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十五岁,出版过长篇小说发表过中短篇小说,但我为什么经常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由网友 醉晚风s 提供的答案:

我是1955年生人,我一直在农村生活。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加入了农村生产队,成了一名农村社员,1978年恢复高考,我没有参加,学了农村木匠手艺,连农活带木匠活一干就是几十年,对了我还在生产队当过几年会计。

我是1979娶的老婆,为了要生个儿子,老婆一溜气生了三个姑娘,生第四个才生了儿子。为了一家六口人的生活,我辛辛苦苦忙了一辈子。这些年我家光是盖房子就盖了三次,1981年盖了两间小土房;1992年盖了三间砖平房;2012年又盖了三间半大瓦房,并且这次盖房子,所有的木匠活和瓦匠活,都是我和我儿子俩干的。瓦匠活不论是砌墙还是抹墙以及贴瓷砖全是我整的,我儿子给我当力工。

最近几年,也是年龄有点大了,干活有点力不从心了,2016年我开始练习写点东西,我的作品先后发表在《生活报》《长春日报》《速读》《老同志生活》《松原文艺》《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以及我们县内刊物《龙凤湖》《小城故事》《映山红》。在文学大赛中得过一个三等奖和一个优秀奖。

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也有点小自豪,在左邻右舍的眼中,也有几分小名气。可是自己也觉得不知足,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参加高考,还后悔以前没有练习写作,现在感觉很吃力,文字扔了几十年了,脑袋有点生锈不灵活了。我有时候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几十年不知不觉的,就这样走过来了,那又能怎么样?不承认自己老了不行,世上三百六十行总得要有人干吧?也许这就是命运,人人都想攀高,可是有的机遇一生就一次,错过了永远不会有第二次,人生又不能返老还童,人老了乐意回忆,这是必然的。

现在不论是后悔也好,还是悲伤也罢,一切都不重要了,想开点儿,有个好身体多活几年,这才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面对的大事。(图片为作者本人)

由网友 张永年 提供的答案: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曾经对故乡的一位县长说:我愿意用我一半的小说,换你的县长职位。

尽管那时候莫言已经著作等身,誉满中国!

但是那位县长说:别说用你一半的小说,就是用你全部的小说,也换不来一个县长,顶多换给你一个村长。

可见,在中国人眼里,所谓的成功,自古以来就是学而优则仕。

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只不过是不能入仕,退而求其次,而聊以自慰的迫不得已。

之所以老先生感慨自己六十五岁,业已出版过长篇小说,发表过中短篇小说,而经常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其真实原因皆出于此。

向使你老入仕于今朝,哪怕混一处级干部而退休,也断不至于有一事无成之感。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天下熙攘,多在名利;坐看云起,知足常乐。

班门小子,不揣浅陋。

恕罪!

由网友 中心825911 提供的答案:

您出版长篇小说和发表过中短篇小说,这已经当了作家啦,让人羡慕不已啊,怎么是一事无成呢?我在Html369上拟条对联,答条悟空问答,能被编辑将此答题推上Html369首页,或受到友友们称赞几句也能高兴一阵子。您是不是暂停小说创作,到Html369这个大众百姓平台来和友友们玩一玩,来体现人生价值收获快乐呢?

由网友 曦阳Zzz 提供的答案:

你可能很享受自己的刨作过程,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能自拔。只有在不断的写作中,你才能得到一种对自己的满足与认可。65岁了,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上。长期的创作,人累心累。找一些自己颇有兴趣的爱好,转移注意力,获得生活的快乐!

由网友 张春龙 提供的答案:

文友六十五岁,我六十八岁。文友出版过文学作品,我出版过社科作品。在心灵感受上,文友觉得一事无成,我觉得已经尽力而为了。觉得一事无成,有可能书籍发行不理想。觉得尽力而为,是自已只有这点能耐了。但无论觉得如何,已经做了,就无怨无悔了!

文章之事,生时死后都很难说。就文学方面来说,我国《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老来贫病交加而亡。曹雪芹还未写完《石头记》就过早地走了。他们都不会想到自已的作品在后世成为名著。如果文友的小说能走红也亦未可知。至于我的作品,无论如何由华文出版社于2019年5月出版的《生活鸣》(1298千字)一书总算问世,在当今,又有几位作者肯下功夫用百余万文字表达生活呢?

所以,我建言文友要信心满满,不要悲这忧那。

由网友 北京汪再兴 提供的答案:

知足常乐

个人以为,主要是题主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1、何谓一事无成?

一事无成,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诗:"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意思是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更多的用于贬义的语境。

题主用在这里,当然是自谦了,当然的当然,在自谦之余,还有点小小的自豪的意思,题主六十五岁,且不说还在其它方面有什么成就,仅以出版过长篇小说,发表过中短篇小说这些成就而论,就已经非常有成就了。但是,为什么题主还会经常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呢?还是以写小说为例,也许在题主眼中,写小说的成,不仅仅是能出版,能发表,还要能获茅奖鲁奖家喻户晓,最好是诺贝尔奖,举世闻名不说,还能得六百多万的奖金,最好的最好,还能进入语文课本,流传千秋万世。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厨师不是好士兵",既然在写小说了,当然想写好,且写得越好越妙!只有这样,才能叫成。否则,就要以偏盖全,就是一事无成,甚至否定自己的一切。要是这样的话,未免太偏激了,也未免活得太累了。

2、什么才叫成?

而我所理解的成,不是这样的。

我认为,人的一生,能体现为成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人一出生就是成,最起码是父母的成,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世界又多了个伟大的生命。再比如,人能活下来就是成,生命何其脆弱,即使有吃有喝,没病没痛,但要活下来也是不容易的,走在街上,你不招谁惹谁,也保不定飞来横祸而让生命止于一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题主都六十五岁了,在古代,堪堪的就算是长寿了,还不能算成,在古人眼里,不说伟大,也许都能算得上是奇迹了!再比如,活了六十五岁,就算是一般的工作,不管是务农还是务工,都或多或少地为祖国的强大、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贡献,而这贡献,算多大的成,都不过份。何况题主还发表出版过小说,为建设社会主义或人类的精神文明添过砖加过瓦,那成就就更大了。如果这样都说一事无成的话,那还让我们这些没发表出版过小说的人怎么活呢。

所以,老子才会在《道德经》里提倡:"知足常乐",如果既得陇复望蜀,欲望永无止境,则是自找其苦,真的何苦。总之,什么有成无成的,不过是"人苦于不知足"而已!

由网友 安德烈一一唐 提供的答案:

原创

现在出书的人很多。编辑部觉得好的,会给出版。觉得不行的出也可以,但必须自己掏钱出书。

虽然出书的人多,但真正成功的作品並不多。就算是有几部好书,又有几个人去看。

所以现在写书,成就感并不突出。所以给人一种一事无成的感觉。

我个人也是走过65岁的人,我想我们这个年岁的人,还是把事看谈点为好。

如果你又不是指望出书生活,就不必太在意。用不着自寻烦脑,拿着退休工资快快乐乐的生活最好。

比如我现在在Html369写问答,发视频。都干了几年了,成就还不如干几个月的新手。如去较勁还不自己把自己气死!这不就是闲来无事玩玩而已吗。

有很多事,其实也就不是什么事。想当年为评将选帅,一些老前辈心里有些不爽。可刘伯承元帅却说那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事吗!什么事都能放下的人,别人还真拿自已没办法。

原来出了一些好书,是以前我们辉煌过。但不代表一定会永远辉煌下去。此一时,彼一时。好汉不提当年勇,学生做了自己的领导也完全正常。反正我退休了,以前的名利场都与自己无关了。还是好好生活,多拿退休金实际。

由网友 雄哥14505 提供的答案:

一夜思量千条路,凌晨还要磨豆腐。

别想太多自寻烦恼。该干嘛干嘛,尽量自找乐趣,充实自巳生活。如:可把自已小说里精彩片断,发在网上,与网友共享。也可看书看影视丰富生活,还可与子孙享天伦之乐。

过去成绩再大(书出版再多),只能说明过去努力过。至于成就多大,还是″一事无成",那是别人的评价。要看今朝,活得精彩,才更有意义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1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