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执笔画青城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可不简单!历史上的每个事件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情境,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环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种种细节中,找到一些可能解释这个问题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看看希特勒和日本天皇在二战中的角色。希特勒是纳粹德国的领袖,而日本天皇则是日本的象征性君主。在二战中,希特勒的统治手段极其残暴,他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而日本天皇虽然是决策者之一,但他在日本政府中的权力相对较小。
那么,为什么希特勒选择自杀,而日本天皇却没有受到审判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和日本天皇的处境不同。希特勒在战争末期的情况非常糟糕,纳粹德国已经被盟军包围,而他自己也深陷绝境。他知道如果被俘虏,他将面临审判和惩罚。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自杀。
相比之下,日本天皇在战争结束后的处境相对较好。虽然日本已经战败,但是天皇和他的政府还在位,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组织政府和社会。此外,天皇在战争中的角色也相对较小,他并没有直接参与种种残暴行为,因此他的责任相对较小。
不过,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审判的国际政治环境对希特勒和天皇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决定成立了国际军事法庭,负责审判二战期间的战争罪犯。然而,在审判的过程中,有很多政治考虑,包括对战败国的处理、国际关系等等。日本天皇最终没有被审判,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政府认为他是日本社会的象征,如果审判天皇,可能会激起日本人的反感,导致日本社会的不稳定。而希特勒则没有这样的"保护",他的罪行如此之大,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他应该受到审判和惩罚。
希特勒选择自杀而日本天皇没有受到审判,是由多个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希特勒和天皇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处境、审判的国际政治环境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网友 小约翰 提供的答案:
为什么希特勒要自杀,日本天皇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这个问题提得似乎非常尖锐,但原因却非常明了。
希特勒为什么非要自杀?
一、希特勒手里没有筹码
经过美国空军的长期轰炸,德国纳粹的油箱——罗马尼亚油田、炼油厂和输油管道被炸个稀巴烂。德国军队虽然战斗力强悍无比,装甲集群所向无敌,但是德军燃油减少了八成。坦克没有燃油,运输车辆没有燃油,战机没有燃油,德军失去制空权,后勤保障中断,机械化部队有名无实。战争进行到1945年德军在苏军和美英军队两面夹击下节节败退,屡战屡败。希特勒没有了讲和的筹码,即使投降也在劫难逃,只剩死路一条。
二、苏联人不会放过希特勒
苏德战争是希特勒一手发动的,给苏联造成了巨大损失,战争中伤亡的苏联军民高达1700万,占当时苏联人口的十分之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因此斯大林是不会放过希特勒这个魔头的,即使英美同意,也保不住希特勒的命。
天皇为什么能逃脱审判?
一、日本人对天皇忠诚
日本经过军国主义精神洗脑,国民对天皇品势效忠,忠诚度比德国人对希特勒要高。希特勒发动二战的时候,成为德国人的精神领袖,德国人对他顶礼膜拜。
但是战争后期,德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德意志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时候,德国人对希特勒的忠心开始动摇,对他的忠诚度也大大降低。
一部分德国军官甚至把希特勒看作德国灾难根源,甘冒风险要刺杀他。
但是在日本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时候,日本却全民皆兵,要响应天皇的一亿玉碎计划,要跟美军拼个鱼死网破。
这种情况下,只有天皇可以下令让日本人放弃抵抗,别人说话不算数。如果要惩治天皇,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就要遭遇激烈抵抗,美军就会永无宁日。
二、美国的全球战略
美国领导世界取得了二战胜利,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美国觉得自己赢得二战有功,有了主导世界秩序的野心。美国在二战中付出惨重代价,对大战心有余悸,也担心大战再次爆发。
美国无论是从主导世界秩序,还是从杜绝战争隐患考虑,必须要对战败国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不能像一战那样纯粹以战胜国的身份出现。对德国的改造非常简单。因为希特勒众叛亲离,对日本的改造必须让天皇配合,不然的话,就难以维稳。
三、中国国际地位太低
希特勒发动欧战,给苏联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美英不敢对希特勒网开一面。
日本发动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的伤害最大,欠下了累累血债,天皇难辞其咎。
中国军民在抗战中有3500万人死于战火,财产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按说中国人民也不想放过日本天皇,美国政府也应该考虑中国人民的感受。
但是美国政府却放过了天皇,根本不考虑中国人民的感受。
因为苏联红军一路反攻打到了柏林,苏联成为欧战主力,斯大林当然有话语权。
而中国军队虽然浴血奋战,但由于装备落后,在战场上没有取得明显优势,也没有组织像样的反攻,华南、西南、华中、华北、湘桂和粤汉铁路沿线还聚集很多日军。到1945年3、4月间,日军还发动了豫西、鄂北战役和湘西战役。客观地说,美苏军队介入是亚洲反法西斯组织取胜的关键因素,中国军队出力不小,见功不大,中国政府说话自然没有分量。
其次,苏联对德国人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恨不能将他们斩尽杀绝。比如德国陆军上将、德国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原来没有在盟军战犯名单里,也没有确凿证据说他犯有战争罪,但是苏联人执意要将他置于死地,盟军也不得不让步。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国民党政府却对血债累累的日本战犯网开一面,"以德报怨"。
比如日本侵华要犯、南京大屠杀刽子手、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1945年9月向国民党政府投降后,不但没有被追责,而且立即被中华民国政府委任为中国战区日本官兵善后工作总联络部长,协助组织日军和日侨遣返事宜。后来更是成为蒋介石的座上宾,被中华民国政府聘为军事顾问。
如果中国军队靠着实力收复失地,还攻占了东京,天皇的命运,还能由美国人说了算吗?
如果蒋介石政府对所有日本战犯恨之入骨,坚决要求惩治,美国在放过天皇的时候,会那么放肆吗?
由网友 云在蓝天8480 提供的答案:
这两个人得罪的主体不一样,在国内的地位也不一样,个人性格也不一样,最后的结局自然也不一样。
希特勒手上的血债分两类,一类是犹太人,众所周知,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让人口本就不多的犹太人死伤惨重,在苏联境内对平民和苏军俘虏的屠杀也毫不手软。虽然犹太人在二战结束的时候依然没什么话语权,但苏联的斯大林可不是善男信女。别说是希特勒这个大魔王,就算是希特勒手底下的党卫军,那些手上有血案的部队比如闪电师,骷髅师,即便是向美国方面的盟军投降,也会被斯大林要过来,斩尽杀绝。这是第一点。苏德恩怨太深,苏军宁可死伤十万部队也要占领柏林,因为苏军要报复,希特勒投降也没用,不死不行。而日本血债欠得最多的是我们中国,可惜当时中国国力不足,如果脱离了美国盟军的支持,抗日战争会是怎样走向我不愿意去争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当时中国落后的海空军实力,根本没有能力去和拥有联合舰队的日本拼杀,更没有能力登上日本本土。能进攻美国本土的军队只能是美国,美国爱惜自己士兵的生命,不愿意和日本拼个你死我活,以放过日本天皇为条件换取日本投降,我们真的只有干瞪眼,没有发言权。
第二点就是希特勒的威望无法和日本天皇相提并论。希特勒不是贵族出身,德国在一战之时虽然有皇室,但一战结束后,德皇已经退位。和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相比,希特勒只是自身影响力大,而日本天皇则在日本担任长达千年之久的名誉领袖或实际领袖。二战后期,已经有德国军官对希特勒不满,甚至暗杀希特勒,大家所熟知的隆美尔元帅就是受这次暗杀事件牵连,被希特勒勒令自杀。而日本,即使在日本在二战最后时期,日本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反法西斯联盟,败局已经板上钉钉,日本国内依然以一种病态的心理紧紧围绕在日本天皇中间。这股凝聚力真的可怕,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日本仅在外围战役中,就能在完全没有外援补给的情况下,以全军覆没为代价,给美军以巨大伤亡,这还是外围,日本本土的几千万国民又怎么打?没提原子弹,当年的原子弹技术还不够成熟,核平日本不现实。所以美国真的胆寒了,对日本而言,能搞定就行,将几个高官杀了,给国内一个交代就行,日本天皇,放了也就放了。美国无所谓。
第三点,两个人的性格特征也不一样。希特勒不管做得对还是错,他心中是有理想的,当他的理想破灭之后,死是最好的选择。不止是希特勒,很多纳粹将领都自杀了。甚至文官出身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自己,妻子,七个孩子都自杀了,最小的孩子不过三岁。这两口子亲自动的手,其实盟军再怎么报复,也不可能报复那几个孩子,但他们依然动手了,为什么?信仰崩溃,以死明志。希特勒的部下如此,希特勒自己也一样,他的骄傲不会允许自己失败。死是最好的选择。而日本天皇,虽有上千年的领袖身份,但实际掌权的日子及其有限,这个家族本身就是靠不要脸,靠龟缩生存下来的,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日本天皇要是知道骨气是什么东西也不会能做到万世一系。日本陆军还在叫嚣本土决战的时候,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无论麦克阿瑟怎样羞辱裕仁天皇,怎样谋夺日本皇室财产,裕仁天皇都无所谓,甚至麦克阿瑟要裕仁天皇向全体国民讲话,承认自己只是一个人而不是神这种对整个日本皇室的羞辱都听之任之,还号召全日本的女性服务驻日美军,解决他们的生理需要。说句实在话,哪怕是宋徽宗,明英宗这样的被俘之君都做不来这种事,说不出这种话,可谓毫无底线。这种人怎么可能杀呢?你是麦克阿瑟你也不想杀吧,不得不说,做得太到位了,做得麦克阿瑟都不好意思了。
所以最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美国政府,主要是在麦克阿瑟的建议下,撤销了对日本天皇的起诉,日本天皇成功逃脱了审判。
最后还忍不住想说一句,不要脸,真太不要脸了。
由网友 静夜史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令希特勒感到了莫大的侮辱,因为在他的心里,从来就没有看得起过日本。如果不是因为同是轴心国法西斯的所谓革命友谊,希特勒从内心耻于和日本人为伍。希特勒和裕仁天皇最终天差地别的迥异结局,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地球上都知道,不同的下场根本说明不了所谓的问题,比如勇敢还是懦弱,高贵还是低贱。
而希特勒之所以自杀而裕仁天皇苟活,根本原因不在于二人如何选择,而在于同盟国的安排结果。毕竟作为二战的失败者,他们都没有权利决定自己和国家的命运。
而造成如此迥异的结局,根源在于希特勒遇到了苏联,而裕仁天皇遇到了美国。
虽然都是二战的策源地,手上都沾满了受害者的鲜血,但同盟国对德国和日本的态度从来都不是一视同仁。
作为二战期间最惨烈的战场,苏德战争的惨烈程度前所未有,当时的纳粹德国将至少80%的兵力投放到东线战场,苏联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深重灾难,成为二战期间伤亡最为惨重的国家。
因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所以苏联对希特勒的项上人头,有着极其强烈的渴望,如果可以,苏联不介意将希特勒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所以,只要落入苏联手中,希特勒必然没有生还的希望。
因为德国西线战场兵力空虚,成功开辟第二战场的美英盟军除了阿登反击战,基本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相比之下,苏联尽管开始了越来越猛烈的反攻,但由于德国的拼死抵抗,所以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代价,苏联的平推速度也相当缓慢。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英盟军必然先于苏联攻占柏林,但它们却选择了放弃,将青史留名的机会让给了杀红了眼的苏军,如此希特勒只剩下死路一条,自杀还多少能挽回点儿面子。
而美英盟军之所以不出手手刃希特勒,一个非常重的原因在于希特勒本身是美国的"自己人"。
在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席卷了欧美的同时,也让希特勒等到了崛起的契机。
随后美国摩根等财团开始大力支持希特勒,除了资金上的支持,更联合容克大资本家向德国前总统兴登堡施压,迫使其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开启了希特勒的元首之路。
而美国对希特勒的支持,使当时的纳粹德国向东可以阻挡苏联的无产阶级革命输出,向西可以牵制英法等传统殖民帝国,为美国的见缝插针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说白了,希特勒就是美国二战前在欧洲扶持的棋子,是用完就扔那种。二战期间美国之所以联合苏联这个意识形态的宿敌,就是要解决希特勒这个不听话的奴仆。
在美苏英等国都希望希特勒不得好死的情况下,希特勒能活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等到苏联付出巨大代价成功攻占柏林,希特勒也在地下室里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相比之下,日本尤其是裕仁天皇实在是太过幸运。虽然美苏中英等同盟国也希望裕仁天皇当场去世,但由于日本多坚持了三个月时间,坚持到了美国在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所以战后的"战利品"分配,就出现了巨大的变数。
再加上日本的岛国区位,为海军实力不强的苏联提供了极大障碍,美国则依靠原子弹的优势捷足后登,最终排除了其他同盟国势力,成为日本的唯一占领者,裕仁天皇的命运也最终取决于麦克阿瑟。
但麦克阿瑟似乎对裕仁天皇还不错,在裕仁天皇战战兢兢地拜见日本这位新太上皇时,麦克阿瑟只是让裕仁天皇跟自己合了一张影,重点突出了裕仁天皇的其貌不扬和五短身材,将高高在上的天皇拉下神坛,达到了改造日本社会的目的。
由于裕仁天皇在日本国内有着极高的威望,一旦贸然处死必然招致日本国内秩序的失控。而且随着冷战格局的到来,美国需要日本作为西太平洋上的桥头堡和后方基地,这让日本迅速成为美国的香饽饽,清算裕仁天皇的工作也就随即搁浅了。
虽然中苏等国强烈希望裕仁天皇伏法,但在美国的庇护下,裕仁天皇苟活了很多年。
所以,希特勒的自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壮烈之举。而裕仁天皇的苟活,既是胆小如鼠的表现,更是美国庇佑的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由网友 清水空流 提供的答案: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希特勒最后的时候丧失了一切,政府实际上已经失控,整个德国已经被盟国占据,只剩下一座孤城柏林,丧失了与盟国谈判的条件(美英)。而苏联是绝对不会允许德国有任何恢复的可能,希特勒本人也断无存活的理由,以希特勒的高傲,他本人断然不会乞求活命。死亡是他唯一的选择。
日本则不然,到战争最后,本土虽然被打的一片焦土。但实际上本土没有盟国的一兵一卒,海外还有大量军队(中国,东南亚),他有条件,有能力,有资本与盟国,实际上就美国一家谈判就行。而对于日本天皇。这也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条件之一,即天皇不受审判,在麦克阿瑟的最终主导之下,日本天皇这个二战最大刽子手最终逃脱的了审判。
从国家角度来说,在欧洲战场,苏联属于主战场。苏联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进攻德国本土是苏联军队为主,尤其是柏林是苏联攻克的,希特勒乃至德国的命运只能交由苏联来决定,而雅尔塔协议已经明确地指出了德国最后结局,而日本则不然,中国恨日本入骨,血海深仇。但直到战争结束,日本侵略者还占据着中国大部分的领土。伪政府还继续存在。东北是苏联解放的。本土最后是美国独自占据的。就更别提中国的军队踏入日本领土了,日本到现在都不认为他二战是输给中国的,日本承认他是输给了美国。这样一来,即便中国是二战亚洲的主战场,付出了比苏联更大牺牲,但依旧没有用处,决定日本天皇命运的是美国。而美国必然以自己利益为倒向咯,至于的利益与我无关。
就希特勒和日本天皇个人而言,希特勒以自己的自杀挽救了德国,德国人可以把一切罪责推卸给希特勒,而日本天皇为了祈求自己的活命。把一切罪行都推卸给了日本人民,二人个人"道德"是截然的不同,希特勒为德国而死。日本天皇为了活命放弃自己的"信仰"。就中国而言,我们就是国家太弱。国际话语权太低,所以丧失了主动性。战后,美国为了独占日本,日本当做东亚战略据点,这才放过日本天皇,更没有彻底清算日本军国主义才造成日本直到现在都不承认二战历史。假设一下,如果中国军事和政治强大,直接登陆日本本土,直接把日本天皇那啥了,也没有人管。一切都是实力说话。
日本没有清算二战历史,是和天皇没有接受审判有很大关系。这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斗争的最让人扼腕痛惜的一件事。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由网友 Mer86 提供的答案:
没什么特殊原因,单纯就是苏联强,中国弱小而已。
1945年初,也就是阿登战役刚打完那会,德国还有四百多万兵力,加上仆从国,差不多就是五百万人。
假设,我是说假设:这个时候,苏联突然宣布不打了,并且也不追究德国和希特勒的战争责任了。就此停战,不再往西线推进了。
你猜?猜猜看。美、英、法这哥仨会继续打下去吗?会誓取希特勒的项上人头吗?
我觉得不会。
整个二战,美、英、法三国的死伤人数加一起都没有苏联的零头多。甚至于,这仨国的伤亡人数加一起,都还没印度的。
印度还死了两百万人呢,这仨捆在一起才死了一百万。
想想看。这哥仨合共才死了这么点人,他们犯得着为了取希特勒的脑袋,再搭进几百万人头进去吗?
诚然,罗斯福曾经说过:绝不接受德国有条件的投降,并警告希特勒不要痴心妄想。
可是,他没说不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吧?更没说过一定要取希特勒的命吧?
你看看战后的西德,是个什么情况?到底有多少纳粹份子逃脱了法网。再看看东德,苏联是怎么清算纳粹的?
西德国防军组建时,绝大部分将领都是前纳粹军人,其中有七人还曾被盟国或苏联军事法庭列入过战犯名单。西德政府部门中的前纳粹份子就更多了。而这种情况在东德看不到,都被审判了。
其实只要你把东西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希特勒的死,其实跟英、美、法没关系。并不是杜鲁门、丘吉尔、戴高乐要他的命。而是苏联人要他的命,是斯大林要他的命。
只要柏林城是被苏军攻克的。那么,希特勒的命,苏联就收定了。
对于苏联人而言,反正自己在卫国战争期间已经牺牲了将近三千万人了,不在乎再多牺牲几百万人命,彻底打垮纳粹德国,取希特勒的人头回来祭奠烈士们的英灵。不然,苏联人真会觉得前功尽弃。之前的牺牲,都是白牺牲了。
总之,只要苏联有实力,希特勒必须死。
他要是不想"体面",自然有人帮他"体面"。
估计希特勒自己也是知道在劫难逃了,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能活命。在总理府被苏军攻占前夕,他自己就把自己了结了。
对比苏德,你再看国民政府和日本。
简直一言难尽,悲从中来。
日本投降之前,南方的侵华日军居然还在攻城略地呢!国府在这个关头,居然还丢了十几座县城。
虽然咱们总说自己是二战战胜国,但像国民政府这样的战胜国,世间还真是少见。
你再看看何应钦在南京接过冈村宁次投降书的那张照片。
何应钦那腰弯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冈村宁次是战胜者,何应钦是战败者呢。
日本投降后,那就该清算日本了。然而可惜的是,有实力让天皇"体面"的国家,比如美国苏联苏,跟日本没啥深仇大恨,欠缺向天皇复仇的动力。
尤其是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甚至还收编了日本。把这条恶犬养起来了,以致右翼军国主义至今仍然在日本泛滥。
而有复仇意愿的中国呢,却没有像苏联那样杀入敌国首都,"帮"天皇"体面"的实力。
东京审判期间,美国为了尽快收编日本,除了东条英机这种跟美国有仇的人外,其余一律不杀。安倍晋三的外公岸信介与东条英机等人并称"满洲五人帮"。在中国东北犯下了滔天大罪。这号人要是搁在德国,早被苏联毙死八百回了。而搁在东京,他居然无罪释放了。
在美国人看来,你中国与日本的血海深仇跟我美国没关系。我美国没有任何义务替你伸张正义。我美国现在要做的,是保天皇,维护我在日本的统治秩序。
你中国要报仇,你自己去打日本呀。你要是能打下来,你想怎么审都可以。
如果中国的实力够强,杀光几百万日军,登陆日本本土,把大炮架在天皇家的门口,照样没人救得了他。咱谁的脸色都不用看,就算美苏斡旋也可以不用搭理。
至于很多人常说,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有至高地位,杀了天皇,日本人会拼命。
这在实力面前,根本就是笑话。
中国为了抗战,已经牺牲了两千万条人命。
如果有能力取天皇的脑袋,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在乎再打加时赛。就像苏联那样踏平东京。
管你日本人怎么尊崇天皇?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把东京塌平了,打服了,一切所谓的拼命自然都不存在了。
然而,当年的国民政府没这个实力。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惨死的亡灵,以及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孤儿。
国家弱,就是这么卑微渺小。没人会在乎你一个弱者的感受,而弱者自己,往往也没有复仇的能力。共勉吧,希望国家永远不要回到那个拉跨的时代。
由网友 人间鸟语 提供的答案:
希特勒的自杀,是兵临城下的绝境之选,而且面对的是血海深仇的苏军,数千万苏联军民在二战中牺牲,甚至几乎灭国,苏军岂能放过希特勒?想要逃避惩罚,那得多么巨大的想象力?希特勒那么高的智商,不可能会有如此空想。当柏林城炮声相闻,杀声震天,躲在地堡中的希特勒,实际上陷入无法选择的绝境,自杀是唯一路径。
而日本天皇面对的状况,显然变数更多,选项更多。日本投降后,其天皇是否要接受战争审判,存在着谈判的可能。最直接的谈判对象是美军。是美军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以致命一击,是美军直接进入了日本本土,而且日本与美国素有经济上的交往,谈判是他们的常态。而此时呢,中国军队并没有像苏军那样,长驱直入侵略者本土,甚至中国境内的日军势力都尚未肃清。中方在日本接受审判一事上,话语权严重不足,无法与美国相比。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二战的战胜国,苏联与美国的政治形态不一样,当时的中国则由国民党政府作为主体,国民政府是亲美的,美国当时也似乎很有把握将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苏联也一度认为,中国可以隔长江而治。两大政治阵营存在对立,因此,对于东亚的总体布局,美国会从国际政治的层面,设法进行长期控制,那么就需要建一个战略要点,日本是合适的地方。
再说,日本的体制上,天皇是象征性国家最高领导者,具体的执行者是首相及内阁,那么,天皇在逃避惩罚时,把责任推给执行者,只要美国认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话语权缺失的中方也难以反对奏效,显然,日本天皇就打了这么一张夹缝中求生的牌,而且居然就成功了。
美国在战争中一惯以发战争财著名,他们会算一本账。他们投下原子弹,就是尽快结束战争的考虑。结束后的重建,就是他们进一步加强对日本控制、并进而控制东亚的机会,这种控制除了军队的驻入,还有经济方面的全面渗透。能够让这一着棋尽快落地,他们并不会考虑中方的国仇家恨,他们可以两方协调,以保全天皇为前提,让战争早日结束,以避免日本空留下一堆焦土的烂摊子。
事实就是按照美方的构想而进行的,说实话,经历了十四年抗战的中国,牺牲了上千万军民,也已满目疮夷,能早日结束战争也是好事,如果纠结于天皇的留与去而将战争持续延长,这也不符合当时国民政府的意愿,一句话,当时的中国实在弱啊,虽是战胜国,但依然不可能拥有在柏林的苏军那样强大的底气,自然,日本天皇的保留,就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了。
按当初的约定,日本是不能拥有军队的。不过,严明的条文都会因相关国家实力的改变而有松动,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战后经济取得了非常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再次成世界经济强国,并且其自卫队的规模与能力也大幅增长,已经具备承受现代战争的力量。这在当初二战结束之初,人们想象得到吗?
每一次世界大战,都是国家利益重新调整的机会。战胜国与战败国,当时坐在桌子的两端,签下文字,战争结束,那么,新的事关长远的发展角逐,就开始了。显然,日本虽为战败国,但由于美国的扶持,其获利巨多。当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不断沉渣泛起,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歪曲历史,这都建立在其自身国家高度发展的前提下,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底气。而重要的根子还在于,日本天皇没有受到审判,对军国主义流毒没有彻底肃清,这就考验后代的智慧了。
世上的事,因与果是可以循环的。善因结善果,恶因导恶果,不思恶之因,恶果会更加剧烈。当有一天反果为因,新一轮因果再度呈现,历史就会惊人地相似。当初战胜国审判上的宽容,到底是结的善果还是恶果,历史会向我们证明。我们所能做的是,努力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国家,努力地做世界和平的捍卫者。
由网友 汉水长流 提供的答案:
希特勒挑起了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希特勒必须死,而他的自杀,应当说是不错的选项,至少保留了几分尊严。
其中苏联的卫国战争属于惨胜!一个世界最大的国家 ,拥有完整的军工体系 ,数十倍于敌的国土面积 ,数倍于敌的军队,在武器装备悬殊不大的情况下竟然被德国打到自己的首都 ,死了那么的人,丧失了那么多的土地。正是这种强烈的刺激把俄罗期人原有的兽性彻底激活了。最终在斯大林的统一指挥下,苏联人民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在牺牲了927000人,受伤丶冻伤88万人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打赢了莫斯科之战。所以德国败局的锁定,苏联起了决定性作用,因而,苏军围攻柏林时,斯大林特意交待攻城部队一定要生擒希特勒!
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中有600多万犹太人被惨无人道地杀害。伤亡的苏联军民高达1700万,占当时苏联人口的十分之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计算。因此,不但犹太人放不过他,而且恃仇成性的斯大林更是饶不了他。看到墨索里尼的下场了吗?希特勒要是被活捉,落在俄罗斯人手里的下场比他还惨百倍。
同是二战的祸首,希特勒难逃一死,然而日本的天皇裕仁非但没死,而且躲过了审判,竞锦衣玉食有滋有味地得以善终。
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造成中国军民3500万人死于战火,财产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日本犯下的累累血债,罄竹难书,日本天皇裕仁因此罪不可赦。
日本投降后,中苏等国强烈要求裕仁天皇伏法,但是美国极力为其开脱罪责,进行庇护。天皇在日本是神的存在。即使在二战后期,日本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反法西斯联盟,败局已经板上钉钉,但日本国内依然以一种病态的心理紧紧凝聚在日本天皇周围,这种"宁为玉碎"举国赴难的精神力量,恐怖到了极点。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日本仅在外围战役中,就能在完全没有外援补给的情况下,以全军覆没为代价,给美军以巨大伤亡,这还是外围,日本本土的几千万国民又怎么打?为了减少伤亡,尽快结束战争,最终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弹。战争中美国真正领教了天皇在日本所发挥的作用,所以从长远计天皇的利用价值不可估量,因此就把天皇所承担的罪责转嫁到东条英机等人的名下,杀之,算是对世人的一个交待。
按说美国也应该考虑中国人民的感受,但是美国考虑更多的则是它的长远利益。
因此,利用裕仁天皇在日本极高的威望,便成为美国布控中苏总体战略的一枚棋子。而且随着冷战格局的到来,美国也需要日本作为西太平洋上的桥头堡和后方基地,这让日本迅速成为了美国的香饽饽,所以裕仁天皇就这样逃脱了审判。
中国军队虽然浴血奋战,但由于装备落后,在战场上没有取得明显优势,也没有组织像样的反攻,华南、西南、华中、华北、湘桂和粤汉铁路沿线还聚集很多日军。到1945年3、4月间,日军还发动了豫西、鄂北战役和湘西战役。客观地说,美苏军队介入是亚洲反法西斯组织取胜的关键因素,中国军队出力不小,见功不大,中国政府说话自然没有分量。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当时的中国太弱,如果实力强大,捷足先登,占领日本,别说一个天皇,就算十个,百个都会毫不手弱地削死!
由网友 冷月钩沉 提供的答案:
二战接近尾声,希特勒已经开始考虑退路,他并不想自杀。
在希特勒看来,只要顶住压力不让苏联进入德国境内,就有机会让欧洲战场上的同盟军分裂。
到时,德国就可以有条件地投降,甚至保留纳粹政权继续存在。
不过,苏联在战争中失去了这么多的生命,让斯大林对希特勒恨的咬牙切齿。
加上美英两国军队并非出力最大的国家,在欧洲战场上苏联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就让希特勒明白一旦战败或者投降,自己肯定会被作为战犯处死。
与其没有尊严地被处死,还不如自行了断。
所以,希特勒在最后一刻选择了自杀。
而日本天皇则不同,在投降前美国和日本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就是不会处罚日本天皇。
这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当时美国虽然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但日本依然有几百万军队在亚洲,并且实力还都不弱。
如果美国用攻坚战的方式让日本投降,自己也会损失许多美国军人。
出于对士兵生命负责的态度,美国和日本私底下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日本天皇保留下来,其他战犯可以处死。
虽然在东京审判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极力要求审判日本天皇。
但在美国的阻挠下,日本天皇已经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这也是导致日本现在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的原因。
怪就怪在美国在同盟国中的话语权,谁都不能去反对。
所以,希特勒和日本天皇才有了不同的下场。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由网友 小妹讲史 提供的答案:
哎,说什么日本还有势力,天皇怎样怎样,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当时的中国太弱,没有实力对付日本,才让天皇逃脱的。
同样作为二战的受害者,苏联反攻成功,打入德国,德军被歼灭数百万。接下来的就很简单了,希特勒唯一的选择就是自杀,作为法西斯的精神领袖、一个傲气的元首,他知道被活捉的下场就是受尽各种侮辱,然后再被处决。苏联审不审批希特勒,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反正到最后都是死,不如死的体面点。
但当时的中国没有那么强。而有实力歼灭日寇的苏美两国,一个对日寇的伤害没有那么刻骨铭心,一个还想趁机把日本作为东亚的战略据点,以至于到最后日本还被美国收编了。这两个大国都没有追究天皇的责任,当时的中国虽然有强烈的审判意愿,但没有这样的势力。
因此,说来说去还是自身的实力问题,如果当时的中国够强悍,那个劳什子天皇估计会主动上门求审判。因为日本比中国强,所以即便战败了也认为是败战美国人手上,对中国还是嗤之以鼻,再加上美国政府的战略计划,他们需要考虑日本人的感情和统治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这边根本插不上手。
相反的,如果中国比日本强,那么东亚地区就要考虑中国人的感情重于日本人的感情了。那时候,美苏两国为了拉拢中国,就会默许中国进入日本,可以对天皇为所欲为。为了增加苏美两国对中国的好感度,他们甚至会争着送天皇的脑袋给中国当礼物刷好感度,这是国与国之间很现实的问题。
当时的中国要是足够强,杀他们几百万的日寇,登陆本土,把大炮机枪架在天皇家大门口,苏美两国屁都不敢放一个,我们也不用看谁的脸色。那时候天皇的脑袋我们要定了,耶稣、天照大神都救不了,我说的。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会说,如果中国当时强的话,也不会有日本侵略中国了啊。
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并且我上面也说的也不矛盾。因为强和弱不是固定不变的,苏联曾经也不强,直到二战爆发,国家开动战争机器后,慢慢变得强大起来,直到二战结束后,苏联整个国家焕然一新。
而德国进攻苏联也不违反逻辑,总不能说,如果苏联真的强,希特勒也不敢进攻苏联了。防守反击、从弱到强都是一个过程,比如汉朝初期被匈奴压着、唐朝初期忍着突厥,经过几年蛰伏后开始强大起来。
但可惜的是,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历经十四年,这个成长太慢了,慢的没有实力让日本害怕,这才是抗战史中最让人惋惜的。反之,如果我们也能在战争中进入状态,变得更强,日寇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体面的把天皇捆好送过来,要么我们冲进去帮天皇体面,至于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只有老天爷会知道。
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谁的拳头大,谁的话就有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7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