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蔡阳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几回合能斩杀关羽?

由网友 国风1974 提供的答案:

你好,我是国风

这位朋友是来开玩笑的吗?无论是三国史还是三国演义,蔡阳的出现也就是为了挨那一刀,何来武功高强?不同的是三国史中蔡阳是为刘备所杀,三国演义中,蔡阳是被关羽一刀杀。这等货色根本就是裨将之流,如何能和武圣关羽比?

许是因为关羽身在刘备阵营,刘备其时只是个左将军,关羽根本就没有被朝廷晋封,仅冒充别部司马。后被曹操所擒,为偏将军。刺杀颜良之后才被曹操举荐为汉寿亭侯,人皆以其爵因曹公所赐。所以大为曹营诸将都有点瞧不上关羽〈唯张辽,徐晃除外〉。

古人从军,同在军中,以其功绩,能力决定官职的大小。所以曹营中排序名将以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于禁,乐进,李典,曹洪,典韦,许褚等最为出类拔萃,可堪阵前大用。其余多为辅将,极少单独领兵。因为他们的能力欠缺,不足以当其大任。

当然这些将官中,也有官二代继承先辈光耀的,其实是些酒囊饭袋,比如后世的夏侯楙,曹爽之流,自身能力并不出众。但这是后事,曹操初建功业,论功行赏,这种滥竽充数的将官毕竟是很少,蔡阳在曹营中虽为将军,但最多也就是车胄,刘岱,王忠之流,武力也就蔡瑁张允的水平。

咱关羽可是万人敌,万军中斩颜良,诛文丑,绍营无人可挡。其能为曹操所赏,故而荐为汉寿亭侯。爵位高于曹营诸将!足谓对其能力的认可。

三国演义中,关于过五关斩六将,其一将曰秦琪,乃是蔡阳的外甥。交付于夏侯惇照抚,为部将。琪被关羽所杀之后,夏侯惇也曾阻拦找关羽的麻烦,后为曹操军令所限,偃旗息鼓。蔡阳得知之后,原文:关公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小卒告说:"蔡阳闻将军杀了他外甥,十分忿怒,要来河北与将军交战。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刘辟。不想在这里遇着将军。"关公闻言,教去张飞前告说其事。可见并没有什么你说的千里追杀的事。遇见关羽只是巧合,也是倒霉。至于武力,原文中: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可见就是一两合之间。和他外甥的水平差不多!又何来楼主说的武功高强,几合可杀关羽?若非要说,即使他化身吕布,没有个百八十合,也杀不了关羽。何况他仅仅是蔡阳,只不过是个送人头的货色!

由网友 魁哥说历史 提供的答案:

关羽得到赤兔马后,如虎添翼,达到了个人巅峰时期,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一气呵成。他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后,见到朝思暮想的三弟张飞,却遭到了曹操手下汝南太守蔡阳的千里追击,回身再战,一通鼓响罢,蔡阳人头落地。那么蔡阳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为何有勇气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蔡阳千里追杀关羽,有两个原因,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蔡阳武功:

蔡阳,三国军界,他默默无闻,此前并没有交战记录。然而,他能够作为一军主帅,被派往汝南攻打刘辟,说明他的地位并不低。当时曹操的五子良将刚刚形成雏形,还没多少战功。此时的蔡阳能够独立领军,说明他的地位,比不上"宗亲八虎骑"中的夏侯惇、曹仁,也强于"五子良将"之中的张辽、于禁等人。

有两个事实能侧面衬托出蔡阳地位高,武力强。

第一个事实:

听闻关羽封金挂印,曹营诸将中,只有蔡阳不服气,想要追赶关羽。其余诸将,张辽和徐晃关系私人关系好,不会为难关羽,剩下的众将也对如此"忠义"的关羽敬服,也沉默不语。敬佩关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余曹将也是摄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余威,不敢和关羽正面交战。而蔡阳却敢请命追赶关羽,可知他的武功高强,没有把巅峰时期的关羽放在心上。蔡阳马屁拍在屁股上,被曹操大骂一顿,喝退蔡阳。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遂叱退蔡阳,不令去赶。

第二个事实:

黄河渡口,关羽斩杀秦琪后,夏侯惇大怒,率领300铁骑追杀而来,借口为关羽"没有丞相通关文牒,于路杀人,又斩吾部将"三个。接连两个普通使者劝阻,都没有打消夏侯惇的杀气。第三个使者张辽来到,夏侯惇才说出真正的原因,原文如下:

惇曰:"秦琪是蔡阳之甥。他将秦琪托付我处,今被关某所杀,怎肯干休?"辽曰:"我见蔡将军,自有分解。既丞相大度,教放云长去,公等不可废丞相之意。"夏侯惇只得将军马约退。

从上文可知,夏侯惇追杀关羽的真正原因是第三个,即关羽杀死自己的部将秦琪,自己没办法和他的舅舅蔡阳交代,才拼命拦截关羽。可知,强如夏侯惇,也不敢小觑蔡阳,对他托付自己的外甥秦琪非常看重。

蔡阳追杀关羽原因:

其一,蔡阳瞧不上半路投降曹操的关羽。

蔡阳作为一方主将,为曹操征战沙场,瞧不上半路投降曹操的关羽。他听说关羽辞官不做,护送两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寻找兄长刘备后,义愤填膺,想要自告奋勇,追杀关羽,将其擒拿归案。

其二,蔡阳外甥秦琪被关羽所杀,他违抗军令,追杀关羽。

蔡阳的外甥秦琪被关羽在黄河渡口斩杀后,蔡阳公报私仇,在曹操安排自己公干行动(征讨刘辟)中,他擅自改变作战方案,调转枪头,追杀关羽,为自己的外甥秦琪报仇雪恨。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小卒告说:"蔡阳闻将军杀了他外甥,十分愤怒,要来河北与将军交战。丞相不肯,因差他往汝南攻刘辟。不想在这里遇着将军。"

此时,关羽刚刚和三弟张飞在古称汇合,却被张飞误解,本来拍马和张飞拥抱,却迎来了一矛,差点殒命。关羽和张飞辩解道,我是"降汉不降曹",现在真心来和兄弟们再聚首,并无军马跟随。此时,蔡阳很"配合"地率军来袭,关羽跳到黄河里也洗不清了。关羽为了澄清自己,和张飞约定三通鼓内斩杀来将。只见一通鼓响罢,"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关羽这才消除了张飞的疑虑。

总结:蔡阳是一个井底之蛙,他在自己的地盘上耀武扬威,以为吕布死后,他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实际上,蔡阳是三国不入流的武将,徒有虚名。强如颜良、文丑、华雄也被关羽轻松斩杀,像蔡阳这样的不入流武将,来多少,都不够关二爷杀的。蔡阳本想为外甥秦琪报仇,却将自己的性命也搭上了。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由网友 西岭散人 提供的答案:

蔡阳是曹操手下的大将,能够被世人熟知的原因是,曾经追杀过关羽,只不过故事分为两种说法。接下来就对这两种说法仔细分析。

蔡阳为自己的侄儿报仇,关羽并不能轻松斩杀自己

关羽自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名声大噪,当时的蔡阳不过是一个汝南郡的太守,由于二人素来不和,关羽当时寄人篱下所以并不与他发生冲突。

关公想要离开曹营的时候,曹操为了不让他离开,选择了闭门不见他,但他将曹操所有封赏的金银美女全部放在赏赐自己的府中,并没有拿到通关文书。

他想要过五关后,投奔袁绍找到自己的大哥效忠,而曹操当时最有力的对手就是袁绍,所以五关的将领才会不择一切手段阻止他。

  • 秦琪

当时秦琪也是五关六将之一,不服输的性格是好的,但是他碰上了杀神关羽,他的死是必然的,颜良文丑都挡不住关羽,何况这种无名小卒呢?

不过他的后台很硬,不光自己的舅舅是蔡阳,曹操身边的一些人武将,与其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导致他死后有很多大将帮助他报仇。

  • 夏侯惇

夏侯惇的魏国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被誉为曹魏第二人,当时夏侯追杀关羽的名义就是为秦琪报仇。

由于许褚的阻挡与关羽交战不一会二人就不战了,曹操的命令他还是不敢违抗的,所以导致二人一生中也只有这一次打斗。

不过战斗的过程还是非常精彩的,这可是魏国第一大将与蜀国第一大将的打斗,值得一提的是二人都没有受伤。

  • 张飞误解

关羽走到古城的时候,恰巧碰到了自己三弟张飞,不过没想到的是张飞看到他后上来就是一矛,关羽十分不解,此时蔡阳正好带兵赶到。

他大怒上去就要与曹军交战,而张飞却说:"如果能在三通鼓内,斩了来将我就相信你没有投敌,我们还是好兄弟。"

一通鼓罢,蔡阳就被斩于马下,一通鼓的时间相信与现在的五分钟,可以看出蔡阳的实力还算可以,不过第二种说法就比较贬低关公的形象了。

蔡阳有实力能够单杀关羽

有传闻记载,蔡阳当初死与关羽刀下是被他用计所杀,所以才会有关公用计斩蔡阳的说法。当时蔡阳与关羽交战,并非一通鼓就被杀。

事实上二人缠斗了四十回合,关公由于赶路的原因所以导致他人困马乏,蔡阳虽然也是远道而来,但他却有十五万大军做后盾,所以自己的心中是有底气,并不像关羽城门上三弟根本不听自己的解释,自己将要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况,关羽当时并不能拖。

关羽大喝蔡阳一声:"为何要找帮手,来战?难道你战不过我吗?"蔡阳便转头一看,发现没人便知道自己上了关羽的当,直接被斩。

张飞开门迎关羽入城,但关羽也因为这件事情,被很多人所不齿,关羽不久后将蔡阳厚葬,也算为自己这种行为做出补救吧!要知道没有蔡阳他与张飞是一定会反目的。

蔡阳的能力是有的,追杀关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自己的外甥报仇,而由于自身实力不济所以被斩于刀下,这样的结局也算悲惨。

不过第二种说法毕竟是传说,能与关公战四十回合的人有谁呢?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流言互动。

由网友 馋嘴肥猫说古今 提供的答案:

蔡阳与关羽之间久积的仇怨应该要从十二年前说起了。

多数朋友只读过《三国》,却未读过《前传》,就给大家讲讲三分之前的事情。知道了这些事情,你就能明白后面很多难以理解的情节。

话之东汉末年,在并州雁门有张氏大族,族人兴旺,人才辈出,在当地颇有势力。

张氏族人对族中年轻一辈的教育非常重视,设塾学,办武馆,培育年轻后辈。

张氏族中有一支有兄弟三人,非常有名。长兄名叫张傀,字孟礼,是个武术大师。张傀十八班武艺皆通,尤擅戟术。 张傀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他擅长根据每位徒弟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因材施教,使其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张傀的开山大弟子名叫典韦,生得虎体狼腰,肩宽背厚,两膀有千钧之力。根据典韦力大无穷的特点,张傀传授给他一套"恶来十三双魔戟"的武功。典韦不擅射箭,张傀就教给他"夜摩飞戟"的暗器功夫,弥补其中远程功击力的不足。

张傀的六弟子名叫太史慈,生得猿臂修长,矫捷如豹。但太史慈的力气却不够大,不适合使短兵器,张傀就传授了他一套"水火枪",还根据他两臂修长的特点,教给他"八面神射"的箭术,还把"夜摩飞戟"的暗器功夫。

张傀非常了不起,三分时代魏国和吴国的第一猛将都是他调教出来的。

兄弟三人,张傀居于长,二弟名叫张偃,字仲伏,他是个文士,在宛城做官,不会武艺。但他妻子可非常了不得,人称凤茹夫人,手中一杆大枪,天下无敌,枪下无人能走过十个回合。

三弟名叫张俭,字叔朴。自小性情比较倔强孤僻,不擅交际,但身怀绝技。

张俭收授徒弟与他的兄长张傀的风格完全不同,要求极高,精挑细选,只选中他唯一的一名弟子,就是吕布。

张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将一身绝学都授予了徒儿吕布,祖传一套"霸王戟"倾囊相授。还教会了吕布"羿王射"的箭术,一百五十外,力透三层重甲,冠绝古今。在他精心教导下,最终吕布成为了三分时代第一将。

张姓大族中有两个少年,张羽和张辽,自小在一齐读书习文。张羽的父亲是个小吏,去世的早,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族人见两位少年逐渐成长,就将他们推荐给张家老三张俭去学习武艺。当时张俭已经收吕布为徒,心无旁鹜,不愿再接收二人。但张俭见两位少年骨骼清奇,天资过人,不愿见如此良材璞玉埋没,就将二人推荐出去。将张辽堆荐给宛城的二嫂凤茹夫人,将张羽推荐给冀州的蔡隽。

先说说老二张偃夫妻。老二张偃,字仲伏,他是个文士,但妻子凤茹夫人可是天下第一高手,行走江湖,枪下从无十合之敌。所以,张姓族中有很多年轻弟子都拜在她门下学艺。

凤茹夫人的枪术有三套:狮吼凤鸣枪、百鸟朝凤枪,丹凤朝阳枪。

凤茹夫人所收的的首位弟子是一个朝廷罪臣之子。张偃有个老友,在白马县做官,性情刚直不屈,得罪了当朝阉宦,被诬告谋逆族诛。

张偃夫妻得知朋友受难,连夜赶去,凤茹夫人趁夜潜入狱中,冒死救下了老友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带回了宛城。

张偃夫妻对这个孩子视如已出,取名叫张飞,字翼德。张飞少年时,凤茹夫人就将那套"狮吼凤鸣枪"传授于他。

张飞长大成人后,高大威猛,臂力超群,学得一手绝世武艺。但性情暴躁,为人仗义,好酒豪侠。在一次打抱不平时伤了当地的贵族,被举报到官府,下了海捕文书。为防止张飞真正的身份暴露,张偃夫妇送他连夜出逃。

夜半时分,城外桃林边,张飞拜别两位恩亲,从此流落江湖。为避免被高人辨认出武艺的师承来历,连累了凤茹夫人,张飞就将大枪的枪头拧成了九曲盘蛇状,掩饰师门出处。

张飞一路逃到燕山,加入一群山贼,打劫来往客商。后来金盆洗手,隐居涿郡,以屠猪为生,并在后院中种植了一片桃林,为了记念张偃夫妻的恩义。

凤茹夫人名义上的开山弟子名叫张绣,也是张氏族人,所学的是"百鸟朝凤枪"。 张绣天资聪颖,却勤奋不足,枪法虚浮,后来他凭此枪法横行西域,江湖中称其为"西域枪王"。

凤茹夫人的第三个弟子就是张辽,学的是"飞雪雁翔刀"。

凤茹夫人的第九个弟子名叫马超马孟起,学的是"丹凤朝阳枪",马超凭此枪法横行西凉无敌。

凤茹夫人的关门弟子名字叫曲阿小,是个遗孤。他就是太史慈与孙策对战的时候,那个为太史慈压阵的小将。

曲阿小到江南寻亲不遇,恰逢刘繇招兵,曲阿小加入军中,恰与太史慈分在同一营中。曲阿小从太史慈的招数中辨认出了其师承渊源,由于也算半个同门,所以就奋勇其压阵。世人误传为"曲阿小将",那是听错了,真名其实就是曲阿小。

刘繇兵败后,曲阿小离开战乱纷纭的中原,辗转跋涉到凉州地界,在天水关安定下来,以教授当地年轻人练武为业。他的一个徒弟名叫姜维,字伯约。

再说说张羽的情况,他被族叔张俭推荐给了冀州蔡家。

冀州蔡家以刀术见长,名扬四海,威震天下,当时蔡家的掌门人就是号称"天下刀祖"的蔡隽,字文永。 蔡隽声名远扬,前来拜门投师者络绎不绝。

张羽来到冀州蔡家后,深受蔡隽的喜爱,他见张飞身材高大,天生神力,资质聪颖过人,又勤奋努力,肯下苦功。蔡隽大为欣赏,将一身武艺倾囊相授,使张羽的武艺提高迅速,隐隐然居然有青胜于蓝之势。

张羽这个人一身正气,自视甚高,以侠义自矜,难容不平之事。那年上元节观花灯,路见冀州袁家子弟欺男霸女,心下大怒,打死了生事的袁公子,被官府捉拿。

袁家朝中有人,权高势大,蔡隽怕受到张羽连累,就与儿子蔡阳商议,准备半夜里趁张羽不备,联手擒下之,绑送官府。

但府中老仆蔡福恰路过窗前,听到了父子的密议。蔡福一向欣赏张羽的义薄云天,就连忙悄悄跑来,向张羽说出。两人夜半盗马,拿着从蔡隽书房中偷出的出关令牌混出城去。

两人仓皇而逃,行至半途,蔡福年事已高,怕拖累了张羽,就与张羽分路而逃。蔡福后来流落到了玉泉山,削发为僧,法号普净。

发现张羽失踪,蔡隽父子知道密议败露,两人各率人手分路追赶。在青龙关外,蔡隽终于追上了张羽。蔡隽苦口婆心劝说张羽回去投案,张羽不从,无奈之下,武力相见,师徒俩在关前各挥大刀,一场恶战,八十余合不分胜负。

张羽诈败,蔡隽追来,却被张羽使拖刀计将他以刀背拍下马来。因念有一师之恩,张羽不忍相害,留了蔡隽性命。 师徒二人在关前划地绝交,割袍断义。

张羽指关为姓,指云为字,从此改名为关羽关云长,单刀匹马而去。

关羽回到并州,接上老母,当时学艺归来的张辽正在东城门任守,偷放母子出城。关羽母子一路逃亡,历尽艰辛,到解州落下脚来,隐居于山林,以卖枣为生。

关羽走后,蔡隽到冀州官府认罪,被重责四十,奄奄一息。蔡隽的二弟子颜良升为开山大弟子,所学的武艺是"十八寒焰刀"。颜良出师后,投附豪强袁绍麾下。

蔡隽的第七个弟子名叫庞德,字令明。因天下大乱,庞德的学业半途而废,只学到了"十八寒焰刀"的十五式,就被马腾带走从军了。

蔡隽受杖后,身体大不如前,他再收的弟子们就由儿子蔡阳代父传艺。蔡阳继承了蔡家"天下刀祖"的名号,名震江湖。但蔡阳对关羽深恨之,发誓追至天涯海角,亦要报此大仇。

但蔡阳只学到了"十八寒焰刀"的十三式,未能完全掌握到刀法的精髓,十三招过后,就破绽大出,完全不能与关羽相提并论。

由网友 晴空一鹤排云上2009 提供的答案:

老将军蔡阳,人送绰号:"银面仙猿铁臂昆仑叟"。故老相传,他有三绝。第一是兵器,惯使一口:九环金锋定汉宝刀。此刀乃是东汉头一把"铸铁大师"赤松子所打,后赠与光武帝驾前五虎将、四先锋之一,"花刀太岁武瘟神"马武,方保得光武中兴,灭莽兴汉。第二是弓箭,恩师所赐:一张乾坤震天弓,三枝燕尾蛇锋穿云箭。蔡阳和西蜀五虎上将黄忠是一师之徒,都是汉末名士"惊弓射日一点红"公孙阳的弟子。第三是武艺,家学渊源。他家祖上遗有武学秘籍,大秦"第一战神"白起所著"雪飘人间、雄霸天下三十六刀"。可惜的是,蔡阳没有学全,还缺了三招。这夜蔡阳习学刀法,过于劳乏,鼓打三更伏案而眠。只因蔡阳自幼父母双亡,和姐姐蔡氏相依为命。是姐姐把他从襁褓婴儿,抚育成八尺猛将!姐姐蔡氏好心,为他添衣掌灯。不意火起,烧去了半页!(自此长蛇卷地,雪拥蓝关,绝情斩失传)。白起著书时,曾掷笔于地,大笑道:"不知后世,何人可得吾书?屠龙之技一成,自当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如果学全了这三招,这蔡阳绝对是三国武将一哥!蔡阳自扶保曹操后,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走马取皖城,大败枪神张绣。战淮南,力杀四门。连斩袁术帐下七将,三败纪灵。河北讨袁绍,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车轮战,四猛舍命会蔡阳。郭嘉曾赞蔡阳: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列位看官也许会问,你把蔡阳捧的这么高,那为什么"古城兄弟会,关公会撇刀斩了蔡阳"?诸位有所不知,那日蔡阳为给秦琪报仇,和关羽在城外捉对厮杀,奋力死战。二将直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三百回合,关羽见他如此凶悍,不觉心慌,渐渐不支。只得虚晃一刀,拨马便走。蔡阳怎肯相饶,拍马急追。关羽被赶的无处可逃,万般无奈之下,将马脖子下方挂着的秦琪首级,对准蔡阳,劈面打来。蔡阳接过一看,不觉悲从中来。痛哭失声,泪如雨下。蔡阳一生重情守义,姐姐蔡氏故去多年,恩情无以相报。家中只有这一个甥男,偏又新丧。就在蔡阳伤悲之际,关羽早已悄然转回。耍了一个刀花,撇刀斩至近前。这是关羽成名绝技,防不胜防。但由于两者过于贴近,关羽上三路空门顿开,蔡阳只要使出绝情斩,宝刀顺势往关羽脖项抹去,便可反杀关羽。但这招,蔡阳可没学过!危急时刻,蔡阳若丢下秦琪首级,搬刀头现刀杆,急点关羽咽喉,也可迫其收招自保。但蔡阳实不忍心,丢下血肉模糊的甥男秦琪首级。老将军一念之差,这才被关羽斩杀于阵前。

由网友 欢乐的对联 提供的答案:

关羽战蔡阳时,实则难于取胜,于是心生一计,对蔡阳大声喝道我只和真蔡阳战,而不和你这个假蔡阳战,蔡阳说,天底下只有我一个蔡阳,哪来的另一个蔡阳。关羽说,你看你背后来的才是真蔡阳。待蔡阳一回头,没想到关羽的马(赤兔马)快刀快,咔嚓一声,蔡阳人头落地。虽然胜之不武,但却凯歌进城,与两位结义兄弟古城相会,成就了一代伟业留芳后世,并被封为关帝神,护佑众生。

由网友 韶华倾梦 提供的答案:

蔡阳,是曹操的部将。他在曹营中的地位很高,张辽见其也要称呼一声"蔡将军";而夏侯惇为夏侯渊的族兄,和曹操的关系一直很好。而蔡阳不仅能够和夏侯惇搭上线,还能够把外甥秦琪托付给他,足以看出蔡阳在曹营的地位和资历还是比较高的。

而且,当张辽劝夏侯惇放关羽离去时,夏侯惇还说了一句"蔡阳怎肯干休",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是蔡阳的武力比较高,夏侯惇认为他能够抵挡关羽;二是夏侯惇熟悉蔡阳的性格,知道蔡阳护短,不是那么容易放过关羽。

那么,面对张辽和夏侯惇如此"认可"的蔡阳,他的武力到底有多高,为何要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呢?而且,蔡阳又几回合能够斩杀关羽?

却说官渡之战时,为了逼迫曹操和自己进行决战,袁绍派遣颜良为先锋,率十万精兵进攻白马。收到东郡太守刘延的告急信之后,曹操火速分兵三队赶往白马。但曹操没有想到的是,颜良武力如此之高,连杀宋宪和魏续,就连猛将徐晃也被颜良二十合所败。对此,曹操不得不听从程昱的建议,让关羽出战。

事实上,关羽也不负曹操所望,在白马之战中,关羽利用赤兔马的速度和颜良的骄敌心理,从土山上奔袭下来,直接把颜良所斩杀了。随后,关羽还了曹操的恩情,也探得刘备在河北的袁绍处,便告别曹操,带着刘备的家眷踏上了寻兄之路。

但是,因为走的匆忙,关羽没有得到曹操的通关文凭,所以一路上尽被刁难。而关羽本身又是一个自矜的人,在守将拒绝放行之后,关羽便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杀了过来。其中,关羽一行人要过的最后一关,便是蔡阳外甥秦琪所镇守的黄河渡口。可惜的是,秦琪骄傲自大,在和关羽交战仅一合便被杀了。

秦琪,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单单是蔡阳的外甥,还是蔡阳和夏侯惇打好关系的"棋子"。毕竟,蔡阳的地位虽然在曹营里还算比较高,也应该是最早跟随曹操起兵的老部将。但是,蔡阳的年纪大了,其需要为自己的找条后路,也想让自己的后半辈子过的舒坦一点。

所以,和夏侯惇这一位曹操比较器重的爱将打好关系,对蔡阳而言,本身就是有利无害的决定。但可惜的是,关羽把秦琪斩杀了,这不就使得蔡阳的付出都打水漂了吗?

再者,在关羽暂时依附在曹操麾下的这一段时间里,曹操可谓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款待他,而且还赠送了许多金银珠宝和美女。曹操对关羽的这般款待,让蔡阳这些老部将很眼红。所以,蔡阳对关羽可谓是嫉妒和怨恨。

但是,若说蔡阳千里追杀关羽则是不太准确。因为当时蔡阳正奉曹操的命令,去汝南攻打刘辟。但没有想到的是,在古城一带,蔡阳一军和关羽一军竟然奇迹般相遇。既然碰上了,心中有怨的蔡阳,自然时怒气冲冲的率军来攻打关羽。

恰巧这个时候,因为张飞对关羽的不信任,让关羽十分恼火。蔡阳的出现,不仅是关羽发泄的对象,也是为了消除张飞怀疑的对象。所以,当蔡阳提刀冲过来时,关羽也纵马提刀迎了上去。

两人交战了一通鼓左右,一通鼓约有三百三十三下,而以一秒钟击打一下来计算,蔡阳和关羽也战了将近五分多钟。关羽是超一流的武力水平,蔡阳能够在关羽的手下坚持五分多钟,那蔡阳也有二流到一流的武力水平。

所以说,蔡阳的实力还是不错的,而且在曹营中又是资历较老的武将,其自然能够得到张辽的尊重,以及夏侯惇的重视。而因为曹操对关羽的超规格般款待,以及关羽斩杀外甥秦琪,这让蔡阳对关羽产生了嫉妒和怨恨。

但是因为曹操的命令,当时蔡阳是率军去汝南的,但天意弄人,在古城一带竟然碰到关羽。只不过,蔡阳的武力和关羽相差过大,最后被关羽所斩杀。

由网友 李柒夜 提供的答案:

蔡阳有刀祖宗之称,刀法精妙。再往深层次追究,蔡阳本是灌江口外卧虎岭上的一只猛虎,受过哮天犬点拨,刀法精妙,关羽也是堪堪敌住。要不是有如此实力,蔡阳又怎么敢千里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是个经典名场面。这一路之上,关羽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名震天下。

不过,关羽斩杀秦琪也惹出了一个大人物,他就是秦琪的舅舅——蔡阳

蔡阳是汝南太守,在曹操手下地位可是不低。听闻关羽斩杀了自己的外甥后,蔡阳勃然大怒,带人千里追杀关羽,一路直追到古城,挺刀纵马就杀向了关羽。此时的关羽正值实力巅峰,蔡阳究竟有何能耐,竟然敢追杀关羽?书中有描述为:

为首一将,乃是蔡阳,挺刀纵马大喝曰: "你杀吾外甥秦琪,却原来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来拿你!"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

蔡阳就这样的实力,又凭什么追杀关羽。事实上并非如此,蔡阳的实力并不简单,在民间他有着"刀祖宗"之称。

民间传闻的刀祖宗蔡阳

在关羽斩杀秦琪后,先是夏侯惇追上他一番大战。夏侯惇之所以大战关羽,就是因为蔡阳把秦琪托付给了他,不好交代。由此可见,在人才济济的曹魏阵营中,蔡阳的地位并不低。

地位代表着实力,蔡阳可是一员用刀猛将。在当时蔡家刀刀法巧妙,尤其是其中有二路杀手刀,一路名叫偃月刀,一路叫连三刀,更是精妙绝伦。凭着这两路刀法,蔡阳纵横江湖数十年从无败绩,人称刀中的祖宗,是曹魏赫赫有名的猛将。

因关羽杀了秦琪,蔡阳千里追杀至古城。此时正逢张飞怀疑关羽投靠了曹操,要他在三通鼓的时间斩杀追来的曹将,关羽自是应允。但是看到蔡阳之时,关羽也是心中发愣,别说三通鼓,就是半天恐怕也分不出胜负。

蔡阳看到关羽眼都红了,持刀就是杀手招偃月刀。这是因为蔡阳知道关羽是刀法后起之秀,能斩杀颜良、文丑必然不俗,而自己年岁已大,想要速战速决。这一手偃月刀砍来,刀头幻化出一片刀花,真真假假难以发现真刀头。不过,蔡阳急于寻仇奔袭而来,这一招大打折扣,而关羽又是丹凤眼,发现了这一招的真刀头是从头顶砍下,举起青龙刀就拦下了。

绝招被破,蔡阳也不慌,又是一记偃月刀刺来。关羽已知其中变化,躲过第二刀,又躲过第三刀,也劈出了一刀,而且使用巧计,以春秋刀法中的单手刀"断臂要离刺庆忌"取了蔡阳的首级。

也有民间传闻说,蔡阳虽然人困马乏,但依然打得关羽难以招架。关羽听闻二通鼓已过,心中焦急,大喊一声"既然单打独斗,为什么要请帮手相助"。蔡阳一愣,喝道"我蔡阳一生对战从不用人助,又何须人助"。关羽回道"那你身后过来的是谁?"蔡阳诧异,想要回头去看是谁不受军令出来。趁着关羽转头,关羽青龙刀劈出,一刀砍下了蔡阳首级。蔡阳的坐骑是宝马,看关羽计斩主人,哀鸣一声,也是跳入旁边的池塘自杀。关羽本是仁义之人,心中有愧,就厚葬了蔡阳和马。

所以,蔡阳确实是有着很强的实力的。要不是人困马乏,关羽用计,他未必就是蔡阳的对手了。

后来之时,又有蔡阳的徒弟刀王阳群出世。阳群跟随蔡阳学得一手绝妙的刀法,手使一柄七十五斤重的金板大刀,大战赵云也是不分胜负。诸葛亮爱惜阳群的人才,三擒三纵才收服了他。

卧虎岭猛虎临凡

蔡阳是刀祖宗是民间传闻,据传闻蔡阳还另有身份,他本是卧虎岭的猛虎。

卧虎岭在灌江口外,是二郎神的势力范围。因此,蔡阳受过哮天犬的指点,实力不俗。当初太岁神杨任的弟子獒犬下凡转世成夏侯惇,去找哮天犬比试,却正碰上了蔡阳,两人比试了一番。夏侯惇下凡之时,左眼种勇右眼种武,勇武异常,但也只是与蔡阳打成了个平手。因此,夏侯惇对蔡阳也很是佩服,两人就一起下凡投了曹操。

在关羽进曹营之时,蔡阳就曾跟随过他。不过,关羽为人有个缺陷就是高傲,尤其是不耻与老卒为伍。蔡阳岁数并不大,只是长得显老,就很被关羽轻视,言语间多有怠慢。蔡阳不忿,想要与关羽比个高低,关羽却不屑与老将比试,把蔡阳气的不行。

等到关羽斩杀秦琪后,蔡阳自然要与他拼命一战了。关羽本是龙子转世,手中又有青龙偃月刀,是当时一等一的猛将。但是,蔡阳也不差,手中也是宝刀,猛虎咆哮,大战关羽丝毫不落下风。

张飞看见蔡阳刀法,知道不在自己之下,就擂鼓助战二哥关羽。想这张飞是地煞星转世,前世是白起,因杀戮过多被囚于地府之中,浑身满是煞气,再出世也是煞气十足。因此,张飞擂鼓之下,煞气冲入战圈。关羽早已习惯,趁此时机猛然就劈出了一刀。蔡阳却是猝不及防,被煞气冲了一下,但他也是反应神速,仓促间仍是发出一招。不过,这一招还是没能挡住关羽的刀,被他取了首级。

所以,无论怎样,蔡阳的实力都是不输于关羽的,因此他才敢千里奔袭追杀关羽。

由网友 再言春秋 提供的答案:

引言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战六将,施计策斩蔡阳,擒于禁斩庞德,一系列的战功让关二爷稳稳地占据了"武圣"的位置。

从上述的一系列战绩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点,关羽其人的功绩都是集中于斩将上面。自从有了赤兔马之后,关羽有马快刀沉的优势,成为了三国第一"斗将之神"。

当然,这只是小说里面塑造的关羽。自从唐宋开始,关羽从人格化转向神格化后,他圈粉无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

而罗贯中自然也在关羽的粉丝团里面。所以,他要借《三国演义》再给自己的爱豆圈一波粉。关羽之忠勇已经世人皆知,那他怎么"圈"呢?

"只斩将,不斩卒",他还要给关羽圈一个"仁义"的美名。从此之后,关羽关云长忠勇仁义都以占全,就是这世上亘古无双的大英雄了。

分析

"曹营十二年",关云长在曹操那里上马金、下马银的日子过了十二年。可一知晓大哥刘备的下落后,他就又要毫不犹豫地投奔自己的大哥。

如果只是关羽自己,那他完全可以晓行夜宿,走一条小道,甚至绕点远路,用最稳妥的办法回归到刘备的身边。

但问题是关羽不是一个人,在他的身边还有两位嫂夫人。关羽不可能弃两位嫂夫人于曹营,可如果带着两位嫂夫人那就得换一条路径走了。这就引出了三国中最为精彩的一幕——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 千里走单骑

从历史记载来看,关羽在知道了兄长刘备的下落而投奔刘备时,曹操并没有阻拦他:

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曹操爱才不假,可他爱的是能够忠心耿耿为自己效忠的关羽。关羽既然不愿意为自己效力,那又何必强行挽留呢。

更何况,二人之前早有约定,关羽一旦知道刘备下落就会弃曹操而去。如果曹操要强加阻拦,那曹操就是无信于关羽。对关羽,曹操永远是那么的宽容。

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曹操对关羽的包容度始终要超过旁人。这固然与关羽勇武有关,另一方面也更能体现曹操的爱才之心。

再者说,关羽一个人也影响不了什么大局,在当时的曹操看来,就算他回到刘备身边,也对自己构成不了威胁。放了也就放了,还能给自己成全美名。

但在《三国演义》中这段故事就不这么简单了。曹魏集团为了阻挠关羽,多路的守城将领那是不遗余力。还都要和关羽比划两下子。这就成就了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这六人分别是: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

这还不算完,就在关羽认为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夏侯惇也要出来凑一下热闹:

关公怒曰:"吾岂惧汝耶!"拍马持刀,直取夏侯惇。 惇挺枪来迎。两马相交,战不十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惇停枪问来使 曰:"丞相叫擒关某乎?"使者曰:"非也。丞相恐守关诸将阻挡关将军,故又差某驰公文来放行。"

原来,曹魏集团阻挠关羽的行为并非曹操指使,都是他们的个人行为。那夏侯惇见到曹操的公文后听了么?

没有!!!夏侯惇依然要战,虽然说是因为关羽杀了曹营太多的将官,其实就是不服关羽想和关羽好好斗一场。恰好此时张辽赶来,劝住了关羽和夏侯惇。一天云彩散,夏侯惇撤军,关羽继续前行。

  • 古城斗蔡阳

蔡阳,这个人在历史中就出现了"嗖"一下。像他这种人,在正史中就跟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的数不清。连黄巾军他都打不过:

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龚都等应之。遣蔡阳击都,不利,为都所破。

后来,蔡阳又被刘备给收拾了:

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就这样的一个人,在《三国演义》中竟然有了一个"露脸"的机会。甚至还被人认为是可以和关羽掰手腕的大人物。

先不说蔡阳与关羽之战,咱们简单说一下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蔡阳这个人特别厉害。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曲艺文化的传播。

《三国演义》这部书,本就有大量的故事取自民间传说和当时的话本艺术。而蔡阳的故事也来自于此。

在"古城会"发生的地方有一个"跑马坡"。在这附近一直流传着蔡阳是智勇双全之人,还有什么关羽敬重蔡阳的故事。

这种故事在我国从来不缺乏,就好像太史慈与武安国关系极好,二人惺惺相惜,后来的安史之乱是因为唐朝政府不让当地百姓纪念太史慈和武安国,当地百姓不满,这才爆发了安史之乱。

可是说简单点这种小传说那就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事。不过说书的艺人们可不会放过这些。于是在说书艺人的口中蔡阳就成了传奇式的武将。

他不仅忠义无双,而且智勇双全。关羽不是精通春秋刀法么?蔡阳比关羽还擅长。这完全是艺术的再度加工创作。

再举一个例子,原本《三国演义》的长坂坡上,赵云杀了50员战将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了一个数量。到了评书中,这些战将都有名有姓。

不仅如此,赵云的枪法也有了来历。是武术大家童渊所创的百鸟朝凤枪。后来经过赵云的再度开发,进化为七探蛇盘枪。

话扯远了,咱们再回到关羽和蔡阳的交锋当中。

蔡阳为什么要苦追关羽直到古城呢?是因为两个人有仇,关羽杀了蔡阳的侄子:

惇曰:"秦琪是蔡阳之甥。他将秦琪托付我处,今被关某所杀,怎肯干休?

当然了,即便没有仇恨,蔡阳也不服气关羽:

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操曰:"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当效之。

想与关羽交手,蔡阳想了很久了。加之又新添了杀侄之恨,所以他苦追关羽至古城。可也正因为此,关羽引起了张飞的怀疑。他认为关羽已经投靠了曹操了。想要证明自己,那就只有杀掉蔡阳了。那关羽又是怎样杀掉蔡阳的呢:

为首一将,乃是蔡阳,挺刀纵马大喝曰:"你杀吾外甥秦琪,却原来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来拿你!"关公更不打话,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只见一通鼓未尽,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众军士俱走。

看到了吧,在小说中蔡阳死得很快,一通鼓没有敲完,蔡阳就被关羽砍了。这个水平还真算不得厉害。

结语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最为优秀的传统名著之一。发展至今,已经被大量的艺术形式所借鉴。

《古城会》《定军山》《空城计》这些戏曲名段都是出自于三国。

至于评书、评话表演三国的,那更是数不胜数。当然,这些艺人在表演之时不会原封不动地照搬,他们需要对三国进行改动才能更吸引人。

蔡阳就是经过艺术再加工后的产物。其实他不厉害,他根本没有斩杀关羽的能力。

由网友 老苏的驻村日志 提供的答案:

蔡阳本是曹操部下的一名武将,被任命为汝南太守,替曹操镇守汝南。

蔡阳其实是被刘备所生,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也就是说刘备在徐州兵败后,投奔袁绍,被袁绍派遣率领自己人马前往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等人,势力发展到几千来人;曹操派遣汝南太守蔡阳前来攻打,结果蔡阳被刘备所杀。

此时的关羽正好阵斩颜良、帮助曹操解白马之围后,开始千里走单骑,回归刘备。至于关羽是否如《三国演义》中所说,在古城当着张飞的面斩杀蔡阳,就无从考证,估计多般是罗贯中老爷子给关羽加的戏。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改编而成的。关羽斩杀蔡阳同样吸收了民间评书、戏曲的桥段。在苏州评话中,蔡阳被称为"刀祖宗",实力非常强大。因此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长途追杀关羽为自己外甥秦琪报仇。结果遇到关羽、张飞兄弟二人正在闹别扭,面对蔡阳的到来,关羽二话不说,举刀便砍,张飞亲自擂鼓。结果一通鼓还没有擂尽,蔡阳头已被关羽一刀劈落在地上。这里说明蔡阳面对关羽,其实就是一个不自量力的菜鸟。

也正如之前回答过的问题,蔡阳就是曹操的一员上将,而上将就是用来被关羽、张飞此类名将用来砍头刷经验的。当然民间评书,为了更加突出关羽、蔡阳一战的戏剧性,就会无形中将蔡阳的武力值进行拔高;甚至出现关羽为了取得张飞信任,和蔡阳久战不下,最后计诈蔡阳回头看后面,被关羽乘机一刀斩下首级。对于这一切,仅仅作为饭后笑资而已,完全当不得真;最起码在历史上,关羽上阵用的可不是青龙偃月刀,而是用的长枪或者长矛之类的武器;对阵之时只可能刺死而不是劈死对方将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3391.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21.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