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哪些?_小规模纳税人 合理避税

由网友 儒雅翠花爱吃鱼 提供的答案:

小规模纳税人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哪些?

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合理避税是一种理性选择。但是,避税不能违法,更不能违背道德。那么,小规模纳税人该如何合理避税呢?下面为大家提供几种方法:

1.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增值税起征点、免征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这些政策,降低自己的税负。

2. 合理规避税负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通过规避税负的方式降低税收开支。例如,可以采用先进预收款的方式,将收入分摊到多个纳税期间,从而降低所得税税率。也可以通过高折旧率的方式来减少税负。

3. 合理结构调整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通过合理结构调整的方式来降低税负。例如,可以将不必要的支出减少,增加利润和税收,从而达到减税的效果。另外,也可以考虑采用分公司、分部门等方式来分担税负,减少企业税负。

总之,小规模纳税人要合理避税,需要了解税收政策,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同时,也需要注意合法合规,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后果。

由网友 HH老周 提供的答案:

要想弄清楚小规模纳税人怎么实现合理避税,咱们就得先搞清楚,小规模纳税人能够享受哪些税收优惠。

一、按月10万元(按季30万元)免征增值税优惠。

通常来讲,就是只要按月申报的收入未超过10万元(按季申报未超过30万元),你就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

文件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文件。

二、按月10万元(按季30万元)免征政府性基金优惠。主要包括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

文件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的通知》财税【2016】12号文件。

三、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征优惠。具体来讲,就是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这个优惠必须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才能享受到,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是不能享受的。

文件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文件。

四、"六税两费"减半征收。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文件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文件。

那么,作为小规模纳税怎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享受到这些优惠,实现合理的避税呢?我认为以下几个要点你得重视起来:

一、合理选择纳税期限。

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按月申报,也可以选择按季申报,但是一经选择后,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打个比方,你在第三季度里7月份开票8万元、8月份开票7万元、9月份开票16万元,你说这种情况选择按月申报划得来还是按季申报划得来?咱们计算一下就清楚了,如选择按月申报,7、8两个月都未超过10万元,免征增值税,9月份开票16万元,应交增值税16万×3%=0.48万元;如选择按季申报,则三季度开票总额为31万元,超过按季申报30万元的免征额度,应全额交税31万×3%=0.93万元,很明显,选择按月申报能少交税0.45万元,按月更划得来。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开票收入的分散情况,自己先行预测一下,选哪个划得来些。

二、尽量少开专用发票。

我们都知道,开专用发票是不能免税的,但在销售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般纳税人客户,一般纳税人在进货时都是要求取得专用发票的,不然他买的这批货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和他好好谈一谈了,你就说,"我在价格上给你优惠4个点,这样把你没进项的亏弥补过来了,还再便宜一个点,你们不是更划算?"这样,我们既可以不丢失大客户,又能享受小规模纳税人按月10万元的免征优惠了。

三、合理规划发票开具时间。

尽量在每个月底的时候查询下税控机发票的开票总额,尽量把开票额度控制在10万元内,如果快要开超过了,刚好又发生一笔业务,尽量跟客户说,放在下个月把发票开出来,不要发生这种不必要的失误,因为一旦开超了,你就得全额交税了。

总之,小规模纳税人想要合理实现避税,首先自己得多学习税收优惠政策,掌握了游戏规则,才能在合理合规的前提现实现合理避税。

由网友 被遗落的forever 提供的答案:

小规模纳税人涉及的税种,主要是增值税以及相应的附加税费,和所得税。

小规模纳税人

所以,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筹划,重点就是从这两个角度。

1、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在税率上已经很有优势了,对单个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筹划的空间。可以重点注意的是,利用小规模纳税人每月10万免征增值税的额度。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另一个筹划的思路是,在多个公司之间打组合拳。

从增值税计算逻辑我们知道,毛利率越高的公司,采用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在增值税方面最有利,而毛利率低,进项多的公司,采用一般纳税人的身份可能更有利。那么,在公司的组织架构设计时,就可以适当进行组合。

比如,A公司是一家生产企业,同时也自己负责产品销售。那么,它的组织架构设计也许可以参考如下方式:

在具体的业务设计过程中:

1、生产工厂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可以抵扣采购的进项。

2、可以同时承担类似本部的职能,负责生产和管理,设计费用分摊分配规则,合理地多承担成本费用。

3、生产工厂的产品卖给销售公司时的定价,因为是关联方,需要到税务机关备案,确定定价方式。这虽然是税务机关稽查的重点,但还是有一定空间,只要有合理的说法,或者有市场数据作为参考。

4、销售公司也可以是一般纳税人身份,但下设不同的销售点,销售点可以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或者不设销售公司,直接让生产工厂与各销售点定价。

5、原则就是,让销售点留最大的利润,同时销售点独立报税,分散销售总额,享受小规模纳税人低税率的优势。

6、各销售点可以不是独立法人,和销售公司,或者生产工厂合并计算企业所得税。

2、所得税

所得税的筹划,其实和是否是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关系了。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维度:1、是应该选择工商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还是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这关系到是否需要企业所得税。

2、尽量利用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最新的优惠政策,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以下的,只需要缴纳5%的所得税,已经不算太高了。

3、尽量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所得税返还,或者加计扣除之类的正常。

4、成本费用入账,使用合规票据,减少账面成本费用,不允许在所得税税前抵扣的情形。

5、如果采购业务不规范,很难拿到采购发票,综合权衡,考虑是否可以选择核定征收。

由网友 财税小青年 提供的答案:

不要小看小规模纳税人,如果不合理筹划,税负一样会很高,筹划点主要是针对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既然是回答问题,来虚的就没意思了,那咱就来点干货,下面就两大税种分别举例说明:

一、企业所得税

1、合理加大成本、预提费用,比如:房租费、水电费等,该预提的一定要预提,这些费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扣除;

2、对于资产,能加速折旧的一定要加速折旧,这是国家给与的政策红利,为什么不用呢,加速折旧抵减当期所得,不用白不用;

3、对于收入,如果一个公司的业务可以合理分解为几个部分,那咱们能不能试着成立几个小规模公司,把业务分解出去,这样收入、成本分解过后,应纳税所得额会大幅减小,按照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额。 这种方式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非常有效;

4、使用"残疾"人,如果公司有工作岗位适合残疾人职工的,可以招聘残疾人职工,享受残疾人员工资加计100%扣除税务优惠政策;

5、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税率15%税务优惠政策,另外,还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如果能申请到"高新技术"企业,那是对企业所得税是非常有利的;

6、公司迁移、以绝后患,如果可能,把公司总部迁移到税收洼地去,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在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

二、增值税

按照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10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30万元的,不用缴纳增值税,请注意,开专票的话不免税,那咱们就可以在开具发票的类型,开具发票的时间方面筹划筹划了,比如:能开普票的就别开专票了,能在4月1日开票的,就不见得非得在3月31日开票了,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合理避税是指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利用相关政策,调整纳税项目、纳税时间、纳税种类或适用税率等,除此以外都是不合理的避税。

由网友 顺通财税段贤明 提供的答案:

小规模纳税人合理避税的方法,在2019年普惠性税优政策下,其他思路笔者认为稍显暗淡。沿着普惠性税优这条主线,小规模纳税人完善细节就能合理合法降低实际税负!

一、增值税

1、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合理避税的主线

通常季度申报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满足或争取满足一个季度不含税销售额不超30万元的条件下。须注意以下细节:30万元销售额须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或者不开票收入为主。

2、小规模纳税人关于增值税免征的细节

避免或者杜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论是自开还是税务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须回避!

回避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指导思想:小规模纳税人满足小微企业增值税暂免条件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部分,不享受增值税免征!

二、增值税附加

1、增值税附加主线

增值税附加以增值税为税基,关于纳税筹划实质是被动行为。具体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

2、增值税附加的细节

增值税附加的细节,笔者认为有2点:首先,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义务,确有实质计缴义务时,各省已公告增值税附加,享受50%的减免或优惠!其此,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业发票时,被动发生实际缴税义务时,享受50%的优惠!

三、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主线

企业所得税满足小微企业优惠条件的,实际征收率(不包含特殊行业和叠加优惠)应税所得额100万元以内的部分,实际征收率5%;应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到300万元的部分,实际征收率10%!

2、所得税细节

适用于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的经营主体,不在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内。相关经营主体须知晓并做好提前规划!

由网友 康愉子 提供的答案:

小规模纳税人涉及的税种,主要是增值税以及相应的附加税费,和所得税。

所以,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务筹划,重点就是从这两个角度。

1、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在税率上已经很有优势了,对单个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筹划的空间。可以重点注意的是,利用小规模纳税人每月10万免征增值税的额度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另一个筹划的思路是,在多个公司之间打组合拳

从增值税计算逻辑我们知道,毛利率越高的公司,采用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在增值税方面最有利,而毛利率低,进项多的公司,采用一般纳税人的身份可能更有利。那么,在公司的组织架构设计时,就可以适当进行组合。

比如,A公司是一家生产企业,同时也自己负责产品销售。那么,它的组织架构设计也许可以参考如下方式:

在具体的业务设计过程中:

1、生产工厂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可以抵扣采购的进项。

2、可以同时承担类似本部的职能,负责生产和管理,设计费用分摊分配规则,合理地多承担成本费用。

3、生产工厂的产品卖给销售公司时的定价,因为是关联方,需要到税务机关备案,确定定价方式。这虽然是税务机关稽查的重点,但还是有一定空间,只要有合理的说法,或者有市场数据作为参考。

4、销售公司也可以是一般纳税人身份,但下设不同的销售点,销售点可以登记为一般纳税人。或者不设销售公司,直接让生产工厂与各销售点定价。

5、原则就是,让销售点留最大的利润,同时销售点独立报税,分散销售总额,享受小规模纳税人低税率的优势。

6、各销售点可以不是独立法人,和销售公司,或者生产工厂合并计算企业所得税。

2、所得税

所得税的筹划,其实和是否是小规模纳税人没有关系了。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维度:1、是应该选择工商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的性质,还是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这关系到是否需要企业所得税。

2、尽量利用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最新的优惠政策,应纳税所得额在100万以下的,只需要缴纳5%的所得税,已经不算太高了。

3、尽量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比如所得税返还,或者加计扣除之类的正常。

4、成本费用入账,使用合规票据,减少账面成本费用,不允许在所得税税前抵扣的情形。

5、如果采购业务不规范,很难拿到采购发票,综合权衡,考虑是否可以选择核定征收

由网友 盈韬数据管理 提供的答案:

这个年代,小规模纳税人真的是可以躺着去节税的。

1.增值税开普通发票的话,免税。附加税同免。

2.公司的话,企业所得税2.5-5%。就是刷刷存在感吧。非法人组织形式,无企业所得税。

3.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税核定征收,找个优惠园区,简直不要太便宜。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大笑]

由网友 智融聊管理 提供的答案:

现实中,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如果将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足就是最有效的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主要涉及增值税和所得税方面的税收负担,而企业税收成本的控制也主要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方面去管理。

一、增值税税收成本需要企业的管控方面。

1、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主要划分标准为年销售额和核算水平。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小于500万元,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则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在控制每年的应税销售额不要超过500万元,就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优惠政策。

2、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或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在税收管理上,一方面要控制月度或季度销售额不超过规定的上限;另一方面要确定增值税的征缴期限,即是月度缴纳还是季度缴纳增值税。

3、小规模纳税人需要注意的事项。即小规模纳税人对外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申请代开,也可自行开具,但需要交纳税款;其取得的增值税进项发票也不可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一般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其计算税额的公式为: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含税)*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应尽量少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宁愿选择给予客户折扣,当然前提是要做好相关方面的测算。

二、所得税税收成本需要企业的管控方面。

1、企业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即选择个人独资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组织模式,还是有限公司组织模式。个人独资公司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而有限公司即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还有缴纳企业所得税,属于双重征收。

不同组织模式的选择,对税收成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当然企业在选择组织模式的时候,不仅仅是税收方面的考虑,还要考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因素,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对外部环境等相关因素的需求。

2、小规模纳税人如果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则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条件,即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征收率为5%;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征收率为10%。

3、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管理基础很差,会计核算不准确,无法准确核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征税管理。企业所得税核定的征收率各地执行的比例不尽相同。

总之,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将优惠政策有效运用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相比同业偏高,那么企业就应该从企业内部管理和核算的角度去逐项核对比较,进而发现企业税收管理的欠缺在哪个环节。提醒企业不要盲目地进行税收筹划,一定要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去寻求降低税收成本的途径。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持续关注更多财经话题。

2020年9月17日

由网友 财神刀 提供的答案:

小规模纳税人合法节税(注意与合理避税不同)的三大方法

01 将增值税降到零的合法办法

1.1、将需要开增值税专票3%的客户,通过降低税点3%的价格优惠,开增值税普票的办法,把增值税税率降为零,每月不超过15万。

对于企业、对于客户来讲,双方都节省了3%税款资金,皆大欢喜。

对于会计来讲,减少了增值税认证、抵扣、转出、缴纳等核算的工作量,更轻松。

对于企业所得税抵扣,客户因为有增值税普通发票,不影响其抵扣,没有损失。

这个方法,对资金、对会计、对税负都有裨益,一个字"赞";对于国家出台此政策,扶持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度过难关,一个字"好"!

注意:之前有15万/每月限额,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没有限额。

1.2、如果企业开票量超过每月15万,怎么办?

再去注册一家小规模纳税企业,做同样的业务,就好了。

建立在合法基础上,而不是合理,税法税法,只讲法,不讲理。合法享受国家政策,是合理节税的首要前提。避税这个概念,是逃避,会有偷税、漏税嫌疑。

政策依据: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公告》(2022年第15号)

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

02 将企业所得税降到2.5%的合法办法

2.1、按照国家的有货政策,税前利润在100万以内,企业所得税为12.5%计算收入,按照20%缴纳,所以小规模纳税企业当利润总额在100万以内时,只有2.5%的实际税率。

如何控制企业利润在100万以内?

一个是时间控制,当水平接近时,可以利用确定收入的时间,来达成目的;

一个是总量控制,当利润水平大大超出100万,就复制多一个小规模纳税企业,来达成目的。

2.2、当优惠政策结束后,怎么办?

还可以利用民族自治地区,国家给与的地方分享部分的返还政策,最高可以达到40%,即全额返还。

只所以推荐这个政策,是因为该条款已经列入国家政策,有法律保证,没有后顾之忧。

企业可以将利润环节设在有优惠的民族自治地方,享受当地优惠政策。

政策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

公告第一条即表示:"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二条规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时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桂政发〔2020〕42号)

03 将高级人才个人所得税降低的合法办法

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定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5%------35%。薪资报酬越高,累进税率越高。对于迫切需要高端紧缺人才的引进,不利;同时,也是企业即迫切需要,可能引进人才的压力山大。

那么就可以设计合法的办法,即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又节省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虽然由个人缴纳,企业代缴,但是总的工资支出,是企业承担的。

方法1:帮高级人才在有个人所得税的地方成立个人肚子企业,享受政策优惠。

方法2:企业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所在地设立研发中心,吸引技术才人;设立营销中心,吸引销售人才;设立咨询中心,吸引管理人才。

各地都陆续出台或已经出台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或者人才引进政策的优惠,看哪里更有吸引力,就设在哪里。

如海南自贸港,15%以上免收,简洁明了;

如深圳有补贴;

甚至有地方,还有安家、子女读书等方面的优惠、奖励、补贴等政策。

政策举例

需要高薪人才的,可以通过企业架构规划或薪酬设计,来达到降低高新人才适用成本及加强竞争力的目的。

小企业,不容易!动动脑子,比撅屁股傻干,强得多!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