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有没有陷害杨家将?_潘美真的冤吗?

由网友 一金姥姥 提供的答案:

986年,杨业被逼着率数千兵马与十几万辽军大战,谁知退至陈家谷时,说好的援兵却不见踪影,杨业悲恸到捶胸顿足。

无奈之下,看着眼前伤痕累累的士兵,他不忍心让士兵们战死在这里。

于是劝说士兵道:

各位都是有父母、妻儿的人,他们都盼望着你们回家。今日大家自行逃命去吧,不要跟着我做无谓的牺牲。

回去之后,请替我报告陛下,杨业再不能为陛下效力了!

然而,他手下仅剩的百余名士兵竟无一人愿意离开,而是异口同声道:甘愿与将军同生共死!

杨业含着热泪点了点头,随即率领他们向辽军发起了冲锋。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百余名宋军战士,在比自己多几十倍的辽军围攻下,一个接一个倒下,直到全部战死。

73岁的老将军王贵张弓搭箭,射杀辽军数十人后,箭矢用尽,与敌军肉搏时牺牲,杨业的儿子也力战身死。

杨业则是拼尽全力,斩杀数百辽军,这不是吹牛,而是真有历史记载。

杨业力战,自日中至暮,手刃数百人。——《契丹国志》

后来由于战马受伤不能奔跑,又转入树林与敌周旋。

没想到辽将耶律奚低一箭射中战马,杨业立即坠下马来,被契丹人俘虏。

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史王贵杀数十人,矢尽遂死,余亦死,无一生还者。——《宋史》

杨业这个名字,令契丹人闻风丧胆,就像汉朝时的匈奴人畏惧飞将军李广一样。

这样的人物,一旦劝降,不仅振奋辽国军心,更能极度打击宋军士气,于是极力劝降杨业。

但杨业却说:陛下以国士待我,我也希望在边疆杀敌守边来报答他,如今被奸臣所胁迫,致使大败,还有何脸面活着!

于是绝食三日而亡!

如此悲壮、惨烈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家将演义》里说,是奸臣潘美设计陷害杨家将,致使杨业兵入两郎山,陷入辽军重围。

杨家将在随后的金沙滩一战中,大郎、二郎、三郎战死,四郎、八郎被俘,七郎被潘仁美以103箭射杀。

杨业则是在突围无果后,一头撞死在李陵碑。

小说演义里是这么说,但真实的历史却天差地别!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这件事的大背景是宋太宗发动第二次北伐,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宋军分东、中、西三路共20多万大军向燕云十六州开进,其中杨业所在的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将。

宋太宗是个业余的军事选手,在开战后,依然遥控指挥,瞎干预,导致宋军大溃败。

东路军和中路军在溃败南撤后,只剩杨业和潘美所在的西路军还在燕云十六州境内。

这时,他们接到了宋太宗的圣旨,要求他们掩护寰、朔、云、应四州的老百姓撤回宋朝境内。

但辽军已经攻占蔚州、寰州,西路军已经是孤军,自身能不能安全撤离都成问题,更别说把百姓迁回宋境了。

但杨业不愧是名将,他当即就想到一条绝妙的计策:

请大家结合示意图看,会更容易理解。

现在敌军兵士气旺盛,不宜交战,而且朝廷也只让我们掩护百姓撤退,我们可以率军从代州出大石路。

同时,先派人秘密联系云、朔两州守将,当大部队从代州开动前往大石路(应州西面)时,让云州百姓先撤离。

当大部队到达大石路后,立即进驻应州,这时,辽军必定来进攻应州,趁这个机会让朔州守将带着百姓赶紧撤离,直接往石碣谷走。

注意,当宋军进驻应州后,就可以威胁辽军占领的寰州,所以辽军主力会被吸引在寰州和应州一带。

这时,再带着宋军主力掩护应州百姓,往石碣谷且战且退,并提前安排一千名弓弩手埋伏于谷口,再派精锐骑兵接应救援。

这样一来,辽军会被引入石碣谷的伏击圈,这样一来,不仅百姓可以撤离,还能保全宋军主力。

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宋史》

谁知监军王侁却认为此时手里尚有数万精兵,不应该畏敌如虎,应该大张旗鼓地从雁门关往北进发,直逼朔州,与辽军正面对决。

刘文裕(一个不懂军事的庸才)也认为应该与辽军正面交锋。

很明显,辽军势大,有十几万大军,不宜硬碰硬,杨业当即反对道:不可,此举必败。

没想到王侁听完后,竟开始嘲讽并威胁杨业:

将军平日里被契丹人称为"杨无敌",不想今日却畏敌如虎,该不是有别的想法吧?

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宋史》

此话一出,问题的性质可就变了,杨业本来就是降将,王侁这话是在怀疑他是不是有叛国通敌的想法。

面对监军的冷嘲热讽,杨业愤怒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主帅潘美至今仍是一言不发,保持沉默。

监军是代表皇帝监察诸将,要是得罪了监军,等回去之后,要是在皇帝面前打一下小报告,说你怯战畏敌不前,甚至通敌,那可就惨了。

宋太宗此人疑心很重,连这么大规模的北伐,都在遥控指挥,可见对权力之看重。

潘美兴许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选择了明哲保身,一言不发等于是默认了王侁的主张。

连主帅都不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杨业无奈,只能率军大张旗鼓北进,与辽军正面作战。

临行前,他哭着对潘美说:

此行必定不利,我本是太原降将,承蒙皇帝陛下大恩,不仅不杀我,还授予我兵权,不是我畏惧敌人,而是要等待时机杀敌立功。

如今大家都指责我畏敌怯战,我应该率先与敌死战!

潘美再次沉默,杨业又指着远处的陈家谷说道:

请诸位将军在陈家谷左右两翼摆上步兵和弓弩手作为支援,等我转战到这里,大家就率军杀出,接应我,否则我必将全军覆没!

这回潘美终于开口表示同意,王侁也答应了他的要求,等他出发后,当即进驻陈家谷。

但致命的一幕终究还是发生了!

杨业所部大张旗鼓北进之后,辽国名将耶律斜轸不敢大意,亲自迎战,他在大道两旁设计伏兵。

先派小股部队与宋军交战,佯装败退,当宋军追击一段后,突然伏兵四起,宋军陷入重围,杨业败退至狼牙村。

而埋伏在陈家谷的王侁,登上高地瞭望,等了一段时间也没看到杨业,心想,该不会是辽军败退了吧?

这打败辽军的头功可不能让杨业抢了去,于是率兵前进,与杨业抢功。

而主帅潘美,对于监军私自带兵离开的行为却无力制止,竟放任他离去。

看着王侁离去,潘美又犯了大错,他竟然又带着所部人马沿着河谷向西南前进二十里。

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宋史》

当杨业在辽军的重围中浴血奋战,从中午一直杀到日落时分,才到达陈家谷。

此时杨业身边仅剩百余人,而陈家谷却不见一兵一卒,事先约定的援兵一个都没有!

于是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潘美算不算陷害杨家将呢?

从整个过程来看,不难理解,潘美可能觉得自己受到皇帝的猜忌,不然不会派监军来。

潘美为了避免猜忌,不敢得罪监军,即便身为主帅,也不愿仗义执言。

如果他以主帅的身份压制了监军,将来要是落下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罪名,那就惨了。

又或者,监军王侁再告他一状,也够喝一壶。

因此,他选择了一言不发,选择默许的态度,就这样葬送了北宋一员名将!

要知道,潘美可是北宋开国名将,在赵匡胤时代的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他曾经独自统率大军攻灭南汉,又与曹彬一起平定江南,宋太宗攻灭北汉时,潘美更是大破北汉军队。

可以说,潘美属于北宋开国功臣,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而且资历上比杨业更老,选他做西路军主帅,也是应该的。

但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人,又怎么不会明白监军王侁的主张会害了数万将士的性命?

明知会招致大败,他还是选择了默许,这也是潘美晚节不保的一大败笔。

后人将其演义成奸臣潘仁美,是陷害杨家将的唯一责任人,落下一个陷害忠良的骂名,也算是一种惩罚吧。

宋太宗得知真相后,将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被流放金州,刘文裕免官、流放到登州。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王侁在后来宋军与西夏李元昊的战争中,再出昏招,导致宋朝错失了攻灭西夏的时机。

宋朝不杀士大夫这条规矩,终究还是反噬了自身。

而潘美当初的决定,背后的根源正是宋朝以文制武,对武将极端猜忌的心理造成的。

如果没有作为文官的监军出现,没有宋太宗的遥控指挥,估计燕云十六州直接打下来了,根本不会出现后面的情况。

终宋300年,知名的武将几乎没有善终的,一切的开端,就是从宋太宗开始。

贻误宋朝三百年,宋太宗是有直接责任的。

由网友 烟郭说历史 提供的答案:

986年,杨业被逼着率数千兵马与十几万辽军大战,谁知退至陈家谷时,说好的援兵却不见踪影,杨业悲恸到捶胸顿足。

无奈之下,看着眼前伤痕累累的士兵,他不忍心让士兵们战死在这里。

于是劝说士兵道:

各位都是有父母、妻儿的人,他们都盼望着你们回家。今日大家自行逃命去吧,不要跟着我做无谓的牺牲。

回去之后,请替我报告陛下,杨业再不能为陛下效力了!

然而,他手下仅剩的百余名士兵竟无一人愿意离开,而是异口同声道:甘愿与将军同生共死!

杨业含着热泪点了点头,随即率领他们向辽军发起了冲锋。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百余名宋军战士,在比自己多几十倍的辽军围攻下,一个接一个倒下,直到全部战死。

73岁的老将军王贵张弓搭箭,射杀辽军数十人后,箭矢用尽,与敌军肉搏时牺牲,杨业的儿子也力战身死。

杨业则是拼尽全力,斩杀数百辽军,这不是吹牛,而是真有历史记载。

杨业力战,自日中至暮,手刃数百人。——《契丹国志》

后来由于战马受伤不能奔跑,又转入树林与敌周旋。

没想到辽将耶律奚低一箭射中战马,杨业立即坠下马来,被契丹人俘虏。

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史王贵杀数十人,矢尽遂死,余亦死,无一生还者。——《宋史》

杨业这个名字,令契丹人闻风丧胆,就像汉朝时的匈奴人畏惧飞将军李广一样。

这样的人物,一旦劝降,不仅振奋辽国军心,更能极度打击宋军士气,于是极力劝降杨业。

但杨业却说:陛下以国士待我,我也希望在边疆杀敌守边来报答他,如今被奸臣所胁迫,致使大败,还有何脸面活着!

于是绝食三日而亡!

如此悲壮、惨烈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家将演义》里说,是奸臣潘美设计陷害杨家将,致使杨业兵入两郎山,陷入辽军重围。

杨家将在随后的金沙滩一战中,大郎、二郎、三郎战死,四郎、八郎被俘,七郎被潘仁美以103箭射杀。

杨业则是在突围无果后,一头撞死在李陵碑。

小说演义里是这么说,但真实的历史却天差地别!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这件事的大背景是宋太宗发动第二次北伐,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宋军分东、中、西三路共20多万大军向燕云十六州开进,其中杨业所在的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将。

宋太宗是个业余的军事选手,在开战后,依然遥控指挥,瞎干预,导致宋军大溃败。

东路军和中路军在溃败南撤后,只剩杨业和潘美所在的西路军还在燕云十六州境内。

这时,他们接到了宋太宗的圣旨,要求他们掩护寰、朔、云、应四州的老百姓撤回宋朝境内。

但辽军已经攻占蔚州、寰州,西路军已经是孤军,自身能不能安全撤离都成问题,更别说把百姓迁回宋境了。

但杨业不愧是名将,他当即就想到一条绝妙的计策:

请大家结合示意图看,会更容易理解。

现在敌军兵士气旺盛,不宜交战,而且朝廷也只让我们掩护百姓撤退,我们可以率军从代州出大石路。

同时,先派人秘密联系云、朔两州守将,当大部队从代州开动前往大石路(应州西面)时,让云州百姓先撤离。

当大部队到达大石路后,立即进驻应州,这时,辽军必定来进攻应州,趁这个机会让朔州守将带着百姓赶紧撤离,直接往石碣谷走。

注意,当宋军进驻应州后,就可以威胁辽军占领的寰州,所以辽军主力会被吸引在寰州和应州一带。

这时,再带着宋军主力掩护应州百姓,往石碣谷且战且退,并提前安排一千名弓弩手埋伏于谷口,再派精锐骑兵接应救援。

这样一来,辽军会被引入石碣谷的伏击圈,这样一来,不仅百姓可以撤离,还能保全宋军主力。

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宋史》

谁知监军王侁却认为此时手里尚有数万精兵,不应该畏敌如虎,应该大张旗鼓地从雁门关往北进发,直逼朔州,与辽军正面对决。

刘文裕(一个不懂军事的庸才)也认为应该与辽军正面交锋。

很明显,辽军势大,有十几万大军,不宜硬碰硬,杨业当即反对道:不可,此举必败。

没想到王侁听完后,竟开始嘲讽并威胁杨业:

将军平日里被契丹人称为"杨无敌",不想今日却畏敌如虎,该不是有别的想法吧?

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宋史》

此话一出,问题的性质可就变了,杨业本来就是降将,王侁这话是在怀疑他是不是有叛国通敌的想法。

面对监军的冷嘲热讽,杨业愤怒交加,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主帅潘美至今仍是一言不发,保持沉默。

监军是代表皇帝监察诸将,要是得罪了监军,等回去之后,要是在皇帝面前打一下小报告,说你怯战畏敌不前,甚至通敌,那可就惨了。

宋太宗此人疑心很重,连这么大规模的北伐,都在遥控指挥,可见对权力之看重。

潘美兴许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选择了明哲保身,一言不发等于是默认了王侁的主张。

连主帅都不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杨业无奈,只能率军大张旗鼓北进,与辽军正面作战。

临行前,他哭着对潘美说:

此行必定不利,我本是太原降将,承蒙皇帝陛下大恩,不仅不杀我,还授予我兵权,不是我畏惧敌人,而是要等待时机杀敌立功。

如今大家都指责我畏敌怯战,我应该率先与敌死战!

潘美再次沉默,杨业又指着远处的陈家谷说道:

请诸位将军在陈家谷左右两翼摆上步兵和弓弩手作为支援,等我转战到这里,大家就率军杀出,接应我,否则我必将全军覆没!

这回潘美终于开口表示同意,王侁也答应了他的要求,等他出发后,当即进驻陈家谷。

但致命的一幕终究还是发生了!

杨业所部大张旗鼓北进之后,辽国名将耶律斜轸不敢大意,亲自迎战,他在大道两旁设计伏兵。

先派小股部队与宋军交战,佯装败退,当宋军追击一段后,突然伏兵四起,宋军陷入重围,杨业败退至狼牙村。

而埋伏在陈家谷的王侁,登上高地瞭望,等了一段时间也没看到杨业,心想,该不会是辽军败退了吧?

这打败辽军的头功可不能让杨业抢了去,于是率兵前进,与杨业抢功。

而主帅潘美,对于监军私自带兵离开的行为却无力制止,竟放任他离去。

看着王侁离去,潘美又犯了大错,他竟然又带着所部人马沿着河谷向西南前进二十里。

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宋史》

当杨业在辽军的重围中浴血奋战,从中午一直杀到日落时分,才到达陈家谷。

此时杨业身边仅剩百余人,而陈家谷却不见一兵一卒,事先约定的援兵一个都没有!

于是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潘美算不算陷害杨家将呢?

从整个过程来看,不难理解,潘美可能觉得自己受到皇帝的猜忌,不然不会派监军来。

潘美为了避免猜忌,不敢得罪监军,即便身为主帅,也不愿仗义执言。

如果他以主帅的身份压制了监军,将来要是落下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罪名,那就惨了。

又或者,监军王侁再告他一状,也够喝一壶。

因此,他选择了一言不发,选择默许的态度,就这样葬送了北宋一员名将!

要知道,潘美可是北宋开国名将,在赵匡胤时代的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他曾经独自统率大军攻灭南汉,又与曹彬一起平定江南,宋太宗攻灭北汉时,潘美更是大破北汉军队。

可以说,潘美属于北宋开国功臣,有着很强的军事能力,而且资历上比杨业更老,选他做西路军主帅,也是应该的。

但是,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人,又怎么不会明白监军王侁的主张会害了数万将士的性命?

明知会招致大败,他还是选择了默许,这也是潘美晚节不保的一大败笔。

后人将其演义成奸臣潘仁美,是陷害杨家将的唯一责任人,落下一个陷害忠良的骂名,也算是一种惩罚吧。

宋太宗得知真相后,将潘美降职三级,监军王侁被流放金州,刘文裕免官、流放到登州。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王侁在后来宋军与西夏李元昊的战争中,再出昏招,导致宋朝错失了攻灭西夏的时机。

宋朝不杀士大夫这条规矩,终究还是反噬了自身。

而潘美当初的决定,背后的根源正是宋朝以文制武,对武将极端猜忌的心理造成的。

如果没有作为文官的监军出现,没有宋太宗的遥控指挥,估计燕云十六州直接打下来了,根本不会出现后面的情况。

终宋300年,知名的武将几乎没有善终的,一切的开端,就是从宋太宗开始。

贻误宋朝三百年,宋太宗是有直接责任的。

由网友 纯钧RHGL 提供的答案:

没有。

历史上的潘美是一个忠臣。

而历史上的杨业战死于陈家谷口时,虽然潘美为主帅,但真正害死杨业的是监军王侁。

监军王侁急功近利却又刚愎自用,与辽军接战时对杨业说:"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

杨业反对王侁的策略,但是王侁说"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也就是说,王侁给杨业扣上了"反"的大帽子,杨业为证实自己无二心,勉强出战,导致最后中箭伤重被俘,不屈而死。

当时,潘美虽然所为主帅,但监军王侁"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还是王侁的主意。

潘美、杨业为什么没有抵死反对王侁?因为惹不起这个货啊。

监军一职,专门负责找麻烦挑刺,曾经由御史担任,"御史言官"嘛,也曾由宦官担任。

监军最大的特征是与皇帝亲近,他是皇帝与将领的中间人,而且权力很大,可以节制将领。他说什么,皇帝能听得进去。

所以,王侁一说杨业"得非有他志乎"杨业就害怕了。

潘美也惹不起王侁。因为王侁不仅可以给宋太宗赵光义打小报告,更关键的是,赵匡胤死前搞了一个杯酒释兵权,唯独留下一个潘美没"释",而赵光义"竹影斧声"拿下了皇位,非常疑忌赵匡胤留下来的这位唯一没"释兵权"潘美,心里对潘美早就不善。

再加上北宋本身就是一个惯于加强中央集权制的风格,王侁这个小报告打上去,往好了说,潘美的下场的丢官罢职,往坏了说,潘美可能就要全家一起上异世界了。

明代王夫之评价这件事就说,"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潘美的声望要是再高些,赵光义就肯定要下杀手了。

"竹影斧声"之后的赵光义,面对着当年唯一没有被"杯酒释兵权"潘美,但凡有一丁点理由,换谁都想宰潘美全家才安心。

所以,潘美纯粹是因为有难言之隐,不敢得罪王侁,只能眼睁睁看着王侁把杨业往火坑里踹。他要是敢阻止王侁,他一家老小的命就都悬了。

后世评书里抹黑潘美,其实是影射针砭时政。

清代评书里抹黑了好几个忠臣,比如《薛家将》里的李道宗、张士贵,《杨家将》里这位潘美,《明英烈》里的马皇后,在历史上都是好人,到评书里都成坏人了。

评书之所以要颠倒黑白,是因为清代时,朝政多用老臣,或者叫保守党、保皇派,尤其是清末,抗拒镇压变法维新。

编撰评书故事的这些人,文人也好说书人也罢,还都比较有见识,他们之所以把历史上那些好人给栽赃诬陷成坏人,就是为了影射清朝廷的政局,是为了发泄自己对保守党、保皇派的怨气,故而不惜指鹿为马。

由网友 魏永臣550 提供的答案:

评书中"潘美"即潘仁美,和众多书中人物一样,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杨家将也不是历史上真实人物,都是作者根据写书需要而虚拟抽象出来的人物。

"潘仁美"形容的是儒文化及儒史文化。"潘"即穷,刷锅水谓之"潘","潘仁美"就是言儒文化美化穷美化仁,与道文化追求富裕"嫌贫爱富"形成鲜明的对立。仓颉"一人为大"的古道文字理念就是追求富裕追求物质之实,而贬低虚无、空话、空文字的。最能带动拉动富裕富强的就是前所未有的新制造"一",这就是仓颉尊"一"、"一人"为"大"为尊,而以"八"为耻,"九(大嘴鸟)"为"仇",以勾引"八"为"小"的原因。杨家将和潘仁美在评书中的作用都是"保大宋(送)","保大宋"并不是世俗观念保历史上宋朝皇权,而是保护作者以"一人"为尊的仓颉"大"字文化理念,也即将仓颉文字内在深髓文化理念送给后世之人。这就是杨令公金沙滩"一战"的道理,也是"大破天门阵"、"大破洪州"的道理。"金沙滩""一"形容的都是富裕,"大破"即把"大"字破开拆分成"一人"就可透析仓颉尊一尊天(自然事物的客观存在)的深髓文字"天门阵"。

同样,"辽"也不是指历史上的辽国,而是指"辽(遼)远""远荒"落后之意,指的就是落后贫穷但文字很冗余的儒学文化,这就是潘仁美暗通辽国的道理。"延昭"就是延续"日召"之意,"日"即道。水浒传宋江征辽也是同理。

作者本意在于借助表面儒史故事性文字的流传向后世送达仓颉"大""江"等古道文化理念。潘仁美则违背自家情文仁文原意,而不得不屈从作者之意,这就是其"陷害"阻止杨家将"送大""送一""送王理"。"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兴"、创新兴,"一人为大"兴,必须疲阻止大道兴的儒学仁义文化。

由网友 空洞的表面 提供的答案:

曹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赵二没把他咋地。这种战争责任估计一般情况下曹斌脑袋不保。潘没于杨业不睦尽人皆知,杨业无敌名号不是空穴来风,别说曹斌潘美这样的三流,即是慕容延昭,高怀德,厮守信也不行。天时地利,杨业归宋,潘曾经带人屠城太原,杨业是北汉上柱国,仇肯定有。潘一而再再而三的贪墨战功,杨业并没有理会,陈家谷一站,潘临阵脱逃,陷害大将,兵败如山倒,论罪十个脑袋都不够砍。事到如今,有些人就不要拿宋史表面文章来定是非了

由网友 黑水布衣 提供的答案:

这当然是子虚乌有的事儿啦。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关于潘美的故事,大家不难知道,作为北宋开国时代的名将之一,潘美在历史上绝对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可惜明代的小说《杨家将》彻底将潘美(潘仁美)描写成大奸臣,并在名将杨业惨死一事上,潘美不幸地被误读为罪魁祸首,蒙上了千年冤屈。

雍熙北伐的大概经过

雍熙三年(986年),辽国出兵十万大举进攻北宋,宋太宗派东、中、西三路大军出兵征伐。其中,西路军主将为忠武军节度使潘美,副将为应路行营都部署杨业。

宋军出发后,一路征战,进展顺利。西路军攻出雁门关,接连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等四个州。然而不久,东路军在岐沟关大败,潘美、杨业奉命掩护班师,这时辽兵突然反击,夺回了寰州。当时潘美和杨业想要按照原定计划战略撤退。结果护军王冼却力主迎击,并答应在陈家谷接应,潘美无奈同意。结果杨业的步兵不低辽国的骑兵,战败后后退到陈家谷,结果发现王冼惧怕辽军而逃,最终杨业寡不敌众被俘,后绝食而亡,长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

那么这一过程中,到底谁要负责呢?

内心愧疚的潘美

客观地说,这场战役中,并没有人要陷害杨业父子,但必须要有人负责。

主要责任人:王冼

作为随军护军,实为皇帝安插在军中的亲信。他有直接向皇帝汇报的特权,可以随时为朝廷提供军情。所以他的职位虽然不如潘美,但权力更大。他是主战的始作俑者,而且没有接应杨业,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责任人。王冼的处分也是最严重的:撤职发配。

间接责任人:潘美

潘美在这次战役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对于权威的忌惮!

虽然潘美同意杨业的看法,但却忌惮于王冼的权威,同意了王冼的作战计划,而后来在王冼逃跑时,潘美还予以制止,但无法阻止王冼的行动。其实潘美完全可以自带一支军队去接应杨业,但受困于北宋的制度,只能被迫退军,造成了杨业之死。

西路军回朝后,杨业的妻子为杨业父子喊冤,控诉潘美置杨业于险境而不顾。潘美因此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但第二年就官复原职了,可见皇帝深知这其中的原委。不过,作为杨业的直接领导,潘美还是有责任的他就此有愧于心,心中怏怏不乐,仅仅几年之后,就病死在太原。终年六十七岁。

潘美为何成了"抹黑"的对象

在明代的《杨家将》小说中,潘仁美就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奸邪之徒,其历史原型就是潘美。原著的中潘仁美成了宋太宗的岳父,为所欲为,成了权倾朝野的太师。这点到和潘美有了对照,历史中的潘美的孙女也嫁给了皇帝,最后也被封为太师。不过,他的孙女嫁给的是宋真宗,而且这个女孩儿二十出头就去世了,当时潘美还没死呢,而所谓的太师在当时不过是个荣誉职衔,而且潘美作为武将,后来被派往外地,从未权倾朝野,因为北宋是一个典型的文官王朝。

其实潘美被"抹黑",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作者在暗讽当时的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官——严嵩!

《杨家将》一般被认为写于明代的嘉靖时期,当时的奸臣就是有名的严嵩,而且他也被封为太子太师,作者这样写就是实实在在的暗讽啊。

纵观潘美一生,不愧为一世之雄杰,人中伟丈夫。宋真宗追封其为"郑王",就连后世的朱元璋都十分推崇这位名将:

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明太祖宝训》

而且老朱说到做到,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时,将潘美的灵位祭祀于帝王庙。

有时候不得不慨叹演义小说的巨大影响力啊!

由网友 高山流水33996 提供的答案:

潘美没有害杨家将,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参与了陈桥兵变,是北宋开国名将,排名在曹彬之后,是配享太庙的北宋四大开国名将之一,配享太庙的四大名将是曹彬潘美李继隆曹玮四人,潘美没有害杨家将,但杨业杨七郎父子俩的死又与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网友 丼〇 提供的答案:

先明确回答:有的。

表面上看,潘美责任不大,《宋史·杨业传》记载: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以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护其军。

宋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另有两个"护军"王侁和刘文裕。宋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后来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大败,宋军全线撤退,潘美的西路军撤到代州,朝廷"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这时寰州又被辽国举十万大军夺去。护四州之民内迁的具体方案,杨业认为"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主张保守撤退。但王侁和刘文裕两人主张主动出击:

侁沮其议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文裕亦赞成之。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言语已经逼到这份上,你不是能打号称无敌吗,怎么不敢打了,难道有不可告人的想法?杨业只能豁出一死以证明自己没有"他志",出战前约定在陈家谷口布置强弩为援。

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

结果潘美和王侁放了杨业的鸽子,吃饭开房放鸽子没什么大不了,打仗放鸽子可要了成千上万人的命,杨业一路人马全军覆没。这场败仗本来可以避免,完全是主帅昏聩,错误部署导致。朝廷对此事的处置是"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隶登州。"《宋史·潘美传》对这件事的记载非常简单:

雍熙三年,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诏内徙其民。会辽兵奄至,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之。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

  从这些文字看,主要责任在王侁,他外行领导内行,阻挠杨业的正确行军方案,而且言语骄横,乱扣帽子,后来又言而无信,还想争功。潘美虽然身为主帅,在这件事中好像置身事外,反倒是王侁更像主帅,什么事都得他作主。王侁阻挠杨业的方案,另一个护军刘文裕附和,潘美却不出声。王侁领兵离开陈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止,也跟着走了,潘美哪有主帅样子,倒像是王侁的跟班差不多。

  是不是王侁非常有权势潘美怕他?论职位,潘美是主帅,对行军部署有决定权,王侁虽然是监军权力也不小,但主要是监督主帅是否叛变,也就是是政治方面的特派员,军事业务还得听主帅。这次打仗以前,王侁的官职是蔚州刺史,从五品,潘美的官职是忠武军节度使,从二品,潘美的官大得多。论私交,赵匡胤没做皇帝的时候就和潘美交情很好,"太祖遇美素厚,及受禅,命美先往见执政,谕旨中外"。潘美第八个女儿是后来的太子赵恒(后来的宋真宗)的元配夫人,潘美和宋太宗是儿女亲家。无论从公从私,潘美都没有理由怕王侁。

  所以这事不像表面看的那么简单。潘美在杨业事件上的态度要么是默许王侁逼迫,要么是《宋史》为尊者讳,隐瞒了潘美的言行。时人对此已有微词,一百多年后的大才子苏辙在经过杨业庙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古北口杨无敌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前几句的意思大致是写杨业庙接近边关,行人稀少,同情杨业战败身死和刚强遭妒的命运,赞美杨业生前尽忠报国的才德、死后令民域尊敬的威名。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把杨业比作晋朝的周处,是被小人司马肜陷害致死,只有杀了小人才可告慰忠魂。

  苏辙用司马肜影射谁呢,是王侁吗?来看看周处的故事,就是中学课文里杀虎斩蛟除三害的那个周处,因为努力好学,入朝担任御史中丞的官职,主管弹劾不法官员,周处耿直仗义不畏权贵,弹劾过不少人,其中有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梁王司马肜,两人就结了怨。后来西北的氐族首领齐万年反晋称帝,朝廷派兵征讨,权贵们被周处弹劾苦了,就顺水推舟地推荐周处出征,反正他武功高强,猛虎蛟龙都能杀,打几个叛军小菜一碟。朝廷加封司马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雍凉二州军事,夏侯骏为安西将军,周处为建威将军,出兵征讨齐万年。《晋书·周处传》记载:

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处曰:"军无后继,必至覆败,虽在亡身,为国取耻。"肜复命处进讨,乃与振威将军卢播、雍州刺史解系攻万年于六陌。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赋诗曰:"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粱黍,期之克令终。"言毕而战,自旦及暮,斩首万计。弦绝矢尽,播、系不救。

历史总有高度相似的场景,杨业的遭遇简直就是周处的翻版,一样的被上司逼迫,一样的硬着头皮出战,一样的无人援救,最后一样的战死。潘美则是司马肜的翻版,司马肜"都督雍凉二州军事",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司马肜爵位为梁王,潘美为韩国公;司马肜是皇帝的叔叔,潘美是皇帝的亲家;周处死后朝廷没把司马肜怎么处分,杨业死后朝廷对潘美象征性地降官三级,一年后就官复原职又加封新官。如果以司马肜影射王侁,身份相差比较大,王侁相当于夏侯骏差不多,夏侯骏曾任并州刺史,王侁是蔚州刺史。杨业开始是被王侁逼迫,周处开始是被夏侯骏逼迫,然后司马肜进一步下命令,王侁说难听话挤兑杨业后潘美有什么反应现在不知道了,从苏辙援引司马肜的例子看,难保潘美没有火上浇油落井下石的事。这不是莫须有,潘美对杨业一直心怀芥蒂,《宋史·杨业传》记载:

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帝密封橐装,赐予甚厚……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杨业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降宋,再看《宋史·潘美传》:

四年,命将征太原,美为北路都招讨,判太原行府事。部分诸将进讨,并州遂平。继征范阳,以美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师,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边。

同一年里,潘美担任太原府行事、三交都部署,杨业担任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很明显,从杨业降宋开始潘美就是杨业的上司,《杨业传》中说"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的主将,显然就是潘美,只是《宋史》为尊者讳,不便直书其名。

  王侁是文官,和杨业无冤无仇,缺少陷害的动机。潘美却素来和杨业有嫌隙,所以陷害杨业的主谋应该是少言寡语的潘美而不是指手划脚的王侁。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认为潘美陷害杨业的原因是害怕功高震主,故意避功招罪,让皇帝"放心"。这个说法有点牵强,如果潘美怕功高震主,那么功业更高的曹彬该怎么办,难道曹彬岐沟关大败也是避功?

  这事更有可能的内情应该是这样,杨业以一个降将身份,很受宋太宗荣宠信任,"帝密封橐装,赐予甚厚",橐装是珠宝财物的代称,太宗给杨业的赏赐"甚厚",又授以边防要职。作为元老重臣开国元勋的潘美,对杨业有点酸溜溜心理:老子南征北战脑袋挂裤腰带干了几十年也就这么点待遇,你一新来的醋老西,老家蹲蹲就这么受宠,老子打点小报告皇帝还向着你,再过几年还不爬到老子头上来。妒嫉心让人疯狂,潘美为了整杨业不顾其它轻重,宁愿让千万士兵送死。王侁则可能是为了讨好潘美,积极出面唱黑脸充当马前卒,给潘美留点面子,减轻点责任。表面上看陈家谷兵败的责任王侁为主潘美为从,实际上相反,王侁只是潘美的前台木偶。

  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把潘美的罪责无限夸张,从公报私怨扩大到里通外国阴谋篡位,从史实看虽然不值一哂,但这是老百姓宣泄情绪的形式。老百姓口中的历史,字斟句酌推敲求证自然是处处乖谬,然而是非善恶大方向却总是不错,这就是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如果认为民间传说粗糙鄙陋于史无据就"反着理解",那只会得到更加错误的认识。

注释:宋真宗元配章怀潘皇后和潘美的关系有两种说法,《宋史·真宗章怀潘皇后传》记载是"忠武军节度美第八女"。《宋史·潘美传》记载是"惟熙(潘美子)女,即章怀皇后也。"照这说潘皇后是潘美的孙女,两种说法差了一辈,古人记事这么粗心。

潘美有没有陷害杨家将?_潘美真的冤吗?

由网友 热情的山雀eq 提供的答案:

历史归历史,杨业全军覆灭,杨业绝食而亡,潘美降级处分,大破天门阵,大破洪州,杨文广征西,杨六郎守三关,沧州有挂甲林,盐山有卸甲楼,均以穆桂英生杨文广有关,红毛草,生孩孑流血染红的,穆桂英有其人,历史没写的人太多了,历史也有串改的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