不好,还脾气暴躁,一身戾气,如果他继位,可能在疆土上暂时会更加扩大,但是了免不了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甚至难免会走隋炀帝的老路,过渡的投资民众,从而拖垮大明王朝。

第三, 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虽然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成祖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由网友 蝈蝈曾经瘦过 提供的答案:

俗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俗语用在朱高炽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朱高炽这个人特别的胖,要由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就这样还总是跌跌撞撞,如果没有人帮助,他只能慢慢趴着向前。

朱高炽画像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其被立为太子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

【1】朱棣是不喜欢他这个儿子。很多父亲都是喜欢和自己脾气秉性很相似的儿子,朱棣也不例外,朱棣从小就和父亲朱元璋南征北战,逐渐大了之后独当一面,带兵打仗,所以他是一个性格果断、能征善战的人,而朱高炽完全相反,他喜欢静而不喜欢动,这也是他肥胖的主要原因,喜欢读书而不好武,再加上自己的肥胖,他根本不得朱棣的欢心。

朱棣画像


【2】虽守卫北京有功,让其监理政事,但仍对其质疑。在父亲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奉命把手北京城,当时北京城的兵力很少,建文帝派李景隆有50万大军,但就是在实力选差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朱高炽出色地完成了守卫北京城的重任。而且在面对建文帝实施的反间计面前立场坚定。这一次出色完成了父亲交代的任务,朱棣对其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当朱棣在外征战的时候,都安排太子朱高炽监国理政,而且暗中派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的行为,并叮嘱: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明成祖对朱高炽已经有倾向性意见,如果一旦试探到太子表里不一的话,正好有理由将其废掉,但是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可见朱高炽当个太子有多不容易。

影视剧中的朱高煦


【3】其他兄弟相争。朱高炽一直留在北京监理政事,而跟随朱棣一起征讨的是朱高炽的二弟朱高煦。朱高煦与成祖有几分相像,而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的威信很高,在战斗中也多次救成祖于危难之际,成祖也曾许愿说"勉之,世子多疾",听到这话朱高煦的热情就更高了。言外之意,成祖还是希望朱高煦成为自己的继任者。

影视剧中的朱棣


但最终,还是汉族封建王朝嫡长子制度是根深蒂固的,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而且又很有才华,没有犯什么过错,朱棣没有不立他的理由。另外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非常聪明可爱,深得成祖的喜欢。著名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成祖最终下定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1424年九月七日正式登基,他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是为明仁宗,但是他在位时间很短仅仅10个月,于1425年猝死。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