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真的是秦始皇的吗?_兵马俑真的是秦始皇的吗图片

由网友 流浪菠萝蜜 提供的答案:

兵马俑是一组具有极高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的陶制品,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这些兵马俑最初出现在中国古代中国秦始皇墓内,因此也被称为秦兵马俑。

一些学者对于兵马俑的具体制作和来源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根据历史和考古证据显示,兵马俑确实是由秦朝时期的工匠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建造的。这些兵马俑具有明显的军事意义,是为了保护秦始皇的灵柩和墓室,并表达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特征。

尽管存在一些争议和猜测,总体来说,兵马俑仍然被公认为是秦始皇的遗物,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由网友 骑驴漫游 提供的答案:

有一个叫陈景元的人提出过这个问题,而且一辈子都在和考古学家争论,这里我把陈景元的质疑和兵马俑考古专家袁仲一的解答贴出来。

首先看下两人的背景。

陈景元:读高中的时候就对秦始皇陵非常感兴趣,大学考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一有时间就跑到秦陵一带考察,后来临潼发现了兵马俑坑,他千里迢迢跑到考古现场,见到了当年的兵马俑考古队队长袁仲一教授。袁仲一非常愉快、热情地带他参观讲解,可陈景元的疑问反而更深。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陈景元开始不断提出质疑。

袁仲一:兵马俑考古界最权威之人,几十年一直坚持在现场发掘、研究。

第一回合

最初,陈景元的问题也很泛,大多数人都能想到。主要集中为2点:秦始皇陵到兵马俑坑太远,骊山一代墓葬非常多。那么,为什么兵马俑坑就不会是骊山周围其他墓主人的?

陈景元把这些写下来,寄给考古队,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回信,望眼欲穿的感觉,他算是尝到了。

不过对一个以执念为信仰的人来说,总有办法让专家重视他。各种途径的对外传播,炸出了一大片专家,首当其冲就是当年接待他的袁仲一。

为什么不给回信,袁教授这样解释:当初带他参观讲解的时候,就已经回答了这些问题。

首先,秦始皇陵规模很大,除了地宫,还环绕有内城外城,北边发现的动物俑坑,也离皇陵封土很远,从整体上来看,兵马俑坑的距离是合理的。

其二,《汉旧仪》记载:丞相斯...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其旁行三百丈乃止。意思是李斯在骊山挖墓,足足挖了三百丈,虽然这段记载还值得研究推敲,但足以说明秦始皇陵面积非常大。

其三,根据考古勘察情况,皇陵东西7.5公里、南北7.5公里,即56.25平方公里范围内,都有秦始皇时代的遗迹和遗物,兵马俑坑离皇陵1.5公里,并不远。

看起来这样的回答已经很权威了,有文献,有考古证据支撑,应对尔等普通游客绰绰有余,可陈景元一辈子心血都花在上面,怎么可能轻易被说服。接下来的问题就直接针对袁教授的回答。

第二回合

陈:三百丈折算到现在只有690米,兵马俑坑有1500米,不是自相矛盾吗?

袁:记载只是一个参考,不是说三百丈就一定是这么多,还要通过考古勘探眼见为实。

陈:秦始皇陵都没完全发掘,56.25平方公里这个结论又是怎么得到的?

袁:只是说在这个范围内发现了秦始皇时代的遗迹和遗物,并不是皇陵面积就这么大。

看到袁教授招架不住,另一专家吴永琪前来支援。吴主持修复了铜车马,在业界同样很有名气。

吴提到两点:

1、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器物造型,和秦始皇陵其他陪葬坑出土的器物,制作工艺、材料、艺术造型都是完全一致的。

2、至今没人提出其他陪葬坑不是秦始皇的,用来和兵马俑坑作比较,是行得通的。

本以为这样的解释能画上句号,没想到更难缠的还在后面。

第三回合

陈景元消停了一段时间,每天恨不得24小时都查阅兵马俑资料,就连兵马俑博物馆内部文集,也一篇不落的研究了,终于又发现几个疑点。

这次的问题显然更专业。

陈:1号坑和2号坑有大量步卒围绕战车,显然战车是部队主力。但殷周到春秋,车战的弱点已经暴露,秦始皇这样伟大的统治者,还会大量使用落后的战车?说明兵马俑坑的年代应该比秦始皇早。

袁:目前没有明确文字记载秦始皇取缔了战车。两军交战时,战车的速度和冲击力是无法比拟的,兵马俑坑的军阵正是战车、骑兵和步兵有机组合的典范。

陈:兵马俑坑中发现许多笨重的青铜材质兵器,虽然在古代曾被广泛使用,但秦始皇时已经有韧性好杀伤力更大的铁兵器,他为何不选择更先进的兵器给自己陪葬?

袁:铁兵器替代铜兵器有个过程,到汉代中后期才完全替代。目前的考古资料显示,秦代基本都是铜兵器,铁兵器较少,陈的观点与实际考古情况不符。

另外,通过化学定量分析,考古队发现兵马俑坑出土的秦剑,铜锡配比已经相当完美,既能保持一定弹性,又不会过于沉重,这恰好说明,如此工艺精湛的青铜剑,也只有秦始皇才能做到。

不过陈景元还有其他问题。

陈:秦始皇的军队装备肯定是一流的,但兵马俑坑里这些秦俑,连头盔都没有,如此简陋,怎么在战场上获胜?

袁:秦人尚武,秦军作战勇猛果敢。《史记》有记载:战场上的秦军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另根据商鞅制定的秦法,秦国士兵斩杀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爵位就越高,这些都表现出秦人的文化。当然史书有夸大,但不妨碍兵马俑向后人传达尚武精神。

到这里,陈景元似乎也提不出更多问题了,但明显他没有被说服,只是在花时间,找其他理论支撑。

第四回合

1975年,兵马俑身上一个怪异文字引起陈注意。和其他兵马俑身上的文字不一样,和秦代文字也不一样,反正是第一次见到。

(兵马俑身上的奇异文字。图片源自《探索·发现》截图)

考古队把这个字解释成脾脏的脾,陈景元明显不同意,并开始了漫长的考证之路。

陈翻烂了《金文编》、《古籀汇编》,发现脾的右半部分卑,有很多写法,但没有一种符合兵马俑身上那个怪异文字。然而这个字到底读什么呢?他也不知道。

1976年,一次很意外的经历,西安文管会某负责人拿出一块秦代桶瓦给陈,上面竟然刻着一个奇异文字,左边不认识,右边是个月字。就这个字,陈景元又研究了它两年,还是不知道读什么。

(右边为秦代桶瓦上的神秘文字。图片源自《探索·发现》截图)

又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陈结识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段认为桶瓦上左边那个不认识的字,应该是芈字变体,合起来读作芈月。

芈.....月.....!陈景元灵光一现,难道是秦宣太后?

为了让自己的理论更加丰满,他又翻烂了《金石大辞典》,并且找到支撑。

(毕字的古代写法。图片源自《探索·发现》截图)

毕业的毕,在古代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正是兵马俑身上那个怪异文字,另一种繁体写法,由田和芈组成,因此,刻在兵马俑身上的神秘文字右半边,应该是芈字。

陈还大胆判断,兵马俑身上的字拆开来看,应该是 月 芈反过来就是芈月,因此兵马俑的主人应该是秦宣太后。

(呃......面对如此脑洞大开的推断,我也是服气了。)

袁教授对此倒是很镇定,只是悠悠答道:这是陶工名,兵马俑身上很多,发现了好几百个名字,和宣太后连不上。

第五回合

就在这时,兵马俑附近发现一座秦代大墓,还没发掘,更没定性,陈景元抓准时机,认为这很可能就是秦宣太后的墓,于是一场让人头痛的辩论又开始了。

陈:根据《括地志》、《史记正义》、《史记集解》,秦始皇陵在西,宣太后陵在东,且正好相距2公里左右,由此得出那座尚未发掘的秦代大墓,正是宣太后的。进一步印证了兵马俑坑是宣太后的陪葬坑。

袁:这个墓的范围不到200平方米,目前并未出现和女性有关的东西,里面的一切都不确定,不能作为支撑。另外目前出土的8000兵马俑来守卫这么小一个墓,也不相适应。

陈还是不死心:兵马俑中很多陶俑发髻偏向一边,恰好是古代楚人特性,宣太后是楚人,也可以说明问题。

袁:古代尚右,秦朝以右边为上,发髻偏右和楚国没有必然联系。

吴永琪也来补充:歪髻是作为造型艺术上的补充,会显得陶俑更生动,这在任何朝代都有。

陈:从残留的颜色判断,兵马俑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但秦始皇尚黑,还把这作为法令颁布,这又怎么解释。

袁:首先那时候不是国家统一发的军服,自备服装,五颜六色很正常,另外尚黑只是在重大场合,并不是要求全国人民都穿黑色。

陈:那车同轨呢?兵马俑坑出土的与真车同等大小的车辆,车的轨距就不统一,铜车马换算过来,也不一致。

袁:车有大车、小车、辇车,能全都一样吗?咱们现在大卡车和小轿车能一样吗?那战车和其他车又能一样吗?而且车同轨的执行情况,也很值得研究。

(呃......你们有没有一种感觉,似乎没有什么能说服陈景元,连我这个看客都完全没有耐心了,不过专家还是拿出了更多证据。)

兵马俑坑中出土了很多秦代兵器,其中一种叫戈的兵器上,明确刻有"五年相邦吕不韦造",还有很多其他代表纪年的文字,像秦始皇三年、秦始皇四年,五年、七年、十四年一直到十九年,这已经很清楚说明,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

意料之中,陈景元又是一堆问题。

(五年相邦吕不韦戈,1974年出土于兵马俑一号坑。图片源自网络)

陈:考古报告中,也就提到过5个有"相邦吕不韦"的戈,还有一些出土的铍,只注明了十七年、十八年字样,没有具体朝代年份。而且兵马俑很特殊,秦朝末年遭到过破坏和焚烧,说不定那五件吕不韦戈就是农民起义军带进来的。

袁:如果后人扰动,地层会显示得很清晰,而且那时候农民起义军正需要兵器,怎么会反而丢进去?

陈景元又拿出一张照片,显示有一个吕不韦戈就是在淤泥层上发现的,这不正好表示地层不同吗?

对此专家的回答是,戈是一种固定在木棍顶端的兵器,最初兵马俑是站立状态,手里拿着木棍,戈在兵马俑头部以上的位置,随着时间推移,俑坑很可能渗水,或涌入洪水,由此形成淤泥层,木棍则逐渐腐烂,终有一天,支撑不了戈的重量,于是吕不韦戈,掉进了淤泥层。

不过陈景元还是没被说服,估计拿再多证据都说服不了他。

不过你们被说服了吗?反正我是被说服了,我们的考古学家们很严谨,很伟大,向他们致敬。

由网友 佛山开心 提供的答案:

根据现在科学分析,中国确定: 兵马俑其实不是秦始皇的国家建造,是由秦国建立前259年制造,制造在刘国. 后来,刘国灭亡,秦国出现在原先刘国的领土,在边境,挖掘到了兵马俑,原名叫做:刘俑. 秦始皇死后,最大的3号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所以被称之为:秦兵马俑.

兵马俑
秦始皇陵 更多义项
兵马俑(Terracotta Army;Terra-cotta Figures;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中文名称
兵马俑
外文名称
the Terracotta Army
位置
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全 称
秦始皇兵马俑
发现时间
1974年3月
点击展开更多信息
基本简介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随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师生也前来支援,他们在965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大批青铜兵器、车马器。通过试掘和钻探,一号兵马俑坑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含陶俑、陶马约6000件。1978年,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历史沿革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兵马俑
秦子婴元年(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大一次的劫难。据《史记·高祖本纪》 、《汉书·卷一·高帝纪第一上》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 等史籍记载,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并挖掘了帝陵,兵马俑在这场浩劫中也损毁严重。考古发掘情况表明,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公里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1974年7月,考古工作者开始对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的秦代兵马俑坑进行发掘工作。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9年6月13日,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开始第三次大规模发掘。第三次发掘出土了陶俑、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各类文物共计310余件(组),其中揭露陶马3组12匹,陶俑120余件;清理战车2乘、战鼓2处、兵器柲10处、弓弩箭箙12处、漆盾1处,另有建筑材料朽迹如木、席、夯窝等痕迹多处。根据发掘方案的制定,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现场采取"保护与发掘同时,展出与发掘同步"的模式,除常规保护外,已经移交实验室10批彩绘陶俑残片及脆弱遗迹模块,部分彩绘土样开展了回贴实验。3年来,至少有140万名游客近距离亲眼目睹了兵马俑的发掘,感受到了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神秘气息。

建筑结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即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墙的两边排列木质立柱,柱上置横木,横木和土隔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约2米。俑坑的底部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于是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一号坑

一号坑的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1978年开放,长210米,宽62米,距原地表深4.5米--6.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现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陶马32匹,各种青铜器近万件。根据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凭栏俯视,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你会感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您带进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一号坑
二号坑

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年发现,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二号坑
三号坑

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

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

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 兵马俑博物馆(21张)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

在一号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1976年发现,1987年开放,规模最小,与一号坑距25米,东距二号坑约120米,三个坑呈"品"字状排列。它东西宽17.6米,南北长21.4米,平面结构"凹"字状,深5.2--5.4米,面积524平方米,仅相当于一号坑面积的3.6%,二号坑面积的6.7%。

四号坑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陶俑种类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秦始皇兵马俑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军士俑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兵马俑
立射俑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立射俑
跪射俑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跪射俑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有的思念家乡。

骑兵俑

骑兵俑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驭手俑

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高级军吏俑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百戏俑

与宫廷杂耍、表演有关。目前已修复的几件陶俑,举止神态各异,滑稽可笑,有的像是持竿者,有的像是角斗士,有的还有"啤酒肚",腰间系着小裙子,为当时杂耍打扮,呈现出明显的百戏特色。百戏俑坑平面呈"凸"字形,坑体东西长40米,西端宽16米,东端宽12.3米,该陪葬坑总面积约800平方米。

铜车马

秦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M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马车坑时,在一木椁内 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铜车马
秦俑彩绘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为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秦俑彩绘
秦俑特点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

数以千计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个体整体间均有差异,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使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

艺术价值
这批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铠甲,右手执长矛,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
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走进兵马俑展厅,你一定会为两千年前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一种神秘的魔力恍惚间会把人引入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这是古典写实主义的巨大魅力,他向世界展示出湮没两千多年的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页,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神秘篇章。

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被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秦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据了解,在中央和地方的支持下,计划投资两亿元进行秦俑博物馆二期扩建工程。

兵马俑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是秦代写实艺术的完美体现,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它堪称是一颗异彩独放的明珠,因为它拥有一支二千多年前秦帝国的雄兵——一个由7000多件兵马俑组成的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而令全球瞩目,举世震惊。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制作者
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字数很少,一般只有2个字,最多的一件有11个字;陶文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省称作右字和大字类;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第四类因文字过于简略,而对其来源尚难作出判断。

官署作坊工匠

咸阳秸
宫字类陶工的名字均发现于陶俑身上,陶马身上尚未发现,而且多在陶俑衣服下摆底部的隐蔽处,少数在衣角或腿上,目前共发现87件,其中印文75件,刻文12件。这些陶文的字体均为小篆,戳印的文字比较规整,为阳文,大多数四周有边栏,字与字之间没有界格,字的排列绝大多数是由左向右横排;刻划的文字较草率,文字排列顺序不一,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横排,或上下竖排。

民间作坊的工匠

在陶俑身上,还发现了一些在人名前加地名的陶文。已发现的地名有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其中以带有"成阳"的陶文最多,其余三地各一件。带有地名的陶文均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隐蔽处,字迹比较草率。经过统计可以看出,来自咸阳的陶工有衣、危、野、赐、午、笥、高、秸、庆、处、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说明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阳,为修建秦始皇帝陵征调了大批优秀的陶工,成为秦陵修建大军的主力。

来自宫廷的陶工和来自地方的陶,在陶俑的制作上,存在着陶俑体型塑造、头型、面型、五官刻划方式等技艺技法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艺术创作上的差别。

制作工艺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当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陶俑工艺

陶俑的制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陶俑
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划;第三步是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

制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阴干后放进窑内焙烧的,焙烧的温度约为1000℃。俑烧成出窑后,再一件件绘彩,最终完成陶俑的制作。就陶俑的整体而言,制造方法是塑模结合、以塑为主。俑是在兵马俑坑的附近就地烧造的,所用的泥土就是当地的黄土,再加石英砂调和而成的。

依据破碎的陶俑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测,陶俑的头和手是用模子制成粗胎后再进行细部雕刻的。俑头的制作多用合模法制成,就是将俑头分为大致相等的前后两半,分别用单片模制作,然后将两片单模组合粘接在一起成为头的大型。合模线多数位于耳后,一般比较整齐,没有交错结构的痕迹。与俑头相连接的脖颈都是空心的。俑头制成初胎后,再堆泥贴接耳朵、发髻、发辫、冠帻,并进行面部五官的细部刻划。头部雕饰的重点是五官、胡须和发丝。五官是在模制的基础上再经过精心的雕刻、修饰来完成的,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陶俑胡须和发型也是表现人物特征的重要方面,其刻划手法也变化多样,俑头虽是模塑结合,但经过细部的雕饰后,模制的意味已经淡薄,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容。加上制作俑头的模子有许多种不同的脸型,因而使陶俑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也有学者根据对残损陶俑做的实地考察提出,"千人千面"的俑头并非用模具制造而成的,而是工匠直接对俑头的捏塑,从而提出俑头的造型并非标准化生产的观点。

陶俑的躯干为纯手塑制作。是先用泥做成粗胎后,再进行服饰衣纹、铠甲、腰带、带钩等细部的刻划。陶俑躯干的粗胎是由下而上逐段叠塑而成的,其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先制作陶俑站立的足踏板;第二步塑造俑的双脚;第三步接塑双腿及短裤;第四步塑造陶俑的躯干;第五步阴干陶俑躯干的大型后,粘接俑的双臂;第六步插接俑的双手。

上述六个步骤完成俑的大型后,再进一步细致雕饰。陶俑衣服的纹样是在俑躯干的粗胎上覆一层细泥后进行雕饰的;铠甲、腰带、带钩等则是在俑的粗胎上直接雕刻的。陶俑的躯干及四肢经过精心而细致的雕刻后,再把单独制作的俑头安装上,就完成了陶俑的整个造型。

彩绘工艺

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原来都是彩色的,出土时彩色大部分已经脱落,陶俑身上仅存斑驳残迹,残存颜色较多的个别俑色泽如新。通过对陶俑身上色彩的分析,可以大体了解秦俑各种服装色彩的特点,为研究秦代的服色及军服装备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

彩绘陶俑
通过对已出土的陶俑身上服饰彩绘颜色的初步统计和分析得知,秦俑的服色种类很多,上衣的颜色有粉绿、朱红、枣红、粉红、粉紫、天蓝、白色、赭石色等,领、袖、襟边等处还镶着彩色边缘。裤子的颜色一般为粉绿色,还有红色、天蓝、粉紫、白色等。总之,秦俑的服色色彩艳丽,但没有统一颜色。在众多的颜色中,粉绿、朱红、粉紫、天蓝四种颜色使用的最多,因此这四种颜色应该是秦俑服饰的主要色彩。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为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

从俑坑出土陶俑的服色看,官吏与一般战士的服色无明显区别,不同兵种之间的服色也没有区别。因此,可以说秦代各兵种都没有专有的服色,而且每一兵种中的众多成员的服色也是多种多样而没有统一的颜色规定。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西汉初年。这是因为,虽然旧的制度摧毁了,但新的封建制的服饰等级制度尚未完全确立起来,因而从战国经秦王朝直到西汉初年,在衣服的颜色和质地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各等级人们之间在服色和衣服质地上并无严格的等级限制,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也反应在了兵马俑身上。

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

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陶马工艺

一、二、三号坑出土的陶马,有战车用的车马和骑兵用的鞍马两种,这些马的制作工艺过程是先把马的头、颈、躯干、四肢及尾、耳等分别制作后拼装粘合成为粗胎,再经过二次覆泥修饰、雕刻成型,阴干后入窑焙烧,最后彩绘,完成陶马的制作。

陶马
陶马出土时,马头已从合缝处破裂,合缝面上残存着粘泥的遗迹,证明马头是用模具制成的。马头有宽、窄两种,各自作法不同。窄狭型的马头,合缝线位于马头的正中,左右两片大小相同。每片的内侧都有按压、锤打的凹窝,说明它们是用模具制作的,然后将两片粘接合在一起制成马头。所有的马均张口作嘶鸣状,马口的下颔是单独捏塑,并经舌和牙齿的刻划后,再粘接在马头下部的。宽博型的马头,是由五块泥片拼合粘接而成的,即左、右两侧的面颊各一片,马头的三片均系手塑。将上述五片拼合粘接在一起后,在内侧合缝线上一般都要覆泥进行加固。

马头上的附件如马耳、飞鬃的大小、长短和厚薄都不一样,且上面留有用刀削刮、刻划的痕迹,说明这些附件都是单独捏制后再与马头连接的。陶马的颈部中空,体腔中空,从破裂的合缝看,这些都是由不同形状的泥片拼合而成的,而所有的泥片合缝处,都在内侧覆有一层硬泥,经过锤打使接茬牢固。陶马体腔内部遗留有成片的麻布纹和细绳纹,以及直径约5厘米的圆形锤窝,说明锤打时衬着麻布或麻绳的编织物。

马腿和马尾也是单独用手工制成的。陶马的各个部件分别做好后,即进行拼装组合。其顺序是由腿到体腔,再接上颈、头、尾,从而组成马体的大型。每匹陶马重达245公斤,在拼装组合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支架的支撑才能防止马体变形。

陶马
组合后的陶马还要对其外表进行一些细部修饰。躯干的外部涂一层细泥,经过打磨使表面光滑平整,显得马体肌肉丰满:在马胸部堆贴泥块,雕刻出凸块状胸肌;双肩处覆泥较厚,以显示肩胛的高大宽博;马的立鬃为高浮雕,上面用篦状工具划出细细的鬃毛。

骑兵的鞍马比车马的雕饰略为复杂,在马背上要堆泥雕出高浮雕的鞍桥、浅浮雕的鞍鞯,鞍上的流苏及肚带、锹等细部装饰,这些都是用减地法或贴泥条法雕成的。鞍上一排排鞍钉及细部的纹饰用阴线显示。由于运用了不同的雕刻技法,使鞍鞯造型十分逼真。陶马的四肢经过细致地刻削打磨,圆的地方溜圆有光泽,扁的地方棱角分明,皮肉、骨节的关系都表现得十分清楚。

焚烧观点
长期以来,对于秦兵马俑被烧有两种观点:一个是自燃,就是俑坑里面有木头等有机物质,时间一长产生沼气,然后自燃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人为破坏的。到底是自燃还是人为烧毁,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给出了结论。

兵马俑焚烧遗迹
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发现,发掘区的西段有一条南北向甬道贯穿并与北侧门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红土层块状板结倒塌,凡是在甬道和过洞附近的俑均被烧坏,严重变形变色,有的甚至都被烧化,且这一地区的棚木灰都为白色,可见温度很高。烧毁的陶俑主要分布在甬道等通风处,此地段的俑损毁就比别的地方严重。可见兵马俑俑坑是人为烧毁的,不可能是自燃的。

"兵俑被焚烧之前曾被人打碎过,因为位置不同,所以着火的火势大小不一样,所以形成了颜色不一样的现象。"究竟是谁焚烧了兵俑?目前来看,西楚霸王项羽的嫌疑最大。据记载,项羽设鸿门宴的地点据此地仅有五公里,他与秦始皇也结有仇怨。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队领队申茂盛称,这种说法可以站住脚,而这也是目前考古学界的主流意见。

后世影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始于。1962年,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

兵马俑
法国总统评价

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美国总统评价

中美建交35周年之际,曾为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做出重要贡献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于2014年9月6日到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这也是卡特总统第二次参观兵马俑。参观结束时,卡特总统写下留言:"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博物馆,从我33年前第一次来访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祝贺你们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建馆历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自1979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曾历经坎坷和艰辛,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兵马俑是1974年3月发现的,当地农民在一片砂石堆积、墓冢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残片。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巨大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与震惊。

兵马俑坑由于规模宏伟,陶俑、陶马的数量巨大,发掘工作要延续数年乃至几十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如何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它免遭风雨霜雪的侵害,成了令人忧心的重大问题。当时我们考古工作者曾计划用竹竿

兵马俑博物馆初期的建馆方案是1975年10月拟定并获国家批准的。当时仅发现了一号兵马俑坑,而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过程中才发现的。这就决定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一期建设方案是不完备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三个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也是座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浓烈兴趣。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以来,观众如潮,在全球形成了一股秦兵马俑热。

如此,兵马俑博物馆原有的建筑规模及较简陋的设施,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如何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馆,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博物馆全体人员迫切的愿望。在陕西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热情关怀和支持下,于1986年将兵马俑博物馆的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列为陕西省的重点工程项目。扩建的主要工程是建造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以及文物库房、文物综合陈列厅等二十余项配套设施工程。总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4850万元。从此兵马俑博物馆的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二期扩建重点工程之一的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于1987年5月开始动工,1988年底主体工程竣工。接着进行考古发掘,1989年9月27日,三号兵马俑坑对外开放。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的基建工程于1988年动工,1993年底主体工程竣工,1994年开始发掘和对外展出。至此作为兵马俑博物馆建设中的核心工程——一、二、三号兵马俑坑遗址大厅,已先后全部建成。三座遗址大厅的建筑总面积为34730平方米,把三个俑坑全部罩于遗址大厅内,并有较好的通风、采光、防火、防盗等设施,以确保遗迹、遗物的安全。

自然气候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临潼区5公里处,当地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219天,年降雨量591.8毫米。

由网友 猫眼观史 提供的答案:

谁才是兵马俑的主人?近年来学术界说法不一,很多人认为,只有统一全国的秦始皇,才具有组织和指挥这支钢铁队伍的气度和能力,秦始皇死后,有这么一支驻扎在京城内外的大军,其一不仅显示皇威,还可以表彰军功,宣扬他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其二,守在皇陵一侧,供其辟邪驱恶,防神驱鬼,所以兵马俑是秦始皇的殉葬品毫无疑义的了。

可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兵马俑的主人并不是秦始皇,主要有四个疑点

第一:军阵之谜

在一号二号坑里,发掘了一百三十多辆战车,有战车、指挥车、佐车和驷乘车,由此可见,车战是这支部队的基本作战方式,然而查阅所有资料,只能看到秦始皇大量使用步兵和骑兵的记载,毫无疑问这支兵马俑部队不属于秦始皇了。

第二:武器之谜

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将天下所有兵器没收,集中到咸阳,做了钟座和铜人,凡是收藏不上交的全部处死,然而兵马俑坑中却有大量的矛、戟、铍、劲弓、铜箭头等具有杀伤力的武器,这些可都是违禁品啊!试想谁敢冒着生命危险用这些兵器作陪葬?

第三:武士之谜

以一号坑中的武士俑着装为例,其最前端横列三排共204件,除三个将军俑外,其余均身穿战袍、腿扎行膝、足登浅履、精梳着各种头髻,没有一个人戴攻坚作战的 头盔,没有着护身铠甲。这些无盔无甲的武士,怎能抵御敌人的刀枪箭矢呢?秦始皇能用这样无战斗力的军队征战南北吗?

第四:服饰颜色之谜

秦统一六国之后,规定"衣服、旌旗、节旗皆为尚黑"的制度,一律着黑色。据说,这是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取水克火而来。(周尚火德,秦尚水德)可是俑坑中的武士俑们,身上穿的无论是长的战袍还是短褐,却五颜六色、鲜明艳丽,使人大惑不解,这既违反了秦始皇的法令,有破坏了风水,秦始皇能答应吗?

如果说兵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那会是谁呢?千万不要说是秦宣太后的啊!看完了别不舍得点赞评论➕关注噢!

兵马俑真的是秦始皇的吗?_兵马俑真的是秦始皇的吗图片

由网友 林子说历史 提供的答案:

兵马俑是我们中华,古代文化的遗产之一。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古代文明的斑斑点点。至于兵马俑是不是秦始皇的,我可以告诉你不是。

起因

兵马俑之所以会出现,是因春秋战国以前,很多人去世要奴隶陪葬。

可奴隶也是人阿。随着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很多人意识到国与国之间要竞争,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所以就开始以兵马俑为替代品。

如《孟子-梁惠王上》里孔子就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可见兵马俑并非秦始皇原创。所以不算是秦始皇的。

一部分

秦朝的兵马俑,只是兵马俑的部分。比如像汉朝也有兵马俑。并且秦朝的兵马俑,也不是秦始皇创造出来的。

只是在秦始皇时,做的更精美,数量也更多,出土的也更有名。毕竟是始皇帝,做什么都想做到最大、最多、最完美。

像灭六国、收岭南、收河套、做兵马俑、修万里长城。这些都是在他那儿做到最大、多、完美的。

由此可见兵马俑不算是秦始皇的。

带不走

秦始皇虽然在陵墓里,放了很多兵马俑。但是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这世界也没有牛鬼蛇神啥的。

能耐再大,去世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就算是埋地下,可怎么样也带不走啊。

由此可见兵马俑依然不能算是秦始皇的。

综上所述兵马俑即不是秦始皇原创,也不是只有秦朝有,他放陵墓里照样带不走。所以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它是我们古代文明的部分遗产。

由网友 明光缕见 提供的答案:

兵马俑毫无疑问是公元前233年—237年期间赢政时代建成的!!!

题"秦始皇兵马俑"完全正确!

至于与秦始皇陵的关系,窃以为就像人民大会堂与国家大剧院的关系一样,都是国家殿堂,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不相干的建筑物!

由网友 换个名字继续怼 提供的答案: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600多个陪葬坑中的一个。

秦始皇陵面积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建造由李斯设计。

兵马俑出土了18把宝剑,其中有几个刻着"丞相李斯监制"。

所以别怀疑了,只可能是秦始皇了。宣太后距离秦始皇一百多年,不可能是宣太后。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