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是那只小小谢 提供的答案:
工资到账就"转移"到微信、支付宝,首先受影响的是银行。
马云曾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放在十年前,你会觉得这是个笑话,但是现在来看,马云确实有眼光,支付宝的出现,让很多银行储户选择把钱存到支付宝当中,这直接导致银行流失大批的储户,冲击了银行的发展,尽管银行通过各种福利以及简化存取款业务的方式来吸引储户,但最终也是杯水车薪。
其次,如果你最近或者未来一段时间有办理房贷、车贷或者其他信贷的需求,那么这样做也会出现不好影响。
办理过车贷、房贷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银行在贷款审批的时候,会查一下你的银行流水,以便于判断你日后有没有还款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流程。
一般来说,银行查流水会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进项内容,二是进账流水,三是银行流水进出频率。进项
由网友 诺哥哥和晏小妮子 提供的答案: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提醒所有的客户:工资一到账,就立刻把钱转到微信和支付宝里,这种做法真的不可取。
因为你会面临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第一,会损失收益。提现要手续费,存钱利息不高。
第二,把钱放在微信、支付宝里,可能还会面临一些未知的风险。
下面直接给大家说原因。
微信和支付宝,只适合放小钱,钱放多了很不划算
微信和支付宝确实使用很方便,尤其是手机扫码非现金支付,大大的方便了我们日常的生活。
因为,在微信和支付宝里,适当的放点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钱不能多。因为多了,就非常的不划算了。
1 . 利息损失
支付宝的余额宝和微信的零钱通,现在的利息很低,只有2.0%不到。一万块钱放在里面,一天只有5毛多的利息。
而现在各大商业银行,都有活期理财,收益都在2.4%-3.0%之间。一万块钱,一天的收益有0.6-0.8元之间。
而且活期理财,同样是非常的灵活。随用随取,工作日随时可以赎回来,而且还是实时到账。
你只需要下载一个手机银行,随时可以自己操作。
2 . 提现要手续费
微信和支付宝提现,都是需要不菲的手续费的。手续费是千分之一,提现1000块钱,要收手续费一块。提现1万块钱,就要十块钱的手续费。
如果你在微信、支付宝里面,放了很多很多的钱,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
因为微信和支付宝,不管是支付还是转账,都是有金额限制的。
如果你是去买房子,或者是买车子,要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只能通过银行卡刷卡。
你微信和支付宝里面的钱,必须要提现到银行卡里。
一万就收10块钱,你要是当个几十万,那就大几百块钱没了。而且,微信和支付宝提现,每天也有限额。你钱多了,要分好几天才能提现完,很容易耽误正事。
微信和支付宝的安全性,比不上银行安全
最近就有一个很火的新闻,一个女士放在微信里面的二十多万被冻结了。找了几十次微信客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微信和支付宝,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所以,在安全方面,微信和支付宝真的是没有银行存钱安全。
如果你的银行卡被冻结,你可以去银行查询原因。银行柜员肯定会告诉你,因为什么被冻结。
如果涉及违法犯罪行为,那你需要去派出所做解释。如果只是一些小问题,银行可以当时就给你解封。
银行绝对不敢,无缘无故就冻结你的账户。但是微信和支付宝,那可就不一定了。
你的钱在银行卡和微信、支付宝之间转来转去,很容易被冻结银行卡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是必须要依赖银行卡的。如果没有银行卡绑定,那它们什么金融功能都干不了。
所以,一定要把银行卡保护好。
自从央行实施"断卡行动"后,对银行卡的管理特别的严格。
像你的钱,经常在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之间来回的转来转去,就特别容易被反洗钱系统盯上,很可能就会给你冻结。
尤其是银行卡钱一到账,就立即一分钱不留的转走,更是被严查的对象。
把钱放在银行卡里,不耽误你去扫码支付,不耽误你发红包,也不耽误你去做各种事情。
所以真的没必要,把银行卡里的钱,都转到微信和支付宝里。既不划算,也不安全!
由网友 职教教书匠 提供的答案:
年龄大了,思想观念难免会落伍。以前我只要工资到账,一般都是在工资卡里放着,直到攒够一定数额后才可能考虑取出来,去银行存定期。
直到有一次和同事聊天,我的观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大前年的一天,我和同事的微信几乎同时响起了提示音,原来是工资到账了。同事冷不丁冒出一句话:"领导,你开资的钱是放在工资卡里还是转移出去呀?""放在工资卡里,到了一定数额再说"我不假思索地答道。同事很惊讶:"那你不吃亏了吗?",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于是好奇心爆棚:"你说说我吃啥亏了?"
于是,她就给我算了一笔账。
你如果把钱存在工资卡里,利息少的可以忽略不计,年利率才0.36%,也就是说,一万块钱存一年才有36元的利息。
但是你要是把钱放在支付宝里,按年化利率2.07%计算,一万块钱一年有207元的利息,后者是前者的5.75倍!
最重要的是,存在支付宝的余额宝里,存取方便,快速提现一万元的话当天到账。
听了同事的一番话后我恍然大悟,下班就跟女儿提起了这件事儿,女儿当时就认为同事的说法是对的。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和老婆只要工资到账就把钱"转移"到支付宝的余额宝里,只留下几千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感觉十分划算。
回到题主的问题~工资到账就"转移",把工资放到微信、支付宝,会有什么后果?
第一,利息增加了。
如前所述,让工资在工资卡里趴着,就是按活期存款算利息,年利率只有可怜的0.36%,而放到支付宝的余额宝里,年利率是2.07%,假如一万块钱的话,存在银行活期一年,利息是36元,每天才不到一毛线。但是,存在支付宝里,每年能得到207元的利息,每天的利息是207÷365=0.57元。
举手之劳就能让利息提高近五倍,傻子才不"转移"!
第二,风险增加了。
一是支付宝破产的风险。理论上,凡是存款都有风险。别说"蚂蚁",就是银行也存在破产的风险。
把钱存在支付宝里,收益增加的同时,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因为据说银行有规定,个人存款超过五十W有保障,万一银行破产,有关部门会出来兜底。而支付宝应该是责任自负,风险自担,在余额宝里存款的风险肯定要比工、农、建、交、邮等国有大银行高一些。
但话又说回来了,"蚂蚁"后台老板马云作为国内的头部企业家,实力摆在那儿,咱那仨瓜俩枣真的不用担心。
二是买理财产品的风险。
支付宝里推荐了好多种理财产品,它们的年化收益都比余额宝高。
比如上面这个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比余额宝高出0.43个百分点,是不是很有吸引力?但这毕竟是理财产品,风险远远大于余额宝存款。
后面我要说的是
咱们工薪族赚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趋利避害理所当然。
以我的亲身体会看,只要工资到账还是立即"转移"为好。至于你是转到银行还是某宝,或者是其它金融平台,要看你怎样权衡利弊得失。
至于后果嘛,也就是风险管理的问题,就靠自己把控了,和我同款不敢冒险的人可选择某宝,财大气粗不差钱的朋友可选择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不过千万别忘了那句老话: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您说是吧!
由网友 淡泊故笙 提供的答案:
说出来可能你不会相信,把工资转到微信、支付宝看似每天能多几毛几块的利息,但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在这里也同样适用。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工资刚到账就转入支付宝和放在银行卡里不动,两种情况最后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
我猜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在手机上安装了各种购物软件,没事儿的时候就无聊刷手机,然后忍不住地买买买。家人给我粗算了一下,平均一个星期会收到5-7件快递,每周花在网购上的费用少则一两百,多则七八百。而且让人头疼的是,很多东西都是因为一时冲动买了下来,真正收到后发现和自己的预期根本不一样,或者买回来后根本用不上,都闲置了下来。
东西不停地买,账户里的钱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少,所以在没有孩子之前我基本上是个月光族。那时也根本没有存钱的意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经常都是工资刚到账就立马转到支付宝账户,饭可以不吃,但物一定要购。
家里老人看我花钱如流水,又全都买回一些用不上的东西,就要求我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后拿出三分之二交给他们代为保管。当然这个钱还是存在我自己的银行账户,只是没关联各种购物软件,卡也不放在我身上。刚开始我不以为意,大不了少买一点东西罢了。
可让人倍感惊讶的是,几个月后,我竟然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不仅仅是放在家人手里的银行卡里有钱,自己每月预留的消费金也还剩余很多。每次想买东西时,都会先看看余额,最后无奈作罢。太贵的东西余额不够,那些乱七八糟的小物件买回来也派不上大用场,下单之前变得越来越谨慎。
自从发现靠这个方法确实能改掉自己大手花钱的毛病后,我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每个月一发工资,就先拿出一部分存起来,剩余的才会用来消费或者买一些理财产品。乱买东西的坏毛病改掉后,家里也变得整洁宽敞起来,这也算是意外收获吧!
从我自身的经历可以看出,工资一到账就立马"转移",其中有好处也有坏处。下面我们先来说说好处在哪里。
一、购物、日常开销比较方便
。现在手机支付确实让生活便捷了很多,现金已经成了人们眼中的稀罕物。出门只用带一部手机,不管去哪儿心里都有安全感。所以,也让人们养成了往手机支付软件里及时充值的习惯。去菜场买菜、逛超市、乘坐交通工具,只要花钱的地方都可以通过手机支付来解决。
二、利息比存银行高。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发了工资后赶紧把钱转到微信或支付宝账户里,也跟这些软件上的利息比银行稍高有关系。
以支付宝为例,一万块的工资,在支付宝里放一天大概能得到6毛到7毛的收益,一个月下来能有20块左右的收益,一年下来也能有200多的收益。但如果把钱存银行里,一万块一年顶多能有100块的利息就算不错了。
三、工资转入微信或支付宝里面,能更直观地看到账户余额。
这个确实是把钱放在银行卡里没办法比拟的,虽然现在的银行卡都可以开通短信提醒服务,但只有在每次进出账的时候才会收到短信提醒,而这时我们往往更关注的是自己消费的金额。
微信钱包或支付宝余额里的资金,能让我们很直观地看到自己当前的账户余额,直观地数字展现也能让我们对消费情况有所控制。
以上三点是转移工资时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便捷之处,但凡事有利必有弊,虽然表面上看将工资转到支付软件中确实让我们在消费时感受到了方便,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样做可能潜藏的风险或带来的坏处。
一、消费无节制,不知不觉中转入账户的钱就被花掉了。
这点很多人可能都深有同感,没事儿的时候就把手机拿出来刷一刷,逛一逛各种购物平台,一不小心就被"种了草",冲动之下买回一堆压根儿用不上的东西。
在网上购物不同于实体店,在实体店我们可以试穿、可以品尝,然后才会决定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很少有冲动消费的情况。而网购则不同,光是店家打出的折扣就让人心动不已,生怕错过了让自己"占便宜"的机会。
在用支付软件付款时,我们也很少会产生心疼钱的心理,只认为那是一串数字,并不会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刺激。所以,"毫无感觉"地盲目消费,就导致了账户上的钱不知不觉就花光了。
二、转入的钱可能会因为操作失误不小心"变成"理财产品,潜在的风险很大。
像支付宝上就有很多理财产品,而我们普通人很少去专门研究这些理财产品,所以对产品宣传的高收益我们往往会自动忽略其背后的高风险。
加上这些理财产品在购买时操作的方式很简单,有时甚至还没来得及看清或仅仅因为操作失误,就不小心买下了这些理财产品。本来将工资转入账户是想当作存款的,没想到因为一个失误,存款变成了理财产品,加大了资金收益降低的风险。
三、因为各种软件相互间的关联性,工资转入微信、支付宝上也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合理规划。
现在的购物平台简直层出不穷,很多人买东西又有"货比三家"的习惯。同样的一件羽绒服,在A平台上可能卖700块,而到了B平台却只卖300块,几百块的价格差距使得大家都会在付款之前再三做价格对比。
虽然最后能以自己满意的价格买下这个商品,但我们却在来回对比中忽略了时间成本,可能一开始10分钟就能搞定的一次购物,却因为"货比三家"想节省几十块钱,而浪费了我们两个小时的时间。对时间没能做出合理规划,原本计划好的事情可能都会受到影响。而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种软件之间的关联性。
四、也有可能会导致银行对卡片持有人的评价不太高,进而影响后续的借贷业务。
工资刚到账就赶紧转走,这在银行看来不可能是个优质客户:钱还没捂热就赶紧转走,"等米下锅"的客户自身的偿还能力有待考察。
综合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工资刚到账就赶紧转入微信或者支付宝,有好处也有坏处。但综合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坏处要偏多一些,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完全不可以将钱转入支付宝当中。如果我们能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坏处也可以变成好处。
一、将工资按比例分成不同的份额,分别用来储存、消费和理财。
每个月不管工资多少,一定要第一时间留出至少三分之一的工资将其存起来,这部分存起来的工资就作为我们的储蓄金。任何时候,手里有存款了内心才会有底气,面对意外或风险自己都能从容应对。
减掉存款之后的工资,才是我们用来消费和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先存款后消费,既能帮我们合理分配资金,又能养成节约不浪费的习惯。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量力而行,有条件的话自己甚至可以先研究一下各种理财产品,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或者把全部的资金都用来购买理财产品,要对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做合理的判断
二、合理控制消费,不盲目冲动消费。
购物平台五花八门,商品也是琳琅满目,商家的促销活动也从不间断,这些都成了我们存钱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在第一条里就说了先留存款,再来消费。
消费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不要受到商家促销手段的诱惑。买之前先问问自己,东西买回来到底能不能用上、用的频率如何等等,冷静理性是保证我们合理消费的关键。
三、各种理财产品一定要认真了解,切忌光顾高收益而忽视了其背后的高风险。
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有更多钱,"钱生钱"就是这个道理。但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可以购买,在我们不了解该产品的收益到底如何时,不要盲目下单。
网上宣传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背后都带着高风险,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在我们实在不了解这些产品但手里又确实有闲余资金时,不妨去银行跟工作人员咨询一番,然后在专业人士的推荐下我们再决定买哪种理财产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由网友 悦游越自在 提供的答案:
工资到账就转移,以前我也这样干过,那时候余额宝的收益取现灵活,收益也比银行高。
但是后来银行出现了宝宝类产品,而且余额宝快速到账只有一万之后,我就不再转移了。
银行的活期产品现在比余额宝、微信的收益要高些,另外银行宝宝类产品能快速到账五万,而微信支付宝快速到账只能一万,如果急用钱的话银行更好些。
对于资产达到一定额度的优质账户,银行不但会有专门的理财经理跟踪服务,每个月还会有不同的权益领取。像浦东发展银行的资产日均达到30万时,你可以每月免费领取爱奇艺、优酷、喜马拉雅等多种会员服务,这其实也是一种理财的增值。
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会更青睐于银行的服务,平时可以买活期产品,资产多些可以考虑银行的定期存款、大额存款、大额存单 、储蓄国债,还可以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现在的银行开始多样化,不但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同时也在代销其它银行的理财产品,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多。
再说一下支付宝除了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之外,你也可以买很多基金类产品,但产品纷繁复杂,相对于银行的稳健,我更愿意把钱放在银行多一些。
由网友 善答 提供的答案:
余额宝的利率4%的时候,我妈每月退休金一到账就马上转到余额宝里,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看自己的收益,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她再也不敢这样做了。
老年人虽然受到年轻人影响,但是学会了使用手机和手机上的软件,比如支付宝、微信、玩Html369、刷抖音,还会了移动支付,甚至学会了把零钱存进余额宝吃利息,每天乐此不彼看收益。
有一天她魂不守舍地找我,都要急哭了。
其实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手机丢了。
别说对于老年人了,就是对于年轻人,手机丢了都是一件头疼的事,都会着急,像我妈这种退休老人更是着急了,我知道她急什么。
她担心的是手机别人捡到了,手机里面的钱是不是也没了,看着我妈急哭的样子,我立刻先冻结原来手机卡,冻结支付宝,然后重新办理手机卡,再登录支付宝账号,登上去看了看余额,吓我一跳。
不知不觉,我妈在余额宝里面已经有接近30万了,每天的利息有30元,这完全够每日的菜钱了,难怪我妈这么着急,别说她了,我要有这么多钱放在手机里,手机丢了我也着急。
经过这件事后,我妈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退休金一到账就转移到支付宝了,而是暂时留在银行卡里,等攒到一个数量比如5万,老老实实存银行定期,隔三差五的拿一袋米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工资到账就"转移",把工资放到微信、支付宝,会有什么后果?
1、一到账就转移,会被认定是洗钱吗?
肯定不会!
现在都2022年了,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已经接入银联管理了,你的工资有固定的打款银行,你的支付宝和微信都是你自己实名认证的。
所以 ,即使你每个月都一到账都转移,根本触发不了银行的任何"发洗钱"系统的监控,毕竟大部分的工资数量每月固定,支出流水固定,并不会有太大出入。
当然如果你是转到他人名下的银行卡,那你就要注意了,不能长期这么弄,会被银行认定为"风险账户",很有可能导致你下个月工资打不进来,要去银行亲自处理一下。
要说有影响,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2、损失灵活度,提现要手续费。
你把钱转入支付宝也好,还是微信也好,都是从银行卡转到第三方支付机构,这样灵活度就损失了。
你再想转出来的时候,都要收取一部分的手续费,虽然并不多,微信零钱为0.10%的手续费,10000元需要10元手续费,10元也是钱,都够买斤菜了,你说是不是。
支付宝余额是自己关联银行卡的话是不需要手续费的。
3、不方便记账。
把钱分散到支付宝和微信后,是不方便你记账的,当你回头想算算自己这个月花了多少钱的时候,需要翻看2个app的记录,而不是只能看银行的转出记录。
但是,如果你把钱都放在银行卡里就不一样了,很多银行app都有自动记账功能,一目了然。
4、你的钱可能会被冻结。
支付宝冻结的情况很少,但是微信就不一样了。
有的时候你要是转发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在某个群讨论的时候言辞激烈,就会被人举报,不仅微信账号会被封禁,里面的钱也拿不回来。
毕竟微信账号归腾讯所有,而不是个人,大家只要使用权,所以千万不要在微信里存大量的零钱。
5、手机丢了会很着急。
这个就跟我妈的情况一样了,虽然即使手机丢失后支付宝和微信中的钱被盗刷的几率比较低,但是风险一样是有的。
6、存不下钱。
年轻人为什么总是月光呢?因为把整钱(工资)都当零钱花了,那没有钱存。
老一辈人为什么总是能存下钱呢?因为老一辈人习惯存银行,积少成多,自然越来越富足。
这可能是最大的后果。
写在最后:
工资一到账就"转移",不管是转到支付宝、微信、还是另外一张银行卡,并不会对普通人有什么后果,这也许是个人使用习惯的问题。
论资金的安全性,还是得相信银行,要想兼顾灵活和安全,可以用银行卡+支付宝或微信零钱的方式。
总之,我的建议是大额资金最好另找别处存放,几百元的小零钱放哪都可以,完全可以按照自己使用习惯。
另外要想存下钱,最好改变了工资一到账就"转移"到支付宝或微信的做法,养成每月存钱的习惯,给自己留点积蓄,少用任何分期的超前消费,你们说是不是。
由网友 匀枫财经论道 提供的答案:
现在大家千万不要工资到账之后,就把钱放入微信支付宝,一方面用于各种理财投资,另一方面感觉花起来更方便,其实这是个危险的举动,也是不划算的做法。
为何说是个危险的举动呢?因为支付宝和微信方面,会按照自己的账户审查规则,有时候单方面的冻结客户的账户。而且有可能冻结时间高达数年,这在目前已经引发了尖锐的争论。
在2022年6月份,就发生了一起推上热搜的事件。哈尔滨民众于先生反映,他说自己支付宝的46万存款被冻结,显示冻结时间高达3年多。他的所有钱财都在这上面,结果无法还房贷,无法正常使用。同支付宝的客服沟通未果,最后只好在网络上公开喊话,引发热搜之后问题解决了,但是如果没有引发关注,问题能解决吗?
在被推上热搜之后,支付宝后面的反馈是:根据举报信息和平台风险系统识别,于先生的账户交易行为存在异常情形,需要核实是否涉及网络赌博、电信诈骗、非法投资理财或虚假交易等违规情形。为避免用户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宝当时对于先生的账户做了一定限制。
后面支付宝主动联系了于先生,要求其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在于先生提交材料的第二天,他的账户限制得以解除,现在支付宝才恢复了正常使用。但是在全国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每次的解决过程都很麻烦。在一定程度上,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冻结账户后,解决问题的效率要远远低于银行。
为啥说这是一个不划算的做法呢?因为微信和支付宝它是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上面放些零钱,便于日常支付就可以了。如果将其作为一个理财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自己的投资选择会产生很大的拘束。包括在同一种风险情况下,有可能收益率还是会偏低。
例如余额宝,其实同种类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的其中的收益率是中等偏下的,现在银行很多货基产品的收益率都要远远超过余额宝,而且也是随存随取,使用非常方便。支付宝上的余利宝,那其实银行基本上也相对有着更好收益的同等产品。
另外微信和支付宝他们属于第三方支付公司,对于提现到银行卡内是有手续费。所以将钱从银行卡内转入是免费的,但是如果转出超过一定限额就要收钱了。同样他们两个还有很多场景,绝对不如银行卡好用,例如假如买房时,大家都会选择从银行卡转账,谁会选择从支付宝中转账呢?同样房地产商也不会接受的。
使用微信和支付宝,做日常零钱转账支付使用还是可以的,在其中做一定的理财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将所有的资金都放在这两个平台内,那肯定是不妥当的。
由网友 毒舌财经 提供的答案:
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安装微信和支付宝,这两个软件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软件。
而且这两大平台都有一个功能,那就是金融,通过这两大平台,大家既可以实现转账,也可以实现消费,还可以理财,还可以还信用卡,还债,缴纳生活费用等等,这是非常方便的。
也正因为功能强大而且简便快捷,所以目前很多人在办理一些金融业务的时候,都通过这两大平台来进行,以至于很多人在发工资之后就第一时间把钱转到支付宝或者微信上。
那在工资到账之后就马上转到微信或支付宝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如果大家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办理房贷、车贷或者其他信贷的需求,这么做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不管是工资收入还是其他收入,这都属于客户自己的财产,至于这个财产怎么分配,在何时分配,完全由用户说了算,银行无权干涉。
只要大家收入合法合理,这个工资到账之后就马上转移到支付宝或者微信上面,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是如果大家最近时间有办理房贷、车贷或者其他信贷的需求,那会有一定的影响。
银行在审批贷款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审核内容,那就是银行流水,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银行是如何审查流水的,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
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在审核流水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看你账户上进入了多少钱或者流出了多少钱,而是会有多种考核内容。
1、进账流水的多少。
银行在审核银行流水的时候,首先要看的就是你进账的流水,你进账越多代表你收入越多,还款能力越强。
2、进项内容。
同样是进账流水,不同的流水对银行意义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银行会重点看大家的工资性收入,或者其他实际性收入,这才能真正体现大家的收入能力。
而有一些进项,比如现金存款或者不特定账户转账,个人名下账户之间的账户往来是不会成为银行有效流水的。
3、银行流水进出频率。
一般来说银行比较喜欢那些收入进到银行卡之后,长期躺在账户上的客户,假如发放工资或者有其他收入进入银行卡之后大家马上转走,银行并不喜欢这样的客户,在银行看来,快进快出,这意味着用户可能把这个钱用于其他用途,比如用于偿还贷款或者其他信用卡或者亲戚朋友的债务等等,真实还款能力存疑。
毕竟大家把钱转到支付宝上,具体用途是什么银行是没法去追溯的,银行只能看到大家什么时候转出了多少钱。
4、日均银行流水。
银行在看有效流水的时候并不会单单看你进了多少钱,并不会把你最近6个月所有的进账流水加起来,然后简单的除以6个月就完事了。
现在有很多银行在审核房贷或者商业贷款的时候,都会重点看月度或季度日均流水,比如某一个客户一个月进账2万块钱,但这笔钱只在账户上停留一天,那么这个月的日均流水就只有666元左右。
假如另一个客户同样进账2万块钱流水,这个钱在账户上停留了15天,那么他的日均流水就达到1万块钱,这样的客户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认可。
基于银行对流水的审核标准,我建议大家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有申请房贷或者其他商业贷款的需求,建议大家不要一发工资就马上转到支付宝或者微信上,可以适当地缓几天再转入,这样可以积累更多的有效流水,更容易获得银行审批通过。
由网友 银行财经策略 提供的答案:
作为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我想说的是支付宝和微信只是一个支付工具而已,只是为我们提供便利,只适合小金额的支付和转账,不适合在上面进行投资理财。大额资金的转入和转出是有一定风险的,绝对不能忽视。对于每个月工资三五千的人而言,把钱转到微信和支付宝是完全可以的,可以获得相对高一点的收益,而且日常的消费和购物支付都非常的便捷。但是如果月工资上万或者更多,作为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我本人非常不建议工资一到账就转到支付宝和微信,原因如下:
1.大额资金一到账,全额频繁地转入转出,银行卡可能会被监测
如果你的月工资很高,比如2万或者2万以上,就要留心了。
对于大额资金的频繁转入和转入,个人的银行账户很有可能被人民银行的大额可疑交易监测系统自动监测,监测系统甚至会怀疑你涉嫌从事洗钱、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最终的结果就是你的银行卡会被限制网络转账和汇款,办理业务时只能去银行网点柜台办理。
尤其是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监测系统,如果你的工资一到账就全额地转出去,可能会被系统判定为你的银行卡就是一个过渡账户,涉嫌洗钱,严重的还会被银行冻结。需要你本人去银行柜台解释说明。
2.转入到支付宝和微信后,提现和银行卡转账面临高额的手续费
提现10000元要收10块钱的手续费,支付宝和微信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成本,那就是手续费,很多人用支付宝和微信提现、转账的时候都深有体会吧。
这其实是支付宝和微信赚钱的重要方式之一,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费率,关键是每天提现的人很多,提现的金额会更高,手续费也更高。
只要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在某些紧急或者特殊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提现,这个时候就是支付手续费的时候了。
3.大额资金放在支付宝和微信上,收益率很低,很不划算
支付宝的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仅仅为1.452%,微信的零钱通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456%,而且这两个都是理财产品,并不是存款。
如果你有10万以上或者20万以上的现金,完全可以购买银行的大额定期存单或者国债,或者其他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要远比把钱放在支付宝和微信里面的收益率高多了。
因此,我认为工资一到账,就把钱全部转到余额宝或者微信上,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由网友 周传晶 提供的答案:
确实后果很严重!工资到账就"转移",把工资放到微信零钱通或者支付宝余额宝,利息比银行高,而且余额宝提现不用手续费,随用随取,方便得很![呲牙]
工资放银行卡里,如果需要去银行取现,那还得排队,搞不好遇到VIP插队了还得多等会。而且现在农村有些地方没有银行,需要到镇里,不是很方便。银行的服务态度大家都知道,实在不想受那气!还是要放余额宝比较好[呲牙]
友友们有哪些好的建议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作揖]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3353.html