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浪子与侠客 提供的答案:
段延庆和慕容复的"复"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段延庆是大理名正言顺的延庆太子,他只是失去了皇权,国家尚在;慕容复虽然也有皇室子弟的身份,但是国家在八百年前就没有了。
慕容复是复国,段延庆是复位,这就是两人最大的差别。
如果按照大理皇权的正常交割方式,段延庆才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大理也就没有段正淳和段正明啥事了。
段延庆的爹在上德皇帝本来在这个位置上做的好好的,结果遭受到叛乱,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段延庆一家老小都被叛军给处决了,就他自己侥幸逃出生天,并且手脚都被弄残了,不过好歹是保住了一条小命。
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在当时的情况下,段延庆苟延残喘根本不敢让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和消息,估计因为这场叛变段延庆也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不过坏处就是别人找不到他但他的消息也闭塞了,皇宫内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手掌握。
这也导致了段延庆和皇位失之交臂。
这场叛乱被人出头给平定了,这个人叫段寿辉,是段延庆他爹上德皇帝的亲侄子,按理说平定叛乱之后就应该是段延庆去坐上这个皇帝的位置。
但这个时候段延庆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呢,国不可一日无主,段寿辉平定叛乱有功,加上有是皇帝的亲侄子,所以就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皇位。
段寿辉自己当了没多久的皇帝,又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堂弟段正明。
本来段寿辉,段正明,段延庆三人都是皇室的,还是同辈的哥三。
如果没有叛乱,皇位必然是属于更加嫡系的段延庆的,只是机缘巧合,最后坐上皇位的却是段正明。
段延庆其实对段寿辉做皇帝没啥意见,毕竟如果不是段寿辉,可能坐上大理的皇位就不是他们段家人了,段延庆对段正明是有意见的。
毕竟自己养好了伤又发奋图强的练成了段家的绝学一阳指,也回了大理段家,凭借自己优先的继承人身份,这个以后就应该段正明把皇位还给他段延庆。
毕竟有段寿辉让位段正明的操作来看,这件事在流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要段正明点头,这件事就成了。
关键就是段正明非常不同意,他觉得自己的皇位是段寿辉让的,和段延庆没啥关系,毕竟他爹的政权都让人给推倒了。
虽然段延庆是延庆太子,但是段正明可是皇上,皇上不同意,谁能拿他怎么样。
段延庆觉得是段正明抢了他的皇位,但段正明却认为自己的皇帝当的是名正言顺的,所有手续都是齐全的。
这就是为啥段延庆和段正淳一直不对付的原因,毕竟段正明是把段誉指定为法定继承人,段正淳又是段誉的"亲爹"。
慕容复要复的是啥国?大燕国。
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都知道,大燕距离天龙时代的北宋,中间隔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一共差不多800年的时间。
地盘没有了,子民也没有了,你这是复的哪门子的国?
这完全就没有一点可操作性。
并且慕容复的行为在当时的大宋看来就是妄图分裂大宋领土的叛军,想要从北宋赵家手中硬生生啃下一块肉,这难度可不是一般大。
动静小了吧,从哪去招兵买马?动静搞大了吧,被大宋统治者知道了分分钟派兵剿灭了你。
慕容复的处境真是相当艰难,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这也是为啥慕容复称天口口声声喊着要光复大燕,但一直在江湖上到处晃荡的原因。
他就是想拉拢江湖上的一些势力,来帮助他实现复国的梦想。
慕容复的复国和段延庆的复位,两者之间天差地别。一个是名正言顺,一个是痴心妄想,没啥可比性。
大理和大燕国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天龙八部背景时代下的大宋而言,大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国家,而大燕已经成了一个抽象的历史名词,过去的已经是历史了。
段延庆的复位其实有很多方法的。
只不过他选择了挟天子令诸侯,虽然简单粗暴但可行性是十足的。
毕竟如果要靠武装夺取,自己的胜算并不是很大,段正明毕竟是有正规手续当上皇帝的,并且一旦发动战争,即便是自己最后自己是取得胜利的一方,但是损失的不都是大理的军队吗,不都是自己的子民吗?更何况,大理只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国,一旦发动这个级别的战争难不保会有外部势力入侵,到时候搞不好竹篮打水一场空,就更得不偿失了。
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段正明,让他点个头,加上自己原本延庆太子这个身份的加持,才是一个更为平稳的操作。
慕容复完全就没有条件去和人家段延庆比。
段延庆想的凭借四大恶人的武功去劫持段誉,迫使段正明让位,从理论上还是有无限成功的可能,毕竟武功高强到一定的地步,比如像段誉虚竹后期一样,是可以在乱军之中取人首级的。
如果说段延庆的行为是彪,那么慕容复就是纯粹的傻了。
慕容复的傻还不止在于思想上,行动上更是蠢到家了。
拉拢江湖势力这个行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结果却是可笑的。
到最后他把江湖上最大的势力基本上都得罪完了,乔峰先是丐帮帮主后又是辽国南院大王,你不去巴结;虚竹成了灵鹫宫的宫主当上西夏国的女婿你不去交好,段誉是名正言顺的大理皇室继承人你不去结交......
把这三兄弟拉拢了,就相当于和大理,西夏,辽国结盟了,那说不定还真的复国有望。
慕容复就像是学渣考试一样,完美的避开了所有的正确答案。
到头来一没钱二没地三没人的就想去复国,别说嘲笑了,骂他都是轻的了。
一个亡了几百年多的国家,他要拉着一批死忠宋朝的武林人士给自己割出一片领土,这方案的可行性还不如他守好燕子坞,让王语嫣,阿朱,阿碧给自己生孩子自建小国靠谱。
也就是当时还没有精神病医院,否则早就给慕容复出精神病的坚定报告了。
由网友 辽宁资深球迷二代 提供的答案:
两者哪里是一回事?那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段延庆和慕容复崛起的时候,段延庆所在的大理政权是存在的,而慕容复想要复兴的所谓大燕政权,早在700多年前就已经灭亡了。
所以段延庆不需要复兴大理政权,他想要追逐的目标只是重新登上大理国的皇位,由于大理政权是存在的,而他自己的确是正宗的皇族子弟、当年的延庆太子。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段延庆是可以成为大理国的皇帝的。
但相比较段延庆的目标有可能会完成,慕容复的所谓理想根本就无法实现。
1、当年后燕政权的版图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至河北一线,然后慕容复跑到江南姑苏去复兴大燕国......喝酒喝多了吧?
别说是江南,当年的大燕国跟北宋的地盘几乎不搭边,你不跑回原来的故地去建国,跑到北宋来干嘛?
2、当年的后燕是鲜卑族政权,也就是说,慕容家族想要复兴故国,必须得设法联络鲜卑族的后裔。可问题是,早在北魏时期,鲜卑族就开始出现了大范围的汉化,到了唐朝时期,鲜卑族干脆与各民族相融合,变成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民族。也就是说,到了北宋时期,别说是高度汉化的慕容复,绝大多数的鲜卑族后裔根本已经不知道自己是鲜卑族人了。
都不知道自己是哪来的,人家凭啥跟着你慕容复一块去闹事?
慕容家族隐居民间700余年,为何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复国梦?其实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他们失去了所有的硬件条件,鲜卑族已经逐渐消失,他们的居住地也早已离开了故国旧土,尽管慕容家族还是大户人家,但由于家族成员在北宋内部没有任何资源,什么起兵的条件都没有,慕容家族拿什么去复国?
其实《天龙八部》中最大的硬伤是,就算当年的雁门关血战能够引发宋辽大战,在一片混乱之下,手上压根没有硬件的慕容家族拿什么去摘桃子?
其实从段延庆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由于变成了残废且毁容,尽管段延庆自己总喊着要夺回皇位,但实际上的他早已经回到了现实的行列——大理国的皇上,难道要让一个无比丑陋的人去当?
所以他逼着段誉与木婉清苟合,碰上段正明也没打算决一死战,甚至在抓获段正淳之后,他也没打算杀死对方,而是在段正淳的旁边笑看慕容复一一杀死段正淳的女人。其实段延庆的所作所为已经开始向变态的方向发展——我让你的儿子乱伦,我要让你目睹自己的女人一一被杀而自我崩溃,我当年的遭遇,也要让你们一一品尝一下!
至少段延庆也算达成了目的,毕竟段正淳最后自杀了,要不是因为阴差阳错,段誉稀里糊涂的成为段延庆的儿子,那段誉的乱伦大战简直无法收场。
但到了最后,段延庆却也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自己抢了几十年的皇位没结果,可自己却阴差阳错的有了一个儿子,且这个儿子是下一个大理皇帝的继承人,那我还抢个什么劲?
由网友 天龙4706573 提供的答案:
简单来说,慕容家的燕国已经消失了几百年,慕容复想复国是从无到有。段家的大理虽然是个边陲小国,但依然健在。而段延庆作为太子本身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只是因为被谋反迫害,导致没有顺利继承皇位,理论上来说他只需要搞定在位的皇帝和天龙寺一众高僧就可以实现复国的目的。
由网友 楼哥看历史 提供的答案:
段延庆是拨乱反正,慕容复是痴心妄想,这里面自然有本质的区别。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之中,江湖中有许多股势力,其中有一家是以段延庆为首的"四大恶人",另一家是以慕容复为首的姑苏慕容家。
随着情节的深入,我们才知道原来段延庆和慕容复都以复国为己任。不过奇怪的是,二人想要复国,却不去发展势力,反而只在江湖上混。结果段延庆身边只有三大恶人,慕容复手上也只有四大家将。
就凭借着这么一点微末的力量就想复国?然而小说发行以来,嘲笑慕容复的很多,嘲笑段延庆的却很少,这又是为何呢?
段延庆的背景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二月,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率军起义,攻破南诏太和城(位于大理古城以南八公里处),消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不过除了第二代国君段思英以外,历代大理国君都是段思平之弟段思良的后裔。
几传之后,王位传到了大理国第十一世国君段思廉的手上。在权臣鄯阐侯高智升的压力之下,段思廉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退位为僧,由其子段廉义继位(即上德帝)。
段廉义继位后不过五年,就被权臣杨义贞所弑。此后国中另一位权臣高升泰(即高智升之子)起兵讨灭杨义贞,因段廉义无子,故而立其侄段寿辉为国君(即上明帝)。此时的高家权倾朝野,上明帝不想做一个傀儡,于次年退位为僧,禅位给堂弟段正明(即保定帝)。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上明帝和保定帝都是段思廉之孙。
那么段延庆又是何人呢?据金庸先生那支生花妙笔的描述,段延庆是上德帝之子,算起来是上明帝和保定帝的堂兄。当年杨义贞之乱后他下落不明,国中才立上明帝为国君。换句话说,段延庆才是大理国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我们不妨举个明朝的例子。靖难战争后,建文帝朱允炆自焚殉国,皇太子朱文奎下落不明。等到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驾崩后,宣宗朱瞻基在位。此时倘若朱文奎突然现身,要求堂弟朱瞻基将皇位还给他,咱们又该怎么评论?即使朱文奎没有一兵一卒,我们就能说他是自不量力吗?当然不能,因为这天下本就是他的。
段延庆好就好在自己武功高强,不然恐怕早就被大理君臣给追杀毙命了。从书中来看,段氏王族出家之所称为天龙寺。当时寺中有一位高僧枯荣大师,武功之高,在整个天龙武学体系中只怕也能排进前十名。这样一位人物为何不出手对付段延庆?
从书中描写来看,枯荣大师是延庆太子的叔父。当年杨义贞政变之时,他却在段延庆求救的时候"闭关"不出。有了这样的经历,枯荣大师怎么还有脸出手帮保定帝对付段延庆呢?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段延庆自己也知道保定帝已经成了气候,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已经将他这个延庆太子忘到了九霄云外,他事实上早已复国无望。但是段延庆心中的怨恨一直无法消除,他以四大恶人的名义在大理国内横行无忌。保定帝君臣既对他心存愧疚,又拿他无可奈何,别提有多憋屈了。
最后再提一句,金老爷子惯会把坏人写成好人。比如鄯阐侯高升泰,在书中是大大的忠臣。不过大家要是知道保定帝日后禅位给了高升泰,不知道有何感想。
慕容复的背景
和段延庆相比,慕容复的背景自然逊色太多,我们也不妨来看一看。
- 前燕
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十月,辽东公慕容皝自称燕王,建立前燕政权。咸康八年(公元342年)迁都于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
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慕容皝次子慕容儁称帝,当年迁都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灭掉前燕,俘获末代皇帝慕容暐(慕容儁第三子)。
即使从慕容皝称王开始,前燕政权也不过存在了33年。
- 后燕
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正月,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以前秦冠军将军、宾徒侯的身份起兵反叛,自称燕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正月,慕容垂称帝,建立后燕政权,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太元十八年(公元394年),慕容垂挥兵灭掉西燕,至此基本恢复了前燕的版图。
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后燕卫中郎将冯跋杀死末代皇帝慕容熙,立惠愍帝慕容宝(慕容垂第四子)养子慕容云为帝。
慕容云原姓高,高句丽人。故而他在即位之后恢复高姓,后燕就此灭亡,立国不过23年。
- 南燕
慕容垂死后,其子慕容宝继位。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北魏攻破后燕都城中山,慕容宝北奔龙城。而此时镇守邺城的范阳王慕容德(慕容皝幼子)率部南迁至滑台(今河南滑县),同时自立为燕王。
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慕容德称帝,建立南燕政权。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将南燕皇帝慕容超困在了广固城中(今山东益都)。次年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城破,慕容超被俘,并被送往建康(今江苏南京)斩首。
自慕容德称帝,至慕容超被杀,南燕立国不过10年。
- 慕容复
《天龙八部》的故事年代发生在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此时距离南燕灭亡也已经过去了684年。
把今年2023年减去684年,是1339年,即元顺帝至元五年。如果现在有个人跑出来说,我,元顺帝儿子,打钱,你会怎么想?再把时间线前推,如果是清康熙年间,突然跳出来一个人不是要反清复明,而是要反清复宋,你又会怎么想?或者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有个人跑出来说他不是要反明复元,而是要反明复唐,你是不是直接就疯了?
结语:段延庆并不可笑,虽然他没有实力,但大理国的天下本就应该由他继承。他指斥现在的大理君臣都是乱臣贼子,无论是保定帝,还是高升泰都无话可说。
但是慕容家就很可笑了,近七百年前他们家版图最大的时候,也没有染指过江南。现在这一家子人躲在姑苏做皇帝美梦,既不去塞外想办法寻找鲜卑故族,又不在大宋或者大辽朝廷中发展势力,光想着挑拨宋辽武人之间的矛盾,这脑洞也是没谁了。他们不被人嘲笑,谁被人嘲笑?
由网友 大虾风轻扬 提供的答案:
天龙八部中出现了两位为复国费尽心思的悲情人物,其中一位复国梦碎精神失常,另一位失败之后放弃梦想,飘然远走。
这两位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一位是姑苏慕容世家当代家主慕容复,另一位则是四大恶人之一的段延庆。同样都是追求成为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掌控一国,但段延庆和慕容复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截然不同。慕容复被人嘲笑,段延庆还有不少人对他抱以同情之心。之所以同人不同命,其实主要还在于他们采取的手段不同。
其实准确来说,段延庆和慕容复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慕容复是想要重建一个他们祖上曾经建国的大燕国,而段延庆想要的只是将原本属于他的皇位夺回来,重新成为大理的皇帝。
段延庆原本被称为延庆太子,是大理上德帝的嫡亲儿子,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上德帝名叫段廉义,要比段正明、段正淳高一辈儿。上德帝在位期间,遭遇了一次宫廷政变,权臣杨义贞率兵攻破皇宫,夺位成功。
但此后杨义贞扛不住各方压力只掌权两年,此后皇位重新回到了段家手中。但此时的延庆太子却在宫廷政变当中失踪。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之位就落到了段延庆的堂兄段寿辉手中。段寿辉当了两年皇帝就选择出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段正明。
段延庆就这样被人遗忘了。都以为他已经死于政变之中,却不知他逃了出来,虽然被人一路追杀至江南,身体身损残疾,连咽喉都被砍伤失去了说话能力,但他却活了下来。
求助自己的叔叔枯荣大师不成,心灰意冷的段延庆在他的"观音姐姐"刀白观的激励之下奋起,苦练武功,发誓要靠自己的力量夺回原本属于他的皇位。
慕容复则是真正的想要复国。慕容家的祖上曾出了两位雄才大略的人物慕容恪和慕容垂,都曾建立过属于慕容氏的国家。但没多久,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等政权先后被灭,慕容氏也从皇族沦落为平民。
但慕容家的后裔一直怀念曾经的荣光,渴望能像祖上那样重建属于鲜卑慕容氏的政权,这一信念代代相传,一直到了慕容博、慕容复这一代。
想要成为九五至尊,慕容复和段延庆采取了不同的手段,这也导致二人的评价完全不同。
慕容家自慕容龙城这一代开始正式蜕变成了武林世家,可能是练武练的思维也变得简单了,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二人的复国方式显得相当的幼稚。
江湖人就会江湖的手段来复国,从慕容博开始,为了打响慕容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招牌,慕容博在假死之后大量出手,害死无数无辜的江湖人。慕容博的算盘很简单,提高慕容家的江湖声望,一旦他们起事,自然就会一呼百应,无数人追随他们。
可惜他们所处的年代正处于宋辽停战,迎来相对和平的特殊时期,慕容家又处在江南大宋的核心地区,想要起事太过艰难。于是慕容博就想出了挑起宋辽争端,以便火中取栗的主意,这也直接害死了萧远山一家以及大宋前去边境伏击萧远山的十几位高手。
虽然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是自古以来不变的真理,但慕容复和慕容博父子的这种复国策略直接或间接害死无数人,再加上慕容复此人长相虽然上佳,却刚愎自用,显得极为草包,自然是不讨人喜欢的。
反观段延庆,虽然是四大恶人之首,他纵观天龙全书,他的恶其实也是有底线的。
段延庆为了夺回皇位,采取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冤有头,债有主,谁现在占了我的位置,谁就是我的敌人,绝不针对第三方。
他之所以得了"恶贯满盈"这个外号,主要还是在对待自己的敌人时极其狠毒。以及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搞臭段家,对付段誉的手段有些龌龊。在天龙原著中,很多人喜欢的岳老三都杀过无辜之人,段延庆在报得大仇后倒是很少直接伤人的。相反他还知恩图报,帮过虚竹一次,不然虚竹也无法得到无崖子的内力,成为三主角之一。
最后段延庆得知段誉竟然是自己的儿子,而段誉也被段正明定为了下一任皇帝的人选,自己费尽心思谋划的东西,儿子段誉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而自己要夺回的皇位,最终不是还得传给自己的后人么,既然如此,心愿得偿的段延庆也没认段誉,给他找麻烦,洒脱地放下一切飘然而去,我想这也是为他挣得同情心的原因之一。
由网友 英年早肥的影音世界 提供的答案:
慕容复复国属于白手起家,难度大而且希望渺茫。段延庆复国属于摘桃子,大理国是现成的,他的身份也够,唯一阻碍就是现任皇帝。所以他这个不算复国而是篡位,可能性相对也大一些
另外随着段誉的登基,他实际上也算达成百分之五十的目标了,这比慕容复那种虚无缥缈的复国梦要靠谱很多,所以读者才都嘲笑慕容复而不是段延庆~
由网友 逆流的鱼L 提供的答案:
段延庆的复国和慕容复的复国不一样。
段延庆是复位,他本来就是大理名正言顺的太子,皇位就是他的,因为遇到奸臣篡位,这才流落江湖。
因此段延庆一生奋斗目标就是夺回自己的皇位。
在外人看来,段延庆的所做所为完全合理,毕竟皇位本来就是他的,大理国还存在,人家作为正统皇位继承人,要拿回自己的皇位很正常。
要知道大理国还存在,段延庆要的是皇位,因此他不可能组织兵马去和自己的国家打仗,那样是两败俱伤。极有可能让别的政权趁虚而入,导致大理灭亡,因此段延庆选择了单枪匹马夺回皇位。
他的具体方法就是想办法将占据自己皇位的段正明段正淳兄弟干掉,然后自己再以先帝太子的身份继位,可以说目标明确,光明磊落。
而慕容复完全不同,甚至不合理。要知道慕容氏燕国是十六国时期出现的,到北宋年间已经灭亡几百年了,因此慕容复要复兴的是一个早就被人遗忘的国家,这本身就不可能。
不过作为慕容氏后裔的慕容复想要复兴燕国也未尝不可,可是慕容复复国走的是一条奇葩之路。
历史上但是能够建立政权的开国者无一例外都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而慕容复父子什么都没有,他们还不去发展,成天的在江湖这个小圈子里混,一心想要挑起事端,趁天下大乱夺取政权,可是父子两代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用尽了卑鄙手段,什么事都没办成,反而将所有能得罪的人都给得罪了,最后落了个众叛亲离的,身败名裂,一个出家,一个疯了。
由网友 CHER168858850 提供的答案:
区别很大啊,大理国当时还在,段延庆想的是把本该属于他的皇位夺回来,至少这件事是合情合理合逻辑的。你顶多只能说他采用的手段不够光明正大,但是夺皇位有几个是光明正大的啊[吃瓜群众]
燕国都灭亡多长时间了,到慕容复这一代还一门心思要复国,复哪门子国啊。。。而且在金庸笔下慕容复这复国手法堪称离谱。段誉是大理国继承人,慕容复和段誉是情敌,后来仇还越结越大。虚竹是西夏驸马,灵鹫宫主人,逍遥派传人,慕容复从来没想过找虚竹。乔峰就更离谱了,辽国南院大王,手握数十万兵马,按说北乔峰南慕容,你老老实实和乔帮主拜个把子,就算乔帮主不为了你大兴刀兵,横竖也不能亏待你吧?结果少林寺和游坦之丁春秋一起围攻乔峰,后来还被爆出来自己的爹是当年截杀萧远山一家的罪魁祸首。
最有机会帮自己复国的几个人,那可真是得罪了一个遍,到最后认段延庆当干爹这段剧情也和笑话一样,被你绑着要杀了的段誉是段延庆亲儿子,你在这儿上赶着想当干儿子。。。
说白了就是格局太低了,当个武林领袖一呼百应都不行,还想白手复国,不切实际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