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制了200吨级的运20后,我国还有必要研制400吨级的运输机吗?_中国运20运输机数量

由网友 九尾狐glk 提供的答案:

运20之后,中国绝对有必要研发400吨级、安124级别超级运输机。

两个原因:

第一,军事需求。

中国不是英法德,中国是与美俄平级的世界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利益范围必定遍及全世界,这就需要解放军拥有更强的远程空中投送能力。

美军在伊拉克的经验表明,远程空中投送过程中,400吨级运输机的作用比C17代表的200吨级运输机的作用更大。

第二,科技发展需求。

中国已经启动民用航空产业战略,可面对波音空客,单靠中国商飞,中国的民用航空产业战略想要成功并不容易。

航空产业军民通用性非常强,通过军用大型运输机项目提升航空整体制造技术实力,对中国绝对必要。

而且不要忘了,美欧民用航空技术,最早也脱胎于军用航空技术发展。

也因此,中国极有必要尽快启动400吨级/安124级别超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发、以及技术攻关。

由网友 风去了无痕D论史谈兵 提供的答案:

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是大国标配!

400吨级运输机,将成倍提高陆军重装甲部队的快速反应部署能力。参照俄安124性能,载重108吨时。仍有5500公里航程。这就意味着能将99A坦克等重装甲特遣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部署到五千公里之外,这是惊人的投送能力。如此,假设我只有轻武器的海外维和部队猝遇乱兵重火力袭击时(这种事发生过),我们就拥有了在12小时内、就能将支援兵力迅速投送至万里之外的战场。

如果重型运输机与运20搭配,将使我们初步具备全球布置能力。

例如俄军介入叙利亚,4架安-124重型运输机一次就装载了4架米-8直升机和12架米-24P攻击直升机,从新西伯利亚直接飞抵叙利亚,完成了兵力投送。

又如一个整营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也只须几架安124就能一次性完成装载,并远程投送部署。

以此类推,400吨级重型运输机能装载大到中程战略地地导弹\巡航导弹发射系统、重型架桥工程车辆、主战坦克、远程火箭炮等,小至轻装步兵连等一切陆军与地面武器系统。这是无与伦比的空中机动能力。

別人有的,我们必须也要有!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攀比习惯,这习惯已历史悠久了。在倡导节约时,这是负面的。而正所谓:事物无绝对,皆有其两面性。在实力积累与技术发展上。攀比心理的存在,无疑就是一种强大的前进动力!

以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为目标的我们,或就在不久之后的将来,远程重型运输机突然就会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而早已经让歼20/31等突然出现,而惊喜习惯了的我们,再惊喜一次,也丝毫不奇怪。

运20的成功,说明了我国在制造重型运输机技术上,取得飞跃式进步,已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难关了。

21世纪战争,毫不夸张的说:谁赢了天空,谁就能赢得胜利。而重型运输机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是不逊色于隐形战斗机的。

"兵马末动,粮草先行!"古今战争皆是如此。

400吨级大型运输机在战争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它除了能远程部署兵力,让陆军的重装甲部队飞起来之外。对于空军战斗力的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

打个比喻,来形容一下空军战斗力。

(1)战斗机\轰炸机等作战飞机为空军的拳头。

(2)各种预警、电子情报侦察、加油机等支援飞机,就是空军的大脑与四肢。

(3)大型与重型运输机,就是空军的力气所在。

如果没有足够的力气,那么拳法再好,大脑四肢再灵活,也打不了人。岂不就是这道理!

先进的隐形战斗机,作战半径也只不过一二千公里,虽可以空中加油延长半径,但空中加油始终不及有前沿基地。

步兵是一人杆枪打仗,空军的战斗力却是在于空军基地。一个场站地勤后勤军需防空等等装备人员以千计,只为保障几十架战机与百余飞行员打仗。所以,空军也是"千人一杆枪"的部队。

当战争发生时,有了足够数量的重型运输机,能将整个场站随同战斗机,快速部署到三五千公里之外,迅速建立起一个前沿基地。这就是重型运输机的作用!

美军的kc-46为c-17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

由此看,我们的空军力量建设,还是任重道远。

最后再选几个战例参考一下,以下数据来自于各种公开资料。

一:海湾战争。

70天内,美国空军出动280架C-5重型运输机,与C-141运输机,日平均飞行空运300架次,总空运量达19.15亿吨,美国空军战前实施的14.5万飞行小时作战支援空运任务。其中85%由C-5和C-141运输机完成。

如果没有强大的重型运输机群,美军的"沙漠风暴"作战行动,要不知到猴年马月才能准备完毕。

二:1994年联合国授权法国干预卢旺达内战。

法国没有重型运输机,无法运输重型装备,求助俄罗斯空军,俄空军在收取数千万美元费用后,出动第235战略空运团的10架安-124运输机,飞行48架次,就向扎伊尔和吉布提运输了2600吨军用装备和4000名法国士兵。

有了重型运输机,哪怕自己不打仗,还能用来挣钱。

(运送高铁列车的俄安124重型运输机)

三:俄罗斯叙利亚反恐战争。

从2015.9.7日到2016.1.10日共123天时间,俄军10架安-124重型运输机,任务起降280架次,向叙利亚空运作战物资13800吨,为俄军队赴叙利亚作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安-124重型运输机强大的投送能力,是俄罗斯介入中东的底气。

所以,历史证明了,大国必备重型运输机,中国将来,必定会有400吨级重运。

从运20机舱中驶出的122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车。

将来,或几年后,也能看见一次装载2辆99A主战坦克的中国重型运输机。

图来自网络

由网友 积极的西柚9j6 提供的答案:

一个国家想要拥有战略投送力量,离不开空中运输工具的帮助,空中运输是目前最快速有效的运输方式,而空中运输离不开战略运输机的帮助,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战略运输机的运送重量越大,越有利于战略投送,因为超过一定范围的运输机,不仅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和维护成本大,而且对机场的要求也非常高,不适合大规模战略投送,所以目前主力运输机的吨位级别都在200吨级别,比如我国的运-20运输机。

400吨级别战略运输机是强国空军必备

全球目前在200吨级别的运输机数量最多,也是公认的主力运输机级别,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苏联研制的伊尔-76运输机和美国研制的C-17运输机,以及我国新研制的运-20运输机,这三款运输机的起飞重量均在200吨级别,运送重量也都在60吨左右,这类重量已经满足了基本的战略投送力量。

但是对于一个大国空军来说,200吨级别的运输机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对于俄罗斯空天军来说,除了伊尔-76运输机之外,还服役有安-124战略运输机,它的尺寸比伊尔-76更大,航程也更远,转场距离为16500公里,最重要的便是它的载重量,最大达到了150吨,约是伊尔-76运输机的3倍。

然后是美国的C-5战略运输机,它和俄罗斯安-124运输机属于同一级别的战略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为418吨,也属于名副其实的400吨级别运输机,最大载重量为130吨,比俄罗斯安-124运输机少20吨,不过也已经满足了美国空军的战略运输要求,在美国的几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中,比如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当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对于400吨级别战略运输机需求不太迫切

目前拥有400吨级别战略运输机的国家非常少,只有前面提到的俄罗斯和苏联,此外乌克兰拥有安-124战略运输机则是因为苏联解体后分到乌克兰,安-124运输机在乌克兰手里也只是进行全球货运服务,基本不发挥军事作用,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美俄两个国家真正拥有400吨级别战略运输机。

而美俄之所以拥有400吨级别战略运输机,主要是因为美国和俄罗斯的全球战略,尤其是美国,在全球拥有众多的军事基地,并且不断介入各个地区的冲突,甚至主动发起战争,而完成战略投送主要是运输机完成,有些大型设备,比如防空导弹和重型战斗机,只能使用C-5运输机,伊拉克战争前期美国在短期内集结30多万大军,C-5运输机功不可没。

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奉行全球战略,即使有海外军事运输任务,依靠进口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和我国独立研制的运-20运输机就已经能够完成任务,比如前往国外进行军事演习,伊尔-76和运-20就能够提供保障运输任务,运-20运输机服役几年来,就已经多次出国执行任务,对于目前我国战略需求来看,伊尔-76和运-20这两款运输机已经基本满足需求。

但是需求不太迫切,并不是代表不需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我国在海外利益的增强,拥有400吨级别的战略运输机是必然之事,所以我国必须要研制400吨级别的战略运输机,这也是成为世界空军强国的必经之路。

由网友 魂舞大漠 提供的答案:

有了200吨级军用大运,更造400吨级的运输机,乃至600吨级,这是中航工业的副总,在2016年的珠海说的。网友的议论,这便是大中国的气魄。呵呵,我们不只是图大,魂舞大漠的看法,一是更大型的运输机,我军有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可以拉动航空产业升级,大运对材料 、发动机和气动等技术的带动,是关键性的;三是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为今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四是一切可造,健全产业配套,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等等,因此我们在拥有200吨级大飞机的情况下,不会停止不前,还会积极向前发展,建强航空工业,大飞机正是大事业,只要立下大志宏图,才能发展得更好。

美军的例子

美军C-5只有55架,做为一型飞机,产量确实不多,不过,当了紧C-5所干的事也蛮重要。运输一些C-17干不了的活,大件装备只有动用C-5,才能齐装满员地把所有装备投送到万里之遥,如"支努干"和"种马"直升机等。那一年作用于海湾,美军在两周内即把两个重装师投送到沙特,这便是一种典型的能量。有了C-5,陆军所有装备皆可实现快速地空中运输,正是这种大飞机,号为真正的战略运输机,把美军的能量诠释得无以复加。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战略上有了一双长臂。运输量大,不用空中加油,即可以直达全球各地,有与没有完全不一样。

何时实现

运-20从计划下达到出世,只有5年多,不到六年时间。400吨级的大运呢?考虑到发动机因素,怎么说也得有十年之功,魂漠大漠觉得,到2025即可实现装备。若问性能如何,看运-20与C-17和伊尔-76的比较即可知道,因为后发技术优势,"鲲鹏"全技术状态后,性能丝毫不弱于任何一型200吨级。400吨级亦然。400吨级,世上就两款,安-124和C-5,是我们赶超的目标。又以中型为例,我们有了运-8和运-9,更造了一款运-30,多少人不解,其实没什么可纳闷的,就是要全面完成超越同级别的飞机。是志向,也是目标。

由网友 晨曦防务的唐志峰 提供的答案:

大型运输机是战略空军不可或缺的标志性装备之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研制装备了不同级别、不同型号的多款大型运输机,以满足全球兵力投送的需求。中国长期以来缺乏自主大飞机平台,最大的国产运输机也就是几十吨级的运8/运9系列,少量进口的伊尔76运输机都是宝贝疙瘩一样的存在。看到人家成群结队漫天飞舞的大型运输机机群,广大中国军迷们只有流着口水羡慕嫉妒恨的份儿。

好在如今我们终于有了运20,结束大飞机平台受制于人的历史,而且产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前不久十几架运20同框的照片流出,更是让大家感觉到自己有了浪一把的资本。我们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不过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运20只是中国在攀登大飞机领域高峰的过程中所征服的第一座山头,后面还有更高耸、更险峻的制高点等待着我们逐一攻克,必须要保持再接再励、时不我待的精神。

首先从平台分类来看,运20属于2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220吨),与美国的C17、俄罗斯的伊尔76是同一级别的。在此之上还有更加大型的运输机存在,比如美国的C5、俄罗斯的安124,它们属于4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再往上还有乌克兰的安225,这就是600吨级的超大型运输机,目前全世界仅有一架。跟这些庞然大物相比,运20只能算是小兄弟,我们的确没有沾沾自喜的资本。

400吨级以上的大型运输机有更大的载重量和更大的货舱空间,可以直接运送许多重型装备,比如主战坦克、直升机、防空导弹系统等等,对于提高远程快速反应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美国、俄罗斯至今都各自保有数十架规模的400吨级大型运输机机队。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就出动十多架安124将作战部队紧急运往叙利亚的各处军事基地,迅速控制了整个战场局面。那么中国是否也需要这样的大家伙呢?

根据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当然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研制工作,而且中航工业集团也对外证实过有研制400吨级以及600吨级大型运输机的计划,但是现实需求并不十分迫切,在项目优先度方面可以适当地往后放一放。这是因为400吨级以上的大型运输机涉及许多方面的航空关键技术,比如大推力大涵道比发动机、气动设计、材料工艺等等,都是要想成为真正的航空强国所必须掌握的,中国既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早晚都要补上这一课。

另一方面400吨级以上的大型运输机已经不是发展主流了,由于起降条件限制大、运营成本高昂,大部分的用途都逐渐被性价比更高的200吨级大型运输机所替代。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加快200吨级大型运输机的系列化发展(推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电子侦察机等各种用途的衍生平台),以及实用性需求度更高、对航空工业产业链带动能力更强的大型民航客机领域尽快获得更大的实质性突破。400吨级以上的大型运输机则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技术储备,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即可。

作者:刻雨无痕

由网友 迷彩虎说 提供的答案:

主要是看需求,不过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4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的需求不算大,这一级别的大型运输机目前有两种,一种是俄罗斯/乌克兰的安124,另一款是美国空军的c5银河运输机,这两款运输机也算是关系不浅,从出身上来讲,安124诞生于冷战时期,对标的是美国c5银河运输机。C5银河运输机机身长75.54米,翼展67.88米,足足有10层楼高,最大载重达到了破天荒的129吨!

作为美国的头号对手,苏联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一款体型惊人的大型运输机,在知晓了c5运输机的存在之后,苏联不甘落后,也开启了自家400吨级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制计划。于是就有了安124大型战略运输机。

从需求上来看,我国有需要用到这一级别的大型运输机的时候吗?还真有,比如说运输一些尺寸比较大、对于时间比较敏感的设备,比如说地铁车厢、风力发电机的转子这一类设备。不过虽然说有这个需求,但是到底值不值得为了这一点需求去单独研发一款4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呢?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觉得是不值当的。

单独研制一款飞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动辄数百亿起步,而全世界对于400吨级运输机的需求量其实并不大,之前西方国家就对此出具过一份报告,除了美国空军之外,全世界的民用领域对于400吨级运输机的需求就只有26架,这么少的数量是不值得为此单独研发一款运输机的。

而美国空军也早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停产了c5银河,直到目前也就保留了52架,实际上这些年来使用的已经非常少了,当年美国空军搞出这么大一号运输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本国部队向欧洲快速调动以对抗苏联的装甲集群,苏联解体之后,美国自然对于C5的需求下降了,也就正式停产了。

现在俄罗斯安124的租赁业务这么好,主要也是因为需求量小,各国都不愿意单独研发,还不如找俄罗斯租一下,俄罗斯也乐得挣这一份钱,但同时自家也没有继续研制新一代的400吨级运输机的计划。

我国目前不管是军队还是民间也好,对这类飞机的需求也不大,军队主要是用的还是运20这样的200吨级大型运输机,这一级别的运输机已经能够满足军队绝大部分的运输需求,并且使用维护成本也不高,对面的美国也是如此,主要使用的就是同级别的C17运输机。当然了,如果有一天我国真的对于400吨级运输机有了足够大的需求量了,那么到时候,大家就能够看到中国版的安124了。

由网友 晋激 提供的答案:

面对美帝及其盟友的武力威胁、面对统一大业的需求,中国很有必要装备300—400吨级的大运!

首先,美帝的核心基地从第一岛链转移到第二岛链,如果占领/突击它们需要续航时间长、航程远的的大运迂回运载人员和作战物资:运—-20满载的不仅仅是全副武装的人员、还有突击车辆、配套物资——第二岛链基地超出它的满载航程;

运—20运载的空间不足:它运载步战车到俄罗斯参加演习,99A主战坦克却无法运送——距离超出;而第二岛链坚固基地的攻防战缺少99G将被动作战;

04A型步兵战斗车战斗全重24吨,07式122自行榴弹炮为24.5吨,它们属于标准的重型支援作战装备。而运-20战略运输机载重量在50-60吨,仅从重量上看上运送起来绰绰有余:但是,它们只是轻型旅的标配,运—20搭载重防护、全作战的99A主战坦克的航程将大幅下降;例如,俄罗斯伊尔—76运送T—72时需要将裙版、燃料、弹药全部清空——落地后再重新补充:完全失去实战意义。况且,运—20载重20吨时才能达到5500千米,这已经是战略支援级别的空运!

因此,发展300—400吨级运输机尤为重要了:4发布局、单发涡扇推力超过16吨、增推后达到18吨,野战机场起降载荷航程达到70吨/5000千米(战略支援)、55吨/7000千米(战区支援)——中国统一战争将不仅仅局限于狭窄海域,为了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需要远征其他大洲,而运—20满载跨洲际作战航程不足——无法有效打击敌人的洲际军事节点、经济命脉!

由网友 兵说 提供的答案: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从实际需求来看,400吨级的运输机还是有必要研制和发展的。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而言,只要拥有了200吨级的运输机,就称得上是战略级别的空运部队。如果领土面积不大,海岸线不长的话,200吨级运输机完全能满足需求。如果幅员辽阔,边界线和海岸线都很长的的情况下,运输补给一次不容易。此时的运输机载重越大,效率更高,对前线的补给也更及时。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都有400吨级的运输机,俄罗斯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发的安124,美国是大名鼎鼎的C5银河运输机。这两款飞机不仅载重大,而且航程远,具备洲际飞行能力。从战略角度出发,具备把兵力全球投送的能力。

现代运输机普遍采用类似的结构和设计思路,不要求隐身性和机动性,最看中的是性价比和航程。运20运输机的出现,填补了我国在大型运输机领域的研发短板。这款飞机未来会长期担任我国主力运输机,任重而道远。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大概是200吨左右,实际运输载重是70吨左右。按照国际上一般主战坦克的重量看,大概在50-60吨左右。也就是说运20一次只能运输一辆主战坦克或装甲车,这影响了重装力量的投送效率。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运20的航程不足8000公里,如果采取最大载重方案,则不足5000公里。如果执行较远的补给任务,就可能存在航程不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案也有,就是让加油机给运20加油,但目前暂无重型加油机,只有轰油6。超远程补给和投送还是存在够不着的情况。

综合这些因素,我国有必要研发一款400吨级的运输机。但研发该类型飞机前,需要首先解决大推力发动机的问题。400吨级运输机对发动机要求更高,我国在运输机大涵道比发动机上还存在不足。如果要研究400吨级的运输机,需要先制造出推力超过20吨的发动机,这是一件难度比较高的事情。所以说现阶段无法研制400吨级运输机,还需要一些时间和积累。

由网友 无语胜似有语 提供的答案:

有必要。

目前已换装了国产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WS-20的运-20B已经完全达到了最初预定设计性能指标:最大起飞重量达220吨以上,最大载重为66~70吨左右,最大航程可达8000公里以上。而在满载全重量下的航程约为4400公里,差不多是从我国河北省到南海曾母暗沙的直线距离。如果以我国内地机场为起点运-20的可飞抵活动范围基本上可以覆盖整个亚洲。若把中途转场或者空中加油的因素考虑进去,运-20甚至可以到达欧洲及非洲部分地区,基本上满足解放军的日常跨战区远距离空中快速机动部署以及我国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海外撤侨等诸多方面的需求。

目前就最新改进换发的运-20B性能而论,已经可以运载我国陆军的绝大多数重型武器装备,其六七十吨的运载能力可以运载一辆战斗全重55吨的99A主战坦克或两辆35吨的05式"黑豹"轻型坦克、或两辆04式履带式步战车进行长达数千公里的远距离空中机动快速部署,甚至是直-20和武直-10,将旋翼折叠或拆卸下来后,也能够装进运-20的货舱里。但如果相比之前运-20A的基本性能水准,运20B的性能提升并未跳出战术战略通用型运输机的范围,只能说是增强而非根本质上的飞跃。

同样在是否实现换发的前提之下载重能力55~60吨的运20A与66~70吨左右的运20B均可也只能运载一辆战斗全重55吨的99A主战坦克,受限于货舱空间和实际载重能力运20B增加的数吨乃至十几吨的载重能力更多体现在运送较小件的单体散装货物上,但在运载重型主战装备如重型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并未实现明显的量方面的提高。如果进行重装甲部队成建制的远程空中快速机动部署,运-20需往返飞行数次甚至十数次才能完成任务,像上一次向塞尔维亚交付红旗-9地空导弹系统运-20也是往返多次才完成任务,运送重型装备效率方面着实有些差强人意。但如果我军拥有最大起飞重量达300~400吨级别,载重能力达上百吨级别的超级战略运输机如类似美国C-5"银河"、俄罗斯安-124"鲁斯兰"那情况可就大为不同了。

以美国C-5M"超级银河"超级战略运输机为例,其最大载荷可达129吨,几乎是运-20的两倍,可同时运载两辆战斗全重60吨的"艾布拉姆斯"重型主战坦克,进行距离达5000公里左右的远距离机动部署(进行空中加油后飞行距离还将提高)。像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正是凭借C-5强大的运输能力在第一时间从遥远的后方往战区运送了大批的重火力装备和战争后勤物资,高效率的空中运输有力地保障了战争的后续进程。而与运20性能同等水平的C-141"运输星"、C-17"环球霸王"战术战略通用型运输机则更多的是承担中远程辅助补充性运输以及战地转运投送任务。

如果我国空军能够拥有装备一款最大起飞重量300~400吨级别,有效载荷能力达上百吨级别的超级战略运输机,海外远距离大规模军事机动部署能力将获得极大增强,后勤模式将得到根本性改善,运输效率将成倍提高。总而言之,我国空军现有的战略远程投送力量结构中单单只有运20这样一款200吨级别的战术战略通用型运输机是绝对不够的,还缺乏一款最大起飞重量300~400吨级别,有效载荷能力达上百吨级的超级战略运输机来扮演挑大梁的主力角色。我国目前缺乏海外军事基地,随着我国在海外的相关利益的日渐拓展,对战略远程运输能力的需求愈发迫切。若在局势紧张或战争时期难以保障维持军队后勤能够以海运或陆运大批量的方式进行较长时间且相对稳定的海外运输部署,必须依赖空中快速机动运输部署模式。

最大起飞重量达200吨级别的运-20六七十吨的最高载重能力若在和平时期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或在地区局势紧张进行海外撤侨行动以及满足我军国内跨战区中远程机动部署方面还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涉及海外大规模紧急军事部署,单就运-20的性能而言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颇为吃力。若想实现重火力装备以成建制的规模例如我国陆军的重型合成旅在第一时间内实现海外快速机动部署以运-20的性能而论,其一需成大型编队出动,相关地勤整备时间较长,其二大型编队飞行目标过于显眼、远距离安全飞行不确定因素过多以及相关护航压力偏大。但如果我国空军能够拥有一款最大起飞重量300~400吨级别,有效载荷能力达上百吨级别的超级战略运输机,我国军队海外紧急军事部署能力则将迎来根本性上质的飞跃。

因此,无论是从我军的实际需求出发,还是我国的海外相关利益发展保障来看,我国科研人员绝不会只躺在200吨级别的运-20功劳簿上,研发一款最大起飞重量300~400吨级别,有效载荷能力达上百吨级别的超级战略运输机,势在必行。

由网友 名小明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就想是有了C919后,我国还有必要研制 C929吗?肯定的告诉你,很有必要非常有必要!世界上与运-20飞机一个级别的有,俄罗斯伊尔-76和美国C-17环球霸王!

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220吨,载重超过66吨,航程大于7800千米。

C-17最大起飞重量265吨,载重超过77吨,航程大于8000千米。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195吨,载重超过50吨,航程大于6700千米。可以看到三者是差不多一个级别,C-17更优秀一些!

美国和俄罗斯都有更大型的运输机,美国的代表C-5,俄罗斯的代表是安-124!我国还没有与之匹敌的战略运输机!C-5最大起飞重量380吨,载重超过130吨,航程大于13000千米。安-124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最大载重150吨,最大航程15000千米。从数据可以看出两者运输量都超过了100俄吨以上!在最近期的实际战运用中,安-124体现了不俗的运载能叙利亚战争期间,俄军出动了数10架安-124运输机,开展了上百次起降任务,为叙利亚运输了近1.4万吨战争物资,包括S400放空导弹,T90主战坦克等一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帮助叙利亚在短时间内稳住了局势,并展开了反击!

C-5可以向全球运送美国现役全部主站装备,一架C-5B可运载2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或16辆 3至4吨卡车,或1辆M1坦克和2辆布雷德利装甲车,或 6架AH-64A 武装直升机,或10枚潘兴式导弹及发射车,或3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美国如果将1.5万名士兵运送至欧洲,仅需42架C-5,便能在13个小时内运送完毕。这些是运-20/伊尔-76/C-17等无法做到的!

所以我国的战略运输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和美俄战略运输机的差距还有很大!非常有必要研制400吨级乃至600吨级的重型战略运输机!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0713.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19.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