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历史书上说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小朝廷,为什么现在网上很多人都力挺宋朝?

由网友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提供的答案:

筒单说,宋朝积弱,并不积贫。宋代除方腊外,没有其它丈规模的农民暴动,社会比较安定,生产得到发展,对外贸易也很活跃,所以宋代是王朝历史上比较富裕的朝代。

但是,由于赵匡胤是武将出身,用兵变手段夺取后周政权,特别忌讳别人对他的子孙如法炮炙,所以整个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先是把中央禁军分成三部分,各设指挥使,称为三衙,互不统属,皆听命于皇帝。后又设枢密院,派遣信得过的文臣为枢密使掌握军事政令,兵马调动。三衙有掌兵之重,而无调兵之权,枢密有调兵之权,而不掌兵。平时,兵归大营,将遣闲居,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遇到战事,临时派将掌兵,而且总是派文臣为统帅。这样的军队肯定缺乏战斗力,所以宋代对辽,金,西夏,北蒙的战事,吃败仗的时侯多,只得妥协退让,以金帛取和议,换取暂时的安定,显得国防无力,政权疲弱。而享受宽厚待遇的多数文臣还沉醉于灯红酒绿,歌舞昇平。所以整个宋代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由网友 旅客1234 提供的答案:

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历史上分两种朝代,一是视百姓为奴隶的其他朝代,二就是宋朝这种已经出现微弱的现代文明曙光的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看起来是一治一乱,往复循环,实际上则是一直在进步,到宋朝达到古代文明的巅峰……

宋朝以前,绝对是不折不扣的野蛮时代,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汉武帝这种可以牺牲国内一半户口来换来的的军事强国,晚年又滥杀无辜,肆意妄为,竟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制止他,毫无文明可言……

而宋朝以后,又回归野蛮时代,明清两朝,归于保守,国门不再开放,工商业萎缩……这两朝,实际上中国文明是止步不前的,甚至某些方面是倒退的……

具体而言,相比起其他朝代,宋朝有以下几大不同……

第一,宋朝是全球最早建立起完善福利机构的国家,北宋时,就已经建立了居养院(收养老人和孤儿),安济坊(救济穷困人群,免费医疗),漏泽园(福利性公墓)等机构,几乎覆盖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所有的问题……

而且这不光是东京,北宋蔡京规定,全国各州县,甚至大一些村寨乡镇都必须建立这些机构,要进入官员考核的,目的是保证那些无法自存之人也能生活下去……

士大夫阶层的,己欲达而达人的家国情怀,在宋朝才第一次真正的泽及百姓……北宋宣和年间甚至街边无米冻僵之人,都送居养院,给米钱周济,遗弃小儿,朝廷顾人乳养……

南宋时,更是建立收容老人的安老坊、安怀坊、安济院等等,收育弃婴与孤儿的婴儿局、慈幼庄、慈幼局、及幼局等等;此外还有施药局、惠民局、和剂局等等,民生制度更是达到巅峰……

当然宋朝福利制度的强大,来源于强大的经济保证……

第二,宋朝工商业发达……宋朝重视商业,工商税能够第一次达到了70%,这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还是第一次,北宋市井繁荣,对城市交易时间不做限制,大城市出现了通宵达旦的夜市,商品琳琅满目,不少宋朝皇帝都喜欢购买外卖,或者去市井快活,因此南宋孝宗皇帝因为喜欢外卖暴饮暴食,还吃坏了肚子……

南宋时,海上交易十分发达,政府鼓励发展商人,中国与几十个国家都有交易,每年外贸能带来大量的白银收入,泉州,广州,等地都是大型航海城市,这使中国提前进入大航海时代,而明清两朝闭关锁国,完全失去宋朝的先发优势……以至于开始大大落后于世界……

终宋一朝,始终是生机勃勃的样子,而明清两朝却是暮气沉沉的小农经济……

第三,宋朝君权受限,皇帝与官员之间形成了一种礼法上的默契,皇帝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比如杀士大夫等等,这要比英国的大宪章运动还要早,是中国第一次人文思想的光辉……

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士大夫,和皇帝更像是平等关系,君臣之间互相行礼,皇帝对士大夫非常尊重,甚至皇帝很多旨意都要受到驳回,宋朝皇帝也无能为力……

相比而言,其他朝代,皇帝基本上可以肆意妄为,而明朝,藩王都可以滥杀无辜而不受法律约束而言,宋朝确实是人文的巅峰……

第四,宋朝法律,也和其他朝代有显著不同,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人员流动的频繁带来的纠纷,房屋买卖,物品典当等,导致宋朝民法和诉讼法相继出现了巨大的飞跃,打官司时,各种契约,白纸黑字的文书成为重要的依据……

宋朝断案重视物证,命案也重视证据,没有证据就无法结案,这也是宋朝人文和法制精神的体现……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的宋慈,就是早期的专业法医……

而到了明清两朝,官员断案以息事宁人和降低社会影响为目的,很多时候判案全凭官员猜测,甚至看双方身份……比起宋朝来法治精神出现了巨大的倒退……

第五,科技的进步,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者,且不说,发现地磁偏角的沈括等一大批的科学家,宋朝的制造业工艺也进入了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

发达的航海业,使宋朝有当时最优秀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能够造大型桨轮船,和密封阁仓(船就算部分坏了也不会沉)……

四大发明集中大规模应用就是在宋朝,而冶铁技术和煤产量,都是世界前列,实际上,当时的东京城就建立大型的军工厂,就是采用烧煤炼钢,工人数量达几千人……整个冬天,东京城市民都是烧煤取暖……

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了本《天工开物》,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机械,风机,水车,纺织机等等,实际上大量的工艺都是继承宋朝的……

甚至明朝初年还能建立大型的船只下南洋,只可惜明朝保守,开始回归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行海禁,很多造船术都迅速衰弱了……

如果明朝能够继承宋朝的政策,重视工商业和海外贸易,那么大航海时代,甚至蒸汽机的出现在中国也未必不可能……

另外军事方面,宋朝发明了最早的火器,也就是火枪的原型,当然,南宋时政府鼓励民间进献各种优秀火器,抗击蒙元,当时军事科技一度发展迅速……

后来明朝保留了火铳技术,但是在明朝火器发展就已经落后西方,明清两朝政府也不鼓励民间发展火器……

当然有人说宋朝积贫积弱,军事力量衰弱,首先,宋朝用三十万两岁币,就让北方辽国成为自己北方屏障,建立百年和平,这不是对百姓有巨大的好处吗?

另外,蒙古铁骑横行天下,灭宋却用了将近五十年,所以宋朝武力并不差……

后来明清两朝,还在宋的基础上相对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人文和对外开放上,这两朝还是没法和大宋相比,甚至没法和唐朝和元朝相比,他们统治方向更加偏向如何驯化百姓上的方向上去了……

从宋朝以后,中国也由此慢慢地开始落后世界,甚至落后江户时代的日本……而此时,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来临了,历史进入了新的一页……

由网友 夜阑卧听 提供的答案:

其实很简单,逻辑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宋朝和明朝最核心的区别是宋朝对于士大夫阶层也就是知识分子待遇优厚,即使历朝历代都存在冗官冗费的问题,宋代也是最严重的。

而这些力挺宋朝的,以矮大紧为代表,本质上就是不服气,觉得自己也是知识分子,也应该享受宋朝的待遇,不事生产也能有铁杆庄稼,和那些个八旗子弟一样,那日子多美啊。

不光宋朝,还有吹民国的,原因是一模一样的。本质上就是没找准自己位置,他们总觉得自己也是知识分子,也应该当剥削阶级去压迫其他人,就跟那些梦想回到解放前有丫鬟伺候的女的一样,殊不知你们能有今天的待遇是因为新中国,才让你们有机会上学识字,放到你们想去的时代?你还想压迫别人?你们就是被压迫到死的那些个人。

这帮蠢货就是太高估了自己,老觉得"平等"是约束了自己,其实这是对你们的保护,不至于让你们生不如死。

由网友 真正鳄鱼不哭 提供的答案:

公众对同一事件存在不同看法不是很正常吗?

大家立场经历不同,基于各自的出发点,对历史作出不同价值判断,于是就有了"挺"和"黑"的区别。

挺怂主要基于两方面原因:

客观方面,大怂并非完全的烂,也有一定可取之处。诚然,大怂武功远不及汉唐,即使在相对高峰的北怂年间,也不配称为"大一统"。然而再不屑的论者也承认,两怂经济繁荣远过于盛唐——不扯想当然的世界GDP占比,那没有有力证据支持,不过是自我陶醉;无论是财政收入抑或平民生活水平都是如此。凭什么呢?除了人口增殖外,主要是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促成了生产力发展。和平怎么来?限制武将防范内乱是有作用的。

该表扬就要表扬,这才是对待历史的客观态度。

从主观方面说,自晚请到皿果总被洋人压着打,在救亡者看来这处境跟大怂被辽夏金欺负何其相似?怎么可能对大怂有好印象?而时过境迁,当外部压迫感不那么明显,一部分靠买办起家者便自觉不自觉的厌恶起"战狼",跟大怂开始"共情"了……

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屁股决定脑袋是也。

由网友 相城历史小学生 提供的答案:

您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杰竞折腰。也给了今人无数崇拜的人物和时代。以致今日有很多"唐粉汉迷"之流。当然,一千年前的宋朝因为他时代的特殊性也踊跃出一批"宋粉",下面,简要猜测下为何宋代会让很多今人神往的原因。

1:现在的人们,喜欢历史的朋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以,或多或少的内心总有一些文人思想。而宋代,是整个封建王朝时期士大夫阶层待遇最好的时期。

宋代以文立国,贬低武将地位。早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就发布了"刑不上大夫"的通告。所以,喜欢《宋史》或者《水浒》的朋友会发现,宋朝对待犯人,最高的刑法就是流放。比如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去了海南岛,武松杀死西门庆等三条人命结局也只是发配孟州。宋代是不流行死刑的,所以,士大夫阶层整体的幸福感就高,给今人的印象也就会好,毕竟人们总喜欢仁慈和蔼的人嘛。

2:今天,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被混混儿打,那么你心里肯定首先会同情被打的弱者。而宋所处的时代就如同一个在街上被混混儿打的角色。与宋代同时期的辽,西夏,金或者蒙古,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因为长期没有文化熏陶,在武力值强大的同时也极度的野蛮粗鄙。

而宋朝,又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作战能力极差,所以与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总是败多胜少,再加上少数民族的野蛮和掠夺,使得宋给人们的印象总是一个被欺负的"弱者"。面对弱者,人们难免不生恻隐之心,对宋多几分偏爱也就可以理解了。

3:宋代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唯一一个可以度过300年的王朝。从古至今,由于政权的更迭使得多少文化瑰宝付之一炬,王朝的寿命总不过300年这一个坎。(汉代虽然说绵延400年,但是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政权很干净的把西汉和东汉切开)而宋代,虽然经历了靖康之耻,但是不久赵构就在南京登基建立南宋,大批北方人民南迁。既开发了南方的经济,又保存了宋代的文化和习俗。

虽然赵构在历史上的风评并不算一个好皇帝,但如果没有他建立的南宋,我们今天的中秋节,还有月饼,饺子等习俗可能就无法保存下来了。而今人一提到过节,又总会把他和宋代联系在一起,使宋朝成为今人很喜欢和感兴趣的一个王朝。

综上所述,由于宋代这个"受欺负的小朋友"给今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充满爱心的中国人民对他总是特别"照顾",而那些"宋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由网友 看黑先生 提供的答案:

中国的各个大朝,除了晋、元是只挨骂不表扬的,其它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有赞有贬的,而且毁誉参半,你说的力挺和你说的积贫积弱都是各家片面之词。

先说积贫,这是一个错误概念。不管跟谁比,宋朝都是很有钱的,但国富民不强,而且繁华的也就首都,其他城市真就是犄角旮旯。贫富差距大,你能说他很有钱或没有钱吗,都不客观,终究是人各有命,悲喜不相通。而且到了后期,宋朝的财政问题之大,足以灭国,不然怎么会有王安石出来变法呢。

再说积弱,这也是一个错误概念。其实宋朝的军事不弱,但武将没有话语权,要知道上面不想打打仗,再强的将军都没有用武之地。同样说新中国,我们弱不弱,为啥敢抗美援朝,而且还打赢了,这就是拥有话语权的人意志在。

最后讲力挺,又回到刚才说的积弱上,它是一个可以表扬又可以批评的点,那就是宋朝重文轻武。自宋开朝以来不杀一个文官,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待遇最好的朝代,也正是这样,在文学艺术领域万古流芳。文学艺术这些软文化在,就会给人一种太平盛世的感觉,就会觉得这个时代真好,至于背后所藏的艰辛一般人又哪里知道呢?

但最客观地讲,宋朝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璀璨的。辜鸿铭曾论中国人的精神里说中国人有一个最好的品质,就是温良,这个词形容宋朝也是最好的。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