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沧浪猫 提供的答案:
我们用所谓的"封建糟粕"来聊聊这个问题。需要讲清楚三层意思。
第一层,父子是先天关系,师徒是后天关系。师徒如父子,并不是师徒就是父子,而是对父子关系的一种模拟。用就好像儒家说:"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不是说君主真的是臣子的父亲,而是用父子之亲模拟君臣之谊。
第二层,儒家又说:君臣以义合,也就是君臣是后天之义结合的,毕竟不是父子。所以君臣的结合有条件,那就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君待臣以礼,臣才会事君以忠。反之君不像个君,臣可以放弃他。甚至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
而父子之间则不行,父亲要犯罪,儿子必须劝,三次不听,只能一边哭一边跟着一起去干(《礼记·曲礼》)。父亲杀了人,儿子必须放弃一切背着老爹逃走(《孟子》)。所以古来连坐,只连坐父母兄弟妻儿,没有连坐学生的。(除了方孝儒作死)更没有说,老师犯罪,学生必须跟着帮忙的。
第三层,上面说的,是原始儒家的道理。到汉代董仲舒以后,又出了个三纲五常,也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甚至出了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么一句混账话。这可就是十足的封建糟粕,一点没得洗白了。但是注意,这句混账话一样只限于君臣,父子,夫妻。师徒关系仍然不在其中。
杨志刚先生肯定是对郭德纲有授业之恩的,这没得说。但这是老师的责任,作为"师父"还不够。
那么曲艺界的师徒关系,对师父的责任是怎么说道的呢?这要说师父和老师,又不是一样的。封建糟粕又说了,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不能每次出门都认一个父亲吧?
我也是当老师的,每年都毕业几十个学生和几个研究生。但我可不能说就是人家师父。如果说教了你本事,那只是老师,还不是"师父"。这一条可以看看侯耀文和王玥波的访谈。侯耀文说,这个徒弟有了门户,出门不受欺负,走到哪儿都有同门照应。王玥波说,你得看他是个材料教他成材,然后他没有工作你得替他找工作。没有饭吃你得管饭。
王玥波,北京评书名家,连丽如先生义子。
郭德纲和杨志刚先生,恩怨纠葛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但是他们的关系肯定是很早就破裂了。可能怨杨志刚,也可能郭德纲不是人。但不管怎样,郭德纲离开天津闯荡北京,杨说郭离开他一天也活不了。郭在北京说自己是杨志刚徒弟,杨声言郭"也是也不是"。不肯承认郭德纲是徒弟,不肯尽师父的义务。徒弟不好,你做师父的可打可骂,甚至逐出门墙都行。因为这是封建糟粕赋予你的权力。但你当着外人不承认有过这个徒弟,师徒关系不明,不肯庇护他,任由别人欺负。师徒情分只能到此为止。所以郭德纲转投师门,杨也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后天的师徒关系决定了相互的行为尺度。这些都是所谓的封建糟粕决定的。[微笑][微笑][微笑]
最后看,郭德纲和自己的几个徒弟。郭德纲有没有传道受业,有没有摆支拜师,有没有创造工作机会让他们成材,出了事有没有挡在前面?都有。郭德纲是严格按照封建糟粕在尽一个师父的义务。而几个离开的徒弟,却弃师父于危难之际……
由网友 菩提树下202818211 提供的答案:
郭德纲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仅是他自己对其"徒儿们"们的要求信条。其属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今郭德纲在相声演义上的"造诣"一大半是杨志刚成就他的。曹云金、何云伟对郭德纲的"叛逆"恰恰是以其为示范而"用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完全是郭德纲自己应得的报应。如果郭德纲依旧一意孤行的继续"狡诈"做人,相信他未来的报应会相继显现。本人并不是选边站队,只是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后一定会呈现"曲艺文化"的更美好的"繁荣"景象。
由网友 秋雨江南 提供的答案:
他哪是不想认,是人家不承认!初闯北京那会儿,他逢人就提杨志刚,想人看杨的面子多给点机会,而人家向杨求证时杨却说"也是,也不是!",可想而知郭德纲的郁闷。而后又因为一些经济问题师徒反目了,自此十年谁也不理谁,此后郭德纲大火,引起侯耀文注意并收徒,收徒前侯特意联系杨问和郭德纲的关系,杨简洁答曰"没摆枝",而相声界的传统是不摆枝不算正式师徒(杨少华和郭启儒就因为没摆枝,到现在师承都有争议),于是侯就收了郭。随着郭德纲日益火爆,杨开始找旧账,声称自己才是郭德纲师父告郭德纲诽谤并要追究刑事责任,重点是向郭德纲索赔200万(后降为20万)!面对这样的历史还要郭德纲认这个"师父"——难!
由网友 咸鱼茶馆 提供的答案:
因为杨志刚所代表的,是郭德纲最不堪那段记忆,其中包括郭德纲涉嫌贪污的事情,所以否定杨志刚,等于郭德纲自我洗白,以及给自己跳门找到合法性的操作。
郭德纲对杨志刚的态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恐惧加怨恨阶段,这一阶段是郭德纲在红桥文化馆工作,给杨志刚当徒弟的时期。这一时期郭德纲除了跟杨志刚学相声学编剧,郭德纲后来说杨志刚只教了他几段相声,但他在红桥文化馆五年多的时间,以他的聪明劲儿不可能学这么慢。而且相声这种技艺,光靠听录音看五大本传统相声大全,是"学"不会的,充其量只能背段子。郭德纲能够上台完整的表演相声,那他必定是有师父一句一句的教,而且一旦拜了师父,那么师父圈子里的人脉都会是他教学的对象,其中还包括杨志刚的师父白全福,这个全国顶级的大量活。郭德纲的《西征梦》原本是《打白朗》,当时天津相声界最早的《打白朗》话本,就是白全福先生口述的,所以郭德纲肯定是得到过白全福的亲授。
至于郭德纲反复说自己天赋异禀,吃百家饭跟常宝丰等名家学习,但这种讨问式交流是学不到真东西的,常九爷又不是做慈善的相声导师,他为什么要对外人倾囊以授?这种所谓的开蒙老师,只是点拨一下就完事,真正传授还得是正经的师父。曹云金再怎么跟田立禾亲,他的本事还是郭德纲教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杨志刚是郭德纲相声行业的引路人,这是没有问题的。他除了教郭德纲能耐,安排他一些日常演出任务之外,还让他负责文化馆的一些来往账目,正是这个操作,让师徒两人都陷入了大麻烦。
后来文化馆被人举报到市里,一调查才发现有上万元的虚假报账,而且这些签名都是有人模仿杨志刚所为。于是很轻松的就把郭德纲给揪了出来,后来文化馆为了保住郭德纲,把这个可能会坐牢的大窟窿,填补到了刑罚线以下,算是私了了。
之后郭德纲离开了文化馆,北上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之路,之后师徒两也就断了联系。
而在郭德纲闯北京的时候,依然打着杨志刚白全福的名号,这事情琉璃厂京味茶馆的人都知道,马歧还专门在评书里提到过详细过程。
所以说在第一个阶段,郭德纲对杨志刚是恐惧+怨恨,但又不得不借他蔓儿的尴尬状态。
第二个阶段,郭德纲开始走红以后,有了媒体领域的话语权,于是他开始否定自己和杨志刚之间的师徒关系。最早就是东东枪撰写的《读库》郭德纲系列文章,这也是德云社粉丝当做圣经一样拜读的鸡汤大作。当时郭德纲还没有彻底否认杨志刚,只是说拜他没有举行仪式,天津相声界都承认这段师徒关系,而且当时的相声谱系里,自己确实写在了杨志刚门下。
但对于自己贪污的黑历史,郭德纲则是将大部分责任推到了杨志刚身上,称文化馆一直就有装修房子到单位报账的潜规则,杨馆长自己就做过这事情,只不过后来郭德纲家也要装修,杨馆长却假装伟光正的拒绝郭德纲报账,所以郭德纲才正义感爆发假冒他签名。事后杨志刚不但告发了郭德纲,还把自己贪污的那笔装修费也扣在了郭德纲头上,在郭德纲被免于起诉之后,杨志刚还借机迫害郭德纲,直到他北上为止。
这篇文章发表的时候,郭德纲已经跳门拜了侯耀文,还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摆知仪式。
对于郭德纲拜师侯耀文这件事情,网上一直盛传两个谣言,第一就是侯耀文打电话问过杨志刚的意见,杨志刚不承认郭德纲这个徒弟,所以侯耀文才收了郭德纲。实际上侯耀文在杨志刚和郭德纲正式开撕之前,根本也不知道郭德纲还有门户这件事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从未说过自己打电话给杨志刚,只是反复强调"郭德纲举行仪式的师父,只有我一个"。另外在侯耀文跟郭德纲去安徽卫视做节目时,侯耀文也反复强调"郭德纲跟他(杨志刚)之间的事情,是郭德纲的私事,跟相声界的团结没有关系",基本上侯耀文对于这事情就是搪塞,他从来也没有像粉丝臆想的那样死命维护郭德纲,毕竟"跳门"这种事情,在相声界是大忌讳,侯耀文也不可能为了郭德纲去死扛。
第二个谣言就是杨志刚亲自对着镜头说郭德纲是也不是他徒弟,实际上杨志刚这句"是也不是"一直只有郭德纲的口述,而且还是借范振钰之口在说。杨志刚跟红桥文化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说过这句话,这跟营销号伪造马季说"郭德纲拯救相声"是一个套路,属于云山雾罩的瞎扯。
但即使杨志刚对着范振钰说过"是也不是",那也只能说否认一半,毕竟里面还有一句"是"。
第三个阶段,对簿法院阶段,2006年因为郭德纲发表博文《我叫郭德纲》,在文中谈到了自己跟杨志刚的过往,杨志刚以此为由将郭德纲告上法庭。
郭德纲在文中称杨志刚也用文化馆的钱装修自己房子,以及跟单位女同事同居等,后来这些内容都被法院判定为"虚构事实,但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被郭德纲粉丝解读成"郭德纲胜诉",实际上杨志刚走的是刑事自诉程序,郭德纲只有"有罪跟无罪"两种结果,没有所谓"胜诉"一说。法院首先是查实并肯定了郭德纲虚构事实为前提,然后以后果不严重判令郭德纲无罪。
之后杨志刚不服提起上诉,但被中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对曾经的师徒走到这一步,已然不是谁认不认谁的问题了,这是你死我活的仇敌。杨志刚成了郭粉天天谩骂的对象,而郭德纲造谣杨志刚,在师徒问题上玩双标,也成了他一生洗不掉的黑历史。
由网友 77142313豹 提供的答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束缚弟子的一套有效方法,达到精神上控制。尊师重道是品行,控制奴役是恶行。杨志刚和郭徒弟在天津文化馆那段故事人尽皆知,对簿公堂势必反目成仇。郭老板一生认了不少师傅,最后一棒成了马家传人,他强调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也就划成了句号。
由网友 枫哥哥的藏经阁 提供的答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你首先得明白这里面的"师"是意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职业之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一语之师。而所谓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则是正式拜师。
有人说,郭德纲大部分本事都是跟杨志刚学习的,那是扯淡。给郭德纲相声开蒙的常宝丰,而常宝丰不愿意收郭德纲为徒,之后,郭德纲在天津文化宫的时候,跟靳金来和杨志刚一起学的相声。
不仅仅说,当时没有摆知,而且郭德纲跟着这二位一共学了30多段相声。这基本上就跟上学的时候,副科老师的感觉!
而作为师父,所承担的责任是什么?不仅仅是教本事,还要包括对徒弟的教授,就业等等。
而杨志刚在郭德纲创业的过程中,不断的捣乱,甚至对于郭德纲的师承问题,一直模棱两可。对于郭德纲的商演,能捣乱就捣乱。在这种情况下,杨志刚压根就算不上郭德纲的师父。
侯耀文收郭德纲的时候,提前打电话问过杨志刚,杨志刚给了两个回答,第一,郭德纲不是他徒弟,第二,郭德纲这人不行,让侯耀文也别收。
直到后来,郭德纲拜在侯耀文门下,杨志刚开始声称自己是郭德纲的师父。
换句话说,如何杨志刚也算郭德纲的师父,那么,常宝丰,靳金来,算什么?甚至冯宝华,张文顺都指导过郭德纲。但至少,这些人还没有舔着脸来勒索郭德纲。
至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郭德纲对待侯耀文的后代是足够的好了。
由网友 大愚zhang 提供的答案:
郭德纲不认杨志刚有一个理由就够了。郭德纲在北京混不一去的时候,杨志刚自己不承认是郭德纲师傅的。再者说也不是三头九叩拜下的那种师父,如果说是,那么引师是谁?带师是谁?说杨志刚是郭德纲学艺的老师之一比较合适。可郭德纲那么多老师也就是杨志刚跳出来蹭下热度。郭德纲如果还像早期在北京难混那样,杨志刚会说是郭德纲的师父吗?
由网友 不赌不输811 提供的答案:
杨志刚在郭德纲拜师侯耀文之前,从未公开承认过郭德纲是他徒弟。
公开拜师之后,就跳出来说拜他为师的了。
在此之前,相声界问过多次郭德纲号称的师傅们,谁也没站出来给他撑过腰。
所以,你敢认这样的师傅们?混的不行就不许说是徒弟,混出名了马上就说是徒弟。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