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鲁南制药 提供的答案:
1、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近视、远视往往可以矫正,需要及时治疗。
2、避免用眼过度,看电脑或手机一段时间,适当远眺,缓解眼部疲劳、锻炼晶状体调节能力。
3、熬夜容易造成眼部压力过大、眼部干涩等问题,平常要注意保障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尤其是少在不开灯的房间玩手机。
4、加强锻炼,乒乓球运动能够加强对眼睛的锻炼。
5、佩戴适宜度数的眼镜,不要让眼睛度数过低或者过高。
由网友 大洋网 提供的答案:
"老花"是正常人到了一定年龄后,随着调节能力衰退,晶状体核硬化,逐渐产生近距离阅读困难。常见的"老花"症状为阅读时出现疲劳,拿远才能看清,阅读耐力下降。患者常常会出现眼酸、眼皮跳、眼干涩、多泪、眼痛、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症状,甚至会出现头痛、失眠等情况。"老花"属于生理现象,人人都会"老花",无法避免,只是因人而异,发生的时间早晚不同而已。
关于老花眼,有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体检时,很多患者会说:"近视的人不会老花""远视的人老花得快"……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
下面就介绍几个关于老花眼的常见误区。
误区1:随便买一副老花镜
随便购买度数、瞳距固定的老花镜,很难与佩戴者实际的度数、瞳距、脸型、脑型相匹配,不但无法使患者视觉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产生视觉干扰,出现视疲劳等现象。购买老花镜应因人而异,必须到医院或专业机构验配。
误区2:一副老花镜戴到底
长时间配戴一副老花镜,镜片出现划痕、老化等现象时,会造成通光量下降,影响镜片成像质量,加速眼睛老花。而且,患者要定期复查视力、调校镜架、适时更换镜片,每5年重新验光、配镜,否则戴了不合适的眼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还会掩盖一些眼病,如白内障、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现等。
误区3:放大镜代替老花镜
放大镜代替老花镜,折合成老花镜相当于1000~2000度,长时间这样"纵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镜时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度数了。
误区4:多人共用一副老花镜
夫妻共用一副老花镜,肯定有一方要迁就另一方,迁就的结果就是视力状况越来越差,"老花"度数上升快,看东西越来越吃力。
误区5:近视眼不会"老花"
事实上,眼睛原有的屈光状态影响"老花"症状出现的早晚。年轻时有远视眼的人,"老花"出现得早,近视眼则出现得较晚,或不发生,但并不是所有近视眼患者,在任何年龄都不需要戴老花镜。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