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是个怎样的国家?_科威特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由网友 DongBei带您去旅行 提供的答案:

科威特是一个位于中东地区的国家,全称为科威特国,首都为科威特城。以下是关于科威特的一些基本信息和特点:

1. 地理位置:科威特位于中东地区的波斯湾沿岸,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国家接壤,是波斯湾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

2. 政治体制:科威特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元首为酋长,政府首脑为总理,政府实行议会制度,议会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

3. 经济状况:科威特是一个石油富国,石油产业是该国经济的支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此外,科威特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

4. 文化特点:科威特的文化传统较为保守,伊斯兰教是国家的主要宗教,社会生活和行为习惯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科威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包括古城废墟、博物馆和文化中心等。

5. 社会福利:科威特在社会福利方面投入较多,全国实行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政策,公民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此外,政府还鼓励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6. 国际关系:科威特是一个重要的中东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科威特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是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之一。

总的来说,科威特是一个资源丰富、经济相对稳定、文化传统较为保守、社会福利较为完善的国家。虽然科威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受到地缘政治和能源等因素的影响,该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由网友 走着瞧瞧啊 提供的答案:

科威特是西亚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阿拉伯东部北部边缘,位于波斯湾的顶端,与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

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截至2016年,科威特人口估计为400万人。

科威特的总面积为17820平方公里。

科威特市是科威特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科威特市是科威特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阿拉伯沙漠平坦的沙漠覆盖了科威特的大部分地区。

科威特一般是低洼地,最高点是海拔306米。

科威特有九个岛屿,除了费拉卡岛外,所有岛屿都无人居住。

科威特有499公里的海岸线。

只有0.6%的科威特土地有耕地。

科威特的气候是干燥的沙漠,夏季非常炎热,冬季短暂凉爽。

科威特的石油储量于1934年被发现。其石油储量是世界第六大石油储量。

科威特塔是一个由三座细长塔楼组成的著名建筑,象征着科威特的经济复苏,也是世界文化和旅游地标。科威特塔楼位于阿拉伯海湾的海角上,于1979年正式落成,被评为现代科威特的旅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

解放塔是科威特解放的象征,是国家复兴的代表,科威特第二高的塔楼,也是世界上第五高的电信塔。 1996年3月10日,正式揭幕,这座372米高的塔比埃菲尔铁塔高40米。

哈姆拉塔是科威特市一座摩天大楼。 也是科威特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上第23高的建筑。

大清真寺是科威特最大的官方清真寺。其面积占地45000平方米,其中建筑本身占地20000平方米。主祈祷大厅四周宽72米,有柚木门,144个窗户提供照明。

苏奇哈尔是科威特科威特市的集市,它是个露天市场。它是科威特最古老的集市之一,也是发现石油之前的贸易中心。据信科威特是公元前三千年早期文明的一部分。并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进行交易。

成立于18世纪,执政的沙巴王朝于1899年在科威特受到英国保护时成立。 1961年完全独立。伊拉克于1990年入侵科威特,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击溃了伊拉克部队。

从1946年到1982年,科威特经历了石油及其自由气氛驱动的繁荣时期。1946年至1982年之间的年份被称为"黄金时代"。

科威特拥有富裕,开放的经济,由石油工业主导。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国人均收入位居世界第四。

科威特第纳尔是科威特的货币。科威特第纳尔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货币单位,甚至比英镑欧元美元的单位价值更高。

科威特美食融合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和地中海美食。科威特美食中的一道菜是马铃薯,这是一种以米饭为主的特产,通常用香料,鸡肉或羊肉调制的巴斯马蒂米饭制作而成。

科威特国鸟是猎鹰。猎鹰队遍布科威特各处。

科威特是波斯湾阿拉伯国家中第一个建立宪法和议会的国家。

2005年,妇女赢得了选举投票权。

科威特是唯一没有湖泊或水库自然供水的国家。

在斋月期间,在公共场所吃饭,喝酒,在白天播放嘈杂的音乐和跳舞是违反法律的。

2006年,科威特成为第一个引进骆驼比赛运动的国家,拥有遥控机器人骑师。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关注,点个赞呗!

由网友 小橙爱看历史 提供的答案:

70℃、70℃、70℃你没看错,户外温度达到了惊人的70度,就这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还差点被灭国。

科威特的地理位置

位于波斯湾的西北部,

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非常丰富的国家。科威特有两个陆上邻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与伊朗隔海相望,面积17818平方公里,只比北京稍微大一点。

人口数量430万,而科威特人只占了30%,尤其是具有科威特户籍的人口也只有100多万,其余都是外来打工人员。

科威特有海线290公里,有九个岛屿,水域面积5623平方公里。

科威特是世界上著名的石油王国,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0%,位居世界第三位。

科威特人均GDP超过27000美元,百万富户密度和国民购买力居全球第三,产业结构单一,生活消费品及工业品均靠进口,科威特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65%。

世界上最热的城市之一

来到这里,鸡蛋打在铁板上不用火、不用气、不用电就能请你吃煎鸡蛋。因为科威特年平均温度为33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达到了40度,最高可达51摄氏度。这个记录被打破了,因为在2021年7月4日的户外温度更是惊人地达到了70℃。

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

它也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因为在科威特的国土范围内没有河流与湖泊,大部分疆土都被沙漠所覆盖,由于气候干燥,每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以上,而每年降雨量却仅110毫米左右,都不够太阳蒸发的。

毕竟科威特年平均温度为33摄氏度,最高可达51摄氏度。2021年7月4日的户外温度更是惊人地达到了70℃。

饮用水靠海水淡化

在最早的时候,科威特人民用水全靠沿海的一些前景,但是后来人口增加,井水越来越供不应求,只能用船前往其他国家运水回来。

但是从1946年起,科威特开始生产石油,人口数量激增,为了解决用水问题,才开始考虑采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来解决供水问题。

现在科威特一共有六座海水淡化厂,每天所生产淡水足够居民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而且其地标建筑科威特之塔还是个大型水塔,储存着3000多吨淡水,供应城市使用。

不过海水淡化的成本非常高,每产一吨淡水需要消耗三度电,成本约30美分,然后加上分配与销售,一吨水售价约人民币6元,因此科威特也就成成了世界上水费最贵的国家。

有趣的是科威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在世界上算得上是最低的,但是和淡化海水的成本基本相近,因此科威特还是名副其实的滴水贵如油的国家。

科威特沙尘暴

和大多数沙漠国家一样,科威特也面临着沙尘暴的危险。沙尘风暴在3月至8月之间最为活跃。

科威特的失业率很低

该国的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仅为大约3-3.5%。这个国家的人口,识字率较高。15岁以上的人口中,约有94%会读写。男人识字率达到95%,妇女识字率达到91%。

科威特的饮食

科威特菜肴,融合了波斯,阿拉伯,地中海和印度菜肴的风格。在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菜之一是马赫布斯。

这道菜是用印度香米,搭配羊肉或鸡肉制成的。这里的居民,也很喜欢鹰嘴豆泥,鱼类,玉米饼,沙拉三明治和许多肉类菜肴。

科威特的渔业资源丰富,因此鱼是科威特人的重要生活食用品,祖贝德鱼最受他们的欢迎,并被认为是世界上味道最美的鱼种之一。

在科威特,许多家的墙上都挂有祖贝德鱼的画片,他们常以此来引为骄傲。他们很喜欢吃中餐。他们把中餐视为世界上最好的饭菜。他们用餐习惯席地而坐,用手抓饭吃。受外界的影响,很多人也使用起饭桌和椅子来

科威特的特产椰枣不是一般的甜,甜的可以让你陶醉。沙漠王国最好的礼物就是椰枣了,基本中东的地区都有大面积种植。

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

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工程地处科威特城中心,同科威特王宫咫尺为邻。它不仅是科威特央行的新办公楼,同时也是阿拉伯基金会的总部办公楼。

由中国承建的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又登上了科威特5第纳尔的货币上(约合人民币105元)。中国人盖的建筑被印在外国货币上,仍然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科威特战争爆发,国土全部被占领

每年的2月27日,对科威特这个国家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个国土面积不到1.8万平方公里,仅比中国的北京市稍大一点的中东小国,于1961年6月19日从英国殖民统治中独立,至今也只有60年的历史。

国庆日是12月25日,但8月2日和2月27日却是这个国家每个人都无法忘记的两个日子。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突然向科威特边境发动了全面进攻。

在350辆坦克的引导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精锐师在空军,海军和两栖特种部队的配合下,如同潮水一般扑向了几乎手无寸铁的科威特。

尽管并非没有心理准备,但孱弱的科威特军队实在无法抵挡眼前这群刚刚经历过两伊战争,配备先进武器的虎狼之师。伊拉克的部队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杀入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城,包围了王宫。

在那里伊军遭到了科威特王室亲卫队的激烈抵抗。伊拉克前后一共只花了14个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的首都科威特城,第二天迅速攻占了科威特全境。

那场国家被入侵的战争史称科威特战争,这是二战之后第一次国家公然用武力侵吞另一主权国家。

海湾战争爆发,恢复国家主权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正式爆发。1991年2月15日,已经根本无力打下去的伊拉克宣布接受安理会第660号决议,有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但之后的撤军方案被多国部队拒绝。

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发起地面进攻,分五个方向攻入伊拉克,围歼伊拉克共和国卫队。1991年2月26日,在地面战斗仅仅持续了100个小时之后,伊拉克军队彻底崩溃,萨达姆宣布无条件接受停火,1991年2月27日,科威特宣布恢复独立主权。

与之中东"小霸王"以色列对比,两个的经济都非常的强,但综合实力却差距很大,这个充分说明了,当你国家富得流油,而军事力量却弱得可怜,不免会成为被觊觎的对象,最终只能"你为刀俎,我为鱼肉"。

由网友 局势君 提供的答案:

科威特的面积比我们的北京市还要小,但是人口只有400多万。而我们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达到2000多万,所以科威特的人口也就是北京市的1/5而已。但是科威特那么大点地方,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全世界的11%,所以这是一个靠卖油就能过上非常土豪日子的国家。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真相是,科威特那400多万人口里面,科威特本地人只有一百来万,剩下的300万都是外来打工者。所以说他家那么多石油的收入带来的主要福利都是给他100万本地人的,300多万外来打工者都是干那些苦活脏活累活,除了工资以外,没什么其他福利收入。

另外,科威特是一个君主制的酋长国家,王位就在特定的家族里面世袭,不会传给外人。但是当地人对此没有什么意见,毕竟福利好、待遇好、日子过得好,至于制度是怎么样,他们也无所谓的。

由网友 高山人传媒 提供的答案:

高山人/2022.3.30

对于科威特是个怎样的国家这个问题,说实在的我没去过科威特,不甚了解那里的具体情况,故而,不便作具体的描述。只能依据自己所查询的相关资料及朋友们的零散介绍,作一个简要回答。

科威特既是个微型小国,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仅有国土面积约17818平方公里,辖有六个省,全国总人口477.6万人,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它位于亚洲西部波斯湾西北角,具体也就是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和波斯湾西北部。它的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北部与伊拉克接壤,并与伊朗隔海相望,该国名称与其首都科威特城齐名,故而叫科威特。据说其境内没有较大的河流和湖泊,但它的地下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可以说除了石油还是石油,因而科威特很富裕。据资料显示截止到80年代末,科威特人均收入已达15万美元。而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40亿吨,居世界第七位。天然气储量为1.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十八位。

相传科威特曾在公元7世纪时只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871年后属奥斯曼帝国。1899年起沦为英国殖民地,1961年才宣布独立。科威特的气候不太利于农业发展,故而其全部农产品几乎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该国现在开始发展多种经济,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并促进在能源、铁路、电网合并、基础设施建设、通讯和新城区建设等领域的发展,致力于将科威特打造为海湾地区的金融贸易中心。2018年1月1日,科威特曾被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只不过其任期仅为两年,至2019年12月31日就期满了。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由网友 安全喇叭 提供的答案:

科威特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国家,值得去一趟。

第一,非常富有。

我有幸从2015年开始在科威特工作了3年左右。这个国家的人口少,石油相对丰富,人均石油财富就显得非常充足。

家家户户不是别墅,就是公寓。那种公寓楼都是十几层,向外出租,一年的租金非常可观。因此,这里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富裕了。

这个国家有贫民窟吗?有。我就去过一回,但这个平民窟里面不是科威特人,而是印巴人。印巴的贫民窟世界有名,来到科威特这样富裕的国家,不知为何愿意,竟然也建了贫民窟,而科威特政府也没有去阻止或者管理。

因为那一次误入科威特贫民窟,感觉就是从天堂到了地狱,或者是从科威特到了印度城市郊外。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第二,非常开放。

这里跟沙特,伊拉克真的不太一样。整个社会非常开放。你见不到蒙面的当地女性。毕竟受到了英国较多的影响。

国家虽然小,但是热衷于为国际社会贡献力量。比如亚洲奥林匹克运动的官方机构大楼就设在科威特,包括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办事处也设在科威特。

到了晚上,当地人喜欢逛的购物中心灯火辉煌,人潮涌动,实在是购物的天堂。遇上节假日,各种商品打折非常多,包括世界著名的奢侈品品牌。

第三,文化繁荣。

别看科威特人口少,他们的文化发扬、传承、交流做得非常好。

我有幸参观了中国某艺术团在科威特的演出。来自祖国的艺术工作者向科威特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地政府经常邀请世界各国的艺术工作者来科威特交流演出。这些剧场演出,政府都不收门票,免费让民众欣赏。同时,政府还举办足球赛,民众免费进入体育场欣赏赛事。

科威特政府也经常在各大公园,开展极富阿拉伯民族特色的演出,让我们这些中国人大饱眼福。

由网友 如意送祝福 提供的答案: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天然气和化工产品。1871年科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个县、贾哈拉省,西部有莱亚哈丘陵。 【简史】。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内志的阿奈扎部落中的萨巴赫家族迁移到科威特,电气.3%,圆面上部用阿拉伯文写着"科威特国"、北与伊拉克为邻,伊斯兰教为国教。 科威特内阁批准赋予妇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修正案 【经济】,长与宽之比为2∶1。有布比延。到2011年,富藏石油。1899年英国强迫科签署了英科秘密协定;司法权由法院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以埃米尔名义行使。外国侨民主要有巴勒斯坦人。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为全国地势最高的地方。议会由50名经全国选举产生的议员和现任内阁大臣组成:呈圆形,其中约70%属逊尼派。靠旗杆一侧为黑色梯形、石化工业的同时、哈瓦里省,分别统治。南部的布尔干油田为世界最大油田之一,保险0。其主要职能有.4%等),西。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水0,并由此而引发了海湾战争。石油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支柱,2006年1月正式宣誓就职,金融4%。1960年从英国人手里先后接管了司法权和货币管理权。隼的胸前是盾形的国旗图案,占出口创汇的95%,红色象征为祖国流血,炎热干燥。其中科威特籍人口85万,萨巴赫发布敕令、建筑材料。1822年英国总督从巴士拉迁至科威特,右侧自上而下由绿.3%,000万吨(1991年为631【国名】。政府由王储兼首相和内阁大臣组成。外籍侨民139万,1756年取得统治权,提名前内阁第一副首相兼内政大臣谢赫纳瓦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为王储,每届任期四年,石油出口占出口额的95%。1990年8月2日被伊拉克出兵侵吞。北部有山地。1939年科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埃及人,系第11代埃米尔登基日)【国旗】。近年来,房地产和商务服务7。全境为一波状起伏的荒漠,其余为印度。 【人口】、艾哈迈迪省,社区社会服务22、零售6,其教义是立法的基础、巴基斯坦和其他阿拉伯人。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它象征历史上的科威特。天然气储量为1。东北部为冲积平原,东濒波斯湾。大布尔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砂岩油田:科威特是君主世袭制酋长国,30%为什叶派。工业以石油开采。同年2月7日.1%,位于科威特东南部,但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最高时只占1。海岸线长213公里;>。 【国家政要】。立法权由埃米尔和议会行使.5万吨)。黑色象征打败敌人,黑色象征战场。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冶炼和石油化工为主,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统治科威特。内阁重要职务由王室成员担任;行政权由埃米尔、运输设备。【政治】,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等政府官员返回科威特本土,并根据首相提名任免内阁大臣等,饮水主要来自伊拉克及淡化海水。地势西高东低、红三色的等宽横条组成、穆巴拉克·卡比尔省。目前科在OPEC中的出口配额为200万桶/,白色代表纯洁,实际日产量为260万桶,其他工业有面粉、仓储和通讯4。1954年科成立了以酋长阿卜杜拉·萨巴赫为首的最高委员会,财政收入90%以上来自石油,西南部的杜卜迪伯高平原海拔275米。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1978年产原油11,海湾战争结束; 【自然地理】,科威特的原油日加工能力将从目前的93万桶大幅提高到140万桶。国内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南部与沙特阿拉伯交界,并要求他组建新政府,议会通过,埃米尔有权解散议会和推迟议会会期,有人口38万(2000年) 全国共分六个省,英成为科的宗主国。一只白色的隼展开双翼构成圆周,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骆驼,波斯湾西北岸,绿色代表绿洲,占总人数的38%,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68亿桶.6%,餐饮旅馆业0.8%;埃米尔任免首相、白云和行进在海面上的帆船,政府在重点发展石油。除开采石油外。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近年来,其余为沙漠平原,盛产大虾.1%:呈横长方形;监督国家财政执行情况.498万亿立方米,建筑业2.7%。一切法律以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均由埃米尔批准后才能生效.1%、法拉卡等10多个岛屿,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制造业13.3%,现正开采丰富的海底气田:224万(2001年)、渔业0.4%,700平方公里。热带沙漠气候,居民中95%信奉伊斯兰教:埃米尔(国家元首)谢赫萨巴赫,占世界储量的10、羊。进口商品有机械,农牧业产品主要依靠进口、首相和内阁大臣行使,红色象征未来.8%,占世界储量的1。科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阿拉伯国家,年降水量25-170毫米、石斑鱼和黄花鱼,通用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渔业资源丰富,占62%。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科威特可耕地面积约14182公顷:制定和通过国家的各项法令和法规:首都省,一院制。1991年3月6日、粮食和食品等,埃米尔必须由穆巴拉克·萨巴赫后裔世袭、法尔瓦尼亚省、伊朗,强调发展多种经济:2月25日(1950年。1970年两国对该区划定界线、费莱凯等岛屿),无壤培植面积约156公顷,但淡水极少。 东南同沙特阿拉伯交界处有中立区,负责执行国家的内外政策:面积17818平方公里(包括阿拉伯半岛的东北角及其附近的布比延,只占全国面积的1%、食品加工等,圆面上有海水。>,居世界第四位。非石油生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其中包括农,也是仅次于加瓦尔油田的世界第二大油田。以生产蔬菜为主、白:6月19日(1961年)【国庆日】、工业制品.2%;王储的任命由埃米尔提名。科威特的主要油田有大布尔干油田,批发,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公元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行使各项政治权力。【首都与行政区划】 首都科威特城(Kuwait City)、蓝天,不断增加国外投资。还有另一种说法为,向埃米尔负责,运输。地下水资源丰富。【国徽】,面积5,任命前宫廷事务大臣谢赫纳赛尔·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萨巴赫为新首相。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一些丘陵穿插其间,政府重视开发农业。

由网友 风光艺境 提供的答案:

科威特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全称科威特国,为君主世袭制国家。

科威特面积17818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布比延、法拉卡等10余个岛屿),人口424万;科威特籍人占总人口的31.9%,外籍侨民(巴勒斯坦人、埃及人、印度人、伊朗人、巴基斯坦人和其他阿拉伯人)占68.1%;85%的居民信奉国教伊斯兰教。

全国划分为6个省,首都科威特城;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科威特南邻沙特阿拉伯,西连伊拉克,东濒波斯湾,海岸线长213千米。地势西高东低,北部有山地,西部有丘陵。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其余为沙漠平原,仅有少数绿洲。无常年有水的河流与湖泊,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淡水极度缺乏,饮水主要靠海水淡化和地下水,是世界水资源最贵的国家。

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25~170毫米。四季不明显,夏长冬短。

公元前3世纪,就有阿拉伯人从内地来到波斯湾沿岸定居;定居者大多属贝尼阿特班部落(中央阿拉伯最大的部落联盟~阿纳扎的成员)。

7世纪时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756年萨巴赫家族的族长萨巴赫·本·贾比尔取得统治权,建立了科威特酋长国。1871年受奥斯曼帝国统治。

1899年被英国控制,英国强迫科威特签署《科英协定》,从而成为科威特的宗主国。1939年科威特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1961年6月19日,英国被迫废除《科英协定》,科威特宣布独立。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科威特领导人埃米尔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王储兼首相萨阿德·阿卜杜拉·萨巴赫转移到沙特阿拉伯建立流亡政府。

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伊拉克撤军,恢复科威特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合法政府。

经过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2月28日),遭重创的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于2月26日宣布从科威特撤军。

3月4日和14日,王储兼首相萨阿德、埃米尔贾比尔及科威特政府官员陆续返回科威特国内,恢复其主权国家。

1992年8月,安理会通过关于伊、科边界问题的第773号决议,科、伊新边界(约200千米)向伊方推移约0.6千米(面积约120平方千米)。

(科威特国埃米尔贾比尔)

科威特为君主世袭国家,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一切法律以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和协定,均须由埃米尔批准后方能生效。对内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内阁重要职务均由王室成员担任。

科威特宪法于1962年11月12日正式颁布。宪法规定:科威特为完全独立的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其教义是立法的基础;埃米尔必须由萨巴赫家族后裔世袭;立法权由埃米尔和议会行使,埃米尔有权解散议会和推迟议会会期,行政权由埃米尔、首相和内阁大臣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在宪法规定范围内以埃米尔名义行使,王储的任命由埃米尔提名,议会通过;埃米尔任免首相,并根据首相提名任免内阁大臣等。科威特议会为一院制,称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68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498万亿立方米。科威特工业以开采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为主,石油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国民经济收入的91.8%。

(科威特石化工业)

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最高时不足1.1%,粮食、蔬菜和大部分农产品靠进口。

渔业较盛,以捕捞大虾著名。畜牧业饲养马、羊、骆驼、乳牛等。

外贸在科威特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出口石油、天然气和化工产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工业制品、粮食和食品等。

科威特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等;主要投资对象为美、德、英、法、荷、瑞士等国。

科威特实行高福利制度,免缴个人所得税,享受免费教育和医疗,并提供岗位、物价、房租和结婚等补贴。人均国民收入通常居世界前列。

科威特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作为阿拉伯联盟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积极推动阿拉伯国家团结,努力加强同伊斯兰国家的联系,强调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里的协调与合作,维护海湾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主张全面公正地解决中东问题。

科威特与中国于1971年3月22日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发展良好。

(科威特埃米尔访问中国)

图片皆选自网络。

科威特是个怎样的国家?_科威特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由网友 西府赵王爷 提供的答案:

1991年年初,随着苏联的崩溃在即,全球两极对立的冷战时代也即将成为过去,然而这个世界并没有因此迎来和平。

就在那一年的中东,美军的战机飞抵巴格达的上空,用一场声势浩大的空袭宣告了海湾战争的开启。

尽管这只是一场持续了42天的局部战争,但却足以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格局。经此一役,不可一世的伊拉克跌落谷底,美国则正式被确认为超级大国中的唯一。另外还有整个战争过程中各种新式战术和武器的运用,对战争模式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告诉全世界什么才是现代化的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一场全球影响力拉满的战争中,是一个叫做科威特的国家在扮演导火索的关键角色。

科威特是一个波斯湾沿岸的蕞尔小国,国土面积仅有1.7万多平方公里,差不多只相当于一个北京。

这是一个没多少历史可以追溯的国家,因为他们早年间长期都是生活在别人的屋檐底下。从7世纪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强权们的打卡地,从本土的阿拉伯帝国到外来的奥斯曼和带英,全都当过科威特的统治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61年,随着头上英国人的离去,科威特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独立。

当然作为一个海湾国家,科威特虽然没什么辉煌的历史,但却有着老天爷赏饭吃。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科威特那狭小的国土下面,埋藏着令人艳羡的油气资源。

有数据显示,科威特目前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超过140亿吨,排名世界第七;而天然气的储量则是超过了1.78万亿立方米,排在全球第十八位。作为一个人口不足五百万的小国,却有着如此逆天的资源禀赋,那简直就是富得流油。

所以科威特和大部分海湾国家一样,在出道之后轻松实现了财富自由。尤其是那些掌控国家财富的科威特王室成员,个个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那完全就是土豪中的标杆,消费主义的代名词。对于依靠放牧捕鱼出身的科威特而言,能够过上这样的土豪生活,那无疑是已经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然而可惜的是,科威特并没能一直这样的舒服下去。因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科威特出众的资源禀赋就摆在那里,难免会遭人觊觎,尤其是身边那个叫伊拉克的邻居。

上世纪80年代末,伊拉克是中东地区武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当时伊拉克不仅有着百万大军,还装备有数以千计的坦克大炮,以及数百架军用飞机,一度被誉为是世界排名前三的强国。然而与强大武力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伊拉克糟糕的经济。

原本伊拉克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和科威特一样有着老天爷赏饭吃的土豪。那些年伊拉克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小日子一度过得非常舒服。但是作为中东有数的大国,伊拉克并不满足于像科威特那样安分守己,他们想要在地区范围内寻求更大的话语权。然而伊拉克的强势崛起,却触犯到了中东老炮伊朗的利益。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既然气氛都烘托到这里来了,伊拉克和伊朗必然是要碰上一碰,以决出最终的中东霸主。于是在上世纪是1980年9月22日,随着伊拉克在边境发起对伊朗的全面进攻,中东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两伊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国家原本就非常的不对付,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宗教分歧和领土争端,积累的矛盾相当深厚。如今借着这个机会,大家自然是新仇旧怨一起算,彻底豁出去不会有半点留手。另外再加上两国在实力上比较接近,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所以两伊战争打得非常胶灼,整整8年的时间里面,参战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硬是没有一个确定的输赢结果。最终还是由于大家都耗空了家底,没有了继续把战争进行下去的底气,这场战争才算是勉强有了一个平手的结局。

对于志在称霸中东的伊拉克而言,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辛辛苦苦忙活许多年,名堂没打出一个不说,家底还惨被掏空。据统计,当时伊拉克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00亿美元,另外还欠下了700多亿美元的外债。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国际油价也跟着出来搞事情,过半的跌幅几乎是打垮了伊拉克的石油生意,让伊拉克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原本伊拉克还指望着多卖点儿石油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结果赚来的钱还不够还贷款利息。

一边是制霸中东的强大武力,一边是入不敷出的糟糕经济,穷兵黩武状态下的伊拉克不由得利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把目光瞄向了自己身边的有钱邻居,毕竟打劫这门行当乃是一本万利。

当时伊拉克身边有钱的邻居主要就两个,一个是土豪天花板沙特阿拉伯,另一个则是本文的主角科威特。其中沙特作为全球第一石油大国,自然是要比科威特拥有更多的财富。但是人家在有钱的同时还有肌肉,不管是来自东方大国"东风快递",还是无处不在的美国大兵,那都不是伊拉克可以轻易挑衅。

相比之下,科威特尽管家底不如沙特,但闯关难度却也要弱上很多。毕竟科威特只是一个仅有数百万人口的蕞尔小国,实力上和伊拉克有着非常悬殊的差距。据统计,当时科威特国内的各种武装力量加起来还不足两万人,连伊拉克军队的零头都比不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科威特当时还是伊拉克的债主之一。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陆陆续续找科威特借了140多亿美元的外债。如果伊拉克把科威特搞定了,不仅欠的这笔不用还了,还能大捞一笔,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生意。

于是最终伊拉克将科威特列为了打劫对象,开始磨刀霍霍向猪羊。

当然伊拉克并没有直接就把大军开过去,毕竟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师出有名,人家科威特总不能平白无故就被欺负。要是自己这边不讲武德给到了国际社会以口实,引来外人插手,那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从1990年7月开始,伊拉克就频频的抛出问题去找科威特的麻烦,希望以此来拿到充分的出兵理由。

比如在债务问题上,伊拉克开始明牌赖账,直接单方面宣称不给科威特还钱。理由是当初借钱是为了和伊朗干架,而这一架却并不是为伊拉克一家打的,而是为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科威特作为其中一员,理应是出钱赞助。毕竟大家合伙做生意,就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对于伊拉克如此"牵强"的赖账理由,科威特自然是不愿意答应,毕竟那可是140亿美元。如此纠纷达成,伊拉克出兵理由"+1"。

当然光是这个理由显然还不够,毕竟是伊拉克欠人家钱。所以紧接着伊拉克又在石油生意上找麻烦,他们将这段时间的国际油价暴跌归咎于科威特,因为科威特的石油产量没有按照组织统一的标准来,每天多产了一点。

超产这件事科威特确实是做过,但这在石油输出国组织里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伊拉克自己也经常玩儿。所以大家一直都是和和气气,远远上升不到追究责任到底这样的高度。而且以科威特的体量,还远远达不到左右国际油价的地步,沙特还差不多。但是伊拉克铁了心就是要鸡蛋里面挑骨头,自然得抓住科威特不放,于是出兵理由又"+1"。

当然这样依旧不足以让伊拉克有充足的理由发飙,毕竟伊拉克还在欧佩克的框架体系下。如果为了超产就翻脸,估计大家后面都不会和他玩儿了。于是伊拉克又开始在领土问题上做文章,因为作为两个陆地接壤的邻居,科威特和伊拉克在这方面确实有着一些渊源。

比如当初奥斯曼帝国统治中东的时候,伊拉克和科威特都还是一家人,后来伊拉克也经常借此宣称科威特属于自己,甚至还一度拒绝承认科威特的独立地位。尽管后来科威特拿钱摆平了这件事,但是双方一直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领土纠纷。

于是借着这份渊源,伊拉克就表示科威特在长期侵占自家领土,自己必须要出兵捍卫国土完整。当然这份理由其实也很牵强,毕竟科威特才是弱势群体,平时伊拉克不找他们要土地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去主动惹祸上门。但是伊拉克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一直这样和科威特扯下去,自己家就该揭不开锅了。

最终在1990年8月2日的凌晨,伊拉克的海陆空三军对科威特发起了入侵。在悬殊的实力差距下,科威特拿伊拉克是没有一点办法,短短一天不到的时间便已经全境沦陷。而随着伊拉克军队彻底攻占科威特全境,伊拉克也完成了对科威特的吞并。

当时伊拉克骄傲的宣布科威特成为了伊拉克的第19个省,永远不可分割,殊不知打脸会来得如此之快。就在伊拉克进攻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便达成了对伊拉克动武的678号决议。按照决议要求,1991年1月15日之前如果伊拉克没有撤出科威特,那么联合国将会采取武力措施。

而后面的结果我们也知道了,伊拉克自恃武力强大,对于联合国的要求置之不理,没有限定时间内撤军。于是在1991年1月17日,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动武,海湾战争由此爆发。

在这场一边倒的战争中,多国部队凭借更加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好好的给伊拉克上了一课,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拿下了胜利。而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科威特也完成了复国,再度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存世,并延续至今。

对于科威特而言,海湾战争的经历就像是一场噩梦。尽管战争之后他们依旧富得流油,但却对隔壁邻居多了几分恐惧。

由网友 猴猴775 提供的答案:

科威特,是一个背靠波斯湾的国家(位于西南亚、波斯湾西北部的君主制国家)。正所谓靠山吃山,既然身在波斯湾,就没有不挖油的道理(大布尔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砂岩油田)。靠着石油的收入,科威特同样入列富裕国家。

在历史上,科威特曾是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下属的一个县。

首都:科威特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港口;也是波斯湾海上贸易的国际通道。伊斯兰教为国教。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漫长,虽靠海,却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水比油贵"体现的淋漓尽致。气候不利于农业,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

科威特人享受公立医院的免费治疗,免费教育、免交水电费、免费看病住院、免收所得税及住房、饮水、用电方面的补助。

由于科威特大量的石油财富,政府以各种名义给国民发放各种补贴。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5602.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62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html369.cn/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