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哪些东西的价格会涨得最快呢?

由网友 小毅哥说剧 提供的答案:

一、粮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就是粮食价格上涨,因为无论危机如何严重,老百姓每天都必须填饱肚子。粮食涨价往往意味着新一轮通货膨胀到来,这在历史上是经常会出现的。

二、肉蛋奶和蔬菜

肉蛋奶和蔬菜的重要性仅次于粮食,有时候粮食可能供应充足,但是因为肉蛋奶生产不足也会引发通货膨胀,最明显的就是前年猪肉价格上涨。肉蛋奶主要是补充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主要是补充维生素,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日常生活用品。

三、能源

能源自给自足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我的能源供应必须依靠进口,因此必须多渠道保证能源供应,同时做好自我生产和能源储备。

四、其他日用品

其他日用品主要表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东西,但是目前看都不是很严重。

由网友 不执著财经 提供的答案: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什么东西容易涨价?我们只要看1948年时国统区的上海物价就知道了。当时,蒋介石发行金圆券来替换原来的法币,蒋经国在上海时还承诺保证金圆券币值的稳定,鼓励人们拿出黄金和美钞来换等值的金圆券,结果老百姓发现,所谓的金圆券到最后连一张草纸都不如。

当时,物价涨得最历害的是粮食、布匹、食盐、肥皂等生活必须品。当时,由于不良商家囤积居奇,粮食价格一天要涨三次,早上还能买一袋大米的钱,到晚上就只能买三分之一袋的大米了。于是人们马上再开始购买囤积保值的东西,当时有袁大头、黄金、美钞都是强手货。因为,货币超发容易贬值,但是这些"硬通货"却不容易贬值的啊。

通货膨胀的时候,最不容易上涨的是房产和非生活必须品之类的,试想大家肚皮都吃不饱了,还弄这些东西做啥?有老人告诉我,在通胀之前,三根小黄鱼(金条)可买一幢楼,而通胀之后,干脆就有价无市了。当时工厂要发工资,那些工人们都是要用麻袋去买。货币超发的后果,是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拿到现在来讲,委内瑞拉的通胀膨胀一旦形成预期,超市商品被抢购一空。政府开始实行配给制,这并不代表你买不到日用品,在黑市上,日用品的价格是超市价格的好几倍。真正的通胀来临,即使一个人打几份工,也养不活一家老小。

而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隐性通胀水平一直是居高不下,业界对通胀率的测算,并不是看官方CPI数据,而是用M2-GDP得出的数据为作真实的通胀水平。不过,近几年国内通胀水平正在逐步回落中,货币超发现象得到一定的遏制,所以,未来国内爆发大型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中国经济正在以中等速度增长,从追求高增长逐步转向高质量,这与过去高速发展需要大量信贷投放已经是收敛许多。再者,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降温,使银行投放贷款的数量下降,导致国内通胀可能性大幅降低。最后,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正在逐步收窄,未来海外流入中国资金在减少,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数量也会大量萎缩。

由网友 白猫学堂 提供的答案:

先说结论。

通货膨胀就是钱多了,钱多了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市场上的钱多了,第二种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变多了。

市场上钱多了,涨幅最快的一定是房价。

老百姓钱多了,涨幅最快的一定是粮食。

关于通胀的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明白什么东西会涨,并且涨的最快。

通货膨胀本身是由于货币太多,资产显得就少了,引发的价格再平衡。

就是说钱多了,所以对应钱可以买的东西就涨价了。

那么既然钱多了,一定会引发价格上涨,肯定有一部分涨的多,一部分涨的少,还有一部分甚至不涨反跌。

那么我们从钱多了这个本质出发,根据钱进了谁的口袋里,去看通货膨胀的问题。

老百姓手里钱多了和市场上钱多了,这两种不同情况,对应的资产价格上涨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背后的逻辑不同。

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分析。

老百姓钱多了

当老百姓的钱变多了,可以理解为收入变高了,那么物价上涨可以说是必然。

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往往都会涨。

我们先看看理论上涨最多的,应该是食,就是吃的东西。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最重要的,作为刚需中的刚需,涨价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食物涨价幅度大,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食生产,不管是蔬菜、谷物,还是鸡鸭鱼肉,都是人工环节做多的。

经过的人力成本环节越多,原则上涨幅就越大,因为人工成本摆在那里。

像猪肉的价格,就是通胀中最明显的一个风向标,也是老百姓最常挂在嘴边讨论的通货膨胀代表。

而衣服和食物就不太一样,价格涨幅不会太明显。

现代工业发达,所以衣服的生产已经机械化,而衣服虽说也是必备品,但是损耗并没有那么大,如果涨幅过大,供需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都是缓涨,甚至于不涨。

针对出行,其实成本也很难随着通胀而增加,记得二十年前的出租车起步价,对比现如今的起步价,涨幅还是很低的。

主要原因是油价没有什么涨幅,只是多了一些运营成本,而人工成本又是承包制,所以没能大幅度提价。

至于公交、地铁、高铁、飞机,总体价格也并没有上升。

另外,汽车作为工业制药品,本身的价格也没有出现太多涨幅,反而因为技术的革新,原来的老款车型还会越来越便宜。

所有技术能迭代的商品,不管电视机、电脑、汽车、手机、数码产品等等,都不太可能因为通货膨胀而涨价。

这一方面因为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产品本身是消耗品,并不完全能作为资产进行交易。

所以老百姓的钱多了,其实对于通胀主要的影响在于吃的,其次是大众消费品,然后才是一些其他消费。

通货膨胀如果在合理范围内,仅仅是老百姓的钱变多,物价出现一定的上涨,其实是健康的,是一个良性循环。

更让人担心的其实是整体市场上的钱变多了。

市场上的钱多了

市场上的钱变多了,就不是物价上涨那么简单了,必然涉及到了资产的上涨。

因为物价的总资产量并不高,承受不起大规模的货币增发。

当1000块钱变成2000块,可能只有1500是体现在物价上,另外500会被投资进入资产里。

因为市场的钱多以后,一些投资人就会用钱来买买买,资产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市场上的钱不彻底被消化,资产的价格就会一直不停的上涨。

典型的受通胀影响,大体量的资产,主要有房子、黄金和股票。

由于黄金本身受到国际金价的影响,并不是我们国家来作为主要定价,所以金价其实和通胀关系不大,和汇率倒是会有一部分的挂钩。

当然如果全球出现通货膨胀,黄金的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其次我们来看股市,由于市场上钱很多,热钱就有可能涌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市值也是能撑起这么多的货币。

但是事实是,上市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因为通货膨胀而出现必然增长,股票的大幅度上涨会引发抛售。

因为股票并不是所有人的刚需,所以市场无法真正意义上去承接如此大量的资金。

还有一种可能性,这部分资金并不是长期愿意呆在股市里,很有可能会进进出出,引发巨大的金融风险。

所以不是资金不愿意进入股市,而是监管不会允许大量的货币快速涌入市场。

时间换企业成长换市值成长,才是股票投资的逻辑。

结果显而易见,楼市成了市场上所有热钱的首选,因为房子既是资产,也有居住属性,居住是人们生活的刚需,楼市又能够容纳大量钱,就成了价格最快上涨的资产。

进入刚需市场后,通货膨胀就不用担心价格过高,没有人能承担,因为均摊到了所有买房人的身上,这个基数是非常大的。

综上所述,通胀其实以两种形态存在。

健康的通胀可以让老百姓的钱变多,老百姓也承受的起物价的上涨。

不健康的通胀会导致资产上涨,要么出现资产泡沫,要么就是转化成了老百姓的刚需资产,价格出现上涨。

关于通货膨胀,合理的钱多是好事,但钱太多了可能就不是好事了。

合理的通胀其实不需要刻意应对,恶性的通胀则需要通过配置资产来化解。

由网友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提供的答案:

通货膨胀最容易涨价,涨得最快的是食物粮食和维持生存的日常用品,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钱不值钱,本国货币贬值最快,这种情况下只有维持生命的粮食最值钱,你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其次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用品,因为钱不值钱,工厂大量倒闭破产,日常生活用品涨价涨得也很快。

其三是黄金,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只有黄金最值钱,人们不相信货币只认黄金,你手上有黄金什么都能买得到,商家不敢收本国货币,谁也不知道今天收了本国货币明天会贬值多少,商人卖东西只要黄金,这就是乱世民众只看中黄金,而且黄金涨价涨得非常快。

其四是珠宝,珠宝在通货膨胀时也值钱,人们愿意要珠宝,珠宝价格会随着货币的贬值而升值。

其五是能存放有用的货物,比如白酒,白酒能够存放,可以用白酒换东西,类似这种可以存放也不会坏的货物会涨价,老百姓会回到以货易货的时代,只要有用能存放,老百姓还是认可的,老百姓就是不相信货币。这种恶性的通货膨胀一般不会出现,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个国家印钞票泛滥的结果,所以,理性的国家都不会滥印钞票。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Html369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由网友 储蓄迦 提供的答案:

朋友们好!以前学习资本论,马,恩两位老先生,使我们了解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时过境迁,水转云动,现在这个问题也有可能摆在我们面前!

先从反向思维来看一下什么最不容易涨!

一,汽车,手机等,这些都是工业品,可有可无,总体上是远大于求,降价趋势,新产品推出的速度非常快,再说大不了不用,想涨价很难!

二,股票证券,债券等金融品,可能无人问津,更难涨价了

再来看一下什么容易涨,就很清楚!

一,柴米油盐!生活必需品!

二,工资,一旦通货膨胀工资肯定会涨!不过那只是名义上的工资!实际的购买力肯定会下降!就像你今天挣5000还不如20年前挣500呢!

三,稀有贵金属(黄金白银),经济良好国家的货币!

四,水,电,气,暖,学费教育,最主要是医疗卫生!肯定涨跑不了!这些行业人们离不开又是 垄 断 经营…

五,房地产!这个争议比较大,最简单讲轻微的通货膨胀,房地产肯定涨!严重的通货膨胀,房地产很可能有价无市,工商萧条自然不会有人购买房产

六,其他…

希望国家稳定富强,咱们都能安居乐业,稳稳的过小康日子!

由网友 王五说说看 提供的答案:

记得二十年前的上海,那时大家的工资也就在1000元左右吧。我的一位表哥毕业后进入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那时的四大就是高薪的代名词),刚入职月薪3000元,是我工作了二十多年父母月收入的3倍。

20年后的今天,3000元月薪也就刚高出最低工资一些。上海2019年社会平均工资为每月9580元、税后到手收入在7000元以上。2020年社会平均工资还没有公布,预计超过1万元、税后到手收入差不多有8000元。20年里,上海的平均工资收入上涨了8倍。如果我不给出这样的数据,我说工资收入是通货膨胀中上涨最厉害的东西之一应该没有人会相信吧。可大家仔细想想,回看20年前的工资水平,再与现在比较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国内物价20年涨8倍的并不多,小店里的可口可乐20年前卖3元、20年后卖4元;肯德基的鸡翅20年前卖7元一对、现在卖11元一对;数码产品、家电产品就不多说了,很多品类价格几乎没有上涨甚至比20年前还便宜。

汽车的价格上涨了一些,但比起工资而言不足一提。农副产品的价格倒是上涨了不少,这主要是因为要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副产品价格尽量贴合物价实际的涨幅。

其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幅度并没有太夸张。大家所说的东西越来越贵买不起原因有二。一是部分商品短期来看价格上涨幅度很大导致大家觉得价格贵,但长期并没有那么夸张;二是人们总是把商品价格和过去比,却没有把工资收入和过去比。

那通货膨胀到底会让什么东西价格上涨最高呢?答案是最容易吸收资金的商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蓄水池。

20年里,国内最大的蓄水池无疑是房地产,房子是通货膨胀中上涨速度最快的,至少从中国近20年的实际来看。20年前上海不少核心地段的房价每平米也就在1万-1.5万元之间,但现在这些地区涨到了10万-15万元每平米。小县城2万元一平米的房子在20年前可能不到2000元一平米。房子成为了这些年货币超量发行的最大蓄水池。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通货膨胀时哪里最吸引资金哪里就是涨价最多的地方。

2020年美国发行了大量的美元,美国国内其实应该出现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但美国物价却没有疯狂上涨。蓄水池是什么呢?钱都流向了股市,美国三大指数频频创下历史新高,各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上涨的很高,美国企业家的身价上涨迅速。投资美股的人从美股价格上涨中获得了不少收益。

题主如果一定要讲一个判断标准的话,那就是通货膨胀的时候大家都在聊什么,那样东西的价格就会涨的最厉害!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由网友 流云牧歌 提供的答案:

通货膨胀大家都熟悉,就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过程。

那么通货膨胀时什么东西最容易涨价呢?

通过多年的生活实践得出通胀时,最容易涨价的不是吃的喝的用的消费品;也不是黄金外币。而是房子,所谓的固定资产。

黄金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价格几乎没有怎么增长,大米从七毛一斤涨到两元大约涨了三倍。

房子这二十年时间里,从一千元一平方涨到两万一平方,涨了二十倍。实际二十年时间里 通货膨胀率并没到达二十倍。

房子远远超过通胀率。这样以来也就有很大的泡沫。一但经济平稳,或者有什么天灾人祸,泡沫就会破裂。

其实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只要一段时间流行什么,全国人民都会跟风去学。

比如曾经有一段时间,年轻人结婚时都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流行至少有十年时间,可以说是全国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逐步忘记了。

房子,车子,也是如此,流行过后一地鸡毛。

由网友 家族财富密码 提供的答案: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钱小帅:

首先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是一直会发生的

通货膨胀是什么呢,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货币超过导致的货币贬值,我们简化这个模型,比如这个经济体一共有100袋大米,货币机构印了1000块钱,那么代表着一袋大米需要10块钱,那么当货币机构印了2000块钱的时候,一袋大米就需要20块钱了,换回来说,货币购买力下降了,也就是货币贬值

只要是通货膨胀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物价就不会飞涨,就不会涨到一个另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情况,比如说在80年代,人们工资都低,一根雪糕才几毛钱,大家都买得起,今天一根雪糕要5块到十几块不等,大家依然买得起,所以物价是涨了,通胀是发生了,但并没有造成危害

我们回到正题,当通胀过快的时候,什么东西容易疯涨价呢

当然是生活必需品,试想,如果我们手里的钱贬值了,代表着我们的购买力下降,我们就不会去购买那些非必需品,例如首饰,电子产品,艺术品等,因此这些商品没有涨价空间,但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行,吃的,穿的,石油,房子等,都会涨价涨的厉害,因为大家不得不买,钱又不值钱,肯定价格会提高

由网友 透时镜 提供的答案:

国家调控楼市,经济火车头降速,谁能接棒火车头重任?......汽车?不行,有哪种产业能使百姓动则百万并以几十年计的付出拉动经济?唯有"二胎",但目前生育率逐步下降,或许很快会迎来更宽松的生育政策。

中国于近期宣布降税,降税后必然会增量货币使之贬值。原因很简单,原本的税收归属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政府会将税收重新投放于社会保持货币的流动性,而降税后会缩紧货币的流动性,那么如何推使全民增加币量消费保持货币的流动性?唯一办法是使货币贬值,物价通胀,使全民被动性地增加消费,所以原本的税收还是同样流入了社会,只是投放的角色转换了。

明年物价上涨是肯定的,购买力预计早期会下降,但中后期会回升,因货币保持了充裕的流动性,虽物价上涨,但货币也相对更容易获得。央行行宽松货币政策,无非想的只有两个,一是如何借钱给全社会流转创造价值,这是第一步。二是到了适当的时机向社会"派发"货币刺激经济,但能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的而又能隐藏用意?这个途径必定是股市!

由网友 波士财经 提供的答案:

发生通货膨胀,最容易涨价的就是生活必需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真正刚需的产品,都是最容易发生涨价的东西。

这是因为,在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货币不"值钱"。因为这时候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对于普通人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对于人们来说,关于生存的问题,衣食住行是首要解决的东西。而这其中,首先是吃。

所以,所有与"吃‘有关的东西,必定是最先引发抢购的产品。这时候,粮食价格必然暴涨。包括大米、面粉等主食;以及油盐酱醋等辅食。

在食品被抢购之后,市民们开始进入恐慌阶段。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恐惧,这时候就是见啥买啥,只要超市里有的,就会抢购回来。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的结果就是物价暴涨,如果不及时下手,那么不用两天,进入超市会发现,没东西了!

然后是具有极大保值功能,被视为避险工具的黄金等贵金属。这一类产品是具有国际通用的特性,尤其是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必定属于最先涨起来的那部分商品。

当年我们国家在1988年"物价闯关"改革的时候,社会上就会能买的东西都被买光了。不过那只是阶段性的恐慌。后来国家采取了相关措施,物价就开始稳定下来。

现在委内瑞拉也是这样,食品价格飞天了。

在这些日常用品之外,关于房子这一类的固定资产,基本上是有价无市。

我们国家来说,目前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伴随经济持续上涨,物价温和上涨是持续存在的。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6293.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14.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