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关中食者 提供的答案:
中医的"治未病"实际上就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养生,把人的健康状况调正到生命的最佳状态,包括把人亚健康通过中医的调正的正常范围之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比如说:一个人自觉有些身体不适,到医院又查不出任何毛病,这个时候,人的脏腑功能,出现阴阳失调,如果迁延至久,造成器质性病变那就不好治疗了,这时运用中医这个法宝,把身体调正好,提前解除了发病的因素。所以,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整体辨证施治,单单一付草药,同时监顾治疗多种疾病,这是西医无法理解的事实。他始终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能治现病不奇怪,若能治未病那才算是上工。
由网友 ink8388662292933 提供的答案:
呵呵,
治末病,就是治疗没有发生的疾病,对不对。这个治未病跟现代医学的体检可完全不一样,体检的目的是发现症状不明显,可以检查出来的疾病;也跟现代预防医学不一样,现代预防医学是用疫苗针对特定的传染病。问题在于,既然还没有得病,你治的什么?!先给人算个命,算出来那个人将来要得病,然后现在就治?怪不得中医和算命的是一家啊!(阴阳五行理论唯二的使用者)😂
另外,中医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医不叩门,也就是说医生不会主动去医治病人。治未病+不叩门,两句话加起来就更加扯淡了。哦,"病人"还没有得病,只有算命的才知道他什么时候得病;然后真正的医生不会主动上门治病,那上医怎么治未病?!按照这个逻辑,每个人只要自己没有得病,都可以宣称自己是上医,反正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医术。搞笑。
由网友 悠闲清泉Ax 提供的答案:
我的理解所谓治未病相当于现在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膳食宝塔,三减三健,每天六千步,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也可以有针对性对某一种疾病采取预防措施,使其不发病。即所谓上医治未病。和现在的健康讲座相似。
由网友 宁死不979 提供的答案:
治未病,是指治疗那些已经有病,但是症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的疾病。
1,扁鹊治病。小学有这样一篇课文,说的就是扁鹊为蔡恒公治病的故事。扁鹊发现蔡恒公皮肤上有病,蔡恒公不相信;10天后发现蔡恒公病已经进入皮肉之间,蔡恒公不相信;10天以后发现蔡恒公病已经进入胃肠,蔡恒公还是不相信。10天以后,扁鹊见到蔡恒公,掉头就走,说,蔡恒公已经病入骨髓。5天以后,蔡恒公死亡,而扁鹊已经逃到秦国。意思是小病不治,大病要命。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距今2000多年。因为中国的故事,大多蕴含人生哲学、政治意义,所以医学上的意义大概并不一定真实。果然,现在扁鹊的故事,大概已经移出了小学生课本。
2,现实意义。高血压,是很常见的疾病。可是有的人,收缩压已经飙升至200,却自己没有感觉,有的人也不愿意吃药。
糖尿病,许多人确诊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年血糖不正常了。
3,西医迷思。比如癌症,现在检查手段很多,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是"科学正确"。但是,发现早期癌症,如果不治疗,到晚期癌症,要了性命,需要多长时间?这样的课题,没有人统计,没有人研究,要不,就是砸同行饭碗。
我想,西医,也越来越盗取中医的理论,就是治病于未病。
由网友 转身掌 提供的答案:
治未病,实际上曾有许多人不自觉地用过,"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这个意思。举例,以前农民在山里或田野里干活,忽然下大雨没地方躲雨,全身淋了个透。回家后,会换上干衣服,再煮上一壶姜茶,因为中医说生姜有解表散寒作用。喝了姜茶后,基本上可以预防感冒了。若不这样做,被冷水淋过的人到了晚上很有可能会发烧感冒。只是这种预防方法太常见了,人们往往忽略了,没想到这就是中医的治未病。这就象在市政府上班的人,要他说出市政府大门挂着的几块牌子上各写着什么字,还真不一定人人会说得出来。
由网友 胡医生医学科普 提供的答案:
唐.孙思邈曰:"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几千年来就指出高明的医生在病人没有发病前,提前发现端倪,及时做好预防措施,能夠使人不生病,从而避免陷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的困境。
何谓治未病?治末病包括末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
1,末病先防:中医讲究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调和致中、阴阳平衡。以儒学的中庸之道,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达到阴平阳秘,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利用五行、经络、脏腑、内外表里的传变规律来预测疾病的发展及传变,提前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张仲景《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根据五行相乘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有病会影响脾的功能,中医五行中称木乘土。所以凡见有肝病为防止脾病必须用实脾的药加以预防。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阐述了内外传变,表里传变,经络传变,脏腑传变。这部杰作堪称国医的医学经典。
3,瘥后防复:病愈后乃要调理,做好预后的扶正才能防止疾病的复发。
总之中医治未病是中医的精髓,是医术的最高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而造福于民。
由网友 耋悟者 提供的答案:
所谓的"治未病",只不过是在中国历史上旧文化人的一个说法。今天的人们可以想想,在那种广大庶民皆文盲,各自只能在饥寒环境下力争活命就几乎是人们生活的全部了。在那种既无成体制的医疗保健环境下的人们即使是真有病伤时,又能如何?别说还是在毫无病痛时,谁有闲钱去"治未病"?那样的近乎原始的农耕生活条件下,能读书识字者们都是什么人,能有多少"文化人"?即使是能享受"辨证论治"的人,绝非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能够有养生,怕病怕短命恐怕只有王公贵族,统治者们了。所以,可想而知,所谓"治未病"的说法,只不过是历代江湖郎中们想出来忽悠那些能够养尊处优的有钱人们一种说法而已了!不料历史上的这种忽悠人的口号,到了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竟然还有人拿来当金字招牌,在无任何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卖弄起什么"高大上"了,岂不是笑话?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