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一生值得好书推荐 提供的答案:
盒子炮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武器之一,被誉为"抗日名枪",它的设计师是中国军事工程专家徐自强。
徐自强,在中国现代兵器史上是一位杰出的武器设计师,他曾在华南地区从事军工研发工作,精通机械制造和军事装备设计,是中国少数几位会制造手枪的工程师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中国军队设计了一系列武器装备,其中包括盒子炮、丁汝昌步枪等。
盒子炮在设计上采用了一些创新技术,其射程、威力和精度都比较优异。在中国军队的抗战中,盒子炮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军队取得了许多胜利。
徐自强不仅是中国现代兵器设计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民族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网友 第五十七朵云 提供的答案:
最早的毛瑟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设计出来,但专利却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申请的。为何说它是抗战名枪,因为有段时间主要武器(冲锋枪机枪禁运)采购困难也是要素,这玩意采购不受限制,只要有钱就可以,所以中国留有量多。
冯玉祥当时用驳壳枪装备了一个旅(有钱,穿着士兵衣服里面套着马甲的老冯真有钱),多少白兵死在这把枪下。其实盒子炮的价格在同级别的手枪里算贵的,欧洲很少批量装备,只有中国大批量使用。不过毛瑟C96,也没那么神,结构相当复杂,故障率偏高,这是最大的问题。亮点是枪套,可以作为托使用。(所以德军才在30年代就不用了,一开始用的是7.63毛瑟手枪弹,后来改为9x19mm手枪弹以后故障率就变低了)
我们爱用是缺冲锋枪又缺钱,这个枪呢正好,在那个时代,相对而言载弹量多达20发,具备了连发射击而已(6到20发)。有快慢机可以连发,被用来当作冲锋枪使用。当时的盒子炮驳壳枪国内仿制的很多,还有小作坊的。不过当时冲锋枪和手枪都很复杂,维护保养都是钱,所以样盒子炮手枪队保护自己,军阀们虽然费钱还是很舍得的。
盒子炮主要就是敢死队和卫队是使用大户,开个玩笑不在外面放1个手枪连,回到屋里,都不敢脱裤子睡觉。当时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顺口溜叫开,比如今天写的盒子炮。其余的呢?也有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的叫法。一枪指的是勃朗宁,二马就是柯尔特,三花口是比利时的FN,四蛇是德国绍尔,五狗就是狗牌撸子西班牙的托马斯公司,张嘴瞪是德国毛瑟(不是驳壳枪)。
由网友 今古讲堂 提供的答案:
蒋介石曾经电令:速购盒子炮,要现货,越快越好!
盒子炮又被称为"大镜面"、"快慢机"、"驳壳枪"、"匣子枪"、"大肚匣子"、"自来得手枪"。在德国毛瑟厂又被称为"菲德勒手枪",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
毛瑟手枪是谁发明的?原始记录被美军烧毁。
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了盒子炮的生产专利,隔年正式生产。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被俗称为"盒子炮"。
毛瑟手枪究竟是谁发明的?普遍说法,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德国费德勒三兄弟(Fidel, Friedrich, and Josef Feederle)研制,普遍认为,这三兄弟,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这一款名枪,其实,究竟是谁研制的,后来竟然产生了争议。
据战后曾经在该厂工作过的人们回忆:费德勒三兄弟是毛瑟兵工厂的科研人员,老大菲德尔·费德勒是实验车间主任,老二弗里德里克·费德勒和老三约瑟夫·费德勒都是设计师。
这兄弟三人发明了这种自动手枪,从而创造性地实现了使用手枪射击时各种动作的自动化:装填、开锁、抛壳、待击、闭锁,这些动作依靠枪机等部件的后坐与复进完成,能够使弹匣容弹量增加,射击速度提高,火力持续性增强。这种枪有较高的初速,并能发射大威力的手枪弹,其威力远高于传统的转轮手枪。
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当时毛瑟兵工厂应该是得到认可的,因此厂里把这款枪称之为"费德勒手枪"。
但是,这兄弟三人虽然发明了这款手枪,但最后申请专利的,居然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毛瑟。
也就是说,他们的发明成果,被他们的老板占有了!
由于是毛瑟申请的专利,有人以此认为:当初兵工厂老板毛瑟,也参与了手枪的研制过程。
但是,根据当时德国的专利法, 允许公司作为代表申请人及专利拥有者。
因此,仅凭毛瑟在德国申请专利,并不足以证明他也参与了手枪的研发过程。
但是, 盒子炮在美国申请专利时,申请专利者也是毛瑟本人。而美国则必须由发明人具名, 才能将专利权转移。当然,也有可能是美国当时对专利的审查不严。
二战结束后, 美军进入德国,在毛瑟兵工厂的美军官, 下令烧毁了毛瑟厂的大量原始记录。包括研发日志等文件。 这么一来, 毛瑟手枪最初的研制情况,从此就成了一个谜。
总之,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虽然,多数人认为,是费德勒三兄弟研制了这款手枪,但老板毛瑟可能也参加了研制。
蒋介石电令:赶快到德国买,要现货,越快越好!
中国是全世界盒子炮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毛瑟手枪加上枪托,可以作为冲锋枪使用。但由于这款手枪制作成本高,价格贵,操作复杂,使用时枪口容易往上跳,导致射击精度不佳。
该枪进行全自动射击前,必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才能控制枪口上跳,所以在欧洲战场装备不多。
但在中国战场,由于装备短缺,这种自动手枪获得了普遍的欢迎。除了从国外进口,国内有大量的仿制枪进入战场。前后至少有40万把以上的盒子炮在中国战场使用。
中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倾斜射击:既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又发挥了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枪机扳至速射档,右手持枪时,如手心向上举枪,则向左前方扣动扳机,利用枪口的上跳作用,使枪从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
如手心向下举枪,则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
如左手持枪,动作与右手持枪相反。
而分解一支盒子炮,基本不需要其他工具,只要有一颗盒子炮的子弹就可以分解。装上木制枪托还能当冲锋枪用。这对于物质缺乏的中国战场,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1934年3月12日, 中信局副经理李耀煌专门向蒋介石报告购买盒子炮的有关事项:
"奉委员长电, 渝, 订买廿响驳壳手枪五千枝, 经遵查得德制老牌毛瑟一种, 西班牙仿装两种(注:Astra、 Super Azul, 另外还有Royal), 价格以西班牙之恩斯达牌(注: Astra)低过德枪一元七角国币。 德枪结构虽属较为坚固, 惟枪杆稍短, 以致射程亦少二百米突。 如订货时要德枪加长枪杆如西班牙式, 则射程当为一致。 又, 委员长曾电喻查捷克手枪, 经遵查得捷克各厂无此种驳壳出售, 合并陈明。"
1938年,当时抗战正处于紧要关头,中国物质装备极为缺乏,蒋介石致电中国驻德商务参赞谭伯羽,要求尽快购买包括盒子炮在内的武器,最好是现货,并要求"越快越好":
"武昌, 1938年3月1日:
柏林。 中国大使馆谭伯羽先生:密。 请即商订德国八生一迫击炮300门, 每门配炮弹3,000发, 如有现货更好。 又购20响卜壳手枪2万枝, 每枝配弹2,000发, 如无现货, 则购买其他式手枪亦可。 总愈快愈好, 其价请速详报。 中正。"
由网友 男爵说百科 提供的答案:
谢邀
盒子炮在普遍的资料中显示,是毛瑟武器制造厂中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 and Josef Feederle)利用闲暇的工作时间设计出来的。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扎在毛瑟厂的美军指挥官下令将毛瑟厂的各种武器记录给烧了,因此也导致盒子炮到底是谁发明的争议。但是,盒子炮在毛瑟厂又称菲德勒手枪,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该三兄弟与其有极大关系的明证。
现如今最为广泛的说法认为该枪就是由菲德勒三兄弟设计,但是最终申请的专利是由毛瑟申请。原因是德国当时的专利法允许公司作为代表申请人及专利拥有者,故而该枪的专利属于毛瑟,而实际设计者是菲德勒三兄弟。
由网友 为你祈福为你加油 提供的答案:
提到中国抗战时期的手枪,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准是盒子炮。反映民国、抗战时期的电视剧和电影中,军人、好汉、汉奸、土匪们也是人手一把盒子炮。《亮剑》里的李云龙就使用了这样的两支盒子炮,他和楚云飞等4人在平安县城里用盒子炮组成交叉火力痛杀鬼子和汉奸,非常真实的再现了这一情节。
盒子炮的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由毛瑟厂在1895年取得专利,1896年开始正式生产。其在中国也被称为"驳壳枪"。盒子炮的正式名称虽然带有"军用手枪"几个字,但却从来都不是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式手枪。
各国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该枪价格太高;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
西方不亮东方亮,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驳壳枪作为手枪则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
也是这款手枪成为中国游击队的名牌,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
其实盒子炮包括很多不同的种类,各品种的设计师也都不一样。 其原始型号毛瑟1896型,是毛瑟厂的 费德勒兄弟°设计的。其西班牙仿制 型,则是由BH兄弟公司的贝斯特圭兄 弟——朱安和考斯密设计的。而另一 驳壳枪°主流"旁开门驳壳枪",则是由 西班牙温塞塔公司的设计师佩德罗· 卡瑞加设计的。
由网友 经典电影音乐经典武器 提供的答案:
1895年的一天下午在毛瑟兵工厂车间里,费德勒兄弟3人利用下午闲暇时间设计了一款大 尺寸手枪,设计图纸交付给兵工厂老板,老板在1895年11月用自己的名字毛瑟申请了专利,1896年正式定型生产毛瑟C96手枪口径7.63毫米全长288毫米全重1.16公斤10发弹夹供弹有效射程50米,
加盒子抵肩射击150米。
毛瑟推出此枪是想得到德国军方制式枪械毛瑟没有等到军方的认可和订货,但是德国军方认为该枪价格太高25美元一只当时手枪价格往往只有几美元,当手枪使用尺寸太大,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使用者不容易控制。毛瑟手枪在欧洲和其他地区销售一直不是太理想。20年代中国军阀混战需要大量武器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毛瑟手枪作为手枪不在禁运之列毛瑟手枪成为中国各派武装争相抢购中国北方称盒子枪盒子炮镜面匣子南方叫驳壳枪,受到中国武装的喜爱,毛瑟兵工厂到1939年停产时加上西班牙
生产的仿制品100多万支大部分流入中国,中国各地有大量仿制品不下100万支有名的生产厂家汉阳兵工厂
大沽造船厂
山西兵工厂
巩县兵工厂。
中国人用手心向下平端枪射击射击打出扇面的方法完美解决枪口上挑问题。1932年毛瑟兵工厂加装快慢机使其具有连发功能命名毛瑟712速射型中国人称为20响大镜面匣子枪。
盒子炮原始设计完美一颗子弹就能分解拆卸全枪从定型到停产40多年没有任何改进,从军阀混战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朝鲜战争盒子炮一直伴随和中国革命史紧紧相连。老电影里的盒子炮。
由网友 烩志 提供的答案:
德国的毛瑟C96手枪是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大放异彩,毛瑟C96我们一定不陌生,就是大名鼎鼎的盒子炮
C96
民国初期,中国的军工十分落后,毛瑟C96引进之后,由于该枪的射程远、装弹大、精度相比手枪优秀,尤其是可全自动射击的M712改进型进入中国后,赢得了极好的声誉。
尤其是当时的山西军阀阎锡山在太原兵工厂仿造了无数该枪、但又因太原兵工厂在当时仿制美式汤姆逊,因此当时命名为"壹柒式"的C96全自动型也使用汤姆逊的.45ACP子弹。
图为使用17式的国军士兵
而后人民解放军仿造的M712全自动手枪称为80式
详细可参见我的文章
全自动手枪只知道Glock18?德国黑科技早在一战就研发出全自动手枪
由网友 翱翔蓝色天空的鹰 提供的答案:
盒子炮是由中国陆军少将李德林(时任浙江省特种部队总教练)于抗日战争时期设计的。盒子炮因其装备容易、便携等特点,成为中国军队在反侵略战争中使用最多的武器之一。盒子炮的炮架外形呈长方形盒子状,而炮管则可以装配不同口径的弹药,其最大优点是重量轻、射程远,可以快速移动和使用,并在反攻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李德林少将因其出色的设计贡献以及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被誉为"中国军队的蓝图设计师"。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